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链实施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医药产业链实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医药产业链实施方案

生物医药产业链实施方案范文1

 

关键词: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社会调研;职业岗位;职业能力

 

近年来,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以30%左右的年均增幅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门类[1]。“十二五”以来,我国生物产业复合增长率达到15%以上,2015年产业规模超过3.5万亿元,在部分领域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甚至具备一定优势[2]。

 

2013年,徐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6亿元,仅次于泰州(625亿元),占全省1/7以上,位居全省第二[3]。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实现产值924.2亿元、增长15.6%。2017年徐州市颁布了《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方案》指出未来几年我市将深入实施推进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推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培育一批优质企业,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到“十三五”末,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要突破1500亿元[4]。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目标就是培养管理、生产、建设和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5]。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革新优化,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生物医药产业。为了配合学院的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的服务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药品生物技术教学团队对淮海经济区的生物制药企业进行详尽的调研。

 

1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制造2025》、《江苏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淮海经济区和江苏省生物制药产业为依托,以徐州市、连云港市等城市生物制药产业对高职人才需求以及就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素质需求为内容,以江苏省及淮海经济区生物制药行业协会、制药企业、一线工程师及技术人员、药店、药房、药物研发部门和机构、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及实习的学生为对象,以科学的方法为工具,从而获得大量的有关企业对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的要求和建议第一手资料。在分析归纳总结资料的基础上,探索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和教学改革,紧贴市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调研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2.1调研对象

 

本次主要调研了淮海经济区及江苏省的主要生物制药企业、行业协会、知名连锁药店、医院药房等,主要调研了相关的专家、企业的高管、一线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科研人员、药店的店长、药房的主管和我们的毕业生以及实习生。共调研制药企业30余家,专业人员50多人,毕业生30多人,实习生40多人。主要调研的企业见表1。

 

2.2调研内容

 

主要调研生物制药行业的生产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生物制药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以及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药店、药房的职业岗位需求及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科研机构、科研院所的职业岗位需求及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个人创新、创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行业、企业、药房、药店等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及实习生的意见及建议,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和实习生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2.3调研方法

 

2.1.1直接访谈法

 

通过预约和行业专家、企业的负责人、一线工程师等直接面对面的交流,获取第一手直接的资料。

 

2.1.2电话访谈法

 

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对相关人员访谈调研。了解生物制药行业的用人状况,人员流动情况等。

 

2.1.3问卷调查法

 

设计纸质和电子的调查问卷,包括:专业调查表(学生版)、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学生版)、专业对口企业情况调查表、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用人单位版),通过邮递的方式或E-mail形式邮寄给调研单位,然后收集整理。

 

2.1.4QQ调查法

 

利用药品生物技术专科2012级、2013级、2014级、2015级班级QQ群和校企合作理事会QQ群,对毕业学生进行跟踪,随时掌握学生在企业的工作状况,收集学生在工作中的问题,以及听取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

 

2.1.5网上调查法

 

利用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网、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网、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网、医药英才网、中国制药产业链网等知名网站,了解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人才需求信息、职业岗位信息及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3调研结果与分析

 

3.1生物制药专业就业岗位分析

 

通过各种方式对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社会需求进行社会调研,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企业对药品生物技术专业需求的主要工作岗位、岗位职责及能力要求见表2。调研的结果见图1,各个生物制药企业对一线的技术技能型员工需求量最大,占所有需求岗位的35.2%,其次是生物药品销售员占24.3%,接下来是质量检测员占14.8%,再接下来是研发助理占6.6%,其它占15.6%。从调研结果来看,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准确的,生物制药企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最多是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对专业知识扎实、思维活跃的研发助理需求量较少。

 

3.2企业对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要求

 

对调研材料分析,可以发现生物制药企业对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整体素质要求包括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其中责任心占20.80%,在毕业生素质中比例最高,调研中企业的负责人认为生物制药工作是非常严谨和精确的,这对毕业生的责任心要求非常高,稍有差池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对和我们专业合作密切的企业的负责人如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认为我们的毕业生责任心很高,很符合企业的需要。排在第二位的学习能力17.40%,企业普遍认为制药专业毕业生应有足够的责任心,专业知识和能力欠缺一点关系不大,但是一定要有非常好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其次是团队合作精神占毕业生整体素质的14.30%,生物制药生产过程一个团队相互协作来完成的,这就需要毕业生有大局意识整体意识。调研中还发现企业对毕业生素质有创新能力的要求,占毕业生素质的9.80%,一些企业负责人认为毕业生工作2-3年后,对自己的工作应该能够创造性的发挥,这样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3.3企业对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要求

 

企业对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主要包括:上游工程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细胞融合技术、PCR技术、基因操作技术、菌种的选育技术、菌种保藏技术、培养基优化技术等);中游工程技术(细胞发酵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培养基及设备灭菌技术、发酵放大技术等);下游工程技术(生物分离纯化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物检测技术等)。通过调研发现,学生选择传统的微生物发酵、药物制剂等岗位较少,更多的学生选择了基因工程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岗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代生物制药企业正在发生剧烈的变革,从传统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向现代生物技术制药转变,这也要求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紧贴市场需要,不能因循守旧。

 

3.4企业对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要求

 

调研发现,企业和毕业生对学校的课程中生物化学、生物发酵技术、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药物分离纯化技术、生物药物检测技术等课程对工作岗位帮助非常大,占调查比例的78.6%。分析化学、微生物与免疫、酶工程技术、药物制剂技术等课程也比较重要,占调查比例的56.3%。接下来,实用药物学基础、药事管理与法规、药物化学、药物储存与养护等课程,占调查比例的28.3%。

 

4调研的结果对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启示

 

通过对淮海经济区及江苏省生物制药行业调研,我们对生物制药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和生物制药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以及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调研发现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市场脱节,培养的学生不适应生物制药企业的生产,所以我们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市场为导向,走“产学创用融合”的路线。

 

4.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以能力为本位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以能力为衡量标准,所以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也应以能力为本位,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企业希望缩短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期,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和企业一起制定,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使学校和企业对人才培养无缝对接。

 

4.2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加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调研发现很多企业特别是现代的生物技术制药企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在完成现有的岗位职能外还需要学生具有创新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也完全符合国家发展现状,国家正在大力的提倡“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参考文献:

 

[1][3]韩子睿,张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研究及“十三五”发展建议[J].科技和产业,2015(4):22-29.

 

[2]吕伟斌,肖琼莉,卢洁,等.玉林市生物产业现状与发展展望[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7(6):52-55.

 

[4]贺星岳.基于现代职教体系的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5(21):61-65.

 

[5]李阳.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9):85-88.

 

[6]曹正明.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调研报告[J].职业,2014(10):77-78.

生物医药产业链实施方案范文2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20〕13号),推进我市产业园区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本方案所称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指我市15家经国务院或省人民政府批准,有明确地域界限,以制造业和生产业为主的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以及省级工业集中区。

一、明确园区发展目标

到2023年,力争全市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超过250亿元,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比达70%以上,园区发展实现“三提升”,即园区专业化水平得到提升,每个园区设立1-2个业特色明显、带动能力显著的专业化园区,全市园区主、特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园区技工贸总收入比重达70%以上;园区发展质量得到提升,探索建立园区“亩均论英雄”机制,全市园区单位面积总产值和税收产出强度年均提高20%、15%以上,达到80万元/亩和6.5万元/亩。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等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园区排名得到提升,对照省产业园区综合评价体系、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奖励标准、省亩均效益评价体系等指标标准,争先创优,以创带建,力争2-3家园区跻身全省前50位。

二、激发园区内部活力

(一)强化园区主责主业。重新界定园区职能,推动园区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双招双引”、服务企业等主责主业。积极稳妥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除受托管理乡镇(街道)的园区外,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市场监管、治安维稳、道路管网、绿化保洁等公共事务由当地政府统一实施或由上一级政府派驻机构承担。

(二)配强园区干部队伍。党政事业单位干部因工作需要调入园区工作的,原有身份不变。鼓励熟悉工业经济、规划建设的专业人才到园区工作,畅通园区工作人员交流使用和提拔任用渠道,对紧缺的专业性特别强的岗位人选,可以按政策规定通过竞争性方式选配或向社会公开招聘。

(三)发挥薪酬激励作用。允许园区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方式,园区工作人员年度工资总额不得低于当地同级别工作人员工资总额的1.5倍。在此基础上,实行年终绩效奖。年终绩效奖与省、市园区综合评价结果挂钩,即按园区当年在省、市园区综合评价中的排名顺序分别计15分至1分不等,省、市排名综合计分后,总分排名1至4位的园区,人均年终绩效奖金可按当地人均年终绩效奖金平均水平的3倍核定,排名5至9位的园区按2倍核定。

(四)树立争先创优导向。鼓励园区提升进位,在全省产业园区综合评价中排名前20位或前进30位的园区一次性奖励50万元,排名前50位或前进20位的园区一次性奖励20万元。继续开展全市园区综合评价,由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实施,对在全市园区综合评价中排名前4位的,分别奖励50万元;排名5-9位的,分别奖励20万元。对连续三年在全省园区排名实现进位并在全市园区综合评价中排名前三位的园区主要负责人,注重优先提拔使用。未完成目标任务,且连续2年排名全省后三位或全市最后一位的园区主要负责人,经调查核实,确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及时予以调整。

三、推进专业园区建设

(五)优化产业功能分区。按照“因地制宜、差异竞争、特色发展”的要求,引导园区融入全市产业布局,构建中部核心产业区、北部特色产业区、西部协作产业区和南部健康产业区等四大产业功能片区。中部核心产业区以怀化高新区、怀化经开区、鹤城工业集中区、中方工业集中区、洪江高新区、芷江工业集中区为主体,重点发展新材料、现代(商贸)物流、医药健康、电子信息、装配式建筑等产业;北部特色产业区以沅陵工业集中区、辰溪工业集中区、溆浦工业集中区、麻阳工业集中区为主体,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西部协作产业区以新晃工业集中区为主体,围绕医药健康、现代商贸物流、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新能源等领域,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协作示范区;南部健康产业区以会同工业集中区、靖州工业集中区、通道工业集中区为主体,重点发展医药健康和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产业。

(六)聚焦主特产业发展。突出园区主导和特色产业,精准聚焦园区当前乃至今后5至10年内的发展潜力点。构建“产业园区—主特产业—龙头企业”产业生态系统,依托园区培育主特产业,围绕龙头企业吸引集聚相关联企业,形成区域分工有序、相互协作、前后配套、链接紧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表1:

怀化市园区产业生态系统建设架构表

产业园区

产业类型

产业类别

龙头企业

怀化高新区

主导产业

新材料

湖南骏泰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信息

金升阳(怀化)科技有限公司

特色产业

生物医药

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怀化经开区

主导产业

商贸物流

怀化武陵山现代商贸物流城有限公司

先进制造业

怀化亚信电子有限公司

特色产业

外贸加工

怀化智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鹤城工业集中区

主导产业

装配式建筑

湖南嘉晟住建科技有限公司、怀化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特色产业

生物医药

湖南省博世康中医药有限公司

中方工业集中区

主导产业

新型建材

怀化明达建材有限公司

特色产业

轨道装备制造

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

沅陵工业集中区

主导产业

电子信息

湖南奇力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特色产业

绿色食品

湖南沅陵大曲酒业有限公司

辰溪工业集中区

主导产业

新材料

湖南蓝伯新材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特色产业

电子信息

湖南泰达讯科技有限公司

溆浦工业集中区

主导产业

化工新材料

湖南瑶圃医药有限公司

特色产业

绿色食品

湖南恒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麻阳工业集中区

主导产业

电子信息

怀化建南机器厂有限公司

特色产业

绿色食品

湖南锦江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芷江工业集中区

主导产业

电子信息

怀化华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特色产业

绿色食品

唐人神怀化骆驼饲料有限公司

新晃工业集中区

主导产业

化工新材料

新晃合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特色产业

绿色食品

新晃老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洪江高新区

(洪江区)

主导产业

化工新材料

湖南久日新材料有限公司

特色产业

医药化工

怀化旺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洪江高新区

(洪江市)

主导产业

装配式建筑

湖南武陵山四维住工集团有限公司

特色产业

电子信息

湖南沃世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会同工业集中区

主导产业

农林产品加工

湖南豪源科技有限公司

特色产业

绿色食品

会同金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靖州工业集中区

主导产业

绿色食品

湖南一品东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特色产业

新材料

靖州华鑫莫来石有限公司

通道工业集中区

主导产业

生物医药

通道未名健康城开发有限公司

特色产业

先进制造业

怀化鼎豪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七)加快推进优势产业链。引导园区对接电子信息、绿色食品、中医药、新材料(化工)、装配式建筑、桥隧工程装备制造及配套等 6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对照全市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的全景图、现状图,明确产业链发展目标、思路、任务、政策,参与延链、强链、补链关键环节。在电子信息产业链中,重点参与电子元器件及材料制造、光电子应用、智能终端研发制造、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等环节,力争到2023年全链条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在中医药产业链中,重点参与现代中药制造、植物提取物、医药健康服务、医药保健品生产配套及服务等环节,力争到2023年全链条实现工业产值50亿元以上。在新材料(化工)产业链中,重点参与化工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金属新材料、矿物功能材料的研发制造等环节,力争到2023年全链条实现工业产值80亿元以上。在绿色食品产业链中,重点参与粮油精深加工、畜禽内类加工业、果蔬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饲料加工业等环节,力争到2023年全链条实现工业产值180亿元以上。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中,配套布局装配式结构系统、装修系统等,力争到2023年形成集装配式建设技术研发和住宅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展示、集散、经营、服务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在桥隧工程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链中,重点发展工程机械制造及养护、零部件生产及维护等产业,力争到2023年全链条实现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八)强化专业园区考核。设立“专业化园区建设奖励资金”,对主特产业发展成效好、带动能力强、专业化程度高的园区予以奖励。根据年度专业化园区考核结果,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设1名,奖金250万元;二等奖设2名,每名奖金150万元;三等奖设3名,每名奖金50万元。指导园区对标创建特色示范园区,对获批省级及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及特色园区的,实施1:1配套奖励(市级财政和受益财政各承担50%)。

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九)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在推进园区“七通一平(即道路通、给水通、排污通、电力通、网络通、燃气通、公共交通通和场地平整)”的基础上,力争到2023年全市园区实现“七通一平”标准化建设。大力规划完善园区到高速公路、铁路站点、机场等交通节点的快速通道,改善园区周边交通配套条件。在园区内优先推进5G网络建设和应用,在条件成熟的园区开展“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建设。

(十)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推进园区与城市公共设施无缝对接,将园区及周边区域生活、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布局,各县市区在建设用地安排方面给予保障。鼓励各县市区在园区或周边地区规划建设“六个一”工程,即建设一所幼儿园、一所中小学、一家医疗卫生机构、一个生活娱乐区、一片公共绿地以及开通一条到中心城区的公共交通线路,提升园区配套水平。

(十一)推动园区绿色发展。落实省生态环境厅等5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产业园区生态环境管理的通知》,从规范园区环境准入管理,加强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园区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完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加强园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强化园区环境管理保障措施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园区生态环境管理。园区管理机构应基于“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结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严格环境准入。园区应以“雨污分流、清污分流、中水回用”为原则设置给排水系统的,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要求,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企业废水应分类收集、分质处理,达到国家、地方规定的间接排放标准以及集中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水质要求后,方可接入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园区废水排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应对废水进行预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接管要求;含有超标的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国家或省规定的水污染排放标准的园区废水,不得排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规范设置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排污口,原则上一个园区只设置一个排污口。引导金属表面处理、印染、化工等产业链配套企业进入专业园区,进行集中治理。推行园区环境第三方治理,建立园区环境诚信档案,对获评国家级、省级“绿色园区”称号的园区分别给予40万元、20万元的奖励(市级财政和受益财政各承担50%)。

(十二)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园区融资平台、孵化平台、信息平台、研发平台,营造园区资金互补、项目互培、信息互通、成果互享的公共服务氛围。建立融资平台,争取将怀化高新区、怀化经开区投融资公司打造成市级产业发展融资平台,注入优资资产,增强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导争取各类银行、保险、担保和小额贷款公司在园区设立分支机构,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建立孵化平台,依托园区已经建成的标准厂房,建设创新创业企业孵化器,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链条式服务。按照最优惠的政策,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引导鼓励各类人员创新创业,帮助“初生”企业成长。建立信息平台,由园区牵头、政府部门支持、入园企业参与,建立园区信息共享平台,对园区运行、产业链缺失环节、发展特点等及时提供分析与预警。加强平台与行业协会、产业集群推进机构等相关组织的沟通对接,主动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信息服务。建立研发平台。围绕园区主特产业,推进园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形成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研发平台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或平台申报设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对围绕主特产业建设的检测公共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给予适当奖补。

五、强化园区要素保障

(十三)发挥人才作用。对熟悉园区主特产业的专业人才要打破身份限制,支持国有企业、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园区之间优秀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的相互流动,为园区专业化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建立“怀化市产业园区急需紧缺人才库”,并对库内人员实施动态管理。园区引进的库内人员,按照《五溪人才行动计划》规定,享受相应政策待遇。

生物医药产业链实施方案范文3

一、狠抓招商引资,做好“招”的文章

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发展之基、增量之源,不断转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理念,真正把招商引资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内在动力和优化产业结构、应对金融危机的生动实践。

(一)创新方式招商。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态势,我们认真研究招商引资规律,进一步完善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探索项目征地拆迁工作机制,提高项目落地率。不断创新社会化、信息化招商办法,采取专业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节会招商等方式,重点抓好内生型、节链式招商,着力推进项目与本地资源对接、与产业基础链接,向专业园区聚集。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成了兴发宜都工业园、林森矿业二期、50万吨纸板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宜都,东阳光热电厂、1500吨红霉素、胰岛素项目相继投产。今年,全市共确定招商引资项目160个,计划投资6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8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工业项目96个,农业项目40个,社会发展项目10个,城建交通项目14个,工业项目比重占到60%。同时,我们积极争取新增中央投资项目47个,总投资3。4亿元,其中:中央预算投资1。26亿元,已开工44个,竣工项目28个,累计完成投资2。56亿元,占计划任务的59。3%。

(二)搭建平台招商。按照一区多园的思路,加大园区建设力度,着力提升园区聚集生产要素功能,努力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优势平台,成为产业集群不断壮大的“孵化器”。先后修编出台《宜都工业园总体规划》、《宜都市沿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初步形成了以陆城为中心、枝城和红花套为两翼的沿江经济走廊,建成了东阳光生物医药园、枝城化工建材园、陆城纺织工业园、清江绿色产业园、陆城陶瓷工业园和中小企业创业园等多个专业园。今年财政投入3亿元,实施园区道路硬化、污水处理、电网改造、供水供气管网等配套建设项目53个,以更加完备的功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尤其是中小企业创业园,先后入驻企业100余家,预计全年实现产值190亿元,同比增长4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同比增长50%,园区被列入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在全省综合考评中连续3年位居前列,并跻身“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区”。

(三)营造环境招商。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我们大力推行全员服务、全程服务和全方位服务,着力营造“关心投资者、尊重企业家、鼓励大创业”的浓厚氛围。对新接触的外来投资者,坚持少讲过程、多讲办事结果,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办事环节,促其迅速开工、投产;对已落户的企业,坚持“四不变”:政策承诺不变、支持力度不变、服务专班不变、发展环境不变,着力打造支持发展的环境,增强投资者的发展信心,支持企业不断扩张壮大;对发展暂时受挫的企业,坚持“三不”:一不赶、二不凉、三不嫌,做到理解第一,宽容为上,真心帮助企业把脉问诊、解决难题,促其摆脱困境,发展壮大。近年来,凡落户宜都的项目、企业,无论是在签约、建设和投产阶段,我们都实行全过程“保姆式”服务,没有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仅东阳光每年追加投资额均在20亿元以上。

二、狠抓结构调整,做好“优”的文章

调结构、促转型是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以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投资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

(一)转变产业结构。产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为适应全国和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变化,我们通过政策引导,加大技术创新,大力推进生产要素向支柱产业、优势企业和重点项目集中。全市科技累计投入10亿元,孵化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58项,逐步将原有的传统产业向新型产业转变,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型建材、机械电子、食品加工等为重点的新型产业集群日益壮大。一是以高新技术为牵引,积极培育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已形成年产值30亿元的规模。二是以优质高效为目标,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已形成年产108万吨酸、24万吨合成氨、75万吨复合肥的生产能力,产值已突破100亿元,精细化工产业集群进入全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三是以技改扩能为重点,加快发展新型建材产业。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已形成水泥500万吨、1000万件高档卫生洁具、1600万平方米中高档墙地砖的年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四是以升级配套为依托,不断提升机械电子产业。机械电子产业集群已形成年产值10亿元的规模。五是以精深加工为突破,着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已形成年产值10亿元的规模。

(二)转变产品结构。我们牢固树立“品牌就是生产力”的观念,大力实施名牌带动和质量兴市战略,引导企业由做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由做产品向创品牌转变,积极扶持、鼓励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和精品名牌。制定出台争创名牌的奖励办法,对新获得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宜昌市知名商标和国家、省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最高给予20万元的奖励。目前,我们开发节能新 产品154项,成功培育了“楚星”牌磷铵、“华宜”牌套筒2个湖北省著名商标,“楚星”牌磷酸一铵1个国家名牌产品和“惠宜”牌系列卫生陶瓷等7个省级名牌。特别是土老憨公司持有的“土老憨”商标荣获“最具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商标”奖,获此殊荣的全国仅有60个。在工业产品上我们形成了亚洲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化成箔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发酵基地,世界最大的紫外线吸收剂生产基地和全省最大的卫生陶瓷生产基地等5个之最。在农业产品上我们形成了世界最大的人工养殖鲟鱼鱼子酱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鲟鱼生产繁育基地,全国最大的“宜红功夫茶”生产基地,中部最大的波尔山羊繁育基地和全国柑桔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等五个之最,不断叫响“宜都制造”。

(三)转变投资结构。投资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一方面,明确投资方向。我们充分发挥投向对结构调整的风向标作用,重点支持贷款投向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型建材、新型电子、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每年贷款余额占到贷款总额的70%以上,保证了东阳光、宜化楚星、华新水泥等重点企业的信贷需求。同时,我们采取停止贷款、冻结账户的方式,限制高耗能、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先后依法关闭小水泥厂9家、粘土砖厂17家,取缔土纸厂71家,并对5家规模小、能耗高、污染严重的陶瓷企业进行整体搬迁,共淘汰落后陶瓷生产线12条。另一方面,转变投资方式,由政府投资主导向市场融资主导转变。我们改变以往财政周转金、政府借款直接向企业投资的方式,不断提高担保公司的担保融资能力,引导企业通过担保公司担保直接向金融机构贷款、向市场融资。去年以来,市财政向担保公司注资5000万元,增强了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倍增效应。今年以来,积极争取深圳等外地金融机构各项贷款40亿元,同时,我市金融机构向企业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了53。73亿元,比年初增加14。87亿元,增长38%。

三、狠抓市场主体,做好“量”的文章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企业实力决定产业实力。针对企业发展中的困难,我们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一手抓骨干企业,一手抓中小企业,形成了“航空母舰”率先领跑、“蚂蚁军团”竞相跟进的格局。

(一)扶优扶强,壮大骨干企业。骨干企业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和龙头,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我们坚持把做大做强骨干企业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头等大事来抓。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就业带动强的发展思路,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行业领先的大企业、大集团。东阳光、华新水泥、宜化楚星等一批骨干企业不断壮大,预计今年东阳光公司可实现产值55亿元,入库税金2。9亿元,实现外贸出口1亿多美元,其中生物原料药出口3600万美元,增长108%,化成箔出口6500万美元,增长20。3%。同时,我们不断强化目标管理,落实工作措施,加强跟踪督办和检查考核,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小进规力度”,确保全年新增规模企业计划的落实。今年以来,全市新增规模企业39家,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177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30家、过10亿元6家、过50亿元2家。18家自营出口企业实现出口创汇1。3亿美元,同比增长28%,居宜昌市县市区第一位。

(二)内聚活力,培育中小企业。通过放活政策、激活要素、盘活资源,大力引导和鼓励本地能人创家业、办企业、干事业,催生了一批本地中小企业。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在土地使用、证照办理、税费收缴、资金扶持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重点支持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大中专毕业生和退转军人自主创业、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与创业。同时,我们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投入达到2。7亿元。统筹安排1。5亿元生产调度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对企业享受的招商引资、出口退税等政策及时兑现。加强担保平台、融资平台、信用协会建设,完善“两台一会”企业融资模式。今年以来,担保公司已累计为中小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担保贷款3。52亿元。全市新增民营企业400家,个体工商户4000户,个体工商户增加数较去年增加1倍,全市个体工商户总数达到13000多户,民营企业达到1000家。

(三)串珠成链,发展配套企业。提高产业素质,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关键是要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围绕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发展,我们着力发展配套型、产业链项目,不断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市三星公司、仝鑫公司与一汽、二汽等汽车生产厂家长期开展配套合作,年销售连杆20万件,精密锻件1。5万吨,液压油缸2。5万套。同时,这些汽车零配件生产、加工企业还打开了广西(玉柴)、浙江(泉州)、重庆(长安)、柳州(五铃)等地市场。作为与宜都东阳光制药、电子产品生产相配套的机械设备制造专供厂家,宜都长江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年可完成产值3亿元、税收500万元。全市机械行业完成工业产值的85%以上是在与国内的大型厂家、大项目配套合作中完成的,产业关联度达到85%以上,属名副其实的配套型经济。目前,全市共拥有各类零配件生产、加工企业2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亿元,利税900万元,全市机械工业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分层次竞争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形成。

四、狠抓体系建设,做好“保”的文章

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支撑,我们建立完善四大体系,着力改善民生,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奠定了基础。

(一)建立完善高效优质的行政服务体系。始终坚持“执行力就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理念,连续5年在全市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效能建设,“管理就是服务、发展为先、民生为本”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建立机关效能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价、决策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等制度,制定出台群众广泛参与的监督评价、部门工作绩效目标管理、 公务员绩效考核、特色工作考评等四个体系。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目前,全市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全面完成,共减少前置审批要件4个,减少审批环节245个,每个项目平均压缩11天。同时,我们还建立市、乡、村、组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即市级行政服务中心,10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23个村和21个社区便民服务室以及组级代办点。今年以来,四级便民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22。4万人次,代办各类事项20。1万件,群众满意率达99%。

(二)建立完善公正严明的法制服务体系。将公、检、法和职能部门的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规范各部门津、补贴发放,将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统一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部门乱收费、乱检查、乱摊派行为的发生。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制定《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损害机关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文件,从根本上健全完善了以提高执行力、制约和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的制度建设。

生物医药产业链实施方案范文4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成效;经验

循环经济是新常态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自2005年国务院六部委批准设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以来的十年,青海循环经济发展逐步从园区扩大到产业,由经济领域拓展到全社会领域,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走出了一条资源循环可利用、生态环境可承载、经济发展可持续的道路。

一、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战略部署,立足省情发挥特色优势,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健全规划政策体系,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有效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也使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由探索起步推进到了科学发展阶段。

(一)循环经济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2005年10月,国务院六部委正式批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成为全国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之一,由此青海循环经济发展的序幕正式拉开。2008年1月,西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明确,步伐进一步加快。2010年3月,《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标志着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已从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资源赋存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走出一条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全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提升了循环经济在青海的战略地位。随后,相关政策和全省的“十三五”规划等都将发展循环经济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进行部署。循环经济在青海,已经不仅仅是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已经充分上升为统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

(二)循环经济支撑体系逐步健全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政策、体制机制、技术、人才等支撑体系日趋健全。2013年12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青海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确定了“三年强基础、八年创先行”的目标任务。全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将建设循环经济先行区作为“131”布局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强化了循环经济规划的引领作用。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和推出了价格和收费、财税、信贷等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一直以来,全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大了投入和攻关力度,在清洁生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再生利用、再制造、垃圾资源化、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等领域研发、推广和应用了一大批先进技术。

(三)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通过产业间的横向耦合和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基本构建起了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领域的循环型产业体系。在工业领域初步形成了盐湖化工、金属冶金、油气化工、煤炭及新型煤化工、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循环型工业体系,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明显减少,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在农业领域,大力推进农村沼气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农作物秸秆、农田残膜、畜禽污粪等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快速推进。通过绿色消费理念和模式的宣传和推广,全省服务业发展正在向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迈进,绿色交通、绿色出行、绿色装修等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主流,现代、绿色、高效、便捷和循环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形成。

(四)园区循环化改造步伐加快

为不断优化全省产业布局,推进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要求,先后组织申报了4批符合条件的工业园区开展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我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乌兰工业园区及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东川工业园区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累计落实中央资金5.25亿元。这些园区不断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突破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合理延伸产业链并循环链接,搭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基本形成了各具优势、关联互动、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示范带动作用显著。通过循环化改造项目的实施,园区主要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固体废物资源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不断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资源、产业间的循环特征进一步凸显,园区间、上下游产业间、企业间的循环链条进一步搭建,固废、污水等静脉产业进一步发展。

(五)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

自2005年以来,我省加大了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力度,并强化了宣传和培训工作。尤其是随着对青海在生态上、发展上以及Y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等方面战略地位认识的不断深化,把循环经济理念转化到发展的重大战略,细化到了具体工作实践中,不仅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更是将这种理念拓展到了流通、消费及服务等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使得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到了广大干部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工作生活中。如,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台、门户网站等宣传媒体以及开展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等活动,广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先进典型,引导全民培养绿色消费、文明消费、节约使用、循环利用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激发和调动各类企业、社会各阶层参与循环经济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凝聚共识、戮力同心,致力营造全面发展循环经济的氛围

一是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知度和参与度。以广泛的宣传推介为抓手,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和发放宣传材料、举办培训班及召开全省循环经济大会等多种方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循环经济理论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全面普及循环经济知识,让循环经济理念进机关、进园区、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着力提高政府、企业、园区及居民对循环经济的认识。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循环经济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社会各界的认同度和公众参与度不断提升,为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以提升战略地位明确发展理念和方向。立足青海特殊的生态地位,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欠发达地区、生态地区、资源型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转型发展以及治青理政的重要方略予以安排和部署,并在省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三区”建设,将建设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与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作为今后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提升了发展循环经济在青海的战略地位,从更高的层面上统一了认识,明确了发展方向和重点。

三是以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循环经济战略实施。高度重视循环经济战略的具体落实,通过制定相关规划、方案和年度工作重点等,将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明确到各部门、地区、园区和主要负责人加以落实,从上到下构建了统一的思想认识、组织领导体系和戮力同心的工作推进机制,做到责任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力、保障更加到位,确保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二)绿色引领、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

一是推进产业结构最优化。结合我省的产业和资源的比较优势,围绕提高资源产出率和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在全省的园区内逐步形成了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有色冶金、特色生物、新能源开发等为主导的循环经济特色产业体系,实现了园区层面的循环。

二是推进产业链接循环化。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原则,针对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开展重点招商工作。尤其是针对园区企业间关联度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和大量副产物或废弃物无法利用等突出问题,合理规划设计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并围绕产业进行补链招商,引入补链企业,布局和建设关键项目,补齐产业发展的缺失链条、增强发展的薄弱环节。

三是推进资源利用高效化。深化“四节一利用”,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企业以绿色技术为核心的生产模式,培育一批节能示范企业、节水型示范企业和废弃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在园区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广一批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培育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优化能源结构,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与新能源。

四是推进污染治理集中化。通过强化计划约束、综合调度、督导检查、设施监管、要素配置、目标考核等措施,大力实施火电厂脱硫脱硝、水泥厂烟气脱硝治理、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提标改造、涉水企业废水深度治理、中水回用、落后产能关闭淘汰等减排工程,有效控制了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实施废水集中处理,加快了园区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提高工业污水集中处理率,积极推进水循环利用项目建设,工业园区水循环利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加强立法、完善政策,着力构建循环经济协同推进的体制机制

一是以系统的规划体系强化指导。始终把规划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根据地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结构和发展基础,精心组织各方力量,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完成了《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等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及相关配套规划,基本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规划体系,明确了展的思路方向和重点,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是以完备的法规体系强化保障。在出台《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循环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定位,又出台了《青海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并在每年制定和印发循环经济发展年底工作要点,各地和园区也制定了本地区和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形成了由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指导意见等构成的较为完备的法规和政策体系,强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

三是以健全的制度体系强化支撑。专门成立了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青海省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了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合作,着力解决全省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充分发挥省内各地区的特点和优势,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及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全面发展,加快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设立了15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地区,鼓励这些地区因地制宜地探索和发展循环经济。

四是以完善政策的体系强化推动。分别从产业、投资、财税、金融、价格等方面制定出台扶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并力求形成体系,有效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设立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近两年每年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我省具有示范性、导向性的园区循环化改造、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点循环经济项目。实行差别电价、阶梯式水价、生物质发电上网优惠电价及垃圾处理费等价格和收费政策。

(四)重视科研、创新驱动,筑牢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

一是加强循环经济研究。把强化研究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性工作,力求抓细抓好。成立青海省循环经济研究院,结合我省经济社发展的特点和阶段,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发展方向、体制机制、法规、政策、统计指标以及重大技术、相关标准等的研究,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各科研咨询机构紧密结合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不断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多个领域和层面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研究成果。政府相关部门和园区也积极开展政策、法规、项目等的研究和制定,有效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是设立科技创新平台。把强化平台建设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创新载体,力求抓实抓牢。增强了园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争取将青海省生物科技产业园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将“格尔木工业园”、“德令哈工业园”提升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引导重点工业企业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科技创新联盟,组建了“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青海省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青海省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科技攻关。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研究平台建设,建成了海西州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海西盐湖化工特色材料和西宁光伏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省现有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组建了6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66家重点实验室,认定创新型企业3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3家、省级科技型企业205家。

三是加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把强化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力求抓强抓准。围绕制约循环经济发展重点技术难题,集中国内外科研力量组织开展共伴生和尾矿综合利用技术,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技术,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特色生物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在循环经济领域开发出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和产品,许多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推进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向纵深发展。

四是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模式。成立青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对已进入快速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企业,以及初创型科技企业和小微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创新科技与金融有机结合的新机制,与银行签署合作协议,支持我省科技型企业发展,促进了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重点推进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完善相关政策,通过金融创新助推科技创新,实现知识产权与金融结合。2015年,省内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专利质押贷款达到3.45亿元,是2012年的115倍。

(五)重点突破、兼顾效益,协调推进不同层面上的循环体系

一是注重关键领域和环节。充分结合青海资源特色和地方产业特征,力争把循环经济发展的大战略具体化到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间融合发展等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领域,具体化到产业、项目、技术、制度、政策和难点问题等关键点上,从最基础、最根本的环节寻求突破口,并积极创建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和地区,以点带面,加速扩散,推进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

二是重视循环经济不经济问题。把发展循环经济与提升质量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针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循环而不经济的问题,在推进循环经济产业链创新的同时,一方面逐步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政府政策支撑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激励制约机制等,增强企业推进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注重市场机制的引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废物再利用等问题,以市场的力量驱动循环经济发展。

三是统筹推进各层面的发展。高度重视企业、园区和社会三个层面循环体系的协调推进。企业层面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将全过程控制思想贯穿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园区层面大力开展循环化改造,在园区内部企业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实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有效减少污染排放,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全社会层面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大循环战略,推动产业之间、生产与生活系统之间的循环式布局、循环式组合、循环式流通,着力构建循环型社会,全面推进循环发展。

四是猿忠韵钅课抓手。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识,在选项目、报项目、争项目、引项目上下功夫,着力以项目扩大投资,以投资带动循环经济发展。根据我省资源条件、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着眼于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全力做好项目的谋划、筛选、储备、申报及实施等工作,以项目实施促循环经济发展。

三、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虽然,我省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产业间耦合发展和产业链条延伸不够,科技创新、资金、人才等要素支撑不强,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考核评价标准欠缺等一系列问题。今后,我省循环经济的发展应主动适应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经济发展新态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为总体目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重点,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为重点,逐步构建起更具青海资源特色、产业特色、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

(一)着力完善循环型产业体系

结合全省农牧业生产的区域特色、资源特点及组配规律,因地制宜,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种植业、生态畜牧业,推行设施渔业清洁生产及农业产业园建设,着力构建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牧业体系。以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为方向,进一步加大产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力度,巩固和提升盐湖化工、金属冶金、油气化工等已有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在着力做好“三去一降一补”的同时,以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方向,大力发展新经济。以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为方向,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绿色物流业、电子商务、绿色金融等产业,以及开展“绿色行业”、“绿色企业”等的创建活动,着力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

(二)加快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

完善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加强重点再生资源回收,加快培育再生资源龙头企业,着力推动废旧机电产品、电线电缆、通信设备,汽车、家电等再生资源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推进即有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通过严把设计关、强化施工监管和稽查及严格执行节能专项验收等,确保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鼓励和引导农牧区利用户用太阳能,提高绿色建材的推广应用比重。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要求,统筹衔接各种运输方式,加快实现“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构建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并积极倡导绿色出行。推动全社会树立和践行文明、节约、绿色、低碳、循环的消费理念,引导节约消费、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生物医药产业链实施方案范文5

201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区情实际,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面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压力和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区经济社会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的表现主要是: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就业实现稳定增长,物价涨幅控制在较合理区间。“进”的表现主要是: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成效显著,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社会民生取得新进展。

一、科学研判、准确把握,充分做好应对复杂局面的准备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要认识到我区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发展机遇,善于在复杂严峻环境中趋利避害、积极应对,增强形势分析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提高做好发展改革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我国经济已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当前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但也稳中有忧、稳中有险。从国际环境看,2014年世界经济预计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但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调整、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减缓的影响尚难估量,国际地缘政治风险仍然存在,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我国出口面临的外部环境仍不乐观。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转型发展的换挡期,尽管目前呈现出一些回升的迹象,但总体上仍将是稳定发展的态势,不会有过快的增长。这将对我区这样一个以上游产业为主导的地区产生较大影响。从区内形势看,一方面,以传统能源为主的产业结构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结构性矛盾仍将对经济发展形成重要制约。2013年以来,我区能源产业增速下滑较为明显,2014年新增因素仍然不多。当前各地为治理大气污染都在大幅度削减燃煤总量,扩大清洁能源需求,我区已经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签订能源合作协议,预计到2017年送电4800万千瓦,送天然气560亿立方米;到2020年送电10000万千瓦,送天然气960亿立方米,但受外送通道的制约,这些协议的落实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最近几年,化工、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增长较快,但所占比重较小,短期内不足以弥补能源行业增长放缓形成的影响。我们测算,我区能源工业下降1个百分点,需要化学工业增长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长6个百分点才可以弥补。另一方面,企业效益持续下滑,投资增长缺乏活力。近两年,我区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持续下滑,2013年以来一直呈现负增长态势,导致企业投资能力下降、投资意愿不强。财政收入增速较大幅度回落,使得政府投资能力相对减弱,再加上政府债务负担沉重,将对2014年政府性投资规模的扩大形成一定影响。从投资领域来看,目前项目储备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等领域,缺乏新的增长点,投资增长后劲明显不足,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仍面临许多困难。

要辩证看待、正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既要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些、把措施考虑得周密些,更要善于在攻坚克难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从市场预期看,随着市场主体投资意愿的增强,2013年下半年以来,实体经济有回升迹象,工业品出厂价格降幅逐步收窄,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升,货运量实现稳定增长。整体经济环境向好,为我区经济企稳回升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制度环境看,一是改革将会激发市场活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号角,2014年将围绕行政体制、市场机制、财税金融、资源土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突破,深化改革将释放新的动力和活力。二是城镇化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中央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对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体制机制进行了全面部署,将为经济发展释放出巨大需求。三是治理雾霾将为发展清洁能源带来新机遇。根据国家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相关细则,京津冀城市群将大幅提高清洁能源替代比例,为我区发展清洁能源提供有利机遇。四是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效应将进一步显现。2013年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相关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也相继出台,2014年各项规划和政策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将为促进经济增长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完成发展改革各项工作

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以扩大有效需求为重点稳定经济增长,以建设“五大基地”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以实施重大民生工程为重点保障改善民生,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重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深化改革开放。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抓好落实。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机制体制。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权力和责任同步下放、调控和监管同步强化的原则,认真做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对于下放管理层级的事项,要制定好承接方案,做好顺利交接。各级发改部门对于本级审批事项,要着力精简审批程序,严格规范审批行为,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尽快研究编制审批事项目录,规范出台审批、核准、备案办法。二是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积极推动电力市场建设,争取国家批准我区蒙东、蒙西电网大用户直购电输配电价,落实可再生能源环保电价政策。争取国家批准霍林河、鄂尔多斯市等微电网示范工程。坚持煤炭资源按转化项目、按市场价格配置的原则,建立已配置资源但未兑现转化项目的退出机制。落实国家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三是继续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总结鄂尔多斯市资源型地区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验,积极争取国家批准呼伦贝尔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研究提出2014年区域合作重点推进事项。继续加强与周边省区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经济合作,跟踪落实与国内各省区市签署的合作协议和重点合作项目,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力争达到4600亿元以上。重点加强能源区域合作,抓好与京津冀、鲁江浙等地的清洁能源供需对接,加快组织签订外送协议。积极主动融入环渤海地区发展。二是大力推进向北开放。积极争取国家尽快批准实施《内蒙古建设国家向北开放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规划》、《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实施方案》和《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组织实施《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完善与俄蒙在加工贸易、资源开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合作机制,在有条件的口岸探索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三是统筹做好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工作。推进外商直接投资管理改革。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研究谋划一批具有创新带动作用的利用国外贷款项目。加快已列入国家《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备选项目规划》项目的报批工作,推进项目尽早建成。引导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采用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联合投资等多种方式输出产能。

(二)稳定投资、促进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一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新开工项目总规模达到2万亿元以上。生态方面,继续实施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等生态建设工程,争取重新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水利方面,力争开工建设毛都水库、尼尔基水利枢纽下游灌区、扎罗木得水库等重点项目。工业方面,突出抓好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和现代煤化工领域的重点项目。城市建设方面,重点推进城市供热、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能源通道方面,公路、铁路、机场建设方面都要新开工或推进一些项目。二是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做好上报国家项目的跟踪盯办工作,争取国家批复庆华煤基能源多联产等一批煤化工项目,赤峰和通辽至京沈客专联络线、国道232博克图―大兴等交通项目。积极推动项目储备多元化,围绕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增加重点领域项目储备,进一步改善项目储备结构,突出扩大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储备规模,加强居民服务、教育、卫生、旅游、文化、体育等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项目储备。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一是增强居民消费能力。2013年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放缓,2014年国家将出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关实施细则,自治区要结合我区实际,尽快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促进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二是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逐步壮大消费市场。推动落实旅游基地和文化产业规划,扩大旅游、文化消费规模。培育发展信息、养老、健康等服务消费。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扩大绿色节能环保产品消费。三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加强商贸流通、宽带网络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研究实施信用消费促进政策,扩大信用消费规模。组织开展价格和收费检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研究修订自治区定价目录,加强对铁路、电信和银行等部门收费的监督检查,开展对各类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收费清理。

(三)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提高质量效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一是强化创新驱动。继续加强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围绕中蒙药、马铃薯育种、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稀土新材料、有色金属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领域,做好国家级和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申报工作,组织开展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认定工作,提升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巩固和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一方面,要在稳粮稳畜前提下调整种养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种植业,全面实施“四个千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切实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突出抓好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另一方面,要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牧业产业化水平。我区农畜产品加工转化规模小、水平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较大。对于品牌企业,要鼓励其自建专用原料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提高市场占有率;对于缺乏影响力品牌的产业,要加强品牌建设,培育龙头企业。三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云计算产业方面,积极推动云计算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建成一批专项云计算应用服务平台。研究出台云计算产业发展相关配套政策和标准制定。积极争取国家将我区列入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新材料方面,培育壮大稀土新材料产业,加快重点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包钢2000吨高性能磁体、包头金杰稀土抛光液等产业化项目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重点抓好奇瑞汽车、北方奔驰重型卡车、玉柴发动机等项目。生物产业方面,研究制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着力培育发展蒙中药特色产业链,推动建设一批蒙中药研发平台和产业化示范项目。节能环保产业方面,推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建设大唐和蒙西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示范项目。四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推动建设一批面向生产、生活的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认定工作。指导做好呼和浩特市服务业综合改革工作,选择部分盟市扩大试点范围。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开展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认证一批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研究提出我区三级物流园区城市。

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一是加快化解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对已批未建、在建和已建成投产的违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分类制定处置整顿方案,对于不具竞争力的落后产能,要坚决淘汰。除跨省区产能置换转移的项目外,不再审批钢铁、水泥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不再审批炼焦、电石、铁合金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二是加强重点污染源治理。加快制定城市主城区污染企业“退城入园计划”,推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主城区内钢铁、石化等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加快淘汰供暖和工业燃煤小锅炉,坚决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三是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强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完善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加快电力行业脱硫脱硝改造。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一是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配合相关部门加快修订完善自治区城镇化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呼包鄂、乌海及周边地区等城市群建设规划。要把城镇化规划修订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结合,引导资源要素按照主体功能区优化配置,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牧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二是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支持旗县城关镇和国家、自治区确定的重点镇发展配套型、服务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建设30-50个特色鲜明、规模较大、辐射带动力强的服务业集聚区,打造特色小城镇。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好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政策研究,推动乌海、鄂尔多斯、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地尽快出台取消落户限制政策,有序推进转移农牧民市民化。稳步推进“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研究制定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目录及相关配套措施。

(四)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保障改善民生。切实抓好创业就业工作。把做好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再就业问题。配合相关部门全面落实自治区“创业就业工程”及促进就业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支持2―3个就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创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开发1万个基层公益性岗位,重点用于安排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和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就业。继续实施家庭服务业特别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好千户百强家庭服务企业创建活动。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

继续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一是加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落实《关于推进百姓安居工程实施意见》,新开工城镇保障性住房23万套,农村牧区危房改造13万套以上。二是积极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抓好农村沼气和安全饮水工程,全年建设农村沼气1.5万户,解决8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在2013年实现无电地区全部通电的基础上,改造升级无电地区低标准用电户5万户。三是深入实施扶贫开发工程。组织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和七大贫困片区规划,加大扶贫攻坚资金整合力度,资金安排要向38个贫困旗县倾斜。全年减贫40万人,实施生态移民搬迁9万人。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教育方面,继续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启动实施民族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专项。卫生方面,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和实际报销比例,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文化方面,推动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工程,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条件。积极支持赤峰市“红山遗址”“辽代上京与祖陵遗址”,巴彦淖尔市“阴山岩刻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