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影视艺术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影视艺术发展史范文1
【关键词】数字技术;艺术发展,影视特点
中图分类号:J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48-01
影视制作的目的有两个,直接原因是给大众带来视觉冲击,促进大众消费。对于其根本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将影视的制作看成是艺术的制作,而艺术效果恰恰蕴含在影视的制作过程中。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被引入影视的制作过程中,数字技术和影视制作技术的相互融合,对于传统的影视制作是一次大的变革,进而使影视的制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者,将传统影视技术的优点和数字技术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制作技术,这种技术融合数字技术和传统技术两方面的优势,更大地推动了我国影视事业的发展。
一、数字技g的影视特点
数字技术可以快速“成长”,得力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那么什么是数字技术呢?就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将信息转化计算机语言,完成对信息的运算,加工以及存储的一项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视频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因而,从数字技术应用的视角上看,影视制作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局面。众所周知,传统的影视,其视觉效果都是趋于平面化,而数字技术则对图像进行三维立体处理,给人一种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无论是在声音上,还是在图形结合上,都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数字技术对影视技术的影响分析
(一)影视素材创作数字化。在对影视进行制作时,对于素材的编辑和选取也是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完成的。其大致过程可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抓取和处理采集的素材,将不同的素材进行有机合成,素材在进行处理之后,形成一种新的影视元素,基于这个原因,所有的原始素材都可以进行二度创作,二度创作包括对原始素材的分解、合成以及重组。其次就要对素材进行后期的处理,其处理过程也包括对信息的采集和制作,继而形成初级的影视作品,最后再利用计算机对作品进行处理,最终形成设计者需要的资源。
动漫、图片以及音频效果的形成也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参与,而动漫、图片以及音频又是影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影视作品具有更加丰富的效果,设计者以信息采集等形式对后期的数字化合成进行处理。为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设计者在进行影视创作时,还要增加一定的美术绘画技术。
(二)影视素材存储数字化。储存能力发生变化是影视素材数字化最大的特点。众所周知,传统的储存方式有电影胶片、磁带,甚至是纸质记录等,储存量较小,占据的空间大。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方式逐步被市场淘汰,进而数字技术被引入到影视素材的储存上。将素材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再利用压缩技术将其压缩到数据硬盘上,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空间,其储存能力也大大提升,除了数据硬盘之外,数字录像机也可以大量储存影视信息。随着科技发展,近几年又出现储存量更大的储存设备――半导体储存。素材储存数字化在信息的储存方面占据两大优势,一是大容量、大储存;二是信息的编写能力较强,可以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归类,便于日后对信息的查询和选择,从而节约了影视作品的制作时间。
(三)3D技术的广泛使用。所谓3D技术,就是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持,在制作效果上注重三维立体结构――尽可能模拟现实的人物、建筑以及场景等,进而使画面达到逼真、真实和自然的艺术效果。如美国影片《独立日――卷土重来》,其中大量运用了3D技术,使得场面更加真实。
三、数字时代的影视艺术发展趋势
随着大众对于影视作品要求的提高,数字化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需要将数字化技术和科技、艺术相结合,并朝着科技化、技术化的方向发展。要想成功转型,就要以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前提,只有科技得到长足的发展,影视技术才能得到实质的发展。实现科技、艺术以及影视的大融合,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应具备过硬的计算机知识,其次对艺术也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再者,还要不断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数字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它在影视艺术中的广泛应用,使影视技术更趋于科技化和丰富化,数字技术推动影视艺术的发展,而影视艺术又是数字技术发展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叶玲.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3(18):255-256.
[2]邓毅梅.影视后期制作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5(23):47-47.
[3]颜杰兴.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1):255-256.
影视艺术发展史范文2
一、适用范围广泛
在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动画产业基地已经超过20个,3D动画影视迎来了春天。从几秒的电视动画广告到长达几十集的电视剧,3D动画技术都可以找到发挥作用的空间。国产动画片借助科技的发展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喜羊羊与灰太狼》、《大闹天宫》、《青蛙总动员》等国产3D动画片都取得了不菲的票房收入。当前,使用电脑技术制作3D动画,助推影视艺术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2009年电影《阿凡达》的热播,在全世界掀起了3D动画技术融入影视艺术的,也推动了我国在3D影视制作方面的积极尝试。3D动画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我国传统艺术的活力。例如电影版的京剧《霸王别姬》,就是通过3D动画技术制作出了逼真而极具层次感的画面,既保留了京剧的美,又拓展出了更为广阔的叙事空间,摆脱了传统戏曲电影在表达时对舞台表演的局限。3D动画技术在影视艺术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影视作品的质量。通过采用3D动画技术进行后期制作,能够对实际拍摄场景进行充分的补充完善和优化。尤其是在表现一些大的场景时,3D动画不仅能够表现宏观场景,而且能够兼顾细节。通过3D动画技术制作的场景不仅角度丰富、时空转换不受限制,而且灯光、色彩等应用自如,能够实现画面的完美衔接,尤其是在表现魔幻场景、历史场景以及虚拟场景时具有特别的优势。例如在《骇客帝国》中,通过3D动画制作出了一个人和多个人打斗的场景,画面紧张激烈但镜头衔接有序,极大丰富了观众的视觉体验。
二、形式多样
3D动画技术的创作内容较为灵活。由于受到拍摄技术的限制以及拍摄内容的制约,并不是所有的画面都可以通过摄像机直接拍摄获得,3D动画技术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大楼玻璃粉碎、人物高空坠落以及交通事故等场景,直接拍摄的难度比较大,通过3D动画制作就可以展现这些场景,使影视剧中的故事环境和故事情节更加真实、丰富。3D动画技术具有独特的创造能力。在后期制作中运用3D动画技术,可以创造出更加完美的特效镜头,将拍摄不到的或者不好拍摄的画面逼真地制作出来,甚至可以在影片中适当加入动画元素,丰富影视艺术的表现力。3D动画技术所创作出的光影形象和奇特的世界,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力是巨大的。3D动画技术具有高度的创作自由。3D动画是一种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想象的艺术,其能够充分利用光线、颜色以及线条等元素,在体积、力量、速度、运动形式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创作空间。3D动画技术能够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突破种种条件限制,既可以表现巨大的场面,又可以表现微小的细节;既可以单独成片,即3D动画片,也可以成为影视作品的辅助元素,赋予影视作品独特的表现形式,带给观众新鲜的视听体验,甚至是意外的惊喜。影视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可以通过应用3D动画技术实现,这种超越了物理表演限制和时空限制的艺术创作形式可以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使影视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到达新的境界,为观众打开一扇神奇的艺术之门。
三、效果显著
影视艺术发展史范文3
关键词:数字电视;市场推广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4-000-01
一、引言
电视,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电视节目具有沟通信息、传播文化、引导舆论的作用,电视业,已经是强有力的传媒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和文化被电视业越来越紧密地拉拢在一起,数字电视的出现,更加增强了这种作用。因此,电视的数字化,是人们消费需求的必然,是科技发展的必然。
什么是数字电视?关于数字电视(DTV:Digital Television),并没有一个精确的概念,通常认为,使用数字技术对图像或声音等信号做编辑、压缩、存储处理,通过专门设备实时播出,供用户接受、观看的电视系统。
广电总局在2003年5月,了《中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将推广过渡时间定为四个阶段,现在已完成了前三个阶段的过渡任务,第四阶段的过渡任务正在进行,届时,西部地区县级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据中国广电总局统计,有线电视用户基数为2.24亿户,据国内权威研究公司格兰研究统计,截止2014年4月底,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以达1.66亿户。
二、数字电视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数字电视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我国电视数字化过渡工作已经步入中后期,一些在发展增长期被掩盖的问题也逐步被暴露,在个别地区甚至表现得相对集中,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价格涨幅过大与重复收费。较之模拟电视,数字电视的技术含量与使用质量明显高了一个层次,涨价也是应该的,但是,收视维护费的涨幅普遍增加了1倍还多,另外,机顶盒不是按照用户进行配置,而是按照电视机配置的,对于家中有多台电视机的用户而言,必须重复购买机顶盒,按机顶盒数量缴纳收视维护费。对运营商而言,维护成本并没有明显增加,对用户个体而言,负担比例成倍增长。
2.机顶盒销售涉嫌垄断。机顶盒是电视实现数字化的关键,机顶盒仿佛成为了控制数字化运营的“钥匙”,目前只能由广电部门独家经营,否则无法顺利入网。与市场上没有加密的机顶盒相比,价钱明显偏贵。与无线移动通讯业务相比,涉嫌垄断经营。古今中外的垄断事例告诉我们,垄断只能取一时之利,不能取长久之利。
3.数字电视的优势不明显。对广大普通电视用户而言,数字电视除了图像略显清晰以外,仿佛并没有更加明显的技术优势。传统电视节目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以满足广大用户的观看需求,数字电视并没有表现出如同电脑网络那样的方便性和灵活性。
4.数字电视的宣传力度不强。在市场运营方面,数字电视的运营市场完全被政府部门完全控制,其它资本不能进入,不能从中获取利益,自然不会热心参与。政府方面,对于数字电视的发展只是下达文件,具体的经营交给改制不彻底的广电网络公司,作为集事业、企业特点为一体的广电网络公司,在市场宣传和运营方面并不占据优势,由此造成广大用户并不能深刻认识到数字电视的应用优势。
三、数字电视的市场运营策略
由此可知,虽然我国数字电视的覆盖率和使用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些都是以政府法令为推行力量而实现的,并不是市场自身发展的结果。在覆盖面具备了相当基础的情况下,应该根据市场规律,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保证数字电视市场健康发展。具体的运营策略有以下几条:
1.降低机顶盒费用。打破机顶盒的垄断经营权,放开机顶盒的生产制造标准,建立完整的生产、销售、维修、准入的产业链,就像无线通讯行业一样,手机有多种品牌,凡是符合准入标准的,取得准入资格的都可以使用无线通讯信号,无线通讯运营商并不承担设备的生产制造。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个专业公司的特长,联合相关产业单位,一同发展壮大数字电视市场。
2.丰富和拓展电视内容。数字电视为了达到更加吸引人的效果,不能只满足于清晰度的提高,更应该在使用功能方面深入开发。①与网络电视合作,提供更多的时效性强的电视节目,吸引更多的用户。②开发用户对电视节目的控制能力,在存储、快进、快退、暂停等功能性操作方面提升使用功能,突出数字技术的优势。
3.发展有地域特点的数字电视市场。一个开放的、具有地域特点的市场,才是一个能够发展壮大的市场,对于数字电视来说,在以新代旧的过程中,对内,要强化技术革新和节目内容,对外,要依靠地方政府和地方市场的力量。在电视数字化过渡任务的第四阶段,应该从两个方面加强发展推广的力度。①结合国家政策,给予购买和使用数字电视的用户一定的补贴与优惠,吸引更多的居民使用数字电视。②重视数字技术的应用,立足数字电视这个平台,鼓励商家投入,发展相关的产业,建设本地区的“五通”项目,间接促进刺激本地区经济增长。
4.改变销售模式,促进市场发展。数字电视的服务对象是数以亿计的终端用户,只一点必须明确。所有的高科技技术与设备,都是为广大电视用户服务的。因此,必须突破狭隘的经营思路,打破以经营商为重的观念,树立以电视用户为重的观念。具体措施包括:①细分市场用户特点,开发有针对性的应用模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可以在个人客户、集团客户、公共服务客户三大客户类别之中对产品进行优化、制定和推广。②做好售后服务工作,确保电视信号、网络速度、机顶盒质量、网线安全等的正常应用,打消客户的疑惑和抵触情绪。③使用一些合理的促销手段,通过优惠政策吸引用户选择数字电视。
四、结论
总之,开放数字电视硬件设备的运营权,拓宽数字电视节目的渠道,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开发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应用功能,制定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增加促销优惠,可以有效促进数字电视市场的推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莎莉.浅谈数字电视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J].科学时代,2014(3).
影视艺术发展史范文4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 发展 应用
机电一体化指的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控制功能和信息功能的基础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且将机械设备和电子设备用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的系统的总称,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微电子和信息三项技术相互融合、交叉的产物,是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传感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系统技术等多学科技术领域综合交叉的技术密集型系统工程。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未来的发展
1.全息系统化 全息系统化也即智能化,是对机器的行为描述,即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运筹学、混沌动力学、人工智能、心理学和生理学等新的学科方法、新的设计思想,从而模拟人类的思维能力,使它如同人一样具有思维、意识等能力,以便达到更高水平的控制目标。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智能特征也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也是日趋上升,新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的研究中也日益得到重视,其中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结合就是一项重要应用。当然,要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永远是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个必要,但是,高性能、高速的微处理器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低级智能或者人的部分智能,则是完全可能而又必要的。
2.微型机电化 在实验室中,目前,通过半导体蚀刻技术,已经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如果这一成果应用于实际产品时,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区分什么是控制器、什么是机械部分了,这时就完全的实现机械和电子的“融合”,这样CPU、机体、传感器、执行机构就可以集成在一起,而且体积小,同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机械学是机电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的前进方向,更是机电一体化向微观领域和微型机器的发展趋势,在国外,人们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也指外观尺寸不超过1cm3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一并向微米级、纳米级发展,正因为微机电一体化产品耗能少、体积小、运动灵活,在军事、生物医疗、信息等方面占有很高的地位和很大的优势。
3.光机电一体化 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因为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机械系统、能源系统、传感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等部件构成的,因此,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引进光学技术,充分利用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能源系统、传感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
4.产品网络全球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同时给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全球生产、经济被各种网络连成一片,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出现网络全球化,一旦研制出机电一体化新产品,只要其质量有保证,功能可靠,必然会畅销全球。因为有了网络的普及,那么只要是关于网络的各种远程监视和控制技术也就方兴未艾,然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也必然会朝着网络全球化发展。
5.产品绿色化 随着工业的发达,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①物质需求丰富,生活舒适;②可用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因为这些现象的出现,人们开始呼吁保护环境资源,回归自然,那么此时,绿色产品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这是一个时代的绿色化趋势,在这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破坏生态环境,报废后还能回收利用。因此,机电一体化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过程中,应完全符合生存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对生态环境尽可能的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要极高。由于这种客观的存在性,设计绿色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所需要的技术成本很高,但其具有远大的发展空间。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一)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及相应的数控技术经过40年的发展,在结构、功能、操作和控制精度上都有迅速提高,具体表现在:
1.总线式、模块化、紧凑型的结构,即采用多CPU、多主总线的体系结构。
2.开放性设计,即硬件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具有层次性、兼容性、符合接口标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益。
3.WOP技术和智能化。系统能提供面向车间的编程技术和实现二、三维加工过程的动态仿真,并引入在线诊断、模糊控制等智能机制。
4.大容量存储器的应用和软件的模块化设计,不仅丰富了数控功能,同时也加强了CNC系统的控制功能。
5.能实现多过程、多通道控制,即具有一台机床同时完成多个独立加工任务或控制多台和多种机床的能力,并将刀具破损检测、物料搬运、机械手等控制都集成到系统中去。
6.系统的多级网络功能,加强了系统组合及构成复杂加工系统的能力。
7.以单板、单片机作为控制机,加上专用芯片及模板组成结构紧凑的数控装置。
(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CIMS的实现不是现有各分散系统的简单组合,而是全局动态最优综合。它打破原有部门之间的界线,以制造为基干来控制“物流”和“信息流”,实现从经营决策、产品开发、生产准备、生产实验到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企业集成度的提高可以使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配置得到更好的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
(三)柔性制造系统(FMS)
柔性制造系统是计算机化的制造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机床、机器人、料盘、自动搬运小车和自动化仓库等组成。它可以随机地、实时地、按量地按照装配部门的要求,生产其能力范围内的任何工件,特别适于多品种、中小批量、设计更改频繁的离散零件的批量生产。
(四)工业机器人
第1代机器人亦称示教再现机器人,它们只能根据示教进行重复运动,对工作环境和作业对象的变化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第2代机器人带有各种先进的传感元件,能获取作业环境和操作对象的简单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分析,做出一定的判断,对动作进行反馈控制,表现出低级智能,已开始走向实用化;第3代机器人即智能机器人,具有多种感知功能,可进行复杂的逻辑思维、判断和决策,在作业环境中独立行动,与第5代计算机关系密切。
结语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各种产品与装置实现了机电一体化,有利实现整体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缩短开发新产品的生产准备周期,加速科技成果向商品转化,有利推动传统产业发生深刻变革,同时,随着新产品的研发及高精密等设备的发展,要求新一代机电一体化技术、产品及系统朝着高性能、智能化、系统化以及轻量化、微型化方向发展,从而为国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 考 文 献
[1]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影视艺术发展史范文5
医学影像技术是高新技术与医学的结合,自20世纪70年代起,以CT问世为标志,伴随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现代医学影像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传统单一普通X线加血管造影检查形成包括超声、放射性核素显像、X线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MRI、普通X线检查的数字化成像(CR和DR)以及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ACS)多种技术组成的医学影像学体系。医学影像学已经由传统的形态学检查发展成为组织、器官代谢和功能诊断手段,医学影像学技术已经由既往"辅助检查手段"转变为现代医学最重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使多种疾病的诊断更准确、及时。由于介入医学的兴起,医学影像学已经集诊断和治疗为一体,成为与外科手术、内科化学药物治疗并列的现代医学第3大治疗手段。目前,医学影像学科是现代化医院的支柱之一,影像学设备的价值占医院固定资产50%以上,医学影像学为临床医学的主要研究手段和推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动力。
医学影像学是高新技术与医学的结合点,21世纪医学影像学发展首先依赖于以计算机为主导的高新技术的进步。由于计算机的性能以几何级数升级,必将带动多种医学影像学设备向小型化、专门化、高分辨率和超快速化方向发展,医学影像学检查亦将由大体水平逐渐深入至细胞、受体、分子和基因水平。近年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医疗影像诊断产业加强战略布局,旨在带动多种医学影像设备向小型化、专门化、高分辨率和快速化方向发展。目前,数字医疗影像技术的发展主要有如下几大趋势:
现代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将由最开始的形态学分析发展到携带有人体生理机能的综合分析。通过发展新的工具、试剂及方法,探查疾病发展过程中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异常。这将会为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评价药物的疗效以及分子水平治疗开启崭新的天地。同时,由于造影剂是影像诊断检查和介入治疗时所必需的药品,未来针对特定基因表达、特定代谢过程、特殊生理功能的多种新型造影剂也将逐步问世。
1小型化和网络化
新技术的发展使医学影像设备向床边诊断转变,小型、简便的床边化仪器将越来越多地投入应用,这将对重症监护、家庭医疗、预防保健等提供快速、准确、可靠的信息,提高医生对病人诊断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同时,数字化成像将安全取代传统的非数字图像,医院内部所有医学影像学设备将联网,在线大容量数字化图像存储得到普及,由于宽频带网络的应用,医学影像学图像的远程传输更快捷,图像更清楚,使远程放射学达到普及和实用阶段。网络化也将加快成像过程、缩短诊断时间,有利于图像的保存和传输。影像学科医生不必到医院上班,在家或出差的旅途中即可完成医疗工作任务。医院内部完全取消借、还片工作,临床科室医生在门诊、病房或手术室、监护室直接经网络调阅影像学图像,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设计外科手术方案、并直接在手术过程中引导手术入路、揭示手术切除范围。通过影像网络化实现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念,达到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的高度统一和共享。
2多态融合技术使诊断、治疗一体化
在新世纪,将有多种新型造影剂问世(包括组织、器官特异性造影剂,特定基因表达、特定代谢过程、特殊生理功能造影剂),其毒副作用更小、对比增强效果更佳、诊断的特异性更强。此外,医学影像学技术直接应用于药物研制,并用于监测疗效,可促进新药的开发进程。
医学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可分为解剖结构图像(如:CT、MRI、B超等)和功能图像(如:SPECT、PET等)。由于成像原理不同所造成图像信息的局限性,使得单独使用某一类图像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通过研制新的图像融合设备和新的影像处理方法,将成为计算机手术仿真或治疗计划中的重要方向。同时,包含两种以上影像学技术的新型医学影像学设备(如:CT与X线血管造影机)将更受欢迎,诊断与治疗一体化将使多种疾病的诊断更及时、准确,治疗效果更佳。
3 3D打印辅助医学影像
影视艺术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 应用意识 思维能力 数学能力
数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指能够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展开交流,形成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教学和数学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是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必经之路。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回归到生活中去,这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因此,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
每一门学科有具有自己的语言特点,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新课程增加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材料,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加以发挥,引导学生明白数学是来源于现实,又应用于现实的道理,并尽可能地暴露数学是怎样从实际背景材料中抽象出来的,又怎样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例如,函数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学生听了以后几乎云里雾里。但有一位教师在讲“函数”这一课时,从每个人的名字出发,让每个人的名字与本人之间建立一种对应关系,引入了“函数”这个概念,一下子把这个抽象的问题转化成了学生身边的事,既亲切又很容易理解,效果极佳。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教师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亲自检验来自生活情景中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动力,激活学习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
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要坚持不懈。只有这样,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才会不断增强。在目前强调数学的广泛应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中,中学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例如:(概率的问题)随机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至少有一次正面朝上的慨率是多少。
解:列表
■
所以至少有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为3/4。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将数学回归生活
中学教育阶段,学生所学的知识大都是源于实际生活,当然包括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理解数学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比如列举在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题:奶茶店卖奶茶,每天最少能卖100杯,每杯奶茶的进货价为3元,销售价为5元。若当天不能售完,剩下的以每杯1.5元的价格处理。请你决策一下每天进多少杯奶茶为宜?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如果有人将来走入社会以后,在做生意的过程中,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为什么有的人做生意赚了钱,有的人却亏了本?当然,这可能还有其它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进一步调动了大家的求知欲。并且,很自然地把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了。从另一个方面,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我们还应该在数学教学和课外活动中鼓励和支持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如,教育贷款、购房贷款、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人口增长等实际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两种数列模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列模型的能力。
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老师们能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了现更多生动活泼的、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吸引力的课例、案例、事例。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是一种以问题这载体的,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也可以把它纳入到综合性实践学习课程中或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