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竞技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竞技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竞技文化

体育竞技文化范文1

【关键词】竞技体育 高校体育文化

一、校园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即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二、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状况

目前在中国的高校中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现状存在很多问题。不容乐观,例如:由于在很多高校中缺乏体育场地、用品与器材,体育教学与制度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因而优秀的体育道德、精神、观念与风尚难以真正树立。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无法发挥应起的作用等等,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缺乏一种良性的模式,而现存的模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无法将校园体育文化的子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往往造成校园体育文化的意识层、行为层与物质层的脱节,难以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的、连续的、发展的文化体系,特别是在近几年高校扩招与成人、网络教育迅速扩张之后,这一现象就更加突出了。面对时代的发展、客观的需要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寻求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路径依赖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工具,作为一种方法论,路径依赖是由新制度经济学派开创的,过去主要用于经济问题的分析与研究,现在越来越多的被用于政治、社会与文化范畴,通过对现状的非正式约束、正式规则与实施机制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往往能够“柳暗花明”,“绝处逢生”,在物质基础与技术手段存在客观限制的条件下,促进效率的提高。

三、竞技体育对促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健康发展的作用

1、竞技体育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社会是一个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构成的交互场所,每一个人在社会当中都不同地充几种、甚至多种的社会角色。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身份与他人交往,能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进行相应调整,作出恰当的、合乎角色的反应。这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表现。而体育运动场合,恰好能为人们学会承担社会角色提供优越的环境与适宜的条件。比如,某个班在分组进行篮球赛时,两个组各自的边锋、中锋、后卫等各个角色都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通过与该地位相适应的角色行为而产生相互的社会关系。由体育而结成的社会关系中,每个角色都有获胜的权利,获得嘉奖的权利和按照规则进行技术动作的权利,同时也有遵守体育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和技术规范的义务。社会角色是完成社会活动的必要的社会形式和个人的行为方式,通过体育角色的学习使同学们懂得了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的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行为的期望,有利于人们懂得“做什么像什么”的社会意义。为将来走向社会适应各行各业的需要,干好本职工作打下思想基础。通过体育活动角色的学习,还可以使同学们体会到经过个人努力是可以成功扮演各种角色的,从而体验出人的主观努力是改变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对于现代青年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2、竞技体育可以提高学生奋力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竞技体育比赛种,无论什么项目竞技体育都包含强烈的竞争精神、挑战精神、超越精神和合作精神,这些精神对培养了大学生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拼搏精神正是时代所需要的。竞技体育磨炼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奋力拼搏的精神,使大学生在今天的社会中,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因为2l世纪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只有具备了强烈的竞争意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随着青少年犯罪的连年递增,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针对当前形式,学校内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利用体育锻炼来缓解心理压力,学习负担、家庭的烦恼、生活的不满、前途的渺茫总在不同程度刺激着人们,尤其是当今大学生,适当的体育运动会起到短暂遗忘的功效;真正的热爱运动,其中环节的刺激,对技巧的摸索,会改变思维并转变注意力,当再次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问题时,会积极的探寻解决的方法,心理压力自然解除。在对我校大二、大三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访谈了解到,体育运动促进他们自我心理调试,他们表示参加集体项目效果更加明显。

3、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健康发展的举措

3.1完善校园体育文化的规章制度,加强场地设施建设

要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规章制度,并加以实施,以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和建设。其次要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良好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锻炼的环境,场地设备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热情。另外,场地安全保护措施加强。随着运动强度和动作难度的加大,增加运动场地的安全保障系数,会大大减少意外受伤。因此,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物质条件的建设,包括建造体育场馆,添置设施、并合理使用已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用品都是重要的。

3.2相关领导层要加大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

学校党政领导将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文化精神作为重点来抓,各院系认真贯彻落实,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充分积累专业及外延知识,是提升个人素质的基石,学校应严格强调积极锻炼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以“校风带系风,以系风带班风,班风带个人”的思路将体育锻炼纳入我校学风建设的目标考核体系,将体育锻炼的内容,形式等不同程度作为测评院系,班级,学生各人的指标禀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出“优秀班级”“体育锻炼优秀标兵”等,树立楷模,形成榜样,激励全体同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3组织体育知识讲座,建设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体育知识讲座是丰富学生体育知识的重要手段,可以请校内外体育专家、运动员配合体育教学任务进行讲座,介绍国内外体育赛事、体育形势、体育文化等,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校学生会和系学生会,在全校范围内,以各学院为单位,定期开展体育知识讲座。开展体育文化节,体育知识月。学校组织体育知识竞赛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可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体育知识,组织班级、年级甚至全校的体育知识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如东北的高校在冬季可以举办冰球赛,滑冰

比赛,内蒙的一些高校可以举办一些博克比赛,摔跤比赛。因此,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各个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特色。

3.4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倡导“自我健康投资”,让积极的闲暇体育消费观深入人心

长期以来,大学生受家庭、社会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体育锻炼是科学、文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观念认识不足,尚未树立正确的闲暇体育消费观。随着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体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体育消费也日益进入到人们的日常消费,上升为与衣食住行同等重要的位置。我们应倡导大学生学会“自我健康投资”,建立积极的闲暇体育消费观,改变把体育看成是一种职业的体育竞技的陈旧观念。按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供需原则、方法、手段来组织大学生体育文化娱乐活动。学校要多组织学生观摩高水平比赛,给学生放一些高水平运动员的录像带,建立相关的体育社团,如在学校中的跆拳道协会,在学校定期组织比赛,以及在全市各大高校进行体育比赛互访交流。

3.5加强体育教学改革,建立高校体育俱乐部

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最终是使受教育者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提高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而运作。因此,要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使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教学方法具有针对性,教学形式具有灵活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高校体育俱乐部是顺应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而产生的教学模式,在课内俱乐部,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老师和自主选择项目,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俱乐部。国内高校应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完善高校发展体制,进快与国际接轨,一方面可以促进体育文化的深入,还可以为国家培养大量的体育人才。

四、结论

1.在竞技体育比赛中,任何项目都包含了竞争精神、挑战精神,这些精神培养了、大学生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意识起到重要作用。

2.在竞技体育的团体项目中,培养出了对集体、团体的荣誉观念。

3.强身怡情,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4.竞技体育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5.竞技体育在高校校园文化中还存在一些不健康因素,如错误的价值观、暴力倾向等。

五、建议

1.完善校园体育文化的规章制度,抑制错误价值观的出现。组织体育讲座,加强场地设施建设。

2.加强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避免暴力现象的产生。

3.相关领导层要加大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建设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加强体育教学改革,建立高校体育俱乐部。

4.加强全校体育教师体育文化素质建设,全面提高体育教学科研与文化发展。

5.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倡导“自我健康投资”,让积极的闲暇体育消费观深入人心。

体育竞技文化范文2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5-3236-05

Analysis on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PENG Yong-fang1,GU Li-xia1,ZHU Hong-wei2

(1.Business College,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2.Economic Colleg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Henan,China)

Abstract: In the circumstance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 order to pla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as a whole and optimize the regional economic layout, it is a strategic choice to strengthen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e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ere was not a strong region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there was not also a unifie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ning on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and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gap was too large which prevented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integration. The situ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the exiting problems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were studied. The purpose was to provide some meaningful counterplots and suggestions for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Key words: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al cooperation; regional economy; integration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渐明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向环渤海地区转移,京(北京)津(天津)冀(河北)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备受关注,但是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相比,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在经济联合组织的数量和规模上尚显不足,在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上还有较大差距,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迫在眉睫。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发展机制和条件

1.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地缘毗邻的城市或地区通过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和渠道,制定统一的区域政策制度、统一的区域规划布局、统一的区域对接措施,在统一的区域发展战略指导下,协调彼此的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和行动;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进行合理的地域分工;利用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方向的同一性、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地域的相邻性等特点,实现全区域内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借助于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促进地区间的产业整合与重组,实行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有效的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耗损,以提高区域经济总体效益的一个动态过程[1]。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能保证区域内各方面运转有序、分工科学、扬长避短和合作共赢,从而使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空间格局最优化、经济利益最大化、对外竞争最强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包括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产品市场一体化、区域城市发展一体化和经济政策一体化等多个方面,其实质与核心是区域市场的一体化和区域贸易自由化。

1.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制

1.2.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消除区域之间的各种歧视性政策障碍,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要素向具有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区域集聚。这样就可能促进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形成新的增长极。增长极又具有明显的扩散效应,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在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的作用下,可以提高区域的资源配置效率,使区域经济关系更为紧密,这不仅有利于内部效益的扩大,而且有利于强化区域竞争优势。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从以行政区划为特征的区域格局向以产业互动为基础的经济区域整合的转变,通过统一区域政策,消除区域市场壁垒,加快要素自由流通,使资源在更大区域空间内实现有效配置。区域一体化带动了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使企业能在更大范围内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各个地方经济真正融入区域经济,克服以邻为壑、过度竞争的现状,进行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对区域内各种资源和基础设施实现共享。范围经济的合力就是从这种合作和共享中产生的。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低成本机制。在一体化之前,区域之间由于缺乏统一的政策和制度,往往对贸易、投资等活动实行管理而发生一定的行政性或制度性成本,而履行这些行政管理手续也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费用。在一体化之后,因建立了统一的市场制度和相应的政策协调机制,各种商品和要素流动壁垒会不同程度地消除,必将大大降低其交易成本。而且,区域内各地区之间在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文化距离的可接近性,也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了低成本优势。

1.2.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组织机制有效的经济组织是区域经济成长的关键。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各区域经济主体产生了相互之间通过主动合作推动自觉经济融合的需要,以求实现各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资源在本区域内的有效配置,从而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更需要有经济主体的主观动力,形成有效的组织机制。

1.2.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在目前地方政府主导发展的格局中,建立一个有效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比如,在保持地方经济活力和地方政府的动力的条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区域间、城市间如何分工协作,各地方政府之间如何就经济政策、基础设施、产业合作与重组及利益分配进行协调,并且朝向区域合作和一体化的经济新格局发展,都是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条件

从发展经验和发展的内在要求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条件在于:第一,资源配置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丰富的资源优势,只有通过市场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才会进一步转化为资源开发优势和资源配置优势,为区域经济腾飞增添力量。第二,近邻的区位条件是一体化的天然禀赋。共同的地域空间具有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融、经济相通等特点,对各类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改善宏观区域管理,设立区域合作协调组织等都比较方便,是实施区域一体化最基本的载体和依托。第三,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架构了一体化的沟通桥梁。区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为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创造了条件,为整合区域内资源、促进区域内各方开展合作提供有力支撑。第四,共同的利益诉求是区域一体化的动力源泉。区域经济合作是建立在利益趋同性基础上的,各个地区都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使用上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获得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双赢是区域一体化的基本内驱力。第五,相似或互补的发展模式是一体化的选择基础。由于区域内各个城市或地区的发展模式存在差异性,才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了选择的基础,相似和互补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有利于区域经济融合。

2京津冀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分析

京津冀在经济发展上各有所长,互补性很强。北京拥有知识经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优势,天津拥有加工制造业和海运等优势,河北则拥有重化工业、钢铁产业和资源等优势。强化京津冀更深层次的合作,将更有利于三方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2.1京津冀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从2004年共同签署《廊坊共识》到2008年签署《北京市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合作的会谈纪要》和《天津市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京津冀合作的思路和目标更加明晰。2006年3月,京津冀区域发展合作研究第一次联席会议在廊坊召开,会议分析了京津冀区域发展与合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对建立长期合作研究制度达成若干共识。随着京津冀三地政府协作组织和协作机制的相继建立,政府间的合作日趋频繁,有效推动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2]。

2.2京津冀跨行政区的产业转移发展迅速

受市场力量的驱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京津冀都市圈跨区域的产业转移频繁。一些不符合北京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和环境要求的产业因此搬迁到河北具有较强产业基础的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首钢落户唐山曹妃甸。同时,河北在正定投资58亿元打造北方最大的纺织工业园区,吸引京津等地纺织企业入驻。并且,近两年由京津向河北单向转移的局面已有所逆转,华龙、神威、恒利这些急需扩张的河北民企也纷纷进京。这种布局有利于京津冀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和合理的产业梯度。

2.3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近几年来,北京、天津与河北一直在紧密协作,联手推进区域内海港、空港、公路、铁路多种运输能力建设,以构建一体化交通体系为“突破口”,合力启动区域经济高速增长引擎。比如,京津城市轨道、京津第二条高速公路已陆续竣工投入使用;京承高速三期已于2009年9月全线通车;京昆高速京石段、京台高速京冀段已于2009年开工建设。到2011年底,京石铁路客运专线将提前通车。随着京广客专、京沪高铁、津秦客专、保津城铁等工程的建设和逐步投入运营,快速轨道将织就“京津冀快速交通圈”。交通一体化将为京津冀实现区域经济融合提供重要保障。

2.4京津冀区域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升

随着京津冀地区经济交往活动的增多,三地逐渐在市场开放方面加大沟通与合作力度。而且,京津冀都市圈快速交通体系的初步建成以及无障碍通信的实现,为三地在投资、贸易、旅游、企业合作等方面逐步开放市场提供了基础。多年来,国家发改委和京津冀发改委一直为促进区域交流与合作、排除市场和政策障碍进行协调,研究当前和近期区域合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规划和意见,为打破区域界限、推动区域内市场一体化运作提供良好环境。

2.5首都经济圈将成为京津冀区域合作新平台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打造首都经济圈”的提出,让该区域合作有了一个新平台。据了解,北京市已确定在“十二五”时期深入开展与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合作,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显著增强服务区域、服务全国的功能,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和首都经济圈形成。包括加快京石、京张、京唐等城际高速铁路建设,实现与津冀等省区市的快速交通联络;深化与天津港、唐山港的合作,促进贸易便利化;积极引导产业沿京津塘、京保石、京唐秦等发展轴向外辐射发展等。

3京津冀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困难和障碍

3.1各自对区域经济合作的态度存在偏差

北京的发展总是以自己为中心,要求津冀为自己提供方便和服务,在产业转移、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也是如此。天津也凭借北方经济中心、滨海新区特殊政策和龙头大港地位,比较热衷于自身发展,对京津冀都市圈建设失去热情。而河北总期望通过与京津合作带动自己发展,所以对区域一体化是最热心的[1]。原本处于一个共同的地理环境单元,但河北与京津并不能获得同等的发展机遇,不公平竞争导致区域经济畸形发展,影响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区域经济宏观效益整体水平的发挥。

3.2市场意识淡薄,缺乏区域合作与一体化的观念

受传统计划体制和行政区划的影响,各地长期实行行政垄断、贸易保护、市场分割、自成体系的封闭政策,各省市在发展战略和思路上各自为政,缺少协调和沟通,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他们缺乏利用市场机制推进区域合作的意识,过多习惯于政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由于市场意识淡薄,区域合作意识不强,导致各地区生产建设重复布局和产业结构趋同。

3.3尚未建立高层次的区域合作、磋商与协调机制

近年来,虽然京津冀高层领导进行了双边互访和多边协商,但这种区域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是一种倡导式的磋商机制。目前,区域内合作组织形式松散,协调机制和决策机制的制度化程度较低,一直未能建立起正式的高层协调机制,限制了地方政府间的深度合作。当前京津冀区域政府协调机制的形式仅限于首长联席会、协调会和合作论坛,仍未能就区域内的产业分工与重组、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治理等战略性合作问题进行深入磋商并达成共识[2]。

3.4政府缺乏有效的参与和导向,没有协调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区域经济本应是协同发展的,但由于京津冀区际分工体系不合理和运行机制不完善,导致市场分割、贸易摩擦和恶性竞争时有发生。目前,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仍然限制在行政区范围内,政府之间缺乏区域层面的审视,区际协调沟通组织和机制缺失,使区域经济组织与区际经济活动始终处于无序、混乱和松散的状态。特别是区域经济在不受中央或区域协调组织宏观规划与统筹布局的控制下,区域内劳动地域分工规律、整体效益规律和协调发展规律很难对区域经济产生有益的影响。

3.5市场发育滞后,尚未形成区域统一市场

从根本上讲,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市场的一体化,是各种资源和要素在区域市场内部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结果。目前,虽然京津冀在市场开放等方面开展了初步合作,但开放程度却不够深入。由于市场发育不足,并且京津冀在生产要素市场建设、供求信息沟通、政策支持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3],所以京津冀之间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与共享还不够充分,阻碍了京津冀区域经济融合和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

3.6产业结构趋同,产业互补性差,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链

多年来,京津冀各自为战,城市发展目标相似,在产业政策上追求“大而全”,导致重复建设和产业同构趋势加剧,相互之间争资源、争项目、争投资等过度竞争和封闭竞争现象严重。由于经济同构、互补性差,加剧了资源的过度集聚,使北京的首都优势、天津的港口优势和河北的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没能协同发挥,未能形成区域整体的竞争优势。而且,产业结构的趋同使京津冀经济圈内无法形成合理充分的产业链条。京津作为中心城市,对地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强,三地产业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区域内强大的产业链,没有形成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4]。

3.7“空吸现象”拉大了区域发展差距

一面是京津强烈的集聚效应,另一面是京津较差的辐射效应,导致河北的优势资源不断向京津聚集,从而形成“空吸现象”,使周边地区发展相对迟缓,产生了今天的“环京津贫困带”[3]。这样可能使京津失去经济腹地,形成“孤岛型”中心城市。若没有经济腹地的物质和资源支持,京津的辐射带动能力就非常有限,使河北无法分享京津的发展成果,也就很难承接京津两地的产业转移。这是不利于区域协同发展的。

另外,“谁来做地区老大”的意识形态一直在作祟,尤其是京、津两个直辖市在区域内的定位和协调问题,使三地缺少实质性联合。如果谁都想当“老大”,以牟取更多的资源,而不愿承担更多的责任,也不愿与他人共享,那么经济一体化进程就不会得到深入发展和强化。

4京津冀加强区域合作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4.1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目标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要对各地区的发展目标进行整合,使京津冀在发展目标上达成共识。目标整合的目的是实现京津冀对资源利用和要素配置的均等化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追求社会公平,缩小区际差距。为此,应发挥产业扩散、经济扶持与财政优惠政策的积极效应,建立财政转移、产业转移、人才转移和科技转移四个机制,发挥京津和河北省中心城市的优势,对周边落后地区给予财政补助和产业带动,以平衡不同区域经济主体的能力差距,实现协调发展。

4.2加强各层次主体之间的密切配合,建立政府间协作机制

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是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模式,从长远看,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融合应当由市场力量来推进,但由于目前我国仍处在转型时期,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所以政府的推动和协调作用是必不可少的[5]。各地政府要齐心协力,相互依托,优势互补,共谋合作发展大计。各层次主体之间要彼此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构筑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框架。

4.3建立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

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主体功能定位上的差异性。相对而言,京津处于产业链的高端和上游,是资源的使用者和受益者,而河北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是资源的输出者,在土地、供水、生态、人才以及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将为京津提供很大支持。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河北可能承接来自京津的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面临环境上的巨大牺牲。因此,京津冀在要素配置、产业分工、环境治理等方面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为此,京津冀应尽快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和补偿机制,如实行优惠政策、进行区域援助、完善转移支付以及制定水资源补偿机制和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等,以协调各方发展利益,实现三方合作的共赢,提高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稳定性和长效性。

4.4建立一体化的市场体系,清除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

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本质要求。因为统一的市场体系不仅可以促进区域经贸合作,促进货物、服务和资金自由流通;而且可以加强区域的商业竞争力,增强投资者对整个区域经济的信心;还有利于要素的流动和集聚,推动微观企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6]。为此,京津冀首先要联手完善商品市场,发展物流与贸易合作,建设区域农副产品统一市场。其次,相互开放和发展要素市场,突破体制障碍,合作发展劳务、金融、产权、房地产、技术等要素市场,最终促进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

4.5明确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优化区域空间产业布局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和曹妃甸工业区的开发建设,京津“双核”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京津冀重点产业发展区如何分工布局,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问题。总体上看,北京应充分发挥其人才、技术、信息齐备的首都优势,重点发展具有更高层次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金融产业和“总部经济”;而天津要进一步发挥港口和滨海新区的作用,增强物流业、现代制造业、海洋产业和研发成果转化基地功能;河北则应从资源和基础条件出发,除继续加强发展传统的重化工业、生态和特色农业以及有比较优势的医药、纺织等行业外,还应充分利用产业梯度转移的大好时机,接收京津转移出的部分产业,以提升自身的产业结构[4]。

4.6建立分工合理的城市体系

一个合理的城市体系,应当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分工合理,其功能外溢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城市间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组合性和互补性。京津冀都市圈应构建以北京为中心,以天津、唐山、石家庄为次中心,各市合理分工协作的城市体系[6]。将北京定位于政治、文教、科技、国际交往、国际金融和信息产业中心;将天津定位为重化工、外贸口岸、商业、电子产业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将石家庄打造成中国药都、华北重要商埠、现代物流基地和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中小城市要接受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充当大企业的加工基地。

4.7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整体效益的发挥[5]。因此,加强统筹规划,建立起京津冀衔接配套与功能共享的基础设施,实现三地交通运输设施、电信网络、能源设施、旅游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对接,是当前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放眼国内,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经济区域内,各级政府和市场主体通过实质性合作所表现出来的区域一体化的经济绩效和社会效应,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动力去努力建构一个行之有效的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由各类企业组织参与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而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刘新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几个概念与原则[J].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3):127-131.

[2] 王海稳.试论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困境及路径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8(4):93-95.

[3] 王秀玲.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探析与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3):52-55.

[4] 祝尔娟.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产业升级与整合[J].经济地理,2009(6):881-886.

体育竞技文化范文3

当然除了这些主要数量指标以外,当前的全球化趋势与19世纪在金本位制下所达到的经济一体化(全球化)也有质的区别。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卷入这场全球化过程的国家、地区更多,更广泛,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它所涉及的领域更多,更深入,层次更高。尤其重要的是,企业的全球化过程,跨国公司的发展所达到的程度是空前的。我习惯于用公司一体化的概念来概括这一过程(corporateintegration)。根据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可以把公司一体化分成若干层次,我们这里不去仔细分析它们的区别。但概括地讲,全球范围内公司一体化网络的建立,使得从R&D到生产再到销售的整个价值增值链的各个环节,被按照最有利的区域布局安排在世界各地,使全球范围的国际分工越来越多地转化为企业内部的分工,再加上相关企业的战略联盟,又大大扩大了企业(公司)一体化的外延。企业的国际化、一体化的这种趋势,已经使世界市场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真正象微观经济学中所描绘的那种纯净的市场机制所涵盖的交易的范围越来越小。世界市场已经由跨国公司这一只只“看得见的手”给组织起来了,变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于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的产品出现了。这种产品,由于它的价值增值链占据了世界各地最有利的区位,所以在它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全球的集合优势,而不单纯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区位优势。

这个事实所产生的影响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理论的影响。这种情况对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特别是以要素禀赋论为核心的经典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这样一种全球化商品在国际间的流动,很难用反映一国区位优势的要素禀赋论来解释。如果做实证分析的话,你会发现这种理论对当今国际贸易的发生机制和商品流向的解释力一定要大打折扣。最终商品的出口国或许只具有加工组装方面的优势。

第二、对企业的经营实践的影响。全球化商品的出现,使那些没有进行跨国经营的企业被推到绝对被动的境地。只局限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进行发展,它的产品充其量只能具备这个国家的区位优势(具有国家特征的优势)所赋予的竞争力。如何与集全球优势于一身的那种全球化商品相竞争,是可想而知的。过去人们所关心的是企业具备了哪些优势才能开展跨国经营,现在更重要的问题是跨国经营本身就是企业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那么这些企业如何生存?出路何在?一个办法是求助于政府,在对外封闭、与世隔绝的状态下寻求发展,这条路显然不合潮流。

另一条出路恐怕只有在开放条件下去寻找。既然国际生产已经形成越来越密集的全球一体化的网络,那么如何在这样的网络中的某些环节找到自己的位置,变成国际生产一体化网络中的一部分,找到这样的位置再谋求发展,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举例来说,我们说中国的汽车行业在短期内难以在整车的出口上有所作为,但是可以选择发展零部件生产。但是这显然有个前提,就是要先将自己纳入世界汽车行业国际一体化的网络中去,否则你自己生产出来的零部件是为谁配套的呢?你知道人家的规格和性能上的要求吗?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发展合资合作乃至于与跨国企业的战略联盟,不只是你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而更是生存竞争的需要。为了得到政府给合资企业的优惠政策而去寻求合资合作,与上述这个主流不合拍。

第三、关于民族经济和民族国家政府的作用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民族经济的概念也要进行必要的重新思考。首先,我们上面提到的真正实现了全球化的跨国公司,它们的国籍的观念已经淡化,尽管我们还不能说它已经完全消失。正象湖北大学柳剑平教授在他的论文中指出的那样: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社会中经济联系和交往活动的“完全行为能力”主体,其个体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并非完全一致,它实现“个体利益”的市场规则并不完全服从于国家实现“整体利益”的博弈规则。西方早有一种说法,判断一个企业的归属问题不仅要看它的shareholder(stockholder),而且要看它的stakeholder。也就是说,企业的所有者是重要的,但从更广的意义上,所有与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人们的归属问题也是重要的。美国的跨国公司来中国经营,你不把它看成是中国的,是可以的;但它在什么意义上、在多大程度上还是美国的?这也是个问题。当然跨国公司与其母国的关系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做详细分析。

另外一方面,我们来看看政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的政府之间的竞争关系也将成为全球化的。这种竞争关系的核心内容是,每个政府在它所管辖的领土范围内通过提供一整套制度来创造一种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环境。这种服务的提供是通过“准市场化”的机制来实现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包括本民族的和外族的),在“国民待遇”的原则下,以税收作为代价来购买这种制度,以获得在这个领土范围内发展的机会。创造一种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机会,不是给予某些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所能比拟的。这是全球化背景下政府间竞争的一个特点。

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直接的目标:一是税收收入最大化;二是国民福利最大化。至于财富的创造过程具体是由什么人在组织的,并不是最重要的考虑。只要财富为这个领土范围内的公民所享有,就是可取的。

当然根据这两个目标,政府也可以有意扶持某些产业。但是需要注意,政府鼓励的是某个产业的发展,那么为此而制定的优惠政策应该惠及所有有意投资于这个产业的投资者,而不仅仅是外商或者内资。既然要扶持的是一个产业,而不是哪一类的投资者,那么所有投资于这个行业的投资者,无论是外商还是内资,也不论是国内的国有经济成分还是非国有经济成分,都应该享受同样的待遇。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可以创造真正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二是可以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加快重点产业的发展。这里有一个基本点需要重申,政府要扶持的某个新兴产业,而不是哪一类人,哪一类投资者。

体育竞技文化范文4

流域经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合作是以江河为纽带和轴心,通过区域内水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优化与整合,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具有开放性的经济区域。[1]虽然流域经济不同于以行政区为划分标准的区域经济,但是,以流域作为经济活动空间,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域经济不仅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文明史,就是一部流域文明史,流域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生长点,河流两岸是各行政区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例如,我国历史上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欧洲的多瑙河流域,等等。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河流都是流域经济的纽带,主要的产业都集中在流域区,流域经济在区域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珠江流域不但在天然河系、生物区系上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在交通运输、物质交流、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珠江是我国三大河流之一,珠江流域地处滇、黔、桂、湘、赣、粤六个省区,流域面积44万km[2],河长2000km,水量丰富,年径流量为3000亿m[3],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12.3%,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5.7倍。经过“八五”、“九五”的建设,珠江已经成为带动流域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从香港始发的万吨海轮可逆江而上,直达广东港,千吨级船舶可直达梧州、桂林、贵港和南宁,120吨级的机动船可进入红水河和南盘江。[2]同时,南昆铁路和成都至广西北海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使广州尤其是珠江下游三角洲地区对中上游地区的辐射能力增强,便利的水陆交通,加强了流域内的人员交流和物资流通。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一些国家和地区利用世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一举跨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虽然1997年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但近年来,经济迅速恢复。珠江流域具有优越的区位,整个流域地处我国南方,濒临太平洋,面向东南亚,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地理优势,又具有亚太地区中心的重要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已经跻身于世界新兴工业化地区之列,香港是亚太地区的金融中心和世界贸易中心,拥有资金、技术、信息、国际市场营销网络等优势。中上游的广西和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山脉同缘,江河同源”,拥有我国通往东南亚的最重要的战略通道,区位优势不言而喻。因此,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加强流域的经济合作,实现流域内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一个强大的经济集团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珠江流域揽括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的区域经济特征,它以其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在我国流域开发中,特别在西部开发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目前情况下,通过区域经济带的建立和发展,并依靠其联动作用和辐射作用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就一直作为全国率先实行开放的前沿阵地,发展速度遥遥领先,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抓住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创造了非凡的业绩。三角洲地区的深圳、珠海、广州、东莞、中山、佛山、江门等都步入全国50强的行列。据统计,1996年珠江三角洲总人口2166万人,占广东的31%,占全国的1.77%;国内生产总值4474亿元,占全国的6.6%,占广东的70%;出口总额537亿美元,占广东600亿美元的89.5%;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6.6%。但是,近年来,三角洲地区受到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一次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发展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先天不足,因此目前三角洲地区某些产业和产品已经失去或者正在失去比较优势。其次是生产力诸要素发生了变化,劳动力价值低廉的优势正在丧失,导致企业成本迅速上升。因此,向中西部投资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产业阶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上游的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矿能资源极为丰富,如珠江上游的云南省矿藏资源丰富,并且种类比较齐全,有“有色金属王国”、“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之称。中游的贵州煤炭资源居全国第五位,居长江以南各省区之首。广西锰、锑、锡等10种矿藏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水能资源丰富,如云南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7116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位,贵州、广西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红水河水力发电梯级开发是国家三大水电建设基地之一,它将是华南最大的能源基地;[3]珠江流域具有从低海拔向高海拔过渡的特征,纬度低,气候类型复杂,特有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丰富的生物资源;同时,中上游地区还有极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奠定了经济起飞的物质基础,而且也决定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是由于流域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地理、自然条件不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弱点。中上游地区虽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劣势也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落后、人口素质差、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等。通过开展流域经济合作,可以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实现全流域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二、积极开展珠江流域多行业多形式的经济合作

珠江流域的经济合作,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使下游地区的资金、先进技术、人才、经济信息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经验等向中上游地区流动,与中上游地区的自然资源、能源、原材料、廉价劳动力等相结合,以实现中上游地区经济的大发展和下游地区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就目前来看,合作应当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开展资源性合作,为下游地区建立稳定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珠江中上游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是多年来丰富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和产业、产品优势。相反,一些地区随着资源的开采,不是越来越富,而是越来越穷。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的资源开采企业属于乡镇企业,企业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产品大都属于基础性的上游产品,产业链短,加工程度低。同时,近年来,以依托资源优势形成的产业体系,在全国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约束增强的情况下,出现了能源、原材料工业品滞销的现象。因此,当前一方面应当充分利用广东及三角洲地区的先进技术和资金联手开发当地的优势资源,提高产品的加工增值能力,延长产业链,这样,既有助于将上游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又可以为下游地区建立原材料的综合加工、销售、利用基地。另一方面,应当依据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原则,调整投资方向,重点开发那些有市场、发展前景好的能源和原材料加工业。

2.积极开展资产型合作,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包括企业托管、产权转让、收购兼并等,形成新的生产组合和新的竞争力。在20世纪80年代,海外及港澳地区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我国的沿海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当时廉价的劳动力、廉价土地、税收减免等要素的优化组合下,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但是,随着世界性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目前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迫切需要进行经济转型与产业转移。珠江流域的中上游地区经过40多年的建设,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工业为基础和军工企业相结合的工业体系;而且中上游地区腹地辽阔,已经得到了初步开发,土地、劳动力、能源和矿藏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在相应的产业和产品生产上具备或者正在获得比较优势。通过这些产业和产品的转移,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上下流域的产业结构都可以升级,实现结构的高度化,从而双方都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产业的转移,有效地降低成本,也必然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创造出更多的产品需求。

产业的转移,必须通过企业来实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而且也应当成为流域经济合作的主体。因此,应当鼓励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公司、企业集团和民营企业到中上游地区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进行资源型合作。如鼓励三角洲地区的名牌企业与中上游地区的同类企业进行合作,利用中上游地区的土地、部分设备和资金建立生产基地;采用技术转让、产权置换、产品调整、市场转移兴办合作开发项目等等。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与合作。加强中上游地区的基地设施建设,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也是构成产业群落经济基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家和中上游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因此,鼓励下游企业到中上游地区投资不仅会有好的回报率,对于开拓市场、转移投资风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中上游地区的农业、环保、旅游、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且投资环境正在不断改善。当前尤其应当加强在区际交通、通讯信息、江河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与协调,尤其是强化在流域整治规划上的相互衔接,最大限度地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和规模经济效益。

4.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方面的合作。珠江中上游地区之所以落后,其中科学技术不发达是根本原因。要改变科学技术落后的状况,一方面,要靠自身不断努力,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引进技术包括引进国外的和国内发达地区的两个方面。相比较而言,引进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成本更低,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应当积极开展流域地区的科学技术合作,充分发挥下游地区科技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让,技术、专利入股,联手进行科技攻关,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路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中上游地区传统产业升级优化。同时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5.积极开展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方面的开发与合作。珠江流域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近年来,流域各省区都把绿色产业、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加以发展。如云南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旅游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贵州、广西也提出加快旅游业和生物资源开发目标;广东凭借区位优势,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从生物资源开发看,中上游地区由于科学技术落后,开发程度比较低;旅游资源由于跨省区,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整体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生物资源的开发中,应加强流域各省区的合作,尤其是要充分发挥下游地区的科技、人才优势;在旅游业的发展上,流域各省区应尽量做到统一规划,搞好跨省区的流域旅游线的共同开发,加强流域内外的联合促销,实行旅游网络资源、旅游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珠江流域经济合作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目前,珠江流域经济合作与建设还处于自发阶段或者萌芽阶段,目前的合作还是零散和小规模的,流域经济合作的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因此,流域各省市之间的政府,应当加强沟通与联系,达成共识,加强合作的规划与建设,积极引导下游沿江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产业向中上游地区转移,通过流域经济专业化协作与综合发展,最终实现整个流域经济的统一、联动和协调发展,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创造良好的条件,真正发挥东部地区的主力军作用。

2.与行政性区域经济相比,流域经济活动是经济协作式的,而非行政行为。流域经济组织是以经济关系为核心的,而非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政权组织或者部门,因而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松散性。流域经济合作的上述特点,要求在开展流域经济合作中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要求坚持互惠互利,力争实现双赢。[4]但是,单纯的市场调节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合作机制上应当是在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同时,政府部门予以积极的推动和支持。地方政府在流域经济合作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手段,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又必须树立新型的市场观念,避免不正当的干预。

3.中上游地区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体制机制环境,对外开放程度,企业家创业精神,都是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珠江中上游地区传统的自然经济、计划经济观念根深蒂固。要改变落后面貌,必须硬件软件都要抓,不仅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还要消除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克服那种不思进取、肥水不流外人田,怕钱被别人赚走、得过且过的自然经济意识。树立“以开放求发展,以市场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政策换效益”[5]的新的发展观。应进一步把扩大开放与本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切实加强软环境建设,把税收、土地使用、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等方面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改善政策和法制环境,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还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对劳动者的技术培训,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软环境建设吸引下游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方式投向那些具有自身优势的产业,以带动经济的发展。

4.正确处理产业转移与接受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下游地区一些产业向中上游地区转移是必然趋势,那些高耗能产业、劳动密集型、耗用原材料多的产业和产品将向中上游地区转移。这些产业和产品的转移,不仅有利于下游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而且对中上游地区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产业的转移不应当是简单的搬迁,必须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以科技为先导,尽可能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使环境的破坏严格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在决策过程中合理地制定和选择环境与发展政策,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可持续发展受损。中上游地区虽然具有丰富的资源,但是生态脆弱,必须尽量避免那种“边开发、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张敦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2]梁植松.珠江流域整体开发的战略思考[j].热带地理,1996,(1):27.

[3]王文长等.西部特色经济开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体育竞技文化范文5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文化;关系;要求;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1

文化与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一个人的个性决定他的个人风格和独特性一样,一个企业的文化对于企业生产和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文化有着不可复制的特点,并且当前世界经济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文化的竞争,因此,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成为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只有企业不断总结自身发展经验并吸收所在地区、国家以及竞争对手的先进理念,才能使自身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新时期经济对企业文化的要求

自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信息革命推动下,当前的世界经济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逐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的竞争也从“以经济为基础”的竞争转变为“以知识为基础尤其是高科技为基础”的竞争,这种以高科技为先导的知识经济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具体来说是指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对知识的占有和配置,它是一种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构建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上的经济。它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货币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质量、规模和增量不同,它将知识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的特点,因此,传统的以价值取向为中心的企业文化也要发生深刻的变革:首先,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自身的发展理念不在将经济周期看的过重,因为新时期的经济更看重可持续发展,只要企业不断的引进、消化、吸收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理念,就不会因为自然资源的枯竭和市场寿命周期的更迭而影响自身发展。其次,企业不再是以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为主,而是积极主动的去创造用户需求,引导用户消费。第三,企业的管理理念不再以“速度、数量和产值”为中心,而是以发挥人的最大能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为中心。第四,企业对资源配置的价值,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各种稀缺的自然资源,而是企业的智力资源和其它无形资产。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经济时期的企业发展理念、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和企业价值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于这种情况,企业文化也要做出脱胎换骨的变革,以适应时展的要求。从而建立起以智力为支撑,以创新为灵魂,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标志,以持续发展为追求的新型企业文化。

二、构建新时期企业文化的对策

(一)合理选择文化要素

建设新经济形势下的企业文化,需要吸收各种先进的文化。任何事物都有传承性,任何科学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之上逐步突破和实现的。因此,构建新时期的企业文化,也要立足企业和国家的传统文化,并在广泛系统各国先进文化的基础之上,不断构建提升企业的文化底蕴。比如我国以和为贵的处世之道,以诚信为本的道德观,以仁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准则,以义为基准的价值准则,都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当吸收的。这些优秀的文化在企业文化的构建当中,有利于企业站在发展的制高点上来把握全局,让企业持续发展。一般来说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要素应该包括企业的愿景、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的之歌和企业员工誓词六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企业愿景是成就伟大企业的基础。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所认为那样:企业应该思考三个问题,我们是什么,我们将是什么,我们应该是什么,只有这三个愿景都结合在一起才是企业的愿景;使命感是企业确定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标和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它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经营指导思想,也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精神是一种凝聚和激励企业团队精神的一种力量;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一种责任、承诺和矢志不渝的信念;企业之歌是凝聚企业精神和体现企业价值观的歌曲;企业员工誓词是让企业员工凝结企业精神、坚定企业信念,打造个性企业品牌的一种方式,一般在一些集会和庄重的地方集体朗读。

(二)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

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领导的带头作用,企业管理者是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文化自觉,关系着一个企业的兴衰和成败。文化自觉是指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存在价值和经营管理的终极思考,对企业全部经济工作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的理解,是将各种文化规律用于企业管理的理性自觉。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与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先进的企业管理者一定会重视建设企业的先进文化,并将企业文化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之中,进而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也必然是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所创造出来的。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必须能够洞悉市场运行发展规律,诚实诚信经营,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善于在企业内部营造和谐、统一、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并以坚定地信念和科学的管理来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

(三)实施人本管理、培养团队精神

在当前新时期,人成为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而不再是单纯的提高生产力的工具和手段,它成为企业的主人,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因为人的知识、能力和创造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想提高企业竞争力,就必须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文化环境,以利于员工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在企业在平时的工作中要重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重点做好尊重员工、善待顾客,分权经营方面的工作,从而在企业中充分实现人本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不仅要重视企业的利润和产值,更要重视企业员工的意愿,保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进而激发员工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还要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合作协调能力,而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都需要经过相应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价值观念陶冶才行,然后企业员工之间才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然后形成资源合力。

(四)构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所采用大批量、流水线和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所采用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小批量、多品种、高效灵活的非批量性柔性生产,因此,企业组织的小型化、虚拟化、灵活机动高效化将成为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而这样松散的企业组织中,能够快速适应外部环境在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在这样组织结构中没有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连接的枢纽,那么这些小巧灵活的组织单位将会向空气分子一样做无规则运动,四处飞散。知识经济的横向网络结构与工业经济时代的金字塔等级结构相比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组织成员可以在个人职责范围内直接处理事务;其次,各个部门之间日益融和,企业内部之间业务界限、科层界限越来越模糊;第三,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和紧密,合作企业间通过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相互补充和依赖来创造价值,使得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可以使自身利益有所增进,在此种情况下,企业文化应特别重视配合与协作、理解与信任。

三、总结

在新时期,世界经济的竞争已经从过去各种资源的竞争,转变为文化的竞争,一个企业只有拥有先进的文化,才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建立起与时俱进的、具有鲜明特色、适应当前经济的企业文化,以应对新时期经济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晓东.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关系分析[J].中国外资,2011(17).

[2]刘志强.企业文化: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山东枣庄恒泰农村合作银行的实践[J].中国农村金融,2011(14).

[3]张勇.企业文化落地难的五个“缺乏”[J].现代企业文化(上旬),2011.

[4]陈沛然,张升飞.浅谈培育和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J].商业经济,2011(18).

[5] 李国彦,史悦,李艳志.共赢文化奠定中建七局和谐发展之基—访中建七局董事长、党委书记贺海飞[J].建筑,2011(14).

体育竞技文化范文6

摘要:中国经济维持7%以上的中速发展过程中,政府将有更多精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化创造很多就业机会,带来大量的市场需求,是最大的潜在内需和持久增长的动力源泉,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机遇。城镇化中注意防止过度城镇化、大都市病、房地产化、农民工过度边缘化、有速度质量的城镇化等问题。城镇化应该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城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推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和农民工向流出地的回流。

 

关键词: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城镇化与信息化、工业化整合;城镇化与农业化协调

中图分类号:f249.2

一、中国城镇化机遇

研究机构预测2012年的gdp增长接近8%,笔者认为比较客观,但对2013年9.3%的预测,则认为过于乐观。对新一届政府来讲,宁可“低开高走”,不要“高开低走”。想要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比较容易,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依靠天量的财政、海量的信贷以及“楼市、车市、股市”的超常增长使得gdp增速为8.7%。“十二五”规划中gdp增速目标是7%,2012年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前三季度平均增速为7.7%。2012年中国经济前三季度7.7%的增长是在挤压房地产泡沫和摆脱过度依赖外需的基础上取得的,这是一个很好的速度。中国经济维持7%以上的中速发展能保障经济稳定、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中速还可以使政府有更多精力放在调整经济结构上。目前中国经济有六大机遇:人口城镇化、产业高端化、企业信息化、发展低碳化、经济服务化、经营国际化,而最大机遇是来自城镇化。“十”报告首次提出“四化”要同步发展,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要同步发展。这种同步的四化是“新四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其中工业化的核心是要实现创新驱动。为什么要同步发展呢?刚刚结束的美国总统竞选中,罗姆尼曾嘲笑奥巴马:中国gdp增长率达到7.8%,而美国gdp增长率才1.3%。事实上,美国是城镇化完全饱和下的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的差别是两国经济发展速度差异的重要原因。美国的农民占总人口的比率不足1%,而中国有9亿农民。危机期间有人写了一本书《谁来拯救美国?》,答案是9亿中国农民。9亿中国农民从农村走向城镇可以创造很多就业机会,带来大量的市场需求。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潜在内需,也是持久增长的动力源泉。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有六大机遇:人口城镇化、产业高端化、企业信息化、发展低碳化、经济服务化和经营国际化,其中最大的机遇就是城镇化。当然,人口因素对中长期经济发展来说,其作用有双重性,从人口城镇化角度看,是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但从人口老龄化角度看,又是最大的制约,“用工荒”现象就显示出人口因素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二、中国城镇化问题

要将中国的城镇化这件好事办好,需要“五防”。即一是防止城镇化拉美式陷阱,避免过度城镇化;二是防止特大都市的“大城市病”,避免人口过度膨胀;三是防止过度利用“土地红利”,谨防“城镇化”变成“房地产化”,避免过高地价推高房价;四是防止农民工过度边缘化,避免“半城镇化”过高的社会代价;五是防止城镇化快而不优,避免“有速度无质量”的城镇化。

 

(一)防止城镇化拉美式陷阱,避免过度城镇化

2000年,巴西的城镇化率已超过了80%,但是极端的城镇化也带了很多问题,里约贫民窟里居住的人口超过200万,贫民窟里枪支泛滥,时常缺水断电,所谓的厕所更是天方夜谭。巴西申办奥运会最大难题是治理贫民窟,如果贫民窟不治理好,这个国家在奥运大型运动会期间很难运行。我国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也出现了几种不好的城市形态:一是“睡城”,比如北京的通州,每天30万人口在同一时间出城上班,又在同一时间下班回城,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二是“死城”,白天有人晚上没有人,只有产业没有城镇人口;三是“鬼城”,比如鄂尔多斯,耗资50多亿打造面积达32平方公里的内蒙古康巴什是一座豪华新城,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但同时也成了一座无人居住的“鬼城”,街上的清洁工人都比行人多。还有些地方,一场“农民被上楼”的运动正在发生。无数的农民正在“被住进”集中建设的楼房,农民的生活方式城镇化了,但农民的生产方式却没有城镇化;农民上楼了,但农民的鸡、狗、羊等却不能上楼。农民没钱交卫生费、物业费等,“被上楼”的农民宁可睡在羊圈里也不睡在楼房里。这些都是城镇化与工业化严重不同步的后果。

 

(二)防止特大都市的“大城市病”,避免人口过度膨胀

有关研究表明,中国15座主要城市居民每天上班单行比欧洲多消耗288亿分钟,折合4.8亿小时,如果按照上海每小时创造财富2亿元的标准来折算,15个城市每天损失近10亿元人民币。如今在北京,一场小雨就能造成北京交通严重阻塞,一场暴雨就足以使北京交通瘫痪。2011年下半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公布了全球1100个城市空气污染的调查报告,北京的空气质量更是“千里之外”,排在了第1035个,在100个首都排名中也属倒数。

 

(三)防止过度利用“土地红利”,谨防“城镇化”变成“房地产化”,避免过高地价推高房价。

当前高房价是阻碍城镇化的一大难题,而高地价和高税费在房价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70%。面包贵是因为面粉贵,“城镇化”变成“房地产化”,导致地价推高房价,并且出现了人口快速城镇化、土地高速非农化以及农村严重空心化,这与四化“同步”的理念完全不相符。过去10年,中国人口城镇化远远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了69.8%,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75.1%,但城镇常住人口仅增加了28.7%。城镇化也明显滞后于工业化,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9.68%,而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为89.8%。

 

(四)防止农民工过度边缘化,避免“半城镇化”过高的社会代价

虽然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1.27%,但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却只有约38%,这意味着1.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及享有城镇居民待遇。大量的“钟摆式”和“候鸟型”人口流动造成了巨大的社会代价。目前,我国约两亿农民工中的80%是单纯的劳动力转移而非家庭式迁移,家庭生活重心仍保留在农村。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三留人口及空心村等。数据显示,在农村人口中有5000万留守儿童、4000万留守老人、4700万留守妇女,失地农民大约4000万~5000万。这种不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牺牲了“三代人”的幸福。

(五)防止城镇化快而不优,避免“有速度无质量”的城镇化

何为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不应是钢筋混凝土的简单堆砌,而应是农民市民化的转型;不应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割裂,而应是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的推进;不应是工业化被动牵引下的人口候鸟式的迁移,而应是家庭式移民和农民工回归推动

工业产业布局;不应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而应是打造绿色生态和智能科技的新宜居城市。

 

三、中国城镇化发展路径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要与要与新“四化”同步,具体路径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城镇化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二是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城市;三是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通过农业现代化满足城镇化所需要的劳动力需求;四是推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和农民工向流出地的回流,缩小地区差异,缓和特大城市人口膨胀。

 

(一)城镇化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城镇化要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不能搞“空城计”,要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带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一般以产业发展为背景和推动力。在西方发达国家,合理的城镇化进程基本都是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之上。现阶段我国工业化仍处于中期向后期高级阶段转变的过渡时期,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城镇化奠定基础。

 

(二)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城市

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提高城镇化质量,发展智慧城市。十报告特别提出,要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目前,上海外来人口有900万,北京外来人口有700万。因此,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量”的扩大,更要重视“质”的提高,要由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到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建设“幸福城市”、“智慧城市”、“和谐城市”。“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我国内涵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推动我国发展方式转型,有利于抢占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

 

(三)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通过农业现代化满足城镇化所需要的劳动力需求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就是农业规模化和资本化,但是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中国的农业人口必须大幅度减少,要让更多的农民进城,促进农民“市民化”。美国农民不足1%,日本农民不足5%,而我国农民占比将近50%,农业规模化谈何容易。

 

(四)推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和农民工向流出地的回流,缩小地区差异,缓和特大城市人口膨胀

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已经不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应该把其他类型的城市发展起来,来疏导大城市过度膨胀的人口。十报告也提出,要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重庆的“十二五”规划就提出,建设四级城镇体系架构:一级是主城区特大城市,二级是6个大城市,三级是25个区县城中等城市,四级是100多个小城镇。我认为,其中最有潜力的就是县城中等城市。把县城作为中等城市来建设,这样可以疏散特大城市的人口。现在农民工融不进城市,像北京这样地方,给他们户口也没办法完全融入进去,但是他们又回不去农村,所以很多农民十分纠结。要通过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引导农民工回归,鼓励“农海归”(由沿海回归流出地创业就业的农民),实现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引导和鼓励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仅能够解决自身就业,而且在扩大就业方面具有倍增效应。在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有几千万人失业,外国人都感到很震惊,但是我们是如何解决这部分失业人员的呢?主要是通过农民工回乡创业以带动就业。富士康从深圳迁移到郑州,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增加的用工需求,保守估计不少于50万人,产生了强烈的就业带动效应,并且改变了人口流动的格局,现在郑州本地打工比例已经超过了外流劳动力的比例。

 

参考文献:

[1] 辜胜阻,李永周.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0,(6).

[2]辜胜阻,徐进,郑凌云.西部开发中的人口迁移与城镇化及其借鉴[j] .中国人口科学,2002,(1).

[3]辜胜阻,易善策,郑凌云.基于农民工特征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 .人口研究,2006,(5).

[4]辜胜阻,等.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热点问题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辜胜阻,郑凌云,易善策.新时期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与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

[3] 辜胜阻,易善策,李华.城市群的城镇化体系和工业化进程——武汉城市圈与东部三大城市群的比较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07,(4).

[4] 辜胜阻.统筹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改进低价工业化和半城镇化模式[j].中国人口科学,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