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配音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配音课程范文1
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必须注重发展自身的专业水平,高等学校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以每一个学生为教育目标,不仅注重学生专业技能技巧的掌握还要注重对学生个性及其潜能的培养。前苏联着名音乐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是对人的教育。”所以说音乐教育是以学生积极参与并心情愉悦为出发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审美意识的教育。音乐教育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说到底,高等学校音乐教育还是以普遍性为基础,面对全体大学生的基础教育。在音乐教育理念的积极倡导下,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备非智力要素的诸多要素,从而形成一种坚强的品质,这种品质又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自觉性,使他们懂得如何学习、如何生存,这将会在他们的人生中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及帮助。
二、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素质的培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新音乐课程中提出了“注重实践”的理念,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是学生更好的掌握必要的知识,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改革高校理论教学模式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理论大多是采用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有些单调。课堂教学可以诸如一些弹奏或是播放乐曲,以此来增强课堂的活跃性,提高教学质量。
2.课堂模拟并进行教学实践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实践的锻炼,理论与实践不能相结合。这样学生难以感受到教师的角色,学到的理论知识也难以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以外的教学活动中。社会实践要有详细的工作计划,要有得力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要让全体学生参与,要有评比和总结,要将它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来规划和建设。音乐教育的实习时让学生担任独立教学,以此使学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以此从中得到锻炼。
配音课程范文2
关键词:教师培训;隐性课程;“国培计划”
随着“国培计划”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职后培训项目的实施方式也有了显著的改变。然而,在改革过程中,教师培训隐性课程的作用相对于显性课程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
一、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显性课程通常是指学校课程,是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隐性课程则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共同构成学校课程的全貌――实际课程。[1]隐性课程作为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与显性课程一起构成了教师培训课程体系。隐性课程所负载的信息包含有三种不同层次的教育环境的信息。这三种不同层次的教育环境分别是: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组织―制度类教育环境与文化―心理类教育环境。物质―空间类的隐性课程负载着以学校建筑、校园规划、班级设置等为主的物质与空间环境的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趣、情感;组织―制度类的隐性课程,负载着以学校组织方式、课程分配、学校评价、校纪班规等为主的组织与制度环境的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c行为规范;文化―心理类隐性课程负载着以社会期望(包括教师期望、家庭期望)、师生交流、教育语言、心理环境等为主的文化与心理环境的信息,深刻长久地影响学生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信仰信念与态度风格。[2]
隐性课程广泛存在于与教师培训相关的方方面面,它主要通过暗示、感染等间接方式影响学员,并且对其心理层面产生影响。黄晓颖认为,隐性课程的积极功能主要体现在导向功能,扩充、强化、互补显性课程功能和培植兴趣功能等方面,并指出由于隐性课程影响的复杂性,它既有积极功能,也有消极功能。[3]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隐性课程对教师培训的意义不容忽视。优质的隐性课程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动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团结。
有针对性的开发与利用隐性课程,通过与显性课程的互补和优化,将学习主体、外部因素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创设“三大教育环境”,实施综合教育,是提升教师培训质量的一条路径。
二、教师培训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现状
自2010年始,新疆地区“国培计划”项目已实施五年,对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笔者主要从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组织―制度类教育环境与文化―心理类教育环境三方面进行描述。
1.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
校园环境、住宿环境和教室布置作为物质―空间类要素,作为长期稳定存在的隐性环境要素,对学员的培训过程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新疆地区“国培计划”项目的实施,在提升物质―空间类教学软硬件设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了物理空间类隐性课程的信息承载功能。培训院校为参训班级安排固定的教室,悬挂装饰画,制作门标及横幅,并将学员创作的愿景或规划、学员行动学习成果固定在教室的墙上,为的是营造一种稳定温馨的学习氛围。
此外,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与变革也对教师培训的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形成了一系列的影响。微课、慕课以手机终端为载体的社交软件辅助着教师培训的教学、管理和服务。教师指导学员制作微课,管理人员使用手机软件各类通知信息,并传送报道培训的实时动态。培训院校建立网络研修社区,进行线上交流、研讨和学习,建立学员培训电子档案,持续关注学员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和个人成长变化。现代教育技术下的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动态影像推动了教师培训工作团队不断挖掘隐性课程的新载体、新形式,从而设计动态的规划。
2.组织―制度类教育环境
教师培训的组织―制度类隐性课程,主要指以制度安排的形式存在于教育情境中的隐性信息,包括管理制度和活动组织等。课程设置、时间安排、教学管理和学员管理等以制度的形式存在于教学情景中。
教师培训中,教学与管理理念的更新以组织―制度的形式体现并落实。一是根据各学段各学科教师培训的特点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课程设置中,设置基于“参与式培训方式”、基于实践的课程。二是根据培训项目的要求,兼顾学段与学科特色,组织开展微课比赛、讲课比赛、优秀课例展示、优秀培训方案评比、演讲大赛、儿童舞蹈创编大赛、幼儿园玩教具制作比赛等“国培新起点”系列活动,总结有益经验,凝练优秀培训成果,提高培训成效,搭建学员之间互助交流的平台,丰富学员的培训文化生活。三是在坚持刚性原则的基础上,实施柔化的教学管理和学员管理。班主任在管理学员的同时积极为学员提供服务。四是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开展课上互动与课下的交流与研修,建立网络研修社区,丰富课上课下活动。
3.文化―心理类教育环境
心理文化因素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人际关系又大致包括教师与学员的人际关系、管理人员与学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和学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影响学员情感的重要因素。授课教师与学员在课堂上的互动程度、教师对学员的帮助意愿和教师的交际能力是教师与学员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人员的组织管理能力、对待学员的态度以及为学员提供的服务构成了管理人员与学员的人际关系。学员之间的课堂与课后交流、班级的归属感和合作竞争意识又是构成学员之间关系的三个重要方面。
为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搭建交流平台,教师的培训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一是积极组织各班级开展团队文化建设及素质拓展训练,搭建起学科专家、班主任与学员交流沟通的平台,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促进班级的凝聚力。二是对各班级的学员分小组进行管理,并鼓励学员在课余时间进行经验的交流分享;同时学校项目管理人员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搭建小组、班级、项目的学员之间的交流平台。三是开展人文关怀,在学员生日时,学科专家、班主任及其他学员一起在生日当天为学员送祝福。四是鼓励学员在微信群、QQ群、课前半小时展示个人研修成果、交流分享学科教学和管理经验,讨论确认小组学习目标,为同伴间的交流和学习创设环境。此外,在培训时,为学员发放文化衫,可以让学员尽快地融入学校中、培训中。
三、教师培训隐性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反思
目前,对教师培训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尚处于摸索阶段,在发挥隐性课程的培训功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视程度较低
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对隐性课程了解的深入,隐性课程的开发已经逐渐进入教师培训管理者们的视野,但是这种理解还是极具模糊性的,还没能真正地进入大规模创建的阶段,只是在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组织―制度类教育环境与文化―心理类教育环境三个层面进行了初步的开发和利用。管理人员和教师在开展培训工作时,都会有意或无意地给自己的行为添加隐性课程的元素,但是缺乏系统性的联系,缺乏从整体上对隐性课程开发的规划,缺少长期进行隐性课程开发和利用的制度性设定。
2.对隐性课程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隐性课程在以下两个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发掘:一是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中,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师培训中的动态支持上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挖掘。现代教育技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其动态调整的基础上,隐性课程的开发也是持续的、动态的。二是深度挖掘文化―心理类教育环境,尤其是学员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有待进一步挖掘。学员作为成人,有其特定成长环境的丰富的经验积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与教师的关系”[4]。学员作为价值观、人生观比较成熟的个体,使得学员之间的影响变得非常普遍和有价值。学员群体内在的各种形式规范,是他们选择与教师进行互动的方式和规范的潜在依据,“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的各种非正式群体的作用,也是调整、引导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5]。开发利用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在立足于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充分抓住学员之间的互动是非常有必要且有效的。
3.对隐性课程利用率有待提高
隐性课程资源多种多样、非常丰富,在空间分布上也无处不在。对隐性课程的利用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和管理者没有意识到一部分隐性课程,所以也就谈不到利用的问题。二是面对多种多样的隐性课程,在开发实践中,教师和管理者缺乏对这些资源的甄别。因此,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择优筛选,开发具有价值的隐性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三是教师和管理者根据培训目标,甄选出适宜的隐性课程,但是使用时没能有效利用。
综上所述,对于教师培训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的三个方面,培训院校和机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为提升教师培训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但是,由于尚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因此还需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张 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10.
[2]陈 满,帅 斌.隐性课程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探微――隐性课程建设相关理论系列研究之一[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8):46.
[3]黄晓颖.对外汉语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J].汉语学习,2011(1): 82.
[4]何玉海.课程改革中隐性课程的作用不容忽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34-36.
[5]冯惠敏,黄明东,甘 雯.隐性课程设计及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4(1):16-18.
俞 菁(1989―),女,新疆趼衬酒肴耍助教,文学硕士,新疆师范大学教师,研究方向:汉语教学。
配音课程范文3
一、兴趣是学习的基础。
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小学高年级音乐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审美趣味的有利条件。教材中选择了许多适合于青少年儿童的结构清晰、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我们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做好这项工作。
二、让学生获得美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
美好的音乐作品是能带给人以美感的,其实音乐审美的本质应是美感,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要以教师动情的范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的审美情趣,扩展音乐视野
“趣味无争”是说,一个人喜爱什么音乐,是因人而异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们都有相同的爱好,相反,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引导和教育,教师有责任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让他们的审美趣味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扩展,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对一些流行音乐作品耳濡目染,比较熟悉,因而倍感兴趣,而对流行音乐的本身是否健康向上不去关心,只要好听,就去学唱,缺乏对音乐的鉴赏甄别。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及时地引导,加以甄别,引导孩子们学唱一些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并要分析一些不健康的歌曲,帮助孩子分析不去学唱部分流行歌曲的原因。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课外音乐教学活动,如学校艺术节中让有文艺特长的学生演奏民乐,演唱民歌、名歌,有的放矢地介绍民族乐器、乐曲、民歌或历史上有名的声乐作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
四、提高审美品位,培养高尚情操
音乐是一门艺术,一方面它很抽象,一方面它又能最深刻、最细腻、最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音乐老师应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优秀音乐作品,精心设计音乐教学课内外活动,通过听听、唱唱、讲讲、跳跳、演演、比比等教学手法,让学生体验每一个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同时教给他们必要的音乐知识以促进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音乐审美品位,逐步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好感、兴趣,从而净化学生心灵、培养高尚情操。如在音乐游戏“好朋友来了”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愉快地边唱边进行角色表演:“客人”来了,轻轻“敲门”,主人“开门”,互相问好;主人招待客人“请坐”,告别再见……在唱唱、动动的活动中学生体验了朋友见面的快乐,懂得了团结友爱、礼貌待人的重要。事实就是如此,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在跳跃的音符中体验音乐的旋律之美
欣赏教学时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想通过聆听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然而音乐是以其音响的魅力,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音乐是实践性、动态性最强的艺术,而它又是通过节奏反映出来,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节奏美的重要途径。例如:在训练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可以用摆头、拍手、拍手、跺脚等练习,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其节奏之美。在上低年级唱游课时,每当学生感受到律动音乐的音高、音色、力度和节奏变化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体会那种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把学生自身的动作与音乐律动协调一致的美感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获得美的享受。
六、在朗读歌词时体验音乐的文学之美。
配音课程范文4
一、我国高校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现状
(一)课程目标定位狭窄,课程结构比例失衡。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不仅要看学科特征,还要关注社会需求和生源资质等,如培养哪方面的人才、学校的办学方向如何、学生需具备哪些技能等,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标准。在音乐剧人才培养方面,综合性大学与独立艺术院校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独立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倾向于“专才”,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倾向于“通才”。综合性院校音乐剧课程培养目标不是表演教学人才就是各层次表演人才,鲜有提及创作、导演、管理等人才的培育。其课程目标定位狭窄,严重影响了综合性院校音乐剧专业学生就业通道,也很难满足音乐剧事业发展需要。课程结构比例失衡,也是高校音乐剧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课程内容覆盖面窄,课程实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我国音乐剧人才培养主要侧重于表演人才的培养,专业课程内容覆盖面窄,《导演基础》《剧本分析》《戏剧小品编创》等均为选修课程,课程实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音乐剧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是专业技能课程,然而,一些综合性大学专业技能课程明显不足,表演类课程学时明显偏少。虽然综合性大学以培养“一专多能”人才为主,但是,为了“一专多能”而压缩“专才”的培养学时,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还会导致教师教学难度的增加,培养目标出现偏离,影响教学效果。
课程实施方式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主体的参与度,主体参与度越高,课程实施过程就越顺畅,更有利于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由于多数学生对于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选修课程的参与度最低。而专业技能课程最具实用性,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比较重视,生们的参与度最高。但从整个参与程度来看,一些综合性院校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时长不够,学生多为被动式学习,导致课程实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影响高校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有效实施的主要因素
(一)办学时间短,培养观念落后。我国音乐剧人才培养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办学模式还是以借鉴发达国家办学模式为主,办学时间短、办学底子薄,培养根基明显不深。早期音乐剧教学是持续突破、尝试、摸索与自我完善的过程。办学初期,不仅教学人员比较短缺,从事音乐剧工作的艺术教师多为相关行业转过来的,课程设置也存在严重缺陷。近些年,虽然我们也在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根据现有国情,积极借鉴西方教学手段,极力促使我国音乐剧人才培养走向正轨,然而,受管理体制、教育格局、师资力量等因素的限制,其成长过程充满曲折。
随着音乐艺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校音乐剧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音乐剧艺术能否健康发展,音乐剧人才是关键。从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来看,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内容多以完善与提升学生技能技巧为主,许多教师都比较注重演唱、舞蹈、台词表演等技能,在音乐剧导、创、编以及管理人才培养方面明显不足。从人才培养课程实施来看,培养音乐剧表演技能教师仍然是首位,人才培养核心问题没有能够解决。
(二)学科建设水平良莠不齐,课程设置难以创新。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由于经费支持不同,人力、物力的投入不同,音乐剧课程实施开放度和自由度也有所区别,导致学科建设水平良莠不齐,课程设置难以创新。我国许多高校在音乐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上不仅借鉴国外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内容,还沿袭我国传统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这种拼贴式课程设置模式,易受制于固有教育思维,难以拓阔格局与视野,很?y实现本土化的音乐剧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是课程结构因循守旧。在课程设置上,通识教育课程与公共必修课程混淆,通识教育课程模块难以变通,学习效果不甚理想。选修课的开设目的是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选修课程沦落成一种可有可无的课程。另外,专业理论课程不受重视,“因人设课”现象严重。
配音课程范文5
中学的音乐教育处于整个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其教学中,如何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在“新课程、新理念”教学模式下,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和训练以及采取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本文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为研究目的展开讨论,并结合教学环境、教学思想、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模式4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达到对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新课程标准》;创新思维 ;培养
ABSTRACT
配音课程范文6
一、音乐教育在人文精神培养中的独特作用
音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是人类一种古老的、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它不以说教方式来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熏陶、感染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的人得到美的滋润。”大哲学家黑格尔指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所以,我认为通过审美及情感教育是现代社会消除历史带给人类的这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的最好方式和最有效的途径。
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学生可以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了解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以及生活中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新课程的内容强调“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揭示了音乐文化内涵作为改革单一音乐内容的思路。作为美育领域的音乐课程是弘扬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人文学科。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所阐述的基本理念也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就是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要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教育中培养其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因此,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最根本的变化就是从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人文统领音乐教育,让音乐学习更轻松,更活泼。
二、对高中音乐欣赏课中融入人文理念的思考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课堂上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寓教于乐,结合每一种音乐的特点,创设不一样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学习乡村音乐时,可以在郊区体验下生活,大树下上课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学习民歌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服装向学生展示这一民族的特点和风俗习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我国各民族民歌的魅力;在学习古典音乐时,努力营造一种典雅出尘的氛围,或者是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感受古代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中的人文教育元素,努力提升学生的精神修养。
2.对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如果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认识的话,那么,教学中就需要通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来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丰富,而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对高中阶段的各个学科进行整合。如以语文教学来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去领略人类、自然、社会、历史所特有的魅力,从而为他们对音乐之声背景的了解打下基础;以地理教学的山川河流、人文风俗来引导学生去探求音乐中的地域风格,了解不同音乐发源的特点,诸如此类,不难看出,多学科的整合为在音乐欣赏课中对学生人文理念的培养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