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

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1

关键词:个案研究法幼儿教育运用原则实例

1什么是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CaseStudy)是对一个个人、一件事物、一个社会团体或是一个社区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它是一种能够提供对教育问题成因的理解,对经纬万端的错综关系作周全的涵盖,对动态变化之时空情境条件做适当分析的研究方法。又称个案研究、个案法、案例研究法,起源于医学诊治病案和侦破学中的刑事案例,之后逐渐推广和应用于心理学和教育学中。实施过程主要包括确定对象、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评定资料,指导个案,追踪评价等四个阶段。该研究方法最大的优势在于研究者通过在现场长时间深入的观察研究,从而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解决有关问题,这也正是质的研究的基本范式要求。在教育与心理学研究中,个案研究法通常是通过选定一个典型的个人(学生或教师),一件突出的教育事件或一个有代表性的教育团体为研究对象,以其变化发展的过程为研究内容,收集有关这个研究对象的一切资料,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分析研究,探索造成某种特殊状况的原因,从中揭示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改进措施,促进研究对象的良好发展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包括对一个或几个个案材料的收集、记录,并写出个案报告。通常使用观察、面谈、收集文件证据、描述统计、测验、问卷、图片、影片或录像资料等方法来实现对现场数据的收集,被称为“实地调查”。

2个案研究法的基本特征及其优缺点

个案研究法作为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它有着自己的特征,其基本特征包括了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与个别性;研究过程的连续性与动态性;研究材料搜集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正是它的这些基本特征,使得它优缺点兼具,优点主要表现为通过对研究对象的长期、全方位的研究,能够得到更为客观和深入的研究成果,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其根本上的缺陷和不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与个别性使得研究结果局限性大,推广度差。第二,由于研究过程的连续性和动态性以及材料收集的广泛性使得研究成本高,同时也不能保证材料的真实性。第三,研究过程中人为因素明显,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第四,个案研究针对现象的分析不能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五,个案研究中还存在道德问题。

3教育学个案研究法的类型

个案研究法自诞生以来,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理论探求、理论验证的个案研究—尤其是一般论点的研究,其目的是阐释清楚那些既存的模糊问题,激发读者兴趣;第二种是故事讲述、图画描绘的个案研究—描绘和叙述有趣的、有价值的教育事例、方案、计划、章程和制度等;第三种是评价型个案研究—需要研究者对教育事件、方案、计划、章程和制度进行分析,判断其价值,使读者确信。

4个案研究法的运用原则

4.1发展性原则

个案研究法强调收集一切与研究对象相关的资料,既包括空间上的相关,也包括时间上的延续,是在一段时间里对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的持续性关注和记录。在幼儿教育研究中,个案研究法的使用者尤其要注意幼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

4.2完整性原则

在进行个案研究对象选取时就要充分考虑对象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抓住对象的个体特征的同时,还要清楚掌握对象与所在整体间的关系,注重研究对象的整体性,从而确保研究资料的完整性。在幼儿教育研究中就是要注重幼儿与同伴、家庭成员、幼儿园、社区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4.3真实性原则

在个案研究中无论是研究对象本身或者是研究者都要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在幼儿教育中就要确保幼儿本身、家长、教师、同伴和研究者所提供的资料真实可靠。

4.4主体性原则

在个案研究中,应该以幼儿的视角来审视和观察问题,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不刻意引导其言行,保证幼儿主导研究资料过程。

5个案研究法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在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不少研究学者运用个案研究法,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研究所撰写的书籍为幼儿教育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以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略传》和普莱尔《儿童心理》影响最大,直接奠定了幼儿心理与教育研究基础,后来蒙台梭利等人的研究都深受影响。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陈鹤琴也运用个案研究法对自己孩子身心发展进行了记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集成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奠定了我国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基础。

5.1普莱尔《儿童心理》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之父”普莱尔发表了著作《儿童心理》,这是第一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专著。此书记录了他的孩子从出生起到三岁生长发育的情况,普莱尔每天都对孩子进行系统观察,偶尔还进行实验,后来通过对记录的整理就成了《儿童心理》一书,这本书奠定了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基石,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儿童心理》共分三编:第一编讲感觉的发展(关于视觉、听觉、肤觉、嗅觉、味觉和机体觉的发展);第二编讲意志的发展(主要关于动作的发展);第三编讲智力的发展(主要关于语言的发展)。直到现在,这部古典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还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参考价值。

5.2达尔文《一个婴儿的略传》

美国博物学家、进化论创立者达尔文将进化论和心理发展相结合,通过长期观察自己的孩子,详细地记录下婴儿的动作、表情的生理发展变化,思维、观念等心理的发展等情况,由此总结和撰写了《一个婴儿的略传》。正如书中所记录的,婴儿在出生后第7天出现打哈欠等反射动作;4个月表现出双手配合动作;第5个月开始出现观念联合;45天前后能见他微笑;第13个月出现道德情感;到2岁零3个月,有害羞表现……。本书是最早的儿童发展观察报告之一,在儿童心理学发展史上占一定地位,为后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5.3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

1920年12月26日,陈鹤琴长子陈一鸣出生,陈鹤琴从此将其作为实验和研究儿童心理的对象,从出生的第二天开始,对其身心发展进行了长达808天的连续观察和文字、摄影记录,这是现代中国学者最早运用观察实验、追踪记录的方法,以中国儿童为对象,有目的有系统地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个案研究的开端。并且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成书,于1925年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这部著作内容涉及幼儿动作、好奇、模仿、游戏、言语、记忆、想象、知识、能力、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具体论点,都体现出先驱者的原创精神,他可称之为中国的“普莱尔”。他是我国第一个采用“婴儿传记”的方法研究并记载我国儿童早期心理发展情况的。在个案研究中他运用观察、图片、影片、录像等方法来收集资料。

5.4对纪录片《幼儿园》的研究

张以庆的《幼儿园》是一部纪实性的儿童影片,它通过另类的视角记录下了孩子天真无邪的一面,展示了孩子眼中的自我世界和成人世界,近乎白描的拍摄和剪辑手法,使得影片风格纯朴自然。导演张以庆独特的拍摄视角,避开上课、教师、家长、室外实景甚至六一儿童节等关键点,只记录孩子最自然最生活化的一面,让观众耳目一新,表达了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既充满童趣又具有社会内涵,是一部寓意式的纪录片,分别于2004年6月和12月夺得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之“人文类纪录片最佳创意奖”和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这部影片也同样运用了个案研究法,所选取的幼儿园班级以及大班、中班、小班的横向、纵向研究都包含着个案研究的元素,这样的纪录片既有记录价值也有研究价值,也为教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材料。

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2

通过江南网大的本科函授学习,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现概括如下:

(一)思想方面:本人在函授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现代教育原理》、《儿童心理学》、《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对各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更深地了解到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尊重、关爱全体学生;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明白了只懂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乐观上进的心态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二)业务知识:江大的远程教育本科函授,主要采用网络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我们在继续教育方面的时间、经济等方面的损耗,让我们有效地利用现代科技资源,方便快捷高速有效地进行学习。在函授学习中,本人觉得受益很大。特别是学习了《现代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和《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之后,本人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了许多。平时,本人会不由自主地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和教育实践中,效果都相当不错。工作之余,本人还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和教育案例,制作个人博客,并有多篇论文和案例获得了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三)专业技能:本人是一名音乐教师,又是学校管理层中的一员,分管学校德育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真正让每一位学生享受音乐、享受学习;如何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享受工作、享受生活,一直是我所探索所追求的。函授学习之后,我理论联系实际,在师生中开展了一系列寓教与乐的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函授中,我还学到了班级组建技能、心理辅导技能、处理突发事件技能等,它们给予我无穷的智慧,让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愈发得心应手。

感谢远程教育,感谢江南大学,给予我机会,给予我知识。我将借你的慧眼,开拓我更美丽的教育生涯。

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3

超越文化基因,审视教育思路

“皮亚杰认为:‘学习从属于发展’,‘教育从属于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儿童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步调’。”

“他(指皮亚杰)提出的这几个阶段使人们加深了对儿童的了解,成了人们把握儿童认知发展的路标。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从发展的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时,更能从教学中获得效益。因此,他的阶段论给人们提供了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对不同阶段的儿童应教什么和怎样教的教育教学心理学依据。西方有的学者还专门研究处于各阶段的儿童应该主要学习什么的问题。”

“皮亚杰强调,教师应该了解儿童,教育教学工作不能成人化,要重视儿童的特点,要适合儿童的发展水平,教师应该懂得儿童心理学。无疑,这些观点都是无懈可击的。”

(《皮亚杰教育论著选》)

不论是读皮亚杰的哪部著作,读者首先会感受到皮亚杰的注重观察和实验的思路。皮亚杰所有结论的得出,都是建立在对儿童主体的观察和实验上,这是典型的西方文化基因:先确定主体、提出问题,再设计实验验证,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或逻辑推理,或总结归纳,最后得出结论,并在此后的观察和实验中检验结论的准确度。

中国文化中,儒家思想影响可谓深远。余英时先生对儒家思想曾经有过一句精彩的论述:“从儒学史的发展看,安排世界的秩序才是中国思想的主流,至于怎样去解释世界反而不是儒学的精彩的所在。”这句话如果放在当下教育界,体现出来的具体教育现象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只提安排:“你应该怎么做”,至于“专门研究处于各阶段的儿童应该主要学习什么”的这些“解释世界”的问题,很少成为我们教师的兴趣所在。部分老师可能不服气,认为自己并没有专门学习儒家文化和思想,怎么可能会有儒家的思路?其实这种文化基因,用荣格的理论来解释,属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老师们如果不信,我们可以实例为证:一线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问得最多的,想得最多的是“怎么办”,问得最少的,想得最少的是属于“解释世界”的“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脑子里面想到的,首先是安排学生,即学生应该怎么做。比如学生应该遵守纪律,学生应该好好学习。如果学生不按照教师的安排办事,学生不遵守纪律,不好好学习,则教师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办”。“怎么办”的实质是想如何“重新安排世界”。

皮亚杰告诉我们:教师应该懂得儿童心理学。这恰恰是我们目前最缺少的。今天再次走红的《弟子规》,就是典型的“安排世界”,里面的内容全是安排儿童应该怎样去做。“半部治天下”的《论语》也在“安排世界”。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安排你“时习之”,至于“为什么要时习之”和“如何时习之”,这个属于“解释世界”的范畴,孔老先生囿于时代的局限未做研究,而后人也似乎无人探究,倒是有个心理学家叫艾宾浩斯的提出了一个“遗忘规律”,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要时习之”和“如何时习之”这两个问题。

再如“因材施教”是孔子倡导的,也是今天的教育界力倡的,但因材施教在一线基本处于“喊口号”的阶段,说说而已。皮亚杰对此谈得却很实在:因材施教的原则人们都是同意的,但如何具体落实却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从这一点来看,西方对因材施教的理解可以说早已经超越了“知”的阶段,而在研究如何“行”的阶段,在研究如何“具体落实”。

古语说:知易行难。然而我们目前能够达到“知材”的水平都很困难,因为我们没有“辨材”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我们的文化中几乎没有对儿童的“材”进行过分析。传统文化中,我只见过一个分类的方法:把儿童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和少阴四大类,且言之不详。西方的辨材技术相对全面,如,四大气质、智能、九型人格等;不但有系统的理论,还有一些专业化的量表和软件作为支撑。我们现在对学生进行诊断所用的技术手段,如早期记忆分析,词语联想分析都是来自于心理学。这些手段的目的都是首先搞清楚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此基础上才能谈下一步的教育。

时至今日,一线教师如果不能领会皮亚杰所说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能成人化,要重视儿童的特点,要适合儿童的发展水平”的思想,简单地以老祖宗的《孝经》,《弟子规》等去安排学生“应该怎么样”,而不去想“为什么”,恐怕是行不通的。

改变教育思路,摒弃“管而不理”

“为了这个缘故,教育者含蓄或明确地把儿童或者看成是个受教育的小大人,给他道德教训,使他尽可能快变成和其他成人模式一样,或者把儿童看成是各种原始罪恶的支柱,就是说,把儿童看作不顺从的原料,更重要的是改造而不是教育。今天我们大部分的教育方法是根源于这一观点的。这就说明了‘旧的’或‘传统的’教育方法。新方法则重视儿童自己特有的性质,并呼吁重视个体的心理结构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被动或主动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由于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想跟上时代的潮流,而又不忽视共同的一般文化修养,在大多数情况下,就导致了难于容忍的教学计划的负担过重。其结果既可能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可能延缓了学生的训练,这和想加速和改善这种训练的愿望恰恰相反。学业过重的问题,有时使医学界(如国际儿童中心)和心理学界比教育当局更为不安。然而,这个问题又使我们回到考试问题上了,尤其是在竞争考试盛行的那些国家里,那些最有才能并对社会可能最有用的人们,当指导其未来生涯的新观念正在他们心中形成时,却穷年累月地浪费时间去应付考试。”

(《皮亚杰教育论著选》)

这些话是皮亚杰几十多年前说过的,几十年过去后,情况是怎样的呢?根据我的观察,并没有多少落实,我们现在还是把“改造”摆在首位。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某学校规定学生上课不能带水杯进教室喝水,理由是学生水杯不统一,影响美观;学生上课喝水影响听课。这个规定,重视了儿童发展规律吗?曾经有一个专家说这是反教育规律的,因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如果喝一点水,有助于思维的流通。可是专家走后,检查标准仍是如此。

分析这个案例可以得知:管理者制定这样的规定是典型的“管而不理”,只想管住学生的行为(水杯不准进教室),而不想理会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发展规律(喝水有助于思维的流通)。我们制定规定的出发点就是维持检查者心目中的“整齐美观”,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这样的规定并没有“重视儿童自己特有的性质”,这样的规定根源在于“改造儿童”而不是为了“教育儿童”。

皮亚杰还在上文中提到学生“穷年累月地浪费时间去应付考试”,皮亚杰的原意是讲教学的问题,可是我们可以用同样的视角来考察班级管理。很多学校所崇尚的量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无缝管理等,对学生来说不就是“管理上的考试”?学生本来应该将目光放在“未来生涯的新观念”,可是却因为今天没有排好队,明天没有穿学校规定颜色的校服被管理者较劲,学生不得不把很多的精力放在对付管理者的规章制度上,还有多少时间来考虑自己的成长?

我们来看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两个管理案例:

案例1:我做校长的时候,有一个时期,学生扔馒头的现象特别多。德育处的老师建议对学生开展勤俭节约教育,开一个勤俭节约的动员大会,而且还要我做一个主题报告。我不同意开会,而是要他们调查一下这个问题背后有没有别的问题。经过调查,德育处的老师还真的发现了背后的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学校的食堂一直只做二两一个的馒头,有些饭量小的学生吃三两,买一个吃不饱,买两个必然剩一两。食堂又不提供热饭菜服务,学生一周才能回家一次,你不让他扔掉,让他放书桌里不也是坏掉吗?

于是,我们开始研究如何让食堂的服务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之后,一两一个的花卷、半两一个的包子全部上了餐桌。然后可想而知,校园里再也看不到扔馒头的现象了。

案例2:新学期刚刚开学,下午第一节课,住校的学生迟到的多了起来。有人找到我,希望严肃校纪,惩治一下这股来势有些强劲的违纪风,甚至惩治的方案也有了:什么一次批评,两次通报,三次停课反省……我没有表态,不是我特别高明,而是我不相信有这么多学生会突然冒出来与学校“作对”。我还是请大家查一查背后的问题。他们果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因为学校扩大规模,学生公寓每层楼的床位从144个增加到216个,而每层楼上的洗漱间不仅没有增大,反而还有近20个坏掉的水龙头没有修好,午休起床后全部都要排队洗漱,泡在最后的同学就难免迟到。于是,我们不仅马上修好了坏掉的水龙头,而且,还在洗漱间的空闲处新增加了一些水龙头。这样一来,惩治学生的规定并没有出台,但迟到的问题却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学生第二》)

我们看看上面两个案例,德育处的老师面对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改造”,不管是案例1中的“勤俭节约教育和动员大会”,还是案例2中的“一次批评,两次通报,三次停课反省”,都是想要“管而不理”地“改造儿童”;而李希贵校长提出对问题背后的问题进行查找和处理,充分考虑到“儿童自己特有的性质”:就餐时学生一个馒头吃不饱两个馒头吃不完,考勤问题上则首先考虑不可能突然冒出那么多学生和学校作对。既解决了问题,又没有让学生把精力浪费在应付学校规章制度中。两种思路,个中境界,高下立分。多一些这样的教育思路,才会出现皮亚杰所说的“新方法”。

注重家校合作,科学家校沟通

“关于中学生的定向,自然会出现教师或指导心理学家的建议与家长的愿望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这也完全不意味着,家长总是对定向分类的实验者和能力诊断的专家帮助他们、给他们的孩子提供建议的努力无动于衷,但是仍然可能存在家长的愿望和学校或指导办公室的建议之间的冲突,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这一方面,如果‘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家长自然也有这种权利,并且享有‘优先权’。他们有权,即使不是受教育,至少能够被告知,甚至得到教导,指导他们的孩子应该受到什么较好的教育。”

(《皮亚杰教育论著选》)

皮亚杰上述的说法非常精彩,对目前一线班主任的家校沟通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很多老师抱怨家长不重视学生学习,不配合学校工作,却没有反过来想想是否全是家长的责任,和我们的指导思想和沟通方式有没有关系。

据我观察,大部分老师请家长来办公室基本都是不愉快的,家长被通知来学校,首先听到的是自己小孩在学校的种种“劣迹”,然后再被告知家长应该负起哪些责任,应该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

老师们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的专业指导太少,家校之间谈责任划分太多,谈专业技术太少,这是造成家校沟通不畅的一个重要原因。老师们没有想到,家长“有权被告知甚至得到教导,指导他们的孩子应该受到什么较好的教育”。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我坐在办公室,一个青年教师怒气冲冲地进来说:“这个家长,约到学校来谈简直就是浪费时间。一直不承认自己教育有问题,老是说学校管理不好,老师没有耐心。这个学生,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就是家长太纵容。周末想出去玩就出去玩,家长也管不了。这样的家长,我没有办法和他继续谈下去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家长来学校,是要来承认自己教育有问题的吗?估计没有几个家长愿意承认,即使事实如此。第二,学生的所有问题,都是家长纵容的吗?老师把责任撇得一干二净,家长会乐意吗?第三,家长如果真管不了,说明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处于失控状态,老师一味谴责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第四,即使这个老师讲的句句属实,这样的思路能解决问题吗?

家长为什么不配合?因为家长来学校,感觉就是来受批评和承担责任的。学生的问题,有家长的责任,但是当老师把责任推给家长的时候,家长一是出于面子问题,会本能地否认(即使他心里清楚),二是家长担心承认己责之后,接下来学校把所有的善后工作都推给自己。所以,我们教育者要做的,不是界定责任,而是分析问题,探讨处理问题的具体办法。当家长来到学校,感觉有所收获,他下次就会更配合老师。教师在家校沟通的时候,体现的是自己的专业能力,能够指导非专业的家长理清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双方都把焦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家校沟通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我就学生问题和家长沟通的时候,一般是按以下思路进行:

1.询问学生的成长史,了解家长的期望值。

2.告知学生现在的问题以及具体行为体现,但是不界定责任。

3.探讨问题背后的可能原因,并通过交流与家长达成一致。

4.探讨学生问题如果不纠正,可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哪些影响。

5.说明学校教育已经就这个问题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将要做哪些工作。

6.建议家庭教育应该怎么做:家长需要了解哪些理论,做出哪些改变。

根据我的经验,经过以上几个步骤,家校沟通一般都是很顺畅的。运用皮亚杰理论,帮助家长了解到自己的小孩“应该受到什么较好的教育”(这正是因材施教的思路),他自然会朝这个方向努力,他没有受到谴责,没有去承担老师划分给他的责任,听到的是关于他小孩比较全面和客观的分析,而且也得到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和行为指导。如果老师足够专业,分析得足够有道理,能够引起家长的共鸣,家长就不可能对老师的建议无动于衷。这样一来,家长对学校老师越来越信任,家校沟通的渠道就越来越通畅了。

“首先,人们已经创立了协会并组织家庭教育会议,其目的在于吸引家长注意家庭内部的教育问题(有意识的,无意识的感情冲突等等),同时也向家长介绍一般的教育和教学问题。在一些国家里,甚至发行了一些有关这类问题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刊物,指导着外行的人们。”

(《皮亚杰教育论著选》)

我们老师经常抱怨家长两个人管不好一个小孩,还要求老师管好几十个小孩,却没有想到另一个问题:家长是非教育专业人士。有教育专家在给班主任角色定位的时候,提出了6个角色,其中一个就是“家庭教育指导者”。然而有老师对这句话的理解却有偏差,认为家庭教育指导者就是自己亲力亲为地指导家长应该如何做,却没有意识到指导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上述内容为我们指导家庭教育,提出了两种很好的“隐性”指导办法:

1.创立协会并组织家庭教育会议。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已有的学校家长会或优秀家长经验介绍。优秀学生的家长发言一般效果较好,比老师强行要求其他家长按自己的要求去做效果好。现在网络发达,家长可借助论坛、QQ群等,随时沟通交流。有时间可以参与发言,没有时间可以等有空的时候查看聊天记录。这样的网上沙龙活动比老师一个个单独指导效率要高很多。某一个家长的成功经验可能会对其余家长有启发,某一个家长自己的反思可能也会给其他家长以触动。

2.向家长介绍一般的教育教学问题和相关书刊。这一点我用得比较多。虽然学生个性不同,但是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还是有一些共性的规律。皮亚杰的研究正是对规律的总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但是树叶还是树叶,不会变成树根,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时候生物规律也是相同的。所以我在和家长交流的时候,会根据小孩的问题推荐一些相关的著作报刊文章给家长,让家长了解一些共性的规律。家长在阅读和交流的过程中自己有所收获时,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就已经“隐性到位”。当然,这个“隐性”指导的前提是教师自己要有足够的学习、阅读、积累。

在自己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我会就学生的问题请教专业的心理老师,询问有哪些书籍和电影可以对该学生的问题有所帮助。不同的学生,还可以联合家长推荐不同读物,有些作品家长和孩子也可以共同阅读交流。这样下来,表面上我是没有做什么指导,其实我的“隐性”指导已经到位,而且还可以做到因材施教。

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4

2000年,我有幸拜读了清华大学附小特级教师窦桂梅关于《教改的三个超越》,凡事认真的我,着着实实地进行了一次自我教学行为的反思,我开始认识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不只是单纯的认知过程,还是师生情感交流和生生心灵沟通的过程。儿童只有在亲自参与语文活动中,在于同伴的交流中,在愉悦和谐的人际氛围中,才能充分体验课堂生活的愉悦。这是我对教育价值认识的一次重要的飞跃。

当我在教学改革道路上蹒跚向前摸索时,当我遇到一个又一个迷惑不解的教学现实问题时,教育理论闯入了我的视野。我开始捧起一些有关教育理论的书籍。《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新时代教育教学》……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苏霍姆林斯基,我深深地被他的《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中展现的鲜活的教学案例以及深入浅出的讲解所吸引。先进的教育理论,给我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也为我深入教学改革打开了一扇窗。

我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我开始用心去关注、关爱每一个孩子(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孩子),努力让他们都能以愉悦的心情经历每一天的学习,真正让他们成为心理健康、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学生。

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5

关键词:“问题”学生; 心理问题; 家庭干预措施; 班级干预措施

一、案例描述

1.小元的问题

2010年小元刚来到我班的时候,第一眼看上去小元十分可爱:皮肤白皙,长得高高大大,理一个小平头,小小的眼睛很是吸引人。但很快我就发现一切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美好。小元在幼儿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是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学活动中要不就是自顾自地玩、搞小动作,要不就是去招惹别的同学;其次是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做游戏、排队时就一个人站在旁边;还有就是性格倔强,不听从老师的指令:有一次在玩小汽车,时间到了也不肯下来,老师叫也不听,最后老师把他拉出来的时候,他握紧拳头,瞪着小眼,好像要把老师痛打一番。那种“凶恶、愤怒”的眼光,至今让我难忘;最后就是和小朋友之间关系极差,经常和小朋友抢玩具,打架,还经常把别的孩子推倒或抓伤。别的孩子也不愿意和他玩,看到他都离他远远的。小元的到来成了我的噩梦,经常为他的事焦头烂额,处理他的事情比如:联系小元的家长,向他的妈妈报告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处理别的家长对小元的投诉等等这些都是家常便饭。我也经常对小元进行教育和劝导,要求家长协助教育等但效果不明显,有时对他批评以后,小元不但没什么改变甚至对老师也很敌视。

2.对小元问题原因分析和诊断

为了解决小元的问题,我查阅相关的书籍和网络文章,特别是一些儿童心理学和儿童行为习惯和性格方面的书和资料;我对这个孩子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对他进行多次的家访,和他的家长进行深入的谈心,从而了解了小元的生活习惯和他的成长经历。平时注意观察小元的一举一动,经常找机会和他聊天,并从和他住同一小区的小朋友和家长了解他们对小元及其父母的看法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逐渐摸清了小元家的基本情况:小元爸爸是一个香港人,在深圳和香港之间做生意,但大多数时间都在香港,一个月只有一小段时间在深圳和小元母子同住,即使是回到深圳同住也因为应酬多也经常很晚回家或者早早出去。妈妈是湖南人,没有上班,只是在家里带小孩。上幼儿园之前有请保姆,但保姆也经常换,不是很稳定。妈妈以前不带小孩的时候就去找朋友打麻将,有时也打得很晚。爸爸在深圳和香港做生意,家里经济还算比较富裕,又因为小元是爸爸年纪较大才得来的儿子,所以他爸爸特别宠孩子,可以说对小元是过于溺爱了――例如回到深圳去逛商场,不管东西有多贵,孩子喜欢什么就买什么,物质上对他的给予可以说是毫无节制。小元喜欢到车上玩方向盘,想玩开车,爸爸就带着小元一起开车,让小元也坐在驾驶位上和爸爸一起控制方向盘等,毫无安全意识。只要小元开心,小元爸爸觉得一切都无所谓。平时只要是母子一起,妈妈也很疼孩子。但有时妈妈却显得很矛盾,一方面非常爱孩子,看到孩子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小元不小心摔倒了,妈妈赶快去扶,一点小擦伤也心疼得不得了;有时,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玩,妈妈也很紧张,担心自己孩子受到伤害;和别的孩子争执和抢玩具时,妈妈会有意偏向自己的孩子;孩子一生病,妈妈更是着急得不得了等等。但另一方面,妈妈又显得很急燥,缺少耐心,比如孩子不吃饭,妈妈会大声的骂他和打他;小元不肯洗澡也会打他,做事很慢、很拖拉时也会打他。小元犟脾气、顶牛的时候更会被痛打一番。

这就是所了解到的小元的基本情况。我判断小元这孩子之所以在幼儿园出现以上种种表现,是源于小元的心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家庭环境以及父母不当的家庭教育使小元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对其产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原因进行了如下分析:

首先,小元爸爸经常不在小元身边,造成小元缺少父爱。当看到别的孩子都有爸爸、妈妈陪在一起玩、一起吃饭、一起睡觉,而自己爸爸却经常不在,只有妈妈在身边。这些会造成小元没有安全感和心理不平衡。有时小元爸爸离开时没有告知小元,这就更加加重了小元的不安全感和焦虑。缺少安全感和焦虑,就造成了小元的攻击性。心理不平衡的结果就是当小元的爸爸回来时,小元就会加倍地提出要求,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而小元爸爸出于不能经常陪在小元身边而内疚,就都一一满足了小元的各种要求。不适度的爱、放松教育和无节制的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无生活常规和准则这就造成小元极度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性格。小元母亲反复无常的脾气,粗暴的态度,这些影响了小元,造成了小元情绪不稳定,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形成粗暴的性格。也正是在和妈妈的粗暴的对抗中,形成了小元执拗、倔强的性格。小元母亲在处理小元和其他小朋友的关系上用了不恰当方式、方法,这使小元成了一个不会和别人相处,不懂得如何处理与同伴关系的孩子,而成为了一个只知道使用暴力的“暴君”。

3.对小元的教育和干预措施

通过分析小元“问题”行为的心理原因,根据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等方法,确定如下三方面的干预措施:

第一,班级中的干预措施

在平时给予小元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主动和小元接近,和他谈心,做他的知心朋友,消除他的敌对心理。当他情绪不稳定时,摸摸他的头,抱一抱他,让他平静下来再和他慢慢交流,探讨原因,帮助他缓解焦虑与不安。让小元体验到老师对他的呵护与关怀,让他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消除他的不安全感。主动给小元找好朋友,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引导他如何和别人交朋友,使小元慢慢学会与别人相处,融入到小朋友中去。除此之外,对小元的各种不当行为进行纠正,对他提出简单明了的规则,例如待人接物的规矩,作息的规范,班级的规矩等等,并要求他坚持执行。这些规则使小元知道,自己的行为并不是随心所欲,不受限限制的。让小元知道当他破坏这些规矩时,会对自己产生一定的不良后果,例如玩完的玩具不收拾好的话,下次再玩的时候玩具会自己“藏起来”,不愿意和他做朋友。利用这些来改变他任性妄为的习惯。在区域活动中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如 “角色扮演”,让他体会到做父母 “照顾”自己小孩的艰辛,从而更深刻地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第二,家庭干预措施

家庭是小元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因此,要想方设法尽可能消除这“致病源”。我和他父母进行深入交流,提出让父亲尽量多抽时间和小元在一起、平时多和孩子交流、多进行一家三口的亲子活动等。要求小元父亲离家时,要和小元说明情况,不要因为怕孩子哭就偷偷摸摸地走,消除小元没安全感的焦虑心理。平时注意满足小元合理的要求,对不合理的要求给予拒绝,但要和他说明道理。在家的各种行为也要像幼儿园那样要规范,不能恣意妄为。对于小元妈妈,平时要克制自己的脾气,不要对孩子动粗,情绪不要在两个极端中来回,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教育妈妈不要太过于紧张自己的孩子,在小区内和其他孩子争执时,让孩子学会处理和别的小朋友的关系,不要一味偏帮袒护小元。通过一次次的沟通,交流,小元的父母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家庭教育的不足,对这些干预措施非常理解和支持,并认真按照我提出的建议来实行,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小元,让小元有安全感,消除小元的焦虑,也让小元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

第三,社区的干预措施

我动员我班上和小元同一社区的小朋友和他交朋友,让社区小朋友的家长带小朋友去小元家玩,和小元一起看书、玩游戏。也让小元的妈妈带小元去社区其他小朋友的家里玩。让小元去参加其他小朋友的生日晚会,也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参加小元的生日晚会。这些干预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小元学会与人交往,消除他孤独和被排斥的心理。

4.干预的成果

通过两个多学期的努力,在班级老师的通力合作下,在家长的努力下,以及其他小朋友和家长的协助下,小元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人变得开朗了,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而且甚至还会和幼儿园的保安打招呼,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在班级里也能够较好地听从老师的指示,遵守班级常规。在课堂上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也能够认真听讲,对老师的提问有时还能主动举手发言。在与同伴交往方面表现也更温和了,会主动找小伙伴一起玩耍,在玩耍的过程中也会比较有礼貌地提要求。乱发脾气,情绪冲动的现象大为减少,虽有时还会和别的孩子发生矛盾,但次数和频率大为减少。至于在家的情况,据妈妈介绍,小元比以前听话多了,比如会自己吃饭了、到商场毫无节制地要求买玩具的现象也大为减少。在小区里也能和别的小孩一起玩友好地玩耍了。

二、案例的反思

反思一:儿童的“问题”行为背后有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值得重视。

一个人的心理决定一个人行为。一个人的行为反应了一个人的心理。小元在幼儿园的各种问题行为,必然“隐藏”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对于有“问题”行为的儿童,如果我们不进行认真、系统、深入的分析,只是出了一个问题就教育一个问题这样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批评和说教,恐怕只是一时的效果,对他的“问题”行为难有很大的改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要想解决儿童的行为问题,关键是找出心理问题。找出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找出对应的措施,才能取得效果。

虽然小元可能是一个比较极端的特例,但是说明了我们现在这个处在快速转型期的社会,由于家庭结构、养育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像深圳这样的工商业高度发达,像小元这样父母异地分居的孩子,父母工作忙,对孩子关心不够的社会里,儿童心理问题比以往明显增多。孩子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国家也逐渐注意到这个问题,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过去的一些老的观念认为只要孩子身体健健康康就可高枕无忧的那种观念应该摒弃,而是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即身体以及心理上的健康同等重要。

反思二: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教育孩子的干预措施需要各方面合力。

小元的干预效果能够取得成功,主要原因在于采取了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面同时努力合作,同时发力。在幼儿园里让小元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消除不安全感和焦虑。培养小元正确的行为规范。在家里,让小元感受父母的爱,同样让父母给他正确的行为规范。在社区,体会到周围邻居的爱,学会正确与人相处等等。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只有三方面同时努力朝一个方向努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试想,如果小元在幼儿园接受的是一种教育,回到家后接受的是父母的另外一种教育,来到社区后又是另外一种教育,那必然会让小元无所适从。所以,这又对老师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当好一个老师,不但要教好孩子,还要“教好”孩子的父母和社区周围的人。这其实就是一种沟通能力,要求老师要提升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和家长、社区做好沟通,让家长、社区配合我们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儿童心理辅导》华东师大出版社 郑日昌陈永胜著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教育出版社,陈家麟著

[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指导解读》中国林业出版社,王建平编著

[4]《儿童游戏疗法心理案例集》上海教育出版社,徐光兴 主编

[5] 网络博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幼儿教师职责》作者未知,来源广州师范学院

儿童心理学教育案例范文6

关键词:美术教学;视觉艺术;绘本教学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是不用翻译、全球流行的图形语言。在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文化”即“图像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在视觉文化时代,需要“视觉图像思维能力”来处理大量信息,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视觉图像思维能力”就成了视觉文化时代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一、以绘本为突破口

研究证明,小学低年级儿童在朗读或讲述的时候,经常需要图画或具体形象作为支柱,否则描述或想象人物、情景就感到困难。由此,儿童绘画就是通过事物表象在孩童大脑中形成一种图像思维的概述。通过儿童绘画可促进图像思维能力。

而绘本恰恰是图像和文字的结合,它能提高学生图像思维能力。它运用一组图画与文字表达一个故事。绘本中高质量的图与文,对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图像思考能力、想象力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二、绘本教学实例

开展绘本教学有利于打破以往按照教材学习的固定模式,学生根据开展阅读绘本活动,感受绘本创作的不同形式。绘本中大小不等的构图、夸张有趣的造型易被低年级学生所接受,加强视觉冲击,提高学生对图像的思考能力。

在教学“江南水乡”的家乡风貌中,和学生视觉感受家乡常熟的特点:常熟虞城、黑瓦白墙、杨柳依依、小桥流水、尚湖碧波、虞山剑阁、沙家浜芦苇荡……家乡古城风貌特征尽显眼前,通过图片、视频观察感受江南水乡的特色、感受水乡独特的美感;也可通过春游、秋游等活动感受家乡美景,感受家乡人文气息、古老的历史韵味。建构主义“情景”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因此围绕“江南水乡”这一主题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创设情境教学。学生在观察体验家乡美景之余,师生共同分析古城的文化符号和历史遗迹,如方塔结构、窗棂格形式、石拱桥……在教师指导下,整理素材,搜集各种有关家乡特征的资料,用绘本创作形式表达江南古城――常熟的特征:碧波荡漾的湖水、洁白圣洁的广玉兰、有古城特色的方塔、黑瓦白墙、小桥流水、杨柳依依、有挂着酒旗的古色酒家、古老的石拱桥……

文本与图画的完美结合,学生从一幅幅美丽的图像中得到了思考,通过绘本创作,学生提高了图像思维能力,爱家乡的情感也从中得到升华!

三、绘本教学的思考

在不断的探索实践过程中,笔者明确了绘本教育的目标和原则,努力使绘本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和各项活动中,使学生美术技能得到训练,思维得到启发,思想得到启迪,个性得到培养,情感得到升华。在此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创作绘本,并能自主探究创新。从自编故事到创作图画,学生的图像思考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鉴于上述分析和思考,在视觉文化时代下,儿童能够视觉思考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而绘本架起了一座儿童与视觉图像思维能力之间的桥梁,它能让学生主动对绘本图像进行思考,并愉悦身心,美化心灵,让学生天真、快乐地成长,在素质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发挥了美术教育在培养小学生图像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