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规划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农村规划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农村规划建设

新农村规划建设范文1

关键词:现代新农村;规划;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新阶段背景下中央推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未来几十年,将是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将决定着我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城乡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格局。

1.我国农村现状及问题

1.1 农村市政公用设施投入比例较低

农村建设投入中,存在房屋投入高而市政等公用设施投入低的投入资金结构不协调的问题。据2011年数据显示,农村村庄建设投入中房屋投入约占五分之四,公共设施只占到五分之一。

1.2 老龄化问题严重,受教育程度低

相比城市,农村的老龄化程度更深,其老年人口比重已经接近五分之一。另外,农村普遍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城市,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农业产业化虽然推行已久,但是进展缓慢,缺乏适应市场经济的系统完善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这些都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滞。

1.3 经济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缺乏建设资金

现阶段,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农业生产,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滞,经济效益低下,使得农民不愿意从事第二、三产业,更加阻碍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升级优化。同时,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生产粗放,重数量不重质量,忽视了与市场的联系和产销对接,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导致农民收入难以在农业生产上取得突破,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缺乏建设资金。

1.4 村容村貌及环境卫生较差

农村环境卫生一直是备受诟病的方面。例如村内垃圾随意堆放,缺乏集中处理,农村排污严重,村内道路泥泞失修,脏乱差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

1.5 供排水设施老旧

由于农村市政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少,供排水设施没有及时更新,由此给农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不利影响。供水方面,水量、水压不足,水质难以保障;排水方面,普遍没有建立起污水集中处理系统,雨季排水不畅影响村民出行,雨污混排导致乱排污现象严重。

2.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的误区

2.1 重创新,轻特色

农村规划建设方面同样与城市规划建设存在千城一面的问题,即村庄建设缺乏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只追求现代化,将时下的城镇建设模式生搬硬套过来,丢掉了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

2.2 重建设,轻管理

农村规划建设另一个误区是重视村庄规划的实施,但忽略了村庄建设好之后的管理问题,例如村庄垃圾集中处理问题、农民的卫生习惯的培养等等。如果缺乏有效管理,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很快就会消耗殆尽,村容村貌仍然没有改变,农民的生活生产环境仍然是脏乱差。

2.3 重投资,轻经济

新农村建设并非“新村建设”,两者的区别在于新农村建设不仅仅强调外部环境的改变,更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向农村注入革新的动力。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地方政府搞政绩,仅仅从表面上下功夫,做新村规划,但缺乏对农民帮扶的误区,停留在“授之以鱼”的阶段。没有提高农民自身的造血能力,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有效转移,村民收入水平低,使得新农村建设缺乏后劲,没有落到实处。

2.4 重技术,轻实际

由于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盲目攀比、过于冒进等原因,新农村建设规划陷入的另一个误区是脱离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和需求,一味追求高建设标准,高技术水平,使得投资规模超过实际需求,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增加了政府财政压力,反而影响了农村经济建设。技术水平不合理,不经济是新农村规划建设需要走出的一个误区。

3.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3.1 新农村建设规划与新农村特色发展

针对当前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满目照搬城镇建设模式,村镇建筑形式单一,缺乏地域特点的问题,应当注意在建设规划过程中,现代化建设与当地特色的结合,体现时代特征,反映当地文化风貌。

3.2 村庄科学、合理规划

村庄规划设计是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合理科学的村庄规划设计为村镇开展经济活动奠定良好基础,所以要注重村庄规划的科学性。做好村庄规划工作需要在当地市镇县土地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统筹下进行,可归纳为三个环节:第一,前期准备阶段做好调研,加强宣传教育;第二,中期规划阶段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规划,并广泛听取专业素质高的规划师的意见,村庄规划要突出当地特色,如旅游资源、民族特色等等,可以为当地发展二三产业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资源等物质条件;第三,后期建设阶段注意协调村庄建设与农民生产生活活动,不能牺牲农民的利益搞建设,注意保护耕地。

3.3 新农村建设与体制改革齐头并进

新农村建设并非单纯的“新村建设”,除了对村镇街道、房屋进行规划设计,更要推进农村体制改革,使得新农村建设成为有源之水,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近年来,随着慈城卫星城发展战略的转型和城西工业园的建设动工,黄山村作为江北区级中心村之一、慈城镇南部主要的农村集中安置社区,应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集中集约利用土地,美化村庄环境,完善设施配套,建设集中安置新社区,成为慈城南部居民点区域中心。3.3.1 交通区位设计

黄山村位于江北区西部,慈城镇西南部,余姚江北岸地区;黄山村是慈城镇的两个中心村之一,黄山村的主要道路为东西向的寺慈线;村庄周边环境优美,有前黄、后黄两座小山;村内河流纵横,水系发达。 黄山村19个自然村之间有水泥路相连接。杨家桥村有宁寺线通过,路面宽度8米,此道路目前路面已遭到破坏。村内道路路面质量较好,村内主要道路宽度约为7.5米,其他道路宽度约为4米。地理位置有利于园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圈产业核心带的区位优势。

3.3.2建筑设计

住宅:黄山建筑较为破旧,近几年村民自建住宅很少。现有住宅多为1980-1990年间建造,一层木结构住宅也存在一定数量。

工业建筑:多为单层厂房,沿寺慈线稍新一些。另外部分工业厂房利用了原有的公共建筑,如影剧院之类。

公共设施:多利用原有建筑承担现在的功能。其中小学为百年校舍,学校前有池塘后有青山,环境优美。

市政设施:村内有公共厕所5处(其中杨家桥村3处),垃圾收集点多处。

3.3.3环境

杨家桥村中心位置有一处小花坛,大树矗立,成为标志一景。大黄山、小黄

山的交相辉映和众多河流也成为黄山村的特色。

4.结论

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不是单纯的“新村建设”,要走出误区,结合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基点,对现代化新农村制定出科学合理全面的建设规划,结合地方特色和优势,同时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各个方面的问题,积极探索研究,努力打造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管理明主、风气良好的现代化新农村。

参考文献:

[1]王建华. 如何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J]. 农业经济.2006(04)

新农村规划建设范文2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建筑;居住建筑;建筑设计

0.前言

我国的房屋总建筑面积非常大,其中农村房屋建筑面积大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然而我国在农村的房屋建设方面却缺少一整套的规划设计和整体的管理模式,在传统的观念以及模式下所展现的房屋样式以及构造基本大同小异,从而很难发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空间结构是否合理,生活起居是否方便,房屋使用是否长久,房屋建筑是否美观以及房屋建设的节能环保等。

1.建筑功能与形式

农村建筑在传承了以往的建筑经验下,形成了一种固化模式,使人们在建筑房屋的时候丢失了自己的主观个性,审美意识以及应有的建筑设计知识。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人们盲目追求所谓的时尚,忽视了居住建设的功能性,盲目追求宽敞明亮的大布局,忽视了居住建设的实用性,盲目追求房屋建设的城镇化,忽视了农村建筑的个性化。例如人们在追求时尚的过程中不考虑农村环境布局和城市环境布局的差异,直接把城市的东西拿来照搬照抄,结果造成土不土洋不洋既不中看也不中用。也有许多农民朋友为了追求某些主要空间结构的气派,高大,宽敞却牺牲了其他应有的空间,例如,楼梯本来是一个重要的使用空间,结果因为结构的不合理,造成楼梯又窄又陡,使小孩和老人无法使用。因些在确定建筑方案时,一是注意农村与城镇的差异性,农村建筑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应有足够的院子,以便生产与存放机具的需要。在农村住宅建设大量推广沼气池中,农村住宅的平面布置就要求厨房、厕所、猪圈和沼气池要有较为直接、便捷的联系,以方便管线布置和使用。二是必须明确居住建筑生活实际需要,只有在其适用条件下去追求形式美。

2.建筑的耐久性

在农村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村居民建筑的地基基础处理方案一般也是农民自己或者农村的泥瓦匠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建造而成的,这样的房屋建筑存在了诸多的安全隐患,这种方案造成了地基不牢固,使房屋的居住寿命大大减少,同时在建造过程中农村民居建筑抗震设计不符合规范,甚至不考虑抗震基本措施。结构设计不合理,如在梁的跨度上非常大,而梁的截面却越来越小。对于楼板配筋,错误的认为主要钢筋越保险越好,构造配筋却往往不予重视。这样在农民简单的追求使用功能较多的基础上使农村民居建筑的安全性差,使用寿命短。特别是在当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农民不局限于平房而建起了多层小楼的情况下,这种建筑方式及空间布局极大的影响了房屋的使用寿命。

3.建筑的美观性

许多农村居民不能理性的对待建筑装修问题,盲目地跟风,把城里的东西都当成时尚,城市的大玻璃天窗照搬到自己的建筑上,结果使用上不方便,既不美观又造成了财富的浪费,甚至城市已经淘汰的东西在农村都被认为是时尚,如外墙贴的马赛克在城市中已经被淘汰,在农村仍很盛行,这种马赛克墙砖不仅造价高,而且容易脱落,脱落后甚是不美观。在农村一些居住建筑竟仿造我国古建筑及庙宇上面的一些装饰,居住建筑居住环境相结合显得格格不入。

4.建筑的节能节地问题

在当下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农民都认为我国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很少有人注意在居住建筑上关心节能问题,特别是农民朋友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农民朋友不再局限于温饱,所以更注重了物质的享受,而居住宽敞明亮的大房子成了当下的走势,有甚者不惜占用耕地建设别墅来显示自己的阔绰,这种不切实际的奢侈造成了无形的浪费,这就给我们以后生存发展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是资源大国,同时我国人口众多,也是人口大国,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也就是说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而在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前提下,人均所占的土地面积也是有限的,所以在房屋建筑方面我们不仅要注意房屋建筑格局的实用性,还要节约土地,争取在有限的土地上建造出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其次,农村建筑应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和废旧的建筑材料,采用较为简便和行之有效的施工工艺等。在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和结构安全的基础上,还要求所有的功能空间都有直接的采光和通风。力求节省材料、节约能源、降低造价。力争创造出造价不高,却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农村住宅。

5.解决农村居住建筑设计问题的主要途径

如上所述,我国农村建筑规模非常庞大,农村居住建筑设计关系到整个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专业人士,有责任和义务来关心农村居住建筑的建设事业。

(1)各级政府应大力宣传建筑设计有关知识,如建筑结构知识、装修知识、建筑节能环保知识,使建筑知识在农村深入人心,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讲座,从而增强农民朋友科学建房的主动性、自觉性,使农民住房适用、安全、朴素美观、节能环保。

(2)各级政府部门应重视农村居住建筑设计问题,制定出完整的居住建筑设计的规划方案及综合管理体制,使农村居住建筑能走上科学、理性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农村建筑建设中,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健全机制、稳步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发展农村经济与改善人居环境的关系,政府从实际出发帮助农民朋友从意识上开始转变,使其认识到怎样才能建造房子,建造好房子,建造使用方便、美观大方、节能环保、结构合理、经久耐用的房子。

【参考文献】

新农村规划建设范文3

一、广泛宣传。新农村规划建设和建设用地置换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综合工程。只有广泛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明白新农村规划建设、建设用地置换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新农村规划建设、建设用地置换的内容和重大意义,才能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获取他们的支持和参与。我镇抓住春节农民工返乡过年有利时机,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明白纸和召开村民组大会等方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到目前为止我镇共张贴标语140条、悬挂横幅20条、发放明白纸12540份,召开村民会议124次。如今我镇上下形成了人人话新农村规划建设,人人谋新农村规划建设,人人参与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良好局面。

二、狠抓落实。我镇在实施村庄规划过程中,严格坚持因地适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民主协商、不强迫命令、突出特色、不搞一刀切、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的原则。我们要求各村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在突出自身特色的前提下,村村必须有突破有成效。有条件的村,一定要建一个上规模的中心村,条件不成熟的村也要因地适宜,认真搞好村庄的整顿治理。让每户居民能够住上房屋,确保人民群众村容整洁、交通方便、生活舒心。为配合县政府土地置换需求,我镇给每个行政村都分配了土地置换指导性的数字,建立了土地置换承包网络,并制订了严格奖惩责任追究制度,要求各村都要确保完成土地置换任务。目前,新农村规划建设和建设用地置换,我镇各村虽然步调不一,进度参差不齐,但都在如火如荼的实施中,有的村正在酝酿谋划、刚刚起步,有的村已经大刀阔斧、稳步推进,已初现成效。

目前,我镇在搞好全镇新农村规划和建设用地置换的同时,更注重抓好岳东村的文化节中心村和寺村岳北中心村建设。通过抓关键、抓典型,做到以点带面、示范全镇、发挥模范和辐射效应。首先我们依托文化街、育才街,有利的基础设施和市场效应,带动路南前于、路南后于整顿治理,带动南小于、李小庄的整体搬迁,逐渐形成一个规模大、交通方便、基础实施配套齐全,村容整洁的现代化的中心村。现在文化街中心村,正在积极实施中,已初具雏形。我镇拟把西环路向北穿过307线,与九龙路西段相连,把镇文化站、财政所、农业综合服务站搬迁到西环路307线北侧,把前张、后张、张老家、代塘寨向南搬迁到九龙路两则,对骑路葛、代后楼、代前楼进行整治,形成一个460户,1530人的岳北中心村,既扩大了镇区,又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目前岳北村正在搞土地调整、图纸设计、宅基地分配等前期工作。

新农村规划建设范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规划;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89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新农村规划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且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将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制约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如果不及时加以重视并杜绝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种行为,必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一、生态环境问题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加快农业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环境问题是不可忽视的。解决农村环境长期积累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能够增加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保证农村稳定的局面,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正是符合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

(3)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建设中采取的有效措施,不仅加快了农村现代化建设,而且统筹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二、当前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1)水污染:水污染是全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农业生产、人们生活、禽畜饲养、工矿业排放等方面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渣、污泥等,在未进行任何处理情况下排入江、河、湖、塘,使原本洁净的水质变得污浊不堪,另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也会污染水源,下雨的时候,雨水就会把化肥农药冲刷到附近的河流,严重污染了水源。

(2)大气污染:秋天收割后大量的秸秆堆放在田间地头,冬季农户们主要靠燃烧秸秆取暖和做饭,到了春季用不了的秸秆也被燃烧掉。在燃烧过程中潮湿的秸秆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颗粒物,不仅对人和牲畜的眼睛、鼻子、呼吸道造成严重伤害,而且由此造成的大气污染还会产生酸雨,对农田土壤和农作物造成重大的伤害。

(3)土壤污染: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长期大量施用化肥的结果是地力肥力受损,有效营养元素失衡,土壤大幅度板结,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同时,农业害虫的天敌,如:青蛙、七星瓢虫、赤眼蜂,甚至一些食虫鸟,也由于食物链的关系造成毒害而大量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4)垃圾污染:现阶段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和管理的缺失,许多地区的农村还处在“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状态,脏乱差的现象严重。新农村建设中的垃圾 污染包括乡镇企业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和禽畜粪便、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生活垃圾等。农村垃圾因不能得到及时处理,日晒雨淋成为环境污染的二次污染源,堆积如山的垃圾对村民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5)乡镇企业污染: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大多乡镇企业布局分散,技术较落后,造成污染后治理困难。特别是一些为谋取暴利的乡镇企业主,大规模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毁林开荒、竭泽而渔等行为,导致一些地方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增加了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高发,无论哪种灾害,都会给人们造成无法挽回的财产损失,甚至是付出了血与生命的代价。

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广大农民赖以生息的家园,是我国农业经济、农业生产良好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是确保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的首要条件。

(1)加大宣传环保力度、增强人们环保意识

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只有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因此各地各级相关部门要加大环保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让人们充分意识到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我们不仅要为当代造福、更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空间、适宜的生存环境。

(2)完善各项法律法规

我国现有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对农村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缺乏具有地域性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因此要在国家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各项法律法规基础上再制定出一系列科学有效、适合各地特点、针对不同行业等方面的相应法规政策,使执法部门有法可依、有法可尊、有法可循,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程建设

要尽快改善广大农民生活条件与卫生条件,如取暖、用火、用水、如厕等,同时农户饲养畜禽水产类生物的排泄废物等也是造成环境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变废为宝,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倡导推广太阳能、沼气、秸秆利用、粪肥利用等技术,从而代替传统的烧柴、燃煤等用火方式,减少一切污染环境的因素。

(4)推进农业技术与创新,发展多模式生态农业经济

在农业生产领域,要尽量减少各类农药化肥的使用,可以通过测土配方、有针对性的施肥。对各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要以农业防治为主、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手段,必要时再采用药物防治。另外还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大力推进高新农业技术 (如生物防治技术、多种植物共生技术、农膜回收利用技术和可降解生产技术、秸秆气化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等等)的广泛应用,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制运行机制,积极培育农业技术的应用环境,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转化与推广,使科技研发与农业实际需求相挂钩。根据各地情况,大力发展多模式生态农业经济,改变单一的农业发展经营模式,对农业生产垃圾和农业生活垃圾进行综合利用,降低资源消耗,鼓励多模式生态农业的建立。

(5)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与监督机制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只有国家的法律法规是远远不够的,在各项法律法规基础上还要加强监管力度,对已审批、在审批、要审批的乡镇企业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严格审批、报检,对不合格企业要立即停工整顿、整改。尤其是对一些可能产生污染的乡镇企业更要严格审批,从源头杜绝污染源。同时还要加强监督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与参与意识,使农民逐步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人有责。对各类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勇于举报的农民要给予嘉奖及保护,真正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确保环保工作稳步进行。

四、结语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致力经济建设的同时,更要把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等同来抓,并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合理规划,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余泽娜、孙燕青、麦锰锰.农村生态环境问题[J].前沿,2010,(1).

[2]余维祥.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9,(9).

新农村规划建设范文5

(草案)

一、基本情况

__街村是凤凰镇政府所在地,商贸繁荣,经济发达。总面积1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353亩,林地4500亩。总人口50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2909人。现有3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驻村。村域经济以商贸业和农业为主。村内有明、清时代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民居一条街,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良好的保护开发和旅游价值。村内有个体工商户233户,是柞水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二、规划的指导思想中国文秘之家-

规划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指导方针,结合村情实际,建设工贸性旅游村庄。规划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高点起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三、规划建设期限

自20__年至20__年,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__街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规划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铺设__街村五、六组(皂凤公路__街段)水泥路。

(2)架起六组两座跨皂河沟大桥。

(3)改造、扩建自来水厂,延伸输水管网,接通五、六组自来水。彻底解决五、六组的群众的人畜饮水困难。

(4)巩固、改造社川河河堤,实施交通小区外河堤水泥靠板工程。

(5)争取立项建设通子房沟的跨河大桥一座。

(6)建三间两层村两委会办公楼一幢。

2、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以子房为主发展大棚菜和设施农业,保障集镇菜篮子工程,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3、,围绕古民民居保护开发,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1)制定古民居保护开发规划。

(2)成立古民居保护开发旅游公司,实行企业化动作。

(3)抓好公厕、垃圾池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整治环境卫生。

(4)对旅游产品进行包装宣传,利用互联网建立古镇开发宣传网页。

(5)对古民居进行保护开发,建设子房寨等景点,围绕中心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6)搜集整理凤凰古镇的一系列历史及人文景观。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沿社川河堤建堤路结合工程,沿河堤栽植垂柳,营造生态景观。

(2)对山坡地带遍植速生生态林,绿化山坡,防止水土流失。

(3)有计划地对街道、村居民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靓化人居环境。

(4)逐步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实现资源节约。

(5)对村居民建房进行合理规划,建设高层居民建筑,节约土地。

(6)完善自来水价格调节机制,鼓励节约用水。

5、规范整顿市场,繁荣商贸经济

(1)划行规市,消除马路市场。

(2)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

(3)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鼓励公平竞争。

6、加强村民教育,深入开展“五学”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倡导科学文明新风,教育村民移风易俗。

7、繁荣文化市场,支持鼓励老年协会等群体性娱乐组织,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8、加强村级组织自身建设。

9、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支持,努力构建和谐新村。

10、维护社会大局,为村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1、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保障机制

本规划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后,提交村民大会审议。由村支部、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广大村民监督执行。不通过村民大会不得随意变更。

__街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草案)

一、基本情况

__街村是凤凰镇政府所在地,商贸繁荣,经济发达。总面积1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353亩,林地4500亩。总人口50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2909人。现有3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驻村。村域经济以商贸业和农业为主。村内有明、清时代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民居一条街,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良好的保护开发和旅游价值。村内有个体工商户233户,是柞水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

规划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指导方针,结合村情实际,建设工贸性旅游村庄。规划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高点起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三、规划建设期限

自20__年至20__年,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__街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规划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铺设__街村五、六组(皂凤公路__街段)水泥路。

(2)架起六组两座跨皂河沟大桥。

(3)改造、扩建自来水厂,延伸输水管网,接通五、六组自来水。彻底解决五、六组的群众的人畜饮水困难。

(4)巩固、改造社川河河堤,实施交通小区外河堤水泥靠板工程。

(5)争取立项建设通子房沟的跨河大桥一座。

(6)建三间两层村两委会办公楼一幢。

2、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以子房为主发展大棚菜和设施农业,保障集镇菜篮子工程,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3、,围绕古民民居保护开发,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1)制定古民居保护开发规划。

(2)成立古民居保护开发旅游公司,实行企业化动作。

(3)抓好公厕、垃圾池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整治环境卫生。

(4)对旅游产品进行包装宣传,利用互联网建立古镇开发宣传网页。

(5)对古民居进行保护开发,建设子房寨等景点,围绕中心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6)搜集整理凤凰古镇的一系列历史及人文景观。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沿社川河堤建堤路结合工程,沿河堤栽植垂柳,营造生态景观。

(2)对山坡地带遍植速生生态林,绿化山坡,防止水土流失。

(3)有计划地对街道、村居民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靓化人居环境。

(4)逐步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实现资源节约。

(5)对村居民建房进行合理规划,建设高层居民建筑,节约土地。

(6)完善自来水价格调节机制,鼓励节约用水。

5、规范整顿市场,繁荣商贸经济

(1)划行规市,消除马路市场。

(2)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

(3)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鼓励公平竞争。

6、加强村民教育,深入开展“五学”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倡导科学文明新风,教育村民移风易俗。

7、繁荣文化市场,支持鼓励老年协会等群体性娱乐组织,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8、加强村级组织自身建设。

9、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支持,努力构建和谐新村。

10、维护社会大局,为村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1、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规划建设范文6

【关键词】新型农村;水利规划;农田水利

自从我国建国以来,境内的大江大河流域水利规划已经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各个地方也都相继编制了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农村安全饮水、农田灌溉排涝配套措施、农田节水灌溉等相关的规划,但是由于存在多方管理、投资比较分散、群众的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也影响到了投资效益发挥。

一、新型农村条件下的农田水利规划

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程速度越来越快,在新型农村的发展条件下,农业的现代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灌溉,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状况又是农业是否能否发展的好的一个基本保证。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要想加快实现,不仅要求我们及时的调整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的观念,并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规模经营,同时也要求我们加大力气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增加农产品的总产和品种的丰富。

那么,在如今现代化的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求我们必须大力的发展农业经济、并协调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对于我们非常重视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来说,主要是要考虑以下这样四个要求:

1、在农村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

目前,我国的农村现代化改革逐渐深化,农业生产中所出现的一定程度上的规模性经营已经成了商品粮生产的必然要求,也逐渐成为了现代农业的基本保证。所以,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传统的经营产业结构必须要进行调整,以前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必须发生变化,农田的水利规划建设也必须要适应这样的改革发展要求。

2、农田水利规划还要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安全生产

我们都知道,现在由于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乡村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崛起,在此基础上,很多的外向型的经济以及第三产业经济体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样也使得国家、集体以及个人的固定资产不断的增多,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对于灌溉水资源的安全保障的要求也必然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农村的水利规划建设必须要提供更好的服务。

3、农田水利规划还必须要满足发展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是一个国家人民生存的根本,这是自古以来农业生产的一个大问题,那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一旦粮食供应量不足,就必然会引起物价的上涨,人心就会不稳定。

4、农田水利规划建设还满足缩小城乡差距的要求

由于农民的经济条件逐渐转好,所以广大的农民群众对于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农田的水利规划建设就必须要考虑到农民对于生活更加富裕的要求,在可能的程度上,尽量的使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最终可以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新农村形式下的农田水利规划特点

我们在上面介绍了一些农村的水利规划和建设的基本要求,那么根据这些要求,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使得农村的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农田水利规划的基本思路是要坚持“三个面向”:即要使农田水利的规划面向农业经济,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面向农村的工业,使发展朝有利于农村的工业发展的方向;面向农村的社会发展,最终要使农业经济的发展朝着有利于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在管理上,要实现“三个综合”:即综合治理、综合利用以及提高综合效益。

水利事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的命脉和基础性的产业,那么,新农村形式下的农田水利规划就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田水利规划要适应当今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为了适应当代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农村的水利建设应按照能防洪水、能排涝、能灌溉、能除盐渍的要求,并与农村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比较高标准。

这要求在制定规划时要按照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保证安全,另外,还要通过加强农村的骨干性水利工程的建设,来全面的改善城乡河道的水体环境,推进农田的园林化进程,改善农村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条件,使水利工程的规划能够更好地发挥起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的作用。

2、农田的水利规划还要有能够适应城乡一体化要求

农田的水利规划除了要适应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之外,同时也要尽量的满足乡镇企业的供排水要求,再结合当地的交通、航运情况,争取可以实现统一的规划,使得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所以,如果农村的水利规划与村镇的企业发展规划可以得到有效的统一,再加上当地有关部门对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商业、交通、运输、文教设施等的统筹规划,必然会使得乡镇的发展呈现更为合理的布局,可以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速度。

在如今城乡一体化推进逐渐加速的情况下,水利工程在标准、形式、工艺上也必须要有新的变化。其主要的表现是在堤防的标准化、沟渠的永久化,降渍的管道化、道路的规格化、泵站的高效化等等,从而可以体现出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保土、省地的特点。

3、农田的水利规划要建立合理的农业灌溉、排水系统

对于目前来说,我国农村的农业规模经营在不断的扩大,机械作业也基本得到了普及,而且在此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就更要从布局和标准上来逐渐的调整和提高农田的灌溉和排水系统,同时还要布设必要的沟渠和相应的闸站桥涵等配套设施,从而可以适应更大的生产的需要。

4、农田水利规划还要适应高效的农田工程

为了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农田的水利工程也逐渐形成了沟渠纵横、水系成网、闸站配套以及机电排灌等工程标准。而且经过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实践,目前比较流行的主要有这两种模式:

(1)农田灌水渠道的两暗一明:即采用地下暗渠灌水,暗管降水,并利用明沟进行排水。

(2)农田的三暗工程:即用地下的暗渠灌水,地下的暗管排水以及地下的暗管降水。

结束语

农田的水利的规划决定着农田水利建设的用地以及农业生态用地的构成格局。同时也是粮食生产安全是否能保证的重要一环,在建设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农田水利工程的各项要求,并了解其特点,才能让修建之后的工程发挥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富丽.农田水利规划中的多功能设计实现方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