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1

一、基本概念介绍

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分析和把握往往是研究的开端和必须。笔者将结合对视听语言和影视视听语言,影视动画以及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的概念进行简单的分析,为后面的论述坐下铺垫。尽管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之迅猛,但是电影电视在我们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仍然非常的重要,对一些老年朋友他们甚至扮演者更加重要的陪伴角色。视听语言的产生就是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地成熟的,它的产生是图像语言和声音语言完美结合的产物,基本的特征就是将我们所看到的客观事物通过银幕或者是屏幕进行准确的表达和艺术化的再现。而影视语言的出现则是更高形态的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毫无疑问它的最终创造过程就是人类利用对现代会的科学技术的掌握和驾驭,在依靠眼睛和耳朵两种感官进行沟通交流时所使用的一种语言,它的构成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声音和图像的综合形态来进行感情和思想的沟通与交流。从动画的本质而言,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以动画形式呈现出来的影视艺术,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假定性,即它其中所包含的环境或者是角色因素都是想象的产物,而不是现实中所存在的真实的场景和构建的产物。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的思维基础就在于形象思维,它与形象思维构成表象形式上的表里关系。从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的基本机构来分析,它与自然语言有着相似的分析逻辑,故对于自然语言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拿来分析视听语言。如视听语言的层级机构就在于镜头,镜头组,镜头句,镜头段等相关的结构的组合,在构成上的相互关系上也有组合和聚合两种关系,作为一种语言,它也有自己的语言使用的规则上的要求和规律,当然也有自己的修辞上的特色。其基本功能与自然语言大致相同,即是作为沟通和交流的基本工具性的价值是不会变化的,也就是作为语言的基本的表意功能并没有丧失。

二、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的发展现状

影视动画的发展,在国内的速度不可谓不快,应该说行业的发展潜力是较大的,众多高校也在逐步的设置相关的专业和课程。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动画从产生以来,就在语言的适用上借鉴了电影电视的视听语言的相关规律性的东西,但是既然作为特殊性的动画的视听语言,也有其不同于其他电视语言特色存在。如它的主要的欣赏对象的不同,它的制作方式方法不同,它的经营模式上的差异性规定等等。通过对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相关文献的检索,笔者发现,目前国内的学者在有关影视动画自身所拥有的语言视听模式化的研究尚不丰富,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的薄弱。其中只有少数的关于动画段落的断层性的研究,片面性的研究,而缺少整体化的构建和完善。而在教学上的安排,局限性也是十分的明显,传统化的教学模式,专业化但是有十分单薄粗糙的教学内容,缺少对影视视听语言的规律性的把握和认识。

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2

电视艺术进入“平台期”

1958年出生于山西省临猗县的张德祥,1986至1996年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文艺思潮研究,其主要著作有《悖论与代价》《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现代化与精神境遇》《文心独白》《人“快”了》《当代文艺潮流批评》等。在社科院文学所的“磨剑十年”,让张德祥具备了深厚的文学评论功底,而这种文学观念、素养和功力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张德祥的电视剧评论之中,形成了其在电视批评领域富有思想见地和文化功力的独特风格,使其往往能够从纷繁芜杂的电视艺术现象中解析出独特的规律。

他认为,回顾我国电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是萌芽阶段,即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那个时候,电视还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艺术形式,甚至还没有成为一个大众传播的媒体。究其原因,首先是电视机的数量非常少,私人家庭很少拥有电视机;其次就是电视制作能力很低,技术设备缺少,经济能力有限,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第二是起步阶段,即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电视机慢慢增加,电视节目数量增加,但节目形式相对简单,经常是通过电视台播出话剧、戏曲、电影,可以说,电视正在借助‘兄弟艺术’的力量不断发展。这一时期,电视机开始进入到家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成立的。电视艺术的‘飞天奖’也在这一时期设立。”

第三是繁荣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电视机大量普及,国家、省、市、县四级办电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相应的,电视节目也在不断充实、变化、创新。电视甚至一度取代报刊而一跃成为第一媒体,电视艺术与文学艺术强强联合。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会很快被拍成电视剧。从短篇电视剧到长篇电视剧,数量、质量不断提升。到了90年代中后期,我们的长篇电视剧已经很成熟了,看完一部剧,人们都在议论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甚至形成热点话题,关注度比较集中,使一部作品的收视率非常高。另外,这一时期,电视还承载着一定的教育功能,人们通过电大来接收电视教育课程。”

第四是平台阶段,即新世纪以来“电视频道大量增加,播出剧目内容繁多,关注的人群从大众走向分众,客观上改变了以往的那种社会舆论的集中指向,以往那种‘集中关注一个作品,共同议论一个作品,万人空巷地去看一部作品’的现象已一去不复返了。电视艺术尽管还处于发展的过程之中,但这种发展已经不是质变而是量变。频道资源、节目资源都达到饱和甚至过饱和状态,再不能有什么更好的东西引起人们的惊叹了。像过去一部电视剧或一个电视节目能够引起整个社会强烈关注的盛况已不再有了。某种事物停滞不前,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平台期’,这个平台期也已经10多年了,而且这个平台期越来越艰难,尤其是新媒体出现以后,对电视艺术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构成了威胁”。

采访中,张德祥不无忧虑地指出,如果说除了以上四个时期之外还将出现一个时期,那就是在未来的5到10年将会出现电视艺术所谓的“危机期”。“长剧遇到微时代,这是电视剧遭遇的新境况。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创新元素注入,在一个时期内的调整是必然的。但危机并不意味着衰亡,而恰恰是一种蓄势待发。”

张德祥进一步将电视艺术的“平台期和危机期”出现的根源归结为两个方面。

第一,创新乏力。80年代到90年代间,电视艺术辉煌阶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空白,人们在一个相对空白的领域里开发、拓展、创造,显得得心应手,但当各个领域都被占满之后,新的辉煌需要观念、体制等一系列的创新,这也是事物发展呈螺旋上升的必然规律。

第二,文学使然。综观电视艺术发展这几十年,凸显出一个规律,即文学艺术的发展曲线往往间接地反映在电视艺术之上,二者基本上相差5年时间。比如,近几年的长篇小说乏善可陈,对应的长篇电视剧开始进入疲软期,现在很少有央视或者地方台的几十集电视剧能够引起人们的共同关注。电视艺术开始步入一种危机期:电视作为一种艺术不能表达这个时代,不能关注这个时代,不能给人们带来思考,不能用艺术的思考来回答人们关切的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关注它?

电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电视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但关于“电视是什么”的话题却争论至今。笔者认为,从哲学上来看,单纯地讨论电视是不是艺术的问题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艺术本身也不是一个具有明显边界的概念。艺术应当是一种“力量的场域”而非“力量的来源”;应当是一种“思维的情感”而非“情感的思维”。任何艺术都有其基本特征;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唯有确立了自身独特的美学特征,才具有独立的品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理论界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争论,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电视在诞生之初就在借用电影的表现方法,所以,在有关电视的理论和实践领域中,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无我有的”对基本特征的共识。

张德祥在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后,得出三点耐人寻味的结论。

首先,电视作为一种艺术的自觉,还欠缺一些必要条件。

张德祥认为,从总体上看,电视艺术的外部条件建设已经完备,而内部条件建设正在进行。内部条件建设主要是依靠好的节目来吸引观众。如今,电视正在走任何一门艺术在诞生之初都要经历的那种竞争格局。这一点完全可以通过回顾其他艺术门类在诞生之初时的状况来找到答案。比如,书法艺术在诞生之初很可能不叫书法,书法的艺术身份确立也经过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并且书法艺术的诞生也是依靠其他艺术门类如文学、绘画的发展而发展的,而最初也是没有所谓的书法家的提法的。一定是在一个相当广泛的范围之内,有那么一些人对依靠毛笔、墨汁在一些特殊材料上完成一种富于审美的创造充满了兴趣,当这些创造性活动给周围的人带来了美感,影响了周围人的思维,书法艺术就随之诞生了。人们都在研习这种艺术,彼此之间的对比成为一种竞争,竞争的标准往往来自于受众的观赏。这不就是电视艺术当前的状态吗?

任何一种艺术在诞生之初很可能都和艺术没有关系。不管是报纸、电台还是电视台,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其在诞生之初都是传播消息和新闻的一种工具,所以电视的诞生、电视艺术的诞生、电视艺术学科的诞生,都是一个渐进过程。

其次,应当认识到电视作为一种媒体和作为一种艺术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个事物往往会有两面性,电视既是一种媒体又是一种艺术,二者辩证统一。报纸分不同版面,副刊上有散文、诗歌等,电视也分不同栏目,有新闻、电视剧等。电视从诞生起是新闻媒体,之后转变为文化媒体,就像网络一样,诞生之初是为了传播信息,后来可以传播很多东西,包括书法、新闻、电视、电影、戏剧等,只是一个载体。

再次,情景性和连续性是电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电视是新闻文化传播媒体。文化是作为拓宽传播功能之后出现的,从80年代初期开始,电视媒体和改革开放基本上是同步发展的。电视的发展基本上是沿着两条线平行前进的,一条是媒体,一条是艺术,艺术要晚于媒体。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发现,电视的基本特征首先是连续性,电影最多做成上、中、下三部,而电视可以做得很长,从而能够固定地收看,这也是电视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的根本差异;其次是情景性,在一个场景里,只要有时间的演进,就可以连续不断地发生很多事情,如《编辑部的故事》《武林外传》等都是明显的例证。

艺术观念与文化精神

从事文艺批评工作已近30年的张德祥认为,无论是文艺创作还是文艺评论,最终都必须统一到“人的塑造和建设”上来。张德祥于2000年6月30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文艺评论与“人”的建设》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说创作是人的塑造,是通过描写人来塑造人,那么,评论也应当是塑造人,是通过美学的理论来塑造人,来发掘和显示人性中真正能使人变得高尚一些、优美一些的优秀品质。如果说文艺评论不能没有标准,那么,这标准就是历史的美学的标准,也是人的标准。历史是人创造的,美也是人创造的,人是历史和美的主体,人是历史和美的推动者。”

张德祥倡导在电视艺术批评领域建立一种健康的先进的文化观和价值观,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比如,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荧屏上方兴未艾的“皇帝戏”,张德祥对其中存在着的传播封建权力崇拜观念的现象进行了理性反思和批评。其对影视剧作中有关权谋文化的批评最终形成了一场关于权谋文化的讨论,这场讨论在《深圳特区报》进行了半年多时间,讨论文章结集为《权谋文化批判》一书,由花城出版社于2004年5月出版。

着眼于对电视艺术观念与电视文化精神的责任意识,张德祥对电视艺术领域的热点问题均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比如,对于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张德祥总结出两种倾向,“其一,对电视剧艺术规律至今认识不清,导致内功不足。电视剧固然是表演的艺术,但更是语言的艺术,生活的艺术。电视剧吸引人主要靠人物的魅力,靠情节的生活化和生动化。因此,编剧的功力决定一部剧的艺术质量……很多,剧作家寥寥。其二,淡化了‘真善美’,粗俗盛行,厚黑彰行,缺乏完美的艺术形象。”

对于“红色经典”的改编,实际上,张德祥曾经撰写《名著遭遇改编》一文,是最早涉及电视剧改编文学名著的文章之一。其认为,改编名著,实际上对改编者的思想水平和艺术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越是名著,越是经典,对改编者的艺术素质要求越高,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胜任,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能胜任。这是艺术家与艺术家的对话,是艺术对艺术的改编。但如今的商业操作导致谁有钱谁改编。张德祥尖锐地指出,“这些年来,名著改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很好地对一些名著中明显存在的落后文化因素加以甄别和克服,甚至还有所渲染,喧宾夺主,使名著中的思想精华没有得到很好发扬;另一方面是对名著的‘庸俗’化处理,有意迎合低级趣味,降低了原著的思想含量和艺术品位。出现这两种倾向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艺术观念的倾斜,其次是文化艺术准备不足,文化艺术素质达不到改编名著的要求所致。”

对张德祥的采访最终以如何更好地实现电视艺术学的“中国梦”为落脚点,其将这个“梦”归结为电视艺术领域的三个具体目标的实现。

第一,电视艺术领域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制;

第二,电视艺术学领域建立起统一的、细化的、标准的学科建制;

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3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工艺美术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园林设计理念在现代文化的强力冲击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对现代城市工艺美术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过程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座城市的对外形象。文章结合实践经验以及相关文献的学习,并参照城市环境艺术发展的基本情况,对现代工艺美术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促使工艺美术设计工作更加多元化、标准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盼为读者学习。

关键词:

环境艺术;工艺美术;人文;自然

创造一个既具有特色,又富有美感的生活与工作空间是工艺美术设计的终极目标。时至今日,在全球经济与文化的影响下,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显然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民的日常需求。如何与时俱进的进行工艺美术设计与创造性的美化城市环境,已成为当今工艺美术设计从事者所面对的重要课题。

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和价值意义

设计的定义,说法各异,但综合起来其实可以解释为,设计是人类思考的一个过程,是一种计划、一种构想,具有各自的使命和方向。它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执行使人们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从艺术设计活动来说,设计者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思维的物态化成果即为艺术设计中的艺术性运用。因此不一样的艺术设计类型特点,是由艺术设计者的制作工艺、设计者的审美意识水平、艺术设计的技巧手段与材料,以及设技的技术等,也就是把抽象化的艺术形态设计图形实在的表现出来。它通过感性的真实来展示建筑和装饰、产品外观和造型、雕刻、平面和立体等的各类艺术设计。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是指主客观、再现和表现、情感和认知、实用艺术和纯艺术、艺术和技术等关系的拆分融合。设计者对现实生活中美的体验与理解可通过设计中的艺术性表现出来,形式各具特色,加上社会需求等的条件各不相同,一样的主题内容,形成的艺术展示形式也有所不同。①偏重通过采取写意性的表达方式发挥艺术想象力来抒发个人情感,其侧重点在于对真实客观生活的主观感受;②偏重再现客观事物,其侧重点则在于反映现实生活。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2.1人文性与自然性

环境艺术的人文性,是指环境艺术系统呈现的对人爱护、关心以及方便的文化精神。每一个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都是以人为本,从人的根本利益和自我价值出发,最终完成构思、设计的。符合人文性的环境艺术才能创造环境艺术的审美,才能使人实现追求美好生活的目的,从而达到善与美的统一。环境艺术是指合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能量以及自然现象,因此环境艺术是绿色的艺术与科学,依赖自然环境从而体现美学的“合规律性”。环境艺术的自然性,是系统本身所呈现的自然属性部分以及环境艺术系统对自然环境的依赖。

2.2无害性与正面性

环境艺术的无害性,即环境艺术系统能够使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一种意义上的和谐关系。环境艺术是一种创造,要符合美学中关于“自觉”与“自由”规律的理性规划和审美。所以环境艺术系统应全力使全系统无害,而不能因噎废食、左支右绌。环境艺术的正面性,则是指要表现的内容和主题必须永远是歌颂的、喜剧的、肯定的、积极的。环境艺术提出的正面性,尤其是要着重环境中的纯净,主要是指纯洁与美好的精神。环境艺术的创造具体来说就是要禁绝污秽、丑陋与庸俗,显现洁净、秀丽与崇高。

2.3实用性与审美性

环境艺术的实用性是在整个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指环境艺术系统能够实现人的生理需求,方便与完善人的物质生活。而环境艺术系统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是从人最基本生活系统出发的。没有了实用性,环境艺术便会失去原来的意义。环境艺术系统区别其他系统的地方在于环境艺术系统的审美性,是环境艺术实用性的超越和延伸。审美性不仅要求完备实在的功能,还要求通过抽象的意境、情调、气氛来使人对审美的体验得到满足。因此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建立在在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基础上,来充实、健康与愉悦身心的环境艺术系统才能成为环境艺术的审美性。

2.4多样性与整体性

环境艺术系统中个体之间性质的差异和感性质料的差异称为环境艺术的多样性;环境艺术系统中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感性质料通过有机的联系创造一种一致的整体意境和氛围。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体系

自然地质、气候、地貌、动植物之类的环境状态称为自然空间环境;工作、居住、交通以及各种活动场所之类环境状态则称为人工空间环境;和环境艺术设计活动的相关学科互相依赖并作用于彼此,例如社会学、美学、材料学、哲学、心理学、生态学、人类学等称为专业学科。人工环境艺术设计包括有建筑、园林、雕塑、数字、现代环境艺术等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容设计,各类综合艺术的汇总即为它的特征,也具有现代艺术的基本特征,例如服饰设计、摄影、表演、视觉设计、动漫设计、影视、行为艺术、计算机设计等。专业能力是环境艺术设计师必须具有的素质,应从初始策划创意构思的去着手切入每一项环艺设计项目的从事,这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创造性表现。即通过项目目标核心的把握,信息资源的整合,进行项目所在的区域环境的研究以及论证,从而构想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项目一般具有3个方面目标:①阐明社会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理念;②最大范围和程度内完善功能环境;③塑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环境艺术是涉猎领域范围较广的系统工程,全社会需要配合协作。许多才高八斗的设计师通常会在国家或者社会主办的环境艺术设计类竞赛或者相关的活动崭露头角,并在重大工程设计项目的中展现出了惊人创造力。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城市工艺美术设计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任何现在看似先进的技术均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显的落后,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只有不断研究,不断创新,立足于设计任务的标准化与多元化发展方向,才能确保我国现代城市工艺美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风.艺术符号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2]唐建.观念突围——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思考[J].建筑与文化,2010,(4):36-39.

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4

[关键词] Flash技术;动画电影;应用;角色造型

Flas的创作其实就是把多种艺术种类和先进技术相结合的过程。Flas把作品中的图像和动作都采用计算机软件来完成制作,它在很大程度上都依靠于技术的作用,从而很容易让人忽视了它的艺术特性。从Flas的角度来看,计算机水平和技术的掌握能保证动作有效地完成,但是过度依靠技术手段会造成对艺术的盲从,并消减艺术的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只有把艺术和科技相结合,才能展现出Flas独特的魅力价值,也是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力的表现。

Flas及其特征

动画的最初起源是来自于欧美,随着第一批动画电影进入我国,才促使人们开始接触并了解动画片。在动画进入我国的最初阶段中,动画片都是以娱乐的形式出现的,也被人们认同为“卡通片”,但是正因为它有着独特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量,已经被我国的许多观众所推崇,而也在当时的发展阶段中,“卡通片”因为音译而得名,并受到我国广大观众的喜爱。在1939年第一部动画影视《白雪公主》在我国上海公映,卡通片成为当时人们了解动画的惟一途径。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一书中,人们对于动画片的认识看法就等同于卡通,主要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和剧情变化。Flas有赖于科技的进步才得以实现,但是动画中的艺术特性也是其中的重要特征,所以在Flas的创作中,应该正确把握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的平衡点,不能过度地依靠技术上的创作,这样将会导致艺术思维和艺术创造的中断,一部动画缺乏艺术感染力也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自然也不能称之为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

Flas与其他的动画形式不一样,它是一种数字类型的动画,但它与其他的艺术形式存在共同的特征。Flas是一种运动的艺术状态,综合了美术、计算机等多种艺术门类,注重视听效果的传达。一般情况下,影视拍摄都是关注人们的生活,并由真人参演,但Flas却不同,动画中全部的图形都是采用造型的变换等手段制作出来的,它的视觉效果是以美术造型为基本的表现形式,因为无论是哪一种动画设计,都不能脱离美术的范畴而实现,所以可以说,美术是动画创作和设计的根本出发点,而艺术造型就是动画的突出特征。Flas中的所有图像,无论是角色图形,还是背景图像,都是作为一种元件显现的,并且这些元件都是依托Flash技术来完成的,同时,它也同属于美术上的范畴,依靠美术的造型设计呈现出视觉效果,例如动画《燕福?完结篇》的剪纸创作,就是通过美术造型设计实现的。

Flash技术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一)对动画电影的角色造型

Flas中的角色和背景都是以图形作为基本的元素,这些图形基本上都是经过Flash技术来实现的,但是它的视觉效果是通过美术的造型为元件来产生视觉的,所以它是不能离开美术的指导。另外,Flas在角色的造型设计上也遵循了美学的审美意识,并富有独特的主观策略。在Flas的造型构造中,抽象、变形等手法是常用的创作手法,在进行造型的设计中,设计者主要根据自己的艺术想象和理解能力,从一些物体上选取出几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图形,并通过造型的设计使之呈现出来。一般情况下,Flas在形象造型上一般表现出一个对象身上特有的抽象概念上的特征,例如猪,只要设计者把猪性情上的懒、贪睡以及笨拙的姿态等鲜明的特性描写出来,使其赋予在人的身上,懒惰的人就意味着喜欢做白日梦,时常借助一些小聪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其次,变形作为Flas中常用的造型设计手法,也可以把它认为是一种具有抽象意味的扩散,因为一般来说,抽象的事物都要对它的特性进行夸张化,但这种夸张如果过度的话,就会让人对这个事物产生一种别样的感觉,这就是变性的意涵了,例如动画作品《绿豆娃》就是通过这种变形的手法来完成的。变形的表现形式也有可能是更为繁杂化,这就需要设计者能通过进行其他图形的塑造,让人们感知到图形是一个规范化的变形,可以让人感觉到这个图形与原本的图形没有实际的关系,这种效果主要就是通过设计者把脑海中的抽象感觉转化为具体形状的图形。

(二)对动画电影的画面构图

动画是按照时间的次序,并在一个视窗中通过图画的快速变化,从而使观众在视窗中欣赏到不同的视觉变化的动画作品。动画电影中的画面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所以可以根据平面内的构图,例如保证画面的均衡性、节奏感等来关照在构图中产生的形式效果。这种构图的方式在Flas主要是使对象处在一定的空间位置中,并通过赋予其特定的感情变化使之产生视觉效果。画面主要是由主体、陪体、环境等多个因素来构成,构图的主要技巧就是充分运用所有的手段,来凸显出主体的作用,并营造一种独有的画面氛围,始终把主体作为画面的主导位置。另外,构图还要讲究均衡的视觉效果,并表达出语言的主要形态特征。Flas是一种依靠科技手段的动画创作,它的每一幅图画都是运动的,所以Flas在构图上与平面动画创作存在一定的差距。Flas中重视每一个画面之间的联系性,并合理调配好三度空间上的关系型,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凸显出动画主题,使其富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同时,在构图中也要求能做到简练、有新意和创造性,也要特别注意和画面中的光线等搭配好。

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5

丹尼尔·贝尔的断言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①当影像符号的书写、表达、接受和理解日益成为重要的传播手段与生存方式的时候,国内“大多数视听从业者,仍然不懂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和思维方式。他们的思维方式仍然属于传统艺术语言的思维方式尤其是文学的思维方式”。②著名栏目《东方时空》甚至需要从景别、轴线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训练自己的创作队伍。③在电影界,类似批评也不绝于耳:“我们目前有很多影片的电影语言太陈旧了。”④“如何解决好叙事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不可回避的课题”。⑤近年火爆上演的《夜宴》、《无极》、《英雄》等大片虽然标志着中国电影工业在运作机制上与好莱坞逐渐接轨,但在原创性、叙事力、影像造型等方面却多受诟病。《无极》被指责“故事单调,内容太空”⑥;《夜宴》则“显出中国导演对电影语言审美感悟及表现力的贫乏”。⑦有人甚至认为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具有叙事上的基因性缺陷”。⑧那么,我们的影像文化是否真的存在某些基因性问题呢?在视觉素养日渐受到关注的今天,我们尝试从一些基础性问题上展开对我们视觉文化传统的思考和审视。

由于视觉艺术的相通性,不同艺术形式的视觉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也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承传性,并积淀到我们的视觉语言中。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的视觉艺术形式,它与影像艺术都是在二维空间创造三维形象,关系密切。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影像精神具体体现的机械复制技术,正如本雅明所言——“与绘画作一下比较仍然是有意义的”。⑨我们尝试在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中挖掘一些本源性的元素,试图从中寻找影响国人影像素养的一些原因。

二、对东西方传统视觉观念的反思

通过光电转化或光影转化,影像符号被看做真实物象的摹写,是物质世界的复原和现实的渐进线。从再现特征来看,影像更接近西方视觉艺术的写实传统。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开始,西方的雕塑、古典绘画在透视、明暗、色彩等方面始终追求对真实的摹写。从13世纪到巴罗克时期,写实绘画追求形似。安·马尔罗认为,“巴罗克艺术拼命追求的,不是改变画面本身,而是一种连环画。一门艺术如此迷恋于剧场性效果并求助于表情动作和情绪,它最后以电影为归宿是毫不足怪的”。⑩到文艺复兴初期西方美术家写实之风渐盛,达·芬奇甚至“拜镜子为师”,并在其《画论》中声称:“最可夸奖的绘画是最能形似的绘画。”到十七八世纪,荷、意画家设计“暗箱”作为绘画辅助工具,到19世纪后半期,写实绘画更是发展壮大形成体系。因此有学者言:“西方绘画从文艺复兴期以来趋于写实而接近摄影术,实在是一股十分强大的历史潮流。”(11)西方古典绘画所积淀的深厚的写实精神和精湛的写实技巧为旨在“再现物质世界”的影像艺术做了精神和物质上的铺垫。

在中国,《墨经》上虽然有光学八条,汉武帝时有灯影戏的传说,〔宋〕沈括《梦溪笔谈》、〔元〕赵友钦《革象新书》中进一步解析过光学折射现象,但是上述观念像中国其他萌芽状态的科技思想一样,最终没能促成现代影像技术的诞生。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艺术形式,两千多年来传统中国绘画中所折射出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方式,与直接催生了“完美复制现实”影像技术的欧洲视觉艺术思想有相当大的差异。可以说,在一些基本特点上,中国人与欧洲人在影像认知上的差异,与传统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差异存在某种精神上的一致性。

在中国文化史中,“言”—“象”—“意”三者之关系和地位似乎经历了一个戏剧性的此消彼长的过程。《老子》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对“象”作出了初步规定,“象”为“道”所包含。《易传·系辞传》上有言,“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不仅突出了“象”这个范畴,而且将之置于语言之上,强调了形象在概念表述上对语言的优越性。但是,在之后中国文化的实际发展中,言与象的工具地位却发生颠倒。刘师培指出,“秦汉以降,士有学而工无学,卿大夫高谈性命,视工艺为无足轻重”,(12)在以训练科场技巧为目的的公私教育机构中,绘画一科根本没有插足之隙,官僚士绅阶层绘画趣味和绘画技巧的训练,往往被视为超乎世俗功利的自我精神满足。在儒家实用理性思想的擢拔下,语言在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地位逐步提高,文字成为求取功名的唯一工具,以至“立象”的活动“在文字占据主流优势之后(约在汉魏以后),颇受批评,逐渐被挤压成了旁支,成为较次要的表意方式,甚至还被贬抑”。(13)而绘画艺术只有在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的琴棋书画中才能找到其存在空间。

从画论上看,南朝画家谢赫的“六法论”中“气韵生动”居六法首位,而“应物象形”处于较次要位置。到了北宋苏轼已是“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了。(14)克莉丝特娃(JuliaKristeva)认为西方文化在13世纪到15世纪之间发生了从象征到符号的转化过程,她认为这是人们抵制抽象的概念,而以可视化的形象符号代替的演变过程。(15)而就在这个时候,东方中国的绘画却正在由写实的“象物之作”向写意的“空摹之格”转变。宋以后中国绘画的三大传统形式:文人画、工匠画、宫廷画当中,“文人写意画广泛流行并最终蔚为画学‘正宗’”。(16)在传统绘画中对写意的独尊掩盖并导致了写实造型能力的弱势,在色彩、明暗、透视等方面技法单一、观念保守已成为后期主流绘画的一个不争事实。

绘画艺术与影像艺术并不是一回事,从总体上来看,电影和电视是一种视听传播媒介,影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视听语言系统。光、声、时空、运动构成了视听语言的几大基本元素。但是,“始终贴切的活语言仍然把电影叫做‘活动图画’,或者简称为‘图画’”。(17)影像元素与绘画元素仍然具有某种精神一致性。从一些基本元素的具体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绘画艺术对影像文化的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1)空间意识

西方人惯于在平面上创造三维空间。西方许多绘画原理如透视法、人体解剖学、明暗投影法等,与电影、电视一样都是艺术与科学交叉的产物。创造纵深空间,还世界以立体的原貌,一直是摄影(像)师们的共同追求。相比之下,中国画不注重从固定角度刻画空间幻景,而是追求“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18)在传统绘画的创作中,中国画家利用与焦点透视相异的散点透视的方式达到创作的自由,使得在有限空间营造万里之势成为可能,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然而,从在平面上塑造虚幻的三维空间的角度来说,散点透视比较焦点透视要弱。宗白华先生认为,“西洋透视法在平面上幻出逼真的空间构造如镜中影、水中月,其幻愈真,则其真愈幻”。(19)这种由真入幻的路径,正是电影这种造梦机器的基本特征。

西方电影心理学者认为,“中国和波斯的画家们不知道或瞧不起深度、纵深、布光和表现。欧洲已在绘画的功能观念上与其他地方殊异。而在巴罗克时期结束之后,西方艺术和所有其他艺术(包括过去的和现在的)之间便存在这个根本性的分离:前者致力于探求一个立体的世界”。(20)当西方绘画与摄影这两种视觉艺术形式进入中国的时候,东西方视觉观念的冲突就变得格外鲜明。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说:

西洋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锱铢。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其所用颜料与笔,与中华绝异。布景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

这种“令人几欲走进”的高度写实的再造立体空间效果,的确让中国的画师大感殊异。东西方两种艺术观念的碰撞,反映出长期艺术心理积淀下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两种成像方式的差异性(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批评透视画法,“似此如何成画”)。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不仅是两种不同的造景手段,同时也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艺术空间观。但是纵深构图所带来的空间感与影像世界更接近,同时景深镜头使单个镜头的信息量更大,含义也更丰富。相形之下,国内不少影视作品在镜头的空间意识和构图表现上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单一、平面化等不足,不能不说与中国绘画几千年来追求平面效果所形成的单一的空间意识与技能有着渊源关系。宗白华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指出,“中国和欧洲绘画在空间观点上有这样大的不同,值得我们的注意”。(21)在此我们和宗白华先生一样无意对这两种伟大艺术传统的空间意识比长较短。但不可否认,欧洲绘画艺术的空间意识与影像艺术的空间观念之间能够轻易地转化,而对于散点空间艺术观的中国艺术家来说,这种转化相对要困难得多,这种能力直接影响了影像画面的构图和镜头内的场面调度能力。

(2)光影造型

在摄影造型规律和表现方法中,光影成为最重要的成像因素。我们从西方经典的影视作品中可以欣赏到创作者对光影这一艺术语言运用的娴熟与精彩,而这种娴熟与西方绘画之间也具有相当明显的传承关系(美国导演西席·地密尔就坦言曾师法伦勃朗绘画的用光方式,创造了其影视风格(22))。

西方绘画一直强调光影、明暗的重要性。黑格尔说:“如果要问绘画所用的究竟是哪一种物理的因素,回答就是光。”(23)光不仅仅是一种照明的技术指标,更是一种艺术手段和体现艺术风格的视觉语言成分。光线丰富的艺术表现潜力,成为影像思维的一个重要元素。通过对不同性质、强度和方向的光线的光效处理,体现出作者的创作风格(荷兰画家伦勃朗因此被称作“光的诗人”。法国雕刻家罗丹的韵律也被称为“光的韵律”)。

传统西画中至关重要的光影变化不是中国传统绘画青睐的对象。“中国画是线的韵律,光不要了,影也不要了”。(24)笔墨成为中国画之灵魂。古人云:“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25)“笔墨之妙”造就了传统国画独特的艺术风格,然而,中国传统绘画这种追求笔墨韵味,平面、无光影变化的审美风格也深深地影响了国人的影像观念。当摄影术刚刚进入中国之时,中国早期摄影师很不适应,在摄影用光上,一般中国照相师只用平光照明,明显受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另外,中国早期摄影师在日光拍摄中,为了避免过高的反差,多应用散射光,拍出的照片,类似国画的效果。1906年摄影家施德之提出:“顾士人论像,贵白而不贵黑。不知白为光,黑为阴。非阴不起白,非黑不浮。骨骼高耸,精神外露,必藉黑以施其巧,倘白太多,则像与纸平,焉能浮凸。”(26)这种见解,指出了国人光感的缺乏和光影造型能力的缺失,以及中国绘画论和摄影造型规律的某些带根本性的区别。电影是光影的艺术,如何在胶片上创造出中国意境的画面,对我们来说尚是一个需要学习、研究的问题。

(3)色彩表现

色彩作为一种重要造型因素,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从古典主义的写实到印象主义的表现,西方人以科学的精神将色彩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可以说西方对于色彩的认识与运用在绘画领域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宗白华先生认为,“西洋油色的描绘不惟幻出立体,且有明晴闪耀烘托无限情韵,可称为‘色彩的诗’”。(27)现代影视中的色彩不仅仅是如布列松所言的使影像有力、令实在更真的手段。色彩作为一种语言已经上升到哲理思考的层面,色彩不仅是现实层面,更是精神层面的象征。

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指出,“所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试验都证明,我们更多感受的是色彩的价值,而不是色彩本身。”(28)“色彩的价值”即是色彩的表现性。但是在深受老庄哲学影响的中国传统绘画观念里,五色令人目盲,更习惯从黑白浓淡中寻找心与物的体验。“中国绘画的主流是文人水墨画,理论上对绘画色彩的研究也基本以‘黑色’为主”(29)。如果说南朝时宗炳《画山水序》中尚注意色彩作为一种造型语言的作用和它与自然物象的关系,认为“画家布色,构兹云岭”,“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到了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则变为弃色求墨,支持运墨重于用色的水墨一体,称赞“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翠”。这种墨可胜色的实践与理论,最终演化为中国绘画“意足不求颜色似”的审美追求与批评标准。即便是青绿山水与工笔花鸟,仍然是在有限简约的色彩中表现大千万象。所以有批评者认为,“魏晋以降关于色彩的讨论,实际上是一个淡化色彩意义的过程”。(30)

现代影视中的色彩作为一种语言已经越来越摆脱简单的外部描摹而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康定斯基认为,“一般说来,色彩直接地影响着精神。”(31)由于色彩所具有的情感含义和表意功能,使它成为某种抽象思想和理念的升华。欧美许多著名导演的色彩运用能力往往从绘画中师法。电影艺术家列·柯斯玛托夫就谈到,“在研究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的绘画作品时,我们应当学习他们对彩色的物理性质的规律、对明暗与彩色现象的规律的理解,以及他们对彩色协调和彩色对比的美感性能的掌握,学习他们运用彩色的感染作用的本领。”(32)与西方绘画色彩相比较,中国传统绘画在色彩形式上的单一,在观念上对色彩的摒弃也多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国内传统电影工作者对影像色彩的感觉力与表现力。翻开中国绘画史,色彩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对色彩的系统研究几为空白,这不仅是绘画艺术的缺失,也多少成为日后影视艺术发展的隐患。

(4)影像叙事

绘画的叙事性包含了写实技巧与时空安排等方面的元素,这与影像叙事性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虽然罗兰·巴特认为所有的图画,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叙述,但是这种“叙述”,在中国主要是情与意,西方则主要是讲故事。西方绘画具有强烈的叙事性。亚里士多德在《论诗》中就提出“情节是悲剧的第一原则”,“绘画也是这样”。(33)西方中世纪的宗教绘画,多讲述圣经故事,中世纪晚期的乔托更被称为“伟大的讲故事者”(storyteller),因为他是用图画在讲故事。在中国画史上,也曾产生过具有较强叙事性的优秀画作,《山海经》古图及同时代出土文物上的图画,开启了我国古代以图叙事的文化传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画家无论在人物的刻画还是场景的安排上都表现出高超的叙事能力,然而这道关注世俗人生的现实主义光芒在中国绘画的天空一闪即逝。南北朝王微在《叙画》中指出,绘画“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镇埠,划侵流”,对绘画叙事性予以了否定。在宋以后的传统中国画中,文人画成为绘画主流,画家普遍将绘画作为逃避现实抒情写意的工具,主要绘画对象由人物变为山水。综观中国传统绘画史,叙事性确实不是中国画家重视的对象,对此,宋人郑樵在其《通志略·图谱略》中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图谱略·索象》专论“图”、“书”携手的重要性,并对当时“离图即书、尚辞务说”的“后之学者”及“见书不见图”的阅读现状进行了批评:

“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见其形;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闻其语。图,至约也;书,至博也。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故人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举而措之,如执左契。后之学者,离图即书,尚辞务说,故人亦难为学,学亦难为功”。

古之学者早已形成“左图右书”的阅读传统,为何到了宋代即有“见书不见图”之弊呢?究其原因,如果追本溯源,可上至东汉,“刘氏之学,意在章句”。刘向、刘歆编《七略》创立体例时收书不收图。“父子纷争于章句之末,以计较毫厘得失,而失其学术之大体”。图谱传世的可能性,远不及文字书籍。

19世纪末,《申报》的创办者英国人美查(ErnestMajor)面对当时的中国出版现状,惊讶于中国报纸盛行而画报独缺,美查深入研究,希望找到中国人过于迷信文字魅力的根源,并对此现象作了如下解读:中国人相对重视文字而忽略图像,此前中国人之使用图像,只是补充说明,而并非独立叙事。“要之,西画以能肖为上,中画以能工为贵。肖者真,工者不必真也。既不皆真,则记其事又胡取其有形乎哉?”讲求笔墨情趣,排斥“能肖”,不求逼真,“仅以文字传之而不能曲达其委折纤悉之致,则有不得已于画”,而非以图像作为另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段,所以“中国人‘以图叙事’的传统始终没有真正确立。即便让人赞叹不已的绣像小说戏曲,其中的图像仍然是文字的附庸,而不曾独立承担书写历史或讲述故事的责任”。(34)

影像艺术与绘画都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部分,影像生产受到绘画的深刻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电影美学家B.日丹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书籍插图跟戏剧一起看做电影形象的先驱,书籍插图的蓬勃兴起正是银幕艺术诞生前夜的特点。插图书籍既面向读者又面向观众,它已处于通向综合形象的门槛。对插图版画发展途径的各种研究著作中都强调指出,在所有造型艺术中,版画不仅涉及空间,而且涉及时间,因而直接逼近了电影艺术。”(35)影像与绘画作为一种表意符号,在时间上有时序性,文化特征上更具有承传性,基本元素更具有内在的相通性。从以上基本构成元素与基本特点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像生产与西方古典绘画在精神内核上似乎更具有与生俱来的一致性。(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上,不少人认为“俄罗斯的《稻草人》、《飞翔》、《电话》等几部影片,基本功非常好,这种基本功来自这个国家悠久而璀璨的文化,更多地来自‘传统’、‘古典’”(36))。

三、影像素养——从何处入手?

从上述中西绘画艺术基本特征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传统绘画观念与影像本体特征的先天错位,再加上经济和技术因素导致的后天的雪上加霜,在精神和物质层面上影响了国人的影像观念乃至影像文化的发展,普通民众的影像思维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开发,以致在2001年首届民间独立影像展上,当拿起摄像机的影视爱好者的作品首次向社会全面展示时,“才意识到自己以前对镜头语言的麻木和无知”,“影像叙事技巧粗糙和稚嫩”,“没有想象力”。(37)笔者在十余年的电视实践中,在自身转型和对从业人员进行影像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更是深感传统视觉观念的顽固和思维方式转换的不易,这也成为诱发本文思考和写作的一个直接缘由。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范式的转换呢?我们认为,这种思维范式的转换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从文字思维向影像思维的转换。

影像思维,即人们对视觉形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发现力和表现力,对影像符号的想象、联想、综合、重构、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以及蒙太奇、节奏等美学创造。其基本要素包括我们前面提及的空间意识、光影造型、色彩表现,以及影像叙事能力。影像思维是视觉素养的核心。教育家J.戴伯斯(Debes)把视觉素养从低向高分为三个层次的能力构成:视觉感知能力、视觉理解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38)作为视觉素养(visualliteracy)的一部分,影像素养(imageliteracy)也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影像语言符号的理解和运用,二是对影像符号的高水平、有效使用能力及影像思维的能力。目前影像素养日渐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在中学广泛开设了“荧屏教育”(ScreenEducation)课程,美国也掀起了“视觉素养运动”(VisualLiteracyMovement),对影像媒介的认识、了解、熟练乃至批判意识的培养则是视觉素养的基本内容。在以影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形态中,当形象符号的接受理解、书写和表达正日益成为个人必要的生存手段与生活方式的时候,国人影像思维能力的挖掘、训练与提高就显得日益迫切。

在视觉素养尤其是影像素养教育逐渐进入中国的过程中,照单全收肯定是不可取的。要使我们的影像素养教育卓有成效,首要工作是找准问题,认真对民族影像优缺点做一些全面的清理,尤其是一些基因性的问题,更要有清醒的认知,进而才可望对症下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影像教育体系,并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地基。但是,仅仅停留在对中西绘画优秀成分的消化和吸收仍然是不够的。影像思维不同于文学、戏剧、音乐之处,就在于其视觉的真实性、图像的运动性、视觉形象的丰富性,在于通过或简或繁的图像,或虚或实的形象,或紧或慢的节奏,或明或暗的光影色彩表现不同的思想与意绪,而这一切能力均需要在影像生产活动中去锻炼、培养、积累、提高。导演谢飞说,“有很多电影大师总结经验,最好学习拍电影、电视的方法,一是看电影、电视,二是拍电影、电视,一是看别人好坏,二是自己体验”。(39)因此在影像思维的训练中,以影像生产工具为依托的实践活动至为关键。阿恩海姆认为,“媒介本身实际上也是灵感的一种丰富源泉,它经常提供许多形式因素,这种形式因素到头来都会成为表现经验的极有用的东西。”(40)媒介不仅是信息,没有媒介,就没有思维。正如毛笔、水墨影响了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特征,决定了传统中国绘画对线条的敏感,对气韵、骨法、用笔的讲究,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传统艺术家澄怀味像的意象思维一样。利用某种媒介的长期训练,人的特定能力就可以激发、催生出来,就像印染工人能分辨出三四十种黑度,而一般人只能分辨出二三种色度一样,实践的专业性和经常化会培养出不同的感知能力。苏珊·朗格曾言:“每一种艺术都能引出或招致一种特殊的经验领域。”(41)道进乎技,庖丁解数千牛然后才达到游刃有余,“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境界。随着DV、非线性编辑的普及,随着影像生产的大众化,通过有意识的实践锻炼、积累和提高,将有助于把影像思维训练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本能反应,积淀为一种以感知为基础的直觉思维,即黑格尔所称的“实践性的感觉力”。(42)

当然,一部优秀影视作品的成功肯定不会停留于技法的基础层面。本文无意否定中国影视艺术的辉煌成就,更不会也不可能抹杀中国传统绘画在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贡献,而是试图找寻国内影视人才培养中所需要跨越的一些思维障碍。我们认为,中国的艺术与美学理论自有它伟大独立的精神意义。在影像的时空里,在跨越了基本的技法层面后,中国画旷邈幽深的意境,虚实相生的空灵,悠然生动的气韵,完全可以在影像生产中得到更多的展现和更好的张扬。而如何将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精华与机械复制的电影艺术有机融合,在世界影视艺术中创造出真正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正是我们这一代影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由绘画看影像的真正含义在于从一个更接近本源的角度来寻求国人影像素养提高的可能性与方法。我们不得不承认,影视艺术与西方古典绘画在精神内核上更具有与生俱来的同源性,影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注重视觉艺术本身的规律,强化绘画基本元素的学习和了解,尤其加强在中西绘画相比较的基础上对西方绘画知识的消化吸收,从技法及观念上来深入领悟,并在影像生产实践中来锻炼和提高,这无疑会对当今乃至未来的中国影视人才培育和影视艺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54.

②宋杰.影像与声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34.

③于爱群.万法归于心——全国十佳制片人陈虻管理之管窥.见:电视研究,1997,(4).

④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载:电影艺术,1979,(3)

⑤贾樟柯.在音乐和电影的交叉之处.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4,(2).

⑥看过首映我们忍不住对《无极》指指点点.载:东方早报,2005-12-16.

⑦赵学勇.中国大片的集体走火.载:深圳商报,2007-1-16.

⑧朱大可.一个话语馒头引发的文化奇案.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3-3.

⑨[德]华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52.

⑩[法]安·马尔罗.电影心理学概说.邵牧君译.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04-105.

(11)吴甲丰.论西方写实绘画.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14.

(12)刘师培.论美术与征实之学不同.见:刘申叔先生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13)龚鹏程.文化符号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1.

(14)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

(15)刘纪蕙.受难剧的激情:大众传播,电影工业与文化批判.载:台湾《中外文学》,22卷3期.

(16)李伟铭.引进西方写实绘画的初衷——以国粹学派为中心.载:二十一世纪,2000,(59).

(17)[美]欧·帕诺夫斯基.电影的风格与表现手段.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41.

(18)见: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

(19)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119.

(20)[法]安·马尔罗.电影心理学概说.邵牧君译.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03

(21)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48.

(22)颜纯钧.电影的解读.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201.

(23)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商务印书馆,1979.234.

(24)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42.

(25)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用笔得失.

(26)施德之:《耀华照相说》,见《时报》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27)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107.

(28)[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48.

(29)周青.功能与图式——古代色彩研究的一个视角.载:美术,1989,(11).

(30)周青.功能与图式——古代色彩研究的一个视角.载:美术,1989,(11).

(31)[俄]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查立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5.

(32)[苏]列·柯斯玛托夫.电影肖像的艺术.载:罗晓风选编.电影摄影创作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06-107.

(33)[希]亚里士多德:《论诗》1450a,见: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4)[英]美查(ErnestMajor).点石斋画报缘起.(略).转引自:陈平原.以图像为中心——关于点石斋画报.见:二十一世纪.2001,(6).

(35)[苏]B.日丹.影片的美学.于培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88.

(36)黄燎原.学生们的电影./newsreel/dv/200210250041.htm.

(37)反对歧视DV——面对民间影像的尴尬与宽容.载:南方周末,2001-9-27.

(38)Horton,J.(1983).Visualliteracyandvisualthinking.Contributionstothestudyofvisualliteracy(pp.92-106).InternationalVisualLiteracvAssociation

(39)《著名导演谢飞做客搜狐娱乐嘉宾聊天室访谈实录》/27/31/article214763127.shtml

(40)[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229.

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6

【关键词】动漫形象;夸张;变形;几何形体;符号化;衍生品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动画产业也在蓬勃发展,科技的发展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力和感染力。动画艺术的审美价值是一个综合的价值观,包含了影视与美术双重价值的表现,既要有美术的造型能力,又要包含影视传达的思维方式。将抽象的象征符号转化为视觉艺术传达给大家,使艺术传递的受众面更加宽广,同时它也伴随着一代代人的成长。动漫形象的成功推出可以深入人心,让观众眼前一亮。

一部好的动画片不仅仅要有一个好的剧本,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能够完全诠释作品中心、符合作品形象的“好演员”、好角色。正确的角色定位是成功的第一步。动画片中的角色造型设计是吸引观众眼球的重要因素之一,商业动画以娱乐为主要目的进行营利。通过动画的推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对动画片产生兴趣的提升,有了兴趣,自然会走入影院。成功的形象的推出同样会推动商业产业链的发展,使得动漫衍生产品形成良好的运用体系。

动画形象大多具有幽默、夸张等特点。变形的形体、拟人的体态、夸张的动作、特色突出的语言体系。同时具有独特性、生命力、想象性和拟人特征。通过在银幕上的表演与观众产生心灵上的沟通。通过对人物形体、性格、人格的塑造让角色有了生命力,同时为了凸显特色要在造型上立体丰满,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符合内在的性格表达。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这样评价动画大师迪士尼:“他明白纯真的童心决不会掺杂成人的世故。然而,每个成人却保留了部分未泯灭的童心。”迪士尼努力把这些新鲜、美好的事物为已经厌倦的成人保留了下来,这是全世界的一笔宝贵财富。这些永远不会衰老、没有花边新闻的动画人物,是观众幻想中的神奇伙伴。

动漫造型设计的处理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现实再现,以自然中的物象为基础进行形象的设计,形象设计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可以让观看动画的观众产生共鸣。另一种是嫁接的手法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物象进行混合再创作形成新的形象,随意性很强。通过幻想虚构以及高度的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形象,当时无论运用什么样的创作手法在动画的创作中都要注意拟人化的处理,通过充分的想象力来赋予非生命物体以生命和人的特征。

夸张手段的处理同时可以增加形象特征的表现。动画片中的角色形象是外在特征和内在性格的结合,形象中的内在性格也由于外形的夸张和概括而显得格外鲜明。夸张具有强化特征的功能,是将形象的特征强调、扩展,使之更加突出鲜明具有特殊意义和个性类别的典型性。动漫形象大多具有幽默、夸张等特点。变形的形体、拟人的体态、夸张的动作、特色突出的语言体系。

人物的性格有优点同时也有缺点,动漫形象同样也是如此。一个成功的形象的诞生要受到大众的认可。动漫角色的性格要立体丰满就要优点缺点共存,长处与短处同在。在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上的处理上,都基本以自然中的物象为基础,通过夸张与变形的手法设计人物,变形是动画、漫画的基本造型形式特征之一。变形是对于某个对象的某几个外在特征特别得夸张和强调。这种夸张的程度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完全破坏了对象整个形体的比例均衡,甚至引起怪诞的感觉。变形以夸张为目的,夸张是为了表现动漫的幽默趣味化的效果,因此,变形的运用并不是随意的。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适度的改变,以更好地突出形象的特点,符合设计的要求。

图形、符号的概括与变形来体现角色的趣味性。比如机器猫的造型基本由圆形构成,形态憨态可掬在造型上又为体现机器又有别于普通猫的造型。而同样是猫形象的加菲猫总是一副慵懒的形象,最突出的特点总是半闭着的双眼和与众不同的胡子了。汤姆猫的造型则更加符合猫的原型特征,但在动作表现上突出夸张的形态动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符号化可以使角色造型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也利于在动画中整体造型风格的统一。

在形象设计中几何形是设计的“万能手”。自然界中万物千姿百态,都可以归纳为简单的几何形态。把复杂多变的形态几何化,在动漫形象的设计中利用几何形态传达出简约、独特、新颖、时尚的视觉感受。例如圆形,在西方,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在论述美的本体意义时,也指出了它的“永恒性”。古希腊毕达哥拉斯也曾明确指出在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在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圆形是极具亲和力的形态,呈现出饱满的体态特征,在动漫形体中我们随处可见,Q版人物从身形的比例上呈现出圆形的形态,表现可爱的特征。我们比较熟悉的游戏愤怒的小鸟,在形态设计上同样极具符号化特征。圆圆的身躯符合游戏中小鸟人物的主要功能人物,在发射的一瞬间带给游戏者紧张刺激的感受。在造型上简单大方,正是简单的造型使得该形象在后期产品商业开发和推广上可以更好地运用到各个领域中。

动画角色形象的成功,影响一部动画片的成功同时也会带来巨大市场和利润。动画明星不亚于普通的影视明星,同样大众广泛接受,成为盈利的重点。角色的性格魅力,打造动画明星,开拓动漫市场,发展动漫产业,是动漫造型设计的必要因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