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炭工业节能减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炭工业节能减排范文1
关键词: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建议及措施
引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关注的人越来越多。我国地产资源和天然资源都非常的丰富,在全球排行榜中名列前茅,但每年的污染物排放量和资源消耗的比例每年都在扩大。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我国相关的科研人员需要对能源进行不断的探究,发展资源节约型,打造低碳经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量。虽然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大国,但人均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是目前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节能减排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真正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1 当前燃煤工业锅炉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燃烧效率不高与能源浪费
我国能源不能充分的得到有利运用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大部分的燃煤工业锅炉,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设置自动检测和控制仪表,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地根据运行数据对锅炉发生的状况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也对于锅炉的燃烧效率有一定的影响。锅炉的燃烧效率与辅机的运行效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将锅炉的控制仪表调到最佳的状态,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加大污染物的排放量。加上燃煤工业中所放置的锅炉数量较多,且每一个锅炉的容量都比较小,这种锅炉所购置的年份都比较久远,操作起来不够简便,质量与安全不能完全确保。
1.2 燃煤质量不稳定与工作人员经验不足
当前我国仍有许多的燃煤工业锅炉在洗选和加工中运用的原煤均是没有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检测,这种原煤的灰分、热值、颗粒度、含水分等多项的指标均不能符合相关的标准,同时对于锅炉的能力也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运用这种原煤的特性与锅炉在链接上不够紧密,不容易将燃煤的热能发挥出来,还会由于一些燃料不能得到充分的运用,而造成能源上的浪费。除此之外,燃煤工业操作锅炉的工作人员技术和经验不够成熟,很多的工作人员都是没有经过正式的培训和考核,就直接上岗,燃煤单位也没有在后期为他们培训与锅炉相关的内容,这很容易给锅炉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对燃煤工业单位的经济和人身安全都造成了威胁。
1.3 污染物排放控制不足
在倡导环境保护的时代下,我国仍有许多的燃煤工业机构在经营的过程中,都偏重于将眼光放在经济效益上,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另外,还有一些燃煤工业机构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没有依照相关的规定运用脱硫和除尘设备,对于锅炉所排出的污染物处理的不够彻底,从而造成了环境严重污染。
2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的建议与措施
2.1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的建议
2.1.1 更新低效燃煤工业锅炉与改进锅炉房系统
燃煤工业单位要提高锅炉的热效率,需要应用当前先进的锅炉房系统,这种锅炉房系统利用循环流化床与燃气降低锅炉运行中污染物的排放量[1]。另外,燃煤工业锅炉可选喷煤粉和分层燃烧的节能技术,一样可以达到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的目的,对于燃煤工业的经济发展不会有任何的影响。针对一些已有主机和辅机的燃煤工业单位来说,要将锅炉房系统与锅炉结构之间紧密联合在一起,并且提高锅炉自动化的效果,充分的发挥锅炉系统的热能,需要引用先进的技术,对工业锅炉房系统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提高锅炉总体运行的效率。在完成锅炉房系统替换低效锅炉整个步骤后,燃煤工业的管理人员还要对中小型的锅炉房实行科学管理,尽量将锅炉的运行效率控制在85.0%之内。
2.1.2 实行区域集中供热
燃煤工业要想提高锅炉的供热效率,可以将所有的锅炉放置在一块,通过集中供热的方式,可以将锅炉热能比平时高出近两倍。集中供热这种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为燃煤工业节约了成本,还有效地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当前我国有一部分的燃煤工业锅炉所使用的煤炭主要都存在质量低和锅炉不匹配这两个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应当建议燃煤工业锅炉在使用煤炭之前先将其集中到一起,全部运送到加工和选洗中心,唯有这样,才能将很多低质量的煤炭筛选下来。
2.2 工业锅炉技术改进措施
2.2.1 燃烧系统的改进
改进锅炉燃烧系统,需要先找到锅炉膛的位置,并从中截取一个合理的位置,放置适宜的煤粉,然后在炉排层中添加适宜的悬浮燃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锅炉的供热效率,还可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2]。同时,锅炉操作人员在放置煤粉时要注意煤粉的适用量,如果煤粉量过多容易加大排烟的黑度,不能充分的发挥锅炉燃烧系统节能减排的作用。燃煤工业锅炉要想尽快的将锅炉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就需要将之前使用的燃烧设备换成当前先进的节能燃烧设备。
2.2.2 改进煤设备
层燃工业锅炉使用的都是原煤,锅炉所采用的运行方式是正转链条式,当这种运行方式与原煤相结合下,很容易让将煤分成粉状和块状,对于工业锅炉的进风带来了极大影响,同时也造成了燃料浪费的现象[3]。要改善这种状况,提高锅炉节能减排的效果,应当将原煤分成几层平放置炉排上,这样有利于工业锅炉的进风,也提高了原煤的燃率。为了节约能源,可以降低原煤中的含碳量。经过实践证明,进煤设备在改进后的效果要明显高于改进前。而且在改进后,燃煤工业锅炉单位的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增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
3 结束语
总之,燃煤工业锅炉要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实现节能减排,需要将现代新型的锅炉设备替换陈旧落后的锅炉设备,引用当前先进的锅炉技术,对给煤设备和燃烧系统进行改进,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随时关注环境污染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美玲.煤中微量元素及其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研究现状[J].环境科学,2011,14(11):18-20.
[2]徐金月.工业燃煤链条炉细粒子排放特征研究[J].节能减排,2012,52(6):10-12.
煤炭工业节能减排范文2
(一)煤炭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
虽然内蒙古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但长期形成的以自然资源开发为先导,以原料输出为依托,附加值较低、经济效益较低的煤炭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内蒙古当前煤炭生产主要以原煤为主, 这种固有习惯的传统生产方式使得原煤深加工能力严重不足, 全区煤炭工业产品在高新技术方向的发展能力有限, 使得煤炭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2009 年,全区加大了对煤炭深加工的资金投入力度, 一批煤制油项目加快了研发部署和生产,但就总体水平来看,煤炭深加工的量不足原煤总产量的 3%。
(二)煤炭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加剧
根据调查, 当前全区经济在享受煤炭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收益的同时, 煤炭开采对全区环境的破坏也进一步加剧。统计显示,因开凿和采煤产生的废石和煤矸石量与原煤产量的比例接近于 1:1,其中原煤产量与煤矸石的比例接近为 1:0.2~0.3。 当前内蒙古煤炭产量的逐年快速增长,因此,每年排弃的固体废弃物也在大量增加, 预计每年将达到 6 吨以上。这些固体废弃物,不仅对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对本已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更是致命的威胁。 但从煤炭工业对环境的补偿力度方面看,开采原煤同时对环境的补偿费用却很少。根据对相关资料显示,内蒙古 2009 年煤炭价格中用于治理环境的各种税、在煤炭价格中仅为 25 元/吨左右,不到其煤炭销售价格的 5%。
(三)煤炭收益分配不公问题突出
煤炭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产生了收益分配不公等问题。 以内蒙古重点煤炭生产地区鄂尔多斯市为例,部分地区发现煤炭后,开采企业或投资人以近百万元/亩地的高价征集相关土地的使用权,使部分人一夜暴富, 但没有被征集土地的居民群众生活依然较为贫穷。同时煤炭开采后,真正受益的是与之相关的煤炭生产企业和个人, 而开采后所遗留的环境等问题则由周围居民来承受, 煤炭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收益分配不公问题。
(四)煤炭开采中资源浪费严重
据测算, 内蒙古每开采 1 吨煤就要消耗 2.5 吨的煤炭资源,同时约损耗与煤炭资源共生、伴生的铝矾土、硫铁矿、高岭土、耐火粘土等矿产资源达 8 吨,损耗水资源 2.4 吨。 但在以经济发展为各地区基本要务的思想下, 这种资源浪费并没有引起各地区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煤炭开采所引起的资源浪费现象依然严重。 同时,这种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也使得今后由煤炭生产所引起的环境补偿费用逐步增加,今后全区仅矿区塌陷治理费以及植被再生费就需要上百亿。
(五)央企煤炭生产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下降
作为最先对内蒙古煤炭资源进行大规模勘探和生产的中央煤炭生产企业,拥有着专属的煤炭运输线路和较为丰富的可供开采煤炭资源。 根据调查,央企煤炭生产企业 2009 年在内蒙古生产的原煤占到了全区原煤总量的一半以上,实现煤炭收入上千亿元。 但由于历史原因,央企煤炭生产企业将收入中的所得税部分(所得税率现为 25%)划归中央财政,而留给地方财政的仅为增值税部分(增值税率已上调至 17%)所得收入,中央和地方收益相差了近30%多,央企对内蒙古地区经济的贡献度较低。
二、政策建议
(一)改善资源管理政策,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
内蒙古煤炭资源现行的有偿使用制度,是通过征收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实现的。 但是这两种形式是以煤炭产量或销售收入为征收基础,不能真实反映资源本身的价值,没有体现出煤炭资源资产化管理和资源有偿使用的全部内涵,不利于提高资源回收率,也不利于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要实现煤炭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善当前的煤炭资源管理政策。 对煤炭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以合理的资源价值为基础,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既保护资源又发展生产的目的。 同时,要继续加强煤炭工业深加工能力,增加煤炭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价值,促进全区煤炭工业的整体效益的提升。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加快煤矿技术改造和强化科学管理,提高煤炭企业生产水平和质量信誉等方面品牌资源积累。 并且要加快实施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战略,抓紧发展一批大型煤炭洗选加工转化项目, 扶持水煤浆、“煤制油”工程项目建设,扩大原煤入洗比重和炼钢喷吹煤生产规模,增加品种,提高质量。 同时加快非煤产品项目建设,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施煤炭液化、气化、加大水煤浆生产规模,合理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调整煤炭输出产品结构,提高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内蒙古煤炭市场竞争力。
(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法规,加大煤炭企业对资源补偿力度
要适当提高煤炭开采和生产企业对资源和环境补偿力度,增加煤炭企业各种税费。 同时,应建立有效的煤炭开采生态监测管理体制。解决各地区乡镇、个体煤矿只管挖煤赚钱,却在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长期欠账问题。 有专家估计,全国仅治理采矿区一项就需要投入上千亿元。 因此政府在加大审查的行政执法力度, 对煤炭生产企业或个人进行的煤炭开采与生产活动进行一个有效的环境生态评审并建立相关的职能部门来规范煤炭开采中所引起的各种问题。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推行煤焦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注重提高资源开采水平和洗选效率,以传统矿区节能降耗、废弃物利用和新建矿区原煤高效开采、洗精煤外销、中煤及其他劣质煤发电、矿井水及生活废水处理后回用、粉煤灰及煤矸石合理开发的煤炭矿区资源高效循环产业链.减少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 并促进煤炭资源效率的提高。
(五)加强对煤炭工业的节能改造,促进节能减排
要改革采煤方法,提高煤炭生产资源回收率。按照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合理整合现有资源,坚持开办煤矿标准, 提高安全装备水平。 加快采煤改革的步伐,推广采用粉煤和水煤浆燃烧、辅机系统等节能先进技术,扩大集中配煤、筛选块煤、固硫型煤应用范围。
煤炭工业节能减排范文3
关键词:煤炭工业;经济发展;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1-0049-02
一、内蒙古煤炭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煤炭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
虽然内蒙古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但长期形成的以自然资源开发为先导,以原料输出为依托,附加值较低、经济效益较低的煤炭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内蒙古当前煤炭生产主要以原煤为主,这种固有习惯的传统生产方式使得原煤深加工能力严重不足,全区煤炭工业产品在高新技术方向的发展能力有限,使得煤炭产品的附加值较低。2009年,全区加大了对煤炭深加工的资金投入力度,一批煤制油项目加快了研发部署和生产,但就总体水平来看,煤炭深加工的量不足原煤总产量的3%。
(二)煤炭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加剧
根据调查,当前全区经济在享受煤炭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收益的同时,煤炭开采对全区环境的破坏也进一步加剧。统计显示,因开凿和采煤产生的废石和煤矸石量与原煤产量的比例接近于1:1,其中原煤产量与煤矸石的比例接近为1:0.2~0.3。当前内蒙古煤炭产量的逐年快速增长,因此,每年排弃的固体废弃物也在大量增加,预计每年将达到6吨以上。这些固体废弃物,不仅对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对本已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更是致命的威胁。但从煤炭工业对环境的补偿力度方面看,开采原煤同时对环境的补偿费用却很少。根据对相关资料显示,内蒙古2009年煤炭价格中用于治理环境的各种税、在煤炭价格中仅为25元/吨左右,不到其煤炭销售价格的5%。
(三)煤炭收益分配不公问题突出
煤炭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收益分配不公等问题。以内蒙古重点煤炭生产地区鄂尔多斯市为例,部分地区发现煤炭后,开采企业或投资人以近百万元/亩地的高价征集相关土地的使用权,使部分人一夜暴富,但没有被征集土地的居民群众生活依然较为贫穷。同时煤炭开采后,真正受益的是与之相关的煤炭生产企业和个人,而开采后所遗留的环境等问题则由周围居民来承受,煤炭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收益分配不公问题。
(四)煤炭开采中资源浪费严重
据测算,内蒙古每开采1吨煤就要消耗2.5吨的煤炭资源,同时约损耗与煤炭资源共生、伴生的铝矾土、硫铁矿、高岭土、耐火粘土等矿产资源达8吨,损耗水资源2.4吨。但在以经济发展为各地区基本要务的思想下,这种资源浪费并没有引起各地区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煤炭开采所引起的资源浪费现象依然严重。同时,这种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也使得今后由煤炭生产所引起的环境补偿费用逐步增加,今后全区仅矿区塌陷治理费以及植被再生费就需要上百亿。
(五)央企煤炭生产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下降
作为最先对内蒙古煤炭资源进行大规模勘探和生产的中央煤炭生产企业,拥有着专属的煤炭运输线路和较为丰富的可供开采煤炭资源。根据调查,央企煤炭生产企业2009年在内蒙古生产的原煤占到了全区原煤总量的一半以上,实现煤炭收入上千亿元。但由于历史原因,央企煤炭生产企业将收入中的所得税部分(所得税率现为25%)划归中央财政,而留给地方财政的仅为增值税部分(增值税率已上调至17%)所得收入,中央和地方收益相差了近30%多,央企对内蒙古地区经济的贡献度较低。
二、政策建议
(一)改善资源管理政策,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
内蒙古煤炭资源现行的有偿使用制度,是通过征收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实现的。但是这两种形式是以煤炭产量或销售收入为征收基础,不能真实反映资源本身的价值,没有体现出煤炭资源资产化管理和资源有偿使用的全部内涵,不利于提高资源回收率,也不利于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要实现煤炭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善当前的煤炭资源管理政策。对煤炭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以合理的资源价值为基础,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既保护资源又发展生产的目的。同时,要继续加强煤炭工业深加工能力,增加煤炭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价值,促进全区煤炭工业的整体效益的提升。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加快煤矿技术改造和强化科学管理,提高煤炭企业生产水平和质量信誉等方面品牌资源积累。并且要加快实施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战略,抓紧发展一批大型煤炭洗选加工转化项目,扶持水煤浆、“煤制油”工程项目建设,扩大原煤入洗比重和炼钢喷吹煤生产规模,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同时加快非煤产品项目建设,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煤炭液化、气化、加大水煤浆生产规模,合理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调整煤炭输出产品结构,提高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内蒙古煤炭市场竞争力。
(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法规,加大煤炭企业对资源补偿力度
要适当提高煤炭开采和生产企业对资源和环境补偿力度,增加煤炭企业各种税费。同时,应建立有效的煤炭开采生态监测管理体制。解决各地区乡镇、个体煤矿只管挖煤赚钱,却在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长期欠账问题。有专家估计,全国仅治理采矿区一项就需要投入上千亿元。因此政府在加大审查的行政执法力度,对煤炭生产企业或个人进行的煤炭开采与生产活动进行一个有效的环境生态评审并建立相关的职能部门来规范煤炭开采中所引起的各种问题。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推行煤焦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注重提高资源开采水平和洗选效率,以传统矿区节能降耗、废弃物利用和新建矿区原煤高效开采、洗精煤外销、中煤及其他劣质煤发电、矿井水及生活废水处理后回用、粉煤灰及煤矸石合理开发的煤炭矿区资源高效循环产业链.减少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并促进煤炭资源效率的提高。
(五)加强对煤炭工业的节能改造,促进节能减排
要改革采煤方法,提高煤炭生产资源回收率。按照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合理整合现有资源,坚持开办煤矿标准,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加快采煤改革的步伐,推广采用粉煤和水煤浆燃烧、辅机系统等节能先进技术,扩大集中配煤、筛选块煤、固硫型煤应用范围。
煤炭工业节能减排范文4
摘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资源日益贫乏,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我们既要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正常资源供应,又要保证城市自身持续发展,那么,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是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出路之一。
关键词:资源;利用;循环;经济;效益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与环境和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尤其对于一个以煤为支柱产业的资源型特色城市,既要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正常资源供应,又要保证城市自身持续发展,面对严峻的形势,近年来,义煤集团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确定为自己的发展战略。延伸煤炭产业链,向煤焦化、煤电化、煤电铝、煤化冶、煤建材等方向发展,实现产业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开发生产多样化煤基产品。煤炭工业从过去单一的煤炭产品竞争变为多元化的煤炭、焦炭、电力、煤化工产品、建材等产品的竞争,切实做好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新的出路。
一、本市资源现状及分析
我市是一个以煤炭资源为支柱的资源型城市,依靠蕴藏的大量煤炭资源促进了义马的快速发展。但由于长期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义马市在2004年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但是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试点,义马市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处于企业层面的微观循环,未实现企业和城市之间的宏观循环,同时缺乏制度、政策、资金等方面的保障,限制了义马市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围绕建设循环型企业、循环型产业和循环型社会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模式为义马这个豫西小城带来了巨大发展潜力。
二、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1.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可为煤炭企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对煤炭企业来说,必须进行科学技术的重大改革,带来新的技术革命、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动企业的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充分利用废旧物质的回收与处理的适用技术,通过延伸产业链,开发高附加值、少污染、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改善单一的生产结构,提高科技水平和科技贡献率。
2、充分实现煤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我们知道,煤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提高能效、节约能源已成为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由于传统煤炭工业采用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粗放式开发生产路线,产品附加值低,资源利用率不高,煤炭的采收率只有30 %,资源浪费十分严重。煤资源二次利用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减少污染和改善环境煤炭企业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
我们知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基础。可我国传统的煤炭开采和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煤炭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煤矸石、废水,向大气排放烟尘和有害气体等,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煤炭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了我国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考虑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煤炭工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好煤炭资源浪费和煤炭开发利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就必须摒弃以粗放外延式增长为特征,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遵奉循环经济理念,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三、理清经济发展思路,积极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国家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可靠的政策保障和法律保障。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我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约束机制。这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可靠的政策保障和法律保障。一是国家重点行业资源利用效率将有较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二是重点领域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和机制;三是全国资源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显著削减,初步建立起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系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四是国家将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2.以政策为依托,大力开展循环经济。义煤集团坚持按照十二五规划,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在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资源型城市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的共同参与。政府应完善循环经济政策,加强制度保障;企业应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居民应自觉约束自己,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实现城市的永续健康发展。
四、社会效益
1、打造循环产链,实现产业接替目标。
义煤集团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伸煤炭产业链,向煤焦化、煤电化、煤电铝、煤化冶、煤建材等方向发展,实现产业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开发生产多样化煤基产品。煤炭工业从过去单一的煤炭产品竞争变为多元化的煤炭、焦炭、电力、煤化工产品、建材等产品的竞争,切实做好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新的出路。
煤炭工业节能减排范文5
(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我们在对煤炭进行开采的同时就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煤炭开采如果长期不对其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就会越来越恶化。长此以往,由煤炭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屡屡涌现出来。据有关数据统计,自2002年开始,中国煤炭消费和生产强度每年都在增加,煤炭开采所引起的环境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化。就目前中国几个采煤大省来看,山西、陕西、内蒙古这三个地区的煤炭总量约占全国的80%左右,可以说给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我们主要以山西采煤大省为例,山西省内某矿区经济在享受煤炭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收益的同时,煤炭开采对全区环境的破坏也进一步加剧。统计显示,因开凿和采煤产生的废石和煤矸石量与原煤产量的比例接近于1∶1,其中原煤产量与煤矸石的比例接近为1∶0.2~0.3。当前中国煤炭产量的逐年快速增长,因此,每年排弃的固体废弃物也在大量增加,预计每年将达到6吨以上。这些固体废弃物,不仅对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对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更是致命的威胁。但从煤炭工业对环境的补偿力度方面看,开采原煤同时对环境的补偿费用却很少。因此,山西省的采空区的裂缝、地面的塌陷,大气烟尘污染等各种问题接踵而至,严重地阻碍了煤炭经济的发展。
(二)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且矿难不断就目前中国煤矿开采形势来看,中国煤矿分布点多面广,布局不合理,矿井的安全投入比较差,矿井安全隐患较多,有许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把要投入安全上的费用进行挪用,一些陈旧设备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导致安全隐患增加。有些煤矿一般不会成立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一些兼职的人才队伍安全素质低下,根本都不具备应有的安全意识,更谈不上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了。以上的这些状况,如果矿井不及时处理均会引发煤矿安全隐患。
二、加快中国煤炭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要对煤炭经济进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产业链条从国家发展战略来看,中国“十二五”发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对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越来越重视,因此,中国的煤炭消费速度有所减缓,这也是一种趋势。“十二五”期间的煤炭供给,由于晋陕蒙地区的煤炭铁路运输“瓶颈”逐步得到缓解,积蓄的煤炭产能将逐步释放出来,西煤东调能力将大幅度上升,全国煤炭供给能力呈现出逐步增强走势,煤炭市场逐步转向供给过剩。同时,在煤炭产品成本中,人力资源成本所占比重较大。“十一五”期间,虽然煤炭企业职工薪酬有所增长,但是大多数企业职工薪酬仍然偏低,“十二五”期间煤炭企业职工薪酬的增长速度将会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陆续出台资源税改革措施,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研究出台环境税和碳税,加大煤炭开采损坏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恢复力度。煤炭产品制造成本、期间费用和税收负担的增长速度会超过煤炭价格的增长速度,若不推动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煤炭产业,实施煤炭深加工,提高煤炭的附加值,将打破中国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走势,导致经济效益出现滑坡。
(二)要对煤炭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单产能力煤炭资源整合对于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加快煤炭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煤炭安全生产根本好转的必由之路,是煤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煤炭利用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三)以政府为主导,促进中国煤炭经济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煤炭产业是以中央和省级国资委管理的重点煤炭企业为主体的,加快中国煤炭经济发展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地方政府管理的各类煤矿原煤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5%左右,地方政府加大对煤炭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度,是煤炭经济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十二五”期间,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加大煤炭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和激励力度,明确煤炭产业升级的方向和支持政策,出台淘汰落后产能市场退出政策,加大煤炭企业在研发支出、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环境治理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增加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深化发展,促进全国煤炭产业结构和布局的整体优化升级。
三、结束语
煤炭工业节能减排范文6
关键词:煤炭;金融危机;影响;应对措施
1 金融危机对我国煤炭产业的影响
1.1对国内煤炭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
目前,由于钢厂生产不景气大幅度减价,市场对冶金煤需求量大幅减少,市场销售形势不乐观。炼焦煤由于价格倒挂,一些焦化厂面临调整价格甚至处于半停产状态,市场销售回款很困难。因此可以预见,东北煤炭市场价格在年底前已涨势乏力,受供需关系变化,东北市场前景将不再乐观。
1.2对煤炭企业并购整合的影响
2008年是煤炭业异常活跃的一年,共有1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较重要的并购重组活动,其中围绕母公司资产注入的有11家,成为行业并购重组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煤炭整合出现了新特点,跨区域的整合较少出现,而以区域范围内整合的并购重组活动占据主体,2009年煤炭行业整合还将围绕注资整合和区域整合两条主线展开。
虽然上市公司收购煤炭资产溢价较高,但这是由于采矿权的历史增值所造成的,收购煤炭资产优良,能增厚上市公司EPS,吨煤收购价格较市场价格低,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强具有积极的作用。
1.3对煤炭产业政策稳定性的影响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7年11月29日对外了《煤炭产业政策》。这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对外的《煤炭产业政策》。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1.4对煤炭需求的影响
2008年10月27日从中国煤炭市场网获悉:国内最大的北煤南运港口秦皇岛港库存仍然在900万吨上下徘徊,疏港效果并不明显,港内存煤结构不合理,下海南运的煤炭交易需求减少。过去到这阶段,存量很少的电力系统普遍存在缺煤问题。而今年电厂存煤量达到15~17天,暂时看,电力对煤炭需求不会成为焦点问题。
然而,火电发电量下降、钢铁产量走低、高耗能产品价格降低,煤化工行业煤炭需求增长不大等四方面因素,已造成国内煤炭市场需求减缓。
1.5对煤炭产量的影响
据日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上报给国家发改委的一份报告显示,预计第四季度煤炭供需形势将会发生变化,煤炭需求的增长幅度将低于煤炭产量的增长幅度。10月17日,在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上报的这份报告称:”种种迹象表明,耗煤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速将进一步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煤炭需求增长速度进一步趋缓,甚至出现萎缩的可能。”
2 我国煤炭产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策略
2.1政策角度
2.1.1国家经济、金融政策调整
(1)整体经济政策。在中央的宏观调控之下,全国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保卫战。中国政府2008年11月公布的两年投资总额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在全球引起了热烈反应。此举将提振市场信心,有助于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中国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可有效扩大内需,弥补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需不足。
(2)煤炭行业固定投资减速。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清理煤矿在建项目,控制新开工煤矿项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炭投资的过快增长,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显著放慢。固定投资减速促进了行业向高端建设和产业链的深度发展,加大了行业的集中度,利于国有企业做大做强。
2.1.2煤炭产业政策调整
国家通过整合、淘汰中小煤矿落后产能,做大做强国有大型煤矿企业的方式来调整煤炭产业结构,进而提高产业集中度,有效抑制无序竞争。调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产量,从而调节我国未来煤炭供需平衡状态,保证整个煤炭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2.2企业管理角度
2.2.1定价、成本策略
2007年度煤炭产运需衔接电视电话会议于2006年12月27日在京召开,全国29个省市的分会场参加了电视电话会议。50年来一年一度的“赶集”式全国煤炭订货会结束,再度确认了煤价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政府需要煤炭资源价格变动这个市场化手段实现“节能减排”,达到实现和谐发展的目标。
大型煤炭企业在具备充分市场供应能力的情况下,会与用煤企业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以防止煤炭价格的大起大落。煤炭资源加大集中的同时也强化了煤炭行业的定价权。因此,煤炭价格将高位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