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红色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遗红色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遗红色文化

非遗红色文化范文1

近些年来,革命老区山东临沂市在发展旅游业的进程中,深入开发利用深厚的文化资源,其中的红色旅游成为临沂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亮点。以“沂蒙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得到整合提升,红色旅游发展迅速。红色旅游逐步成为临沂旅游业的亮点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临沂相继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8大红色旅游重点城市。

山东省临沂市市长张少军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内涵的‘沂蒙精神’,是临沂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临沂最具优势的软实力,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沂蒙精神无疑是最具影响力、号召力的一张品牌。”

关于“旅游与文化”

旅游并非纯粹的游山玩水,旅游是以文化作为灵魂的,一个地方的旅游经济必定要有丰富的文化积淀作根基

张少军:旅游跟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旅游是以文化作为灵魂的,为什么一个地方能够成为旅游热点呢?最根本的是它的文化,一个地方的旅游能够长期地发展下去,必须有文化的支撑。从另一方面讲,文化也通过旅游得到展现,得到弘扬。所以两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我们现在正依托临沂丰厚的文化资源来发展旅游事业,通过旅游事业进一步促进提升临沂文化的发展。

临沂的旅游是非常有特色的,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红色文化,临沂是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城市之一。临沂不仅有大量的革命战争遗址,而且留下了一大批文艺作品,比如说《沂蒙山小调》,电影《南征北战》、《红日》,还有“红嫂”的形象,这些文化、文艺作品跟革命遗址相结合,使红色旅游的魅力彰显无遗,人们通过旅游体验到非常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同时也受到教育和熏陶。近几年,临沂一大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如文化大厦、中国书法城、兵法博物馆等相继开工建设;全市文化产业以年均40% 以上的速度增长,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山东全省第一方阵,同时,一系列新挖掘的红色旅游景点正在建设。临沂要继续弘扬“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经济做大,做强。

关于“旅游与经济增速”

一个城市要有包容性,这种包容支撑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盘活了一个城市的商旅文化

张少军: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地来振兴旅游业,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前面临的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彰显临沂旅游的特色,聚集人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现在,临沂的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得非常快,去年已经达到203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44亿元,成为支撑临沂经济发展的主要的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7.9%。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临沂还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商品市场。临沂历史上就有经商的传统。改革开放初期临沂人从摆地摊开始搞商业,在当时起步是比较早的,加上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临沂的市场、商贸物流不断地升级发展,现在临沂的市场已经发展到第五代。

去年临沂商城的商品销售额达到538亿,被中国商业联合会评为中国市场名城。游客到临沂去旅游,除了看临沂的景点,还可以去购物。这个批发市场有68个专业市场,商品应有尽有,可以把旅游和购物结合起来,以旅促商。

临沂地处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的过渡地带,离港口只有一百多公里,经过的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临沂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它辐射的面积相当大,这是第一个有利条件。

第二,尽管临沂人大部分都是老区人,但是思想并不保守,商品经济观念还比较强的。

第三个原因,就是临沂的包容性,临沂市场的包容性。临沂市场有七万多浙江人经商,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浙商群体。

关于“大旅游与就业”

构建起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社会化的文化产业投资和孵化平台,在增加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文旅结合发展“大旅游”经济

非遗红色文化范文2

为何中国刮起“世遗”风

一向以众多的世界遗产而闻名的英国,2008年宣布,由于申遗后维护和修葺的费用远远大于其带来的旅游效益,将停止申请加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的工作。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撰写的报告显示:英国申请一个世界遗产需要花费40万英镑,平均每年用于维护的花销也在15万英镑左右。由于维护和修葺的费用远大于其带来的旅游和休闲效益,因此将停止申请加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的工作。

而目前,我们国家还有35个项目在排队备战,为什么国内外会产生这种反差呢?

主持这次“中国丹霞”申遗的专家组组长、中山大学教授彭华介绍,英国和其他欧美国家都非常重视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目前世界遗产名录中有近50%分布在欧洲和北美。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省份面积的西班牙和意大利仍然位居世界遗产大国的第一、二位。此外,欧美国家申遗的人选率一直比发展中国家要高出许多。世界遗产中心今年编制的世界遗产分布图上,欧洲密密麻麻,而亚非拉地区则零星散布。

“因此,如果说发展中国家申报世界遗产为‘热’的话,我认为这是‘觉醒’,是自然和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是国家荣誉和国家利益的觉醒。仅仅因为保护不力或‘无能力’保护作为借口。认为这样不如不申遗,自己否定自己民族的觉醒,我觉得那才是可悲的和愚昧的。”彭华说。

拿下“世遗”就涨价?

今日地方政府“申遗热”的思维,大抵逃不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模式。事实上,申遗成功就涨价,这些年来在我国已俨然成了一种惯例。诸如张家界、西递宏村、九寨沟、黄山等许多景点都是在成为世界遗产后大幅提高门票价格的。

从2009年6月起,于2008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门票价格大幅上调,上调幅度从40%到300%不等。

据记者统计,此前包括苏州园林、西递宏村、承德避暑山庄、九寨沟、黄山、武当山在肉的许多景点门票价格,都是在其成为“世遗”后大幅提高的。

为什么一成为世界遗产就要涨门票呢?彭华认为,“作为一种分析,我认为把申遗与景点价格直接挂钩的说法和做法都曲解了申遗的意义。尽管―些地方申遗的动力可能来自于发展旅游对品牌的需要,但旅游发展并不依赖门票。在―般的旅游地消费构成中,门票是最小消费之一,主要的消费则是服务性消费。”

记者在网络调查中看到,多数网民认为,世遗申请成功后,更需要做的是通过更完善的服务、更有品质的细节,维护世遗品牌,而不是借品牌效应伺机涨价。

业内人士赵先生也认为,政府在决定申遗的时候,更要考虑的是通过申遗来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投资环境,以便吸引更多的服务性的旅游项目投资和更多的非旅游项目投资,这才能真正扩大了税源。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方,甚至取消或部分取消了门票,由财政直接负担保护与管理费用,却可能带来更大的服务性消费。

申遗成功之后

成为世界遗产后,旅游带动GDP的神话,一直为每个申遗的当地政府津津乐道。

平遥古城1997g申遗成功,旅游门票收入从1997年的125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75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以1250万元增加至U2008年的6.7亿元,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0.96%增长到2008年的13,91%。而云南丽江1997年申遗成功,三年后旅游综合收入就达到13.44亿元。

不过,多数市场人士认为,申遗只是在短时间内引起广泛关注,若要长期吸引游客目光,在申遗成功之后,如何利用世界遗产的品牌效应,打造真正成功的“世界遗产”,才是更要认真做足的功课。

福建中旅集团副总经理吴亚胜亦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尤其是此次“中国丹霞”是六地跨省申请,申请成功之后,六地丹霞势必会陷入一轮同质竞争中。对福建泰宁来说,如何利用地缘优势,发展对台、周边游,做好定位和营销,十分关键。“不是说申遗成功,市场就有了。接下来,怎么利用世遗品牌,对泰宁来说是个考验。”

吴亚盛从市场需求角度,对泰宁提出了建议: 首先,泰宁丹霞自身主体硬件要完善,包括景区的硬件设施、景区管理和服务等,都要更加规范,提升档次和核心竞争力。

其次,申遗成功之后,泰宁如何针对主要客流群,细分市场再定位,打谐适宜的产品是和营销策略,也是要综合考虑的。具体来说,与其他丹霞景区相比,泰宁要挖掘差异化特色,如红色文化、科教文化等,再综合考量主要客流的消费能力、年龄,以及喜好,针对客户定位,做精准推广营销,在市场上才更有说服力。

非遗红色文化范文3

凤凰花开灿若云霞。

在5月19日闭幕的第十届深圳文博会上,贵州搭建的展示、交易、培训三大a平台,特色突出、亮点频闪,获文博会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展示奖”。

27家本土文创产品企业亮相文博会,将贵州本土文化元素与现代创意思维相融合的文化多样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多彩贵州街区展示的创意产品、科技文化融合的平塘大射电望远镜项目备受关注。

贵州继续打开了一扇与深圳、浙江等各省(市)对话文化产业发展的窗口,更多的目光投射到贵州。

“贵州的经济要提升跨越,文化产业是重要推动力,要学习借鉴深圳及文博会现代创意的经验,促进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发展。”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广智说。

九赴盛会

印证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传奇

历经十年磨砺的深圳文博会,被业内称之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晴雨表”。

九赴盛会,文化产业突飞猛进的贵州有力印证了这一形象的比喻。

深圳文博会系我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迄今为止,贵州已连续参加了九届,省内各地的文化企业与项目通过这个平台赢得了商机,获得了成长。

2006年的第二届文博会上,民俗歌舞《多彩贵州风》在演艺馆一炮走红,创下全年国内外商业巡演300场的纪录,收入上千万元,并到俄罗斯等国巡回演出,蜚声海内外。

2007年的第三届文博会上,遵义杂技团首次参展,就以杂技歌舞剧《依依山水情》吸引了海外投资者的注意,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客商签下了多份订单。此后,演出场次不断增加,驰名中外。

回眸历届文博会,贵州参展文化产业项目的交易额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2006年,贵州首战告捷,签下42个项目,签约金额30亿元。特别是第三届文博会上,参展首日就一口气签下了59个项目,签约金额达60.1亿元。

随着贵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方齐心协力,参展项目更广、科技含量和艺术创意更高、签约额逐年上升,在去年的第九届文博会上又创新高,47个文化产业项目签约金额达195.52亿元,创造了文博会上贵州的交易奇迹。今年的深圳文博会,短短几天,贵州主展区多彩贵州街就实现现场交易80多项,订单达成1500多万元,突破了往年的交易额。

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认为,厚重、原生、多元的各民族文化要素完美地结合,给了世界一个全新的贵州形象,极大地提升了贵州人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多彩贵州街

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

这一次,贵州依然意气风发。

本届文博会主展馆共计2263个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并各展其长。贵州,则以“多彩贵州街”为代表。

如何将隐藏在深山、散落在17万平方公里的贵州大地上的瑰宝展现在世人面前?省文化改革发展办专职副主任、省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袁华介绍,多彩贵州街正是以街景的形式,将贵州风俗民情街景浓缩呈现于大众面前,运营“贵州88个县市区最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体验、消费及产业孵化,使观展者切实置身于“多彩贵州”,多角度全方位体验贵州多民族特色文化。

科技手段的运用也令展馆增色不少。现场展示的“多彩贵州”街web2.0技术,在将贵州民族地域文化的民俗风情、符号、元素进行提炼、创新转化的基础上,集聚不同业界的创意力量,搭建“多彩贵州街”PP推广平台、建立“多彩贵州街”微信公共账号等,多种高科技及互联网手段推广方式让人眼前一亮。

有不少观众表示,通过这次展会,远、偏、落后的贵州印象逐渐被心向神往的多彩贵州替代,浓郁的民族风令人迫切地向触摸多彩贵州的美。

“尽管我也是开办文化传播企业的,但首次近距离观摩贵州的蜡画工艺,依然能强烈地感受到原生态‘纯艺术’的震撼。”在丹寨宁航蜡梁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曼丽的展室里,来自海南的符先生不但买了蜡画,还“缠着”工艺师在蜡画上签名留念。宁曼丽告诉记者,开馆当天就实现“开门红”,有顾客一口气就买走了27张蜡画,6家企业与她达成合作意向。

台湾参展商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馆文创品牌授权合作商、好合苑国际有限公司品牌执行长Elaine Yang购买了大量的贵州水书饰物给自己的员工佩戴;台湾中华缠花艺术发展协会理事长陈惠美与凯里市苗乡刺绣银饰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范生梅一见如故,相约找机会合作。

多彩贵州街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罗鹏介绍,以街区的形式参加文博会是一种业态演练,未来贵州省内多处建立类似于“多彩贵州街”展区这样的商业街,通过创意的手法把贵州原生态的产品集群化、市场化,从而大幅度品牌效益和商业效益。

文化+科技

多彩贵州与现代科技深情相拥

深圳文博会一拉开序幕,文博会1号馆内的贵州平塘国际射电天文科普文化园展示专馆就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球,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成为贵州展馆的焦点之一。

记者了解到,贵州平塘国际射电天文科普文化园主要依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按照“天文为主题、产业为主导、旅游为补充”的理念进行开发建设,以国际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为核心品牌的文化产业园。

“贵州的多彩也应该包含现代科技。”贵州省平塘县副县长王登辉认为,平塘国际射电天文科普文化园的建设既要突出其天文科普教育的魅力,也要与地方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相结合起来,抓住“科普”的主题,让天文与科普文化相交融。与此同时,融入当地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并规划建设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基地,促使更多的游客到平塘来学习、消费、旅游。

科技点亮文化之光。7号馆内数字出版同样可圈可点。

7号展馆内,作为全国首批、贵州唯一的国家级数字转型示范企业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引起了大众的瞩目。近年来,该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走在了全国党刊同行的前列,成为省内媒体中唯一具备千万用户量级和移动终端自主研发能力的单位,其“贵州手机杂志”项目被列入国家文化改革发展重点项目库,“红色新媒体”工程、“掌上贵州”移动媒体平台等项目获得互联网专项资金支持。

创意时代的回望

贵州文化宝藏如何照亮璀璨未来

创意学家认为,现代创意并非无感情叙事地复制文化符号,而是激活传统在现代生活世界的流动性,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回望和坚守。

“当你手持这个物件,苗疆故事才算圆满与完整。”在多彩贵州街参展商中,苗疆故事品牌丝巾带领观众追求“圆满”的情感。“创世”丝巾系列,设计元素来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制作耗时七八年的清代刺绣嫁衣,讲述创世的宇宙开篇故事。绣衣呈现时刻,设计师叹言“面对极致,惟有尊重”,未加雕琢的作品获得了设计金奖。

苗疆故事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爱马仕设计师团队合作,其创意却完全是贵州最古老的故事。贵州现有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4项(125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名录、440项(568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省级名录,是中国当之无愧的非物质文化宝藏。

非遗红色文化范文4

活态非遗传习基地

牛街、长椿街都处于北京城区的闹市区,两侧高楼大厦林立,临街商店饭馆鳞次栉比,宽展的柏油路上车流滚滚。这里还有家著名的信誉很高的医院――宣武医院,更使人和的粘稠度高度彰显。宣武医院的对面,长椿街旁叫下斜街的地方,却另一种风貌:绿树成林,蓊郁葱茏,林下花坛如锦,红蓝黄白百媚千娇。林间立石,幽径曲折回环,晨起夕至都有金光漫溢,在树间织出暖暖的光带,让花草迷醉般地亢奋,只是金光来的方向不同。林中还有广场,广场的边际设有藤廊亭台,廊下和路边的长椅供人歇息。这是座典雅秀美的生态花园,习称闹市中的绿肺,很是静谧温馨,可又与一般的城市花园不同,向北侧望去,一长溜红墙透过荆丛绿灌高树虬枝亮闪出来,明晃晃地看不到头尾高低,显出一股子神秘,知道的,明白那红墙处就是长椿寺了。长椿寺内是另一种生态――凝聚着古老时光的人文生态。

长椿寺的大门本开在西面,这是我的记忆。我曾去那里会过一位天桥老艺人,听他讲述他的车技人生,悲欢苦乐。时隔几年,在西面我却找不到门了,那儿全部砌起了高墙。从寺北贴墙绕过去,走下长长的一段路,才在东面看到了寺院山门。查史料,方知长椿寺山门本来就是开在东面的,现在是按历史原貌复原了。这是座明代古寺,万历二十年(1592年)由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下令敕建的。万历皇帝,也就是明神宗赐额长椿,是祝母亲健康长寿的意思。山门外,现在的小环境整治得非常幽美,茂树修竹诗情画意。门有两座,隔得不远,南面那座是进长椿寺的山门,北面的那座就是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大门了,也是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的大门。

北门内的院儿,既然是长椿寺的一部分,当然也是古香古色的。长椿寺基本保持着旧有的建筑格局,南院前殿、大殿、后罩楼均在。北院以往应是僧人们的起居处吧,生活用房为主,现在修整出一个东西长的院子,东面和北面,沿围墙建的伸出长檐来的瓦房,东西向一长溜,成排,间套格局相同,红漆门窗,门处有基台和台阶,设廊,门东西相对开,大部分门上都挂着匾。有匾的屋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示室。挂着《漆锦斋》匾的是北京雕漆活态展示室,悬《漆缘》匾的属于金漆镶嵌活态展示室,《松竹社》则为彩绘京剧脸谱活态展示室,《指上仙人》屋内是面塑项目,《叶氏门下》是北京内画鼻烟壶项目,《继古雯风》是京作核雕普查项目,《国如轩》是北京评书项目。北京傅氏天桥三宝民俗文化艺术团名下有天桥中幡、天桥摔跤。各个活态展示室展示着相应的非遗项目手工作品,聚集着西城区一批坚守不渝的国家级、市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守护者。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有北京评书、天桥中幡、天桥摔跤、北京内画鼻烟壶;被列入市级或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有面塑、彩塑京剧脸谱、北京雕漆、金漆镶嵌。展示室展示两字的含义不仅是指展示非遗项目的手工作品,不仅是指展示物件,还包括传承人现场制作展演,展示非遗项目传承人、保护人的手工绝活。活态两字就更是大有学问了。它意味着互动性。对非遗项目感兴趣的人们可以去各个活态展示室去观赏,去学习交流,去听传承人讲述古老久远的绝活发展史、传承故事,去探讨传承和保护中的问题,也可以以技会友,学校和有兴趣的单位可以组织现场观摩学习活动,这是个以非遗文化为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然非遗手工产品的爱好者、收藏家更可以从非遗传承人展示的展品中选购、订购。而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人来说,这里是非遗项目的授徒、研习基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艺术大师的交流基地;手工艺制作类非遗项目的艺术品创作基地;实用性非遗产品开发基地;非遗项目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推广基地。

体验在活态传习的互动中是不可或缺的,譬如您想知道天桥摔跤是怎么回事,代表性传承人不仅会告诉你这项古老的竞技技术的历史、竞技规则、摔跤套路,还会让你以身试跤,感受感受摔与被摔的滋味。放心,不会伤你的,“点到为止”哦。

传习基地内还有演出活动,定期定时可以在活态展示室听到连派代表性传承人表演的北京评书。传习基地院内有个可伸缩的室外裸眼3D演出剧场,平时看它就是个大影壁,拉开来就变成了室外剧场,影壁后是6排阶台式12座座椅,6排共74座,因为最后一排的中央通道上不需再向上走,那块地可以多放两把椅子。基础舞台宽7米,进深3.5米,台顶古建彩画,台立红柱,边幕为嵌着门钉的朱红色大门式。彩画和门钉在古代是很有讲究的,它们是传统文化的象征,也表述着高贵,更是巧用传统文化、京城皇家文化元素的创新。裸眼3D可视LED屏,前沿高端的播映技术,可伸缩延展的功能,别具一格新颖别致,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了新鲜的渠道,排练展演都可用。演出的节目立足于宣南文化特色突出的西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类项目,如北京评书、天桥中幡、天桥摔跤、岔曲、相声等等。

好一幅夺目的宏丽画卷

在西城区非遗传习基地越逛越有意思,越逛兴趣越浓,那是个亮眼的地方,养眼的地方,长心智增学问的地方。虽然说活态展示室所提供的非遗传习保护项目数量不多,与西城区所拥有的非遗资源差得很远。截至今年8月,西城区共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36项,北京市级非遗保护项目67项,区级非遗保护项日162项,涵盖了文化部公布的非遗保护项目10大类别,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9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81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206人,是非遗资源总量居于全市前列的区。就眼前院里的八九项非遗项目,纯观赏,再与传承人保护人聊一聊,交流交流,大半天的时间未必够,要是喜好哪一门,专心请教学习,那就是半辈子一辈子的功夫了。

在院里,我有了一个发现: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的办公室是同一个,工作人员也为同一拨人。一个单位两块牌子没什么疑问了吧?遇到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主任杨飞,聊起来,他竟就西城区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的架构给了这样一个概念:一个中心,三个基地,若干个点。一个中心即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三个基地,一个基地是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一个基地是在西四,是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平台,而另一个基地是月坛雅集。若干个点,我记得他说的有白大成家庭艺术馆、北京皮影剧团、仿古瓷艺术馆、家庭艺术馆、北京宣南书馆、戴月轩总店、北京空竹博物馆、京彩瓷博物馆、三石斋风筝店、天桥杂技剧场等。我的理解,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是西城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统筹部、指挥部、协调部;基地是西城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传习平台、展示平台、制作平台;点则是前沿部队、一线部队。这是一个有序而严密的非遗传承保护运作系统,一个庞大的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的军团。这是有开创性,模范性,高成效的非遗传承保护的组织和运作模式,感觉非常新颖。

这一个中心、三个基地、若干个点的架构是为有效推动西城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而设计而构建的。

月坛雅集基地在二环外的月坛公园,建设得很有规模,它由北京华方投资有限公司发起创建,由北京月坛雅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汇集手工艺大师及其传世精品,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态保护、教育传承、创新孵化、国际交流为主。建有殿堂级高级场馆,国粹的艺术精品体验式传承基地。设国粹馆、传艺堂、传习坊、大师荟,也和长椿寺北院的非遗传习基地一样,是西城区非遗保护传习的重要基地之一。西四的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是由西城区文委主抓的,很是不错,很想过去看看,但得另抽时间了。而宣南博物馆,就在非遗传习基地的旁侧,长椿寺的南院,一墙之隔,大门敞开,有什么理由不顺脚过去瞧一瞧呢!它虽然不在一个中心三个基地框架内,对了解西城非遗文化,还是很有意义的。

从北院去南院不用出院走山门,隔院的墙在东侧开了个随墙门,迈步进去就是。入门后,看到随墙门两侧,一侧是道曲尺形长墙,长墙上满书介绍长椿寺的文字;门西侧傍墙栽了几丛青竹,翠冠如云,竹丛前铺砖围草立石的一小块开阔地上一组人物雕塑,或坐或立,或背身向壁,或举臂向天,或面朝着院心,皆长髯短须的长袍士子形象。墙上有文字,却是与禁鸦片有关,有一石片上刻的还是禁烟名士林则徐的语录。这是出于何典?南院多雕塑,南墙东侧雕的像是一位一身风尘欲参加会试寻找会馆的书生。会馆是宣南文化的一大亮点。大殿前的一组雕塑把人引入乾隆时代,一个就地摆书摊的,两个手握书卷被书摊吸引着目光的。琉璃厂是在乾隆修《四库全书》时由书摊书肆催发起来的。后罩楼前一棵古树周遭有一组人物雕,内容丰富多彩,有吆喝着卖西瓜的,有吹糖人的,有街头下象棋的,有捏面人的,有杂耍的,市井文化风情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青铜色人物和场景雕塑个性的神态与风貌栩栩如生。中轴线各殿在办木工历史文化展,鲁班爷的传说、宫廷建筑木作、家庭家具木作、木匠行拜师学艺习俗应有尽有,还有古代智能木玩具。偏殿里则是天桥文化展、市井民俗展什么的,有实物有照片,有简介文字,内容博杂。这都引起了人们对宣南文化的好奇,也迫切地想知道它在西城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宣南文化是地域文化,指的是宣武门以南整个这一片儿地区的文化。它的文化内容是广博而深厚的,而且特色鲜明。它集会馆文化、京剧文化、娱乐文化、天桥民俗文化、大栅栏商业文化、琉璃厂士人文化、厂甸庙会文化于一身,是京城特色文化的富集地。这里是三千年建城史、八百年建都史的老北京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辽金两代的都城都建在这里,历史悠久,明清以来更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都瑰丽多彩。宣南文化博物馆作为宣南优秀文化的展示平台,有取之不竭的资源,尤其是活跃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资源,遗产丰厚。我在偏殿曲艺文化的小展厅里伫立了很久,魏喜奎的历史照,用过的大鼓和演出服把我带回鼓书风靡的那个年代。双拨浪鼓、各种胡同里曾经风行的响器是非遗吗?或与非遗有关?突然感到非遗保护工作者的不易,他们要做繁杂的普查工作、鉴定工作、分类工作、挽救推举宣传和保护工作、传承工作。

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长椿寺展开的是宏阔的文化时空画卷。

让非遗活起来,活下去

在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我得到了一本画册,是“民间瑰宝 时尚西城”非遗时尚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大赛是在西城区文化委员会的支持指导下,由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手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推出的一项活动,提出了一个口号:“100天让非遗融入时尚生活”。这无疑是一次创新之举、探索之举,目的是为非遗保护工作注入时尚、魅力、活力元素,使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宝融入百姓生活,焕发时代魅力。

这是和非遗传习基地活态展示室、室外可伸缩裸眼3D剧场一样遵循西城区“活态传承”非遗保护工作的思路推出的。它在强调了非遗传承保护活态性的同时强调了发展、创新,强调了时尚,强调了与时代的接轨,强调了未来,给非遗传承以更宏大、更具生命力的活态发展空间。大赛活动是2015年举办的,历时4个多月,收到了280件创意设计作品,评选出15件获奖作品。获得一等奖的“体验非遗――京剧盔头系列纸模”它的重心确实是在体验上,体验用制作传统京剧盔头完全不同的方法制作京剧盔头,而在盔头的材质上两者也是不一样的,虽都是手工,传统的制作技艺复杂得多,材质精美得多,是珍贵品级。而体验的手工艺比较简单,材质是纸板的,是在一种纸的模具上操作。这个设计确实把非遗手工工艺产品引进了当代生活,是非遗产品的普及、宣传,通过时尚的需要,通过具有一定耐力的但很有趣味的手工活动增强对非遗京剧盔头的认识。体验非遗京剧盔头系列纸摸选用了京剧盔头中的蝴蝶盔、五凤冠等等进行的产品设计与开发,紧扣非遗体验,实现了多层面的转换。如果它能进入市场,形成影响,代代相传,那将是新的非遗项目。这是我对这款获奖作品的解读。获奖的二等作品《黯斓》是实用性器皿,工艺是非遗景泰蓝工艺,但它简化并提炼了景泰蓝工艺,打破了传统工艺对于纹样装饰的演绎,让纹样本身和使用者发生视觉和心理上的关系,使景泰蓝的形式当代化。是否应该说这是组让传统的景泰蓝工艺与时俱进走入现代审美现代生活的创意设计?《古典图案耳机》、《雕漆耳机》,一款是获了三等奖的作品,一款是获了优秀奖的作品,外观感觉上创意水平差不了太多。古典图案耳机用了古建彩画的图案装饰耳机,用了彩绘壁画的样式装饰耳机架,是古典元素和现代时尚用品的有机结合,非遗走进了时尚生活。古建的油漆彩画在古建众多的地方并不鲜见,天坛、故宫、北海公园到处都是,但用在生活用品上实在寡鲜。颠覆传统也是造就时尚的因素并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吧?马宁的雕漆耳机是不同时空中的文化的碰撞与杂交,北京雕漆工艺名列燕京八绝,他把这项古老传统的皇家工艺带进当今的百姓生活,用北京雕漆装饰耳机,这是给非遗工艺产品注入新的生命之水,既是传承又是发展、创新。《宫毯印花斗篷》是对濒危的古老宫毯技艺的一种拯救吧。建国后宫毯大兴过,不知什么原因汉地的大都市消费层突然把它抛弃了,观念上出现了递转,用宫毯来装饰斗篷,做斗篷的花边,使斗篷有了一种贵族气,照这个思路,它是很有传承发展的前景的。

“民间瑰宝 时尚西城”非遗时尚创意设计大赛社会反响强烈,说明它扣住了人们的心脉。由于效果好,2016年继续举办大赛活动,推出的主题是“一米之内非遗体验”。大赛活动正在进行中,相信比之去年会更见成效。

非遗红色文化范文5

新型城镇化的价值目标是以人为本、公正和谐。人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人的精神和价值最终决定了城市的未来。新型城镇化,强调文化和习惯的改变,强调人们的行为与城市文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协调。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原有的乡村差序格局被打破,聚集的新移居城镇居民一时无法适应城市生活,在心理上难以获得认同,在情感上找不到归宿。这就需要发挥社区的功能,在不断丰富新移居城镇居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过程中,重构社区文化和新移居城镇居民的熟人圈,使其逐步加入城镇社会,进入城镇主流、融入城镇生活。但同时新型城镇化并不表示城乡在文化上的一元化,而是两种文化的各美其美,和而不同、共生互补。应当创造机制,让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互动,城市文化从农村汲取营养,农村文化依靠城市文化带动。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影响,这种民族文化的表征在城市中日渐暗淡,而在广阔的农村却顽强保存延续着,农村比城市传承更多的民间文化、风俗、工艺、艺术等传统文化资源。在强调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今天,应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重建乡村文化自信。乡村不应是封建、愚昧、落后、污染的文化表征。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认识,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即尊重自然、关爱生命、对社会负责任的价值观)。我们应保持乡土社会的淳朴和憨厚,防止奢侈与庸俗,发掘乡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礼俗仁义、坚韧达观等价值观,来弥补当下以控制自然、工具理性为特征的现代性之不足,把与自然合二为一,重视群体自然的乡村生活方式和实行全面发展的创造性的现代生活方式更加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城镇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要设法保护处于断根危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资利用的文化理念和精神能量的积极作用,让传统文化能够在新的环境里有继续生存的可能[1]。

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

当今,中国农村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乡村人们所处的和面对的是一个现代化滚滚浪潮的大社会,村民的价值观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精神生活也面临着改变,传统乡土的公共空间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化、商业化用地扩张,城中村演化快速,大量挤占了传统公共空间,乡村在农业生产结构转型中出现了巨大变化,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乡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从生活方式、观念看,还带有浓厚的乡土性。传统乡土公共空间缩减使得乡村共同体的公共生活衰退,一些村庄,伦理共同性和功能互已经消失怠尽,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近年来,我国传统村落快速消亡。2000年,我国自然村总数363万个,到了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每天平均消失100个传统村落[2]。当前传统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城市化扩张、工业突飞猛进。长期以来以GDP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招商引资指标化对地方官施加的晋升激励造成了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一些地方官员认为传统村落无开发价值,不能提升当地GDP,与其花钱保护,不如任其消亡。旧屋改造进度加快,传统名镇名村布局风貌改变(例如林浦村),一些重要历史文物古迹受到不可挽回的破坏。二是一些地方官员文物保护观念淡薄。文物保护法律刚性不足,无法做到依法行政;过度旅游开发导致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古迹尽失,不仅是对历史的漠视,更是对未来的欺骗。三是保护文物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保护文物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相冲突。传统村落是农村社区,它面临着改善与发展的问题,这直接关系着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历史性老化导致建筑破败不堪无法修复,加上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的空心村现象加速了传统村落的凋敝和损毁(如琴江村)。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外出打工的村民见识了城市宽敞明亮的高楼大厦和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于是想急切改变居住条件,新的宅基地却无法批给,也就造成无序地新建与翻建住房,造成新建筑与历史建筑、乡土风貌极不协调,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古风古貌。四是文物保护机制没有创新,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具体管理办法以及有效的监督制度。文物保护缺乏资金投入和专业人员,保护措施不完善。一些产权属于私人的文物,房主无能力修复,也得不到国家资助。有的文物政府即使维修好了却关门,无法开放为市民服务,比如螺洲陈氏五楼。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利用对策建议

在2002年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中写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者,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重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发展经济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名城同样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经济发展与名城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诚然,在城镇化进程中,每一位城乡建设的管理者和市民都应对历史文化遗产心存敬畏,注意保存历史、记忆、感情的东西,绝不能做历史记忆的集体失忆者。只有当文化的拥有者真正认识到了其价值,像呵护土地一样呵护文化遗产,才能让乡村的历史文脉得以传承发展、生生不息。这种文化自觉是最根本、长期的、内在的、可持续的保护机制与动力。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现有12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7个中国传统村落,这些历史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福州不同区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蕴育了大量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既有特色民居、古建筑文化资源,有乡村节庆民俗、手工艺术、艺术及传说等非遗文化;既有海洋文化资源,也有山区民族文化资源;既有古代先贤名人文化资源,也有现代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休闲文化资源,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亟需挖掘、保护、整合、宣传营销。

1.加强规划、注重引导,夯实工作基础,依法保护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遍布着大量的文物,是传统文化的具体承载物。要传承传统文化首先就要保护好这些文物。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必须保护其原真性和完整性,使城市记忆保存、城市文明延续。所以,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法规建设,坚持依法保护和利用,将保护文化遗产纳入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责任制[3]。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后续监督、管理工作,使规划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开展一系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在新一轮城镇规划起始阶段,就应邀请文物管理部门参与进来,特别是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规划应由多方面专家与政府共同研讨制定。在福州新区大规模建设启动前,就把有可能发现文物遗址的地段排除在外,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文物的保护。加大对地方政府大拆大迁文物遗产的惩戒,防止出现文化生态负资产的局面,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要做好名镇名村文物普查和乡土历史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特别是对即将消亡的非遗和口述史料的整理、抢救性保护,提高文物保护信息化水平。地方政府要适当增加基层文物保护人员的编制,对名镇名村文物建立动态巡查、举报制度,管辖村落的政府应签署保护承诺书,构建长效执法机制。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文化权益。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补贴资金使用的监管,允许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认养无主建筑和文物。积极探索通过文物保护专项贷款、地方文物保护债券、彩票等方式筹集资金保护文化遗产。政府应建立健全名镇名村文化旅游业政策法规,将名镇名村旅游纳入福州旅游规划和管理范畴,加强分类指导,从产业、税收、金融政策上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同时加强市场监管。

2.尊重村民,多元共享,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推动乡村发展

村民是创造村落历史的主体,他们比任何外来力量都更热爱自己的家乡,是保护传统村落最可依靠、最应依靠的主体,留住原住民才能保持传统村落的文化传统。所以,必须尊重传统村落所在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和经济权益。政府应与民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互动关系,共同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工作。要防止一些企业以开发为名义,先期占有乡村旅游资源的“圈地”行为。这方面,可先期有选择地重点打造3—5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开发典型。采取政府主导、公司运作、市场推动、村民参与的模式进行保护性开发。政府负责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引导、监督和统筹的作用,为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或个人依法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提供便利条件和平台。通过政府引导和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激活民间的、自发的保护力量,在不破坏名镇名村总体格局和风貌的基础上对村落整修改造,以开发带动保护。要正确处理农民主体与社会参与关系,建立保护农民利益的机制体制,引导人才、资金投向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形成利益和风险的合作共同体,实现文化资源的多元共享和开发利用的多方共赢。

3.发展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让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共融

发展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修复村落名人故居等古建筑,改造生活生态环境,以有特色的活动营造商业氛围,吸引年轻人回来。旅游是传承、发展、转化、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借助发展旅游,也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村落社会结构和经济衰退的问题并且能够唤起村民的文化自信。要充分利用已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级名镇名村的文化资源。利用是指在确保历史真实性和发挥其文化的精神功能与文化魅力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收益。应遵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做到不滥用不变质,该着重保护的,就努力去保护和传承,该开发利用的,就在保护同时合理开发利用。做好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利用与文化产业创新开发的规划,根据文化资源的特点决定文化创意的方向,把文化资源变成可视可感可消费的特色文化产品;因地制宜,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相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差异化发展道路和多元化产品开发策略,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产业联动。将历史文物、传统食品加工及手工艺等生产方式与现代生存环境下的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相融合,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致富(如剪纸、永泰山歌)。合理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就势依托特定的产业,促进旅游与工业融合发展,打造产品品牌(如地理标志特殊物产茶、剪纸、锡箔、编织等农副产品)。利用民俗节日等资源,发挥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庆品牌效应,组织开展群众(当地村民)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活动,如郑和开洋节、光饼节等,集中展示传统表演艺术、饮食文化、信仰习俗、手工艺品等,提高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强旅游的体验性,在旅游过程中让游客感悟文化遗产的价值。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名镇名村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共享与再创造;优化组合,联成福州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线路,如明代海防名镇游、闽江名镇游、山区古镇游、红色旅游和寻根探源文化旅游等线路;结合福州新区和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海洋文明博物馆、华侨博物馆、戍台史迹馆等专题博物馆。广泛利用各种交流渠道,涉外活动和对外窗口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推介活动,大力宣传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整体形象,通过拍摄影视纪录片宣传乡土传统文化。

4.社区营造,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

传统村落保护是使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和谐相适应的生活建设过程,而不能搞成有村落无村民,有文物无文化的局面。因此,对古村落的保护,应从其文化空间入手进行整体性保护,不仅要保护遗产本身,还要保护其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空间,使之活态传承。关键是要保护或唤醒村民的对乡土文化的文化自尊、自豪感,不能仅仅把古建筑作为盈利的旅游景点,而是要传承、演进一种社会生活方式;社区营造就是社区自发的行为,即以建立社区文化教育,凝聚社区共识、建立社区生命共同体的概念,来作为一种文化行政的新思维与政策。通过社区营造,将社区历史记忆与文化自豪感,凝聚成社区居民的共识,强化社区居民认同感,从而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城镇化不能忽视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延续与打造,应该避免“老死不相往来”的都市陌生症候现象。我们对公共文化空间的关注是对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壤和营生空间的关注,让农村延续生机和活力,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构筑和谐的人居环境。乡村的诸多社会性问题(留守儿童、老人自杀、环境污染等)与经济发展的城乡差距有关,但也与家庭伦理失范关系密切。乡村急需公共文化空间,要充分挖掘非遗对村民信仰、道德、行为的教化、娱乐功能(如游神),创新拓展制定包括孝道、齐家、睦邻、公益、环保、持戒、权利等方面在内的乡规民约,使之成为村民砥砺道德和人生向上的手段。把传统生活方式重新创造后再回归到现代生活,如一些民俗活动,在日常生活层面上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诚信礼让等美德成为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增强老人会、农村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的道德评价功能,使青年生活有预期,道德有舆论压力,才会逐渐“生长”出新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政府要发挥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应对农村人口流动及其带来的价值变迁的挑战,引导文化中介组织和公益组织,动员文化旅游专家学者,培育农村当地精英,投入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城乡文化的和平共处、长期融合、创新和改造,使传统文化精华部分深深植根于村民的交往生活之中,敬畏、坚守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同时养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价值。

非遗红色文化范文6

不是我不想实习,而是我的专业想找实习的地方很难,而一般的地方对我的以后工作似乎没有什么关联,所以只闲在学校。

有时候,机会总会在你没有准备的时候悄悄来到你身边,即便你没有任何准备,此时的你只需要抓好机会,尽全力迎接它。只要努力就行,只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当我第一次踏进xx电视台时,根本没想到在接下来的三十天里,我会在这里收获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一个学习广告专业的朋友介绍我和他一起去xx电视台做毕业实习。虽然说我的专业似乎和电视台的工作搭不上边,我是学习电影方面的,但是朋友的好意也不能推脱。说干就干,没什么大不了的。熟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豁出去了,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一天去电视台实习,我怀着既激动有有些担忧的心情。之前就听说过很多关于实习的新闻,说他们在单位实习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是整天干着各种各样烦琐的杂活。我担心我会和他们一样。不过我也做了一定的心里准备。不管他们安排我做什么,我都会很乐意去做。毕竟我是来这里学习的,而不是来这里玩的。踏进办公室,我热情的和每个人打招呼。xx县实施红色旅游开发项目建设突破年,县上依托南梁革命纪念馆这个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景点,做大做强红色旅游。xx电视台特举办了魅力xx栏目。xx县正在把红色旅游、生态旅游、黄土风情旅游、民俗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xx旅游形式。红色文化已经成为xx人民的宝贵财富、教育资源和精神遗。我被安排到魅力xx栏目组做编辑与播音工作。到了编辑室,李主任向我介绍了魅力xx栏目组编辑与播音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之后我便开始了我的编辑播音生活了。

虽说第一天到编辑部工作就有同事和我开玩笑说,学电影的怎么来这里当编辑了。但我总是笑着说,来和你们学习啊。我并没有把他们说的话当作是泼冷水,相反,他们的幽默风趣倒消释了我心中的陌生感。很快,我便和他们打成一片了。从我决定到电视台实习开始,我就一直坚信那句话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能行。也许经过的专业的编辑训练功底不是太厚实,也许我没有编辑部前辈们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但我依旧相信自己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当我接手第一批新闻稿件时,真是有些忐忑不安,手足无措的感觉。我暗暗对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一定能完成。然后我凭着自己之前学过的知识及经验审稿,修改。在这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每次遇到什么问题我都会虚心的向前辈们请教,学习。他们都能够放下手中的工作耐心的为我解答,向我传授很多经验和知识。经过几次审稿,我发现,新闻工作者除了掌握好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很宽的知识面。因为新闻本身就会涉及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决定好好的给自己补补课。每天实习回家后,顾不上一身的疲惫,我就钻进房间,把自己所有的戏剧影视文学的专业书全都翻出来,重新温习和学习有关新闻编辑的知识。与此同时,我还坚持每天阅读一定量的新闻及报刊杂志,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我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和坚持,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同时也帮助新闻部的记者们修改了很多稿子。当我听到编辑部的主任对我的夸赞时,心里美滋滋的,因为我的努力和自信,换来了他们对我辛勤工作的肯定。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使我更加努力地投身于这份工作中。

编辑工作需要激情,耐心和细心。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动力支持你前进。编辑部的工作者闷每天都要争分夺秒地修改、编辑,还要经常加班,有时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但我从来没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疲惫和厌烦,他们总是精神饱满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中。我想,正是这份对工作的激情支持着他们。如果没有激情,他们不可能为此付出如此巨大的精力。

在编辑部工作也有很闲的时候。没稿件的时候,编辑们都会看看杂志和报纸打发时间,或是聊聊天,说说笑。而此时,我总会很自觉的地抓紧时间多看看些新闻编辑的书记或是拿出之前改好的稿件,学习和总结一些常见的稿件错误。总之,编辑部是一个既充满欢乐气氛又可以学习和拓展知识面的地方。

我刚来的那几天,就听到他们在议论,说我是走后门来的或是说编辑部的主任对我很偏心之类的闲话。但我不会把这些话放在心上,我想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尽管他们那样对我,我每天依旧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还常常提前来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慢慢地,他们的态度不再冷漠,还常常主动帮助我。我想,人和人之间都应该互相关心、坦诚相待,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打动你身边的人。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常常被忙碌的生活所忽视了。

时间过得很快,短短的三十天很快就结束了。这些日子里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似乎对这份工作有利感情,对这里热情的人们有了感情,对这里我曾经朝夕相处的一切有了感情,离别之际,心中充满了感激与不舍。

实习让我收获了很多,无论是理论上的知识,还是实际生活中的知识,这些知识都让我受益非浅。我认识到在学校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多参加些社会实践,拓展自己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多思考,多练习,多听多看。同时要学会与人相处和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做任何事情都要对自己有信心。有志者事竟成,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

这一次实习的收获是如此之大,令我有点接受不了,我以为我的实习只是走过场的呢,没想到收获这么大,我为之前没有去实习感到后悔了。可是现在去实习也不是很晚,至少我刚到了实习的收获之大和实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