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提升美学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提升美学素养范文1
船营区第一小学校始建于清朝末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目前,学校有1160名学生,24个教学班,68位教师。学校形成了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和勤奋的学风,凝聚成“开放、民主、合作、创新、和谐、大气”的学校精神,推动了学校的和谐发展。学校把抓好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坚持“以艺储德,以艺益智,以艺健体”,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办艺术教育品牌学校。2008年初,经过教师提案,学校确定了切合发展实际的共同愿景:志存高远,以大气成就大器;科技领先,以创新培养人才;凸显特色,以个性创造卓越;学识广博,以超越铸成品质;身心健康,以精彩奠基生命;和谐共生,以品牌铸就辉煌。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赢得了家长的认可,获得了社会的赞誉。
1.时尚的校园文化
在地方教育局党委领导的关怀下,学校多方筹措,投资兴建食堂、室内水洗厕所,修建操场、升旗台、校园围栏、文化树、文化墙、班级魅力展台、艺术长廊、科技长廊、音乐展示角创新的校园文化,营造出文明、高雅的教育氛围。
2.各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走进每一个班级,我们都会发现它们有着独特的美:班风、班训与众不同;班级魅力展台、学生个性展示的作品与众不同;学生的评比栏、窗帘与众不同。但是,在一张张班级全家福的笑脸中,我们看到的是同样的和谐、温馨与幸福。
3.独特的教研室文化
我校的教师朝气蓬勃,举止优雅,他们既是美的践行者,也是美的施教者,更是美的示范者。为了让教师们时时处于美的环境中,学校开展了“最美教研室”评比活动。教师们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体现了语言之美,展现了教学的机智之美。
三、发挥美育功能,激活美术素养
我们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时,注重用“美”的方式育人。教师不仅要关注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发挥美术教学中传递情感和交流思想的功能。我校与市“你泥我泥陶艺坊”联谊,共同开展活动。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到陶艺坊了解传统艺术的制作过程以及蕴涵其中的深厚历史文化背景,从而掌握艺术知识、感受传统艺术文化的博大精深;课上通过亲手捏塑,体验、感受陶艺的特性;通过与陶艺的零距离接触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学会如何去学习陶艺,去塑造形体,用自己的双手去雕塑自己美好的人生。
提升美学素养范文2
【关键词】提升 大学生 新媒体 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65-02
一、提升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在接受信息传播时去伪存真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渠道增多,海量信息涌向大学生。提升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特别是提升大学生对信息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对于大学生获取直观信息后的潜在信息,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十分重要。
(二)有利于大学生在主动传播信息时有的放矢
微博、个人主页、微信、论坛等让人眼花缭乱的自媒体形式,容易让大学生在主动传播信息时不知如何选择。因此,要做到准确、有效、符合法律法规的最优传播,需要大学生们了解何种传播内容需要何种传播途径、采取何种表述形式有效表述。提升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特别是提升大学生使用和参与新媒体的能力、对信息的创造和传播能力迫在眉睫。
(三)有利于大学生在信息互动中全面发展
首先,新媒体便利和迅速的信息获取途径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帮助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大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各种形态,通过“提问”、“求助”、“调查”、“搜索”等方式获取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判断和解读,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其次,新媒体的使用为大学生思想交流提供了平台,来自不同的年龄、阶层、民族的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相互的碰撞有利于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自我的反省。再次,新媒体的使用也为思想教育工作者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提供了机会,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的媒介群落,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发展。
二、新媒体素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
传统的观念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已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将新媒体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不仅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且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新媒体时代,媒体技术是人与人、人与社会沟通的主要途径,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升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可以培养他们对新媒体的使用和参与能力、对新媒体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对新媒体信息的判断和反思能力和对新媒体信息的创造和传播能力,从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规约内化,有效实现主体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及时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深刻认识新媒体信息对社会,特别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双方所产生的影响,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力构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
(二)培养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
思想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提升自我对新媒体的使用、创造和传播等能力,而且应掌握新媒体中有关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带头遵守网络、移动传媒行为规范,以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
首先,教育者熟练利用新媒体技术和网络沟通技巧。例如利用微博、主页、微信建立主题新颖,紧跟网络风尚的自媒体平台,吸引大学生参与和互动,在潜移默化中占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其次,教育者放低姿态,以网友、博友和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平等交流,积极关注学生个人的微博、主页、说说等自媒体平台,通过点滴的关注不动声色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适当予以回应和引导,开展个性化教育;再次,依托学生干部,发挥他们在现实生活与网络环境中的模范作用,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构筑有效的网络化教育模式。
(四)建立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首先,正确把握新媒体环境的教育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制作生动、形象、直观的教育材料,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参与教育。针对学生群体和个体利用不同新媒体技术,将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其次,融合校园新旧媒体资源,提升校园媒体综合效应。再次,发挥校园自媒体优势,开展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把新媒体技术应用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融为一体。最后,加强校园新媒体的监管,建立校园新媒体自律体系。建立校园新媒体信息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确保校园网络舆论的正确向导。提升校园网络危机公关能力,积极应对各种网络突发事件,尽可能消除其带来的不良影响。设立专职网络管理员,对校园网络信息和网络危机事件进行处理,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稳定的校园网络环境。
提升美学素养范文3
一、合理使用多媒体
美术欣赏课业的内容量较大、知识点多,要想较好的完成欣赏课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与内容,教师常常是通过放录像、vcd、实物投影、电脑课件(cai),如authorware或powerpoint以及幻灯片、投影片来完成。让学生在播放的音乐声中边看边听教师的讲解,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教师的时时指导下思考、联想、步步深入。在结合电教和书本内容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于始终。使学生在美育教学中进行民族自尊教育,认识和理解民族文化,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美术作品与文化课相结合欣赏学习法
在中学美术的欣赏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在语文课本或历史课本、政治课本中有较详尽的介绍。如我们河北省新编的美术教材第六册的《诗配画》和学生们语文课本中的诗歌学习与欣赏就能很好的结合上。语文教师要求的诗配画与美术课要求学生们表现的诗配画是完全相同的。将欣赏内容与语文课本的内容结合起来学习会有让人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学生不仅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更容易对教材理解与把握。学生们的作业完成后,我和语文教师的那份惊喜是难以形容的。在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一课前,我让学生从初中二年级语文课本《故宫太和殿》一课中,找出相关内容在教师播放相关录像片时朗读,不仅学习效果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甚至主动在历史书、地理书、政治书、生物书以及课外读物或杂志中寻找其他欣赏内容的相关材料,以便与教师的电化教学相配合,当一回“助理美术教师”。 历史、地理和生物老师反馈的信息也是如此。这样,中国古代的一些工艺美术如:玉器、青铜器、瓷器、漆器、建筑艺术如:宫殿建筑、纪念建筑、公共建筑、民居等。雕塑艺术如:秦始皇兵马俑以及园林艺术如: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等和不少名画如:《清明上河图》、《醉翁亭图》、《韩熙载夜宴图》等欣赏课内容,就是这样在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之下完成了。这种欣赏学习方法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接受,也更容易让学生记忆与掌握。我校不少学生在中师考试笔试、口试的问答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如1998年的中师考试,前十名全是我教的学生。
三、点面结合学习法
中外美术发展史的学习,除按历史发展顺序排队学习法以外,还可以从美术发展的整体着眼,让学生采用点面结合的办法学习。如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可从绘画艺术比较重要的三个方面: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各选二、三幅代表作。先就各自的主要特点及其在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地位作一概括的了解。然后再重点欣赏几幅题材、手法、艺术风格不尽相同的作品,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古代绘画的高度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再如:雕塑方面,陶俑、陵墓雕刻、宗教雕刻中,各选三组比较典型的作品,先就这三类雕刻的主要特点进行学习,再听老师讲解如何欣赏这三类雕塑,然后分别对所选作品进行赏析、讨论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致。
四、学生在欣赏课中欣赏方法的学习
当一幅美术作品呈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首先要了解它是哪个国家、哪个年代或是什么时期的美术作品?然后再了解其风格、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如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先要知道是十四世纪末到十六世纪这一历史阶段;再要知道意大利是最早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国家;三要知道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如:波提切利《春》、《维纳斯的诞生》;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庭圣母》、《雅典学院》等。更要知道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导思想,其主要成就是对现实主义的发展。让学生本着从感性到理性,从形式到内容的方法进行,就好理解了。这类欣赏课,必须使用电脑课件效果才好。如果能把电脑课件和实物投影仪及幻灯片结合使用效果最佳。
五、讨论、探讨学习方法
现在的中学生知识面较广,有不少学生课前就对所欣赏的教材有所了解,但知识却并未学透彻。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都有可能对某一作品进行讨论或争辩,解决不了时,要么寻找自己所看过的材料,要么共同找老师问问清楚。这是非常好的,有利于学生把这一作品的内容学透彻。教师应积极鼓励这类学生,并在表扬这类学生的同时,把这幅作品的内容又传授给了全体学生。这种方法,学生对其内容的记忆几乎都忘不了。积少成多,形成一种好的学习氛围后,所学内容就很可观了。不仅在课堂上,当你在课下或学生放学时,听到学生们在争论或探讨某一个画家或美术作品时,你的心中也一定会和我一样自豪与满足,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六、对作品深入了解法
提升美学素养范文4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 欣赏评述 审美能力 培养策略
初中美术教材中“欣赏―评述”这一板块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鉴赏与审美能力至关重要。该板块所要承担的教学目标是教给学生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视觉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强化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形成审美素养,陶冶审美情操。
一、体会绘画多元风格,开拓学生审美思维
“欣赏―评述”板块的教学目的是引领学生阅读经典美术作品,吸取审美经验,取得理性审美、个性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中外美术作品题材多样,风格纷呈,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善于找准欣赏角度和切入点,从美术语言、历史背景及作者对艺术的强烈追求等角度丰富欣赏的内涵。教师在选择作品时不要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和顺序,根据课题内容进行整合组织,围绕某一主题、某一领域或者某一角度进行赏析。要注重引领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人物绘画,在多元化的风格中开拓学生的审美思维,逐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比如教学《世界多元化文化中的美术作品》一课,笔者在课堂上展示了一系列肖像画,它们分别选自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圣母像》、中世纪的《皇后西奥多拉和她的侍女》、印象主义莫奈《打伞的女人》、立体主义毕加索《亚威农少女》。笔者请学生用心观察并思考这些不同时期的肖像画各有什么特点,不同之处表现在哪里,并提示学生可以从线条、色彩、表现方法等方面分析。经过小组讨论交流,在组内达成共识之后,小组代表开始发言:“文艺复兴时期的画色彩非常鲜艳,很漂亮。中世纪的色彩看上去很单调,而且人物表情很木讷。”“印象主义的人物画得比较模糊,没有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么逼真。”“立体主义的人物画得太夸张,都变形了;色彩都是平涂的。”……听了各小组的观点,笔者请学生继续思考:“为什么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写实到后面的立体主义画派的夸张变形,画家对人物的表现会有如此变化?为什么在不同时期的人物表现会有不同的方法?”在学生分析原因之后,笔者组织评价,然后继续欣赏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人物绘画作品,以深刻感受作者对人物的用心把握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在上述欣赏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绘画表现的发展历程,结合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与人们对艺术的审美要求给艺术带来的变化,让学生懂得每个时期的演变都有继承与发扬的内在联系。
二、综合感知多种信息,实现整体审美理解
在欣赏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时,对作者创作背景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在更大范围内理解作品,帮助学生对画面的多种特征、多种信息进行合理的综合,实现整体性的审美理解。比如“飞天”的艺术形象在敦煌壁画题材中是一枝奇葩,在引导学生欣赏壁画“敦煌飞天”时,笔者先播放影片《不朽的敦煌》片段,让学生初步感知敦煌壁画和敦煌飞天;然后学生通过图像资源浏览各类飞天的形象的图片;接下来让学生从资料图片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飞天形象图片并阐述交流选择这些飞天形象的理由。笔者根据学生选择的结果,从线条、色彩方面归纳总结飞天的美等。上述教学活动,笔者通过视频展示的方法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走近“飞天”这一民间艺术瑰宝。由于学生对“飞天”的概念知之甚少,如果对千年民间艺术精髓仅仅专业性地分析构图、线条、色彩,是不会让学生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美感共鸣和认知的。为促进学生真正深入地理解飞天的内涵之美,笔者对其产生的背景、形成原因及不同时代不同飞天体现的不同内涵的演变过程、蕴含的人文思想境界等部分进行剖析,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体会当时的思想文化,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从“满壁风动、气韵生动”的绝妙的艺术特质中感受民间艺术丰富的人文精禅,进而净化学生的心灵,为以后学生自主探究艺术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笔者认为,课程内容环节设计合理:“初步感知了解背景分析、感知、理解同步拓展体验升华。”层层递进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背后体现的审美意义和艺术价值。
三、探析画面表达意境,丰富学生审美积淀
提升美学素养范文5
关键词 新闻教学 聋生 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1 在聋生中开展新闻教学的意义
1.1通过新闻教学,聋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在聋生媒介素养提升的新闻教学中,包括认知新闻、解读新闻信息、制作新闻等。其中,解读新闻信息以及制作新闻的能力将看说读写四种能力全部覆盖了起来。首先,聋生在解读新闻信息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分析和比较新闻信息,对新闻传达的主旨进行领会,不断提高阅读和欣赏能力。其次,聋生在制作新闻的过程中,也会发展说和写的能力,聋生以语言或文字在对社会生活中观察到的信息进行表述的时候,就会发展其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1.2新闻教学可以对聋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发展
新闻教学中,要指导聋生有针对性地筛选那些繁多的新闻信息,对有用的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提取。对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进行分析,查看新闻的真实性是否受到了新闻工作者主观评价的影响。针对这些方面,聋生都需要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同时发展了他们对新闻信息的选择和理解能力,对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了锻炼。
1.3新闻教学可以对聋生的社会化进程进行促进
聋生因为丧失听觉,在接受社会化的过程中,对于各种图像信息的获得,都是由视觉来完成,并且通过视觉去把握感知社会的方式。聋生因为没有直观音响形象,只能够表面零碎的认识社会活动,这样对于社会信息的理解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社会新闻对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都进行了描述,并且将人们的生活状况和价值观念给传达了出来,这样在新闻的文字中,聋生就可以对各种社会关系的运作过程进行清晰的了解,对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洞悉,并且还可以找出一些措施来进行处理。因此,聋生在对新闻报道视角进行解读时,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2在聋生中开展新闻教学的策略研究
2.1认知和筛选
要知道,让新闻基本常识被聋生所了解和掌握,是新闻教学开展的基础工作,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新闻认知的大门才可以为聋生所开启,基础内容包括新闻的定义、要素、结构等等。通过启蒙新闻知识,可以让学生的研究工作更加便捷,从而顺利开展接下来的新闻教学工作。要让学生对新闻的基本特性逐步了解,比如真实性、时效性等等。同时,还需要教给聋生一些方法,来对信息进行收集和甄选,这样他们就会对新闻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明确,将他们阅读新闻的兴趣给充分激发出来,对他们的媒介素养进行培养。
2.2询问和质疑
在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中,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受众对媒介信息质疑的态度和习惯,聋生在对新闻进行阅读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下面几个问题进行询问:这些信息是谁制造的、为什么我的注意力会被它吸收过去、它代表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价值是哪种以及在新闻中剔除了什么信息等等。要紧密依据这些问题,来对新闻教学的策略进行设计,引导聋生将新闻信息背后的潜台词给挖掘出来,从而更加理性更加客观地认识新闻信息。
2.3行动和评价
聋生除了要具体基本的媒介素养,还需要行动,这是较高层次的学习。笔者认为,聋生在对视像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因为音响形象缺失,会导致认知出现片面化和碎片化。在对新闻进行制作的过程中,聋生自觉获得了诸多形式的心理感受,比如声音、语言、动作、神态等,这样就可以全面细致地认知社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集体讨论社会问题,当然运用的是文字形式,对新闻进行编写之后,在网络上,然后在网络上进行讨论,这样形成的新闻价值观就是独特的。也可以采用其它多种教学策略,比如小组协作、任务驱动等等,引导聋生针对热点问题,能够追踪和撰写。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比如焦点访谈、新闻周讲等,通过这种有着较强实践性的活动,可以将聋生制作新闻的兴趣给充分激发出来。在新闻教学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评价聋生制作的新闻,在评价的过程中,首先对新闻制作的过程和态度进行充分关注,其次,要将聋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充分的调动起来,让聋生也积极参与到新闻评价中。这种评价是参与式的,指的是人们在对信息进行构建时,他们和信息之间存在着互动的过程,在对传媒信息进行注释的时候,能够充分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3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文化交融现象日趋普遍,出现了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情况。那么,在培养聋生媒介素养的时候,也不能够仅仅依靠单一学科的教学,需要采用跨学科的融入式教学模式,将其它学科内容融入到教学之中,比如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对聋生的视野进行开阔,对聋生媒介素养教育进行拓展。本文简要介绍了在聋生中开展新闻教育的意义,然后探讨了如何通过新闻教学来有效提升聋生媒介素养,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袁芯.用新闻教学提升聋生的媒介素养[J].现代特殊教育,2012,2(6).
提升美学素养范文6
关键词:美术教育;转变思想;创新教学;关注学生;提升素质
美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创造能力等。但能否让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是关系到教学效果及学生个性、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中职生在入校前没有美术基础,要想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就对美术教师的教学研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转变思想,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在常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上课认真听讲,认真模仿作画技法,甚至认真模仿作画的思维方向。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到分毫不差。在这种特设的情况下,学生的行动和思维已经完全受到限制。对此,教师要勇于冲破旧教学观念的枷锁,改变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唯命是从的不平等关系,建立一种与学生民主、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让学生的思维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得以解脱,能敢于质疑,自由创作。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为学生量身定做的课堂,他们才会喜欢,才会乐于参加。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师的教法要灵活多样,尽量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另外,在面对反馈信息,甚至有些不着边际的作品时,教师更要灵活面对,灵活评价,不能简单地按照画的好坏严格评分,对学生的零星进步视而不见,这样会极大程度地压抑学生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精神;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可以用简短的评语如“构思新颖”、“色彩大胆”、“真棒!”、“你进步了!”等,指出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增加绘画的信心和热情,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对于需要修改的作品,教师首先要肯定其作品的优点,增强其信心,然后以商量的语气征求学生意见,错误的地方应该怎样改正将会更好,在不违背学生创作意愿的基础上适当加以引导。只有得到老师的肯定,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才能给予学生探索的力量和创作的热情。
二、创新教学,激活学生创作思维
“美术”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艺术。它所表现的内容都来源于生活,所以只坐在教室里面对着课本的美术创作是停滞的,我们要适当拓宽学生美术创作的空间,把学生带出教室,走进乡间田野,自然校园,让学生们用“美术”的眼光观察创作,如阳光下的庄稼、花草,操场上嬉戏的同学。用真实的美术形体刺激学生们的眼球,激发其作画欲望;激发学生通过灵感动笔作画,没有技法指导,没有思维定向,在自由的环境中,自由捕捉真实的艺术瞬间。这样学生创作出的是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而此时学生的创作思维是无比活跃的,想要禁锢住都难。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死板的学习状态,我们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进行合作学习。只有把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学生的创作思维才能真正地被激活起来。
此外,想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上,首先要从导入上下工夫,环节的设置要别致新颖,让人眼前一亮。其次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也不能死板地局限于课本的知识上,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照本宣科地回答就行了,而应把视野拓宽,深挖教材,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课外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判断的能力,又实现了培养学生脱离课本学习的目标。
三、关注学生,培养学生美术素养
关注学生,是指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美术课主张通过学生自主创作,发展个性和创造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独特性、创新能力的个体,在美术活动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不能只看到少数几个“好”学生。美术课教育的目的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培养,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为每个学生都提供平等的发展平台,给每个学生足够的展示机会。
例如:提供学生当老师的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教学生。讲的学生认真讲述,尽力表达;听的学生更是认真思考,积极分析,甚至找出同学不足上台补充。当学生在紧张、活跃的氛围中产生发挥与表达愿望时,要趁机让学生作画,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通过画笔画出来;当教师在巡视指导时,要特别关注基本技能薄弱的学生,鼓励他们,提出建议,和他们一起改一改,并讨论修改后的效果。时间久了,每个学生的绘画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只有这样,每一个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进来,课堂气氛才会真正地活跃起来,美术才会碰撞出绚丽的艺术火花,学生的美术素养才会不断提高。
四、提升素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中等职校的美术教育,其目的大致可分为欣赏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但最终目的都是要能够培养出素质和技能完备的现代化人才。整个美术教学活动应当充满艺术性的过程。美术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美自己,增加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一要努力完善自己的仪表形象,让学生感受第一个美的概念。教师应当仪表端正,教态大方,这对于美术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体态和颜面是对人认知的接口,体态不顺,颜面不端,常常引起不快,影响交流和沟通,从而便大大降低了某些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要努力养成教师特有的人格因素。人们常说的为人师表以及我国古人很讲究人品与画品的关系,都表明美术教师更应注重人格及修养,使学生产生敬佩感,这使学生提高对美术课的兴趣大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