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作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作调查报告

工作调查报告范文1

一、我市婚检工作基本情况

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婚前医学检查机构建设不断加强,条件不断改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2000年—2002年,我市婚检率分别为96.1%、89.34%、88.1%,位居全省前列。但从2003年实行自愿婚检后,我市婚检人数急剧减少,婚检率大幅下降,2004—2007年,婚检率分别为0.39%、0.11%、0.2%、0.15%,特别是2005年,创造了实行婚检以来的最低记录。我市出生人口素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出生缺陷率也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

从2012年1月1日起,我市全面开展免费婚检工作,通过卫生、民政、财政和妇联等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我市免费婚检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据统计,今年1—7月,全市共有5463对登记结婚,就有4294对青年男女接受了免费婚检,婚检率达78.61%(比2005年提高了78.5个百分点)。共筛查出病例424例,其中法定传染病154例,严重遗传病2例,精神病3例,生殖系统疾病165例,内科系统疾病104例。根据婚检结论,发出医学建议书40份,其中建议不宜结婚的5人,不宜生育的6人,暂缓结婚的29人。免费婚检工作在全市的组织实施,为提高我市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我市免费婚检的主要做法

近几年来,我们积极协调卫生、民政和人口计生等部门,争取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将两纲未达标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并将职能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推动了市政府“买单”免费婚检,卫生、财政、民政、人口计生等部门一条龙服务模式。

1、试点先行,典型示范。从2011年6月1日开始,分宜县率先启动了免费婚检试点工作。为全面掌握和了解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我们多次组织人员到分宜县进行调研和指导,并要求分宜县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督查,确保免费婚检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分宜县妇幼保健院认真按照有关要求,简化了婚检流程,保证了婚检服务质量。经过七个月的试点工作,分宜县免费婚检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2011年6月—12月,分宜县妇幼保健院共为2147人准备结婚的青年男女提供免费婚检服务,婚检率达95%。分宜县免费婚检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为2012年免费婚检工作在我市全面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

2、精心准备,全面推广。为确保我市免费婚检工作在今年1月1日起全面启动,市、县(区)卫生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积极行动起来,根据各自职责,认真做好了全面启动免费婚检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制定方案。在总结分宜县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我们精心制定了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免费婚检工作的目的,基本原则、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经费安排以及各部门的职责,为免费婚检工作在我市范围内全面推开提供了政策和经费保障。二是召开会议。我市于2011年11月份就专门召开了由县(区)卫生局、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婚检定点机构参加的全市免费婚检工作会议,对免费婚检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会议要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婚检定点机构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免费婚检工作顺利实施。三是加强宣传。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广泛开展免费婚检政策的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发放宣传单、公交车车载和电视等新闻媒介对参加婚检的好处、免费婚检体检项目等内容进行广泛的前期宣传。在婚姻登记处悬挂了免费婚检宣传栏,摆放了免费婚检宣传单,并通过婚姻登记工作人员向前来登记结婚的男女青年发放宣传资料,积极引导和动员他们自愿接受免费婚检。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宣传方法,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免费婚检的知晓率。

3、优质服务,保证质量。一是改善环境。各婚检定点机构均自筹经费对婚检业务用房进行改善装修,添置了部分婚检设备,营造出优美、温馨、喜庆的环境。二是配足人员。按照有关要求,各婚检定点机构均配足婚检工作人员。同时为方便免费婚检对象接受体检,在中午这一段时间,婚检处和各辅助检查科室均安排了值班人员,做到随到随检。三是认真体检。各婚检地点机构认真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安排专人为前来接受婚检的人员免费提供了婚前医学指导、咨询服务和规定的各项体检服务,切实提高了服务质量,赢得了受检人员的一致好评。四是合理建议。对于在免费婚检中检查出患有疾病的人员,各婚检定点机构均向他们提出了针对性的医学指导意见。

4、加强督导,规范行为。为进一步加强对免费婚检工作的监督指导,我市专门下发了《关于认真组织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婚检定点机构及各自的服务范围,规范了婚检机构和人员的服务行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也组织人员多次到所下的免费婚检定点机构进行督导,发现不足和问题要求有关单位立即改正,有效规范了各定点婚检机构的服务行为。在今年7月份,市、县(区)卫生、财政部门组成的联合考评中,各婚检定点机构免费婚检资料和体检项目较齐全,收件人员对各机构提供的免费婚检服务均表示满意。

三、我市免费婚检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免费婚检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配合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1、民众自觉婚检意识还不够。不少婚姻适龄青年对婚检的重要意义缺乏了解。加上一些新人的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在农村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的群体,很难保证他们能够进行自愿婚检。

2、婚姻登记处人员紧缺。由于许多结婚登记对象不知道要先婚检再办证,按习惯直接到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就得给他们宣传解释。对于婚检不通的,还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无形中给本来人员紧缺的婚姻登记处增加了许多工作量。

3、在乡镇设立婚姻登记处与当前我市免费婚检工作发生冲突。据了解,为了方便农村群众就近办理婚检登记,省政府决定在县(市、区)民政部门设立婚检登记机关的同时,将婚姻登记设置到乡(镇)人民政府办理。为了认真做好这项工作,今年7月省民政厅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设立乡(镇)人民政府婚姻登记机关工作的通知》文件,并在全省贯彻落实,由于当前我市乡镇婚姻登记处还不具备婚检条件。因此,登记对象很有可能就不参加婚检,导致婚检率下降。

四、进一步做好我市免费婚检工作建议及对策

通过婚检能有效地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避免一些传染病、性传播疾病的发生,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生,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婚检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争取早日达到两纲终期目标,特提出以下建议及对策:

1、进一步加大部门配合,推动我市婚检率如期达标。市卫生局、民政局、人口和计生委、市委宣传部、妇联等单位要进一步相互配合,尽职尽责,做到既各负其责,又能顾全大局,共同把我市免费婚检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推动我市婚检率如期达标。

2、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婚检氛围,提高民众的婚检意识。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应通力合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其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婚检的意义及不参加婚检的危害,在社区及繁华地段设立宣传牌、横幅,并经常开展义诊咨询活动,真正让婚检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培育民众科学现代文明的婚育观。特别是针对可以登记结婚的乡镇,要进一步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增强民众的婚检意识,使我市免费婚检工作顺利实施。

工作调查报告范文2

一、乡镇民政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一)工作地位与肩负的职责极不相称

乡镇民政工作线长面广,任务繁重,政策性强,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基层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可谓责任重大。但其工作地位却非常尴尬。一方面,民政工作在乡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被作为“搭头”。在相当一部分乡镇领导的心目中,民政工作是软任务,不是硬指标,是部门的事,无关大局。只有受了灾才想起民政。因此,大多数乡镇一年到头很少研究民政工作,也没有安排党政副职分管,更谈不上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如全县乡镇每年专题研究一次民政工作的不足一半,这还是比较好的。另一方面,民政工作在乡镇的部门工作中处于从属地位,连相对独立性都没有。全县60%以上的乡镇民政办主任民政助理由党政办、计生办、武装部等部门负责人兼任。辰溪县30个乡镇民政办主任助理员,有25人由党政办等干部兼任,专职的仅有5人。民政办大多隶属于党政办,人员安排、工作开展、经费开支均无自。在乡镇干部中,民政干部总觉矮人一头,低人一等,工作没有积极主动性,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与政策的工作质量很难到位。

(二)工作任务与人员配备矛盾突出

撤区并乡前,全县有乡镇32个,按每个乡镇配一名民政干部,至少有32人。撤区并乡后,现全县30个乡镇、6个办事处,只有民政干部30人,平均每个乡镇、办事处不足1人,比撒区并乡前减少2人,按上级规定的“总人口的万分之一”配备,只到应配备人员的3/5。乡镇管辖范围增大了,民政干部反而减少了,平均每个民政干部要管理11个村1.3万人的相关事务。一个民政干部平均管理着五保对象107人,农村低保户300多户,优抚对象80多人,灾害受损对象1000多户。按照低保条例的要求,必须入户调查,进行三榜公布,这根本管不过来。而且大多数民政干部不是专职,主要工作是包村驻点,完成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其它多项硬性工作任务,工作压力远大于民政工作,以至工作职责主次不清,无暇顾及民政工作,导致情况不明,底子不清,工作粗放,应付了事。再者,民政干部的调动过于频繁。30个乡镇民政助理,一年一换的3个,两年一换的5个,三年一换的9个。有个别乡镇甚至半年换一次民政干部,严重影响了民政工作的开展。

(三)工作开展与上级和群众的要求差距很大

从调查的情况看,村民自治中的“四个民主”,只有民主选举抓得好一些,其它“三个民主”没有认真地抓起来,村务公开大都形式化。救灾救济工作粗放,查、报灾资料档案有的不全,有的没有;救灾款物发放手续不齐,甚至名单都没有。乡镇低保存在滥保乱保、平均发放、动态管理搞不起来的问题。五保供养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发放存在不规范等问题。

二、基层民政工作薄弱的原因

(一)党政重视不够

一些乡镇领导对民政工作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发发钱、拜拜年”上,有的甚至认为民政工作只是“突发性”、“阶段性”工作,没有把民政工作提高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的高度来认识,没有把民政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也没有列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全县乡镇机构改革方案中,虽然明确了民政的机构和人员编制,但很难真正的落实,绝大部分是兼职。因此,有的乡镇设有民政办,只安排一名民政助理。一些乡镇主要集中抓计划生育等硬指标工作,视民政工作可有可无。有的把民政工作看成是上面的事、部门工作,对人员、经费、工作开展等问题,考虑研究得不多。绝大多数乡镇没有安排民政经费,来钱就发,没钱就拖,等、靠、要思想严重。一些贫困、债务重的乡镇甚至挤占、克扣、挪用民政专项资金。

(二)管理体制不顺

一是人事管理体制不顺。乡镇民政干部人事关系隶属乡镇,乡镇任免民政办负责人,不征求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也不考虑民政业务工作的性质,随意地过于频繁地变动民政干部。二是工作运行体制不顺。民政办没有独立性,职能作用难以发挥。全县大多数民政干部是兼职的,专干只到六分之一,基本上是先干中心工作,再干民政业务工作,基层民政工作薄弱在所难免。三是专项资金的管理体制不顺。目前,各乡镇和办事处均实行财政大包干体制,由于财力不足、债务沉重,上级下拨的民政专项资金往往被乡镇挤占,以至迟迟拨付、发放不到位,有的甚至被挪用,严重影响着乡镇民政工作的开展。

(三)自身建设乏力

一是办公设施缺乏,工作手段落后。相当一部分民政办没有单独的办公室,没有一个民政办有计算机,查灾、核灾、报灾依靠口述手抄,优抚、低保等管理工作仍然是手工操作,工作量大,效率低下。通讯、出差、印制表格资料没有经费,要靠上级民政部门解决或民政干部自己想办法。二是乡镇民政干部的素质普遍不高。全县30个民政干部中,虽然大都具有大专、中专和初高中以上 文化程度,但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没有接受过专业知识培训。一些乡镇配备的民政干部,不是年龄大,就是能力弱。三是缺乏系统培训。大都是以会代训,或应急性的工作培训,以致相当一部分乡镇民政干部本文来源:文秘站 不懂业务,不知道有关的政策法规,不了解民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也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上报的情况和数据不准确,工作质量难以保证。

三、加强乡镇民政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确立乡镇民政工作的位置。

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志在十七大报告别强调要关注民生。随着中央对困难群体的高度重视和民政职能的增加,乡镇的民政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这就需要乡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给乡镇民政工作以应有的地位。要通过各种途径,向乡镇领导宣传新形势下加强民政工作的必要性,使他们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必须转变的高度,从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的高度,提高对做好基层民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上级党委、政府应从制度、政策及工作部署诸方面对乡镇加强基层民政工作提出要求,作出规定,并督促落实。尤其是县委、县政府,要把乡镇民政工作纳人工作目标管理,推动乡镇党委、政府把民政这一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抓紧抓好。乡镇民政部门和民政干部要坚持做到“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群众的赞誉,争取乡镇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

(二)加强自身建设,造就一文较高素质的乡镇民政干部队伍

一是要加强乡镇民政组织建设。每个乡镇应单设民政所,按照上级规定的“总人口的万分之一”的比例配足民政干部,并参照计生、财政等部门对乡镇的管理体制,由县民政部门归口直接管理,至少应由县民政局和乡镇对民政办所人员实行双重管理。民政所负责人的任免须征得县民政局的同意,民政干部的调动应报县民政局备案,以保持相对稳定,还应当尽量减少兼职,切实解决民政工作有人办事、民政干部有时间办民政的事的问题。二是要加强乡镇民政干部的教育培训。县民政局应负责对乡镇民政所工作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具备应有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能胜任工作。三是要尽力帮助改善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办公用房和办公设施,有条件的还要配备计算机,逐步实现民政业务信息化管理。

(三)理顺财政体制,规范乡镇民政资金的管理

在当前乡镇财政实行大包干的情况下,应在乡镇财政所设立民政资金专户,由县民政和财政部门将民政专项资金直接下拨到乡镇民政资金专户,资金由乡镇民政办管理、安排并发放,实行封闭运行,从而杜绝挤占、挪用现象,确保各项专项资金用于民政对象。

(四)加强业务指导,确保工作落实

工作调查报告范文3

一、安全技术培训调查的背景和的现状

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安全基础工作,搞好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也是维护职工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强化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规定:“煤矿企业应当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也对煤矿企业提出了强制性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严格要求。对在新体制下加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培训质量提出了新课题。这充分说明了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比其它行业显得更为重要。 据查阅资料统计,1981-1999年,全国煤矿职工死亡人数114878人,百万吨煤死亡率为5.94。而同期美国煤矿死亡人数仅为1261人,特别最近三年煤矿死亡人数每年均控制在40人以下,1994年以后百万吨煤矿死亡率一直保持在0.05以下。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如此严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员安全意识差、能力较低,构建和完善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加强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是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存在问题

从大量事故调查资料分析结果看,80%以上的事故都是“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说明,强化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人员安全素质是减少事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认识不深,理解片面,对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抱着敷衍了事和走过场的态度,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三、规划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煤矿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为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杜绝“一劳永逸”的学习态度,树立不断培训和努力学习的思想。为使安全培训教育取得预期效果,必须注重培训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同时考虑到煤矿行业的特点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因人而宜、因地制宜,制订不同的培训规划措施如下:

1、 安全培训内容 (1)法律法规教育。主要有法律基础知识,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和《劳动法》等。 (2)煤矿安全基础知识。包括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的性质和危害及防治办法;采、掘、机、运、通各个环节中的工作常识、要领及安全注意事项,如采掘工作面的安全技术、爆破安全技术、“一通三防”安全技术、矿井提升运输安全技术、矿井电气安全技术、井下现场救护常识等。 (3)煤矿安全技术法规。主要包括《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一通三防”责任制和各种《操作规程》及《作业规程》等。 (4)煤矿事故分析和处理。主要是案例教育,包括煤矿各种事故产生的原因、特征、发生发展过程、分析技术方法的理论和防治对策等方面。 (5)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方面的信息技术。 在具体培训中,可根据培训对象不同安排选用不同的内容。

2 、培训形式 (1)入矿培训。对象为新招收的工人,一般是脱产培训,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间为2个月。但在实际中很多矿并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培训,内容简化,时间仅有一个星期左右,使得进矿的新工人刚一参加工作在安全方面的素质就先天不足,从而为以后的违章埋下隐患。 (2)现场培训。对象包括经过理论培训的新工人和对工艺、设备等不熟悉的所有各种工作人员,时间可能只有几分钟,也可能长达数月之久。内容包括手工操作过程、工艺设备流程、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方法等。 (3)脱产集中培训。对象为在煤炭企业工作的各类人员,根据工作岗位和性质,可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周期。对特殊工种和各级安全监察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上岗资格培训和定期安全培训,对其他工作人员也应进行定期安全培训。 (4)在职培训。对象为在煤炭企业工作,没有时间或不需要进行脱产培训的各类人员,如班前、班后安全培训,利用会议间隙培训,利用有关图书资料自学等。

3、安全技术培训措施

(1)对安全培训设备与教学管理要两手抓,不能一手硬一手软。有些单位要么只重视更新培训设备和教室的装修,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房等一应俱全,但对培训具体计划和落实执行情况疏于管理,人员培训缺少明确目标;要么只注意落实计划和任务数,但由于设备陈旧,缺乏必要的教学手段,教室或专职教师不足,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

(2)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安全培训变成走过场。为不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许多单位也对 有关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但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且只要参加学习就能通过考试,拿到合格证,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而且,由于生产比较紧张,全员培训经常得不到落实,生产能手、技术骨干和单位正职等人员需要参加培训时经常因为人手紧和工作繁忙无法参加,为了完成“任务”,只好指派他人参加。最后培训部门和接受培训单位的培训任务指标虽然完成了,双方皆大欢喜,但并未达到全员培训的目的。

(3)增加安全培训投入。如在安全培训资金安排上,美国煤矿提取比例为0.02美元/t;文化程度方面,美国矿工高中以上占77%,其中大专以上占15%。相比之下,我国煤矿职工素质低,企业在安全培训方面的投入也较低。为提高本单位职工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加大安全培训资金投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安全的被动局面。

(4)加强和改进师资建设和教学方法。长期以来,作为安全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往往没有实践经验,专业技术课主要靠聘请生产技术人员来讲授。虽然他们都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各种规章制度比较熟悉,但受时间和精力限制,难以保证培训内容的系统性。表现在教学上,对培训的具体方法研究较少,讲授时具体技术法规讲的多,理论和案例讲的少,而案例教学是培训中具有针对性能够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一环,只有抽象,没有具体,讲授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使安全培训质量大打折扣。

工作调查报告范文4

“科教兴国”是国家提出的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大战略,是增强综合国力、强国富民的战略方针。科教兴国战略为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重要任务,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作为教育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任。做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职工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职工个人的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职工培训越来越重要;由于传统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企业对该工作存在诸多误区:成本能省则省、效益好时不需培训、效益差时无钱培训、高管人员不需培训等。因此要从观念、内容、方式以及授课者的选择等方面创新职工培训工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研究和探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意义深远重大。

企业职工必须接受培训作为继续学习的一种手段,职工培训在帮助企业迎接竞争性挑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职工培训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创造价值或赢得竞争优势,重视职工培训工作的企业会比他们的竞争对手表现出更好的经营业绩,更有信心迎接竞争性挑战。培训不仅通过职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企业受益,而且增强职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职工受益。培训是管理的前提、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即培训通过满足职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激发职工的干劲和热情。企业同时

应把培训作为管理的机会和途径,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围绕企业的任务和目标来实施培训,并通过培训沟通上下级的联系,掌握工作进展状况,达成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为了充分了解企业职工思想现状,了解企业对职工培训要求和规划,建了解统化、结构化的企业内部培训体系。本人在成都某企业范围内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培训需求调研,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5份,其中有效问卷94份,中层管理人员问卷8份,主管级及职工级86份,现简要对问卷结果加以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时间、地点、方法

1.调查时间:XXXX年XX月

2、调查地点:某国有企业

3、调查方法:问卷式调查和查阅资料相结合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

(一)目前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1、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随着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职工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对职工的素质培训和技术培训不能及时进行,大部分现场职工各部分管理人员不能得到有效的培训。缺乏“苦练内功、培养后劲”的意识和行动,长期以往只会导致企业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的下降。

2、培训工作尚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培训工作仍停留在简单的技能培训上,且多以陈旧的培训方式为主,培训效果级差,没有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合理地进行布局规划,缺乏分专业分层次和循序渐进的培训。

3、没有调动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目前培训工作被动参加的多,主动学习的少,应付的多,真正求知的少。由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需求和员工个人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加上培训工作没有结合企业生存的。些根本性问题,因而难以充分调动职工培训的积极性。

(二) 人才管理与技能

1、 在人才使用上,中高层管理者获得了较高的支持率。部门负责人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不断创新、发展企业的重任,从统计数字发现,在工作任务分安排方面,80%左右的职工认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做到了用人所长,但仍有20%人员认为存在不公平现象。

2、 部门内部沟通基本顺畅,但部门间急需加强。多数职工普遍反映,在实际工作中,上级对其的工作支持力度较强,并就工作内容进行沟通,但从后续问题的调查显示,部门内沟通并没有达到预期要求;也有一部分职工反映,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并不十分理想,很多时候只是职工自己沟通和联系,而部门负责人沟通比例也仅占55%。对于部门内部的职工间沟通,调查者则在三个方面表现较为均衡:自己协调、询问同事、求助领导。

3、 中级管理人员急需提升的方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多数职工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中级管理人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个人素质,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领导艺术、团队文化、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职工激励、成就动机。而据中级管理人员的调查显示,则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团队文化、领导艺术、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职工激励、成就动机。

四、今后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目前企业的培训现状,为了让企业的培训更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培训体系:

1、强化职工责任心的培养。针对本企业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特性,对职工加强质量意识的培养,使职工充分意识到缺乏责任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生产有序地进行。

2、加强职工之间相互沟通。不定期的和企业职工进行交流,使职工的意见能够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便于部门之间以及领导和职工之间的的相互了解和协调。

工作调查报告范文5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给基层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基层工作内容被赋予新的形式并得以大大拓展;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及知名度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但我们也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基层工作的一些领域发展滞后,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如果这些问题和困难得不到有效解决,将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基层工作的客观要求。如何加强基层工作,为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已成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对19*年以来全市基层工作进行了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工作建议和措施。

一、一九九七年以来工作的简要历程

调查表明,19*年至20*年,我市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经历了机构不断健全,队伍不断壮大,职能逐步增强,工作逐步规范的过程。

(一)机构不断健全,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19*年,按照司法部[1996]81号文件要求,全市开展了在各乡镇办组建司法所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当年建立了43个乡镇办司法所,占应建数99个的43.3%。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各县区纷纷建立乡镇办司法所,并于1998年底全部组建完毕。至此,彻底改变了各乡镇办多年来司法行政工作有人(司法助理员)无所(无牌子)的状况。在人员编制上,19*年,全市99个乡镇办司法所占司法行政编制83人,占地方编制10人,发展到20*年,全市98个乡镇办司法所占司法行政编制89人,占地方编制9人。在人员素质上,19*年,全市司法助理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1人,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53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9人。通过几年的教育培训、人员调整等手段,到20*年底,全市司法助理员的文化程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发展到59人,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1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9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在19*年占总人数的22.5%,20*年占总人数的60.2%,提高37.7%。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在19*年占总人数57%,20*年占总人数的11%,减少46%。从数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人员文化素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提升人数较多。在司法所办公用房问题上,我市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基本解决了司法助理员的办公用房(借用或乡镇办政府安排)以及简单的办公桌椅等问题,基本保证了工作正常运转。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省司法厅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采取省里出资5万元,市县各配套3万元,乡镇划拨土地的办法在六枝特区郞岱镇、盘县红果镇建2个司法所试点,可望今年上半年竣工验收,从而实现了乡镇司法所独立办公用房零的突破。

(二)职能逐步增强,各项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发挥人民调解职能,化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我市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2106个,其中:村级调委会1717个,居民调解委员会160个,企业调解委员会173个,联合调解委员会39个。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在工作条件艰苦、办公条件简陋、工作人员无报酬等情况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19*年至20*年,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民间纠纷75565起,调处成功71070起,成功率94%。从几年来纠纷调解统计数看,主要集中在婚姻家庭、邻里、生产经营、房屋、宅居地、债务等纠纷。19*年至20*年,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婚姻家庭纠纷28388起,调处成功26852起,调处数占总纠纷数的37.6%;共调处邻里纠纷9016起,调处成功8655起,调处数占总纠纷数的12%;调处生产经营纠纷8123起,调处成功7620起,调处数占总纠纷数的11%。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推进,民间纠纷也呈现出不同特点,全市各级司法行政部门针对实际加大了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力度。对人民调解的工作范围、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作了有益探索,抓了不同类型的人民调解工作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全市人民调解工作。在工作中出现了如六枝特区岩脚镇六村、钟山区德坞镇西宁村、水城县汽车运输公司、盘县老厂镇色绿村等一批基层人民调解典型。钟山区德坞镇西宁村调委会针对西宁村地处城郊结合部,国家重点建设征用大量农户土地,拆迁部分农户房屋等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群众,超前做好思想工作,及时发现纠纷苗头,耐心细致地疏导调解,将大量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有力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维护了社会稳定,树立了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城郊结合部关系、国家与个人利益关系的典范。

——以市场为导向,以担当常年法律顾问、联调工作、“*”(原称“148”,20*年统一为“*”)专线电话服务等为突破口,全面开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几年来,全市基层法律服务部门充分发挥贴近基层群众,贴近百姓生活,知民、便民的优势,在解纠(纷)息讼,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年至20*年,全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共讼诉事务3140件,非诉讼事务985件,解答法律咨询33156人次,调解纠纷2222起。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开展,在我市法律服务行业专业律师偏少(37人)的情况下无疑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在开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中,基层司法行政部门紧紧抓住“*”专线电话服务、法律援助、民间纠纷“大调解”等特色产品,努力开拓法律服务新领域。“*”法律服务专线作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新生事物,以其知民、便民、助民;独特的功能、快捷的服务手段为显著特点,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我市“*”自从产生开始,发展迅速,社会效益良好。发展到20*年底,全市“*”专线电话共48部,值班人员211人(专职40人、兼职171人)。在2000年至20*年三年中,全市“*”值班人员共解答电话咨询13853次,接待来访6744人次,提供上门服务127次,办理法律援助187件,解决纠纷503起。从四个县区“*”专线电话建设的情况看,盘县“*”建设工作成绩较为突出,体现在专线电话多、工作效率高、社会评价好。我市地处贵州西部,与云南省部分地区及贵州省毕节地区、黔西南州等地区接壤,各种接边地区民间纠纷表现较为突出,为适应新形势下接边地区矛盾纠纷的有效解决,接边地区联调工作应运而生。几年来,先后召开了接边地区各种形式的联调工作会议,制定了联调工作制度以及处置民间纠纷预案,地区与地区间积极开展合作,解决了多年来接边地区大量的民间纠纷。仅20*年元至8月,盘县与富源县联合调解民间纠纷185起,调处成功137起,防止民转刑案件10件53人,制止群体性械斗5件300余人。实践证明,联调工作为维护接边地区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共同发展,加强区域人民团结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视力度加大,贵州省法律援助条例的出台,给需要法律援助的弱势群体带来了福音。我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投入法援工作,为弱势群体提供及时高效的法律服务。1998年至20*年,全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94件,从反馈情况看,办案质量较高,95%以上当事人满意。

——认真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几年来,全市基层司法行政部门按照对刑释解教人员做到底数“三清”(家庭住址清、罪错性质清、思想动态清)和教育管理“四跟踪”(跟踪教育、跟踪排忧、跟踪扶持、跟踪管理)的要求,全面开展了安置帮教工作。工作中,重点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摸底排查工作。通过与人民法庭、公安机关等部门合作,排查出1998年至2001年全市刑释解教人员3013名,对这些人员全部进行造册登记,分门别类地纳入管理视线,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帮教。几年来,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对创办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帮教实体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但由于职能定位不明、机制运作不顺等原因,直至20*年底,安置帮教实体未能建成。

二、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回顾六年来我市基层工作走过的历程,虽然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一)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编制以及基层司法所办公条件等问题已成了制约基层工作改革与发展的瓶颈

目前基层司法所已全部收编,为县(区)司法局直管。但在人员编制问题上,除钟山区各乡镇办在原来1人1所编制的基础上增加了6名编制,全市其余乡镇办司法所仍然是1人1所。由于基层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工作又比较具体,一个乡镇办一名司法助理员将难以承担形势发展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客观需求。据调查,全市98个乡镇办司法所除红果镇、郎岱镇司法所作为试点所建设外,其余司法所尚无独立的办公用房,大部分司法所缺乏基本的工作条件,缺少档案柜、电话、交通工具、宣传器材等基本装备。我们在调查走访过程中,乡镇办司法助理员普遍反映了基层工作的苦衷:有工作热情,由于受人、财、物等条件的制约,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与基层法庭、派出所、综治办比较,自惭形秽。由于难以解决好基层司法所的人员编制、办公用房、基本办公装备等问题,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了基层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基层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工作质量,制约了基层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在近几年中虽然通过教育培训,文化程度有大幅度提高,但提升文凭的主要方式是各种形式的函授教育。据抽样调查,至少有半数人员实话实说“函授教育没有学到多少东西,基本流于形式”。据调查了解,在全市司法助理员中,真正做到熟悉国家政策,掌握基本法律法规,能制作较为规范文件以及调解协议书的人还达不到总数的50%。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司法助理员的综合素质,任重道远。

(三)基层工作规范化程度不高,运作机制不完善

由于受基层工作人员量少质弱、工作条件简陋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致使大部分乡镇办基层工作的制度建设、工作措施、业务运作机制等一时难以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特别是自去年下半年全国全省人民调解工作会议召开后,随着人民调解工作新规定、新措施的出台,要求基层工作人员必须理顺工作机制,及时进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就目前的人员素质结构上看,要进入规范化还需要一个教育培训,培养示范点,以典型引路、全面铺开的过程。

(四)安置帮教工作底数不清、体制不顺、职能定位偏软

一是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没有及时到当地公安机关报到,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民政、村(居)委会等部门沟通不够、协调不力,致使刑释解教人员的底数不清,造成对部分人员脱管。由于部分刑释解教人员的户籍地与居住地不一致,且部分人员居无定所,加上流动人口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使得这部分人脱离了管理、控制视线,成为引发重新犯罪的一大隐患。二是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无专门机构、无专职人员、无工作经费,使工作难以深入持久的开展。三是对安置帮教工作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职能定位偏软,社会扶持力度不够,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工作运行机制,造成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困难、帮教不力的现状。

三、几点建议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是搞好基层工作的前提

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既有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的胜利召开,特别是*报告中关于法制建设和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论述催人奋进,鼓舞人心,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为基层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市经济发展迅速,政治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基层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我们也不得不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在一定阶段、一定时期的矛盾冲突在所难免,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法律素质的滞后使得这种利益在局部地区表现突出。由于征地、拆迁、旧城改造、企业职工下岗,山林、土地、水利矿产资源权属之争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将会在一定阶段、一定地区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压力,所有这些,都给基层工作带来新的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全市基层司法行政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将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上升到能否认真实践“*”重要思想,维护一方稳定、确保一方平安、促进一方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求有所为,争取有所位,克服自卑感,紧紧把握机遇,克服困难,迎接挑战。认真理清工作思路,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大基层工作服从服务于当地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的力度,努力开创基层工作新局面。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基础

实践证明,基层工作要有所为、有所位,必须要有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基层工作队伍。要应对新形势下各种社会矛盾和民间纠纷,关健是我们要有一批过硬的基层工作业务人员,说到底,要重视人的素质的培养,要以人为本。尽管我市基层工作队伍在19*年至20*年期间文化程度提升较快,但正如我们调查走访所反馈的信息结果,虽然文凭提升了,但有真才实学的少之又少。为此,要利用集中培训与平时自学相结合等手段,不断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要以学习*精神和目前全市开展的警示教育为契机,以争先创优、典型示范为途径,以集中教育整顿和各种培训为切入点,多层次,多方位地抓好对基层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地为全市工作大局服务。在一手抓政治素质教育的同时,当务之急是抓好业务教育培训工作。目前主要抓好三支队伍的培训。一是抓好对各县区基层科(股)人员和司法助理员的培训;二是抓好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培训。三是抓好人民调解员的培训。要认真分析这三支队伍目前素质的薄弱环节,制定祥细的教育培训方案,组织专门力量有的放矢的开展培训工作。通过教育培训与工作实践的不断循环,全面提高基层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为深入推进基层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打牢基础。

(三)理顺工作关系,加强规范管理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关健

从本次调研情况看,目前我市基层工作仍然存在工作运行机制不健全,一些环节的工作关系尚未理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是乡镇办司法所收编管理后,要正确处理好与县区司法局和与当地党委政府的关系,加强协调配合,杜绝对司法所人员“两不管”现象的发生。司法所人员要随时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的联系,不要认为收编了就独自为政。要摆正位置,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自觉服从服务于当地党政工作大局,当好参谋助手,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提供好服务。二是加强对基层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对人民调解工作要抓好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要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岗位责任、学习、例会、登记、考评、统计、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做到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工作任务、工作原则、工作程序、工作纪律、当事人权利义务等文字图表上墙明示;要建立纠纷审查、调解前准备、权利义务告知、及时公正调解、依法达成协议、督促履行协议等工作流程;要严格按照人民调解文书格式及使用说明,着重抓好人民调解文书的规范化使用,努力提高人民调解工作水平和社会公信力。在刑释解教工作中,要健全刑释解教人员登记制度、建档立卡制度、签订帮教协议制度、定期走访谈话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和跟踪帮教制度,通过制度落实,达到刑释人员底数清,情况明,有台帐。在基层工作规范化管理进程中,要在全市各县区有针对性地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司法所,培养规范化管理的典型,适时召开现场会,加强经验交流,以此推进全市基层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进程。

工作调查报告范文6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行政监察是指政府各级监察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行政违法、违纪行为实行纠举、惩戒的活动。近年来,区监察局认真履行《行政监察法》规定的基本职责,按照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惩防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着力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政府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围绕上级决策和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开展行政监察,保证政令畅通

近年来,根据上级监察机关的部署安排,重点开展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政策措施落实、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以及民生工程实施等情况监督检查,通过执法专项监察,主动加强对行政机关贯彻执法政令的监督,积极督促、协调、配合有关部门纠正和解决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纠正、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确保上级的决策部署在我区落实到位。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开展行政监察,主要体现在监督检查上。根据中、省、市的统一要求,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对省治工领导小组确定的24个重点项目进行后续跟踪检查,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程管理、解决工程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对区属12个BT建设项目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2次专项检查。通过监督检查,强化行政监察,保证了政令畅通,保障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围绕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开展行政监察,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区监察局高度关注和坚决纠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开展专项检查,通过专项治理,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是深入治理教育违规收费。组织开展中小学校开学收费专项检查,严肃处理了听众在省阳光政务热线反映的两所学校违规收费问题,对反映区内部分中小学违规收费补课问题调查处理。二是有序开展了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专项清理、种粮直补落实情况专项检查、保障性住房监督检查等工作。查找出工作进度滞后、改变资金使用投向、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6个,责令4个单位进行整改,促进各项民生政策落实。

(三)围绕政府提升效能开展行政监察,推进经济发展环境尤其是政务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认真督查作风建设各项规定落实情况。今年以来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区74个区级部门、乡镇(街道)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市委“九项规定”进行检查,并督促相关单位制定贯彻落实措施;二是深入开展投资软环境治理工作。制作了“区企业负担及软环境监督联系卡”发放到区内各工商企业,深入企业调查走访,收集问题和建议41条,并向有关部门反馈并督促落实整改,去年至今共接到效能投诉71件,并全部办理。三是强化效能监察问责。督促各地各单位开展效能建设,重点解决工作人员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心浮气躁、工作不在状态等问题,并建立月督查通报制,去年以来,全区共有5个单位、21名干部职工受到效能问责。同时,结合运用目标管理、投诉问责、考核督查、明查暗访等形式加强效能监察。

(四)围绕预防开展行政监察工作,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组织全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200余人到川中监狱开展廉洁从政警示教育,发送廉政手机报,开展反腐倡廉成果巡展,扩大反腐倡廉的影响力,设立党风廉政单立柱、公交站台廉政广告4处。二是加强反腐倡廉预防教育。组织委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区、分系统到各地、各部门巡回讲座,选派人员参加中、省、市纪委培训,扎实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坚持会前学纪制度。三是加大案件查处力度。换届以来,共接受群众举报143件,党纪政纪新立案82件,给予党政纪处分91人,其中大要案15件,涉案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12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其中,政纪立案16件,大要案9件,涉案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9人,已结案16件,结案率为100%。给予政纪处分20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从调研情况看,全区在行政监察工作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宣传力度不够,监察对象对行政监察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基层行政监察力量薄弱,基层监察工作有缺位和滞后的现象,影响了监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三是行政监察执法环境不够理想,存在着个别行政机关对监察工作支持不够等现象;四是源头预防腐败工作有待进一步拓展,应将反腐与监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区政府要加强对行政监察工作的领导,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行政监察法》、《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重点加强监察对象、监察部门职责和职权的宣传,增强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察的意识。

(二)围绕政府重大决策加强行政监督检查。保证政令畅通是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监察机关对政府及其部门出台重大改革措施,要主动介入,从监察工作的角度提出建议,加强检查,促进决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三)加大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政府部门贯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情况的监督,抓住行政执法中的热点问题,建立和推行廉政制度,促进行政行为规范化,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四)加强行政效能监察。监察机关要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效能监察,把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与严格管理结合起来,保证政府工作目标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