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歌唱教学;重要性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从古到今歌唱历来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在中学音乐课中,歌唱教学更是音乐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这次培训我从专家老师的讲解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再结合自己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一点我对歌唱教学的看法。
我们知道,只有普及音乐教育,才能推动全民音乐素质的提高,才能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在我国特别是偏远地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教育设施,师资极为欠缺,大多数学生很难接触到乐器和正规的音乐教育。即使在大城市,也只有一部分学生才有条件接触到乐器和正规音乐教育。因此,用器乐或其他 段来普及音乐教育是很困难的,“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属于每个人的沃土”。在西方一些国家也大力推崇歌唱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如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指出:“歌唱是音乐之根”。而德国也是在几百年前就对歌唱给予高度重视,由此可见,歌唱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必须的、有效的途径。
2.歌唱是提高音乐素质的重要手段
歌唱教学是全面学习音乐的基础,歌唱活动与情感相关联,由情感与心灵相沟通。在学习的过程中歌唱兼顾欣赏、视唱、练耳、乐理知识,增进了对音乐的理解通过这种学习形式,使同学们掌握了音准、节奏、速度、艺术表现,情感处理,音乐分析多声部能力等等 。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把音乐知识综合在歌曲教学中,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音乐知识,培养音乐能力,让学生通过歌唱把歌曲的思想内容充分表现出来,传递给听众,是对学生的音乐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因此,歌唱作为学习音乐的基础,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学生音乐修养的途径,也是培养优秀音乐人才的必经之路。
3.歌唱教学在德育、美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作用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说明音乐对于人的性格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具有优良的性格,才会形成良好的品德。
在音乐教育中,通过歌唱教学把德育渗透其中,应用歌唱这种艺术形式,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一方面我们可以认真讲解歌词和介绍音乐背景材料,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形象;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由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语言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在情感的深刻体验中接受教育。
美育,即培养人的审美观点和对美的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教育,也是培养人对美的爱好和创造能力的教育。人的歌喉是与生俱来的,最纯洁、最好听、最简单的乐器。让学生通过美妙的歌声感受美育带给我们的快乐。
智育,是指启迪发展智力的教育。聪明的意思是指耳聪目明。因为耳聪目明是发展智力的前提和基础。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对于发展学生的听觉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如视唱练耳是音乐教学的基础课,练耳时不但要求学生听辨旋律音程,还要求学生能听辨音调、音色、力度、节奏的各种变化。视唱时要求学生一目数行,而且要反应迅速敏捷。可见歌唱教学不仅要用耳、用眼、动口、而且大脑要进行紧张、复杂的思维活动。
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具有语言、计算、阅读、思维等功能,被称之为“语言脑”,右半球分管情绪,情感,审美、音乐等项目,被称为“音乐脑”。学习音乐可以使右脑的能量扩大,让形象思维中枢接通更多的信息量,反过来促进左脑的逻辑思维。通过歌唱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左右脑平衡发展,变得更聪明。
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文2
歌唱是人体科学领域里的一门音响学科,以身体为乐器,建立一种良好的歌唱生理状态,从而发出优美的声音,用来演唱歌曲,为表达情感服务,这个过程是通过大脑传导高级神经系统形成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激起正确的歌唱生理活动,从而形成完美的歌唱。歌唱教学即是采取唱歌手法,进行的音乐教学。
一、歌唱是中小学阶段普及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
全面推动音乐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音乐素质,必须普及音乐教育。在我国,特别是偏远地区,经济文化较落后,教育设施、音乐师资极其欠缺,加之教育思想滞后。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音乐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的学校没有乐器、音响等设备。一般的学生不会接触到乐器和正统的音乐教育。即使在大城市里,也只有少数人才能接受器乐教学,因此,采用器乐或其他手段来普及音乐教育是很困难的。“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属于每个人的沃土”。只有用歌唱才能克服以上困难,使音乐教育达到全面性和普及性。作为音乐老师,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当然,学会和掌握一种音乐技能,对学生业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它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从而成为音乐的爱好者和传播者。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大纲中也体现了歌唱教学的重要性:“唱歌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富有表情的歌唱,形象鲜明、内容丰富、旋律优美的歌曲,最能感染教育少年儿童。
二、歌唱是提高音乐素质的重要手段
歌唱教学是全面学习音乐的基础,歌唱活动直接与情感相关联,与心灵相沟通。一个更深入的音乐文化只能在歌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音乐根在于歌唱。“歌唱本身又有着非常丰富的学习内容,通过这种最自然的学习形式,使儿童学习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艺术表现、情感处理、音乐分析多声部能力等等。所以要充分重视歌唱教学。”倾注爱心,感染学生。老师对学生的亲切关怀和期待,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并且影响着学生的智力、情感、个性的发展。作为音乐老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既是老师,又是父母。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兴趣爱好和个性,学生的情况知道得越多,越透彻,解决学生的问题时能力就越强。特别在集体上课时,座位应排成弧形,使每个学生都能直接面对老师,便于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产生共鸣。在课堂检查时,老师要面向全体,千万不可偏心,只查优生,而放弃大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使那些自负的学生少一些傲气,自卑的学生多一些信心。师生间的距离才会在不断的交往中逐渐缩小,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歌唱教学在中小学德育、美育等诸方面的作用
歌曲在德育方面一直起着重要作用。清末民初,中国许多进步人士利用“学堂乐歌”来激励国人追求解放、民主,宣传爱国主义,废除封建礼数,关注国家兴亡。直到现在,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了一批批与时代相符的进步歌曲。正是这一批批的优秀歌曲成了人们战斗、建设的有力的思想武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为祖国的解放、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歌唱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它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积极向上热爱美的情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德育教学不可忽视的特殊手段。通过教授内容健康的歌曲,通过介绍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遗产,通过正确的歌唱训练,使学生掌握这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在思想上、道德上使学生受到教育,激发他们的蓬勃向上的精神。
歌唱是形成中小学生健全审美心理的重要一环,健全的审美心理会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支歌曲从产生、演唱到欣赏的过程都是一种心理创造,是为表现情感的,是通过精神来操作的。因此,歌唱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和正确的审美观是十分重要的。
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人文理念;素质教育;教育目标;基础音乐教育
基础音乐教育是我国音乐教育的基础,其培养模式是重视全面素质教育,本文提出人文教育下的基础音乐教育普及研究,主要是探讨基础音乐教育在与人文理念相结合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实现其素质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说如何培养出音乐的听众,促进基础音乐的发展。
一、音乐艺术修养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人身体机能方面研究的进步,人们发现音乐教育对于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大脑和思维的刺激、调节方面,促进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保证了灵感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的有效增强,各种非智力因素及智力因素也随之得到了巩固与发展。音乐教育的发展从科学理论验证角度来看,主要是对人的右半脑发挥作用,而右半脑又与人的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创新能力等有关。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音乐教育对人的生理心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音乐教育作为艺术美育教育中的一种,是人类生活与进化过程中必须的环节。音乐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类生活情趣和浪漫情怀氛围的营造,在于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对人文理念、文化背景的更深刻的理解,在于对于艺术的一种感知。
基础音乐教育主要是针对人的基本需求,培养出具有音乐艺术与欣赏的能力的一种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人的感性世界,提高人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文化情趣,促进人的精神生活的健康积极发展。
二、基础音乐教育的重点
目前,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发展依旧处于低水平阶段,各方面对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音乐教育的宗旨不明确。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流行音乐吸引了大部分的青年人,而青年人一方面在欣赏流行音乐的同时,也开始了对流行音乐的批判,但对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的关注又明显的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特点,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民族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要开展音乐教育,培养音乐艺术教育的欣赏者是必要的,而基础音乐教育需要担负起培养社会音乐听众的职责。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欣赏产品,其艺术性的表现相对有限,在最基本的层次上满足了青年人对音乐的期望。流行音乐中的经典曲目事实上与通俗音乐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因此要发展基础音乐教育的听众,可以从通俗音乐及经典流行音乐开始。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目前各种音乐的形式首先都需要有良好的包装才能促使其与市场更好的融合,最终被市场和消费者接受。因此基础音乐教育也需要这种包装与宣传,
另外基础音乐教育还可以通过学校的课堂教育进行宣传,以促进基础教育正规化发展,促进基础音乐与其他音乐发愁的交流与沟通,从思想认识上重视基础音乐教育,保证基础音乐教育的长期建设。
三、基础音乐教育的基础
基础音乐教育的基础及首要条件表现在系统的教材编制上,对于音乐工作者来说,音乐教材对于音乐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基础音乐逐步走进课堂,音乐教材就更显得重要。这里对音乐教育教材的基本要求是要自成体系,同时形成一种循序渐进的模式,对不同阶段的音乐教育有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接受音乐教育,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升。基础音乐教育要从音乐的本质特征出发考虑,更多地让学生去感受到音乐的价值和文化感召力,使学生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接受音乐的艺术性,理解音乐的艺术表达,从而促进音乐艺术的广泛发展。因此教材的设计也应该从音乐的审美价值和角度去编写,重视对音乐艺术魅力的表达,更多的去展现出一种欣赏的氛围。
四、基础音乐教育的保证
音乐教育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师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一部分作用因素,而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领域中表现出缺乏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的状况,一些音乐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都存在某些不完善因素,比如只有音乐素养,没有教育素质;只重视音乐技巧,忽视音乐的文化内涵等,这些都难以使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可以说,教师的修养直接决定了美育层次的实现以及音乐教育的有效实现。通常,职业的音乐教师需要具备较高层次的专业知识修养、教育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除了具备必要的音乐技巧外,还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理念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在基础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交会学生音乐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交会学生如何进行艺术想象,明确音乐作品背后精神的表达,促进真正的音乐艺术的教育实现。
作为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对音乐有较为深刻的体验,重视对学生只会和灵感的引导,同时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的疏导。音乐教育是一门相对特殊的艺术,要求教师在教材的灵活运用方面做好做通,不断地对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和分析,重视对音乐美学和艺术哲学等方面的学习,正确把握音乐的文化现象,同时音乐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品位,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效地促进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
五、结论
基础音乐教育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需要人文理念的指导与熏陶,发展普通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下实现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文章将基础音乐教育定位在人文理念与音乐素养的有效结合,是对音乐本体化的一种表达。音乐的审美群体只有与真正的艺术相结合,才能体现出艺术的魅力。促进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重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重视音乐教育背景的感知与理解,只有与人文理念相结合的音乐,才是真正的音乐艺术。
参考文献:
[1]涂爱萍.人文背景下中国当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探析[J].扬
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2期
[2]李博澜.浅谈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J].科技
信息,2009年6期
[3]朱婷,王容.音乐教育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作用分析[J].教
师,2010年8期
[4]骆宗勒.对校园音乐文化教育提升地方高校大学生人文
素质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年24期
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音乐欣赏;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33-01
一、目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音乐欣赏因为其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美育功能而成为高校实现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创新性人才和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因长期以来积累的一些旧观念、旧思想,如:本专业知识是衡量大学生成才的惟一标准,音乐教育只是旁门左道、可有可无等,使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尤其是在非艺术院校里的推广与普及步履艰难。但是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知识、中外歌舞剧赏析等科目的开设在学生中受到了欢迎和喜爱。当今社会高等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同时更应该要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在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音乐欣赏”并不等同于培养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而是指提高普及学生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等全面素质。当前,我国各高校的音乐艺术教育能力还比较薄弱,然而很多大学生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仍然只是具有片面性。在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音乐知识贫乏、感受音乐和鉴赏音乐的能力比较差等现象,他们认为高校的音乐欣赏课就是听听音乐、唱几首歌的一种简单的娱乐性课程而已。学生之所以产生这种片面性的认识,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大学生未认识到音乐欣赏课的全面性与丰富性,忽视了音乐欣赏课在全面协调发展个人素质方面的重要性。
由于地域、环境或学校重视程度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在进高校之前所受的音乐教育存在着相当的差异,但总体来说还是表现出了非常薄弱的音乐素质。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都导致了音乐课程不能很好的发挥其美育的功能。
二、音乐欣赏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音乐欣赏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手段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必须从他们的身心特点出发,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孔子曰:“移风易俗,莫过于乐”。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这种音乐美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侵入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审美体验的积淀,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它对提高学生鉴别真、善、美,形成高尚的情操,进行思想教育、道德品质与纪律等方面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激励、净化、升华其精神面貌与思想境界的功能。所以,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
(二)音乐欣赏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环节
音乐教育在启迪智慧、开发智力、提高人的创造力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古今中外许多高智能的名人如孔子、爱因斯坦、卢梭、歌德、列宁等大都酷爱音乐,可以说音乐对于他们的事业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爱因斯坦曾说过: “我的科学成绩很多是从音乐灵感启发来的。”实践证明,音乐可以使人的心态产生变化,可以升华思维和理智,产生激情。这种超越语言和文学层次的理性认识,不仅可以开阔知识视野,而且可以使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促进左脑和右脑的互补作用,这也体现了音乐对智能的渗透作用和特殊功能。音乐教育还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观察力。比如,由于作曲家生活时代、环境、素养、经历和艺术趣味不同,要全面的欣赏一个音乐作品,应该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民族风格、作者的创作个性等等。所以,通过学习和接触中外优秀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可以懂得不少政治、历史、地理、自然等方面的常识,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自然。
(三)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
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背景和教育程度参差错落,并深受流行文化影响,学生欣赏力低浅,审美品位亟待提高。这直接影响着学生思考问题、理解问题的视角、层次、深度和逻辑性,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各方面能力在层次上的提高和深化。所以应该加强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音乐的美可使学生很快建立学习的兴趣,使其主动学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志趣,这样逐渐深入他们的思想、生活等等,也就有了相应的情感表现。久而久之,使他们从心理上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热情积极、从容不迫的优良气质。
三、加强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创新手段
由于受传统学科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之教师自身对音乐及其音乐欣赏活动的本体特性和活动规律缺乏深层的认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处于盲目,无目的中进行,课堂教学死板,忽视和偏失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一情形下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厌烦,实质上课程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对此,我们尝试结合流行音乐来克服这些障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音乐欣赏在高校素质教育中作用更加广泛和深入。如今,在周杰伦、超女快男、韩国组合等激情四射的年代,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只有它自身的特点,语言生活化,节奏明快,贴近生活,才易于接受。虽然没有高雅音乐生命力强,但并不因为它是流行的,就将其贬的一文不值,一味排斥,音乐也要提倡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任何一种音乐形式都有其独到之处。比如:流行音乐贴近生活,容易抒感,这些特点就是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对其所爱的原因。流行音乐即通俗音乐,它本有大众化的含义,与古典音乐相比,它的形式和内容更具有通俗性、娱乐性,表现形式丰富多采,灵活多样,音乐风格和浪漫色彩交替错综复杂,更新频繁。因此,流行音乐作品被众多的学生传唱,风格各异的音乐作品被学生所欣赏。流行音乐为广大学生所喜爱,我觉得: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加入流行音乐的元素,必然会给大学音乐欣赏课带来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 音乐素质教育 高校素质教育 美育
高校素质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不仅重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视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发展,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音乐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涉及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因此,成功的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对促进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人格素养、审美情趣、思维能力等全面提高,对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新世纪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对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音乐素质教育进行分析,以抛砖引玉。
一、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对象和主体
前苏联著名音乐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教育说到底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参与为出发点,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本素质教育。音乐素质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育对象和主体应该是每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明确,普通高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专业人才,也不是着眼于少数音乐特长生的培养,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音乐艺术的熏陶、审美情趣的提升,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使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目前,部分高校表面上以开展音乐素质教育为名,招收音乐特长生,组建音乐团体,举办各种音乐演出,甚至斥资参加国内外各种音乐大赛。而大多数学生却因资金和资源被占用成为旁观者,缺少接受音乐素质教育的条件和环境,这完全背离了高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的宗旨和方向。归根结底,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以普及性为基础、面对全体大学生的教育。
二、高校素质教育中音乐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及发挥的作用
音乐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应充分发挥其独特功能,为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发挥积极作用。加强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循序渐进地开展。大学生由于缺乏连贯的、系统的音乐教育,音乐素质较为薄弱,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强音乐教育,对大学生进行音乐素质补课。首先学生应系统了解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内容,其中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和音乐审美培养。
(一)巩固音乐基础知识。
音乐基础知识的具体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基础乐理、识谱、和声与曲式、乐器与乐团、音乐体裁等。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设音乐基础知识、普及性的基础乐理、识谱方法(包括简谱、五线谱)等基础理论课程;二是音乐发展史知识,主要包括西方音乐简史和中国音乐简史。主要是以介绍国内外的经典音乐作品及代表性音乐大师为主,通过对经典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等知识的介绍,使大学生学会领悟音乐语言、理解音乐内涵、把握音乐形象,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二)强化音乐基本技能训练。
音乐基本技能包括歌唱和演奏,通过专业老师的授课,主要针对演唱和乐器演奏的方法、技巧等基本内容设置课程,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和表现来不断掌握音乐的基本技能。
(三)突出音乐审美教育功能。
“一切音乐归根结底在于审美教育,离开了音乐审美的准则和原则,音乐教育就可能沦为机械、僵化和纯技的境地”。审美教育是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音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对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音乐的语言,下一步就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为学生终生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最为重要。近几年流行音乐好似“音乐快餐”,虽然容易让人们熟悉和喜爱,但其生命力不强,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部分作品甚至夹杂着一些不良因素,对学生审美趣味产生很大的冲击。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纠正学生的不良审美情趣,引导他们抵制低级庸俗的音乐现象。音乐审美教育能让学生从形式、气质、形象、情感等各方面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音乐鉴赏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三、高校素质教育中实施音乐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音乐素质要通过长期的培养逐步形成,要由专业的教师来正确引导、合理的教学内容来支撑、完善的音乐教育体系来保障,通过系统、科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达到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我提出以下实施音乐素质教育的几点措施。
(一)建立健全音乐素质教育体系,完善课程设置。
加强高校音乐素质教育除了提高认识以外,建立和完善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也是至关重要的,是音乐素质教育中迫切需要研究的一项课题。
高校的音乐素质教育要彻底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对教学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革。一是把音乐教学真正纳入教学大纲计划之内,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抓住课程建设这个核心,全面提高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管理水平,使之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并制定科学、完善的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课程标准。二是音乐的必修课与选修课要结合。音乐必修课的课程设置应该以突出音乐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主,音乐选修课不能仅仅局限于音乐欣赏课的单一模式,采取听、唱、记、实践等多种类型的课程模式。通过课内外对音乐的实践、体验和表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并达到培养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标。三是研究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重点以研究音乐课程体系、范围、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为主,使音乐课成为非专业学生学习的常规课程之一,让音乐教育真正走进大学生的生活。
(二)加强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师资力量培养和教材选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确保艺术教育具有强大后劲的关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是高校提高音乐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应该根据高校的教学需要,对现有专职教师进行培训,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为高校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思想素质、良好敬业精神、有一定音乐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音乐教育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只有具备这样高素质、高修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把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育人”的目的充分体现出来。我们要充分调动广大高校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完善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制度,建立教师的教育科研机制,提高教师的学术素养和研究水平,推动高校艺术教育跨上新台阶。
音乐教材的选择、创作、编订对高校音乐教学的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能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音乐教学的水平。在高校进行音乐素质教育首先要选择优秀并且适合大学生的教材,不仅要选用国外具有成熟音乐教育理论和成功音乐教学经验的教材,而且要选用具有中国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优秀教材,并使优秀的传统音乐、乡土音乐、原生态音乐一同走进课堂,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大学生的音乐修养,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
总之,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应该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教材改革为核心,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璇.浅谈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2]刘瑞江.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弊端和改革[J].中国集体经济,2010,(09).
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文6
民族音乐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音乐实践过程中经过总结而沉淀下来的各种音乐元素,是民族习惯、语言、观念、情感等等的集中体现。通过民族音乐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髓,并且可以从整体上去把握[1]。精神文化作为第一资源的信息时代,民族文化的特征、多元文化的概念成为了富有个性化创造力以及社会创造力的不竭源泉。为此,推进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关注自己的文化特点,从而实现需求本文化资源成为各国各民族人民谋求发展以及促进发展的基本目标。由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不同于自然界的遗传及进化,必须要实现其特质的审美化,强化民族音乐文化形式及价值观念的传播[2],从而使得民族音乐文化得以延续和更新。
二、强化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具体实现方式
(一)定期进行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各种采风活动和民俗活动
强化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首先需要定期进行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各种采风活动和民俗活动。人类的发展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及交流的结果,因此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实现方式也需要通过艺术性的行为,也就是音乐的实践活动,才能够实现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学校民族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出学校,面向社会,深入了解和体会民间音乐社团的活动情况。在民族音乐文化的大课堂里,充分感受民族音乐的丰富资源,从而身临其境的去体验存活在人民群众中的优秀民族音乐文化。
(二)运用高科技视听手段,拉近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的距离
运用高科技视听手段,拉近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的距离是强化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一种有效手段[3]。考虑到当前音乐文化审美的社会心理背景,需要适当的拉近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的距离,从而保障民族音乐能够更好的普及、弘扬以及发挥。在倡导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文化心理以及文化结构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出现了多元格局。而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应该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民族音乐文化不仅仅保留其浓厚的中国民族音乐色彩,同时还兼具时尚与流行的世界音乐风格,这样很好的填补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鸿沟,还进一步拉近了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之间的距离[4]。为此,在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教学多媒体以及高科技的声、光、舞美等手段,诸如符合审美习惯的视觉化元素,从而使学生获得完美视听享受的同时,激发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5]。
(三)树立以民族音乐文化为本的意识,共同营造民族音乐教育的生态环境
树立以民族音乐文化为本的意识,共同营造民族音乐教育的生态环境也是强化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一种有效途径[6]。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以往的心理状态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代形式多样化的音乐形态使得人们接触到了典型样式的“新潮流音乐”以及“流行音乐”[7],它与现代社会中虚无、浮躁的心理情绪有关,是人们失重心态以及生存状态的一种宣泄。“新潮流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大量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8]。各媒体应该多播放、出版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音响及文字图书,从而增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意识,营造一种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生态环境。21世纪的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必须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教育中寻求新的定位。只有彻底改变以往学校音乐教育所存在的弊端,深刻挖掘民族音乐的精神文化资源,才能真正求得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人类音乐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