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案例

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案例范文1

牛津英语9A教材第六单元中有关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的教授较为复杂。我们在初二阶段已经学过其时态不变的情况,如“The teacher told us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大部分学生对人称的变化基本掌握,所以我们只需强调时态的变化。通过呈现五种时态的变化形式,再加上大量的机械的练习,让学生在反复操练中掌握间接引语的时态变化。为了增加语法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氛围中掌握本课重点语法知识,我就想到了我们经常在小学课堂上做的“悄悄话”游戏。

二、教学片段

T: Bo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game, ok?

S: Ok!

T: We call the game “Tell me what he or she said.” A student says a sentence to someone, the listener tells us what he or she said.

For example,

A: I am happy today.

B: He said he was happy today.( B同学在向C同学转述完之后,自己再说一个句子。)

I am happy, too.

C: He said he was happy,too.(同样C同学向D同学转述完之后,自己再说一个句子。)

I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

D: He said he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在D同学回答完后,我将句子投影到屏幕上,让其他同学判断这个同学转述得是否正确。)

T: Is he right?

S1: He is wrong.

T: Who can help him?(D同学转述有误,我耐心询问全班同学谁可以帮助该同学改正错误。)

S2: He said he had gone to the park yesterday.(我发现学生在笔头操练时正确率很高,但是口头练习,很多基础差的同学跟 不上,以致错误非常多。因此,我把S2同学说的句子投影到屏幕上,把句子读给大家听,让大家思考他说得对不对。)

S3: He said he had gone to the park the day before.

T: Very good. You are right.(结果S3同学很快把错误找出来了。于是在这个地方,我向大家再次强调时间状语变化的注意点。) Pay attention to the adverbials. For example, I visited the Palace Museum last week. Tell me how to change this sentence.

S4: The teacher said she had gone to the Palace Museum the week before.

T: You have done a good job.(下面,我继续请大家做这个游戏,尽可能造一些生动有趣,和实际生活贴近的句子。在这期间,我把大家造的较为优秀的句子投影到屏幕上。)

T: Time is over. Let’s read these sentences together.

SS: He said he was happy today. He said he had gone to the park the day before.

The teacher said she had gone to the Palace Museum the week before.(在将近15对同学做完此游戏后,我叫全班同学集体把屏幕上优秀的句子朗读一遍,以此巩固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中的时态变化。)

三、 教学反思

我们都知道语法教学比较枯燥无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运用的积极性,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如果只是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仅讲授语法规则,完全脱离语言环境,做大量机械训练,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不高。

所以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这个游戏,让学生在情境中练习间接引语,增强学习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但是在活动的开展中,我也发现活动的效能不如原本所期望的那样。比如我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听的能力,有些基础差的学生无法对其他同学口头造的句子直接转换过来,因此我把句子打到屏幕上,说明设计活动的过程中假如出现例外情况,就需要设计者灵活变通。

现对如何发挥活动的效能作如下反思:

第一,设计与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相当的活动。因为各班学生的水平差异很大,所以教师要认清学生的实际水平。比如,在我设计的这个活动中开始高估了学生听的水平,让学生听了之后马上就反应,不切实际,于是调整呈现与听的顺序结果反应较好。我们也可以首先选定一种时态进行专门训练,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准确获取信息,听也发挥了它应有的效能。

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案例范文2

案例描述:

第一,随音乐《我上幼儿园》走进场,幼儿坐到座位上。教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唱着歌去幼儿园吧!”(音乐起,师带领幼儿走进场,让幼儿自己挑座位坐好。)

第二,导入。教师:“我们已经来到幼儿园了,你们爱干什么呢?”(教师要引导幼儿把话说完整。)幼儿1说:“我爱玩积木。”幼儿2说:“我爱玩滑滑梯。”幼儿3说:“我爱唱歌。”

第三,观看课件学习儿歌。①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爱玩积木,有的小朋友说爱玩滑滑梯,还有的小朋友爱唱歌。那今天老师请来了很多的小动物还有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爱做什么呢?”②播放课件。(过程中请幼儿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③教师:“刚才你们看到了谁呀?他们爱做什么呀?”幼儿1说:“我看到了小鱼,在游泳。”(根据幼儿讲述,老师播放小鱼那部分的课件,引导幼儿正确讲述画面的内容:小鱼爱在水里游。)教师:“小鱼在水里是怎么游的啊?”(请个别幼儿表演。其余幼儿跟着老师边做动作边把这句话说完整。)幼儿2说:“我看到了小鸟,在飞。”(相同方法学习“小鸟爱在树上跳,小羊爱在地上跑,小朋友爱上幼儿园,唱歌跳舞真热闹。”)④教师:“你们看儿歌里的小朋友爱上幼儿园,那你们爱上幼儿园吗?你们来幼儿园会干什么呢?”幼儿1说:“我会搭积木。”幼儿2说:“我会画画。”幼儿3说:“我会唱歌。”⑤教师:“幼儿园里真好玩,小朋友都爱来我们幼儿园。老师就帮这首好听的儿歌取了一个名字叫‘小朋友爱上幼儿园’。”(幼儿跟着老师把名字说两遍。)

第四,师幼共同看课件朗诵儿歌。

第五,幼儿集体看课件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

第六,请个别幼儿上台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

第七,活动小结。①教师:“我看见小朋友们今天玩得真开心,看来你们是越来越爱我们的幼儿园了。那我们一起来唱《我爱我的幼儿园》吧!”(师幼一起随音乐唱一遍。)②教师:“你们唱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边唱边回自己的教室去吧!”(随着音乐,师幼一起排队离场。)

案例反思:本次活动的目标确定为:①激发对幼儿园的情感,使他们爱来幼儿园。②观察画面理解儿歌内容,较流利地念这首儿歌,并在动作表演中初步记住儿歌内容。③能发准“树”(shù)“跑”(pǎo)等音。活动中,活动的实施能够与教学设计内容相符合。

活动实施完之后,我发现本次活动的效果非常好,超出我的预想,幼儿在活动过程中锻炼了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对幼儿园、对语言活动的喜爱,同时也使我受到启发:如何使刚入学的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

1 活动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兴趣、现有经验和发展水平

本次活动目标之一是激发幼儿对于幼儿园的兴趣,而我班幼儿正好是处于刚上幼儿园的时段,正好符合这个特殊的时段。活动目标之二是让幼儿在动作表演中初步记住儿歌内容,这是符合幼儿还没有完全适应幼儿园的活动,还没有什么上课下课的概念,在这种前提下让幼儿去学会一首简单的儿歌的特殊情况。目标之三是发准个别字的音,这也符合刚入园的幼儿还没有学会标准普通话的情况。因此可以说本次活动内容围绕这三个目标而展开,正好是符合我班幼儿刚入园的各种情况。

2 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

刚入园的幼儿有的较文静内向、有的活泼好动,要让这些性格差异很大的幼儿共同完成本次活动内容,就需要活动过程能够时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一开始,我以音乐烘托气氛,让幼儿在欢快的气氛中使自己的心情愉快起来,能够以最好的状态来准备以后的环节。通过和幼儿谈话的形式让幼儿对话题感兴趣,在此基础上,我以课件形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课件播放对于幼儿来说就像在观看动画片,而动画片正是幼儿最喜欢的内容之一,因此,在观看的过程中,幼儿是全神贯注的,这样就能够更好的去初步理解课件内容(即儿歌内容)。接着我还是以谈话形式引导幼儿去理解儿歌内容。但是一味的谈话形式时间一长也会导致幼儿的兴趣减少、注意力分散,因此在这个较长的谈话过程中,我还穿插了表演形式。如,“小鱼爱在水里游”,我问到:“小鱼在水里是怎样游的?谁来做动作呢?”幼儿表演了起来,有用两只手合在一起表示小鱼在水里游;“小鸟爱在树上跳”,幼儿就双手张开、跳来跳去……有了表演形式的加入,幼儿不仅兴趣更加提高了,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了,尤其是帮助了幼儿更好地记忆儿歌。在后来的环节中,我以朗诵形式、边表演边朗诵形式等带领幼儿巩固了对儿歌的记忆。

3 活动中要多给予幼儿鼓励和表扬

刚入园的幼儿还保留着家里“小王子、小公主”的性格,比较的以自我为中心,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还是比较脆弱的。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我每次都是以鼓励性的话语引导幼儿去倾听、去述说、去表演,在幼儿有一点自己的想法、有一点自己的表演时,我都会及时进行表扬。如:格格第一个上台表演后,虽然她非常紧张致使动作僵硬,但我还是表扬了她。而我却发现表扬了她之后,她的眼睛里迸发出了欣喜,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她的表现更加自然、活泼了。这就是鼓励和表扬的魅力。

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案例范文3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教育教学;优势;应用

一、引言

根据人的身心发展阶段特点来说,小学生时期,孩子的注意力不够稳定,容易被外在事物所吸引,自制力不强,意志力也较差;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更多的是对画面、形象和机械知识有所记忆,而且多是无意识记;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且多与学生本身的感性经验相联系。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单纯靠书写和讲述无法顺利达成教学目标,也很难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改善这种情况。多媒体技术就是把声音、图像、文本、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结合到一起的技术,有效的多媒体教学能够给予学生深刻的视觉印象,从而提高学生对某部分知识的记忆,因此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优势

一是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过去进行小学教学多是依靠教师讲述和在黑板上书写,教学模式单一,且枯燥无味,不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用多媒体技术,选择合适的视频、动画、图片、音乐等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在学习《静夜思》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虚拟的李白作诗时的景象,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图形》时,将不同图形之间的变换做成动态的过程,以此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二是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只在回答问题时有存在感,没有体现出新课改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借助多媒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程度,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过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比如使用多媒体播放符合教学内容的短片,由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从中学习到和领悟到的知识,再由教师进行评价和指正,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是加强学生的认知,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视觉、听觉等,特别是因为小学生阶段抽象思维不发达,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将需要教学的抽象内容转变成具体的、形象的多媒体片段,让学生在多种感官上受到刺激,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帮助学生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多媒体还可以扩宽学生的视野,学习不同地区、国家等的理论、技术、风俗等。

四是方便教学,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加具体和有序的进行教材知识内容的传授,进行教学内容的演示和直观展示,而且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丰富讲课内容的同时降低备课难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是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多媒体的使用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收集多样化的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用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欢乐、悲伤、爱国等,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使学生通过观赏视频、动画、图片等,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去,增加感官刺激,促进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三、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借助多媒体,结合课程需要讲述的内容和教材,以及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多媒体课件,大量应用图片、动画、音乐等进行知识的演示和展示,从而将需要学生理解的知识从抽象转为具体,将所学内容变得直观,并富有吸引力,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创设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

(2)降低知识迁移难度

知识的迁移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一般小学生对于不同课堂知识的迁移存在困难。而多媒体的使用可以用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进行知识的盘点、总结和整理,利用媒体帮助学生进行操作和联系,形成丰富多彩的图片,投放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降低学习的难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梳理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3)提供交流平台

多媒体作为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可以向学生展示课堂所学的所有内容,同时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可以将教学内容变成动态的或静止的画面,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直面教学重难点,并对知识形成系统的和整体的印象,提出其中存在疑问的地方,向教师进行询问或自由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答案。所以多媒体相当于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将教师从课堂的领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协作者,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的交流和解决,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增长,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促进教学知识共享

小学教育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教学工作具有较大的重复性和琐碎性,但多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师可以通过多年教学积累的经验、教案设计、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方法优化等资料,建立相关的信息数据库,与其他教师和学校进行资源共享,分享精彩课件和课堂教学案例,从而促进班级之间、学校之间、地区之间教学的相互进步,促进小学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

(5)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应用

学校可以借助多媒体形成系统的监控系统,保证学校安全和教学秩序;计算机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和管理人员等更好的安排工作,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合理。同时网络系统的使用还可以使教师吸收和引进其他学校、地区和国家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教学沟通,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结语

多媒體的使用,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情感,并方便教学,因此要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多媒体的使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降低知识迁移的难度,为师生之间交流提供平台,促进教学知识共享等,从而提高小学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琼.多媒体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20):307. 

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案例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设计能力;培养

一、引言

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师范生毕业后会面临从教,但他们的教学能力还不足以支撑其有效完成基础教育教学活动,教学设计能力是教育教学能力的基本功,而当前高校对其教学设计能力培养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小学教育是为生命奠定基础的教育,小教专业本科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只有被给予更多的重视与培养,他们将来参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二、教学设计理念掌握不够明确

对于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掌握不够明确,理解也不到位,即使在开设的课程中对于各科的教学法进行了学习,但往往学习也只停留在了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与分析,也并未反思总结,进行相应的训练,教师对教学设计理念的传授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使教学设计能力整体不能达标。

三、教学内容学设计方面

第一,现在小教专业本科师范生许多的教学设计中,仍用大量的篇幅仅仅从传授知识的角度详尽地描写教学过程,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发现、挖掘、提炼教材中培养小学生能力、智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价值的方案。

第二,大多数的教学设计只是停留在完成“教学内容”的水平,而没有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高度。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的升华。因此,教学设计中仅有让学生获得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方案还是远远不够的。

第三,师范生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由于对课内知识研究的较多,联系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得课外知识较少,因此教学设计比较乏味单一,由于缺少知识整合致教学容量不够。表现为缺乏与本课有关的相关学科知识联系的设计,缺乏与本课有关的实践知识联系的设计等。

第四,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评价方式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评价应该“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而在小教师范生的教学设计中往往偏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设计,忽略对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教学评价设计,忽略了将新课改理念结合到教学评价设计当中。

四、课程标准不熟悉,对教学目标设计掌握不足

课程标准是进行教育教学的标准与前提,对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具有指导作用。目前中小学都在进行课程改革,也有新的课程标准与理念做指导,而大学课堂教学却没有与时俱进,也并未对各学科课程标准做详细的讲解与分析。小教专业本科师范生对总的以及各科的课程标准把握不够清晰,理解不够到位,不能将课程标准与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更难以对教学目标从整体上与课程标准结合起来,从而无法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五、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策略

第一,教学设计在实践与应用之中体现了各种科学理论,教学是教师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切不可走向两个极端,大部分的小教专业学生在校园里接受的认知层面的理论知识偏多。这就需要在培养过程中加强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并行,不断地使教学设计反映教学实践的动态要求,体现教学设计的创造性。

第二,小教专业的师范生很多都是从技术层面去理解、学习教学设计,并没有结合教学实践应有的多元性与动态化,缺乏针对性的练习与操作。研究表明,教学设计是一种在特定情境脉络中解决结构不良的非确定性的过程,它所运用的是一种高度互动与协作的设计方式[1]。教学设计也是一种社会化活动,它需要各种有效的资源的参与,充分体现了进行设计的创造性。所以,应在培养教学设计能力的进程中树立理性与创造性结合的教学设计观。

第三,目前,教学设计大多在教师教这单一层面上进行,侧重于教材的钻研、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筛选和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忽略了学习者的兴趣爱好与需要,也缺乏对教学情景给予应有的重视。教学活动是由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而教学设计应是多方面的的集合,应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整合各个要素,重视教学情景的因素,对教学整体进行设计,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从人的整体发展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第四,小学教育的教育对象是身心发展不成熟且处于成长状态的小学生,这决定小学教师必须具有专业性,应具有专业情谊、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创新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去适应小学教育发展的实际和小学教师专业化的需求,与时俱进,明确小学教师专业特性。

第五,对小教专业本科师范生来讲相关教育知识一大部分来源于课堂课程的学习与理解。所以必须丰富课程的门类,让学生去汲取更多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小教专业应开设与小学教育教学密切联系的课程内容,加大课时,使师范生更深刻的掌握课程内容。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发展迅速,需要更新课程的内容,与时俱进,师范生可以形成更加基础、扎实、全面的理论知识功底。

第六,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中通常存在学生多、教师少并且常以大合堂进行教授的现象,师生鲜有互动,常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保证基本的教学效果。基于此,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应注重教师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面对众多学生灵活进行教学,尽量使学生得到一定的进步与发展。将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学设计能力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并做好示范与讲解,针对性的去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

第七,现在大多数的高校培养小教专业还是延续着传统的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即“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教育教学实习”。[2]很多高校虽开设了教育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但讲解存在形式化,开设的很多课程仅处于文化理论层面,偏于认知,并不能满足小教本科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的需要。小教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中还需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师范生认知的基础之上,强化理解,强调创新,强调与现在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相联系,与时俱进。

第八,说课主要是阐述某一学科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是一项对教学设计的反思的过程,通过说课的练习,可以逐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可以提高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因此,加强说课训练并结合教师进行指导,使学生的教学设计的更富有艺术性与创作性。校外实习见习可以直接接触真正的课堂与受教育者,在听课、备课、授课中充分与实际的教学情境相结合,这是理论与实践真正的结合。在实习见习前进行详细科学教学设计,并多向在职教师虚心请教,遇到问题多请教老师与查资料尝试解决问题。实习见习结束后,要进行系统的梳理、反思、总结从而消化吸收,夯实基础,稳步提升,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设计能力。

第九,以案例为载体,组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对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学习优秀教师教学设计成功的地方,并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与他们的差距进行反思,从而改进、提高;课堂模拟也正是对教学设计过程的体验与反思,在分析研究并改进教学设计方案后进行实际课堂模拟,注意将新课程理念体现在模拟练习中。通过教师点评、学生互评,找寻自己教学设计的问题,并逐渐改进;教学设计具有实践性,而现场教学则是让小教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走进真正的课堂情境,结合当今社会中基础教育教学的现况,将预设的教学设计逐渐达到目标状态,不断将教学设计理性的认识与实践的体验达到和谐统一。在小教专业本科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实践培养中更要将案例分析、课堂模拟、现场教学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使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不断进行分析、反思、改进、练习逐步提高其教学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华,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案例范文5

1.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涵义及培养重点

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是指小学教师作为研究主体对其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其目的是解决现实教育问题,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是由一般能力、小学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三部分构成。其中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一般能力为基础,以从事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条件,以从事研究所必备的专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为核心。这种研究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资料、问题、表达三方面,资料能力包括检索文献、收集资料、阅读资料、鉴别资料、归纳综述五方面的能力;问题能力包括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三方面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包括逻辑思维、分析与综合、创新三方面的能力;表达能力包括文字表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由此,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重点是从事教育研究所必须具有的三方面研究能力。同时,培养本科生的研究意识也非常重要。研究发端于好奇的天性和生产实践的需要,是一种以实践方式为主导的穷究事理的活动。人的任何活动都是一个过程。过程的本体意义在于它的生成性,是新体验、新认识、新观念、新价值的不断生成;同时必然伴随着“人的生成”,伴随着研究者智慧的积累、视野的拓宽、精神的陶冶、人生境界的提升。[2]故研究必然是一个严谨而有感情、有血有肉、有生命、有品位与风格、可以促进人类福祉的工作。[3]可见,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他们对研究的兴趣、对教育研究价值的理解。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教育研究兴趣、热爱教育研究的情感与态度,是十分必要的。从小学教师的实际工作范围看,主要涉及小学教育、小学教学、小学管理等方面,因而其研究主要包括小学课程、小学教法、小学儿童、自身专业成长等;从小学教师实际所从事的教育研究类型看,主要有课题研究、教育叙事等。由此,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其一般能力和小学教学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引导他们关注小学教育现象与问题,初步具有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性思路,即以研究性态度从事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体验研究过程,初步具有课题研究能力、教育叙事能力等。

2.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

(1)凸显过程性,在“做中学”

以往本科生毕业论文、科研活动注重的是结果而忽视过程,其后果出现研究流于形式、理论学习与实际脱离、抄袭等问题,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研究是什么、研究应该怎么做。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学习获得的。而学习教育研究的最好方式是“做中学”,从做中体验如何做教育研究。因此,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必须改变以往只注重教育研究方法而忽视教育研究实践的观念,必须为他们提供教育研究全程实践的机会,注重过程、注重体验,并在实践中使他们受到系统的、持续的训练。

(2)倡导模仿性,提供有效示范

一定意义上讲,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获得与提升始于模仿,但大多数本科生缺乏应有的模仿意识与能力,面对一个具体问题该怎样解决,尽管已有研究成果提供了示范,却不会利用,而是按照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来做。所以在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中倡导模仿性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育研究示范,以便成为大学生直接模仿的对象;提供大学生优秀或不成熟的研究习作作为教学案例,帮助他们理解、模仿;引导他们在研究问题过程中自觉寻找、发现模仿对象,并能在分析、参照模仿对象过程中开展教育研究活动。

(3)构建系统性,形成培养合力

在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中,尽管已有“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大学生科研活动、毕业论文写作等方式,但因彼此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并没有形成培养合力,其培养效果并不如人意。探索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需要开发、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如校园文化活动、课堂教学、教育实习等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注入教育研究的元素、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教育研究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以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陶养本科生的研究意识;教育实习为本科生提供了首次、直接、真正接触小学的机会,为他们观察小学、思考小学问题、反思在校所受教育、研究小学教育等提供了可能。因此,必须将这些教育资源加以整合,整体设计培养方案。

二、“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1.调整课程设置,形成“123课程模块”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是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实践探索的重点。以往小学教育专业只有一门“教育研究方法”课,并不能承担起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任务。因此,我们改革这一课程设置,形成了“123课程模块”,即课程模块由一门必修课“教育研究方法”、两门选修课“质性研究”和“量的研究”和三次以上教育研究专题讲座组成。课程设置节奏与大学生科研活动过程、毕业论文活动相应,必修课与选修课分设在大三上下两学期,专题讲座由大二开始,贯穿大二至大四年级。整体设计教育研究课程模块内容。其中“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内容侧重小学教育研究的基础性、理论性;“质性研究”与“量的研究”课程内容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具体化与深层化,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研究所必须掌握的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讲座作为课程的补充,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科研项目研究活动,如在学生参与科研立项前,组织“如何选题、如何写立项申请”的讲座,在科研立项后,组织“如何开题、如何实施”的讲座,在科研项目结题前,组织“如何撰写结题报告”等讲座。

2.以课题研究为主线,采取探究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依据学科知识逻辑开展教学的方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并不利于培养本科生的研究能力。改变这一教学模式,探索将教育研究方法的学习与科研活动、毕业论文撰写三合一的教学模式成为我们行动研究的重点之一。经实践检验,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依据课题研究过程开展教学活动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不是从知识体系入手,而是按照课题研究的逻辑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是帮助学生针对小学教育现实问题,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对课题研究小组给予深入细致的指导。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引导他们在自拟课题的引领下,采取合作、自主、探究、实践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在共同完成科研实践系列作业的同时,掌握教育研究的理论知识,形成研究能力。探究式教学模式还有两个重要操作环节。一是搭建互动平台,除了师生课堂上互动、课下辅导外,建立网上资源库和网络课堂,形成网络互动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建立网络资源库,包括主要参考书目以及有关网络资源的链接、教师文献库学生案例库、每一种研究的经典范例等。利用网络学堂上传课程课件、研究文献范例等资料,在网络学堂与学生讨论、交流,分享课程学习体会等。此外,建立与小学互动平台也是必要的,可以利用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学习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了解小学、研究小学。改革考试方式,变以往以知识点为主的考试方式为系列实践作业,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实践作业主要是根据本科生做教育研究的实习作业,从选题、开题到收集资料,从研究方案设计到课题具体实施,从文献综述的撰写到研究报告的撰写,从中期汇报到期终汇报,设计一系列实践作业,确保学生教育能力的培养。

三、多渠道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探索

1.在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中的渗透

教师教育类课程与教学是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我院课程设置方案中,教师教育类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地位,依托这类课程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教育研究意识与能力。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主要形成了开发研究性的教学内容、实施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布置研究性的教育实践作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小学德育实践论”课程为例,主要采用了叙事教学法和小学德育问题调研实践作业的方式。叙事教学法是指以叙事为抓手,通过借助、分析、撰写、分享叙事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教育叙事能力。具体做法:一是利用课上十分钟时间,由二至三位学生讲述德育故事,其他学生评析;二是任课教师以德育故事为抓手,在学生评析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德育问题,带入德育理论;三是讲授并指导学生撰写教育叙事,从中训练他们教育叙事能力。小学德育问题调研实践作业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调研提纲的设计,调研前,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自己所感兴趣的德育问题,运用教育研究方法课所学知识设计访谈提纲;二是调研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利用十一假期访谈一位小学教师和小学生,做好访谈记录,写出初步的访谈报告;三是调研报告的分享与修改,组织学生分小组汇报,之后由各小组推举代表在全班报告,在此过程中指导调研报告的修改。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完成了小学德育问题的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研究意识与能力。

2.将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纳入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本科生接触小学,亲身体验教师职业的开端阶段,对本科生未来的教师生涯具有重要影响。以往教育实习任务主要是教学,并没有教育研究的内容。在教育实习中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是一个新尝试,将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列为教育实习任务之一,需要有一系列具体要求与活动,如要求本科生在实习期间注重对小学的观察,尝试发现小学存在的问题,反思小学教育理论在小学实践中应用的状况,并写成实习日志、小学教育问题报告、教育实习故事等;实习结束后,组织他们开展讲述教育实习故事、做教育实习报告、展示教育实习作业等一系列的活动。同时,将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教育实习结合。本科生在大四下学期面临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找工作两项重要任务,由于就业压力,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找工作中。在此情况下,要求学生大四第一学期的教育实习期间,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资料收集工作,不仅克服了这一矛盾,而且有助于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案例范文6

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简化其多元结构模式,回归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一般结构模式。以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由此确定专业课程的结构配比,建立起由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到专业基础课程,再发展到专业研究课程的有机的、呈梯度分布的课程体系。以系统的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核心课程,以大学文化通识类课程为基础课程,以选修课程为支持学生自我发展的辅助课程,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这一课程设置体系,注重加强学生的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素养,使学生具有系统的小学教育理论知识,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深入地了解,熟悉基础教育的特征,精通小学课程理论,掌握小学课堂教学技巧,并具有初步的小学教育科研能力。这有利于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特点,明确小学教育专业方向,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术研究水平;防止小学教育专业“双重标准”的出现,符合高等教育的标准和要求,达到当前小学教育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需求;同时,也突出了“定格在本科,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这一专业定位。

也许有人会产生疑问:小学教育的专业基础理论,在小学教学中,并不能转化为直观的教学效益,小学教师在工作中,最需要的仍然是语文、数学等教学科目的相关知识,这种课程设置是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我认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小学教师应该是儿童教育专家,而非学科专家,作为一个教育家所需要的决不是单纯的知识。小学教育,因其启蒙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教育的重点在于发展儿童的个性,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形成人生的基本态度。教育的难点也不在于教师如何精通并传授学科知识内容,而在于教师是否有能力使学生热爱学习。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自控能力差,对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教学艺术的要求更高,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重视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教育心理学素质的培养。

在这里,我并没有贬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的意思。相反,我希望我们每一个小学教师都是无所不知的全才,能解答小学生的一切疑难问题。面对现代社会知识的容量与更新速度,我们只能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建立起小学教育专业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具备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能力。马斯洛说过:“课程的功能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通过知识达到人的个性自由和解放。”我们要培养的是充满想象激情和创造欲望的教师,是儿童眼中个性鲜明的人生导师,而不是单纯的课任教师。如果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对目前过早的将小学生置于学科体系之中,造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有所触动,也算是一个收获吧。

二、对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思考

当前,设有小学教育专业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是采用“分科培养,全面发展”的模式,目的是使学生文理兼通,学有专长,以求培养出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高素质小学教师。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要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体现小学教育综合性特点,在造就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同时,注意加强学生学科专长、教研能力的培养。

这种课程设置体系,在结构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二元结构特征,表现出“双专业”的目标取向。教务部门力图把课程设置与小学教学科目一一对应,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拔高对学生的学科专业要求,细分课程,增加学时,有些院校学科专业课程课时量已经占到了总课时量的42%,而学科专业课程的课任教师仍觉得课时不足,无法达到教学质量的要求;学生则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无法静下心来自主学习。

单纯对知识储备数量的追求会造成课程体系的无所不包,简单的学科综合或不同课程的内容综合也无法达到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课程知识综而不合,学生在学习上囫囵吞枣,知识体系缺乏系统完整性。从高等教育的视角来看,无论在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上,专业的学术标准和学术水平的要求与大学本科层次的要求会产生一定的差距,学生在知识的体系与结构上会产生一定的缺陷。最终造成小学教育专业学术水准下降,课程设置专业指向不明,专业培养的目标规格再次游移于学术性与师范性之间,不利于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建设。

三、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可分为文化通识类课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选修类课程三部分。

1.文化通识类课程

文化通识类课程应使学生在基础知识水平上达到大学本科水平,并增加艺术审美修养。课程主要有哲学原理、法学概论、大学语文、大学数学、大学英语、自然科学概论、计算机基础、体育、音乐、美术等。在课时比例上,应占总课时的30%。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主要安排在大学一、二、三年级。

2.小学教育专业课程

小学教育理论类课程是提高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检查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生在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及能力上应达到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要求。学生应培养自己内在的教育理论素养,掌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掌握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与知识结构,并具有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小学教育基础理论课程、小学教育技能课程、小学教育实践课程。以上两部分课程,在课时比例上,应占总课时的30%。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主要安排在大学一、二、三年级。

小学教育实践类课程在时间安排与过程评价上应按专业课程标准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进行。要改变传统师范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从新生报到一直到毕业前,让学生不间断地深入到小学教学第一线,目的是使学生对现代小学教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教育宗旨有所感悟,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机会。在教育实践中有意识的开发隐性课程,坚定学生的专业信念及对小学教师职业的热爱,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自身的人格魅力。课程可分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课程实践、教育调查、论文撰写等。在课时比例上,应占总课时的20%。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一年级在每学期第一周及学期中间各安排一周的集中见习。二年级每周安排一天的分小组见习,并开始为小学教育调查研究做好准备。三年级学生自由实习,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并对学生的教学、调查给予指导和评估。四年级学生连续实习时间应不少于十二周,学生实习授课种类应不少于三门,教育调查和论文撰写时间六周左右。

以上安排,教育理论与实践课时数占总教学课时的50%以上,这样,就可以起到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专业特点,提高小学教师培养的专业化程度的作用。

3.选修课

选修课以增加专业知识深度、培养学生教育科研能力和特长为目的,学生可按自己的兴趣进行选修。学科选修课,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重点应放在学生日后自学方法的指导上,学生应在学科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按照学科知识体系选修。

四、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课程的教学直接关系着课程设置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师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应以“教学做合一”为指导思想,采用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提供民主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