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命临终关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命临终关怀范文1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该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我国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类肿瘤中占第六位[1],病死率很高。因此,对该病患者,提供临终护理(包括全面的医疗与护理照顾,满足临终患者身心的需要),使其能舒适、安祥、有尊严、有质量地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刻比不惜任何代价延长其生命更重要。笔者特将长沙市第八医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对20例住院晚期白血病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晚期肿瘤患者,男9例,女11例;年龄16-36岁,平均年龄26岁。这20例病人早期都有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等症状,同时伴有发热、进行性贫血、显著的出血倾向、感染或骨关节疼痛等:8例病人因感染导致咽峡炎、口腔炎、肛周炎、肺炎、扁桃体炎、齿龈炎、肛周脓肿,2例严重感染者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4例病人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颅内出血,3例病人伴有严重骨与关节疼痛。经手术治疗2例,放疗5例,化疗13例。4例因严重感染者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死亡,11例病人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颅内出血死亡,4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
2 护理方法
2.1 加强基础护理
白血病晚期患者往往抵抗能力下降并因病痛折磨失去了生活的自理能力,所以在护理此类病人时应以高尚的道德责任心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按正规要求进行操作,动作要求轻、巧、稳。始终保持高度标准的护理质量。
2.1.1 一般护理
充分休息,稳定情绪,增强治疗信心,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给予高营养食品,以补充机体消耗,提高对化疗的耐受性。化疗时注意保护患者静脉,避免药物外渗,严格遵守用药的次序、时间、剂量,观察化疗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缓解期患者仍需注意饮食和休息,避免风寒和劳累,定期复诊。
2.1.2 病情观察
观察皮肤粘膜苍白程度,有无牙龈肿胀、肝、脾、淋巴结肿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白血病细胞浸润症状。观察体温,注意各系统可能出现的感染症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瘀斑,消化道、泌尿道出血、颅内出血等症状时,警惕发生失血性休克。
2.1.3 对症护理
(一)贫血
限制活动,卧床休息,注意安全,补充足够营养,有心悸气促的患者可给予氧气吸入,做好输血护理。
(二)出血
鼻出血可采取鼻部冷敷,用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压迫止血,严重时用油纱条止血粉作后鼻道堵塞止血[1]。局部可用明胶海绵止血剂贴敷止血。消化道出血可有呕血、黑便,患者出现头晕、心悸、脉细速、出冷汗、血压下降时应及时抢救,给予止血和补充血容量。
头面部出血,患者有眼眶周围瘀斑,眼底出血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按医嘱给予及时治疗。颅内出血,平卧位,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按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及降低颅内压药物,输注成分血。头部可给予冰袋或冰帽,严密观察病情,及时记录。
2.1.4 预防和控制感染
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期作空气消毒。大病房患者可戴口罩做自我保护,避免呼吸道感染。患者白细胞低下时可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有条件者入无菌洁净层流室,防止交叉感染。口腔护理危重者每日2次作口腔护理,经常用漱口液漱口,口腔粘膜有溃疡时可用锡类散涂敷,真菌感染时可涂制霉菌素甘油,每日3次。保持全身皮肤清洁,特别要注意会阴、清洁,防止肛周脓肿。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
2.1.5 健康指导
指导出院患者学会自我观察,自我防护的知识,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坚持用药,定期强化治疗,巩固和维持疗效,定期复诊,病情变化应及时就诊。
2.2心理护理[2]
临终近死亡的患者,心理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患者的各种反应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进行行动上的处理或语言的解释,给患者在心理上最大精神安慰,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的痛苦,以高尚的道德行为来赢得患者的信赖,激发患者潜在生存意识,接受现实,配合治疗,最后能安祥无憾地走。 转贴于
2.2.1交谈、宣教法
白血病系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人们对此病十分恐惧,对治疗和预后甚为忧虑。但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化疗方法的改进,大剂量强化治疗,以及干细胞移植术的开展,其生存时间及长期无病生存率已大提高。对焦虑恐惧、悲观失望、怀疑和自我封闭者,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家长尽快熟悉就医环境,取得患者信任;可以向患者说明目前的治疗方案是针对病情需要制定的,使患者对医疗方案放心,并利用典型病例的成功之路启发、引导,以消除顾虑,克服患者角色行为缺如或强化现象,减轻恐癌心理负担;还要强调现在所用治疗方案的必要性,使患者有信心坚持治疗[3]。
2.2.2缓解外因刺激法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活动比一般患者复杂,而且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发生心理演变[4]。有些患者还可产生悲观厌世之感,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深入了解引起自杀倾向的外部原因,争取家属和社会系统的配合,医生护士应当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情绪变化,并给予理解和同情。对危重患者更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动作轻柔,加强基础护理,使之生理上舒服,心理上也减轻对疾病的恐惧,同时密切观察其情绪变化,加强防范措施,杜绝意外发生。
2.2.3排解和优化情绪法
患者对化疗的态度是影响生存质量最大的因素,因此,唤起患者的信心是关键。白血病化疗患者往往因病情不能迅速好转而烦躁,他们格外关注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再者患者的自卑心理与社会交往减少,因而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密切医患关系更为重要。医护人员的言行要使患者感到真诚、温暖、可信、可亲、可敬、医患之间形成深厚的情谊,让患者能够重新振作精神,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
2.3抚慰并发动患者亲属
癌症患者的情绪异常对愈后影响很大。不良的情绪往往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人格特征也往往发生变化。对这些患者,及时争取家属、亲友、同事等社会系统的默契配合,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同时此类患者大都空闲时间多,就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可循序渐进诱导,开展适当形式的娱乐活动,如欣赏音乐、绘画、看电视、听广播等,活跃病房生活,使之注意力情感转移,以杜绝其寻求不良的寄托心理[6]。
2.4疼痛护理
按三阶梯给要发使用止痛药,可使80%—85%的患者完全无痛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应用镇痛药期间,注意预防药物副作用,如便秘、恶心、呕吐、精神紊乱。
3 团队协作
临终护理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应坚持多元化的联系与协作[7]。护理小组必须要保持与其他各专科、辅诊科室的有效沟通与协作。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掌握熟练的基础理论和过硬的各专科护理知识。同时从医院方面提倡由肿瘤专家、外科医生、营养师、护士共同组成最理想的护理单元,并需要家属、亲友、社会、医护人员等之间的配合、沟通、协调,使患者能有尊严的平稳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
参 考 文 献
[1]叶任高,陆再英等主编.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00.
[2]梁凤梅,黄火姐.浅析临终关怀中的护理伦理问题[J].护理研究,2006,20(10):2607.
[3]赵柱莲,黄智聪,肖芳连.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护士进修杂志,2004,19(6):522.
[4]肖爱辉,陈素萍,时敏秀.全程心理管理程序在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学报,2007,14(6):83.
[5]江丽霞,黄华兰.癌症放疗患者心理障碍原因分析和护理.南方护理学报,2004,11(5):49.
生命临终关怀范文2
死亡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死者和经历丧亲之痛的亲友、家人等,因此,临终关怀也应包涵两个方面:对临终患者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其家属的人文、心理等关怀。医护人员、社工、志愿者等对临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令临终患者的家属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宽慰和舒缓,对亲属的心理感受也是有益的。1.2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临终关怀体现了生命的神圣、质量和价值的统一,是人道主义在医学领域的升华。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了医疗体系之中,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进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如何帮助老年人度过一个安详幸福的晚年,正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保障老年人生命历程最后阶段的质量,不仅已成为了一个新的社会公共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伦理学问题。独生子女政策、人口老龄化以及我国老人社会福利机构不完善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对高龄老人、临终老人的照顾不足,对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关怀也很难到位。临终关怀,尤其是对高龄临终老人的关怀,不仅是一种人文主义关怀,更是中华民族对于“孝道”的一种新的理解和诠释。能否做好对临终老人的关爱,也是以中国社会化伦理道德来体现。
二、临终关怀的哲学渗透
生与死是亿万年来自然界亘古不变的演化规律,也是哲学永恒的主题。临终关怀不能仅仅驻足于医药技术上的临终关怀,还应该注重哲学关怀的应用以及对临终患者精神上、心灵上的安顿,同时通过借用哲学、自然等规律进行疏导,使临终患者的家属能尽快从悲恸中走出来,早日放下和看开。
1、哲学疏导
哲学对于生与死的理解,有非常深刻的探讨,对于临终关怀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和指导作用。生与死的问题存在于人们的常识性思维之中,任何哲学都将不可避免地触及到有关“死亡”的问题以及对死亡的理解。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死亡,可以以一种更为日常的方式靠近和面对死亡,同时可以给需要面对死亡的人更多的温暖和帮助。对于临终关怀而言,哲学可以有以下三个层面的帮助:一是如何认识生与死。孔子有云:“不知生,焉知死。”而同样,如何去看待死亡,反过来又能够帮助我们去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令生者在他人临终时能够更为理性地理解和感悟生命的存在与死亡的不可避免,从而在心理上对死亡有一定的准备和感知;二是如何认识死亡的过程,即临终状态、临终过程,包括我们自己在临终状态时应怎样去看开、怎样去面对,怎样高贵地、有尊严地死去,以及如何去慰藉那些正在经历死亡过程的人及他们的亲属,如何更正确、更人道地让他们在人生之旅的最后阶段多感受一些温暖,少一些痛苦和孤独。在这一过程中,仅仅有爱心和陪伴是不够的,临终关怀的布施者还需要更多地将哲学对死亡的认识和理解传达给临终患者及其家属,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对他们进行开导;三是如何面对丧亲之痛。不可否认,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若将个人的死亡放到一个大的环境下,如整个宇宙、整个自然界的演变之中,个体的死亡就会淡化。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认为,哲学的最基本问题已不再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而是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的问题,也就是“死”的问题。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观点亦强调只有意识到死亡这一终极宿命,才拥有了理解并开启“此生之最终极意义”的可能。而美国著名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甚至认为死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艺术。事实上,从哲学的理解中获得对丧亲之痛的慰藉,不仅可以让死者亲属更为从容地放下悲恸,同时可以帮助他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和领悟生命的真谛,使生者在未来的生命旅程中可以立足自身生命真谛而本真地生活下去。
2、生死哲学与死亡教育
在我们当代的教育体制下,在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当中,除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之外,很少有关于死亡的教育,更缺少关于死亡哲学思考方面的教育。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谈论“死”的话题是很不吉利的,因此多数人都较为忌讳。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和立足,但惟独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去面对死亡,如何去面对自己或者亲人、朋友的临终过程。这样很容易导致我们面对死亡时不知所措,精神和心理全盘崩溃。其实,死亡教育实际上是某种意义上的疫苗,当人们真正面对死亡时,接种了疫苗的人才会有更好的心理准备去面对死亡,才能更淡然、冷静地渡过。海德格尔曾经提出过“向死存在”的概念,他认为应该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求得生存的意义,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求得对死亡的超然态度。在中国推广临终关怀,首先需要人们在思想上进行一场革命,打破对谈及死亡的忌讳,需要在全社会普及死亡教育,开展死亡课,改变传统的死亡观念以及对死亡的恐惧,使人们在面对未知的死亡来临前可以做好心理上、思想上的准备。
三、与临终关怀
宗教对人之肉体死亡的界定首先都认同非宗教性的医学对于死亡的定义,佛教、基督教等皆如此。但宗教在肯定人有肉体死亡的同时,也认为人还有“不死”的宗教性的生命存在,即认为人在今生及今生之后都有宗教性的生命。宗教对死亡的定义和界定,在临终关怀中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医学意义。宗教的临终法事可看作是宗教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形式,它可以参与并促进医学临终关怀活动。宗教所提倡和实践的博爱、慈悲精神与临终关怀的目标和宗旨是相契合的。它可以让临终患者和患者亲属从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中获得精神上、信仰上的慰藉,获得从痛苦中解脱的智慧。
1、佛教
佛教是对人类生命过程,生与死的轮回演变有较为深刻探讨的宗教之一。佛教中业障轮回、因果报应等观点,对生与死的相互关系有一种更为深刻的认识。佛教认为,世间生命体都处于一个不断流转的“无始经轮”之中,而所有生命体都在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地狱道、恶鬼道这“六道”中不断轮回转世。在每一次的转世过程中,决定临终者来生去向的乃是因果业障,即民间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有四圣谛:苦、集、灭、道,释迦牟尼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苦难的过程,在生命过程中要修行、要广积善因,皈依佛、法、僧三宝,从而获得究竟涅槃,在来世的轮回中得到善果。佛教的这种生死智慧以及超越生死的生命观念,可以让临终患者透悟生命,视死亡为自然、正常的生命流程,并达到不恐惧、不怨恨,身心两安的境界,同时能让临终者及其亲属、朋友在面对临终过程时能保持一种善心,满怀慈悲地去面对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因患者去世而引发的患者家属与医院、医生之间的恶性矛盾与纠纷。佛教对于临终关怀的慰藉,不仅对于临终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临终患者的家属获得一种更为豁达的解脱。面对亲人的离去,临终患者的家属经受着一种异常的痛苦、焦虑和悲伤,若患者家属信仰佛教或无明显,可尝试从佛教的教义、生死轮回观等帮助家属去放下悲恸,更坦然地接受亲人离去这一事实。事实上,早在1980年,日本国内的佛教组织就发起了一场以临终关怀实践为主旨的“精舍运动”(ViharaMovement),此项运动最早于佛教信徒之间展开,为临终者提供心理、精神和思想上的开导与咨询,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信念。后来这项运动更是开展到许多非佛教徒当中,更为广泛地应用于临终关怀之中。
2、基督教
从基督教的教义层面来看,基督教的生死观有三个基本的观点:一、上帝创世说。即认为世界的一切万物皆由上帝创造,生命由上帝赐予,上帝是生命的源头,人的生命不是人所固有的,它由神所赐,由上帝所主宰;二、原罪救赎说。“原罪”是基督教教义的根本,基督教把人的生命视为是原罪救赎的过程,并认为死亡才是真正的升华,人的灵魂经过死亡才能获得超脱;三、末日审判说。这一观念是基督教生死观的核心部分,每一个人在即将死亡时,都将在“世界的末日”接受上帝的审判,并将被决定是“入天堂”还是“下地狱”,上帝通过死亡这一审判,来赦免世人的罪,又让他们重获自由、得到新生。基督教的教义将人的生命认为是上帝的一种恩赐,生与死不是个体所能决定的,因此,能够不畏惧死亡的教徒对待生命多多少少有一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态度。事实上,这样的一种态度对于临终关怀的开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临终患者能够更从容豁达地看待自己生命的结束,另一方面这种将生命托付于上帝来决定的观点也能让死者家属更好地接受亲人的离去。当今基督教在医学领域的宗教干预以及在临终关怀中的应用,要比其他宗教更为广泛和深入。例如,香港的教会医院早已于2001年就设有院教部,专门负责工作,其中较为出名的有灵实医院,该医院所有的医生,50%的护士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并常安排宗教人士与患者谈话,或为其开示说法,从而安慰临终患者及其家属,使其情绪平静。在美国,基督教对临终关怀的巨大影响体现在对于临终关怀精神的理解,并且已深入到了实践层面,美国的社区护理很多都包括了临终关怀,提供临终顾问。
3、其他(羌族)
对患者的关怀和救护,羌族人一般采取如下程序:生病-占卜病因-法事救助-医疗救治-法事定临终-临终仪式-宣告死亡-丧葬仪式。释比占卜是羌族人临终关怀行为的依据和指南,它可以对临终者产生心理平复功效,这种功效来自羌族人民的精神活动,特别是心理暗示,最根本的是羌人的。释比占卜后,临终者相信自己从神灵那里获得了护佑和愈病的力量,甚至坚信病邪魔怪已经被驱除体外,从而调动患者体内的积极因素,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以及临终过程。
四、我国开展临终关怀的影响因素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临终关怀工作开展得较晚,各方面都与其存在着一定差距,首先是整个社会对临终关怀这一工作尚未形成一种感性的认识,这与我国近几十年来重视物质、工业的发展而忽视人文主义的发展有一定关系。另外,中国传统的死亡观念、生命观念以及传统的孝道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实施和开展。此外,中国的大部分医护人员尚未有正确的临终关怀理念以及相关的知识,这也是我国临终关怀工作尚未取得突破的一大影响因素。而我国对生死观、死亡认识的教育不足,相关社会福利机构和社会义工的缺乏,以及我国宗教事业发展不健全等因素都对临终关怀在我国广泛和深入的开展有一定的影响。
五、结语
生命临终关怀范文3
【关键词】 藏传佛教;生死观;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是一种指专注于患者在死亡前一段较短时间内,通过适当的医院或家庭医疗及护理等措施减轻患者疾病症状、痛苦及焦虑等,并延缓疾病发展。而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与传统思想的承接密切相关,尤其是藏传佛教的思想,藏传佛教注重对生与死进行深入探究与思考,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这些理论对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藏传佛教生死观的内容
早期佛教生死观理论有“十二因缘说”,大乘佛教时期继续发展了生死轮回理论,后期提出了活佛转世理论。
世间一切生命,从无始劫以来,生与死不断轮回,都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本性真实、清净且光明,所以才对事物生起妄想、贪念。因无法认清真实相,才有轮回。三世即前世、今生和来生。前世是指今生以前的生命阶段,佛教认为灵魂不灭,生命的终结只是躯体坏死,灵魂会附着在新形成的躯体,前一具躯体和灵魂的结合就是前世。今生是指当前的生命阶段,是我们正在进行和正在感知的人生过程,是唯一真实的、可被生命主体感知的阶段。来生是指在当前生命阶段走到终结以后的未来生命阶段。两重因果即过去因形成现在果和现在因形成未来果。
1、大乘佛教时期生死轮回观
大乘佛教在初期的因果说和小乘佛教的轮回说基础之上,建立了其理论体系,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涅与尘世没有区别是其不同的观点,解脱并非指绝对的死亡,也不是指离开人世间,而是使人的精神思维得到修行,在活着的时候,远离我执,到达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无我认知,认清生命的实相,放下执念,到达无常的境界,心绪不被琐事牵绊,实现自由,便是解脱的真正意义。不像小乘佛教所追求的,为了脱离轮回之苦而解脱,而是开悟正觉之后,超越法的执取,再继续新的生命,新的生命不是如众人一般随前世的业报而生,而是带着佛不舍众生的慈悲心而生,履行了大乘心愿,同时也成就了无上功德,这便是大乘佛教所提出的生死一如。
2、活佛转世理论
活佛转世理论是轮回说与灵魂不灭说结合的产物,是藏传佛教最独特的标志,是在佛教的轮回说和三身说的理论基础上,为了更好地解决首领继承的问题而创立的。该理论的首创者是噶举派,13世纪中期便开始盛行。
活佛转世是指具有一定名望的大喇嘛或开悟正觉的佛,在今生的躯体坏死后,也就是到了生命的终结(佛语称之为“圆寂”)时,灵魂会脱离肉体,继续寻找来生的躯体,然后开始新的人生阶段。活佛被认为是取得了至高无上的成就后又回到人间普度众生,人们在其圆寂后会不断寻找其来生的躯体,并且辨别出某些预兆作为寻找的依据,藏传佛教生死观能产生极大的心理暗示作用,能抚慰人的心灵,与临终关怀的内容有相契合之处。正是由于这种文化观念与临终关怀在意识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相通,所以,在当代人们无法接受临终关怀的理念时,藏传佛教生死观能够作为一种过渡的文化载体。
二、临终关怀的内容
临终关怀本是在80年代后期从西方引入我国的新概念,而这个概念的兴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英国一位长期从事于晚期肿瘤医院的护士,在目睹了晚期病患的痛苦之后,决心要改变这样的状况,于是,她在1967年创办了临终机构,为了使生命垂危陷于病痛折磨的病患得到舒适的照顾,加强他们的心理满足感,随后,世界多国多地展开了对临终关怀的研究和实践。
1、临终关怀的含义
临终关怀包括三种类型的关怀,分别是身关怀、心关怀、灵性关怀。身关怀,是指在医护人员对病患身体上的照顾,减轻病患身体上因病痛产生的不适。心关怀,是指在精神上安抚病患对于死亡的恐惧和不安、对亲人的牵挂和不舍、对琐事的焦虑和担忧等负面的情绪,使他们保持一个平和、安详的积极心态,减缓其在精神上的痛苦和不适。灵性关怀(佛教称之为“道业关怀”),是指通过使病患回顾此生来引导病患对生病的参悟,在生命的临终之际重新理解生命,使其认识到生命的无常以及死后灵魂脱离肉体进入下一个轮回,带有一定宗教色彩地使其重建生命价值观。
临终关怀以照料为主。到了临终阶段,意味着无法治愈和生命即将走向终结,唯一能帮助临终者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对他们进行细心的照料,使他们感受到温暖,而且临终者最需要的是身体的舒适、对疼痛的控制、生活的护理和心理上的安抚和支持。同样维护个人尊严。个人尊严不是随着生命的减弱而递减,个人尊严依然是人的基本权利,尤其是对临终者而言,心理更加脆弱,更需要维护其个人尊严。提高人的临终生活质量的关怀。面对死亡,会有消极的心态,也可以有积极的心态。消极的心态可能会使余下的时间变成等待死亡,心情也会愈渐低下,失去对生活的期待,世界变得灰暗、绝望。临终关怀从积极的方面引导和感染临终者,使临终者在余下不多的生命里以最好的状态度过,提高临终者对生活的热情。
临终关怀让人直面死亡。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坎坷,许多生活琐事便会让人烦恼,但这些生活小烦恼与生死比起来,都无足轻重,可见生与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但生与死却都是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并无可怕之处。临终者对死亡产生负面情绪,只是并未真正认识到直面死亡其实是带给我们生的积极意义,在短暂的人生中学会珍惜生命,利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价值。
2、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现状
临终关怀起源于英国,70年代后期传入美国,80年代后期才传入中国,因此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相对来说较为缓慢,目前在我国大中城市也相继建立了临终关怀机构,但这些机构依然存在着机构少、护理质量低下、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在思想上,由于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于生命的歌颂,对于死亡的恐惧和避而不谈,使临终关怀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在传统文化中,死亡是不祥的、不吉利的,从古至今对死亡就多有避讳。临终者家属从医生处了解到病情后,常常会为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独自面对死亡带来的别离之苦而“好心”拜托医生一起向患者隐瞒病情;患者也常常为了不让亲人担心,佯装成不知情或乐观的样子,自己独自承受面对死亡的孤独、恐惧之苦。因此,医生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得临终关怀无从着手,但精神上带来的折磨不亚于生理上的痛苦,因此传统文化的束缚是制约临终关怀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经济上,由于资金来源有限、资金短缺,这将直接影响着临终关怀机构的规模和运营受限。临终关怀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患者家属支付、社会慈善捐款和政府拨款。政府拨款少,社会慈善捐助也有限,患者家属面临巨大数额的费用也有经济压力。机构少、设备差是缺少资金所面临的窘境,也制约和阻碍了临终关怀机构的发展。
在技术人员上,专业人员还缺乏一定的培训。目前许多临终关怀机构的护理人员很少接触相关领域的知识,仅仅只具备基础的护理能力。专业人员缺乏对临终关怀理论的了解和研究,对临终关怀事业的认知也较为片面,不能从生理和精神上给予全面的护理。相关专业护理人员忽视精神层面的安抚,同样有碍临终关怀的发展。
三、藏传佛教生死观对临终关怀的影响
藏传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临终关怀的实践具有双重性的影响意义,即具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我们应该站在辩证的科学的角度来对待,并且采取相应的客观的态度,对于藏传佛教中积极的方面,我们应该借鉴、吸收,并融入到实践中,促进实践的发展;对于藏传佛教中消极的方面,我们应该摒弃,尽量在实践中避免消极因素的阻碍作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理论与实践能够更好地相互吸取彼此的优点而发展。
1、积极影响
(1)“十二因缘论”通过重视生命正视死亡促使临终者坦然面对死亡。藏传佛教以生与死为研究的核心,提倡人们改变两种对待死亡不正确的心理。有一部分人认为死亡无意义,不过是毁灭和失去一切,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提到相关的字眼都认为是招来不幸;另一部分人则抱着轻率的态度来看待死亡,轻易地认为自己对死亡没有任何问题,可以毫无担忧,并且想着死没什么大不了,每个人都会死,我不会有什么问题。客观地、公正地正视死亡,坦然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感觉,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承认自己对待死亡的负面情绪,找到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最后达成对死亡的客观的正确的认知。
(2)“三世两重因果”轮回说从心理关怀方面缓解临终者的内心痛苦。藏传佛教是精神上的一种,是对人的意识和精神的深入探究,同时宗教也很容易从精神上安抚人们的情绪。“三世两重因果”轮回学说和灵魂不灭说,虽带有一定唯心主义色彩,但却能够从心理上安抚临终者的不良情绪。
生死观认为要消除无明,即消除一切烦恼,才能保持一颗不受污染的心灵,最终达到涅的境界。消除烦恼是保持内心的安定和平和的前提,临终者心里总是被恐惧、担忧、痛苦等情绪占据,会使身心都倍受煎熬,也并不能避免死亡或改变现状。
(3)灵性关怀给予临终者身心照顾使其保持积极心态。藏传佛教生死观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真正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灵魂会一直轮回,一个轮回便是一段生命,而今生不过是无尽生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可以将临终者的注意力从一次躯体的坏死转移到灵魂的轮回中,避免临终者将死亡的恐惧不断放大,反之,将死亡放在轮回的大循环中来看,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使临终者能够认识到死亡的本质,消除内心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世事的不舍与牵挂,重新建立起积极的乐观的平和的心态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藏传佛教中的道业关怀与临终关怀有共通之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临终关怀的发展。
2、消极影响
(1)三世轮回带有鲜明的唯心主义色彩。藏传佛教生死观从性质来说是佛教,是一种宗教,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理论从意识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根本观点出发,夸大了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对人的精神意识具有强大的控制力。三世轮回说,相信人在死亡以后还有来生,这是无法被科学所证实的,实质只是给人们心理上带来安慰。由于宗教对人的精神控制很强,若宗教宣传不利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思想,将对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
(2)重视死亡的宁静容易导致消极对待治疗。藏传佛教生死观认为要消除无明,才能避免受轮回之苦而达到真正的涅之境。通过精神思想上的修行,摒除一切烦恼,使世间的万事万物不影响到内心的宁静。这样追求纯粹的心的宁静,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顺其自然以及非人力可改,容易导致临终者产生对治疗的消极情绪,甚至产生对死亡、对永生、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向往。
藏传佛教生死观在过度追求内心的宁静过程中,不仅会对临终者产生消极的影响,对其亲属同样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在藏族地区,人们在死后实行“天葬”,亲人将逝者的尸体交给天葬师,在天葬台由天葬师对尸体进行特殊切割,只取出亲人所要求留下的骨头,剩余的躯体喂食秃鹫,而在这过程中,亲人的神情都十分平静。摒除内心的杂念的同时,也淡化了人的情感,使亲属对亲人的离去显得过于淡然,这样的心理也容易使临终者的家属对临终者的治疗过程产生消极影响。
四、藏传佛教对完善我国临终关怀机构的积极意义
1、正视死亡是促进我国临终关怀机构发展的思想前提
从我国临终关怀机构的发展现状来看,发展缓慢的状况有一部分原因是人们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传统文化中死亡意味着不详,提及死亡可能会引来灾祸,因此人们对死亡没有正确的认识,也很少主动思考死亡,甚至对死亡避而不谈。佛教生死观提倡让人们认真思考生与死,坦然面对死亡,因此,正视死亡是促进我国临终关怀机构发展的思想前提。
主动思考生与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临终关怀的理念,从而促进我国临终关怀机构的发展。对临终者而言,一部分人认为每个人都会生老病死,我也一定可以坦然面对,一部分人认为死亡是毁灭和不祥,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没有意义。前者对死亡过于轻视,大多会产生余下的生命用来狂欢的念头,后者对死亡过于回避,大多会产生等待死亡的消极念头,二者皆因未正确认识死亡,所以忽视临终关怀的必要。只有认真思考死亡,临终者才能亲自意会为何需要相应的生理关怀和正确的精神引导,因此才能积极配合临终关怀机构专业人员的帮助。只有主动思考和正确认识死亡,临终者家属才能理解临终关怀是对临终者身体的医护和精神的正面引导,从而重视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对临终者的临终关怀。患者及其家属正视死亡,对临终关怀事业的认同和配合,是促进我国临终关怀机构发展的思想前提。
2、重视人的心理是促进我国临终关怀机构发展的基础
从我国临终关怀机构的发展现状来看,发展还受到社会大众意识和心理的约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和提高,人们生活在现代的快节奏中,人们忙碌地生活着,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精神思想的发展。藏传佛教生死观提倡人们应该放慢脚步,多关注人的精神思想。
临终者家属要重视临终者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只有更多地关注临终者的精神和心理,才能理解临终者面对死亡所产生的复杂情绪,从而更能重视临终关怀对临终者的帮助,进而推动我国临终关怀机构的发展。只要临终者家属重视临终者的精神状态,就会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对临终者进行临终关怀。
不仅家属要重视临终者的心理,临终关怀医护人员同样要注重患者的心理,只有更细心地观察临终者的精神和心理,才能给予临终者更多的精神引导,从而更好地提升临终关怀的医护质量,进而推动我国临终关怀机构的发展。只要相关医护人员提高对视临终者的精神和心理的重视,就会兼顾身体关怀和心灵关怀的双重护理,提升临终关怀的医护质量。
3、带动医学、精神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发展是促进我国临终关怀机构发展的学科准备
从我国临终关怀机构的发展现状来看,发展还受到相关学科知识发展的约束。临终关怀机构的发展和运营,需要有相关的专业学科知识作为理论支撑,由于临终关怀的概念源自于国外,所以我国临终关怀相关的专业学科知识发展速度缓慢、不完善。
临终关怀是一门新兴学科,同时又是一门边缘叉学科,涉及医学、护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我们要树立对待文化的正确观念,对于藏传佛教生死观中消极的影响,我们在建设和完善临终关怀时要尽量减少受其影响;对于藏传佛教生死观中积极的影响,我们要乐于接受并好好利用其文化的精粹来促进我国临终关怀相关学科知识的完善,同时推动我国临终关怀机构的实践发展。
【参考文献】
[1] 岳林,张雷.我国临终关怀的特点及其发展展望[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7-119.
[2] 王尧.藏学概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194.
[3] 苗欣宇,马辉.仓央嘉措诗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12.
生命临终关怀范文4
【关键词】社区;临终关怀;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180-01近来来,随着一项新的医学学科(在过去被人们所忌讳的)--临终关怀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临终病人要求临终关怀,现将我们近几年在临终关怀中的一些体会报告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共进行临终关怀病人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47一93岁,中位年龄78岁。临终前患主要疾病:恶性肿瘤10例,心脑血管疾病5例,呼吸系统疾病3例,骨折等意外伤害3例,其他疾病3例,不明原因2例;关怀时间最短3天,最长90天,中位时间15天。
二、方法及结果
我们首先详细了解临终者的疾病及病程经过,组织并指导临终者家属亲人一起参与临终关怀,了解临终者的心理,和他们一起探讨死亡、坦然面对死亡、重视生命质量、不追求生命数量,运用医学知识解释病例过程,解答病人的困惑,针对每个临终病人的病情和心理制订不同方案。本文关怀以恶性肿瘤病人为多,恶性肿瘤晚期多数有疼痛,给予必要的药物止痛,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给予心理调节和支持,使每个临终病人都能坦然面对死亡、安详去世。
三、体会
临终关怀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以往被人们所忌讳,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对生老病亡自然过程的正确认识,也随着老龄化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临终病人要求进行社区临终关怀。我们的主要体会是首先了解临终者的心理,帮助正确认识生命过程,组织家属亲人一起参与。临终关怀不是以延长临终者的生存为目的,也不是以治疗为中心,而是以病人为中心,融治疗、护理、感化、关怀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减轻临终者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以丰富临终病人生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为宗旨,最大限度地满足临终病人的合理需求,使每个临终者都能安然离世。
参考文献
[1]周雯妍,李正艳.护理伦理学知识在社区临终关怀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下旬),2013(2):69-70.
生命临终关怀范文5
1临终关怀的概述
临终关怀是由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人员、政府和慈善机构等组成的为生命处于晚期的病人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全面的支持与照顾,创造一种安享、舒适和充满温情的临终环境,提高病人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和价值,让他们有尊严地离开人世的一种服务。
临终关怀的宗旨是以照护为主、尊重病人的权利与尊严、重视病人的生命质量。服务对象是经诊断明确、目前医学条件尚无救治希望,估计生存期在3—6个月的患者或者老人。从广义上来说,临终者家属也是需要关心和服务的对象。
临终关怀是对无治愈希望病人的积极与整体性的照顾,其目的在于确保病人及其家属最佳的生活品质;以控制疼痛、缓解病人其他相关生理症状,以解除病人心理、社会层面的痛苦为重点;强调的是通过服务者为病人提供保守性的治疗和支持性的照顾,尽可能地使病人有尊严地平静安详地告别人世。与此同时,向病人家属提供支持系统与哀伤辅导。临终关怀从生活环境、日常护理、姑息治疗三个方面出发,采取专业有序的照护,最大限度地提高临终生命的质量。总之,生命质量的照护是作为临终关怀开展的基础,对临终生命的舒适度和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我国实行临终关怀,应尊重中医学作为我国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的事实,所以在中国推行临终关怀必须要关注的是“本土化”问题。
2中医学参与临终关怀的缺失
中医学作为我国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一直在维护人们的健康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一个具有浓厚社会科学特点,同时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思想深刻影响的医学,中医学在诊治疾病时强调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临床重视情志心理、外界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予以运用和发挥。这完全吻合临终关怀主张的给患者以全方位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照护为主,改善生命末期质量的理念。
我国临终关怀的本土化开展目前依然停留在理论和具体形式上,而中医学并没有积极参与到照护实践中。鉴于西医学“形态决定功能”的理论、思维特点指导下的治疗和照护操作,现实中对于临终患者身体和心理痛苦的解除,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现象,药物毒副作用和器械创伤大的弊端,甚至依然存在过度治疗的影子。然而中医学的理论、辨证、用药和治疗特色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弥补西医学在临终关怀实践照护中的不足。中医学的整体观思想体现在对临终患者身体和心理痛苦的解除上,不是像西医局限于某个或某两个不适的局部解除,而是从全局、整体出发改善或解除症状。以“疼痛”为例:中药、针灸等对于躯体疼痛的祛除可以增加患者痛阈、缩短疼痛时间、延长疼痛周期和直接止痛,从而改善和保障临终患者晚期的生命质量。
当下临终关怀本土化进程的推进速度和程度远落后于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已经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究其原因,除了限于资金、人力等客观因素外,中医学的不被重视和未积极参与其中可能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人们对中医的偏见或认识停留在较浅层面,导致拒绝中医治疗或不分病种,不论病情一概进行积极治疗,往往耽误了治疗时机,加重了病情,增加了患者痛苦和家庭负担。中医院历来有一个现象,那就是西医院放弃治疗的病患往往会到中医院就诊,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无法改变最终的命运。如果较早的用中医干预,或许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与西医学相比,中医学参与临终关怀实践对临终者及家属更具有人文关怀的作用,并具有丰富多样的治疗方法和手段,相信对于临终者这一特殊人群可以发挥积极独特的作用。
3中医学与临终关怀的契合点
3.1中医学整体观念与临终关怀是相应的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主要特点之一。中医学把人看成一个整体,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这与临终关怀提倡的“全人全程全家全方位”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是一样的,两者都倡导对病人的关怀,应从躯体、心理、精神、生活状况和经济能力多方面统筹,即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照护。不只满足缓解患者症状,还要注意满足一些特殊的要求。强调除了对临终者自始至终的尊重和认真的护理操作外,在临终者生命最后阶段针对性的做好该时期的主要工作,如:审慎地将病情告诉患者;给病人留以诀别的时间;做好遗体安置和陪伴最后的旅程等。医务人员还要关注和做好家属的服务工作给予他们安慰、鼓励和精神上的支持,帮助其积极的适应新生活。
3.2中医学诊断、辨证与临终关怀是相应的
古代中医学家用望、闻、问、切四诊总结了一整套临终的征兆,如病人出现目暗睛迷、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撒手遗尿等现象的时候,均为“失神”,必将死亡。又有“假神”,则指精神由颓靡转良佳,言语转清亮,食欲好转,面色由晦暗而红赤,是谓“回光返照”,这时可诊为濒死,应及时告知家属准备后事,以示关怀。另有“经纡听息”法,就是用棉丝置于鼻前观察呼吸停止与否以判断生死。
另一方面,中医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就是讲究“辨证论治”,又结合辨病的思维,临床治病既不拘一格,又皆在医理,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中医可以发挥自身学科的专长,良好的应对临终患者病情复杂且变化多端的特点。
3.3中医学治疗观与临终关怀是相应的
中医治疗注重“养”。“养”是特别讲究辨证的,所需要的物质的质和量需要平衡供给,这样机体才能产生相等的作用,作用相等才能达到整体功能的平衡和协调,即“阴平阳秘”。结合临终关怀的实践,临终者大多是癌症或慢性病患者,重视调养对于缓解和祛除临终者身体疼痛,控制症状,保证生命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形与神,是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最基本的两个方面。中医学认为,形、神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临床治疗时,通过调形可以治神,通过调神亦可以治形。这与临终关怀倡导的照护过程中不仅要缓解和控制躯体的不适和痛苦,还要给予临终者心理方面的支持,以达到相互促进,保障临终生命的质量理念是一致的。因此,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三分治,七分养”“形神合一”等思想可以用于指导临终服务的照护实践,为我国临终关怀本土化发挥积极作用。
3.4中医学医德要求与临终关怀是相应的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方》中对行医之人提出较高的要求,强调在行医时要不分清贫贵贱,亲近疏远,一视同仁,皆如亲人一般。用在临终关怀上,则体现在医务人员对临终者要如同一般病人一样,要尊重和关爱病人。清代医家赵晴初指出:“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使能博而约。”黄凯钧在《友渔斋医话》中则更提出“不轻忽临危病人”“不厌恶秽病人”。所有这些,皆被视作“医家公德”。中医学在伦理道德和技术方面提倡的思想,对现在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的医护人员树立正确事业观,摆脱以往医疗救治观念,转变自身价值和成就感的评判标准特别具有学习和指导价值。
3.5中医学对临终者的照护作用
3.5.1中医汤剂、针灸、推拿等对躯体疼痛的缓解和怯除。
中医学认为疼痛的病机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在临床治疗中,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对疼痛进行评估,找出引起疼痛的原因,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以及患者的身心状况。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论治,针对不同临终者及同一临终者在生命最后的不同阶段的情况,采取中药内治(静脉滴注、给药止痛和灌肠等〉和外治(薄贴法、涂擦法、肌肉注射法、摩擦法、发泡法、穴部注射法、敷脐法和药包热敷经络离子导入法等〉、针灸、推拿按摩等方法止痛效果好,副作用小。此外,中医治疗对于临终者身体机能的改善、症状的控制、病情的稳定和情绪的调节具有良好作用。李景梅等用癌痛散治疗癌性疼痛,并根据证型辨证加减,结果表明癌痛散具有较好的抗癌止痛作用,并有无成瘾性、耐药性强及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同时对扶正固本,改善机体状态均具有一定效果。王云采取帮患者按摩肢体或背部,或局部用薄荷、樟脑酊、冰片等涂擦刺激疼痛周围皮肤、肌肉,来达到止痛目的。也可以采用热敷促进血液运行,使肌肉松弛;或冷敷,可以减轻炎症,延缓神经传导速度从而减轻疼痛。
3.5.2中医情志疗法对心理痛苦的缓解和解除。
情志疗法是指医师或其他护理人员运用中医的情志学说理论和方法治疗患者心理及身体疾病,以促使其身心状况向健康方向发展的治疗方法。到了疾病和生命的后期,临终者自身情志因素的影响往往是大于疾病本身的,一般慢性疾病或已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也比较相信中医,此时运用中医情志疗法就占有了一定的优势,可以给患者心理上的慰藉。另外,陪伴临终过程的家属在情感、心理、经济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压力,积极运用中医情志疗法为家属预防情志疾病以及躯体疾病具有重要价值。董爱荣研究发现采用中医心理护理干预如语言开导疗法、五音音乐疗法、放松疗法能明显减轻胸痹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此外,具有积极心理暗示的手段对于临终关怀工作的开展都有很好地干预作用,可以帮助消除心理上的恐惧和焦虑。
3.5.3中医结合传统文化对精神层面痛苦的缓解和解除。
中医学作为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医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与传统文化具有密切的联系。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数千年儒家文化传统的国度里,中医学被民众广为接受和认同,至今仍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利用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信仰,运用传统文化和中医思想给予临终患者符合时代的正确的生死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思想导引,从而缓解和祛除临终者精神方面的痛苦。
4临终关怀开展的意义与展望
临终关怀的开展,是解决社会老龄化、家庭结构模式变化等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一方面保障了临终者生命终期的生命质量,减少了不必要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避免了过度治疗造成的医疗资源浪费。临终关怀的发展对完善和补充我国现行医疗服务体系,彰显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生命临终关怀范文6
【关键词】 临终关怀;老年病;重要性
临终关怀就是帮助临终患者安详地、舒适地、有尊严地走到生命的终点, 同时为临终者的家属提供心理、社会及精神上的支持, 以使他们以健康的方式应对和适应。山东省联勤部卫生部所辖30个基层医疗机构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对328例老干部实施临终关怀, 对做好本单位老干部医疗保健起到重要作用,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经体系医院确诊为治疗不再有任何意义、生命即将结束的各种疾病末期的老年患者328例, 符合临终患者的定义。其中男312例, 女16例, 年龄81~94岁, 平均84岁。癌症晚期206例, 心血管疾病84例, 脑血管疾病23例, 内分泌系统疾病12例, 尿毒症3例。老干部及家属要求, 体系医院同意, 基层医疗机构条件许可, 临终关怀以“家庭病床”形式开展。
2 临终关怀具体措施
2. 1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良好医患关系是提高临终关怀服务质量的基础, 融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减轻老干部的心理压力和痛苦。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长期与老干部生活在一起, 最容易站在老干部的角度, 体察他们的需要, 并运用敏锐的洞察力, 适当地将病人内心的情感反映出来, 使他感受到被了解及接纳。根据老干部的需要能随时给予帮助, 让老干部感受到被关心和爱护, 使老干部的心境处于治疗的最佳的状态。医护人员通过不断学习, 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并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具有解除临终老干部及其家属躯体和精神心理痛苦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临终关怀医护质量, 使老干部愉快地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
2. 2 创造良好居住环境 临终老干部“家庭病床”安排单人房间, 除按要求放置必要的医疗器械外, 室内要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温湿度适中、空气新鲜、避免噪音。房间的布置应该符合老干部的心理特点和需要, 可以在室内摆放几盆鲜花或绿色植物, 在墙上粘贴患者喜欢的字画和照片等, 使周围充满勃勃生机。同时, 对老干部室内东西不要作过多的限制, 其目的是让老干部安静舒适的休息, 最大限度地为老干部创造良好的休养、治疗环境, 让老干部在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最后时光。
2. 3 努力减轻疾病痛苦 疼痛是临终患者最普遍、最主要、最痛苦的症状, 因此, 医护人员应有效执行WHO的三阶梯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症状确定给药的方式, 给药时间, 同时配合使用非药物的方法如放松、分散注意力、热敷、冷敷、按摩等减轻疼痛。同时应加强生活护理, 防止并发症。对经常出现的恶心、呕吐、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呼吸困难、腹泻或便秘、尿潴留或尿失禁、压疮、水肿、口腔炎等引起的电解质紊乱, 医护人员应采取积极的医护措施。对长期卧床患者应注意翻身拍背, 促使痰液排出, 防止肺内感染。
2. 4 尽量满足个人需求 军队老干部由于职业习惯的影响, 在临终时特别渴望组织的关怀, 有话总要想对组织说, 有事总要让组织办。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 应尽可能协助单位领导解决老干部的具体问题, 满足他们未了的心愿。 老干部病情变化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 更重要的是对老干部进行鼓励和安慰, 病情变化时尽最大努力救治 , 让老干部和家人充分感受到组织上的关怀和温暖。
2. 5 加强生命伦理关怀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也有终结的一天, 每个人的生命都同样可贵, 如何让患者在弥留之际仍享有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大力支持。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多因其疼痛、卧床, 生活完全需要他人照料, 其临终关怀的重要性更应受到服务单位全员的重视。临终关怀旨在从各方面减轻患者的病痛, 让患者用良好的精神面貌来对待一切, 尽可能减少家属的负担, 尽可能减少患者与家属即将离别的悲伤, 维护生命的尊严。
2. 6 注重家属心理护理 家属是老干部的亲人, 也是老干部的精神支柱。家属的精神痛苦会影响老干部的情绪变化, 使患病老干部症状加重。因此, 要做好老干部亲属的工作, 促进亲属的心理适应。要理解老干部家属的心理活动, 帮助他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使他们支持临终老干部的医护工作。要动员家属与社会成员多探视老干部, 促进家属与老干部之间的沟通及了解, 消除以往的积怨及减轻过分的自疚与哀伤, 使他们在这珍贵及有限的时光中, 能彼此支持, 互相谅解, 让老干部生活在温暖和希望中。
3 结果
328例老干部患者在接受临终关怀后, 心态情绪显著性变化, 正确对待疾病, 坦然面对死亡, 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医护操作, 安然接受亲属的照料, 除26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有痛苦表现外, 其余302例均安详走到人生终点, 安详死亡占92﹒1%。
4 讨论
临终关怀又称姑息医学, 是为目前无治愈希望的患者, 提供以镇痛、缓解不适症状为主要手段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1]。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临终患者将成为我国临终关怀中最大而特殊的群体。做好老干部临终关怀, 对老干部医疗保健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
满足了老干部“宁静离世”愿望。老干部临终患者由于疾病与衰老, 不同程度存在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躯体不适, 与社会隔绝脱离的情况, 临终关怀主要为患者提供日常生活照顾, 解决生理问题, 控制症状, 达到重拾往日生活的尊严, 改善生活品质的目的。不少老干部愿意在“家庭病床”度过临终阶段, 是因为医院噪音、人员流动、各种治疗、不合口味饮食等会影响他们的休息和情绪[2]。在熟悉温馨的家庭氛围中休息、活动、饮食各个方面都更自在, 心情平和, 亲属、朋友探视无拘无束。家人及医护人员可以耐心倾听自己对病情的叙述, 尽量使自己的身体保持舒适。并可与以上人员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有充足时间安排自己的身后事宜, 对战争年代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种有意义的事情进行回顾, 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评价自我, 达到心灵的升华和宁静归依。
顺应了亲属“陪伴尽孝”需求。每个家属都希望自己的亲人走的安宁、平静、有尊严、不再受到病痛的折磨。“家庭病床”临终关怀对患者的主要照护者来说, 照护更为方便, 各种措施针对性更强。通过生命伦理宣教, 家属能够正确认识和尊重临终患者的生命价值, 为其提供一个舒适、有意义、有尊严的生活, 让患者在有限的时间里, 接受关怀, 享受人生关爱, 安享舒适地过好最后的生活, 满足临终时的心愿, 从而顺应了家属最后陪伴和尽孝心理。家属会经常与医护人员加强联系和沟通, 掌握部分基础护理技能, 对患者力争全方位照护, 以便让患者在死亡时获得安宁、平静、舒适, 使自己在亲人死亡后不留下任何遗憾和阴影。
改善了老年临终者的生命生存质量。较多的临终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 不是在舒适、平静中度过, 而是处于现代医疗技术、麻醉、药物的控制下, 死亡之前均有接受侵入性治疗等痛苦的经历, 身上插着各种管子, 充满了恐惧、痛苦和无奈。临终关怀则为临终老干部及家属提供心理上的关怀与安慰, 帮助临终者减少和解除躯体上的痛苦, 缓解心理上的恐惧, 维护尊严、改善生命质量, 使逝者平静、安宁、舒适抵达人生的终点。因此, 临终关怀医护照料是满足老干部“老能善终”的最好举措。
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技能。医护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患者的价值, 包括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临终关怀体现了医护职业道德的崇高。临终关怀通过对患者实施整体医护措施, 用科学的心理关怀方法、高超精湛的临床医护手段, 正确运用姑息、支持疗法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减轻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提高生命质量, 让患者平静地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医护人员作为具体实施者, 充分体现了以提高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为服务宗旨的高尚医护职业道德。因此, 在对老干部实施临终关怀过程中, 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技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增强了老干部群体战胜疾病的信心。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人到老年, 死亡的几率开始上升。也许自己还算健康, 但当每次老友聚会, 与周围熟人聊天时, 发现自己当年的老友、同事相继过世, 难免不胜唏嘘。目前老干部大多都有疾病在身, 看到同龄老友生病住院或病逝后, 也不由自主联想到自己, 怀疑自己会不会有这病那病, 有个别甚至顽固地认为自己患了某种疾病, 虽经全面检查排除了这种疾病, 但自己心里仍不能消除疑虑[3]。有的老干部拒绝住院检查治疗, 总认为住院就回不来了,迷信地认为干部病房每张床位都躺过逝去的老干部, 自己去了, 也可能会病逝, 其实这种情况反映的并不是体系医院的医护水平和服务质量, 而是老干部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作祟。通过“家庭病床”临终关怀, 使集中居住范围内的老干部群体看到了医护人员精心的照护, 看到了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 看到了老战友临终的宁静与安详, 从而稳定心态, 消除死亡恐惧心理, 增强战胜疾病信心。
调动了保障单位全员积极参与的意识。临终关怀病人除了尽量减轻病痛带来的身体疼痛外, 还需要爱和精神上的支持、抚慰。因此, 老干部临终关怀涉及到很多人员, 除医护人员外, 还要涉及到单位领导、饮食、住房、车辆保障、政工人事等多方面服务人员。全员积极参与, 对老干部临终关怀意义重大[4]。但大家来自不同的服务岗位, 虽然每个服务人员都想发挥各自所长 提供优质服务, 但有时也不免会带来分歧。在此单位领导就要做好统筹协调, 整合资源、澄清彼此之间的分歧、化解不必要的冲突, 使机构中各个团队能更好地为老干部及其家属提供服务。同时在工作中主动和老干部及其家属沟通, 了解他们的需求, 并将情况及时反映给医护人员, 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做好临终关怀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敏慧, 孟海波, 李卓义.临终关怀在老年临终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意义.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4(17):248-249.
[2] 朱雅萍, 张弛, 胡雁.对居家临终患者及其家属临终关怀体验的质性研究.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18(4), 4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