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炭企业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炭企业管理范文1
关键词:管理会计;必要性;应用;煤炭企业
在可持续发展为主导思想的时代,高耗能、高污染型企业急待转型,同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相对应而言,煤炭企业的管理活动也跟随这种结构的变化而产生巨大改变,在这种改变的进程中,传统的会计模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能源企业的需求。因此,这些企业将管理会计的模式逐渐引用到自身当中,从而达到更好地分析自身优劣势、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更科学地制定企业战略决策等一系列目的。会计学的两大分支包括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二者存在诸多不同之处。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及其职能
1.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早期的管理会计是由成本会计演变而来,它与财务会计共同使用成本会计信息,随着管理控制技术的发展,现代管理会计已经发展成为与财务会计并驾齐驱的独立科学。企业内部人员(管理者)和外部人员都需要会计信息,但是二者使用信息的目的不同,因此,他们所需的会计信息类型也不尽相同。管理会计是为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提供会计信息,也就是管理会计是帮助管理者为完成企业目标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确认、计量、收集、分析、准备、解释和交流的过程[1]。相反,财务会计是为股东、供应商、银行和政府监管机构等外部决策者提供信息的会计领域。在选择会计方法时,管理会计除了考虑改进管理决策所涉及的成本效益问题之外,没有任何其他限制,而财务会计需要严格遵循公认会计准则。在报告的关注时点方面,管理会计属于未来导向型,既关注企业历史资料又运用预算指标,而财务会计属于历史导向型,更重视历史的评估。在报告的时间跨度方面,管理会计较灵活,从几个小时到10~15年不等,而财务会计通常是一年或者一个季度,灵活性不强。
1.2管理会计的职能及作用
管理会计的职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以过去的资料及现在所取得的信息为基础,采用科学的方法预计和推测未来事物的发展。②在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程序、方法和标准对未来工作的方向、目标、方法、行动等方案作出决定。③管理者通过编制各种计划和预算来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④有效地将经济过程中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结合起来,并正确分析计划执行情况,促使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⑤管理者通过建立责任会计制度,逐级考核责任指标执行情况,从而为实施奖惩制度和改进未来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2]。管理会计有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等作用。
2管理会计在煤炭企业中应用的必要性
2016年的煤炭价格经历了“回升—疯长—降温”3个阶段,在价格推动下,煤炭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但随着能源和煤炭两大规划的,煤炭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却并没有那么美好,再加之近年来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煤炭行业将越来越面临严峻的挑战。从《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来看,要打赢煤炭去产能攻坚战,必须从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产能三个方面着手。我国大部分的煤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常忽略了完善管理制度这一重要环节,反而过分强调和突出效益的增长。只是财务会计一些简单的指标对企业数据进行分析,会计在整个企业中只是“死记账,记死账”,没有上升到管理的层次,未进行整体性规划和对未来发展的合理预测。煤炭型企业的发展受市场因素和行业特点的限制,在对煤炭产品进行定价时选择空间小、控制弱,所以必须依照管理会计在产品种类选择、产品定价等方面的问题上制定一套合理高效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煤矿资源采集是企业运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采矿过程中的成本计算和分析是相当复杂的,而管理会计需要结合财务信息及数据,然后通过建模并展开分析论述进而得出结果,管理会计的这一过程能很好地帮助企业克服计算难的问题[3]。总体来说,煤炭企业要想对市场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良好控制,就必须加强管理会计的运用,由此可知管理会计在煤炭企业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并且不可替代的。总体来看,虽然有一些企业意识到了管理会计在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却没有灵活运用,大部分企业都无法运用管理会计来帮助企业制定出最优发展方案。
3管理会计在煤炭企业应用的现状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西方管理会计理论传入我国,管理会计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少数煤炭企业也有了管理会计的运用经验,如全面性、战略性管理逐步取代了项目、部门等小范围管理,对成本和价值的管理也已逐渐代替数量和定额管理,对于传统管理会计中的全面预算、责任会计、变动成本法等具体方法也在煤炭企业的会计工作中得到了运用。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总体来说管理会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据调查表明,管理会计只得到一小部分煤炭大型企业的青睐,而且仅体现在各项指标的确定上,整体的理论体系并不完整,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也不令人满意[3]。绝大多数煤炭企业基本都没有运用管理会计的意识,对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信任度不高,由于引进专业人才或者对已有员工进行培训,将会加大企业成本的投入且无法保证获得更高收益,这些企业将管理会计拒之门外。
4煤炭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存在的问题
4.1管理会计理论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
在我国,现阶段管理会计方面的研究还停留在对国外研究理论的翻译和介绍上,相关概念还存在诸多不明确之处,没有有效结合我国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探索,导致我国煤炭行业对管理会计理论知识还没有普及,其应用更是处于初级和摸索阶段。大部分企业缺乏管理会计专业人员,企业也未形成完善的体系,最终导致煤炭企业在理论和实践中未能发挥管理会计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4.2企业管理层的价值观念不完整
煤炭能源一直是我国能源行业的核心,过度开采使环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大多数企业只看重眼前利益去追求产量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因而忽略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没有清楚明确的认识。在这些问题出现之后并没有及时调整企业的内部管理和结构,更没有优化企业的管理理念及相关开采技术,最终导致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的煤炭产业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在此种状态下,财务部门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和职能,逐渐成为企业的附属品。
4.3企业管理会计方面人才欠缺
由于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导致企业高层忽视了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就造成了有关人员对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强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许多会计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创新意识匮乏,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之道更是知之甚少,导致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服务的人才极度缺乏,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地位也越发凸显不出来。
4.4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制度
大部分企业在进行资源整合之后,其发展过程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新生的整合企业大部分由零散的小煤矿组成,部分整合企业对原系统未进行充分的利用和优化,各股东之间的利益存在相互损害,急于在原产量基础上进行提高,这些情况致使新生资源整合型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较高风险,企业的会计监督管理职能并不能得以发挥,更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制度,从而出现了监督不力等问题。
5煤炭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相关建议
5.1探索适合企业自身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针对我国当前管理会计体系尚不完备这一现状,煤炭行业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会计理论体系尤为重要。首先,要脱离“单轨制”的会计体系,打破单一的传统财务会计模式,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将管理会计纳入企业重心,参与企业发展,使二者各尽其职、相互补充,加强管理会计在企业的重要地位[4]。其次,要充分考虑到煤炭行业这一特殊能源产业的性质,将高耗能、高污染的弊端通过技术等方面的革新尽可能突破,注重企业内部管理构架的建设,以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后,逐步充实以“员工”和“行为”为核心的会计责任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分析和论证,形成一套符合自身条件和发展方向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5.2进行有效的成本预
测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要想实现更大的利润,必须合理控制企业的成本。要想准确找出每个项目的盈利、亏损原因,或者每道工序的成本、利润情况,就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情况来运用管理会计进行分析。成本预测属于管理会计的重要环节,通常采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在企业编制成本预算之前确定目标成本、预测成本水平以及变动趋势[5]。对于煤炭企业来说,采煤环节至关重要,而且采煤设备和相关技术都非常关键,因此企业应采用近期预测(月、季、年)的方式对企业成本近期影响作出判断。成本预测的主要步骤如下。1)企业要根据近期内的经营目标,规划目标成本。2)根据企业历史财务资料推算和预测成本,按上一年或者近三年的产品成本资料进行预算。3)制定合理的降低成本的方案,对不同方案进行进一步讨论、对比和分析。4)会计要站在公司的立场了解公司重要业务事项的进展情况,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控,对于预测偏差较大的情况,及时查找原因,向有关领导汇报并共同找出应对措施。
5.3利用财务分析,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经济环境异常复杂,企业应进行内部调控和管理来适应未来经济环境,企业负债的经营规模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针对此问题,财务会计应该上升为管理会计来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不断优化其执行方式,更加熟练地掌握多变环境下的应变规律和能力,准确充分地对企业现状进行审查、考核以及合理规划,从根本上解决煤炭企业在应对社会经济环境时带来的威胁。
5.4合理进行企业经营决策
企业要想适应市场的需要,就要做好各种经营决策,包括品种决策、生产方向决策、产品价格决策等。煤炭企业是特殊的行业,其产品价格受市场因素的制约,可以调整的范围较小。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以建设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为目标,调整产业结构和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可持续发展经济成为企业的首要任务。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会计应运用到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经济管理的需要,使企业保持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
5.5加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针对会计人员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强等一系列问题,企业应该重视管理会计在其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作用,改变会计单一化的传统思维模式,设置专门的管理会计岗位,引进先进的管理知识和专业人才来对自身进行培训和强化指导。另一方面,会计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创新意识匮乏等问题也应该得到重视。对加强培养会计人才队伍这一目标,各煤炭企业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借鉴国内外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探讨各自在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将煤炭系统的管理会计队伍组织起来,以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最快的时间来培养一支能为企业管理和发展做出贡献的财务团队。另外,还要建立社会约束机制,以行政手段来促进企业领导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
6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管理制度的确定,管理会计必将占据越来越高的地位,并在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煤炭产业作为能源的支柱产业,应当紧跟其他产业的发展步伐,积极应用管理会计所发挥出的巨大优势,促进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作者:郭红 陈子琦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HorngrenCT,SundemGL,StrattonWO,etal.管理会计教程[M].潘飞,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贵.管理会计学(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佚名.管理会计提高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访大同煤矿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漳泽电力财务总监王团维[J].中国总会计师,2014,21(4):19-20
煤炭企业管理范文2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煤炭企业;管理;策略
前言
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作为当前新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与传统经济相比,其在经济主体交往方式、经济增长动力及资源分配等方面都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可以说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新经济时代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在当前新经济时代下,对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煤炭企业需要加快转变传统管理模式,利用现代化理念来强化煤炭企业的管理,从而更有效的推动煤炭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新经济时代下煤炭企业管理中的不足
1.1信息化建设滞后
当前煤炭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普及滞后,而且煤矿企业基础十分薄弱,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不足,这对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制约。
1.2管理理念陈旧
当前煤炭企业管理工作中,大部分管理人员思想守旧,这使其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都较为落后。再加之我国煤炭企业属于地方垄断性行业,企业市场竞争意识欠缺,在工作中不注重先进经验和方法的汲取和应用,从而导致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对煤炭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1.3忽视人力资源管理
煤炭企业不仅工作条件较恶劣,而且企业经营管理落后,相关的激励政策和措施不完善,这导致企业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企业人员整体素质普遍较低,严重缺乏高科技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煤炭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1.4缺失安全和质量观念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部分煤炭企业为了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盲目追求产量,对企业安全管理及产品质量缺乏重视,企业在管理和文化方面普遍落后,这不仅合煤炭企业无法更好的与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相适应,而且对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2新经济时代下加强煤炭企业管理的策略
2.1加强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在新经济时代下,想要提高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首要任务就是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煤炭企业,以此来推进系统集成和技术创新。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强大的网络信息系统将企业的各种业务过程数字化,如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运输、库存、财务、成本、资金流动、人力资源以及客户交互等,再将这些信息资源提供给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使他们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并掌握各项业务的具体情况。此外,由于煤炭企业自身的作业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加强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使企业的运营成本有所下降,企业的决策能力以及管理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并且还能够推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和业务流程重组,进而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使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2.2创新经营管理
煤炭企业要想在当前新经济时代取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则需要加快传统管理模式的改变,在经营管理方面进行不断创新,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从而寻求出一切更适宜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管理之道。首先,企业需要利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来提高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抓好煤炭质量、营销、资金运营及成本控制等工作,以煤质科、财务科及企管科等为主来抓好煤炭质量管理、资金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进一步对企业经营成本及利润的预测和预警制度进行完善,加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及事后考核,从而实现煤炭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确保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其次,为了有效的堵塞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存在的漏洞,可以利用零缺陷管理法,做到责任到位、认识到位、整改到位及奖惩到位,进一步对企业各部门的职责范围进行明确,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标准,并做好落实工作。再次,通过组织干部、职工立足本职、本岗的实际情况,并针对生产、管理、安全、质量、成本等环节,不断进行查找、整改的管理要求,以此来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2.3重视人才管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知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筹码,所以煤炭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就需要高度重视人才管理,大力引进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知识力量,为煤炭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保证人才的发展战略,首先应该引进大量的优秀人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通过各种形式吸引人才到煤炭企业中来,扩充优秀人才的队伍,从而将煤炭企业打造成具有高科技人才队伍的企业。在引进人才之后,应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原则,确保人尽其用,并且保证优秀的人才能够得到应有的待遇,如此才能够留住人才,并且激发人才的潜在价值。为了促进煤炭企业的发展,就需要人才资源能够永远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所以要做好后续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不断的提升专业技能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水平,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队伍。只有加强人才管理,才能够为促进煤炭企业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2.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所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煤炭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企业文化的带动下,会在企业员工中形成一种强力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应该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对市场经济发展形势进行合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煤炭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制定适宜煤炭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培育出优秀的企业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优秀的企业文化影响下,能够给企业员工以正面的引导,促进企业员工积极的投入生产中,为煤炭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提升煤炭企业管理的重要因素,能够将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转化为巨大的工作动力,从而促进煤炭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结束语
在当前新经济时代,煤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利用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各项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创新,从而使煤炭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出更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树江.转变经营机制、加强企业管理是煤炭多种经营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J].甘肃科技,2005(5).
[2]陈淑亮.试论加强煤炭企业管理在新经济时代的作用[J].中国经贸,2011(6).
[3]梁红岩.创新在煤炭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9).
煤炭企业管理范文3
(一)长期性。所谓长期性,指的是煤炭企业具有长期的战略目标的同时,需要针对企业管理现状制定出长期的管理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煤炭企业新兴技术的产生,企业为了在现有市场中立足,需要为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进行规划,以顺应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
(二)特殊性。不同于其他的商品生产及加工型的企业,煤炭企业具有自身经营管理方面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使得煤炭企业具有一定特殊性。从煤炭企业的开采成本来说,成本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并且由于构成因素具有多变的特性,导致成本构成不稳定,成本也不固定。经分析有以下几点:
(1)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构成产品实物及材料不包括原有的基本材料,且一些辅助材料如:木材、大型材料及特定工具等,虽是用于煤炭的开采过程,但也不在产品实体构成中,并且可以在开采过程中进行重复地回收利用。
(2)煤炭生产。煤炭生产受多种条件限制,这些条件中最主要的有:地下土质的构造、煤的存储量以及品位。使得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其浮动也同自然因素有着丝丝屡屡的关系。煤炭生产经常会有很高的辅助费用产生。煤炭生产的环境通常是在水井的深处,这就导致了其生产过程中会受到水、火、土层的断裂、煤灰尘土等的威胁,一旦这些因素发生了变化,就需要增加人员和安排物资进行补救,在此过程中成本的增加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了避免突发状况,同时不影响工作进度,就要增加额外费用,如:定期通风驱尘,随时排水灭火以及照明。
(3)地质勘测。地质勘测的作用是为了了解地下土质构造和煤存储的含量以及煤的层次结构进而决定是否对该区域的煤矿进行开采。在开采之前还要对有些煤层的水进行疏散和晾干。针对于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矿井,对开采所要准备的及开展的工作也有差异,工作的难度大小不一,采用的工艺流程也随之不同。通过对煤矿开采方法的选择使用、工作的安排布置、工具设备及技术的采用将会最终对煤矿开采的成本高低造成极大的影响。
(4)员工收入。由于煤炭开采是一项劳动集成的工作,期间所作的劳动多而杂,因此员工的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煤炭开采工作需要的员工数量会越来越多,但是效率却没有比其他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而且,从事于煤炭开采的人员工作在条件很差,并会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所接受的工作需要的劳动强度也大,因此不适合从事较长时间,所以员工通过工作所得的补贴相对较高。在我国其他行业中,煤炭开采员工的工资成本就达到了总成本的40%。
(5)掘进费用。在分析了煤炭企业各项工作的费用之后,得出煤炭掘进费用所占比重较大,对成本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根据规定,在对矿井进行掘进时,其大部分掘进费用由生产成本负担。掘进直接费用达到全部直接费用20%。因此,要想使煤矿企业实现稳产、高产、低成本、高收益,就需要保证采掘的适当比例关系。
(6)生产组织及成本管理。生产组织及成本管理这两方面比较复杂。对于煤炭的生产过程所涉及的方面从井上到井下,具有面广、点多、线长的特点。而且大部分工作都是在井下进行,在对生产组织及成本进行管理时就会出现困难,针对成本管理所做的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没有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进行成本管理。
二、煤炭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针对国内煤炭企业管理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会因为企业自身性质,偏重于收益,而忽视了经营管理的本质。由于经营意识的不足和经营观念的落后,使得在煤炭经营管理中的潜在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其次,财务管理体系有待完善,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对部分成本的疏忽和遗漏。企业文化跟不上时代进展的步伐,公司员工没有精神上的支撑,工作效率有所下降,工作积极性不高。照此下去,煤炭企业的收益将受影响,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会有所下降。
三、煤炭经营管理策略
(一)管理意识和观念的树立。煤炭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多是由于管理意识的缺乏和管理观念的陈旧、过时。因此,针对煤炭经营,企业管理者要具有较强的管理意识,要对社会中先进的管理观念进行吸收,随时关注同行业的管理观念的更新,以树立现代管理意识及观念为主,在对企业的收益进行核算时,对收益变化也要加以重视,理清思路,全面考虑如何使企业在原有基础上获取更大利润,并将其想法切实落实到日常成本投资过程中。
(二)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现如今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企业管理者没有对此给予重视,导致财务管理漏洞过多。因此对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应基于国家制定的相关条例和法规并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有针对性和和合理性地进行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同时,应注重财务管理人才的储备及财务管理技术的引进。
(三)加强对绩效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针对煤炭经营企业的绩效管理,往往是企业管理者的盲区,绩效管理用于支持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对企业的发展现状展现给企业管理者。在绩效管理方面,对成本进行核算时,不恰当的方式往往会导致煤炭生产经营成本的差错。煤炭生产经营过程中,储存成本是容易受到忽视的一方面,交易成本也需要考虑在内,然而在实际核算时仅仅得到考虑的是产品销售层面上成本的流动,这将大大降低员工们的积极性,影响企业生产效率,更成为阻扰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方向发展的障碍。
(四)重视对文化的管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更是企业精神的载体。为了使员工团结一致地为公司的目标努力奋斗,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就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重视对企业文化的管理,将对煤炭的经营管理起到辅助作用,以实现煤炭经营管理的高效性,并能在员工内部实现更好的效果。
四、结语
煤炭企业管理范文4
【关键词】 煤炭企业管理 信息化 提升 策略
企业信息化是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打破旧的体制和管理程序,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流程,进行重新构建,提高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是企业管理的巨大革命。煤炭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推进化煤炭企业信息建设,提高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对于提升煤炭工业整体发展水平,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意义重大。
一、信息化在煤炭企业管理中的价值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是加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煤炭企业作为污染型、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化代表就必须首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信息化提升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运用现代化的数字技术对井下作业的通风、瓦斯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能有效防范风险事故发生。我国最近发生的重大煤矿安全事故,很多都是通风不畅、瓦斯超标和透水事故引起的。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就可以及时监控井下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某个环节出现异常,立刻就能获取准确信息,及时排除险情,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对井上管理也实行数字化、信息化,实行打卡下井,保证每位员工的人身安全。同时利用现代化技术分析煤层分布和地质状况,采用薄煤层刨煤机生产,智能化生产,提高安全生产性能和工作效率。
(二)信息化提高煤炭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就必须搞好销售,而销售则需要收集煤炭需求量、价格、规格和种类等信息,以及竞争对手的信息。如何在更短时间内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拥有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如办公综合信息系统、物资供应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和信息分析系统。坐在办公室就可以收集到各方面的信息,与其他领导成员也不必开碰头会,直接在视频会议系统上就可以传递信息,互通有无,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约了成本。
(三)信息化促进煤炭企业改革创新
煤炭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依靠高新科技来支撑,利用新技术提高井下作业手段和安全系数。然而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是具有风险的,要降低风险,就需要不断开发技术,完善技术,在使技术从理论向实践转化过程中缩短时间,提高该技术可靠性、减少事故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二、信息化下的煤炭企业管理变化
新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年代,世界经济正逐渐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社会中,知识决定企业的命运,由知识和信息构成的智力资源是财富的源泉,谁能拥有更先进优化的智力资源,谁拥有控制智力资源的信息化系统,谁就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胜。
(一)企业的成产控制管理发生变化
生产是一个企业的核心,这一环节经营得好了就等于企业成功了一半。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库存、提高产品周转率,使煤炭企业各个流程前后连贯,避免因井下线路长且复杂的境况造成生产的脱节,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煤炭生产控制管理是一个以计划为导向的先进的生产、管理的方法。确定一年的生产计划,然后下发到各部门执行下,使生产、储运、销售、回笼资金、采购,是一环连一环的运作模式。
(二)企业的信息获取模式发生变化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的生产必须全力围绕服务对象来展开。信息网络的发展,使企业与顾客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企业可通过建议意见征询系统,使顾客直接参与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企业还可建立顾客沟通系统对消费者进行消费教育与消费指导,进而培养自己的固定顾客群。至此,顾客的满意程度也能成为评价和改进公司系统的依据。
(三)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变化
知识管理强调如何设计一种有效的制度,使信息、员工与生产过程相互联系,便于员工进行知识创新,提升企业质量。煤炭企业改变过去蛮干加巧干的工作方式,转而注意人才的培养,先进信息的获取上来。一方面,通过招聘,高薪聘请一些信息化人才到企业来工作,同时输送原企业的员工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或先进企业去接受培训,培养企业信息化的骨干人员。另一方面,加强全体职工的信息化知识培训,做好岗位信息化技能知识的培训和企业高管层人员的培养。还要提高信息技术人员的待遇,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到的多层次、懂管理、善应用的信息化人才。
三、提升煤炭企业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加大资金投入,构建数字化矿山
围绕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高产高效的目标,形成以集团公司调度为核心,各生产单位调度为支点的两级安全生产调度指挥机构。通过大屏幕显示技术、多媒体视频会议技术及地理图形信息技术的应用,针对煤炭生产中的开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人员管理等环节,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网络,真正实现煤炭企业全数字化管理的需要。
要注重资金和技术的投入。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实质上就是资金投入的过程,大量资金的投入,才能更好更快地搜集、整理,分析、综合信息。首先是硬件环境投入。购置一定数量的微机和配套设备组成覆盖全企业的完备信息网络。其次是软环境的投入。只有硬件是办不成事情的,需要软件去支撑,软件是信息分析、综合的重要工具,没有它大量的信息就无法分析处理。同时,煤炭企业又有自己的行业特点,要及时、快速地处理好信息,就应结合自己企业的特点开发软件。
(二)注重人才培养,激励员工工作
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目前,新世纪新阶段最缺的是人才。有价值的信息可以使工作效益成倍提高,获取信息就要靠人去推动,信息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投资的新宠,信息人才有着与普通人才不同的智力判断结构,一是专业水平高,能够敏锐把握科研、生产或企业管理领域的前沿问题,快速做出反应;二是知识涉及面广,拥有较强的社会视野把握力和市场感知能力,对国际国内形势有较强的观察力;我们可以招聘,高薪聘请一些信息化人才到企业来工作,同时输送原企业的员工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或先进企业去接受培训,培养企业信息化的骨干人员。另一方面,加强全体职工的信息化知识培训,做好岗位信息化技能知识的培训和企业高管层人员的培养。还要提高信息技术人员的待遇,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到的多层次、懂管理、善应用的信息化人才。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是需要激励。可以是确定工作指标的方法,激励员工工作,超额完成工作指标受到奖励,没有完成的就要受到批评和惩罚,当人们争先恐后地为完成工作指标而工作时,指标就成为刺激因素和压力,使成绩成为自尊心和使命感德源泉。实行奖励制度。员工一般都具有人所具有的趋利性,利用这点,对那些对企业有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物质或精神奖励并重,这样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统一企业规划,建立高效管理运行体制
规划是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奋斗目标,要从企业实际需要出发,制定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计划和目标。一是要确定合适的总体数据规划,因为它是企业信息资源规划最重要工作,数据太大而完不成则显现煤炭企业前一段工作不到位,制定要求太低,则不具有挑战性,激发不出信息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二是考虑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前瞻性,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如何在信息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不断关注前沿,与兄弟企业实行资源互通有无,在资源利用上形成互补。
参考文献
煤炭企业管理范文5
关键词:信息化集成;管理信息系统;竞争力
目前,我国煤炭工业开始进入一个更加开放的体系中,国外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进口量和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我国煤炭市场的供求关系。钢铁、建材、化工等高能耗产品关税下降,国外同类产品以价格、质量优势进入国内市场,进口量可能增加,将直接减少国内煤炭消费。外国跨国公司和中国主要用煤行业的集团化将对中国的煤炭企业构成严峻挑战。外国煤炭企业的经营朝着大型化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兼并联合,大型的跨国公司在世界煤炭市场竞争力迅速增强。而且,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的煤炭企业正通过兼并、购买的方法向全球化的煤炭经营方向发展,我国煤炭工业将面临国际同行的激烈竞争。
1 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集成标准设计和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煤炭行业信息化比制造业信息化晚了许多年,煤炭企业信息化集成新技术与标准缺乏,人员观念弱,信息化认识不足,信息系统实施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国内几乎没有一家煤炭企业建成完善的企业级管理信息系统。大多采用与小软件厂商合作开发或企业信息中心自主开发单独的子系统,有了一定的局部应用。但是缺乏整体规划,缺乏管理优化分析;高层决策者很难看到信息系统的综合效益;同时难以建立企业的统一信息平台。
目前一些市场上的企业级管理软件主要适用于制造、分销、金融等行业,对于煤炭行业,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不太适用的。由于煤炭行业的发展特点,信息化投入在近几年才受到企业重视,因此市场上缺少专业针对煤炭企业的管理软件产品;而煤炭行业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必须采用针对煤炭企业信息化集成新技术与标准,必须采用针对煤炭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和实施方法。
我国煤炭行业正纷纷进行集团化、规模化的体制改革,在规模化经营的要求下,管理信息系统将成为煤炭企业迫切需要的基础支撑平台。更需要煤炭企业信息化集成新技术与标准。
2 目前煤炭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企业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标准化水平不高,某些公司虽然通过ISO9000的认证,但是在企业内部信息标准化、规范化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企业在人、财、物、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编码。
第二,企业成本控制停留在传统的事后核算管理水平上,成本信息缺乏与企业各个环节信息的集成,成本信息滞后、不准确。没有实现成本的事先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核算与分析。企业成本管理没有达到对企业经营预警和控制的作用。
第三,物资供应管理方法还是采用经验和手工的管理方式,缺乏对来自市场、企业内部大量信息的及时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导致物资需求计划和实际的需求计划严重脱节,致使物资供应管理处于无序状态。物资供应缺货、超储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无法实现对物资成本的实时控制和物料状态的动态跟踪。
第四,生产现场的设备管理手段比较落后,不能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动态跟踪管理,设备维简和检修成本高。
第五,缺乏对生产现场采集的安全数据进一步分析与融合处理能力。
第六,目前计划的制定汇总过程采用手工进行,由于信息共享弱,因此工作量大,影响计划的制定效率。
第七,销售的主要业务是维护市场和开拓市场,对市场信息缺乏及时收集整理;异地机构的销售信息及出入库信息无法实现实时的动态传输,远程控制有一定难度;缺乏对企业历年按区域、煤质、客户等细化的销售数据的统计分析;由于信息无法实现实时传输和共享,发运管理的手工作业工作量大。
第八,生产调度是保证整个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协调监测环节,各种生产信息的汇集是调度管理工作的基础,目前,国投新集能源股份公司的生产调度全部采用手工管理信息,面临的难点是调度人员的业务水准与调度的要求有差距,调度信息管理的工作量大,追溯困难,调度信息在各相关部门的共享及反馈效率无法监督和保证。
第九,公司技术信息没有进行合理分类管理,并对涉及到的各种技术数据(地质、水文、地形、井下巷道布置、工作面图表等)进行记录、处理、存档、分析,没有实现信息的可视化,没有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十,质量管理包含进货物资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目前企业质量管理数据无法和采购部门、物资使用部门以及销售部门进行实时的交互,使得物资管理部门无法实现对物资质量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另一方面,质检部门也没有建立相关的质检记录信息档案库,无法对在库物资的质量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跟踪,无法实现对历史质量数据的汇总分析。
第十一,企业人事管理职能部门较多,业务管理分散。煤炭企业高劳动强度、生产过程简单、安全为首的特点使人事管理的工作重点在于人员进出管理、五金管理。工资管理比较复杂分为计件工资和比例工资,由人事部门与基层单位共同完成,人事部门与计划部门核算各单位工资总额,由各单位按照政策标准自行分配。目前全部为手工核算统计,工作量巨大。
3 企业信息化集成的作用
企业信息化集成从本质上说是煤炭企业在经济体制和管理机制的一场革命,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3.1 将促进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的变革
信息化中的许多先进成熟的软件系统,不仅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程序和手段,实际上体现了当代最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国内外许多优秀企业家的思想,注重消化和吸收其中先进的管理理念,转变粗放的经营观念,信息化的先进管理方式和手段才能得到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信息化的优势才能在各项管理中发挥出来,才能从生产经营的效益上体现出来。信息化集成将促使企业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把企业的发展放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大环境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大背景下综合考察与思考,把自身的生产、经营、技术管理与同行业的先进企业、先进水平进行比较,找准目标、正视差距,化压力为动力,变差距为潜力,把潜力转化为效益。企业要从传统思维与固有模式中解放出来,大力进行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的改组、改革,变守旧为创新,变粗放为精细,变浮躁为务实,变分散为集约,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拓展更为广阔的思维转变空间、体制创新空间和经济发展空间。
3.2 促进体制改革,推进管理创新
煤炭企业信息化集成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对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落后的经营方式、僵化的组织结构和低效的管理流程,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在企业内部管理方式上要实现管理结晶。在信息化建设中只有确立先进的管理思想,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电子通信技术,对传统的煤矿生产和管理模式,进行智能化、数字化革新,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大大提高了企业内部信息流的速度和质量,使得现代化煤矿管理体制无须再像传统煤矿管理模式那样,从总公司到生产矿厂到生产区队、车间再到班组,从总经理到部门负责人到科室主任到一般科员,至少都有四、五级组织机构,其严重的行政化、官僚化倾向不仅迟滞了企业内部信息流的速度,而且造成信息流动过程中的流失与失真,给生产经营决策与管理带来严重的隐患。层级化、科层制的组织机构被扁平化的组织机构所取代,已经成为体制创新的必然。因此在煤炭企业信息化集成标准设计和应用项目建设中,公司、矿厂、区队各级管理体制、机构的设置都将进行大幅度的调整,裁减机构、精简人员,减少管理层次和中间环节,减少副职和管理人员职数,在管理体制的创新上,实现由层级化管理向扁平化的转变,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准确、完整、快速互动,为管理信息化转型奠定组织基础。
煤炭企业信息化集成标准设计和应用项目建设将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经营者与生产者都置于严密的监控之下,使经济责任制的考核更加科学、规范和严格,因此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考核机制,从严治企、强化管理,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3.3 强化各项基础管理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但是基础管理仍然是当前企业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已经严重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脱胎换骨的过程,时刻也不能脱离基础管理这个操作平台。企业信息化集成建设提升了企业的各项基础管理,扎实的基础管理是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只有把基础管理与信息化相结合,企业管理水平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3.4 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
财务管理是企业基础管理的核心,因为它最能体现现代企业管理精准、实效的要求,企业运作过程中所有环节的人、财、物变化,都可以通过财务绩效体现出来。准确的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和重中之重。过去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企业也强调财务管理、成本建设即核算和预算管理,但实际效果总是不太理想。成本核算要求准确、及时、快捷,但是传统管理模式,产供销的各个环节与财务是相隔离的,他们的作业信息先在自己内部流转,最后才“批处理”反映到财务帐上,财务充其量只是记帐、核算作用,是事后“诸葛亮”,很难对成本费用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预算也难以起到对生产业务的指导和制约作用。通过煤炭企业信息化集成建设,将有效解决财务成本核算滞后的问题,对所有环节、所有部门都实施有效的制约和监控,做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准确核算,实现生产成本的快速跟踪控制。在煤炭企业信息化集成中,财务部门将积极推广全员成本目标管理,以科、区、队和班组的成本核算为切入点,建立生产经营和成本指标日报调度系统,完善指标、责任、考核三大体系,实现成本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跟踪管理。
3.5 优化物流管理,完善供应系统
在煤炭企业信息化集成中,将建立物资供应采购管理系统,采购与验收要分离,增加独立的核价环节,合同要经审核后才能正式生效,形成供应管采购、仓储管验收、财务管核价的一整套相互制约的管理程序。信息化可提高计划准确率、采购兑现率为重点,坚持比质比价招标采购业务流程,提高仓储配送管理水平,降低材料成本和储备资金等费用支出。对产品采购出现质量问题或核算价格高于市场价的,使用单位有权退货,采购责任人要承担相应经济责任。信息化管理将增强为生产一线提供优质服务、快捷服务的意识,对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供应部门需深入现场帮助处理问题。设备配件的管理将建立内部市场化和租赁经营运作模式,为租赁单位提供质量稳定的机电设备和配件。制订严格的招投标制度,规范配件的采购程序,进一步盘活库有资产,提高储备资金利用率。根据企业计划安排,合理进行综采设备配置,充分挖掘设备的潜能,降低企业综采设备维修使用成本。
3.6 促进煤炭企业建立建立市场信息网络
煤炭销售必将加强市场调研,研究分析供求结构变化与发展趋势,了解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和客户动态,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市场依据。在企业局域网中建立煤质、发运量、销售和回款调度系统,铁运调度室与企业调度中心和各矿厂装车点实现微机联网。加强与客户的紧密联系,及时反馈煤质信息,与企业煤质化验中心共同配合,实现煤质信息和应对措施的双向快速传递。继续进行客户结构调整,扩大直供业务,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当期煤款百分之百回收。
3.7 创新人才资源管理模式,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
企业信息化集成,人才是根本。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力资本已超过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对人力资源的争夺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今各类企业时刻关注的重心。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公司将转变观念走出传统的误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从传统的主要从事人事行政管理和事务工作的圈子中走出来,把人力资源能力的开发与广纳人才放在战略的位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用创新的机制选拔具有创新的人,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对人才的评价不仅仅根据学历、学位,必须根据工作实践,根据其是否能胜任工作岗位,是否具有创新的能力来判定。理解人才需要的层次性,不仅选拔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尖子,也重视选拔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生产一线管理骨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动是客观法则。因此人力资源开发的立足点、着眼点,不是以静止的目光着眼于留住人才,而以动态的目光着眼于吸引、发现和发挥人才的作用。建立灵活的人才聘用制度、规范的考核评价制度、有效的激励制度、公正的晋升制度,把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结合起来,完善工作绩效评价系统,从制度上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将大力提高业务素质和思想水平,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建设成为既是人事行政管理的职能机构又是经营班子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参谋部门。这都需要建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才能得以实现。
4 结语
煤炭企业信息化集成建设无论是在帮助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是加强管理现代化、提升市场竞争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在增强生产安全系数方面等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汪正俊,高寒.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探析[J].安徽科技,2004(12).
[2] 张梅.信息化帮助煤矿企业管理改革[J].中国煤炭,2004(05).
[3] 孙建中,张学松.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浅谈[J].煤炭工程,2002(10).
煤炭企业管理范文6
关键词:煤炭企业管理;基本特征;财务管理
Abstract: under the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the enterprise is a own legal ownership of property economic entity, this determines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as the cent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he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fierce, forced to our country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era.
Keywords: co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Basic features; Financia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F42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国内集团型煤炭企业专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逐步走入正轨,煤炭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观念不断增强,财务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控制的中心目标。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使企业管理特征也发生了变化,现就煤炭企业管理以财务为中心的必要性及其特征浅谈一些认识。
1 煤炭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必要性
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区别于其他管理系统(如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物资管理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属于企业的综合管理,而其他管理系统属于单方面管理;二是财务管理从事价值方面的综合管理,其他管理系统从事实物、使用价值方面的管理,在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的时代,人们能够从事单方面的“看得见,摸的着”的实物管理,注重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而对综合的价值管理(财务管理)则难以驾驭。随着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对综合的价值管理便成为可能。
首先,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明确了现代企业的“受托责任”管理机制,企业经营的目标必须从单纯的利润最大化走向所有者权益最大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的所有者将成为制约企业的根本动力。企业经营者的任免和功过是非的评价主要由投资者来进行,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将是所有者利益的维护和增长。我国也已经推行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主要指标的考核指标体系。所有这些均为实现传统管理向以财务管理为重点的转移奠定了宏观管理基础。
其次,我国社会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销售额的增长和利润的实现,可以说,我国企业已经进入了以销售管理为重点的时代。对于一个企业来讲,销售额的增长和利润的实现显然是极为重要的,它一方面是企业实力增长的标志,是企业进行继续经营的必备前提;另一方面它也是以财务管理为重点的前奏和基础,实际上营销行为本身就是财务行为。因此,企业管理中以营销管理为重点的时代走向以财务管理为重点时代的“序曲”。但是,必须看到,只是注重营销工作,单纯地实现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并不是现代企业的目标。试想,一个只注重销售额的增长,不顾企业资金配置的经营后果可能是什么样呢?极大的可能,一是资金的超量使用,虽然销售额在增长,但单位资金的获利水平却在下降;二是资金结构的严重不合理,给未来利润的实现招致莫大的风险。这两种可能将会无一例外地损害所有者权益的合理有效增长,而难以满足投资者对企业的要求。
最后,我国企业仍面临的许多问题,迫使我国企业管理必须走向以财务管理为重点的时代。据有关方面对我国推行主辅分离、公司改制以来的企业运营情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环境虽然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善,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⑴企业规模扩大与资金的供应能力极不适应,同时存在“部分环节资金超量占用,总额资金短缺”、“资金短缺与资金闲置浪费并存”的状况。
⑵简单地注重销售额的增长和利润总额的实现,成本增长,资金超量使用,单位资金获利水平趋于下降。
⑶资金结构严重失调,特别是债务比重和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对称结构极为不合理。
⑷企业财务信誉低下,应收帐款管理与综合的财务管理相脱节等。
2煤炭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基本特征
2.1在企业组织机构中,财务管理部门独立设置,在管理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模式下,财务管理部门将与会计部门、计划部门各自独立设置,分担企业的资金筹集、运用、投资、分配等全盘的资金管理任务,从事驾驭企业内部各个单位的资金核定、分配、结算、考核的职责。财务管理部门负责人能够参与企业的最高决策,并成为主要决策人之一。正如一位台湾经济学家在《华南贸易》一书中指出的那样:“财务导向的时代来了!目前在美国继生产、技术出身与行销出身之后,财务部门主管俨然成为攀登企业最高主管最抢手的主流派。在短短几年里,经济先进国家的企业界已悄悄由行销导向进入财务导向时代。”
2.2企业财务目标主要地反映为财务目标
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目标已不再是单纯的利润最大化,而是股东权益最大化。企业目标应由各个管理系统来落实和执行,财务目标与其他管理系统的目标在分担企业目标时,并不能平分秋色,而是集中反映为财务目标。事实上,在西方财务理论界,大部分人就将企业财务目标直接作为财务目标。要完成企业目标,实现所有者权益最大化,实践中就落实为具体的财务目标,主要包括:
⑴用资本维护目标来保证原始所有者权益的保全。
⑵通过权衡负债政策,维持理想的资本结构,来实现债务者利润,壮大所有者权益。
⑶同时维持理想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以保证实现企业动态发展中的所有者权益最大化。
⑷综合核定资金需要量,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以使单位资金获得最大的效益,来提高所有者权益资金的获利水平。
2.3企业管理决策的标准转移为“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实现收益性与流动性的统一”
在以销售和利润为重点的管理模式下,企业管理的重点一般放在利润指标上,凡是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方案就被视为最佳方案。而在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下,人们不再单纯地关注利润指标,而是追求所有者权益的最大增长,进而迫使人们在关注利润的同时将很大的精力放在对财务状况的控制上。“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实现收益性与流动性的统一”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和决策的标准。这是因为,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重点的时代,正是处于信用经济膨胀的时期,大量债权、债务的存在,使得财务状况的优劣成为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只是关心利润目标,往往有时虽然能够实现利润最大,但可能因此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现金短缺,从而影响企业的流动性,最终影响企业所有者权益最大化的实现。这样,企业管理的重点和决策的标准就变成了对收益性和流动性的同时关注和权衡。
2.4财务管理领域大为拓宽,金融利润也受到格外重视
在以财务管理为重点的企业管理模式下,企业管理的重点和决策的标准就变成了对收益性和流动性的同时关注和权衡,这就极大地扩大了财务管理的领域,诸如营运资本管理(短期财务管理)、赊销与收款政策、通货膨胀财务、现金管理、短期债务的协调等内容,也就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一般地理解,企业财务是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但在以财务管理为重点的企业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将不再只是局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而是表现为在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的同时,将活动的领域拓宽到能够创造利润的金融领域,如企业利用偿债基金、短期剩余现金等进行投资,以获取金融利润,已经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
2.5财务形象构成企业形象的主要内容
财务形象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实力以及企业付款义务的履行情况在市场上的投影,是广大关心企业的人们对企业的印象。财务形象的塑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觉地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可观的经营成果;二是自觉地及时履行付款义务;三是积极地开展财务公关。财务形象的优劣说明了企业发展中所依据的外部环境的优劣,特别是说明了企业利用金融市场融资和投资的能力。良好的财务形象与优良的产品形象、自觉地遵纪守法形象等一起,共同构成了企业的良好的外部形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取胜于市场的一笔不可低估的物质财富。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