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好的商业养老保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好的商业养老保险范文1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结合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1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深化,尽可能的保障了最广泛民众的利益,但是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多种问题,国家所支持的社会养老保险无法有效的满足实际民众多样化的养老保险需求,因此加强商业养老保险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进行双方面的融合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保险需求,同时这种协调融合发展的观念促进了我国商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一、当下社会养老保险现存问题
(一)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
在目前情况下,我国政府所支持的社会养老保险在保险基金的收支上产生较大的逆差,其中保险缴费水平偏低是影响保险待遇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基金的收入比例呈现缓慢下滑的趋势,但是保险基金支出的费用相对较大,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数量逐年增多,这种收支不平衡的状态严重的影响了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正常化运作。正由于收入少于支出,从而也导致人们保险待遇无法有效提升,影响了保险待遇享受着的实际生活品质。
(二)人口老龄化加剧了社会养老保险的压力
我国现在人口老龄化情况严重,老年群体比例逐步增大,但是缴纳保险费用的年轻群体比例相对缩小,出生率呈现下滑趋势。在我国范围内65岁上以上无法从事正常劳动的老年群体数量在2012年已经1.2亿之上,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占据了总人口数量的10%,因此老龄化是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压力逐步提升的重要原因。
(三)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债务问题
在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作存在较大的历史性问题,当下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较大部分民众是没有缴纳过的保险费用,但是却享受着保险待遇,对于保险个人账户而言属于一种空账运作的状态,国家需要运用社会统筹账户的部分收入来援助养老保险制度运作,但是运作成本较大,社会统筹账户也无法有效满足实际运作费用所需,难以有效支撑当下的退休金支付状况,因此需要通过个人账户的保险费用来补助养老待遇的支付,这种情况运作会导致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存在较大的资金渠口,相关的压力也会逐年增长。同时由于养老待遇并不能达到民众的理想预期,以及人口的频繁流动,无法适应当下养老保险制度,因此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的动力不足。
二、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结合运作问题
(一)民众选择商业养老保险的意识较弱
当下的商业保险投保更多的属于一种非强制性的自由选择,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强制性与广泛性具有一定差异。当下商业养老保险投保与投保人自身经济状况直接相关。如果投保人自身需要更优质的养老金待遇,就需要投入更高的养老保险费用,但是高昂的商业养老保险费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具有可以承担的实际经济情况,特别是部分人员在参与了社会养老保险情况下,没有更多的经济能力承担商业养老保险费用,从而也较大程度的制约了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虽然近年来商业保险不断的宣传其具有的养老保障功能,但是对于大多数而言,尤其是中老年群体而言,是一项较为新鲜的保险类别。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更追求养儿防老与以房养老等形式。商业养老保险在我国历史时间较短,缺乏让民众完全信任的养老保险机构与制度,民众担忧养老保险保障在数十年后无法有效兑现。
(二)商业保险无法满足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在商业养老保险情况上无法有效的满足实际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一般情况多以支付固定数额的养老金保险兑现方式,但是对于老年群体而言,单纯的资金保障并不能完全的保障老年群体养老所需,更需要有日航生活上的陪伴、照料、医疗服务与基础设施等服务,例如当下的养老院与老年活动中心中的服务是老年群体所需要,但是在商业养老保险中较为忽视相关服务的投入,进而导致养老保险无法满足民众所需。尤其是部分商业养老保险通过20年左右的养老金缴纳,然后在60岁一次性支付养老金,支付的金额并不能让老年群体相信可以很好的完成自身的日常所需,资金的贬值、物价的上涨以及长时间投资兑现时间等因素都会让人们担忧商业养老金保障的实际价值。
三、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的结合建议
(一)促进人均收入水平提升
政府要需要加大各项保障力度与推动作用来促使民众收入水平提升,这样民众才能有能力去支付更多的商业养老保险费用,从而达到商业养老保险弥补社会养老保险的缺口,确保民众养老保障。例如对于流动人口而言,可以保障其稳定收入后推崇其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从而有效的弥补社会养老保险目前无法弥补的养老群体缺口。
(二)政府加强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结合的观念宣传
商业养老保险作用的发挥需要得到民众的支持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商业养老保险与社会养老保险结合观念的宣传,让人们相信商业养老保险的作用与安全性,完善对商业养老保险的有关监督体系,促使商业养老保险的健康化运作。让民众充分的意识到两种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势,有效的为自身养老保障做出选择。
(三)促M商业养老保险险种与保障范围的丰富化
在商业养老保险的完善上需要扩展其险种与保障范围,能有效的保障民众实际所需的养老服务需求,而不仅仅停留在养老金的变化上。有效的吸引更广范围的民众参与到商业养老保险中,提升商业养老保险逐步壮大与健康可持续运作的基础条件。
四、结束语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虽然覆盖了较广人群的基本养老保障,但是对于人们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上仍旧存在局限性,需要通过商业养老保险来有效的弥补完善,从而提升民众养老保障的全面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静萍.区域商业养老保险与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协调度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128-131.
好的商业养老保险范文2
(一)商业保险参与养老保险是保险公司获得更深层次发展的主要渠道保险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金融与经济发展大融合的背景下,商业保险参与到养老保险中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保险这一主体的盈利空间,在另一方面还发挥着资金融通,提高投资效率等积极作用。截至2014年底,瑞士再保险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新兴市场的商业险保费每年以14%的比例上升,是发达市场的2-3倍。与此同时,中国商业险保费以32%的比例呈直线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但是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中国保险市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两者间还存在很大差距。倘若站在保险行业的角度来看,衡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保险业发展水平的两个重要参考依据是: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在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我国实际后发现,我国2008年-2014年,我国的保险密度从629.12元上升至1323.13元,增长近乎两倍;保险深度也由2.43%上升至3.75%,从中也就不难发现,保险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而社会各阶层民众接受和运用商业保险的程度也不断提高。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社会保险市场存在的空白不能简单依靠国家和政府予以填补,相反需要商业保险的加入,无疑为各个商业保险公司获得更深层次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商业保险之间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基于此种背景下,商业保险要想在同行业中获得更大竞争优势,除了要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的投资回报和服务质量外,还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准确预测市场的扩容方向,明确市场定位,进而积极的参与到社会养老体系的构建,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的服务于民众。个人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元素,养老更是亘古不变的话题,从传统的养儿防老逐渐向投资防老的转变,所透露出来的种种都反映了人民更多的关注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财产分配。加上商业保险个性化一直是社会各阶层关注的重点,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提高自己养老的隐形替代率水平。与此同时,个人商业保险也是建立在双方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并没有违背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理念和原则,当然也需要商业保险自身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发展计划,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开发新产品,用市场运营效果验证商业保险的竞争力,因而商业保险参与养老保险具有必要性。
(二)个人养老的选择就我国目前形势而言,养老保险在原有基础之上都有了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但是从社会保险的性质和运作方式来看,其不能够有效解决新形势下每个人的社会养老问题。与此同时,基于现收现付的社保体系下,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存在的“空账”问题也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早在2013年7月,社会科学院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就明确指出:“城镇养老保险个人记账金额在2012年底为2.9万亿,其中实账部分仅为其十分之一,“空账”高达2万亿。从中也就不难看出。“空账”金额巨大,从某种意义上也就透露出“裸老”人口的养老问题还存在或者潜在着巨大风险,因而新形势下为孤寡老人或者是失去劳动能力的部分人群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保障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新形势下和谐稳定社会建设是一项科学化、系统性强的工程,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相反其需要长期努力和探索。站在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其不仅整合了各方面因素,其还为构建和谐稳定社会提供了内在动力,而保险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甚至可以说其实社会民生的“必需品”,是建设和谐稳定社会的助推器和剂。从中也就不难发现,缓解我国矛盾需要养老保险与商业保险两者相互作用,因为养老保险解决了民众“共性化”需求,而商业保险则解决了民众“个性化”需求,两者都在养老产业链上扮演者着重要角色,基于此商业保险在实现自身发展过程中,要明确自身定位,在这个基础上与新农保、企业年金甚至于城镇养老保险试点等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为更好更快促进我国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商业保险的高效率运行有助于降低空账率众所周知,商业保险公司是市场的企业法人,其初衷和目的便是追求市场利润。同养老保险相比,不管是在组织形式或者是人员服务上都有着绝对优势。当然者都依赖于垂直经营的商业保险公司组织模式和直接性的全国统筹管理,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能。保险公司能够依据市场变化调整发展计划,并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对各个地区的保险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再者,商业保险能够充分利用自身存在优势,例如:服务网点、人员服务等,在这个基础之上收集相关养老信息,结合精算技术能够准确计算出不同种类的保费率,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出新产品,满足民众高层次要求。从另一方面来说,养老保险出现的“空账”效应会“倒逼”商业保险,使其全身心投入到管理和运营当中,唯有如此其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而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商业保险公司可以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管理,在这个基础之上成立商业养老保险基金,而此类基金运作应当交由专业人士进行监管和执行,为养老基金保值增值创造一个有利环境。从养老保险所特有的社会功能考虑,稳定、风险小是养老基本首要考虑的因素,自然而然的债券成为投资的首选。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形势变幻多端,很难保证养老保险能够真正发挥出其养老作用,而商业保险参与到养老保险中,在各方面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为社会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营造了一个良好环境,加上各保险公司的积极参与,不断推出新养老险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满足了民众高层次要求,延伸了社会成员可选择的途径,为商业保险更好的参与到养老保险中奠定坚实基础。
二、新形势下商业保险参与养老保险的发展建议
(一)依据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计划,确保养老金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新形势下要想根本性解决或者缓解社会养老问题,推动养老金体系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就我国目前形势而言,建立健全养老金制度具有紧迫性和有利性。紧迫性表现在我国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化率上升至50%以上,换一种方式来说,城市化的稳步推进割断了传统社会保护网络和土地之间存在的关系,因而加快养老金制度改革具有紧迫性。有利性表现在,我国有一部分城市人口呈现出幸福指数不高的特点,当然这也给予国家和政府逐渐推进养老金制度改革预留出一部分时间,但是这个时间是相对短暂的。在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际发现,截至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上升至65%,倘若纯粹依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将难以支撑其养老机制的可持续运作。新形势下商业保险参与养老保险,直接关乎到中国千千万万民众的切实利益,而这也是其受社会各阶层广泛关注的原因所在,同时也涉及到政府、企业、保险公司等,这也就需要相关部门充分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改革计划,进而为商业保险获得政策支持创造条件。
好的商业养老保险范文3
关键词:河北省;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老龄化
一、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相关界定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指投保人在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时所支出的保费可以在税前列支,延迟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缴部分在退休领取保险金时再按照当时的税费标准予以缴纳。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和累进税率制度,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将增加投保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也将为社会节省一部分养老成本和缓解部分养老压力。
二、河北省发展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分析
(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增加了以商业养老保险的方式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性
截止2014年末,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达2.12亿人,占总人口的15.5%。据全国老龄委预测,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年均增长人数将超过1000万。预计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1/3。人口老龄化的严重对传统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形式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也使得以商业养老保险的方式解决养老这一社会难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河北省作为人口大省和经济较不发达省份,面临的养老压力很大,如何保证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依,是从政府到普通个人都关心的问题。
(二)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不足以应对未来的养老风险
按照世界银行提出的三支柱理论,社会保障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特点是“广覆盖,低保障”,虽然通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实现了对大多数人群的覆盖,但是提供的保障水平和退休金水平偏低,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前收入/退休后收入)较低,无法满足“品质养老”的需要,特别是在城市。而企业年金的特点是主要覆盖大型企业集团和垄断行业,为其职员提供补充的养老保险,无法惠及更多的普通劳动者以及灵活就业的劳动者。因此,有必要通过第三支柱即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形式来应对养老风险和养老需求。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将扩大和刺激商业养老保险的整体规模,带动保费的增长,从而使得普通居民更好地应对养老风险。
(三)个税递延的方式将给个人、保险公司和社会多方带来好处
个税递延有利于不同收入水平者获得更好的养老待遇,对中等收入者而言,养老保险支出从税前扣除将减少当期应缴税费,而退休时税率的变动情况和时间价值的效应将降低总体的纳税负担;对高收入者而言,个税递延的方式在累进税制下可以大幅减少应缴个人所得税,从而在退休后满足自己的养老需求,不需要增加政府和社会的负担。个税递延将有利于政府和社会的公平。个税递延政策将更有利于高收入人群,中低收入者由于没有达到纳税起征点或个人收入不足,无法享受个税递延政策的好处,从而使得个税递延政策流于形式,像企业年金税收优惠一样成为“富人俱乐部”的福利。这一原因也是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提出多年但一直没有落地的主要顾虑。但是本文的观点是,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个税起征点,同时降低税率这样一种“双降”的方式实现税收优惠政策对中低收入人群的覆盖;另一方面高收入者通过个税递延的方式实现了个人养老生活的改善,可以降低政府和社会的养老压力,因此总体而言要推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
三、河北省发展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可行性建议
(一)河北省政府财政收入的可支持性
如果开展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让渡部分税收收入,将不会对河北省整体财政收入造成较大影响。但是,带来的效应却是巨大的,一方面,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大幅增加,税收优惠将带动劳动者群体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这将带动保险公司的保费增长和业务结构改善。另一方面,普通劳动者的退休后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将得到明显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要求更高的品质,更高的退休收入将带来更高的生活品质,这对于拉动内需将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河北省层面配合完善相关优惠措施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提出十余年却一直没有落地,大部分原因在于各政府部门之间的政策难以协调。以税收优惠为例,个税优惠是和我国现行税法相违背的。以主管部门为例,开展企业年金税收优惠主管部门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主管部门将是中国保监会。以地方政府利益为例,如果开展税收递延政策,势必减少一部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因此,河北省需要在中央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积极配合相关优惠措施的完善,不给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落地增添新的阻力。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惠及的是未来,省政府要有足够的胸怀和足够长远的视角,不拘泥于一个月或者一年的税收收入。
(三)河北省试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整体思路
参照个税递延型商业健康保险的推进,很可能在试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时也将先以石家庄或唐山市作为试点地区。整体思路上,应该选择有经营经验、经营资质并且偿付能力充足率较高的大型保险公司试点,以团体保险而非个人保险的形式在部分行业和部分企业先行推广。在保费设计和保险责任上考虑到河北省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适合经济发展现有水平和居民现有收入水平的保费缴纳额度和保费缴纳方式,以便试点取得成功,从而在全省范围内加以推广。发展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已经是迫在眉睫,河北省有必要在前期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从政策制定、保险公司选取各个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为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开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林林.对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思考[J].南方金融,2012(01).
[2]周建再胡炳志代宝珍.我国商业养老保险个税递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保险研究,2012(11).
好的商业养老保险范文4
【关键词】北京市商业养老保险注重因素分析
一、导言
1.研究对象及其现状
作为世界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加快的国家,我国正在发展和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而我国现行的养老体制需要商业养老保险。
目前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主要是有以下四个方面有利条件:第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第二,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收入大幅增加,为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国家加快了建立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保险三个方面保障体系的步伐,国家在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中日益重视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第四,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据预测203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将分别达到3.1亿和4.68亿。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欧美各国的速度。人口老龄化将带来人口赡养率的大幅上升,一方面给社会养老问题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也给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中仍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思想认识问题,养老保险公司对市场反应不灵敏,尚未真正认识到养老保险市场的潜力;第二,业务发展缓慢问题,我国开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至今已有24年的历史,但其发展速度滞后,没有形成相应规模,份额微乎其微;三,销售服务问题。险种单调老化,适应性差,缺乏吸引力和创新,不能适应大力发展的新形势。
2.研究目的
鉴于以上所列出的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优势和问题,本文主要对部分北京市民商业养老保险投保选择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希望通过因素分析,对我国商业养老保险业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合理化建议,以求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能够以民众需求为依据,充分发挥优势,解决问题,实现长足的发展。
3.研究方法
本文所用数据全部来自于澳大利亚安宝集团对北京市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现状的调查结果,共涉及1111个样本,涉及了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一般投保倾向和风险意识等问题,通过计算、筛选,共设计34个变量,其中28个分类变量,6个定比变量。运用了描述性统计,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列联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问卷中涉及购买保险注重的因素的问题是多选题,分为第一因素,第二因素和第三因素,如果想知道总体因素的分布,应该用multiple response来综合分析,但是,如果采取这种方式,便不能进行相关性检验,所以在这里仅选择第一因素也就是首选最重要的因素与被调查者背景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描述与相关性分析。
1.性别与投保选择注重因素
对于性别,我们可以运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来观测两者的选择方差是否有区别,由T检验的结果可以知道,双尾检验的P值是0.581,远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可以说二者的选择几乎无差别。由此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选择购买养老保险时注重的因素没有太大的差别,事实也是如此,人们在进入老年后,性别观念逐渐淡化,更多关注的是作为一个老人所需要的生活保障,因此我国的养老保险业在拓展业务时可以不必过多考虑性别因素。
2.婚姻状况与投保选择注重因素
由于被测样本仅分为已婚和未婚两种,所以我们也可运用独立样本的检验来观测两者的选择方差是否有区别,T检验的P值远小于0.05,因此应拒绝“婚姻状况与投保选择注重因素无相关性”的原假设,承认婚姻状况对于投保选择注重因素是有显著影响的。
从二者的列联分析得出,虽然已婚者与未婚者对保费高低、服务质量、公司信誉这三个因素都最为关注,但这只是一般理性的人所都会选择的,已婚者与未婚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已婚者更沉稳,更有耐性,他们不会因为公司一时的服务质量不行就改换保险公司,他们会给保险公司机会证明公司自己的信誉,这也致使他们在选择保险公司时会选择一些影响力大、名气响、信誉好的公司,哪怕这种大公司在服务上往往不尽如人意。而未婚者则较怕麻烦,最注重服务的质量及便捷,可以预见如果一个公司的服务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是不会在乎这个公司是否是什么百年老店等等因素,而是会选择其他服务质量更胜一筹的公司。另一方面,已婚者考虑问题更周详,他们对每一个因素都有涉及,而未婚者则可能是由于年轻或者经济条件等原因,考虑注重因素时更加注重以个人为中心,更加功利。
3.学历与投保选择注重因素
从学历与投保选择注重因素的卡方检验中可以知道,P值远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不应拒绝原假设,看来学历与投保选择的注重因素无显著相关性。这一结论或许可归结为现代教育对人的生活规划和人生经验的多少与否并没有太深入的影响,无论学历高低,大家所注重的因素都集中在保费高低、服务质量和公司信誉,可见学历低的人也一样懂得为自己的将来打算。
4.工作单位性质与投保选择注重因素
从工作单位性质与投保选择注重因素的卡方检验中我们发现工作单位性质的P值竟高达0.916,远远高于显著性水平0.05,这说明被测样本的工作单位性质与其投保选择注重因素基本完全无关。在这里之所以还对这个性质进行陈述的原因在于,其相关性之低正反映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立与完善的成效,我们可以较为肯定的推测,若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工作单位的性质与投保选择一定是极为密切相关的,而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这一现象明
显地改变了,我们的这一结论正从侧面反映了这一巨大的变化。
三、结论与建议
到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们参与商业养老保险投保时注重的因素主要与婚姻状况显著相关,而且,在整个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最注重的三个因素始终是保费高低、服务质量和公司信誉。就此,对我国商业养老保险业的发展有一些建设性建议,如下:
1.政府应大力支持商业养老保险业的发展,主要是从税收政策上加以实现。一方面对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实行税收优惠,这将极大鼓舞民众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一定税收户或政策上的优惠,鼓励企业为员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2.商业养老保险公司可以通过附加服务、险种创新来吸引更多的客户。同时加强对员工尤其是保险人的业务培训,提升人力资源质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服务质量。
3.商业养老保险公司应注重宣传工作,树立真实、良好的公众形象,打出自己的品牌和信誉,这对大多数决定投保的公众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同时公司还应该积极做好对养老保险的理论指导工作,进一步提高和强化人们自我保障意识,也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活动使其产品和服务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陈强.我国商业养老保险之现状及对策[J].上海保险,2007,01.
[2]郑祎华.影响商业养老保险的因素及对策[J].辽宁经济,2002,02.
好的商业养老保险范文5
【关键词】北京市商业养老保险注重因素分析
一、导言
1.研究对象及其现状
作为世界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加快的国家,我国正在发展和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而我国现行的养老体制需要商业养老保险。
目前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主要是有以下四个方面有利条件:第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第二,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收入大幅增加,为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国家加快了建立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保险三个方面保障体系的步伐,国家在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中日益重视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第四,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据预测203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将分别达到3.1亿和4.68亿。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欧美各国的速度。人口老龄化将带来人口赡养率的大幅上升,一方面给社会养老问题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也给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中仍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思想认识问题,养老保险公司对市场反应不灵敏,尚未真正认识到养老保险市场的潜力;第二,业务发展缓慢问题,我国开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至今已有24年的历史,但其发展速度滞后,没有形成相应规模,份额微乎其微;三,销售服务问题。险种单调老化,适应性差,缺乏吸引力和创新,不能适应大力发展的新形势。
2.研究目的
鉴于以上所列出的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优势和问题,本文主要对部分北京市民商业养老保险投保选择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希望通过因素分析,对我国商业养老保险业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合理化建议,以求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能够以民众需求为依据,充分发挥优势,解决问题,实现长足的发展。
3.研究方法
本文所用数据全部来自于澳大利亚安宝集团对北京市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现状的调查结果,共涉及1111个样本,涉及了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一般投保倾向和风险意识等问题,通过计算、筛选,共设计34个变量,其中28个分类变量,6个定比变量。运用了描述性统计,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列联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问卷中涉及购买保险注重的因素的问题是多选题,分为第一因素,第二因素和第三因素,如果想知道总体因素的分布,应该用multipleresponse来综合分析,但是,如果采取这种方式,便不能进行相关性检验,所以在这里仅选择第一因素也就是首选最重要的因素与被调查者背景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描述与相关性分析。
1.性别与投保选择注重因素
对于性别,我们可以运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来观测两者的选择方差是否有区别,由T检验的结果可以知道,双尾检验的P值是0.581,远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可以说二者的选择几乎无差别。由此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选择购买养老保险时注重的因素没有太大的差别,事实也是如此,人们在进入老年后,性别观念逐渐淡化,更多关注的是作为一个老人所需要的生活保障,因此我国的养老保险业在拓展业务时可以不必过多考虑性别因素。2.婚姻状况与投保选择注重因素
由于被测样本仅分为已婚和未婚两种,所以我们也可运用独立样本的检验来观测两者的选择方差是否有区别,T检验的P值远小于0.05,因此应拒绝“婚姻状况与投保选择注重因素无相关性”的原假设,承认婚姻状况对于投保选择注重因素是有显著影响的。
从二者的列联分析得出,虽然已婚者与未婚者对保费高低、服务质量、公司信誉这三个因素都最为关注,但这只是一般理性的人所都会选择的,已婚者与未婚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已婚者更沉稳,更有耐性,他们不会因为公司一时的服务质量不行就改换保险公司,他们会给保险公司机会证明公司自己的信誉,这也致使他们在选择保险公司时会选择一些影响力大、名气响、信誉好的公司,哪怕这种大公司在服务上往往不尽如人意。而未婚者则较怕麻烦,最注重服务的质量及便捷,可以预见如果一个公司的服务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是不会在乎这个公司是否是什么百年老店等等因素,而是会选择其他服务质量更胜一筹的公司。另一方面,已婚者考虑问题更周详,他们对每一个因素都有涉及,而未婚者则可能是由于年轻或者经济条件等原因,考虑注重因素时更加注重以个人为中心,更加功利。
3.学历与投保选择注重因素
从学历与投保选择注重因素的卡方检验中可以知道,P值远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不应拒绝原假设,看来学历与投保选择的注重因素无显著相关性。这一结论或许可归结为现代教育对人的生活规划和人生经验的多少与否并没有太深入的影响,无论学历高低,大家所注重的因素都集中在保费高低、服务质量和公司信誉,可见学历低的人也一样懂得为自己的将来打算。
4.工作单位性质与投保选择注重因素
从工作单位性质与投保选择注重因素的卡方检验中我们发现工作单位性质的P值竟高达0.916,远远高于显著性水平0.05,这说明被测样本的工作单位性质与其投保选择注重因素基本完全无关。在这里之所以还对这个性质进行陈述的原因在于,其相关性之低正反映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立与完善的成效,我们可以较为肯定的推测,若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工作单位的性质与投保选择一定是极为密切相关的,而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这一现象明
显地改变了,我们的这一结论正从侧面反映了这一巨大的变化。
三、结论与建议
到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们参与商业养老保险投保时注重的因素主要与婚姻状况显著相关,而且,在整个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最注重的三个因素始终是保费高低、服务质量和公司信誉。就此,对我国商业养老保险业的发展有一些建设性建议,如下:
1.政府应大力支持商业养老保险业的发展,主要是从税收政策上加以实现。一方面对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实行税收优惠,这将极大鼓舞民众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一定税收户或政策上的优惠,鼓励企业为员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好的商业养老保险范文6
基本养老保险:不足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强制实施的保障制度,与以前的退休金有相似之处,其目的是保障劳动者年老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它的覆盖面很广。但因为它只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水平很低。如果仅依靠社会保险养老金养老的话,退休后的生活水准只能保持在原有水平的1/3左右,对高收人人群而言这个比例公更低。
同时,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目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即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按目前的养老金管理办法,实际上是将现在在职人员缴纳的应进入个人账户的养老金发放给此前未建账户的已退休人员。这种制度运行的后果是:当统筹基金不够支付养老金时,就透支个人账户。
正因为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如果想在退休后保持原有的或更高品质的生活水平,仅仅依靠基本养老保险是不够的,为了拥有一个安定、富足的晚年,还需寻找额外的补充。
商业养老保险:补充
目前,商业养老保险在我国发展较快,它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之上,选择灵活,通过合同形式提供较高水平的生活保障,可以说商业养老保险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充分补充。正因为商业养老保险能够提供较高的保障水平,所以它解决的是生活品质问题。商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设定了一个储蓄计划,帮助我们实现专款专用而不轻易挪作它用,一步一步合理地累积自己的养老金。由于商业养老保险更具个性化,它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养老账户缺口:对策
一般来讲,养老保险规划虽然越早做越好,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以及保障情况来考虑完善养老账户缺口的对策,这里考虑个人具体条件及商业保险各项目的复杂性,只给出大致的方向,具体投保方案还要因人而异。
20岁
对于像小于这种20岁年龄段的人,大多数是单身,无家庭负担,由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收入相对低,无资金积累,首要考虑的是大病、意外等保障型的产品。如果资金宽裕的话,可以开始考虑商业养老保险了,不过建议其应选择保障型的产品。或者也可以换一种思路,由父母给子女购买养老险,选择在孩子40岁时领取,这时父母在65岁左右,此时领取的子女养老金既解决了自己的养老问题,也解决了今后孩子的养老问题,可以说一张保单两代受益。
30岁
到了大张这个年龄段的人,正是该全面考虑养老问题的时候。该年龄段的人一般收入增加且生活稳定,家庭进入成长期,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为提高生活质量往往需要较大的支出,如购买车、房、高档用品等。这一阶段家庭责任重大,处于家庭和事业新起点,渴望迅速积累资产,投资倾向易偏于激进。建议选择投资型的商业养老保险,既实现了合理规划未来退休生活又可以使资产保值增值。购买时要结合自己社会养老保险的情况和收入状况,将部分银行存款转入新开立的账户中,专门用于购买养老险,强制自己进行储蓄。为降低保险费,也可选择交费期限长的产品。
40岁
老李这种40岁年龄段的人,进入必须为自己考虑未来养老问题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人自身工作能力、经济状况都达到了高峰状态,经历了一个时间段的财富积累,拥有了一笔资产,其家庭进入成熟期。个人健康状况有所下降,家庭成员不再增加,保险意识和需求增强。为了安享老年生活不宜过多激进投资,万一风险投资失败,会葬送一生积累的财富。建议选择强制性的保额较高的商业养老保险。
投保商业保险:建议量入为出来投保
消费者如果投保了保费比较高的保险品种的话,可能导致开支剧增,影响日常生活,甚至会发生因意外缴不起保险费而退保的情况,这样损失很大。作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量人为出,既使自己的经济能长期负担保费,又使自己的生活得到适当的保障。一般来说,投保养老保险的保障金额应为年收入的5~10倍,保险费应为年收入的10%~20%。
公司情况很重要
选择资信度好、实力强、偿付能力高、服务周到的寿险公司可以增加保单安全性。根据《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如果保险公司宣布破产且没有找到受让方,个人投保的保单利益将至少损失10%,所以选择好的保险公司特别重要。而且优秀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是一般保险公司无法达到的。
缴费方式要适宜
商业养老保险缴费方式可以弹性选择,包括一次性缴清(趸缴)、月缴、季缴、半年缴或年缴,月缴或年缴的缴费期限可以为5年、10年、15年、20年、30年或者至55岁,60岁、终身缴等。
不同的保费缴纳方式适合不同人群,消费者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年缴方式适合大部分的投保人;趸缴适合那些资金充裕并认为长期缴费比较麻烦的消费者,而支出控制能力比较差,或者是有临时奖金、中奖等计划外收入及没有其它投资方式的消费者也适合趸缴;月缴、季缴和半年缴由于每次都要定额缴纳保费,适合那些收入稳定、细水长流型支出习惯的消费者,但这3种缴费方式所缴的保费要比年缴多。
领取时机要规划
保险金领取方式可以自由选定,包括一次性领取、按年领取、按月领取、10年领取、20年领取、终身领取、周期领取或任意时段领取,如领取过程中发生身故,余额部分将送至指定的受益人手中。
养老险最主要的功能是保障投保人退休以后能够领取养老金,养老金的领取时机可以根据自身财务需求进行规划。如果退休时经济状况并不拮据,可以考虑推迟领取时间,这样能够减少保费支出,一般来说领取时间越早,所缴保费越高。当然并非早领取养老金就一定毫无益处,退休时也可以考虑用这笔钱资助子女或赡养父母,从而缓解一定的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