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场经济的优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场经济的优劣范文1
关键词:国有企业 绩效工资 优劣势
一、岗位技能工资制的由来及存在问题
(一)岗位技能工资的由来
现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评价为基础,以岗位工资、技能工资为主建立起的工资制度。由于此种工资制度是建立在岗位测评的基础上,充分突出了工资中岗位与技能这两个结构单元的特点,更利于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对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效益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岗位技能工资制在实际运行中已暴露出不少问题,缺陷越来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企业的内部分配机制。
(二)现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工资各个单元相对独立,且平均分配的部分占相当大的比例,在缺乏严密考核的情况下,失去了工资分配应有的弹性,难以与工作的绩效挂钩。
现行技能工资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工龄的长短和职工劳动贡献的积累上,实际是一种未和职工技能、职务、职称和贡献挂钩的等级工资,反映不了技能工资的职能作用。导致职工学技术、钻业务的积极性不高。
后勤辅助人员臃肿,一线人员无定员控制,使工资对用工的约束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虽然规定了核定期内对零星调出调入人员实行“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政策。但由于工资支付渠道不严,即使工资核定总量不够,也想方设法发工资。使企业的平均人工成本增速过快,劳动生产率降低,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分配平均主义仍然比较严重,工资分配没有与劳动力市场接轨,从而导致职工的工资收入与自身的劳动力价值脱节。安装劳动力市场价位衡量,有些从事简单劳动的职工的工资水平可能高于市场价位,而有些从事复杂劳动的职工工资水平可能低于市场工资率。造成企业想分流的人员流不走,想留住的人才留不住,严重制约了工厂的改革和发展。
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是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必然的发展趋势
(一)建立企业制度的需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这就迫使国有企业尽快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入国际市场并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作为转换经营机制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工资管理直接服务于企业的人事政策并最终要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战略,因此企业的目标和任务是工资管理的首要考虑。
(二)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
由于市场上人力资源的竞争以及工资对劳动者的特殊意义,企业的工资管理还必须考虑到劳动力市场的一般行情、劳动者的最低生活费用要求以及企业的人工成本支付能力,企业在处理工资问题时,还要更加细微的因素需要全面地加以考虑。这一切都在提醒着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市场经济的客观,建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相适应的、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工资分配制度,发挥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根据企业自身的经济条件自主地决定工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追求工资效益。
(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了真正独立地商品生产经营者,成为经济活动中生产经营决策的主体。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必然努力降低包括工资在内的产品成本,力求提高劳动力投入的经济效益。工资不再是作为福利来使用的,而是作为提高生产力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来使用的。市场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是创造财富的能动力,运用各种手段激励、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管理好现代企业的核心。因此,人才的开发是第一发展战略,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摆脱传统等级工资制的束缚,打破单一的分配形式,逐步实行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要形式的基本工资制度,通过加强岗位之间的劳动差别,合理确定岗位工资,理顺不同岗位之间的工资分配关系,使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倾斜。工资分配必须坚持将职工工资收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的实际劳动贡献挂钩,向劳动力市场价格靠拢,建立起工资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才能进一步适应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
三、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内涵和特征
(一)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内涵
岗位绩效工资制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作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
(二)岗位绩效工资制的特点
岗位绩效工资制虽不能指定技术标准,但各岗位都有明确的任职条件、职责范围、技术要求和操作规划,职工只有达到岗位要求,才能竞争上岗。它对岗不对人,依据企业绩效和职工竞争上岗的岗位和岗位劳动成果支付工资,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原则,突出了岗位劳动和技术要素在工资分配中的地位。
减少了平均分配的项目,简化了工资单元,优化了工资结构,有利于发挥工资的调节职能。将原技能工资和各种企业津贴补贴工资并入岗工资,既解决了岗位工资比重少、力度弱,对岗位流动导向不力的矛盾,又解决了日益突出的岗位与技能分离的现象,进一步强化了工资的激励和调节职能,也加强了工资管理。
引入市场机制,调整了工资关系,使工资分配逐步向市场劳动力价位靠拢,强化了市场机制的基础调节作用。调整岗位分析各子因素的分值,向运营、科研、管理、营销和生产骨干倾斜,降低一般简单、重复劳动的岗位系数,从岗级划分上来开了差距。岗位劳动收入趋向市场劳动力价格水平,发挥工资的作用,有利于稳定经营、科研、管理、营销和生产骨干,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励职工提高自身素质。
以上是我对现行工资制度的分析及工资改革的一点看法,希望对各位同行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市场经济的优劣范文2
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给人类带来繁荣和文明,首先在于分工,即专业化。亚当·斯密论述市场经济的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开篇就是“论分
工”。在这一章,斯密用“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作为第一段,开始了他的全部论述。斯密认为,分工所以能够提高效率,是因为分工可以使人们按照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的生产。他以造针为例证明了上述的判断:如果造针的每个工艺流程都由一个人完成,那么比每个环节分别由专门的人完成的效率要低得多,专事每一个环节,可以熟能生巧。他进一步以两个开始都既打猎又制造弓箭的人,后来各自按照自己的比较优势专事打猎或专事造弓箭,然后在两个人之间进行交换,以增大两个人的“蛋糕”为例,证明了分工可以提高效率。斯密所讲的分工,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专业化。由此可以推理,自然经济所以低效就在于自给自足和没有分工与专业化。
除了分工,市场经济之所以是最为有效的经济体制,还在于它特有的竞争。市场经济下的生产者以盈利为目的,同时有众多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于是就有了竞争。原西德总理艾哈德在《来自竞争的繁荣》中指出,“竞争是获得繁荣和保证繁荣的最有效的手段,只有竞争才能使作为消费者的人从中受到实惠”。
竞争为什么有如此的功能呢?首先,在生产同样的商品的情况下,竞争者们为了尽可能地争取到最大数量的消费者,会千方百计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商品的销售价格。用马克思的经济学的话说,即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者,会获得超额利润。
老的产品的生产最终会饱和,为了进一步把消费者潜在的消费欲望调动起来,就必须把新的产品开发出来。例如,造马车的可以把马车造得很地道,但别人可以把火车造出来,火车的效率毕竟比马车的效率高。率先进行产品创新者会因最先创新的稀缺获得超额利润,从而处于有力的竞争地位。在这个过程中,不善于创新、墨守成规的企业要么不能占有大量的市场份额,要么处于产业链的下端并最终被挤垮。正是基于这种激烈竞争和生存的需要,创新成为市场经济的常态,而且这种创新的创意直接来源于市场,不存在我们这里发生的创新还要进一步转化为市场需求的问题。
上述分析还说明,减价并非竞争的主要手段。
市场经济可以提高效率,这里所讲的效率不仅包括此前所讲的企业层面的效率,而且包括社会层面的效率。社会层面的效率的要害在于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现在看来,在与计划经济的比较中,市场经济显然会把稀缺资源配置得最好。市场经济是通过看不见的手的机制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斯密指出,“关于可以把资本用在什么种类的国内产业上,其生产能力有最大价值这一问题,每一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能判断的比政治家和立法家好得多”。斯密的论述告诉我们,只要有对产权的切实保护,只要有自由的进入和退出,每一个活跃于市场经济中的投资者,会根据市场价格所传达的信息,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和知识,作出最佳的选择,并最终达到宏观层面的资源最佳配置的效果。斯密进一步强调,千万不能把投资的权利交给任何委员会或参议员。其原因有二:一是资本的所有权并非委员们所有,投资的资本收益状况与委员们的利益并非休戚相关;二是这些委员会的成员相关知识和信息有限。后来哈耶克在论述市场经济的先天不足时也是从这个角度展开的。哈耶克认为,在我们试图建立起一个合理有效的体制时,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他由此提出了一个判断体制优劣的标准,即信息能否得到充分利用,他的结论是,市场经济特有的制度安排较之于计划经济能充分利用信息,因而是有效的。
市场经济的优劣范文3
体验经济产生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但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的特性相比,它是一种更加完备的经济形态。
第一,体验经济以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出发点。在体验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运行首先要考虑的是消费者的个性要求,企业在提供体验的运行思路、程序和方法时,也必须要保证给消费者以更大的想象与愿望的空间。企业所主张的是消费者个性的张扬,并竭尽全力保证消费者需求个性的全面满足。
第二,体验经济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服务。定制化服务是指按消费者自身要求,为其提供适合其需求的,同时也是消费者满意的服务。其基本特征是:
1、定制化服务是一种劳动,并且是一种高水平的劳动。它需要“劳动者”有更高的素质,更丰富的专业知识,更积极的工作态度。因此,这种劳动较有形的生产劳动和无形的服务具有更大的价值。
2、定制化服务带给消费者的是个性的感受,“结果是没有哪两个人能够得到完全相同的体验”。因此这是一种量身打造,有需有供的活动,它不会出现生产过剩,也不会出现需求抱怨,进而保证经济运行的平衡与稳定。
3、定制化服务所产生的“体验”效应是带给消费者美好的感觉、永久的记忆和值得回味的事物与经历。消费者对这种美好的感受不会独自享有,而会与他人分享,即积极地传播,进而产生放大效应。
第三,体验经济遵循的原则是“以顾客为核心”。企业在体验经济运行中扮演着策划者的角色,发挥着为顾客提供“舞台”的作用,真正在舞台上表演的人是顾客。顾客去“体验”所需物的设计工作、定价工作,并进行直接使用,以品尝消费的感受。这说明,顾客是体验经济的主体,顾客对企业的经济运行工作参与度越高,说明顾客对企业越信任,企业品牌价值的实现程度就会越高。
第四,体验经济使企业的经济运行更加开放、更加健康。体验经济的发展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己的开放程度,使企业在社会公众的关注与监督之下开展各项经济活动。这为拥有优质品牌的公司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机会,而对于那些劣质品牌的公司则发挥的是矫正其思想与行为,约束其经济运行的作用。因此体验经济的运行具有着一种积极的功效,它可以保证企业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完善运行程序,满足更广阔市场的需求。
市场经济的发展走到了体验经济的时代,企业就必须按照体验经济的要求规范思想与行为,这是企业发展的最佳途径。从自由地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到对企业经济运行的严格约束;从顾客创造性地选择消费模式,到企业创造性地为顾客提供舞台;从顾客可以不断地获取消费满足、留存美好记忆,到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机会,可以说,体验经济是市场竞争的更新形式,体验经济的发展,使市场经济更加完备,因而更加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运行。
体验经济是服务经济的延续
服务经济是市场竞争发展的必然产物。当微观经济主体———
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在标准化方面均达到要求水准后,同样品质的产品只有通过企业的不同品牌才能给予区别,但当顾客难以鉴别不同品牌之间产品的差异与优劣时,竞争的焦点自然会转向企业向市场提供服务的质量与数量,而顾客则以此作为判定与选择品牌乃至企业产品的标准,顾客关系由此得以建立。
服务经济的发展使企业已经给了消费者以更多的承诺与兑现,同时,也使消费者感受到了服务经济带给他们的方便与舒适。服务经济的运行,使企业在其经济活动中,不仅要提供有形产品,还要提供无形服务。商品是提供服务的依托。而在纯粹的服务产业中,服务本身就是一种商品。
在服务经济条件下,消费者通常发现不了商品之间的差别,所以,企业为了争夺更高的市场占有率,不可避免地跳入低价竞争的陷阱。为了避免低价带给企业的利益损失,和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制约,制造商们不断挖掘服务中更深层次的内涵,“一旦一个公司有意识地以服务作为舞台,以商品作为道具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这种刚被命名的新的产出———‘体验’就出现了”。“体验”的出现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好的感觉,从而形成了巨大的拉动性需求,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也使服务经济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延展效应。因此,就像服务经济的出现不是对工业经济的否定,而是对工业经济的延续,不是对工业经济的替代,而是对工业经济的完善一样,体验经济的出现是服务经济的一种延续,是服务经济走向更大市场空间的必然结果。
体验经济是网络信息时代的产物
市场经济的优劣范文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真正领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对于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把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自觉推动改革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原则的不断完善。人类社会的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这些要素不是无偿的,对每一种要素都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所以,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多种所有制结构决定了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在分配上也必须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在党的十四大提出收入分配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五大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六大强调,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把各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由确立原则上升为健全制度,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是经济领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二,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各类生产要素逐步开始以不同形式参与了分配。这些都从分配制度、分配方式上为充分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持有者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社会财富的巨大作用提供了体制条件,客观上也提高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的部署中,提出了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要求。因此,大力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市场机制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制度,使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成熟做法进一步规范化,增强稳定性,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就会推动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焕发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和活力。
第三,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是我们必须应对的重大课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体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必须从体制上特别是分配体制上为创新活动提供有利激励机制,生产要素尤其是技术和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化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
第四,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逐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客观要求。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格局,是理顺分配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关键是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使劳动付出的多少、资本配置效率的高低、技术的先进程度、管理的优劣,能够根据统一市场经济规则,按照对价值形成的贡献大小,获得相应的收益分配。这样,那些劳动付出更多特别是掌握复杂劳动能力的人,掌握一定的资本和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人,就会逐步进入中等收入行列,壮大中等收入者队伍,他们创造的社会财富也会大量增加,社会的稳定性也会进一步增强。
市场经济的优劣范文5
关键词:道德 市场经济 逻辑判断 价值判断
虽然部分学者认为市场经济理论并不包含道德考量,但这并不代表市场经济本身就应该与道德无涉,道德虚无论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必须肯定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促进和保障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将道德“神”化、万能化。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辅助项有:政府、法律和道德。道德在政府和法律调节之后,作为“第三种”调节方式而存在。从积极的视角看道德对于市场经济的作用,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伦理纳入经济理论研究中,丰富其理论的视阈;二是在现实的经济生活形成被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影响经济主体的决策,规范市场经济的秩序。
市场经济理论与道德的关系
实证经济学描述经济中的事实和行为,规范经济学涉及到伦理戒律和价值判断。在亚当·斯密相继出版《国富论》、《道德情操论》后,现实的社会人被理论的分为“经济人”和“道德人”而分别存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诞生又将“经济人”设定为“理性经济人”,其重视工程学和数理化形式的逻辑推演和判断,忽视与人类密切相关的伦理问题及人类的终极目标。实证经济学逐渐取代规范经济学,并试图用封闭的理论范式、繁琐的数学公式和数量模型来诠释现实的丰富的经济存在,致使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却恰恰缺少了对人性的关怀。
在市场经济中假定的“理性经济人”是这样的:他了解自己的偏好,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具有明确的认识,对经济生活中的任何变动,都能做出独立的选择。他的经济行为都是充满理智的,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的,其行为是理性的。主流经济学将理性行为定义为:选择的内部一致性和自利的最大化。那么,自利的理性观就意味着对“伦理相关”动机观的无视。在市场经济理论中存在的“理性经济人”从行为的动机和主体的选择上都避免了任何可能涉及的道德判断。所以,从这个视角可以印证市场经济理论本身是与道德无涉的。樊纲在《“不道德”的经济学》中论述到:虽然经济学的分析离不开伦理、道德和价值判断,但是经济学本身要研究的不是道德,经济学家谈道德就是“不务正业”。但是在《平等、公平与经济发展》这篇文章中,樊纲提出了社会公平观及平等、公平概念的新解。他认为效率和公平并不矛盾、平均不等于平等等道德判断,并在最后综合平等和效率多重因素分析出既可以“扶弱济困”又可以防止“养懒汉”、“搭便车”现象出现的“最有效率的收入平等点”。
虽然樊纲一再强调道德是外在于经济学的,但是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是无法真正区分道德到底是外在还是内在于经济的,因为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人是社会人、复杂的人。这就不得不引起笔者的注意和思考:“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虽不与伦理相关,但是那就代表着应该吗?从自利的视角分析行为主体的动机就更加科学吗?“理性的经济人”在现实的经济选择中就不会面临道德选择的两难吗?市场经济理论为什么不能将道德作为内在价值进行研究?面对着这些问题,使得笔者不得不重新审视市场经济理论与道德应该具有的关系。
首先,并没有明确论证能证明与道德无涉的经济学就比将道德纳为参考对象的经济学更适合现实的经济生活。其次,也没有论证可以证明市场经济中行为主体的动机就是单纯的利益。恰恰相反,却有很多论证能证明主体动机的多元性。例如,商品经济的起源是交换的产生,交换的原初动机是满足需要而更好的生活。而在交换之后人类才发现了优势利益。即经济主体行为的动机利益是在满足需要之后被发现的,而如何更好地生活和人为什么而生活正是伦理学的本源。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中,对于当下经济学忽视道德而造成的经济学的贫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首先,森论述: “经济学与伦理学的联系至少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把经
济学科与人类行为的目的联系起来,指出经济学对财富的关注”,不过“虽然从表面上看经济学的研究仅仅与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在更深的层次上,经济学的研究还与人们对财富以外的其他目标的追求有关,包括对更基本目标的评价和增进”。其次,他提出了“伦理相关的动机观”,即“人应该怎样活着”和“伦理相关的社会成就观”,即“关于社会成就的判断”来丰富经济学中人类行为动机的选择。他认为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分离对双方都有损失。最后,他说明“自己的目的不是例举经济学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正在进行的研究,而是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经济学可以“通过更多、更明确的关注影响人类行为的伦理学思考而变得更有说服力”。
另外,经济学家茅于轼(1998)认为,道德的是非判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逻辑判断,而道德的实践则纯属价值判断。逻辑判断强调基于事实,又符合逻辑,不涉及任何价值判断于其中。他把道德看作一种行为规范和制度安排,将道德视为影响社会经济进程的非正式制度而存在。道德的“公共服务”属性印证了其作为“契约”的特征,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承诺;“社会共识”属性则指每个人发自内心的是非判断。所以,如果说是价值判断主体选择的不确定性使经济学排斥道德的考量,那么道德判断中的逻辑判断就完全可以成为经济学讨论的对象,从而被纳入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光(1999)认为樊纲教授把道德问题完全归结为价值判断,而否定了道德是非的逻辑判断,因而得出经济学不讲道德,其片面性就比较明显了”。
将“伦理相关的动机观、社会成就观”以及“理性的道德是非判断”融入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以丰富经济学的研究视阈,使经济学更贴近现实的生活,现实生活中的人。只有这样经济学作为一门“经邦济世”学问才能更具有人性、更贴进现实。 市场经济行为与道德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一种个人和私有企业制定关于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决策的经济。价格、市场、盈利与亏损、刺激与奖励的一套制度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企业使用成本最低的技术,生产利润最高的商品。消费取决于个人如何花费从劳动和财产所有权中获得的工资收入和财产收入的决策。即多数的经济问题由市场来解决的经济决策(萨霍尔森等,1996)。市场经济通过价格和市场体系,无意识地协调着生产和消费的活动。通过一种物品的买者和卖者的相互作用,以决定价格和产量机制。价格引导着公平竞争的市场,促成社会的富裕。
当每个人自私自利地追求他或她的个人利益时,他好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实现公众的最好的福利。正如与其同期的法国思想家孟德维尔《蜜蜂寓言》中的著名命题“私恶即公利”:个人与社会不正如蜜蜂与蜂巢的关系,每一只蜜蜂都辛勤地采蜜,最终必将达到整个蜂巢的丰盈。每个人从自己的私利出发,最后带动社会的公利,不正是由利己到利他的体现。“斯密难题”是伪命题也从这里得到了印证。
另外,市场经济可以促成在诚信基础上的社会分工与合作。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可以防止资源的浪费。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完全竞争又体现出公平。因此,从这些角度分析,市场经济就应该是道德的经济。虽然个人是从私利出发,但是交易的达成凭借的是互惠和认同,即双方都获得了自我心理能认定的收益,并且这种认同是建立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之上的,否则交易将无法达成。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交换出于哪种情况的需要,交换时支出的价值小于交换所得的价值,而且双方都认为所得大于所失,或者说,交换使双方都得利(茅于轼,1998)。在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以自利为目的的谈判具有双方同意的均衡点,而以利他为目的的谈判则不存在能使双方都同意的均衡点。所以,在市场经济中的合理利己是正当的。
本文不仅从符合现实的功利主义出发分析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更从道义论和美德论的视角来看待,这就赋予了市场经济更高的道德选择的可能。
第一,道义论中的自律,提出了道德规范对经济生活中行为主体选择的约束性。康德强调的道德自律要求经济主体按照自己的善良意志行事,而不受外在利益的影响和约束。与功利主义效果论不同的是,道义论更重视经济行为主体在经济决策过程中体现出的道德意志及道义倾向。
第二,在道义论中,自由被设定为一切有理性东西的意志所固有
性质。康德(2005)认为:“每个只能按照自由观念行动的东西,在实践方面就是真正自由的”,“我们必须承认每个具有意志的有理性的东西都是自由的,并且依从自由观念而行动”,“理性必须把自身看作是自己原则的创始人,摆脱一切外来的影响”。康德的自由命题,为市场经济领域每一个主体的道德选择的自主性和自由权利提供了依据。即,“赋予主体在秉承道德原则时,依据市场信息变化、情形好坏、环境优劣而自主把握必要的张力和弹性的权利和责任”(刘可风,2004)。
第三,美德论将其视阈固定在能履行行为、具有动机、遵循原则的道德主体上。他试图解决“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其注重知识和理智,并强调两者必须通过实际的训练,养成道德习惯,从而形成美德。美德论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体现为:对行为主体的德性形成提供帮助。
在市场经济行为与道德的关系的判定上,功利论注重自利的动机、行为的结果的考察;道义论强调行为的动机、理想和精神生活的价值;美德论关注培养经济主体的德性。可见,在市场经济生活中,市场与伦理是密切相关的。
道德在市场经济中的适度定位
道德要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合适的作用就必须克服这样几个误区:一是将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定义为无私利他的行为人。在市场经济的领域内以利他为假设前题的交换是没有最终的均衡点的,即,交易无法达成。“大公无私”、“专门利人”在市场经济领域中是不适宜的。二是“绝对平均”不等于公平。对收入的分配有三个环节,以市场为主的“第一次分配”、以政府为主的“第二次分配”和以道德为主的“第三次分配”。第三次分配主要是弥补前两次分配的空白,主要从个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以捐款形式为主的收入转移方式(厉以宁,1999)。历史证明“绝对平均”不但不会促进公平,反而出现“养懒汉”、“搭便车”的现象,会影响经济的发展。三是道德是有层次的,分为美德境界和行为规范。在市场经济中两者是不可以混为一谈,在经济领域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后者。
道德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应该真正体现为对个人利益及生存权利的尊重。“利己不损人”作为道德底线,“利人利己”作为双赢的目标,公平、自由的选择权是其最高的要求,这样才更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0
2.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3.光.经济学(家)如何讲道德[j].读书,1999(1)
4.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5.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6.刘可风.论市场经济领域中道德的适度定位问题[j].哲学研究,2004(6)
7.厉以宁.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8.樊纲.“不道德”的经济学[j].读书,1998(6)
9.樊纲.平等、公平与经济发展[j].开发导报,2004(6)
市场经济的优劣范文6
【关键词】市场经济,领导者角色,领导方式,角色定位和转变
领导是社会组织和团体中的组织者、领率者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对其部属进行率领和指导的行为,是带领被领导者,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过程。领导者采取的领导方式也将决定着领导作用的发挥。在以灵活多变为特点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必须正确定位领导者的角色,转变适合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领导方式,企业才能取得发展,国家才会取得进步。
一、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领导者角色定位
任何组织都需要领导者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领导者在各个阶段的不同作用及扮演的不同角色,成为为一个企业,一个政府发展良好的重要前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我过许多的中小企业正在向大企业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正确定位领导者自身的角色对于企业成长壮大,对于政府取得人民信任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领导载体的领导者, 他个人的角色定位将直接影响到领导的优劣,因此, 领导者在组织中的个人角色定位具有必要性。[1]
(一)率先垂范者。领导者角色需要从以前的制定规范者转向不仅是规范制定者,更要做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自己充当模范,发挥个人的表率作用。领导干部的精神风貌、思想作风工作水平,都直接关系和影响着一个单位的外在形象和发展前途。作为领导者就必须要强化自己的表率意识,用“表率力”来增加自己的威望,从而带动组织愿景的实现。在组织改革不断深入、各项工作越发繁重的严峻形势下,作为领导者更要在学习、团结、企业精神、作风以及创新等方面都要做到企业的领先模范者。、
(二)有效沟通者。领导者作为组织的关键部分,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亦是如此,他需要寻求收集信息,察觉出各种变化,找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办法和做出正确的决策。市场经济下的领导者,需要重新定位,变成一个有效的沟通者,不仅要保证将领导者上面的意思准确的传递到下面各级员工,此外,还要保证员工们反馈回来的信息能够到达自己身边,自己能够听到来自组织底层员工的声音。加强纵向和横向的协调联络,及组织与外部的联络都至关重要。
(三)愿景设计者。企业愿景就是企业发展的最高愿望,一个好的领导者就需要为组织展望一个美好的愿景,这样才能给予组织员工一种向前的力量。大多数领导者都已经意识到了愿景对一个组织的重要性,它是对一个组织前景和发展方向的高度概括,就想灯塔一样为组织指明方向,是组织的灵魂,而领导者就是这个灵魂的缔造者。
(四)不断变革者。在这样一个瞬息变化的大环境下,唯一不变的恐怕就是变化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一个好的领导者,必须要察觉到这种外部的变化,在这样多变、急变和巨变的环境下,迅速而成功地实施改革。这样才是一个适应时代的优秀领导者。
二、市场经济发展下领导方式的转变
(一)权变领导。西方学者提出的权变领导理论,可以说是21世界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领导方式强调环境,强调员工关系的重要性。认为一个组织的领导方式应根据组织面临的内外环境来改变,找到适应组织发展的领导方式,这样才能为组织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领导者就需要从以前的科学领导方式,计划领导方式向权变领导转变。领导者的有效行为应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变化而变化。
(二)民主领导。领导者的安全感高,也可以放权于下级,采取民主的领导方式。因为,一方面由于领导者完成任务的把握性比较大,即使出现异常现象他也可以使之得到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下级的高成熟度也适宜于民主型的领导方式。[2]当今社会是一个民主社会,越来越注重人的本性,讲究人性,讲究民主管理。对于组织当中的领导方式亦是如此,采取相对于以前集中式领导形式的民主领导形式,是未来组织追求的目标,也是时代赋予组织的新命题。
(三)愿景领导。领导者要根据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来确定自己的领导方式,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但是,要注意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领导方式的选择也应是动态变化的。[3]为组织规划远大的愿景,是对当代领导者的一个评价准则,同样,领导者也需要给组织内成员宣传该组织的愿景,树立成员自信心,给成员一个奋斗的目标。
(四)创新领导。现在还有少数领导者的头脑中还残存着一些过时的思想,比如重农抑商的价值观念。改革就是创新,就是对旧事物、旧观念的否定,就是对新事物、新观念的肯定。改革创新的基础,是要求领导者有创造性的思维。[4]创新是21世纪最重要的主题,领导方式也要寻求创新领导,领导创新。
三、结语。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须敏锐地认识到某一特定时刻可能影响自身和团队行动的种种因素,准确地认识自己、自己的团队以及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当下我国处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时期,无论企业还是政府都必须要正确定位组织内领导者的角色,以及转变领导方式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样的组织才能发展壮大,这样的政府才能立足于世界之林。
参考文献:
[1]范明珠.论领导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定位【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2]黄世虎.当代企业领导方式的选择【J】.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Web Based Business Management(WBM2011),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