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方案范文1
1.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是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前提,是保证专业课程教学准确对接职业岗位的重要环节。以辽宁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为具体参照,经过反复调研和具体论证,专业建设团队成员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岗位分布情况,将本专业人才培养职业目标定位于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三大职业岗位,具体对应七个典型职业岗位。通过各岗位工作任务与过程分析,我们得出相应岗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并以此作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主要依据。2.培养模式探索。专业建设团队成员依据上述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并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主导、校企结合、素能并举、多证融通”。它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就是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第一学年由学校培养,主要学习公共领域课程和专业基础知识;第二学年以心理专业的技能培养和教师素质的综合训练为主,以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开展体验式学习,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领域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引入教学领域;第三学年是由社会培养,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顶岗实习。
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专业建设教学团队进行更科学的课程优化与设置,并逐步进行动态调整与完善。1.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建设团队成员结合当前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将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计划做进一步的修订,努力构建以“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和拓展类课程”等为模块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适应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通识类课程以人文素质课和文化基础课为主,专业类课程以提升教师素质和掌握心理基本理论、心理辅导技能为主,拓展类课程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学习专业技能。2.核心课程的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以心理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需将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蒙台梭利职业资格考试等职业技能培训内容适当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本专业适时改进课程计划,结合课程建设的实际,将部分课程即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心理咨询与辅导、团体心理活动设计等列为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
三、完善专业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解决心理困扰、优化心理品质的教学总体目标,广泛采纳其他多所高校的优点和长处,通过整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建设。1.教材建设方面。专业团队成员在一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以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困扰为主线、回归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原则,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材改革做了大胆的尝试。具体说来,本专业选定的教材主要有三类:(1)自编教材。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教学团队教师经过多年积累,编写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干性教材。另外,本专业还采用几本由主讲教师主持或参与编写的高等教育系列教材《心理学》、《心理学学习指导》,配合课程的课堂教学,以保证教材既符合专业教学的特点又有比较全面的知识面。(2)辅助教材。第二类为辅教材。作为学生的课外辅读物,我们向学生推荐心理健康教育书籍10余本(如《舌尖上的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图片20余张、心理测试问卷5套(如心理健康测试、记忆力测试)以及《星星的孩子》等十几部优秀视频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推荐教材。以我系图书资料室、心理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等为依托,为课程教学向课外的延伸提供了良好条件。专业建设负责人组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编排习题手册、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方案、心理实验操作手册与实习指导讲义等资料,并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教学内容方面。专业教师紧扣社会脉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力求加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在实践中及时添加和更新教学内容,以探索教学结构的不断创新。(1)课标及其教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基础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及人际关系心理学等心理健康教育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及学期授课计划的编写,并按照课标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各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方案。(2)教学课件习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发展,最大限度达到资源的共享,专业建设团队成员着手进行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现已初具规模。同时,团队教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心理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心理实验手册等多个方面相关材料的编制,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性教材。
四、调整专业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方案范文2
P键词:创业意向;心理资本;高职学生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现阶段我国面临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就业形态的阶段。政府政策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与倾斜,使高职学生正趋向于选择自主创业这种形式。在此背景下,如何鼓励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创业意愿就是指学生在毕业后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选择的一种主观态度和期望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期望程度。创业意愿是创业行为的内在动力,研究学生的创业行为就要首先研究创业意愿。多种客观因素和创业者的和心理特质以影响高职学生的创业意愿,其中以创业者的心理资本最为重要。
心理资本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社会学和投资学等文献中。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基于积极心理学,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核心概念,认为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赵曙明通过比较智力资本和心理资本,他得出心理资本相对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而言,强调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水平对提升个人绩效的作用,具体包括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韧性四个维度。同时,他认为心理资本是一个整合的构念,在四个维度协同作用的时候,心理资本的水平更高。
二、心理资本对高职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
1.自我效能感对高职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有信心接受挑战性的任务,并经过必要的努力能够成功。高职学生如果有我创业能够成功,其创业意愿必然是强烈的。在一样的创业环境中,高自我效能感者的认为是充满机会的,而低效能感者则会认为是具有风险的。自我效能感是创业意愿的内在驱力,充满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对创业活动有很高的积极性,会全情的投入创业活动中去。
2.乐观对高职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对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对于成功都有积极的归因。这对高职大学生的创业态度和意愿有着重要的积极的影响。乐观的学生认为自己创业的结果会是好的,说以他们会非常积极的投入到创业活动中,增加创业活动发生的概率。然而在创业的过程中必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更多的时候会面临困难和挫折,乐观的学生遭遇失败和挫折时会进行积极的归因,及时的调整心态,保持创业的热情。
3.希望对高职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
希望是指在设立目标后,能积极的朝向目标奋进并产生积极的情绪过程。希望为高职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动力。充满的希望的学生会给自己制定实现创业的目标,并会朝着目标一步步地前进。充满“希望”的学生能通过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近期目标完成后给予自己奖励,激发自己接着完成下一个目标。每一个目标的完成都是对自己激励的过程,这些成功经验的积累使其获得强大的自信心。久而久之,这种希望的体验则会成为高职学生稳定的心理资本。
4.韧性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
具有韧性是能够从困难和逆境中,快速回弹,不被困难和挫折所打败。有韧性的高职学生在面对创业的失败中,能够果断地自我调整,冷静地分析,逐步解决问题。为了最终实现创业的目标而坚定不移。韧性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发掘自己的优势和潜能,从而使大学生更加清楚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和需要开发的资源,通过对潜在的能力进行开发,使得大学生在创业时更容易取得成功。
三、高职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发策略
高职院校应注重转变学生的就业理念,加强学生的创业意愿,让广大学生投入创业的大军,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业意愿,就要从提高学生的心理资本入手。
1.组织心理资本的团体辅导活动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是通过团体成员相互交流分享经验,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成立心理资本的团体辅导小组,有助于增强团体成员的信心,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最终来提高他们对于创业的意愿。心理资本的团体辅导设计方案为:
(1)热身活动,团体成员之间初识,通过“大风吹”、“一毛五分”这两个活动来活跃现场的气氛,使团体成员互相熟悉和信任。
(2)认识接纳“我”,用20个“我是谁”和“生命线”的团体活动,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和接纳自我。例如,“生命线”的活动是让学生用笔在纸上划一条代表自己生命长度的生命线,起点是其出生的时间,终点是其预测死亡的时间。然后在这条线上画出过去最难忘三件事的节点,思考为什么这三件事情让自己难忘。再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画出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要先达到的三个小目标的节点。最后大家互相分享、交流、思考。通过这个活动,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关注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及实现理想的可行性方式,通过许多小目标的制定增加了实现的可能性,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3)积极乐观永相伴,通过用“情绪ABC”和“快乐连连看”活动,帮助成员形成正确的归因方法,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用积极的言语进行自我暗示,形成乐观的心态。“快乐连连看”的活动是将学生分成两组,两位组长站队前,分别对第一位同学说一个具体意象,如爬山、国王、射箭等,第一位同学不许说话,用动作表演给第二位同学,第二位表演给第三位看......直到最后一位同学说出具体意象。
(4)勇于挑战,在此阶段设计两个负有挑战性的活动,分别是“同舟共济”和“心有千千结”。“同舟共济”的活动是每组发报纸一张,这张报纸则代表大海中的一条小船,小组成员们想方设法使全体成员同时登上船并且身体的所有部位要在这条船上,看哪组最先完成。在这两个活动中,让成员体验压力情景,并最终通过团队的力量解决难题。帮助成员感受有压力和挑战并不可怕,要积极应对。
(5)回顾总结,结束团体辅导,大家总结,回顾整个团体活动,整合资源和力量提升心理资本,为将来要应对的挑战做好准备。
2.开展创新多样的校园活动
校园活动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认识自我,挑战自我。高职学院应该积极开展趣味竞赛和创业类比赛等校园活动,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策划,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校园活动可以跟据专业特色去设计,例如,举办艺术设计展、企业营销创意大赛、酒店宴会摆台设计大赛;就业指导部门可以开展创业模拟大赛和各种类型的创业知识讲座;学生会可以牵头策划音乐会、诗词大会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创业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消除对创业未知的恐惧。
3.“启发-鼓励式”的教学设计
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创业课》等理论课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启发和鼓励学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设计中,教师抛出一系列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师只是一个辅助者,教学的内容也不仅仅只限于书本,学生通过调研提出研究课题,教师和学生共同论证课题并最后做出课题的解决方案。
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活跃的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加强了团队凝聚力和自信心,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这种“启发-鼓励式”的教学设计,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心理资本。
要想课程能够更有效的激发和鼓励学生,这就对教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教师能够无条件的接纳和理解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并改变课程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而不是知识识记的多少。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并不是为了考试取得好的成绩,而是为了能够在自己热爱的行业中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
四、结语
鼓励高职学生创业是当代经济形势下高等院校的迫切任务,高职学生的心理资本影响其创业意愿。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意愿,必须要从提高学生的心理资本入手。当然,高职学生心理资本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高职院校要从校园文化的渗透,理论课程设计中有意培养,心理资本的团体辅导针对性的训练中让学生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曙明.智力资本与心理资本的理论与实`应用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1,554(2):22-29.
[2]田硕,许燕.心理资本在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中的作用与开发[J].大学生就业与创业,2015(1)105-107.
[3]朱沙沙.团体辅导对高职生心理资本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4-5.
[4]郝丽凤,朱力.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的必要性及策略[J].教育探索,2014(3),146-147.
[5]李海翔.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12.3.
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方案范文3
[论文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大学生毕业设计 质量
[论文摘要]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是衡量和评价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要打造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做好包括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在内的每一项工作。而近年来在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方面遇到的问题,又给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针对这些新建院校在学生毕业设计方面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翔实的分析并提出了现实可行的解决思路。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新建本科院校基本就一点达成了共识——办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之路。衡量高校毕业生是否是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毕业设计(论文)。2004年,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指出:“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或许,由于在撰写和批改上遇到种种难题,一部分学生和指导教师呼吁取消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实际上,撰写论文的能力,是大学生胜任工作的基本能力。
一、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现状分析
为了对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客观的评估,笔者收集了渭南师范学院、商洛学院、榆林学院三所陕西省新建本科院校以及河南平顶山学院和平顶山工学院自2004年以来的英语专业毕业生论文共58份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对相应的五位毕业生指导教师进行了访谈,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选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教法研究和文学评论。其中约有55.6%的学生论证一些较先进的教学法在口语教学、听力教学、阅读教学、精读教学等中的运用以及怎样去实践;约有27.8%的学生撰写关于文学评论方面的论文,大多数把评论的重点放在像《苔丝》《呼啸山庄》等这几本小说以及海明威、杰克·伦敦等的小说上面。第二,有约30%的论文论据不够充分,说服力不强,有的甚至不能自圆其说。第三,约有75%的学生论文引述部分占去全文的60%以上,有的甚至只有摘要、前言及结论属于自己撰写的,其余均抄袭。第四,句子结构混乱现象、句意和语法错误严重。第五,大部分参考文献陈旧。
二、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主要原因
(一)师生比例失调、指导教师队伍力量薄弱
各高等院校师生比例在最近两年内虽有所改善,但毕业生数量的突增和青年教师成长速度的相对缓慢构成了一对明显的矛盾。以渭南师院外语系2008年的教师队伍为例,在岗教师67人,有指导论文权利的教师2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4人,讲师5人(学士学位),刚毕业的硕士青年教师4人(助教和见习教师),而08年本科毕业生人数为140人。正是这25位教师要指导140位学生的毕业论文,每周还需上平均20节的英语课,粗略指导论文的现象常有发生。笔者在对其他四所院校的五位指导教师进行访谈的过程中还发现指导教师队伍年轻化、指导经验缺乏的问题几乎在每所这样的院校都存在。
(二)大学生创新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相对滞后
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思想道德教育是前提、专业素质是主体、心理素质是保障。而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抓人才专业素质的同时却忽视了其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经过笔者对自己所在院校外语系2006级一个即将离校的毕业班36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有近50%的学生认为自己对毕业论文的撰写根本不重视,基本是东拼西凑、复制、粘贴而成,还有同学反映本班有20%以上的同学是完全网上下载的论文,还有个别几个同学是出钱让人的论文。在对这些毕业生的访谈过程中得知:那些毕业论文东拼西凑、复制、粘贴甚至抄袭的学生并不一定都是班上学习差的学生,有的平时学习成绩很优秀,有的还是班干部,他们这样做是因为感觉写不出那么长的论文,嫌搜集资料、撰写、修改等太麻烦了。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素质、艰苦奋斗精神、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培养。
(三)毕业生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毕业论文的开题、撰写工作一般规定在第七学期才开始进行,而此时也才刚刚开论文写作课,同时,一些毕业生也开始陆续找工作了。这样,当学生几乎还不知道毕业论文怎么写、研究什么、格式是什么的时候,学校已经开始让他们开题了。刚刚开了题,这边又要去实习,实习刚刚结束还没来得及搜集资料静下心去撰写时,又要开始找工作了。所以,时间怎样分配、课程怎样分配,这是校方应该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硬件设施不足
应扩招思路的要求,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无不是举债扩建校舍,而学校内涵的建设则相对缓慢。如: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的研究设备不足;有些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资金和场地严重缺乏;学校图书馆及信息网络供给不足;等等。另外,一些社会单位不愿接受实习生,使得学生的实习基地常常不能落实,即便落实了,单位也不太愿意让毕业生真正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五)评价思路单一
近多年来,几乎所有的新建院校仅以毕业论文形式来衡量和评价教学水平和毕业生实际应用能力,无论文理科,毕业论文都成了唯一的评价手段。实际上,毕业设计原本的意图是对学生几年专业教育成果的一次综合检验,也是对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训练,检验的方式并不一定非得拘泥于论文形式。经过近几年的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如果让所有对撰写毕业论文形式不感兴趣的学生硬着头皮去写论文,便容易助长学术不良之风——抄袭和。
三、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策略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内涵建设阶段应尤其注重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毕业设计(论文)保障机制以及创建一系列更科学化、人性化、全面化的衡量体系,来客观地评价本科阶段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教育成果。
(一)努力提高青年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
扩招所带来的教师队伍年轻化、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经验缺乏的问题是这些新建院校所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因此,学校以及各部门必须切实做好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养工作,在新聘教师正式上岗前一年的时间,组织新教师认真学习本专业教学法,开展师德教育。上岗后,除非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极度缺乏教师方可上岗,且各部门应该组织毕业设计指导学习小组,定期进行学习和研讨,相互交流经验,帮助青年指导教师增强指导能力,不断扩大毕业生设计(论文)的指导队伍。
(二)注重学生道德培养,加强创新教育
学生写作功底薄弱、缺少创新、格式混乱、抄袭现象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素质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前提,专业素质教育,尤其是创新素质教育是重点,文化素养、心理素质教育也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大学教育的失败。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教育大学生如何做人,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情操。因此,应该投入一定经费鼓励丰富大学生社团活动,在实际活动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国情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素质是专业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是国民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毕业生之所以不能交上一份圆满的毕业答卷,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缺乏创新素质。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加强基础理论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前提下,还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创新能力,不断追求新知识,树立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各方面相互配合,加大投入和监控力度
毕业生设计(论文)不只是学生和指导教师之间的互动,而要从根本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保障机制,全方位投入,全程质量监控。所谓的全方位投入,即人力、物力的投入,人力是指学生和教师的投入,物力是指经费的投入。
学生是主体,学生的积极投入是毕业设计成功的关键。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环境和氛围,从选题开始就要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学生自选题目为主,教师建议题目为辅。课题可来源于学生课程设计、学期论文、实验室开放项目、指导教师在研项目、社会企事业改革项目等。各专业可根据专业特点在第七学期之前就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实践项目与各种竞赛活动,以此为依托,为学生进行观察、表达、交流、分析、写作、创新提供一个稳固的平台。
教师方面,院方应制定合理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量的计算办法,充分调动高水平教师积极参与到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中来,如果有可能,也可以聘用社会上相关领域的高级人才来指导学生。院方还应制定出相关的指导教师责任制度,使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从选题、开题、查阅文献资料、撰写一直到修改及定稿,指导教师一定要全程跟踪,充分体现“导”的作用。
经费投入方面,院方应该设立专项资金,并加大力度,主要用于学校实验室实验仪器的充实、网络资源的配备、图书资料的补给、毕业设计综合训练场地的租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实验研究、工程设计、软件开发、社会调查等。
投入如此大的人力、物力,监控力度不够也会造成对一些真正努力过的学生毕业评价的不公正。校方除了出台对教师指导工作的监督制度外,还应当引进比较先进的监测系统,配合指导教师完成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监督,把惩治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写进校规,严重者将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这样才能最终消除那些不良之风,体现公平合理。
(四)改革毕业生毕业设计方案
近几年,一些专家不断提出本科毕业设计是否应该一概用论文来衡量的问题,对此,有的人建议继续保留,有的建议取消。根据我国的教育体制特点,笔者认为,改革势在必行,但教育部规定的毕业生应该进行毕业设计相关政策应当继续存留。我们不能因为米饭里有一点沙粒而不吃饭,也不能照搬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度——本科生乃至研究生都不用撰写毕业论文。首先,可以考虑实行科研学分制。大一第二学期就可以开论文写作课,教会学生如何搞科研,怎样撰写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从大二一直到大四每学年学生的科研成果——论文或研究报告——都可以作为该生毕业生毕业设计学分的一部分,或者有些课程可以通过学期论文或研究综述来考核,考核结果也将作为该生毕业时毕业设计学分的一部分,从而缓解大四学生找工作和进行毕业设计时间发生冲突的矛盾。其次,对于达不到前者要求的院校,可以调整毕业设计的步骤,而且可以考虑把学术论文的写作训练从大学本科阶段的“规定动作”变为“自选动作”。那些真正对学术研究有兴趣的同学便会去尝试学术论文的写作,自然应当得到学校的鼓励和教师的指导。但对那些既没有兴趣独立提出问题,也没有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学生,就不必逼着他们硬着头皮写什么学术论文了,毕业设计、毕业创作、毕业演出等都是检验学生的方式,不必强求整齐划一。
[参考文献]
[1]黄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