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医疗质量实施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提升医疗质量实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提升医疗质量实施方案

提升医疗质量实施方案范文1

卫生局:

根据卫生部、省及市卫生局《关于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市卫生局结合当前卫生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了《全市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实施方案》,现将活动具体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活动开展以来,各单位均按照市和我市的部署,制定了本单位的实施方案,进行

了广泛的宣传发动,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明确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目的意义、活动内容和方法步骤。同时,各医疗卫生机构对照本实施方案和《2011年工作方案》积极开展了自查自纠,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重点查找在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医德医风等方面存在问题,并认真分析原因,加强整改,促进提高。

一、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医者德为先,良好的医德是和谐关系的前提。各医疗单位能根据活动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学习和教育,注重理论灌输,培养良好的医德意识。把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与提高业务水平放在同样的位置,赢得患者和社会的信任,使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提高。坚持廉洁行医,充分利用宣传教育、群众举报等有效线索,对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收受或变相索要红包、回扣等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医院形象的不良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充分发挥惩治的警示和震慑作用,促进医院院服务行为的规范和良好行业风气的形成。大力推进“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工作规范,加强培训教育,转变医院医疗服务观念,建立以医德医风、服务质量、社会评价等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体系,做到少花钱、看好病,使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医改带来的实惠。

同时规范开展医患沟通工作,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医患沟通能力,在医院门诊醒目位置设立意见箱,以便及时解决患者的困难。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全体职工进行医德医风考核,并与岗位聘用、评先评优、绩效工资等结合起来,不搞形式主义。各项措施的到位切实改善了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二、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

“服务好”是医疗卫生工作宗旨和作风的体现。医疗服务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温馨的服务。

(一)改进服务态度,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广大医务人员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要细心、耐心和真心。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加强了护患沟通、医护沟通,提升了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为落实优质服务,锻炼护理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极实行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等利民措施,为群众和患者提供了方便、廉价、优质服务。努力做到服务态度良好,积极倡导服务文明用语,坚持杜绝服务禁语,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切实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大力倡导人性化服务,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努力提供温情的服务和技巧。

(二)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就医,重点抓好医院挂号、收费、药房、门诊等窗口,从制订方便群众就医的业务流程、符合病人需求的工作制度入手,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设施,美化服务环境,方便病人就医,缩短病人等候时间。

(三)实行公开透明服务,保障群众看病就医知情权,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为群众提供医疗机构科室布局、科室特色、专家信息和出诊时间、诊疗流程等医疗服务信息,方便群众就医选择。定期向社会公开医药费用信息,努力提高收费公开透明度,使群众看病就医明白消费。

三、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

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和灵魂。“三好一满意”活动中提出“质量好”,是对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活动的延续和提升,其内容更为丰富,形式不断创新。

(一)认真抓好医疗质量安全各项制度落实,增强医疗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各医疗单位能够以医疗质量为核心,切实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和基础医疗质量管理,继续强化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和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为促进医护质量进一步提高,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素质,各单位每月进行一次以上院内培训,每季度进行一次业务考试,巩固和提高了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

(二)加强医疗技术和设备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权益。切实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建立严格的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对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医务人员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业务、钻研技术上。

(三)每月开展一次“处方点评”工作。

为提高处方书写质量、规范门诊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了处方点评制度,并请市人民医院专家参与,对处方实行综合评价。经处方点评发现存在的常见问题主要是:不合理联合使用抗生素、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5种药物、处方诊断书写不全等。发现问题后,及时跟当事医生进行沟通,指出不足,促其改正,若仍不改正,则全院通报批评进

行处罚。如今各医院的处方点评工作已初见成效,处方质量明显提高,对促进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这项工作,我们将继续下去,不断完善,使之规范化。

四、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群众满意“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也是我们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初衷和目的。

(一)认真做好患者满意度调查,赢得患者满意。通过对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对住院和门诊病人现场调查等形式,关注患者感受,听取患者意见;对他们提出的意见或建议,积极落实整改,切实促进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赢得患者满意。

提升医疗质量实施方案范文2

      为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促进我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上台阶、上水平,进一步规范我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和管理,切实保障和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果,根据《岚皋县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合格县建设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通过合格镇的创建,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工作机制,落实公共卫生工作措施,提高公共卫生工作质量,为实现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力争2016年年底通过县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合格镇检查验收,达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精细、服务规范、质量达标、效果明显、群众满意、居民受益”的目标。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落实政策与创新机制相结合。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并在项目管理、指导模式、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绩效考核等方面不断创新,促进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相结合。本院和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各项公共卫生工作任务,建立完善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分工协作机制,加强本院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心能力建设,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预防、保健和医疗“一条龙”服务,突出方便群众、医防结合、重在预防的特色。

  (三)坚持服务数量与服务质量相结合。认真按照各项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规范和质量要求,在保证服务数量、服务频次的基础上,重点在做好服务质量和效果评价上下功夫,让广大群众真切体会到公共卫生服务带来的实惠,让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惠民工程”。

   三、主要内容

  (一)完善机构、健全制度、强力推动创建工作

    1、镇级:学习借鉴“茨沟”模式,进一步完善“责任医师团队包抓公共卫生制度”。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心按要求做到管理规范、机制健全、运行良好。

    2、村级:进一步夯实村级公共卫生工作职责,努力创建2个(宏大村卫生室和展望村卫生室)优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合格村”,要求村卫生室公共卫生职责明确,设施、设备齐全,制度健全,资料完整。

   (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

    1、细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方案。根据各项目管理或实施方案规定和要求,制定各项目管理精细化方案,明确项目作用、项目目标、服务内容、服务方法、资料收集与管理等方面内容,将任务细化到本院各科室、各村,做到各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层层有职责、有任务。

   2、细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完善各种项目检查指导、质量控制、质量考核、信息报告等制度,落实项目培训例会、绩效考核、工资发放和使用公式等制度,规范和公示“责任医师团队”职责及任务,项目服务内容及工作流程等信息。

   3、细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奖惩制度。强化镇村级绩效工资考核,根据工作数量和质量,兑现服务补助经费。

(三)规范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

强化经费用途和管理。严格执行上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实行公共卫生项目资金专账专户管理,明晰每一笔项目资金数额及用途,规范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和资金安全。合理分配镇村级公共卫生经费比例,2016年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不少于48%。

(四)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

 1、规范提供醒目服务。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和中省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规定的服务对象、内容、流程、标准、时间、频次、数量等开展相应的服务,做到服务规范、质量可靠、群众受益,项目资料做到不缺项、不漏项,真实可靠。

2、创新改进服务方式。把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融入镇卫生院日常工作之中,坚持防治结合。将医生、护士、中医药等卫生技术人员纳入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队伍,建立公共卫生服务责任医师团队,结合常见面、多联系,根据辖区服务范围、科学配备管理和服务人员,分片包村,责任到人。探索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巡诊服务、预约服务、签约服务等形式,定期深入村组,同村医一道,为广大村民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3、提高各项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效果。健康档案更新及时,逐步实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做好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工作,加强老年人慢病筛查和健康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和孕产妇、儿童的健康管理率,规范随访服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理。加强全人群健康教育、规范开展预防接种、中医药服务和传染病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处理服务等工作,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内涵,确保服务效果。

  (五)提高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率和满意度。

   1、加大项目宣传力度。开展公共卫生“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宣传活动,使广大城镇居民了解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免费政策、服务内容及重大意义,提高对各种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和认知度。

   2、提高群众满意程度。本院和各村卫生室要充分利用送医下村、上门服务、主动服务的时机,提供相应的公共卫生服务,让群众知晓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享受到规定的免费服务。将群众满意度测评作为绩效考核重要指标之一,不断提高群众满意率。

    四、工作要求

提升医疗质量实施方案范文3

为进一步巩固、推进我镇农村药品监督网络、供应网络和农村医疗机构药品质量规范化管理建设的“两网一规范”工作,按照《省医疗机构药品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省政府第238号令)和市委市政府“百件实事惠民生”及区创建省级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示范区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建设“平安和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建立健全镇村二级的农村药品监督网络。

根据本镇实际情况,配合辖区农村建立药品监督专职队伍与兼职队伍相结合,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根据上级要求本镇配备一名药品监督协管员,每个村(居)配备一名药品信息员,覆盖率达100%,把药品监督网与食品监管网相结合,形成“两网合一,一员两用”对药品监督协管员、药品信息员进行聘用制度,加强培训,提高监督业务水平,制定考核和奖惩制度,明确责任权利,有效发挥监管作用。

(二)建立健全农村药品供用网络。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引入竞争机制,由资金雄厚,药品质量保证,信誉良好,已通过GSP认证的药品经营企业(批发公司)供应药品配送进乡到村,采购单位要与供药单位签订供货意向书和药品质量保证承诺书,引导和鼓励多种主体在农村开办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零售企业,积极推进“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开设乙类非处方药柜工作,增加农村药品供应点,坚持因地制宜,多渠道、多形式、多文化促进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努力形成合法、清晰、稳定、可控、覆盖面广的药品供应网络,覆盖面达100%。

(三)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医疗机构药品规范化管理成果。

本镇密切与卫生部门联系,对新开办的医疗机构进行“规范药房”建设,确保辖区内医疗机构实行规范化管理,着力加强“规范药房”达标后的跟踪检查,确保农村药品管理标准不降,全面提升质量安全层次通过规范化改造,使医疗机构达到药品管理制度健全、储存条件合适、采购渠道合法、记录真实完整、人员培训到位的基本标准,并100%达标。

(四)强化监督机制,推进诚信建设。

加强对涉药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完善检查制度和机制,作好检查记录,规范对涉药单位诚信评定工作,初步建立涉药单位信用档案。

二、实施步骤

整个创建活动从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完成,具体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动员阶段(2013年4月)。

根据《区创建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示范区工作方案》,镇政府研究制订创建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工作实施方案,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张国良担任组长,分管副镇长沈根如担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公共安全监管中心,由沈赞峰担任办公室主任。抽调精干力量进一步强化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广泛动员,统一认识,大力宣传实施创建“两网一规范”示范镇的宣传报道,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

按照《省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示范区现场验收细则》,根据本《实施方案》如期完成上级下达各项任务。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3年12月)。

在本镇创建农村“两网一规范”工作基础上,认真梳理,完成资料分类,整理建档,自查验收等工作,认真总结创建工作中的好经验、好方法、迎接区有关部门对“两网一规范”工作的验收。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行动起来,按照区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省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示范区建设工作意见和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把创建“两网一规范”工作贯穿于全年工作的始终。

(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两网一规范”示范区建设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重,时间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做好本辖区药品“两网一规范”创建工作,组织开展协管、宣传、信息报送工作,协助开展督导,验收、考核等工作。

提升医疗质量实施方案范文4

一、作战目的

按照“全覆盖、督死角、査问题、抓整改”的要求,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对影响脱贫攻坚质量的重点区域和突出问题挂牌作战,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发起最后总攻,一鼓作气、奋勇拼博,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提升脱贫质量,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二、作战范围

全镇701户263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及影响高质量脱贫的重点区域和突出问题。

三、作战内容

聚焦作战范围,重点是责任、政策和工作“三落实”,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三精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情况,逐户逐项落实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四、作战责任

(一)镇党委政府:作战贫困及可能返贫人口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落实。

(二)帮扶责任人责任:落实帮扶措施。

五、定期调度

(一)调度范围及重点

全镇701户263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影响脱贫质量的重点区域和问题。

(二)调度事项

1、省上暗访督查、调研督导、省级第三方评估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2、民主监督、督查巡查、审计、暗访等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3、帮扶情况。

4、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落实情况。

5、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护林员、村组道路建设、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专项提升行动。

6、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提升医疗质量实施方案范文5

关键词:临床路径;合理用药;研究

我国人口基数世界第一,病患量也是世界第一,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未普及医保,致使许多患者还存在就医难的问题,而其中对患者造成最大困扰的就是临床用药、治疗、手术等费用,所以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治疗效果提升,从而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就成为了当下研究的课题,因此临床路径这一新的理念被医疗单位所引用,目的就是在于通过沟通与交流,寻找到一种医生与医患之间共同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1临床路径促进合理用药的发展

在我国,药品费用已经成为了医疗费用当中的重点消费,用药过度或者药病不符已经成为了现有医院当中的普遍现象。就抗生素这一类药品来说,我国的临床利用率几乎达到了90%,是发达国家的2.5倍左右。不仅严重的影响了就医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造成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导致医患纠纷进一步扩大。基于此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 简称CP ,迅速的走入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而我国医疗部门也迫切希望通过此来解决现有的医患之间的问题。

我国卫生部在2009年正式启动临床路径的试点工程,先后在北上广深津五大一线城市开展试点单位,直至目前,已经针对将近400多种病情以及30多个医疗专业制定了可行路径。到2013年下半年为止全国已经有3600多家医院26000个科室正式施行了之一管理政策,且这一规模正在逐年扩大。

2 临床路径制定与实施的视角与原则

临床路径促进合理用药是一种流程模式,在这一模式当中通过对临床医生的询问、治疗师对病情的研究、护士的护理和医院管理者对患者及医生的管理等方向重组,从整个看病的流程入手,对于看病过程当中的情况进行了解,制定一套合理用药的方案,帮助医疗患者病情的康复[1]。当然这一套流程需要具体的原则,以及多角度的时差,因此如何站在患者的角度上看待问题,以及如何利用评价原则对这一流程进行监控成为了主要研究方向

2.1临床路径评价视角 通过研究对比国内临床路径促进合理用药以及国外临床路径的情况,医院、医生、患者成为了李闯路径评价当中的主要三维立体视角[2]。从医院的视角出发,医院最关注的方向有五点即:病种、康复情况、手术过程、是否有死亡率、住院状况、出现负面事件的指标;而从医生的视角来看,也包含了五个方面,即:患者的病史、现有发病状况、发病过程当中出现了其他问题、治疗情况、康复前和康复后情况;而从患者的角度看包含了三个方面,也就是病情是否好转、治病过程当中花费的资金、病情是否有复发的可能。从这三个视角的角度来看,临床路径促进合理用药的评价方向要综合性的来看,当然前提是用药的合理性。

2.2临床路径评价原则 当然除了视角原则评价之外,在临床路径促进用药合理方面我们还应当注意以下四项基本原则,即:医疗方法与事故隐患相结合原则,医生治疗与患者配合相结合原则,现在与未来兼顾原则,指标与实际兼顾原则[3]。 ①在用药或者手术的治疗过程当中,常常会碰到风险较大且无根本把握的治疗方法,此时不管是合理用药方面还是手术治疗方面,虽然遵照了临床路径的发展过程,但是也要将事故隐患的情况融入到其中,兼顾二者的利弊,做出对患者最有利的决定。②临床路径并不是单一的从医生的角度就能够满足的治疗方式,这不仅需要医院方面的大力协助,同时还需要患者自身的积极配合,单纯的从医生的角度出发,只能是做到对病情进行充分了解,对用药情况进行基本控制,对治疗过程进行全面兼顾,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如果出现病患不配合,或者是不同意治疗过程的情况,就会对临床路径的既定"路径"造成很大的损害,同时导致治疗过程的失败,因此要同时兼顾医生和患者之间的配合情况。③现在与未来兼顾原则就是指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及临床路径的进一步完善,临床路径的评价应主要根据医院基础工作不断改进,患者医疗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加以不断发展与变化,做到既着眼于未来,又要兼顾当前的发展。④指标与实际兼顾原则就是指临床路径效果评价指标的选择时应该兼顾指标的可理解性与具体可衡量性。

3 临床路径制定与实施的流程与评价步骤

3.1临床路径的流程 根据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与国内外临床路径实践,临床路径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临床路径实施的所需条件分析、临床路径的实施方案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的执行与临床路径的评估。其中实施方案的制定、执行、评估是公共政策过程必须进行的三个关键环节[4]。在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的制定阶段,要开展详细的基线调查与情况形势分析,坚持多学科交叉,邀请有经验的专家参与进来,包括来自患者利益方的考虑;在方案的执行阶段,要重视详细的任务分工与任务落实的人员与财力保障等;在方案的评估阶段要重视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等。考虑到任何政策与措施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下才能够实施,必然会受到大多数因素的影响,没有好的实施条件,也将难以顺利完成。因此,为获得良好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在我国的临床路径设计特别是在实施过程中,更要重视其实施的条件。

3.2临床路径评价步骤 依据一般评价工作与项目评价步骤,结合临床路径实践评价相关文献研究结果,临床路径评价一般包括五个步骤,即临床路径评价方案的计划与设计、临床路径报告和数据收集系统的设计和研发、临床路径数据的收集与报告分析、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本研究认为运用科学的评价模式对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进行系统的评价,可以取得关于患者医疗服务变化状况的可靠信息,使临床路径能够真正成为促使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有力工具。

4结论

现在就我国来说,医患之间的纠纷已经上升到了必须治理的程度,而其中除了对病情的纠纷之外,最大的纠纷情况常常发生在医疗过程当中的费用上,因此滥用药、捆绑式售药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需要处理的问题,临床路径虽然是一个治疗过程当中的方法,但是却已经成为了现有治疗滥用药的最好途径,笔者相信,通过不断的改良过程以及加深医患之间对这一方法的认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解决我国医患之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肖静.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06,16(1):74-76.

[2]梁婧,陶红兵,郭淑岩.医疗保险的不同支付方式对实施临床路径的影响[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10):739-742.

提升医疗质量实施方案范文6

关键词:示范校建设 哈萨克医药学 精品课程建设

我们要传承哈医药文化瑰宝,提高办学水平,承担哈萨克族医学专门人才培养重任,创建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哈萨克族医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展哈萨克族医药是发展我国医学科学、实施“走出去”面向中亚发展战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实施民生工程、促进新疆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继承和发扬哈萨克医学、填补国家哈萨克族医学发展的空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办学资源提升办学层次及办学效益、促进哈萨克医学教育的发展、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哈医药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需求论证

1.哈萨克医药专业产业背景

哈萨克民族在全世界有1600万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土耳其等国。我国哈萨克民族有14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阿勒泰、伊犁、塔城等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哈萨克医药专业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全疆共有县级及县级以下哈萨克医医院(包括中医民族医医院哈医科)8所、床位425张;全疆已取得哈萨克医执业医师资格证的155人。2010年我校经过自治区批准成为全疆唯一规模化培养哈医药技能型人才的基地,需要加快建设与投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担负哈医药文化传承重任。根据阿勒泰地区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目前我区哈医药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哈医专家年龄偏大,数量不足,严重影响到哈萨克民族医学医疗与继承工作的协调发展,影响到我区民族医学医疗质量的提高。

2.阿勒泰地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急需哈萨克医疗与哈萨克药专业技能人才

阿勒泰地委、行署高度重视哈萨克医疗与哈萨克药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阿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010年起,经自治区卫生厅、教育厅批准在地区卫生学校开设了两个哈萨克医疗与哈萨克药专业中专班,现共招收了500名学生。阿勒泰地委、行署也加大了对哈萨克医学的普及力度,全地区6县1市辖属的52个乡(镇)、500多个村范围内,鼓励和支持设立哈医科室,条件相对成熟的各县(市)正在设立哈萨克医医院,每个县(市)还确定了一个条件相对成熟的乡(镇)卫生院,将其改造成哈萨克医卫生院,每个村设立哈萨克医卫生室。阿勒泰地委、行署也加大了对哈萨克医学的普及力度,初步人才需求调研情况如下表所示:

3.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急需哈萨克医疗与哈萨克药专业技能人才

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对哈医药人才的需求近年来也不断增加,大力开展哈医药专业建设,对应开展哈萨克医药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积极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中亚国家开展合作办医、办学和开展科学研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出访讲学、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哈医特色诊疗技术研讨、科研成果交流加快我区哈医药对外宣传与交流,扩大国际影响的同时还可以积极学习、吸收、运用国际先进技术、方法和管理经验,增强哈医药的创新发展能力,真正使哈医药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大花园里绽放得更艳丽。

二、专业定位

培养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哈萨克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综合素质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

三、专业建设基础

1.学校高度重视哈萨克医药专业建设

学校把哈萨克医药专业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学校发展规划优先安排专业建设、资金投入优先保障专业建设、教学资源投入优先满足专业建设需要,通过优先发展哈萨克医药专业引领学校其它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制定了可行的哈萨克医药专业建设规划及详细的实施方案,在干部配置、教师引进、骨干教师培训、设备增加投入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和支持,哈萨克医药专业教育教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本专业开办于2010年,2013年自治区教育正在认定为示范专业,每年招生100人。2013年本专业毕业100人,就业率为90%,专业对口就业情况较好。学校哈萨克医药专业学历教育毕业生取得学历证书比例在100%;参加自治区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100%;2014年,哈萨克医药专业被正式纳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

2.专业课程建设已基本建立,教学内容创新

自2010年以来,学校重视精品课程申报工作,并在《哈医基础理论》、《哈医诊断学》、《哈医皮肤病学》建成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确定《哈萨克药物学》申报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申报工作正在筹备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