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篮球教学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篮球教学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篮球教学案例

高中篮球教学案例范文1

关键词:中学地理案例教学实例

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新颖,内容丰富,是使学生们“获得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和规律需要我们用地理知识去解释和研究,如何用更有效,更直接的方法去让学生们理解这些知识,是我们地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思考的问题。

新教材设计了许多案例,案例具有相关的背景资料,而且具有直观、形象、典型等特点,利于学生感知认识的深化,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加深了对抽象地理知识和原理的理解。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有传授学生“知识”的方法,还包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教“知识”的同时渗透“学知识的方法”;在让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结合,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所以如何充分的利用这些案例,就成了我们备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结合实际,将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地理现象、事件设计成案例,这样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前几天,出现了月全食现象,有的学生就问我:“老师,月食是怎么形成的呢?”对于月食、日食现象,学生们也见过几次,但他们并不明白这种现象的成因。这个问题高中地理教材上并没有讲到,于是我就想能不能设计一堂生动形象的课,让学生们理解这个问题呢?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到了用一些简单的器材来演示月食、日食的形成原理。

经过反复思考,我想到了用两个体积比较大的球体――篮球和足球分别来代替地球和月球,用手电筒来代替太阳,让学生在课堂上演示月食、日食的形成。在上演示课之前,我给学生留了一个作业,让他们到网上查找一下月食、日食的相关资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观察,我特意选了一节晚自习来演示。在上课之前,我到体育组借到了篮球和足球,并且准备了一个手电筒。

“咦,老师,你收的是谁的球啊?”当我带着篮球和足球进教室时,一个学生好奇地问我。我说“不是的,是上课要用的。”于是,同学们就先议论开了,并且纷纷猜测篮球和足球是干什么用的。我没有跟他们解释篮球、足球的用途,而是让他们继续好奇下去,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我想大家前天晚上都看到月食了,那么大家知不知道月食是怎么形成的呢?”很多同学都说不知道,也有的同学说知道。我就让几个同学简单的说了一下从网上查的资料并相互讨论了一下。“同学们讨论完了,那我们这节课就来演示一下月食的形成过程。”说完这段话后,我拿出了篮球和足球以及手电筒。下面一片哗然,终于知道了两球的用途。我说我需要几个同学来做我的助手,同学们显得非常积极,争先恐后的来做“演示者”。最后,我在班里选了两名学生来在教室里演示。我先分配好两人的工作,一个学生拿着篮球代表地球,另一个学生拿着足球代表月球,我拿着手电筒代表太阳。在我的指挥下,“地球”站在教室的正中央,“月球”在不断的移动。我把教室里的灯全都关上,然后拿着手电筒走到讲台前,用它照射“地球”,在“地球”的后方立刻出现了一片阴影区。首先,我让“月球”站在“地球”的右侧能够被“太阳”照射到的地方,这时我问:“同学们,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什么月相?”同学们想了想说这是满月。这时我让“月球”向阴影区移动,当 “月球” 移动到一部分进入阴影区的时候停下。当这两位同学在演示时,我留意了一下其他同学,发现他们也在很认真地观察。这时我就让一个同学来说一说他观察到了什么。他就回答说“月球的一半被地球挡住了”我继续问“那这是什么现象?”这时不光是这位同学,其他同学也都抢着说道“这是月食”。我说“很好,不过准确的说是月偏食”。然后我让“月球”继续移动,当“月球”完全移动到阴影区内的时候停下,这时“月球”完全被“地球”挡住了,同学们都说这是月全食。“月球”继续向另一侧移动,直到完全出了阴影区,又恢复成了满月状态。至此演示就结束了。

我总结道:“刚才同学们都看到了月食的形成以及结束的整个过程。月食就是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太阳与月球分别位于地球的两侧时,照射到月球的太阳光线就会被地球挡住,也就形成了月食。如果只挡住一部分,就是偏食;如果全部挡住,那就是全食。”之后,我又让同学们演示了日食的形成过程。整堂课形象生动,又是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来完成的,同学们的兴致都很高,教学效果比较好。

高中篮球教学案例范文2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学校领导班子在过去的一年里,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了一系列学习活动,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认真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查摆“”方面的突出问题,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制定务实有效的整改措施。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班子成员的为民意识、务实作风,提升了工作实效。班子成员深入一线,落实了校长查课制度、校长听课评课制度、校长联查考勤制度、校领导带班值班制度等,俯下身子抓教学抓管理。坚持制度管理与人性管理相结合,建教工伙房优化生活条件,更新多媒体优化工作条件,争取编制数,为教师职称评聘创造条件,安排教工体检、健康讲座,关心教工身心健康。在资金、项目、招生、教师职称评聘等重大事项上坚持阳光行政,公开公正,在社会上树立了__中学廉政、规范的形象。

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形成敬业乐教的良好风气。在全校深入开展了向最牛教师王金战学习活动,倡导爱心奉献赏识教育。在全校评选十佳教师、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等,典型引导比学赶超。通过师德考核、教师教学业绩考核、班主任考核、教学常规检查、月考成绩追踪分析等方式,倡导干事创业、爱岗奉献的正能量。

继续坚持科研兴校,大力实施集体备课。做到了集体备课的“三固定”、“四统一”,狠抓导学案质量并以此作为集体备课的有力抓手。特别是在毕业班,发挥学科和班级集体备课的力量,研究考纲、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认真梳理知识点做到无遗漏,精选题目狠抓训练做到无盲点,周考、月考、模拟考环环相扣,将考点练全、练透、练熟,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在全校大力推进了3-3-3高效课堂模式。

一年来,在三个年级陆续开展以3-3-3型课堂为模式的汇课、示范课、评课、说课和优秀学案评选等活动,并长期开展“推门课”活动。2014年10月,我校成功加入中国好教育燕赵课改联盟,派出老师赴邢台一中、武安一中、唐山车轴山中学等名校参加“同课异构”活动,有效开拓了教学视野,吸收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我校的高效课堂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继续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脱颖而出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从北京、石家庄等名校聘请专家为老师们传经送宝,解疑答惑。学校陆续派出教师前往石家庄、北京等名校进行学术交流并听取高考信息动向,为高三备考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指导。2014年,全校教师在国家级、省级等刊物上共计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承担国家、省级课题研究,立项12个,已结题3个。冯俊安、胡慧娟老师获河北省第二届中学生物课堂实验教学案例展评一等奖。十数名教师在__市高中教师素养大赛、会课比赛、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

在2014年新高一的招生工作中,我校继续坚持已有的招生政策,采取得力的措施,将中考前300名流失率稳控在5%以内,优质生源的招收情况结果喜人。

在优化生源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良的学习环境,我们在招生和分班问题上继续坚持“三严”原则,并坚持实行了2-3-5分层教学。在各级部实施“目标生”、“边缘生”培养计划和 “后进生”转化计划,各级部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具体分类,老师们责任到人,定期辅导,年级部进行质量跟踪,有效促进了2014年高考一、二本和高分人数的大幅度增加。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依旧把狠抓学生的精神面貌、仪容仪表、行为习惯,作为加强和改善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学生采取封闭式无缝隙全天侯管理,全体班主任和值班干部职工严盯死守,确保校园安全,学校被评为__市学校安全A类单位。在全校推行跑操制度,积极开展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严格体育课堂管理,增强学生体质,学校顺利通过河北省体育项目传统项(篮球、田径)验收。

注重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学校常年开设《弟子规》课程,开展“读书月”、“英语周”、跑操比赛、歌咏比赛、田径运动会等活动。学校开设了大洼文学、太极拳等精品校本课程,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橱窗、张贴栏、电子滚屏等宣传平台,营造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在高尚的文化氛围中成人、成才。

2014年,学校投资500多万元,完成临渤海路实验楼、1号2号宿舍楼外墙改造、楼内厕所改造、楼体粉刷、线路改造和北餐厅改造等工程;更换教室多媒体、学生课桌椅、部分教师电脑;新建职工伙房;改

造、翻新了部分供暖设施与管道;新购置了实验仪器、电教器材、图书等教学物品;种植花草树木,绿化了校园。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广大师生创造了更为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2014年10月我校顺利通过了省政府对我市进行的教育督导验收。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高考再次取得了突破性的好成绩。一本上线人数427人,比上年增加110人,二本上线948人,比上年增加137人,三本线以上1845人,比上年增加92人。一、二本增幅均居__市各示范性高中第一;连续三年一、二本上线人数年递增人数过百,实现了高考成绩三级跳,2014年与2010年比较,一本上线人数增长了205%,二本上线人数增长128%。河北省高分生人数比去年增长143%。全校近110名考生被985、211名校录取。一本量、二本量、河北省高分生数量全面进入__各县市示范性高中前三名。获__市普通高考先进单位奖、特殊贡献奖、完成目标任务奖、特色奖等13项奖励,成为获得奖项最多的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在期末联考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今年我校特色教育成果显著,邢文斌同学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并在2014年省运动会中代表__市参赛,获200米、4x100米接力、4x

高中篮球教学案例范文3

关键词: 生物课堂教学 多媒体 导课在多媒体环境下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应从导课开始。教师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怎样进行导课,做到激发学生兴趣、发挥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呢?以下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视频导课

这部分导课只需要配置传统多媒体的设备,有视频、音频可以播放PPT等适合教学用的软件等即可使用,重点在于选择的视频内容。

1.身边的视频导课

如果上课时发现老师给出的视频中有你或者同学的身影,你一定会聚精会神或者充满好奇,“他(她)们和我们这节课有什么关系”?一上课学生的精神状态就是良好的。

例如,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时,教师展示事先拍摄的同班同学体育课打篮球视频,当然最好有学生投篮命中的镜头,也要设计有教师对学生的采访视频,这样的导课尤其激发学生注意力,教师可很好地在课堂中结合视频内容,对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中的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关系进行提问与分析,导入本节课教学重点。

2.体验的视频导课

生活中有很多体验,其实每个人都有共同的感觉,如果来一段有感官冲击性的视频导入,就可以让大家进入一种较一致的状态,问题推进顺理成章。

例如,同样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中,教材给出的是“过山车”图片作为问题探讨背景,很明显仅有图片对学生冲击性还不够强。如果换成真人体验式的“过山车”视频,有尖叫声、丰富的表情,以及过山车忽上忽下、俯冲的镜头,课堂内的气氛可瞬间被激发。教师不要发愁这类视频不好找,其实互联网上非常多,学会剪辑或者用录屏软件均可截取其中一小段(1分钟以内最好)。教材提供的两个问题:“既然知道坐过山车是安全的,为什么心跳还会加速呢?人体做出的反应哪些与神经调节有关?哪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你能说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吗?”教师把这两个问题列出来没有任何违和感,与教材深度融合。

3.新闻的视频导课

新闻视频经过剪辑,时间都不会很长,而且往往配有剪短的解说,是很好的课堂导课视频素材。

例如,高中生物选修教材前三章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在复习这几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多数采用逐章逐节复习的方式,不容易将三章知识整合复习。如果以某个新闻视频作为载体,并且这个视频内容经得起考验,就有助于将各章知识进行组合复习,这个导课提纲挈领。笔者尝试过播放“新闻联播播出的2008年诺贝尔奖颁奖新闻视频,介绍的是一种水生生物――‘绿色荧光水母’的故事”进行导课,教师配以一段背景介绍:“二次世界大战后,显微镜的倍数虽然在增加,但人们还是无法观察到像蛋白质这类物质在细胞中的运动、变化状态,细胞内的蛋白质参加了几乎所有生命活动,如果无法掌握它的动向,就无法揭示生命活动更深层次的奥秘。海洋及时给出了她的大礼,一种水生生物开启了解决问题的大门,它就是水母。”水母发出绿色荧光是因为绿色荧光蛋白的缘故,最后成功导入课堂复习,借此提出一系列蛋白质合成、基因表达、PCR技术、转基因、胚胎移植等问题,内容涵盖面广,甚至形成了专题。

4.微课的视频导课

“微课”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微课时间一般不长,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可以用于突破某个知识难点。笔者认为将微课的视频作为课堂导课进行操作,可使课堂有节奏、有内容。

例如,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教学中,可利用教师课外录制好的微课实验视频进行导课,充分让每一个学生观察到操作环节,还可以展示教师本人实验操作技能、解说技能,达到吸引学生、合理利用时间的目的,为构建高效课堂打好基础。

二、人机对话的导课

这部分导课处理需要有学生机房的设备,才能达到好的效果,这也是将来普通课堂的发展前景。笔者在这样的教室上了几节课,除了有本文第一点介绍的导课操作方式外,还可以这样处理。

1.选择题汇总式导课

学生机房一般用来上信息技术课,往往能够做问卷调查,可把想问的问题设置成选择题处理,安装选择汇总处理软件就可进行,机器设备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学生选择结果当场显示,结果既有每道题的选项分布,又有每位同学答题情况,教师后台可以及时跟踪,这样人机对话结果就给教师课堂导课提供了载体。

例如,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学时,教材有设置“转基因生物与食品安全”的论坛,在传统课堂上进行这样的论坛需要做比较多的前期工作,某些学生的看法无法代表所有同学的意见,但是在学生机房上这样的课却能得到全面的信息。笔者首先给出某个院士做转基因技术的讲座图片及相关文字介绍,从图片现场看这位院士是转基因技术的拥护者,但是我同时给出了场外拉横幅抵制转基因的图片,为什么科学家拥护的技术却受到抵制呢?我设置了十个问题让学生选择作答,学生答题结果就是笔者课堂导课很好的展示,学生因为参与了人机对话和看到了全班同学选择的结果,非常希望融入其中,积极发言。这样的导课具有生成性,虽然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笔者认为它是有生命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非常有帮助。

2.学案学习式的导课

“先学后教”是很多教师逐渐开展的课堂结构改革尝试,课前分组学习有其好处,可是往往由于时间限制收集同学意见较困难。在机房上课,学生人手一机,每个人按自己登录账号进入学习,如何学习以教师提供的电子学案要求进行,教师在后台进行及时跟踪。

例如,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时,教师设置好学案,训练学生进入课堂就先看学案,电子学案包含学习目的、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要求、学习内容,还有时间分配。学习内容包含如“达尔文所乘‘贝格尔’号的航行路线”、“达尔文观察到的现象”等课件、“各种化石”等图片、“分子进化、中性学说和遗传漂变学说”等丰富的资料、习题等学习资源。学案式的导课带有任务性,课堂虽只有键盘声,却有丰富的呈现,学案就是课堂的导课,就是教师课堂的展现方式。

3.设立网络讨论区导课

在传统课堂设立问题导课非常常见,就是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在学生各抒己见、没有结果时,教师就学生争论的焦点,加以引导而导入新课。但是这个讨论过程很容易没有章法,七嘴八舌,即使有特别突出的学生,观点也仅仅代表一部分人。如果在人机对话教室内,则可借由机器设备,教师设置网络讨论区,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学生讨论内容,适时抽取其中发言内容和大家分享。

例如,笔者曾经用“埋藏”在肠胃中的诺贝尔奖为题,围绕“幽门螺杆菌”进行高三生物学知识综合复习,课前先将这则案例挂到网络,提出一系列问题,设置网络讨论区,要求每个学生课前登陆逐条作答。教师则在后台查看不同学情的学生作答情况,有目的地选择一个或几个学生作答,对内容进行展示并适当标注,在新课教学时直接以人机展示作为导课,立竿见影,成功吸引学生注意,顺利开展复习教学。

三、今后的设想

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在,今后传统教室内会呈现出人机交互的情景,平板将取代电脑,WIFI将取代网线,这样的教室将成为常态。多媒体环境下课堂导课方法将越来越丰富,不管采用哪一种类型的导课形式,关键在于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导课办法,导课要为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服务,教师尤其要注重多媒体环境下导课方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关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增强自身多媒体应用能力,让教育技术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为素质教育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丁兆斌.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导课方法[J].科学教育研究,2011(32):100-101.

[2]陈福水.艺术性导课――生物课堂教学的“先锋”[J].吉林教育,2007(4):62.

[3]朱有海.引得春风度玉关――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导课艺术[J].甘肃教育,2010(4):4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高中篮球教学案例范文4

[关键词] 体育课 创新 教法 学法 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们都曾感叹教材的繁、难、细,评价机制不合理。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不愿学的现象时常困扰着大家。

例如:

教学场景一:体育课上,学生们手拿篮球以后是多么得兴奋,恨不能马上进行你争我夺抢投篮的游戏中去。但教师却要求学生们认真听讲解、看示范,球怎么拿、脚怎么站,动作要领是什么,等等。然后大家按教师的要求整齐划一、按部就班的一、二、三――次序井然的练习。这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使得学生原有的激情被抑制了,导致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不愿学的局面产生,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怪圈”。学生的自主学习及个性发展在这样的教学实践里是很少被考虑的。

教学场景二:在体操教学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完成动作必须规范、优美时,学生从心底、嘴里都发出了“抗议”:我们又不是运动员,对我们的要求也太高了吧!学生的不满其实是对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和要求的抗争。过去的体育教学,是以竞技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以传统竞技体育运动技术为主,评价学生学习的成绩,以竞技运动技术的要求作为评价的标准。很显然这是脱离教学实际的。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了教学目标出现了偏差。

教学场景三:在体育教学中,在学生考核的运动场上,这样的场面屡见不鲜:身形矫健者,步履轻松,带着自信的神情,跑向胜利的目标。他们所得到的是成绩的优异,教师的赞许,同学们的钦佩。而那些体格特殊的学生则痛苦挂满了脸庞,抬着沉重的步伐,拼搏着,在努力完成着那统一的测试距离、高度和远度。面对此景,教师和同学们是那样地无奈,无知的旁观者甚至会发出讥笑。经历过这样悲惨体验的学生,他会喜爱体育运动吗?

以上种种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显然是违背了教育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

在集体备课时,我们体育组的教师常议论的话题:现在的体育课真难上!体育课应该怎么上?应该上什么?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预示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上进行深层次的更新。名称和文字的改变简单,但观念和思想的更新就不容易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学习中,大家有一个共同的体会:理论的灌输和接受容易,做到理论运用到实践并服务于实践,还需要一段艰苦的长路。我曾经读过多篇课改材料,有成功的教学案例,有成功的教法、学法,面临新思想,新理念,我迷茫过、困惑过,重新审视自己,我倍感压力、差距和不足,必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创新教学方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我根据中学教学现状以及学生的需要,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就提高中学生体育课效果方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浅谈一下我的认识和教法。

一、开发和充分利用体育器材、场地资源

我校的体育器材使用情况是“人多粥少”。在农村,大多情况也是如此。除了球类器材利用率高,其它器材基本闲置,“一把哨子一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这就是现状。上课还是传统式体育教学,跑跑步,领做几节徒手操,然后发几个球,最后草草了事。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还是比较高的,长此以往,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上课的兴趣从何而来?特别是女生,上课不愿活动,这是必然结果。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值得我们去思考!我认为必须开发和创新对体育器材的利用,让器材“活”起来,真正为教学服务。例如,我在快速跑教学中,采用废旧的自行车内胎作为限制物,限制步幅,提高步频;限制步频,提高步幅;让学生真正理解步频和步幅的关系。利用废旧的自行车内胎作牵引高抬腿和前踢腿练习,使高抬腿抬不上去,前踢腿踢不高的同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加大了练习幅度,提高了高抬腿和前踢腿的练习效果。两名同学合作,利用废旧的自行车内胎作背向牵引跑练习,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注意力集中在手臂的摆动上,纠正了摆臂无力或左右摆臂的毛病;同时有利于克服途中跑过程中,教师无法跟踪纠正,学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到底错在哪里的弊病。通过牵引跑,让学生之间,或组与组间相互评价,以及教师评价,提高了学生快速跑的能力。

二、加强韵律体操和舞蹈的教学

通过韵律体操和舞蹈的教学实践,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我们一改以前的活动与教学模式,发挥教学主体的作用,使同学们相互交流、互相学习、改变教学中学生的地位,创设了以“能者为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教学生,学生管理学生,相互传授知识、技能,使之学会学习、学会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的“智商”与“情商”,加强创造能力、应用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终身体育教育。事实证明,学生喜欢韵律体操和舞蹈的教学,特别是女生。教学实践证明,韵律体操和舞蹈教学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审美能力,教学效果相当不错,应加强这部分的教学与组织管理。

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例1:我在上“后滚翻”新单元课时,首先提出要求,让学生大胆尝试,让他们自由发挥,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然后找出动作完成比较好的学生做示范动作,这时学生往往会给以热烈的掌声,恰似这种教学“亮点”,学生心理获得了满足,个性得到了张扬,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运动兴趣和情绪空前高涨,通过保护和帮助,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增加了学生间的接触,有利于教学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活跃了体育课堂,通过讨论,交流体会,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例2:在篮球的进攻和防守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运球和抢断球的动作进行组合练习,即每两个人一组,各组在运球的过程中抢断对方的球,这样提高了学生的球性和运球过人的能力,学生间加强了合作交流,提高了技能水平,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例3:在快速跑教学时,学生厌烦情绪很重,我采用了“十字接力跑”“让距离跑”等多种形式,通过游戏和竞赛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总之,教师要吃透教材,运用灵活多变的教法,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善于更新和发展新型的教学方法,扩大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8.

高中篮球教学案例范文5

关键词:精准教学,合作交流,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由于数学内容具有抽象性,数学课堂精准阅读能力培养就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就是教师以教科书作为主要阅读材料, 合理地用数学教材,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微循环改造,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有导向地进行阅读,让学生阅读消化、吸收数学知识的过程。

一、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基本知识的精准理解

精准理解内容中有关的数学术语、符号的含义,阅读就是最好的形式。阅读理解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定理或其证明,就是要让学生围绕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我们要促进学生在数学阅读中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采取“咬文嚼字”与“逐字推敲”的方法进行阅读,完成数学基本知识的理解。

案例1:用解决小问题形成基本知识的理解

问题来源《椭圆的定义》

引例: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运动行成的轨迹叫圆。如果把一个定点分裂成两个(给你两个图钉),一根无弹的细绳,能画出什么图形呢?让学生动手画。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椭圆的定义,让学生从具体操作中真正了解什么是到两定点之和为定值(并且这个和要大于两定点的距离)。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思考:

1 :在画图过程中,有哪些量在变?哪些量不变?

2 :若调节两个图钉的位置,绳长不变,所得图形有何变化?

3 :当两个图钉之间的距离等于绳长时,画出的图形是什么?

4 :当两个图钉之间的距离大于绳长时,能画出图形吗?

5 :椭圆的圆和扁与什么有关?

最后老师电脑演示椭圆动画形成过程并得出椭圆完整定义

给学生提供一个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机会,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满足什么样条件下点的集合为椭圆?”让每个学生都动手,自已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精神,让学生从实践得到快乐。通过几个追问,使学生经历椭圆概念的生成和完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概括能力,加深对椭圆本质的认识,并逐步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中,涉及概念、定理、起始课学生可以理解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老师要精准设计有指向性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理解、解决问题,形成基本知识的精准理解。

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基本方法的精准形成

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课堂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教师要通过对教学过程的“预设”,给出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学生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思考、探究、合作交流,实现他们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愿望。

案例2: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的预设与生成

问题来源《立方体表面展开图》

为了让学生掌握表面展开图的种类,我先让学生在家利用牛奶盒等作为模型,让学生去剪、去画、去体验。课堂上,通过引导启发完成11 个不同的表面展开图的绘制, 让学生对11 个图形进行观察,帮助学生总结展开图的特征:

“一四一”“一三二”, “一” 在同层可任意;“三个二”成阶梯;

“二个三”“日”字连;异层“日”字连;整体没有“田”

提出问题:图展开图“一四一”最直观,最好发现。其他展开图能否通过适当旋转转化为 “一四一”型。

实现方法:学生进行有思考的阅读操作,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都可以转化为“一四一”。形成操作作法:

对于“一三二”型,可以把下方的“二”绕着上边的中点,逆时针旋转90 °,一次旋转就可以得到“一四一”。

对于“三个二”型,分别让上方和下方的“二”绕着下边和上边的中点,逆时针旋转90 °,两次旋转就可以得到“一四一”。

对于“二个三”型,绕着下边点,逆时针旋转90 °,一次旋转就可以转化得到。

在教学中,让学生认为学习数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形成是顺理成章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然、合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自然连接的、有效的,这样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让学生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三、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着眼于解决问题的精准思路

在教学中,碰到文字叙述很长的问题,有些学生会产生畏惧心理,教师要精准射击有指向性,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把握数学问题的实质。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作用,既读条件又读问题,理解题意后, 着眼于理清问题的思路,再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教师应该让学生独自默读,在读中研,在研中读,培养学生养成阅读、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

案例3:发挥表格在双分类问题里的梳理作用

问题来源《一次函数的图像》

要从甲、乙两个仓库向A、B两地运送水泥。已知甲库可运出100 吨水泥,乙仓库可运出80 吨水泥;A地需70 吨水泥,B地需110 吨水泥,两仓库到A、B两地路程和运费如下表下图:

路程(km)

运费(元/吨·km)

甲仓库

乙仓库

甲仓库

乙仓库

A地

20

15

1.2

1.2

B地

25

20

1

0.8

(1 )设甲仓库运往A地的水泥x(吨),求总运费y(元)关于x(吨)的函数关系式;

(2 )当甲.乙两仓库分别运往A、B两地多少吨水泥时运费最省?最省的运费是多少?

阅读策略:

(1 )本题数据多,数据关系不清晰,要帮助学生理解运费栏“元/吨千米”表示每吨水泥运送1 千米所需人民币的含义。

(2 )本题属于双分类型问题。多数学生拿到题目都很畏惧,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梳理,要利用已有的表格资源,对表格进行改造,进行2 次利用.

窗体顶端

运量(吨)

运费(元)

甲仓库

(100 吨)

乙仓库

(80 吨)

甲仓库

乙仓库

A地(70 吨)

x

70-x

1.2 ×20x

1.2 ×15(70-x)

B地(110 吨)

100-x

10+x

1 ×25(100-x)

0.8 ×20(10+x)

通过阅读,让学生完成表格的填写,2 个仓库,2 个目的地的量量关系就非常清晰了。学生的畏惧心理就渐渐消失了……

老师:对于类似有货源地,目的地的双分类型问题,都可以利用原有表格或者自己按照情况绘制表格,完成量量的梳理,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常见方法。

本类问题主要适用于应用性问题,基本情况出现出现大量数字时,教师要精准设计有梯度的问题,教会学生学会处理这些数据,可以对数据按单位、按时间、按地点等方式进行分类,发挥好辅助工具的作用,把复杂的数据变得有条理,是探索这类问题的好方法。

四、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实现问题的精准建模

数学问题来源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生活,教材中出现了以社会、信息为背景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广泛丰富的实际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因此,需要教师及时指导,进行阅读培养,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4:友谊赛中的数学问题

问题来源《排列组合》

学校高二年级举行篮球友谊赛,每个班级派出一个代表队参加比赛,比赛采用单循环形式(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这样需要安排28 场比赛,求高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级?

排列组合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分不清什么时候用排列?什么时候用组合?

这个题目有人用 ,

错误原因:没有弄清楚单循环形式(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的计算方法。

应对策略:关键是解决单循环赛制的计算问题,两个班比赛有没有顺序,所以这是一个组合问题

等待学生完成解答后,老师对问题进行了拓展。

老师:同学们通过计算解决了赛场内的问题。下面,请大家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

问题1 :全班40 个同学,每两个同学握手一次,共握手几次?

问题2 :全班40 个同学,每个人给对方写一封信,共有几封信?

老师(拓展):现在,老师有新问题产生了:若某班级中途退出了比赛,结果比赛只进行了25 场,问有多少班级参加比赛?中途退出的这个班级放弃了几局比赛?

学生觉得问题有点难度,老师进行点拨:设有n个班级参加比赛,中途退出的班级放弃了x局比赛。这样,就可以得到: =25+x。即: ,其中n、x都是整数,且x<n-1 。发现要把50+2x写成两个连续的整数的积,只能是8 ×7=50+2 ×3 ,所以,n=8 、x=3 。也就是有8 个班级参加比赛。一个班级放弃了3 场。

教学中,需要从特殊到一般过度的问题,以及有拓展空间的问题,都可以通过问题串的方式,把问题连接起来进行解决。

总之,数学课堂的精准阅读是一种主动阅读理解,通过学生 “思考在前”的策略;数学语言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结合,数学课堂的精准阅读重在理解这三种不同语言的关联,采用“语义转换”实现它们与学生内化的转化,加深理解教材呈现问题的思考过程和具体的结论,是实现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提高的具体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景伟,李树臣.数学阅读能力的特征与培养[J].中学数学,2011 (6 ).

[2]蒋瑶君.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 (8 ).

高中篮球教学案例范文6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教学情景教学

新课改的大力推行,能否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完善发展?能否真正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下,新课改一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面对方兴未艾的新课程改革,我们体育教师在努力寻求和探索实现新课程发展目标的手段和方法中,由于认识偏差和盲目跟从的缘故,存在着各种形式主义的倾向,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一、情景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如今,情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已经很普遍了,对于学生来说,它作为一种新鲜的教学手段,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自新课程实施后,情景教学的利用率明显提高,方法在变化,效果也在改善,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不可忽视的是,我们在使用情景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误区,就体育研究课、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而言,从参赛的教案设计到公开课的展示几乎是清一色的情景教学模式,从参赛者到评委都想方设法地向情景教学靠拢。于是,一系列主题式的情景教学案例如雨后春笋般地应势而生。比如,抗洪抢险、保护家园、美化环境、消灭四害、春种秋收……丰富的情景教学充实着课堂,这是一道美好的校园风景线。然而,只有教师自己体味大量情景教学背后的苦与累。所以,我们应考虑自身的能力与水平,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创编有价值的情景教学,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要从情景导入,对于部分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过于注重教学的情景化,反而失去了教学本身的真实感。虽然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长此以往,学生也会产生视觉疲劳,不能真正掌握知识要领和技术动作,从而失去了体育课本身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明确,情景教学只是为完成课的教学所服务的,它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不需要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创编情景教学中去,而忽略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主动探究让学生更自觉参与学习

新课程大力提倡教学要面向全体,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意识。于是,部分教师无论上什么课,总要安排一系列缺乏实质性和毫无价值的分组讨论,分组展示等固定样式,以为只有采用分组练习,才是新式的教学,才能培养合作意识。一些教师在优课评比中,为了迎合当前的课程改革,往往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是整齐有序地进行讨论和展示。但就时间来讲,45分钟的课堂显得太紧凑;就内容而言,师生交流过于板书化,缺乏真实性;就学生而论,我们知道学生的能力有限,短短的一节课,他们不可能如此完美的设计,并且毫无条件地接受它。因此,在新课改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合情合理地组织学生参与到分组合作中去,不要拿一些成人化的意识去培养他们,盲目的,不适宜的分组合作学习方式,非但没有实现培养合作意识的目标,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抹杀了部分学生的个性,还助长了个别学生的懒惰习惯。

三、深入教学、民主教学有利于师生交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目标愈来愈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教育实践也表明,学生学习主动性越强,兴趣越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越大,则学生学习成绩越好。教学民主是在外部社会大环境和内部教育规律的双重压力下应运而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民主化教学在师生之间建立起融洽、和谐、亲密、依恋的情感纽带,创造出师生之情意交融,心心相印的情感氛围,并借助于这种情感化教学环境的支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学生在教师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调动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提高,能以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在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实现以“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教学民主化体现了师生的良好互动,但是,从另一面我们又了看到师生互动的假象,比如,教师只求表面的“热闹”,常用频繁、琐碎的提问牵动学生的思路,忽略了提问的组织和发言的质量,忽视了学生主动性和学习的热情,也限制了学生独立思维和创造想象。

四、开展专项选修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

《体育与健康》专项选修课要求学校在每周两节体育课上同时开设多类体育科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和游泳、艺术体操等,这对于教师或学生,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但是,大多数学校却面临着师资不足和场地器材缺乏的严峻性。于是,个别学校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往往临时分班组建兴趣小组,过后又恢复如初,这种敷衍了事的方法不仅打击了教师和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还为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埋下了隐患。因此,在推行新课程时,要克服场地器材的制约,尽量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推进改革,提高体育教师的专项素质,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为新课程的成功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五、正确把握主导与主体关系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运动场地为阵地,以教材为内容,突出的是教师的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不明确。在新课程中,课堂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教师不再主宰课堂,教师的角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构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时,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关注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注意不能把学生的“主观性”误当成“主体性”,更不能动摇教师“教”的权威性,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则会减弱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课堂教学的安全性。

体育教学是一种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课堂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摒弃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远离形式主义的误区,立足本质,在培养合作精神、教学内容的选择、运动技能的教学、学生主体性培养,以及教学民主等方面多做一些务实的探究。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后再学习。这样的话,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达成教学目标,学生会真正得到发展,课程改革也一定能朝着稳健有序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林建新.新课程教育下的新倾向和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