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

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范文1

关键词:高职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4-3277-03

1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高等教育教学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任务之一,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那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就尤为重要,我们在开发本专业课程体系之前首先明确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大量企业走访,深入了解企业人才基本素质、专业技能以及数量需求,明确本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群。然后针对职业岗位群进行深入解剖,从中提炼出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以适应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为主要依据进行课程体系构建。通过聘请行业、企业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对课程体系进行反复论证,开发出具有行业特色,符合高职实际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课程体系。

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现状及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全球信息网络化,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从事网络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网络软件开发、测试,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获取信息的工具。

3 职业目标及岗位群分析

3.1明确职业目标

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大量、长期的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基本素质、专业技能以及数量需求,最终将培养的毕业生的职业目标定位于面向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的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的流程如图1所示。

3.2 确定岗位群及核心技能要求

在完整的面向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的工作过程包括了售前、售中和售后三大阶段,每个阶段对应的岗位群、岗位职责和所要求的核心技能有所不同,但有许多共性,具体如下。

3.2.1工作过程:售前阶段

工作岗位:售前工程师;售前技术支持;系统工程师。

岗位职责:跟踪和挖掘客户需求,完成方案编写、投标、产品选型、售前交流、售前测试、客户引导、产品演示等销售支持工作,协助项目经理协调管理客户关系。

核心技能:有较强的口语表达力、沟通协调能力、项目组织能力; 较强的网络方案规划、设计和方案撰写能力;熟悉国内外主流网络设备厂商产品的最新应用。

3.2.2工作过程:售中阶段

工作岗位:系统集成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测试工程师。

岗位职责:制定合理的网络架构和网络解决方案;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技术交流及研讨,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完成系统集成项目中的设计、实施、测试、维护等工作。

核心技能: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熟悉各类网络主流技术,精通国内外主流网络产品的配置、优化与测试;能熟练搭建主流服务器,并对数据库、服务器进行优化。

3.2.3工作过程:售后阶段

工作岗位:网络信息管理员;运维工程师;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

岗位职责:及时对客户提供维护管理技术支持,并为客户提供相关培训;对网络监控进行分析为客户提供故障诊断和排除以及网络优化设计;分析评估安全漏洞,并制定相应安全管理策略。

核心技能:具有良好的文档撰写与培训能力;熟悉各类网络监控技术,具备网络故障的分析、判断、解决能力;熟悉主流网站开发技术,能对网站进行维护、更新、升级。

3.3人才培养质量要求

本专业的职业目标主要定位于每一岗位群中要求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及较高技术应用能力的高、中级职位。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也是紧紧围绕着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过程中需掌握的核心技能。

5 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撑

1)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队伍

无论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应先行一步。因此有计划、有目的让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为教师创造对外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成立工程团队,多做工程,多做项目,通过项目锻炼教师实践技能,这样才能造就一支真正适合高职特色的师资队伍。

2)深化产学研、为专业发展提供可靠依托

产学研结合要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定位,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按市场规律推进产学研的多赢局面,充分调动企业、行业参与人才培养、支持学校教育的积极性,使双方保持长期、稳定、健康的合作关系。

3)突出高职教育中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很大的不同就是要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并在这些实践环节中高度重视职业道德培养,按行业标准组织项目实施。突出我国高职教育优势,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鼓励学生参加国际认证。

将行业认可度高的国际认证的配套课程引入到专业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参加CISCO、Microsoft等国际认证考试,通过大规模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认证,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保障学生的就业质量。

6 结束语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于2006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我院的“1221”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高职教育近十多年摸索出来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新路子。我们在“1221”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开发了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相信这篇文章对其他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圣良.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6(35): 14-15.

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工作过程系统化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这么一个现实,那就是一方面是社会对网络应用人才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我认为主要还是高职所培养的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用户的职业岗位要求所致。造成社会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差距是多方面的,其中专业课程体系的不合理是最根本的原因。为适应21世纪社会用人单位对计算机网络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应该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摒弃和改变传统的学科式教育观念。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为逻辑起点;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为落脚点;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主线,科学地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2 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想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到人才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面向就业行业及岗位、所设置的课程应直接面向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更应直接面向未来完成某项实际工作任务的职业专项能力的培养。课程的设置除了要充分考虑到现阶段社会具体岗位能力要求外,还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课程的设置要抛弃学科式体系的知识主线,而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来组织序化课程。为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主线,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时应突出职业技能的养成所需的环境,即要充分考虑到实训、实习环节及顶岗实习的实施,在课程设置中还要充分融于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的知识点、技能考核点。

3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高职院校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了使学生达到职业(岗位群)要求所需的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娴熟的职业技能。①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职业,就是因为它具备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对象、方式、内容、方法、组织、工具等方面具备自己的独到之处。基于这个思路,我们以职业(岗位群)分析为逻辑起点,分五个步骤完成课程体系的构建。如右图所示。

3.1 职业岗位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与毕业生调研等形式广泛开展调研活动。调研工作是课程体系开发的一项基础工作,目的是解决好专业的准确定位问题。②其内容包括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就业岗位及岗位知识及能力要求、毕业生去向等。在完成大量的调研工作之后,还需要经过行业技术专家经过充分、科学的论证,主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有哪些;职业岗位所需职业资格证书情况;岗位就业情况;现行的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我们一方面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开展独立的调研工作,另一方面也参考麦可思职业分析报告的结论。通过充分细致的调研、分析、论证工作,形成计算机网络技术职业(岗位群)分析报告。报告认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高职人才社会需求面广,就业形势好。网络技术人才应具备“建网、管网、用网”等能力,主要面向的岗位有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WEB开发师。相应的岗位及岗位描述如下图。

3.2 工作任务分析

职业岗位分析确定了专业培养的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是指借助一批从事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实践专家对职业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员工。召开实践专家座谈会是成功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的一个重要保障。通过在社会上聘请15个左右的行业、企业专家,按照他们的职业活动及职业成长规律分析归纳岗位工作任务,最终形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汇总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任务分析表汇总了共40个工作任务(略)。

3.3 典型工作任务提炼

本阶段的目的是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归类、整合职业行动能力,选择合适的载体,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行动能力要求(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主要包括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工作对象;工具、方法及工作组织;工作及技术要求等内容。最终得到典型工作任务汇总表(如下表)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描述表(略)。

表1 典型工作任务汇总表

3.4 学习领域课程确定

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事实上就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的转换通常采用“能力递增法“实现,按照从简单典型工作任务到复杂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从教学的角度顺向分析。这个阶段的实现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要突出职业性,即学习领域的排序要符合职业成长规律;二要满足教育性,即学习领域课程以工作任务的实现为主线,在工作过程中有机的插入相关的知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常来讲一个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一个学习领域,所以我们最终得到9门学习领域课程。

3.5 课程体系构建

学习领域的确定主要完成的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合格的高职学生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素养、娴熟的职业技能及极强的职业后续发展能力,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有机交融。基于这个原则,我们按照三平台一领域的原则完成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工作,如下图。

4 结束语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要制定出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满足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既要充分学习最新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又要充分考虑到地方经济发展及办学条件的实际情况。课程体系的构建还需要一批勇于探索实践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符合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满足“工学结合”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及与实际工作过程考核想吻合的考评机制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出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竞争力的高职人才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范文3

[关键词]数值计算方法 勘查技术与工程 独立学院 教学改革 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63-02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几乎所有学科都走向定量化和精确化,从而产生了一系列计算性的学科分支,如计算物理、计算化学和计算地质学等,作为工程类计算的课程,数值计算方法成为石油与勘探等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有很强的实践性。但传统教材、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实践性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而且会逐渐导致专业自身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根据我院为社会培养“一线工程师”、“一线管理师”、“一线经济师”的人才培养目标,立足我院学生基础条件,笔者提出了计算方法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构建了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数值。

一、改革前的思考

(一)学生的基本特点与教学中的问题

在与油田单位、基层等学生家长和亲朋的走访和交流中,可以发现独立学院的学生有自身的优点:头脑灵活,动手能力强,兴趣广泛,善于交际,具有一定的特长。但学生普遍存在入学时学习基础较差的问题,在我院笔者对所带的2届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班级调研发现(表1),大多数同学各科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部分同学偏科极其严重,少数同学由于其他原因,而导致高考成绩不高。而最初在我院教学中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方式基本上是校本部的克隆和复制,人才培养方案中,追求理论系统性、完整性、以学科为中心,学科内容理论性较强,知识结构偏重、偏难,教师教不下去,学生学不下去,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因此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性,必须在教学中有侧重点和改进点。

表1 我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09级和2010级高考成绩较差原因调查

(二)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

传统数值分析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内容多,而教学时数少。在2006以前,长江大学本部的“数值计算方法”开设时间在大三,课时为60学时,而随着学校改革,增加实践教学量后,将“数值计算方法”课时调整为48学时,如果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方法,一本教材,加上黑板和几支粉笔,必然造成有些内容得不到细致的讲解,且时间上反复的公式推导,极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效果自然不好。

二、数值计算方法教学改革总体思路

(一)注重课程中的思路

“数值计算方法”很多内容在“高等代数”、“数学物理方程”、“线性代数”等课程中都学过,但数值计算方法课程更注重应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指出其与传统数学方法的区别。以近似计算思想为例,传统的数学中强调逻辑的严密性和数学计算的准确性,但科学工程计算中所接触的数据可能是带有舍入误差的近似数据,涉及的很多数学问题无法求出准确解,只能被具有一定精度的近似解替代,且经典完美的求解析解的方法在数值求解中也不一定适用,故近似计算在数值计算过程中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而在地球物理资料处理与解释中,近似计算的思想应用十分广泛。

(二)改革和加强教材使用

以往我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数值计算方法课程使用的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计算方法”,该教材优点突出:重理论,系统性强,应用少。而我院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使用”算法,学习的目标不同,所选教材的内容、体系及侧重点应有相当的差别。针对该问题,2011年笔者改选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值分析简明教程(第二版)作为课程教材,主要因其针对工科专业应用性“数值计算”的教材思路,教材方法理论简单明了,应用重点突出。对比勘查技术与工程2009级和2010级选用该教材教学效果:(1)课堂讲授中,2009级学生,上课中忙于听讲,对问题的反应不积极,容易走神;2010级学生的兴趣较高,对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反应积极而热烈。与同学谈心中发现:2009级学生感觉课程晦涩枯燥,认为没有实际用途。(2)从课后考试分析情况(表2)看,总得分上,2010级学生卷面平均成绩要好于2009级,可见学生对课程有兴趣时,学习效果要好;另外笔者设置基础题40分,综合题30分,实际应用题30分的布局,表中可以看到,2009级和2010级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知识均掌握得不错,但2010级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题的能力更好一些。至此,教材的改革初步见到一定的效果。

表2 我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09级和2010级数值计算方法考试成绩分析

(三)教学思路和方法改革

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图1),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进行课堂情景讨论,并以课堂为背景建立大学生创新平台,并适时举行班级间的数值计算方法数学建模竞赛;在课外教育中,积极宣传数值计算方法在地球物理中的广泛应用和系列讲座,并在课外建立兴趣小组,并组织开展定期定量的小组活动;而在课后考核中,建立“思路过程+考试+上机”的考核机制,从培养和监控学生学习过程中思路的建立过程、考试的成绩情况和上机的知识计算机应用状况看,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反馈到后期的教学改革中。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是:(1)实验教学法,针对我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我们坚持10学时的上机时间,期间进行数学实验内容的初步设计,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案例教学法,针对学校学习理论较多的情况,我们收集整理国内外地球物理勘探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归纳整理成教学案例,在数学建模课堂实行案例教学。(3)专题讲座法,结合各位教师自身的专业和科研,适时地将科研专题内容介绍给学生,这样教学就显得更为深刻生动。(4)情景讨论法,为迅速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我们通过开放机房,建立创新实验平台、数学建模竞赛等途径,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师生经常在一起讨论,相互促进、相互提高。(5)课外兴趣小组法,让学生在对专业有一定的认识后,自己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主动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

图1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三、结 论

当前,石油勘探行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应用型人才早已成为我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在近2年来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强化课程中的思想教学,改革并加强教材的使用,改革教学思路和方法,构建了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对数值计算方法课程教学的改革,使学生圆满地完成了本课程的学习,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郭麦成,孙首臣.独立学院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 郭麦成,孙首臣.独立学院教学过程管理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 吴筑筑,于江明.计算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工程技术;应用;策略

Abstract: since 1946 the world the first electronic computer ENIAC since birth, computer network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indispensable part in life. At present,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all fields to reduce humanity of many repetitive mental labor, greatly enriched the human creativity, improve the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comput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not only change the people access to information channels and information, and change the way people live, makes the idea of people in time and space also have changed.

Keywords: comput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水利、水电、建筑、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工程中,就开始引入了计算机替代人工进行计算的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但是现在很多刚离校就业的大学生们,却是完全依赖着计算机,以计算机的计算数据为准,这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将对工程建设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工程师在进行正确应用计算机工程技术进行工程设计工作的教育和提醒,是当前应该注意的一个突出问题。

1.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现状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计算机应用程序的开发形成了这一批技术工程师从走出校门开始,就在计算机上进行工程计算、设计。他们小再经历老一代工程师们通过乎工计算的过程,甚至自日迷信计算机,认为计算机是解决一切工程问题的源泉,简单地信赖计算机。随着人里的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但又缺乏对计算机软件的质里的保证,包括对软件开发者和其技术支持的技术资质证明;软件开发商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过程的严格评价,软件中所用技术的理论依据的严格评价;简单和复杂例题测试结果的严格评价及其与其他独认求解结果的比较等等很多威胁到工程技术安全的问题,被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发展所掩盖了[1]。

在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的滥用开始日益威胁着公众的安全,计算机技术被抬高到了是知识、经验、思维的替代品。人们越来越愿意相信计算机技术使他们能对工程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很少有人在想,特别是年轻的工程师们更很少去想,如果没有计算机,工程设计师需要哪些必要的知识和经验。人家都相信,解决工程问题的专业知识就是怎样使用计算机技术以及计算机本身的专业知识,有的甚至把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当成能胜任工作的能力,人里的工程师们相信,他们仅仅依靠计算机技术就可以“解决”工程问题。没有人认识到高质里的工程只能是渊博的工程理论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以及艰辛的脑力劳动、高质里的设计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在工程设计计算中利用计算机工程技术已有了很严重的负内影响,它使年轻的一代工程师们相信计算机的安全庄、知识庄和能力。他们变得如此依赖计算机,以至十丧失了正确进行工程计算工作的能力。他们不懂得计算机不可能记录有关模型、分析和设计的一此技巧。在现实工程实践经验中,工程设计,特别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模型是千差万别的,计算机不可能识别上千万种工程设计思想,除了具有陕捷的计算速度以外,计算机程序只是一此离散的知识。而真正的工程知识是经验、直觉、灵感、领悟力、创造力、想象力和“认知”的巨人综合体,它超越了任何计算机程序和程序员对结构工程的“理解”。

现代工程具有复杂的理论依据、集体的设计思想,单纯的依靠计算机工程技术是不可能让人们学习有意义的经验的。越来越多的工程师们都期盼计算机软件能将工程设训程序完全自动化,希望在解决工程问题时他们只需要区化类型和条件,让程序自动生成必要的数学模型,完成复杂而重复的分析和设计过程,最后由制图工具完成设计图纸。这样,工程设计唯一的责任就是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评价最后的设计“成果”。而对于是否能可靠的检测特征值,在进行分析时是否用了足够的模型、状态,或计算机建认数学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工程实际的特征,分析结果对工程敏感部位是否敏感,计算结果是否在条件允许范同之内,是否能根据实际的工程设计模型对某此边界条件进行调整。这些在年轻一代的结构工程师们心中,都变得模糊不清。

很多软件开发商,在对计算机技术知识的精通之外,毕竞不是工程师,专业技术知识肯定有着各种方面的欠缺。计算机是一种工具,不可能替代人的脑力劳动、人的知识、经验的积累,计算机能处理大量的信息,但计算机程序是没有多少工程实际工作经验的程序员编制的,程序对工程建立的数学模型也不会很完善,在计算中,即使是错误的信息,计算机也不可能识别,同样的都在计算机上显示给专业技术工程师们。这就要求专业技术工程师们自己能通过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来控制设计计算机的偏差。

在软件的实际应用方面,那些只有极少经验、极少学识、年轻的工程师依靠计算机软件来解决极度复杂的结构分析和设计问题。他们对力学基本原理和设计规范的背景知识了解很少,无法判断程序算法所蕴含的假设和步骤,也无法判断计算机运算结果的质量,他们宁愿相信计算机程序产生的任何结果都是正确的,也无法怀疑计算机作出的所有结果,以及用独立的例题校验结果,这对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方面造成了很大的缺陷[2]。

2.如何正确合理的应用计算机工程技术

首先,在年轻一代的工程师当中,应让他们对工程设计的危险性、对公众安全的威胁、对工程设计的责任感有一定的认识,应该让他们知道,工程特性是由工程设计的质量决定的。真正有经验的工程师,应该不用完全使用计算机就能工作,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本身并不是坏事,问题的核心是在工程计算中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不能滥用计算机。要强调工程实践中知识、专业技术以及经验的重要庄,了解“为什么”这样设计才是关键。专业的工程师应在参加工作的最初一段时间内,对工程设计计算进行手工求解,了解手工求解的原理、基本原则和提炼模型、识别计算结果中的错误,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对计算机的计算结果应持批评态度,尊重工程实践经验,通过工程实践学习工程设计,强调从那此资深的或有经验的结构工程师那里学习结构工程设计。不依赖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要经常怀疑计算机,在没有深入工程以前不使用计算机的结果。在被工程师证实正确之前,假设计算机提供的结果是错误的。在用计算机求解之前,必须先知道答案。不崇拜计算机,而是崇尚知识和经验,提倡全面了解工程理论和实践中的所有经验。

计算机在为人们提供很多方便、快捷的图像、文字、数值计算等信息处理技术的同时,要认识到计算机不可能能成为人类知识、经验、远见、灵感、创造力、想象力、独立思维的替代品。虽然在工程实践中计算机技术是非常有价值的工具,但是工程师们必须认识到对工程学的原理、方法、标准等等的全面了解,比对计算机操作方法的了解要重要得多,计算机不可能记录有关模型、分析和设计的一些技巧[3]。

一个称职的工程师,应具备不依赖计算机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应具备经验、直觉、灵感、领悟力、创造力、想象力和对工程的设计思想的能力。能独认地靠学识、创新和丰富的经验,而不是是依赖计算机找出工程问题的正确解答。计算机工程技术只能回归到工具的位置,只是一种方便快捷的计算、图像、文字处理等信息技术工具的位置,认识到这点,将对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策略起到重要的影响。

3.总结

总而言之,对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不能完全依赖于计算机及其得出的表内数据,而应该更多的凭借自身的工程经验知识,这是一个合格的工程师所必备的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孙振涛.浅论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创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8(2)。

[2]肖明辉.计算机工程技术基础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2)。

[3]包艳琴.计算机工程技术要点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6)。

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工程 集成电路 无线网络

中图分类号:TP2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298-0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项目都需依靠计算机工程来开发、运用和完成。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计算机工程所研究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专业学科更是相当广泛。因此,计算机工程专业没有一个完全限定的范围。就目前而言,计算机工程专业主要包括:软件工程、编程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网络编程、微处理器和接口、软件技术与工具开发、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系统架构。另外,计算机工程和电子工程密不可分,所以部分的电子工程专业也纳入计算机工程学的研究范围。

电子计算机工程是一个主要以电机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的部分交叉领域为内容的工程学,它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及实现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计算机工程师通常受过专业的电子工程(或其他与计算机工程有关的电机工程学分支)、软件设计和软硬件集成综合技能的培训。工程师的主要课程有电学、系统分析、统计、模拟和数字电路、电子计算机辅助作图(CAD)、微处理机和微控制器、微波技术、光学技术、机械加工、数据通讯、计算机网络和技术报告写作等。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人际交流能力等。

计算机工程师的工作涉及很多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内容,其关注范围包括微处理器、个人电脑、超级计算机和电路设计(特别是集成电路的设计)等。计算机工程并不仅仅关注计算机系统本身的工作,还致力于多个计算机组成更大规模的分布式系统。涉及计算机工程的常见工作包括为嵌入式系统、微控制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编写设计软件代码和固件,此外还常常结合模拟的传感器、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的设计,以及参与操作系统的设计。计算机工程和机器人的研究和设计也有一定的关联,特别是那些大量依靠数字系统来进行电动机、电脑辅助沟通、传感器相关系统监视、控制的机器人系统。

根据不同的研究、应用侧重,计算机工程可以分为下面这些专业领域。

一、软件代码、密码学和信息安全

主条目:信息安全

从事这一分支领域的工程师的工作包括信息的编码、解码,设计开发密码技术、网络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随着信息化的到来,计算机系统和互联网的安全成为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问题,许多国家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这一分支学科的研究。在民用领域,移动电话通信的保密也是这领域计算机工程师的工作重心之一。

二、通信和无线网络

主条目:无线网络

这一分支是电子学、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领域,主要关注无线网络的通信质量和效率。高质量的无线网络对于军事上的远程控制至关重要,同时对于扩展民用便携设备的功能也至关重要。这一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研究信号的调制、解调,高清信号的压缩,可容错系统,以及降低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出错的几率的方法。他们的研究涵盖了从基础的信号理论到实际的通信产品的广大范围。

三、计算机编译器和操作系统

主条目:编译器和操作系统

这一领域主要包括计算机编译器和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研究人员会设计更新的操作系统体系结构、更有的程序分析技术和提高程序可靠性。

计算科学与工程

计算科学与工程是一个较新的分支领域,和数学学科交叉较多。这一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主要考虑更优的计算方法、建模方法。他们的理论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验证、半导体器件制造参数的确定、雷达系统的分析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四、计算机网络、移动计算和分布式系统

主条目: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计算

这个分支学科重点研究由多个计算机构成一个整体,并通过合理的方式来提高其共同工作时的效率。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日常生活常常涉及大量数据的处理,这时,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机集成系统(计算机集群)就能发挥其高超的计算能力,这在气象监测预报、生物科学探索等情况应用广泛。

五、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并行计算和可靠性

主条目: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并行计算

这一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主要致力于研究提高计算机系统可靠程度、安全性和运算性能的方法。他们的工作可能包括设计用于多线程任务的微处理器等。他们也从事新的基础理论、算法和计算机工具的设计开发工作。

六、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学

主条目:计算机视觉

通过机器“观察”外部信号的改变,并做出合适的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的能力。这一技术的前提是开发出高效的视觉传感软硬件,即能够快速捕捉周围环境的信息,并在短时间内用合适的信号来指代这些信息,然后还需要在计算机系统内部进行处理,最后让类似机器人的设备做出反应。这是人们一直希望能够实现的。当然,要研制出高性能的机器人,还需要强大的人类行为建模、图像处理以及人机界面等等。

七、嵌入式系统

主条目:嵌入式系统

这一专业领域内的工程师主要从事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致力于提高其速度、可靠性和工作特能。嵌入式系统存在于许多日常产品,从小型的收音机到大型的航天器中都可看到它的身影。现代的移动设备功能日渐强大,离不开高性能的网络技术和嵌入式系统。

八、集成电路设计、测试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主条目: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集成电路设计

计算机工程的集成电路分支主要包括电子学和电子系统的相关知识。这一领域主要致力于提高下一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相关电子系统的速度、可靠性以及能源效率。 工程师利用有关的软件算法、硬件架构技术可以实现集成电路的低功耗设计。

九、信号、图像和语音处理

主条目: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

计算机工程的信号分支主要研究、开发与人机交互相关的内容,包括语音识别和生成、医学科技图像、通信系统等。这一领域的其他工作还包括计算机视觉开发,例如人类的脸部特征识别。

现如今的电子信息社会,计算机技术已经普及到了各行各业,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办公已经离不开它了。我们要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让计算机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百度维基.

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维护管理

1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1.1员工管理。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设计和管理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作为一项高科技工程项目,软件工程管理对于相关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工程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使用的技术,同时具备数据整合分析的能力。为使计算机软件管理工作顺利完成,软件工程人员应首先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增强工作责任感,在工作中与其他部门人员积极配合,努力保证每一个管理环节的质量。与此同时,软件工程人员还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积极学习新兴计算机工程技术,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1.2用户管理。软件开发的最终收益者是广大用户,因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也应充分考虑用户需求。为完善后期管理工作,相关管理人员应在前期就与用户保持积极联系,充分了解和调查用户对计算机软件的要求。在软件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应做好用户信息的反馈工作,并对问题较大的部分进行及时整改,充分保证软件的实用性,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1.3组织管理。计算机工程也属于信息工程,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处理并传递大量的数据信息。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必须对信息进行高效、完善的组织。相关技术人员首先应对数据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形成数据组织的一套系统,在进行数据整合时遵循整体按照系统进行,局部根据实际调整的原则进行。软件在应用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针对软件工程的潜在风险,实行风险管理,避免其在应用中,表现出低度的安全性能[1]。规划软件工程中的风险管理,最主要的是建设风险管理制度,强调风险意识。首先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清晰识别软件工程研发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规避软件风险,实时保护软件工程的应用;然后加强风险控制,对运行周期比较长的软件,实行风险控制,将风险机制引入到工程内部,降低工程运行过程中的损失,控制风险于安全范围内;最后推进软件的开发管理,结合软件工程的实际应用,记录软件工程开发与应用的详细内容,合理监督工程运行,保障工程处于零风险的运行状态。例如:通过管理制度,清晰识别软件由开发到使用的风险因素,深入研究开发阶段,重点在编程、试验方面进行风险分析,控制开发风险,设定软件空间,提高软件读取、运用的能力,同时跟踪软件应用,在软件应用中,设置风险跟踪系统和反馈系统,风险跟踪主要是监督软件应用中遇到的风险,进行远程处理;风险反馈则是根据用户在线使用,针对出现问题实行及时反馈,软件开发者根据反馈风险,规避处理。

2计算机软件项目的管理问题

2.1用户需求与实际管理中存在较大差距。基于计算机工程的复杂性,用户对计算机软件的使用需求有很大一部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达成。造成这一原因的因素除了技术限制等方面的客观原因,还有管理人员操作不规范、数据统计不够完整等因素。其次,由于我国计算机软件管理领域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导致技术人员在操作时有很大的随意性,使得用户需求与实际软件功能有较大出入。

2.2对工作量估算的误差。计算机系统要处理的信息数据相当庞大,数据间关系又十分复杂。为高效的完成计算机软件管理工作,技术人员必须首先对信息数量量进行较为准确的估算,从而对数据管理工作投入适宜的人力和物力。对工作量估算的误差将会极大地影响到计算机工作的效率。人为的因素是导致误差产生的主要因素。技术人员对数据的处理方式、后期的校对整改工作都将极大地影响数据量的准确度。因此,有许多估算误差都可以通过后期的核查避免。软件工程人员必须首先端正工作态度,其次应制定一套完整的数据量估算体系,从而提高数据估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3计算机软件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3.1提高软件工作效率。信息化时代,各产业的相关理论技术都在进行革新,对于高科技信息产业的计算机工程更是如此。原有的前台软件控制方法在不断发展的计算机系统下已经不再适用,网络开发商逐渐使用工作效率更高的数据库管理来代替传统的软件控制系统。在这种管理系统的控制下,软件运行的速度和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在未来这种管理系统应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3.2建立健全的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对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管理可以分为几个方面。首先是相关技术人员的管理。高科技人才是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在软件管理领域,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工程人员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并制定相关的措施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是对高层监管人员的管理。对于监管人员也应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软件管理问题发生时能及时地做出应对和调整。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为监管人员的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3.3建立统一软件开发平台。建立统一的软件开发平台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数据管理。目前,在我国还尚未有一个完善统一的管理平台,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可以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积极推进平台的建立,为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管理提供一个更好的技术支持。

3.4加强软件工程的风险管理。软件的开发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要有效地规避风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应进行有效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的风险主要产生与用户要求与软件实际功能的误差。当用户要求达不到满足时,软件开发商必须在原有的软件功能基础上进行整改,从而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为避免这种现象,软件开发商应在前期做好与用户的沟通工作。其次,技术工作人员必须保证软件开发的进程。计算机行业产品技术的更新速度快,软件开发一旦更不上市场需求就会很快被市场淘汰,为此技术人员必须保证软件开发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