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案例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案例教学范文1
案例描述:
第一,随音乐《我上幼儿园》走进场,幼儿坐到座位上。教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唱着歌去幼儿园吧!”(音乐起,师带领幼儿走进场,让幼儿自己挑座位坐好。)
第二,导入。教师:“我们已经来到幼儿园了,你们爱干什么呢?”(教师要引导幼儿把话说完整。)幼儿1说:“我爱玩积木。”幼儿2说:“我爱玩滑滑梯。”幼儿3说:“我爱唱歌。”
第三,观看课件学习儿歌。①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爱玩积木,有的小朋友说爱玩滑滑梯,还有的小朋友爱唱歌。那今天老师请来了很多的小动物还有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爱做什么呢?”②播放课件。(过程中请幼儿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③教师:“刚才你们看到了谁呀?他们爱做什么呀?”幼儿1说:“我看到了小鱼,在游泳。”(根据幼儿讲述,老师播放小鱼那部分的课件,引导幼儿正确讲述画面的内容:小鱼爱在水里游。)教师:“小鱼在水里是怎么游的啊?”(请个别幼儿表演。其余幼儿跟着老师边做动作边把这句话说完整。)幼儿2说:“我看到了小鸟,在飞。”(相同方法学习“小鸟爱在树上跳,小羊爱在地上跑,小朋友爱上幼儿园,唱歌跳舞真热闹。”)④教师:“你们看儿歌里的小朋友爱上幼儿园,那你们爱上幼儿园吗?你们来幼儿园会干什么呢?”幼儿1说:“我会搭积木。”幼儿2说:“我会画画。”幼儿3说:“我会唱歌。”⑤教师:“幼儿园里真好玩,小朋友都爱来我们幼儿园。老师就帮这首好听的儿歌取了一个名字叫‘小朋友爱上幼儿园’。”(幼儿跟着老师把名字说两遍。)
第四,师幼共同看课件朗诵儿歌。
第五,幼儿集体看课件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
第六,请个别幼儿上台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
第七,活动小结。①教师:“我看见小朋友们今天玩得真开心,看来你们是越来越爱我们的幼儿园了。那我们一起来唱《我爱我的幼儿园》吧!”(师幼一起随音乐唱一遍。)②教师:“你们唱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边唱边回自己的教室去吧!”(随着音乐,师幼一起排队离场。)
案例反思:本次活动的目标确定为:①激发对幼儿园的情感,使他们爱来幼儿园。②观察画面理解儿歌内容,较流利地念这首儿歌,并在动作表演中初步记住儿歌内容。③能发准“树”(shù)“跑”(pǎo)等音。活动中,活动的实施能够与教学设计内容相符合。
活动实施完之后,我发现本次活动的效果非常好,超出我的预想,幼儿在活动过程中锻炼了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对幼儿园、对语言活动的喜爱,同时也使我受到启发:如何使刚入学的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
1 活动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兴趣、现有经验和发展水平
本次活动目标之一是激发幼儿对于幼儿园的兴趣,而我班幼儿正好是处于刚上幼儿园的时段,正好符合这个特殊的时段。活动目标之二是让幼儿在动作表演中初步记住儿歌内容,这是符合幼儿还没有完全适应幼儿园的活动,还没有什么上课下课的概念,在这种前提下让幼儿去学会一首简单的儿歌的特殊情况。目标之三是发准个别字的音,这也符合刚入园的幼儿还没有学会标准普通话的情况。因此可以说本次活动内容围绕这三个目标而展开,正好是符合我班幼儿刚入园的各种情况。
2 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
刚入园的幼儿有的较文静内向、有的活泼好动,要让这些性格差异很大的幼儿共同完成本次活动内容,就需要活动过程能够时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一开始,我以音乐烘托气氛,让幼儿在欢快的气氛中使自己的心情愉快起来,能够以最好的状态来准备以后的环节。通过和幼儿谈话的形式让幼儿对话题感兴趣,在此基础上,我以课件形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课件播放对于幼儿来说就像在观看动画片,而动画片正是幼儿最喜欢的内容之一,因此,在观看的过程中,幼儿是全神贯注的,这样就能够更好的去初步理解课件内容(即儿歌内容)。接着我还是以谈话形式引导幼儿去理解儿歌内容。但是一味的谈话形式时间一长也会导致幼儿的兴趣减少、注意力分散,因此在这个较长的谈话过程中,我还穿插了表演形式。如,“小鱼爱在水里游”,我问到:“小鱼在水里是怎样游的?谁来做动作呢?”幼儿表演了起来,有用两只手合在一起表示小鱼在水里游;“小鸟爱在树上跳”,幼儿就双手张开、跳来跳去……有了表演形式的加入,幼儿不仅兴趣更加提高了,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了,尤其是帮助了幼儿更好地记忆儿歌。在后来的环节中,我以朗诵形式、边表演边朗诵形式等带领幼儿巩固了对儿歌的记忆。
3 活动中要多给予幼儿鼓励和表扬
刚入园的幼儿还保留着家里“小王子、小公主”的性格,比较的以自我为中心,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还是比较脆弱的。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我每次都是以鼓励性的话语引导幼儿去倾听、去述说、去表演,在幼儿有一点自己的想法、有一点自己的表演时,我都会及时进行表扬。如:格格第一个上台表演后,虽然她非常紧张致使动作僵硬,但我还是表扬了她。而我却发现表扬了她之后,她的眼睛里迸发出了欣喜,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她的表现更加自然、活泼了。这就是鼓励和表扬的魅力。
幼儿园案例教学范文2
一、案例背景
“游戏是小孩子的‘工作’。” “儿童游戏中常寓有深刻的思想。”这是英国杰出戏剧家莎士比亚和德国著名作家席勒的至理名言。的确,“玩”是孩子童年最重要的事,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中认识和探索世界,在玩中发展个性。然而,在家长眼中,玩耍与进步是势不两立的对立存在,识字、算数、学习知识才是成长的王道;在部分教师心中,“听话”才能与“乖孩子”划上等号。
种种客观原因(又如:活动室空间狭小,班容量又大,每班50名幼儿、无钱购买玩具……),一年前,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主要以集体教育活动为主,剥夺了幼儿玩耍的权利,忽视了游戏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这种小学化的教学方式严重违背幼儿成长规律,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更重要的是教师为个别孩子贴上“捣乱、不听话”的冤枉标签,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幼儿心理健康。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喝水时间,老师在看着小朋友们接水,昌昌小朋友接完水回到座位没有好好喝,却把手伸向水杯浸湿,去摸旁边小朋友的头发。别的孩子告状:“老师,昌昌吐了唾沫,去抹xx的头发。”我听后赶紧走过来,还没来得及制止,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他竟然向XX小朋友的头上吐唾沫,然后像洗头一样,乱抹一气。当时,我被气晕了,大声呵斥:“怎么这孩子这么恶心,今天别喝水了,去前边站着去!”随即用温水给被摸的孩子洗干净了头发。等我心情慢慢平复,看着前面罚站的、还有点小可怜样的昌昌,我不免心软了,把孩子叫到身边问:“你为什么要向xx头上吐唾沫呀?”他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又让我思绪万千。“我正在给他抹洗头膏洗头那。”我的天,孩子的思维和成人的想法真是天壤之别,我为自己鲁莽的处理方法感到深深的内疚,这种内疚不是一句道歉所能弥补的。
片段二:早操时间,全园小朋友都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做操,只有我们班的昌昌小朋友跑去南墙根玩,我把他领回来,刚不注意又跑走了,强制把他抱回来做完操,真是不听话,特拧。回到教室狠狠训一顿,可他的回答,又让我汗颜。“我想看看小蚂蚁们玩游戏。”
片段三:每次户外活动回教室时,孩子们都爱偷偷的捡小石子呀小棍棒呀一类的东西,为了安全起见,每次回教室时,都是先来一顿训话,然后让孩子们伸开双手检查,同时摸摸每个孩子的衣兜,确定没有异物才放心打道回府。
三、案例分析
(一)家长急功近利,阻碍了游戏化教育的开展。
在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影响着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为了孩子能够在起跑线上领先,家长们使出了浑身解数,极尽所能的教孩子各种知识,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甚至,以自己的孩子会算加减法、识字多为傲。孩子回到家里,家长第一句话,不是问“今天在幼儿园玩的开心吗”,而是,“今天学的什么啊?
家长们远远不会想到“孩子不会玩”这是最大的缺点。
(二)教师的非专业性,导致幼儿教育没有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
1.《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这些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指导游戏,鼓励和支持幼儿根据自身兴趣、需要和经验水平,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材料和伙伴,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也是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教育活动新形式。它以个别化、游戏化的鲜明特点弥补了集体教学的缺陷,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得到了发挥,个人的经验、特点得以体现。
如果班级开设了“小小理发店”这个角色区域,还会出现“孩子用自己唾沫为他人洗头”这种现象吗?不会!模拟游戏不仅能满足幼儿的角色体验,更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2.《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这就使得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具有了较大的随机性和灵活性,为生成课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生成课程是以幼儿为中心,在幼儿园活动中师幼共建的一种弹性课程、灵活课程,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生成课程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回归孩子的真实生活。
如果教师尊重幼儿的兴趣,就不会刻板的强制把孩子抱回做操,而是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成课程“可爱的蚂蚁”。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如果教师明白:3-6岁正是幼儿对微小物体感兴趣的阶段,当孩子在院中捡小石子时就不会大声斥责,而是创设游戏环境,比如:捡石子比赛、系扣子比赛、夹豆子比赛等等,来锻炼孩子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幼儿园案例教学范文3
《通知》要求,学校要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实行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每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加强食堂管理,严格管控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清洗消毒、留样管理和用水卫生等关键环节。
禁止学校采购和使用无食品标签、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及超过保质期的米、面、油等食品原料和食品,仔细查验供货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合格证明文件,对采购的原料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条件要求贮存。
学校应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采用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供餐的,要把食品安全作为遴选供餐单位的重要标准,与供餐单位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
《通知》特别提出,鼓励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在厨房、配餐间等安装监控摄像装置,实现食品制作实时监控,自觉接受学生及家长监督。
云南将编写14本彝医学教材
云南网消息 近日,记者从省卫生计生委获悉,云南正式启动彝医本科教育教材编写工作。
据悉,彝族是西南地区主体少数民族,具有显著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彝族医药是中国第四大民族医药,是彝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并逐步积累发展起来的以彝族医药理论为指导的预防、诊断、治疗。
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进表示,彝医药不仅在云南省具代表性,在西南地区也最具代表性。彝医学教材的编写,将通过系统整理我国彝医药的理论体系,编写我国第一套学科较为系统的彝医药本科教材,将为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彝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必备条件,为民族医院提供人才保障,具有承载彝医药精华、传承彝医药和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意义。
2016年,云南省启动了彝族医药古籍文献及名老专家学术经验的整理研究,为彝医学本科教材的编写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目前,省卫生计生委已经牵头组织云南中医学院、各有关州(市)、云南省彝医院等单位和机构的彝医药知名专家学者以及省外彝医药专家,组建了彝医学本科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了彝医学本科教材编写框架与目录,遴选了各教材的主编。
云南计划编写的彝医学教材包括:人文课程类3本(彝语言与文字基础、彝医药史、彝族文化概论),基础课程类5本(彝医基础理论、彝医诊断学、彝药学、彝医方剂学和彝医经典选读),临床课程类6本(彝医内科学、彝医妇科学、彝医儿科学、彝医外科学、彝医治疗学和彝医护理学),共计14本。
浙江全国首套小学中医药教材
《光明日报》消息 日前,浙江省了全国首套小学中医药教材《中医药与健康》。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将中医药知识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的省份。
幼儿园案例教学范文4
一、幼儿教育学基础教学的特点
1、缺乏实践性
《幼儿教育学基础》一书是幼教专业的基础课程,内容涉及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幼儿教育概论和基础知识、幼儿园教育中的各种要素和幼儿园教育的相关实施路径,通过递进的方式把这三个方面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幼儿教育学的主要内容。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看,主要以理论知识介绍、教育教学方法为主,而较少的涉及到实践性的内容,因此,在幼儿教育学教学中,该门课程教学呈现出缺乏实践性的特点。
2、教师容易把握教育对象的规律
《幼儿教育学基础》一书的教育对象是中职生,该书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对幼儿、幼儿教育、幼儿园教学等都进行了一定规律的概括。因此,在幼儿教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总结出来的规律合理的开展教学活动,降低了教学中的难度。因此,呈现出了容易把握教育对象规律这一特点。
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
1、把教材与学生培养目标相统一
《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缺乏实践性的课程,教师把教材与学生的培养目标巧妙地统一起来,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实践在提高教学能力中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实践性。中职生的培养目标涉及到人际关系的培养、岗位胜任的能力等。因此,在幼儿教育学的教学中,可以把教材中的知识充分结合学生的培养目标来开展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讲授“幼儿德育”这一内容时,教师不但要讲授到幼儿德育的培养方法,如多参加劳动,增进与劳动人们的感情,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师还可以把这些方法正确地应用到对中职生的德育培养中去,让学生在接受幼儿德育教育方法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这种教学方法就达到了教材授课与学生培养目标相一致的目标,最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2、开展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把学生身边的人和事系统整编出来,用生动的案例模拟教学过程,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调动起来的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去尝试扮演各个角色,因此,案例教学法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幼儿教育学》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有条理地进行:
一是系统整编教学案例。在幼儿教育学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案例都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整编,比如可以把《幼儿教育学》中出现的案例进行收集,还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整理等。
二是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根据收集到的案例,给予学生讲解,在讲解《幼儿教育学》中出现的案例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教材了解案例,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分析解决,学生在解决案例的过程中,要正确的运用教材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是对案例进行总结和回顾。总结和回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内容。教师不但要总结案例,而且还要及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差异性。在总结和回顾的过程中,教师要以鼓励的态度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不要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通过对案例的总结和回顾,不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加深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有效地指导知识的深化,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性有重要的作用。
3、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内外实训是开展学生实践能力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教学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实训教学却充满生机活力。对此,学校和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这一需求,建设好校内外实训基地。
一是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可以把校园内的空教室改幼儿园仿真实训室,以学生自身为对象,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轮流模拟教师,其他学生模拟幼儿的方式进行。比如,在开展“幼儿游戏”这一环节的教学时,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模拟成幼儿去开展各种活动的游戏,也可以让模仿能力较强的学生去充分想象幼儿的特点去模仿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表情等。通过这种模仿幼儿的游戏教学,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幼儿的情感,体会到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内容的重要性,而更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一般是以本校附近的幼儿园或者是与本校关系较为密切的幼儿园为主,这类幼儿园可以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供实战性场所。对此,学校和教师要广泛联系建立学生的实训基地,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在幼儿园实际教学过程中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在开展“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教学时,先让学生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然后再根据幼儿的整体情况、个体差异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最终确定选定幼儿教育的相关内容。
4、课后布置具有实践性的作业
课后作业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每一小节的课程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具有实践性的作业,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是要布置探究性的作业。探究性的作业有助于学生自主去探究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比如,在讲授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布置一些学生家访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获取调查信息后进行探索总结。通过这种形式的锻炼,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利用所学知识去提高探究意识、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因此,这样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是要布置实践性的作业。比如,在对幼儿园教学环境这一部分讲授完毕后,先让学生去调查当前幼儿园环境中的问题及不足等现状,再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师再给予必要的指导,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再如,可以布置学生一些合作型的作业,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去,针对教学中教师留下的问题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予以总结、探索,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性。
幼儿园案例教学范文5
优化教研制度,议选教研负责人
完善的制度是园本教学特色化实施的保证,因此,幼儿园要结合本园实际优化园本教研制度。首先,要结合幼儿园全体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在规划时要考虑到教师之间的个体差异;其次,要科学制定出园本教研活动的时间,每周都要有一个长久坚持不变的时间组织园本教研活动,如果有特殊情况发生与教研活动存在时间上冲突时,要改变教研的形式,比如,确定主题后通知教师,撰写教研材料,并要求教师在下次例会中结合自己的教研材料做汇报发言;第三,幼儿园要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要结合教师和幼儿园的需求,为教师订阅、购买相关书籍、音像资料等,同时还要做到走出去,请进来,为教师外出参加教研活动提供支持,并定期邀请名师来幼儿园做教研活动讲座;第四,要提升管理质量,每次园本教研活动开展时,每位教师都要做到记录规范,能够在制度的约束下,良性运转。
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基础上,教研负责人的选用也是一项重要工作。教研负责人就是每次教研活动中的组织者、主讲者、管理者。在传统教研模式中,教研负责人是由幼儿园领导来确定的。一般是选用综合能力较强的老师,其他老师基本没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舞台,不可否认,各方面能力突出的教师是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标杆,但是,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需要在教研活动的参与中得到内化的。基于此,我们要结合教研活动的主题、目标、形式等选用教研负责人,让每位教师都能发挥所长,提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立足实际,找准教研环节
要打造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特色,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就要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找准幼儿园教研活动开展的切入点在哪里?首先,要把教研内容与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联系起来,把教研内容与提升办园质量的目标结合起来;把教研过程与教师的专业成长联系起来。找准了这些切入点,幼儿教师的教研活动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充分调动幼儿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这样的教研过程才能使教师乐于创新,打造自己的特色。
确定主题,促进教师成长
幼儿园园本特色的打造不能忽略各种问题的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主要有交流、讨论、座谈等。对此,幼儿园的教研负责人,要重视引导教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推进特色化的进程奠定基础。讨论问题的方式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种:
确定对话主题的研讨 在这类研讨中,教研负责人结合主题设计问题,让教师围绕问题展开研讨。教研负责人在教师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幼儿教师的兴趣点以及每一个人的最近发展区,并挖掘共性的话题;同时,教研负责人还要在教师的对话互动中,关注教师的困惑,找出解决的办法。比如,我们幼儿园确定“阅读区环境创设”主题研讨中,教师畅谈了自己对阅读区的创设意义、创设方式等方面的见解。教研负责人对老师的观点进行了梳理、总结、提升,总结了阅读区环境创设的重点要素。
结合教学案例开展讨论 教研负责人可以通过观摩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录像等,写出教学案例发给教师并组织教师开展讨论,使教师与教学案例形成互动,教研负责人要和教师一起挖掘案例中的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找到教学案例研讨的重点,并引领教师讨论。比如,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对《小魔术师成长记》进行了录播,将问题与案例结合起来。通过形象化、生动化的讲解,深化了教师对问题的理解,知道了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
教师自由发言式研讨 幼儿园教研活动,追求的是园本特色与师生共同发展,在教研研讨中,教研负责人要做到面向全体教师,让教学水平、专业能力存在差异的教师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还要因人而异,将对简单问题的发言机会留给那些教学经验不足、自信心缺乏的老师,让他们在发言中逐步锻炼自己的能力,把那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留给业务能力较强、敢于创新实践的老师,起到以强带弱的作用,促进全体教师的进步。
幼儿园案例教学范文6
推荐理由
本手册的每一条指标都建立在这样一个理念的基础上,即教育是为了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于是,以幼儿发展为本、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成为本手册贯穿始终的主线。编制这本《幼儿园教师成长手册》是想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搭设一个阶梯:想为刚刚开始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急切地希望了解和掌握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幼儿园教育工作具体要求的新教师配备一个助手,也为那些已经从这项工作中尝到乐趣、正全力以赴去追求精通的人提供支持。
幼儿园管理的50个典型案例
主编:程凤春
推荐理由
本书精选了50个典型案例,涉及幼儿园管理的方方面面。每个案例既有思考题及问题解答,也有案例分析,但其意图并不是要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希望引发思考,给管理者以启迪与帮助。书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教育管理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和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主编:刘艳珍 马鹰
推荐理由
本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也是幼儿园园长、教师岗前培训的必修课程。本书旨在使学生或学员通过对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的系统学习,对幼儿园管理所包含的管理知识和策略,幼儿园管理中人、财、物和环境四大要素及管理的具体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认识,进而通过问题式的学习和思考方式,树立有效管理和科学育人的观念。
幼儿园保教实习指导
主编:唐志华 汝茵佳
推荐理由
幼儿园保育实习和教育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环节,本书(全三册)是一本指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用到幼儿园的实践工作中,并加以梳理、记录和检验,从而锻炼和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性课程教材。本书在内容安排上分三大部分,分别是《幼儿园保教实习指导》及两本配套手册《保育实习工作手册》和《教育实习工作手册》,后者分别运用于学生保育实习和教育实习阶段,既有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又利于评价和保存。
答新手幼儿教师120问
主编:刘洪霞
推荐理由
120个来自教学一线的典型问题,34位优秀幼儿教师的成功经验应对。本书用问答的形式呈现了初入职幼儿教师(包括学前教育专业、非学前教育专业及转岗教师)最感困惑的120个问题及其应对技巧,内容涉及常规习惯培养、互动环境创设、过程观察指导、家园合作联动、专业能力成长五大领域,以帮助初入职的幼儿教师有效地缩短入职适应阶段,尽快地掌握幼儿教育教学技能,迅速地完成“新手教师一熟练型教师一胜任型教师一骨干教师”这一过程。
民办幼儿园的创办与管理
作者: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