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综合能力素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个人综合能力素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个人综合能力素质

个人综合能力素质范文1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英语 综合能力 教学改革

一、引言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2006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实施标准》(试行),英语教学要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培养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这里,所谓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主要指的是听、说、读、写能力。这要求教师实施积极的课堂策略,⒔萄У乃边活动统一起来。其中,教师采用何种方法组织课堂,以怎样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关键因素。就目前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现状而言,虽然素质教育理念已畅行多年,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评分标准和教师自身观念的影响,高中英语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重成绩、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重统一培养、轻个性发展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很多高中英语老师在课堂上仍然以“讲”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习惯了被动的接受知识,丧失了主动学习的欲望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潜能的开发。

二、新课标下高中英语综合能力培养现状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课标下高中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1.教学方法陈旧单一。近年来,由于新课标的推行,很多高中英语教师意识到自身教学方法上的不足,加之建构主义、人本主义以及多元智能理论的推广,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英语教师仍然无法满足新课标对英语综合能力培养计划的要求,在教学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教学方法一成不变,教师“填鸭”居多,学生独立思考空间较少,互动以师生互动为主,生生互动较少,死记硬背内容居多,个性发展和创新需求较少。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综合素质的培养。

2.注重读写,忽视听说。由于受高考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多教师过分强调英语读写能力,而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使英语综合素质发展失衡。以全国高考英语试卷分值

(满分150)来看,阅读理解所占分值40分,语言知识综合运用(完形填空和综合填空)占45分,写作占35分,总计120分,而听力只占30分。因此为了提高升学率,英语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读写教学,尤其是阅读理解和写作。其实,英语素质的提高强调各个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忽视听说能力会导致“哑巴英语”,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大降低。

三、新课标下高中英语综合能力提高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和现状,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课标下高中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1.英语教学形式多样化,加强对听说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已不再是简单的应试,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培育综合能力过硬的交际人才。课堂是高中生英语综合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教师应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个人能力得到提升。如在讲解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三单元《The Million Pound Bank》时,教师可以以情景模拟的形式进行授课,安排学生若干个人为一组,以根据课文表演短句的方式将课文展现出来,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喜好自由选择扮演的角色,也可以根据原文适当调整自己的台词,使其兼具趣味性和创造性。这样不仅使学生熟悉并掌握了教学内容,也调动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口语交际的机会,锻炼了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方式的培养。在英语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开展高效率的学习。首先,课前预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目前网络十分发达和便利,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网站和途径提前对课好功课,了解写作背景,以及重点、难点。事实上,课前预习是很好的自学时期,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系统的阐述问题,这样在听课的时候就能有张有弛,加深印象。其次,光从课本上汲取养分是远远不够的,拓展知识面对于高中生提高英语综合能力来说十分必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每天利用闲暇的一点时间阅读课外英语读物,如《英语学习》杂质,BBC新闻,China Daily等,也可以听VOA、可可英语,或者用英语写日记、听英文歌,使自身的英语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得到综合的培养和提高。

四、总结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从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入手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刻不容缓。英语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也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积极拓宽学习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英语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个人综合能力素质范文2

因此,我们应该在考虑如何培养出优秀选手的同时,更多地关注目前逐步设立的培养体系是否能协助我们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并且逐步形成一个可行、实用而且能广泛培养人才的体系,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技能强国。而这一系列的反思,是从迈向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开始的。

世界技能比赛让我们从技术角度总结出很多经验教训,比如一些细节上做得不够好,对评分标准的理解有偏差,没有掌握判罚重点和尺度,错误理解导致不应该的失分。但是这些方面的不足大多都可以归结于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因为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会影响一个人在陌生环境、紧张情况下的分析、判断、调整、决策能力。如果从技术角度出发,汽车喷漆项目通过集训已经准备得很完善了,但在比赛时很多细小的因素会变化。比赛中,选手出现失误之后需要重新判断和选择,如果选手综合素质不够好,不能随时做出最优选择,就会直接影响比赛的成绩。这就引发我们思考:如何培养优秀选手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尽可能多地在高标准、高要求的企业工作,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在这次汽车喷漆项目比赛中,西欧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在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中,实行双元化,更多和企业接轨,使选手从学生时代就在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所以,职业学校、学院应该和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专业教学老师们掌握先进的技能,在企业的协助下,建立合理的实习制度,穿插实习,以培养出具备优秀综合能力的职业技能人才。

目前,汽车喷漆行业面临人才匮乏的困境,但是由于社会、家庭、职业院校学生对汽车喷漆行业现状及发展情况不是很了解,认为从事此行业辛苦、对身体有害,因此不愿意学习及从事汽车喷漆专业。其实,只要做好劳动保护,从事汽车喷漆行业是不会有职业健康风险的。很多汽车喷漆行业的专家、优秀人才,都在能够确保劳动保护的企业工作多年,成为专业优秀人才。其次,汽车喷漆行业的技术含量较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大型组织如世界技能大赛,都需要拥有长期经验的高水平人才。所以我们需要一些体系和平台,让社会和家庭全面认识这一专业。

缺乏人才的现象在俄罗斯、马来西亚、台湾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同样存在。正如此次参加世界技能比赛的一些国家所言,参加世赛的一个作用,是通过选拔、比赛、宣传,增加社会对行业的了解,提高社会对行业的认识,得到认可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要实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更好的组织选拔、宣传体制,使各地企业、院校、个人能够踊跃报名参加选拔,扩大影响力,利用蝴蝶效应促进社会各界对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关注度、积极性,这样我们就会离实现技能强国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个人综合能力素质范文3

关键词:研究生;综合能力测评体系;层次分析法;国家奖学金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061-03

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思想政治觉悟、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健康身心以及职业发展能力等。研究生综合能力的高低是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直接体现,也直接反映在研究生毕业求职和职业发展中。科学合理地评价不同阶段研究生综合能力,能够有效帮助高校推动研究生素质教育,检验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有利于高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利于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

一、研究生综合能力测评体系研究现状

许多国家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进行了大量研究与实践,对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美国,对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是通过课程学习、资格考试、选题、实践能力、论文质量等方面进行,尤其把重点放在课程结束后的资格考试和论文开题审核这两方面;英国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主要强调独立工作能力、文献综述、学位论文是否有创造性成果、论文答辩等方面。日本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重视对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看重研究生创新能力。德国对研究生课程学习要求不高,但是对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和工作能力要求严格。这些国家在开展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评估方法和理论:如泰勒的“行为目标评价模式”、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模式”、斯克里文的“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以及斯塔克的“应答式评价模式”等。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晚,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很对高校和学者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方法、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济大学虞丽娟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并将知识、能力和人格三要素扩展为32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才质模糊评价系统;华北电力大学易晓喻等以学校日常单项评价评分为基础,建立了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优、良、中、可、差”五个级别来评定研究生综合素质;宁波大学张云华等利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专业理论、思想道德素质、实践能力及扣分项目4个方面中的9个相应指标,构建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虽然很多高校对研究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进行了不同研究,但基本上针对研究生群体总体能力评价方面,没有考虑研究生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因此无法客观地反映某已培养阶段研究生培养效果。此外,研究生综合能力评价影响因素众多,许多学者均是结合本校本专业实际和工作需要开展研究,评价模型中评价的因素和考评重点各有侧重,很难将某一种体系直接应用到另一个高校。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培养阶段研究生综合能力测评体系开展研究,建立一套针对不同阶段研究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动态反映不同阶段研究生培养效果,对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1.开展调研工作。通过发放问卷、座谈交流、邮件征求意见以及调研走访等方式,开展研究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调研。(1)问卷调研。本次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制定并发放调查问卷100份,调查覆盖硕士生各个年级。(2)与学院教师代表、组织学生组织负责人以及班级代表开展座谈研讨四次。(3)通过邮件征求全体师生意见,收到导师反馈意见数十条。(4)对兄弟院校走访调研。走访了大连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调研了兄弟院校研究生综合能力测评体系和评价指标。

2.确定研究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根据调研反馈和传统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要素,确立了不同年级研究生综合能力测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针对一年级研究生,指标体系包括学习成绩(GPA)、科研学术成果、社会工作能力及日常表现以及科学技术活动等4个一级指标以及5个二级指标;针对二三年级研究生,指标体系包括科研学术成果、社会工作能力及日常表现、科学技术活动以及突出贡献等4个一级指标以及5个二级指标。

三、综合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权重构建

综合座谈研讨、意见反馈、问卷调查和数据测算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不同阶段工科研究生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调研反馈和教授意见征询,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确定评价体系所包含的指标要素、层级、权重等相关内容;对要素进行排序,对权重进行预估。根据Saaty等建议,采用数字1-9及其倒数作为标度(表2)。

对于一年级研究生,一级指标考虑GPA(B1)、社会工作能力级日常表现(B2)、科研成果(B3)以及科技学术活动(B4)四个指标,一级指标对目标层判断矩阵如表3。

权向量及相关检验值计算结果如下表4。

由以上权重值和检验值,利用随机一致性指标(CR=0.09164771

对于二级指标相对于B2层的判断矩阵,同样使用上述方法。判断矩阵表5。

权向量及相关检验值计算结果如下表6。

表中(CR=0.04371

对于研二、研三各年级,一级指标考虑社会工作能力级日常表现(B2)、科研成果(B3)、科技学术活动(B4)以及突出贡献(B5)四个指标,一级指标对目标层判断矩阵如表7。

嘞蛄考跋喙丶煅橹导扑憬峁如下表8。

表中(CR=0.05661698

根据层次分析法所得各指标权重系数,结合各年级学生特点,构建不同年级研究生综合能力评价公式如下:

研究生一年级:M=B1×70%+B2×15%+B3×10%+B4×5% (1-1)研究生二、三年级:M=B3×70%+B2×15%+B4×10%+B5×5% (1-2)式中:B2=C1×35%+C2×30%+C3×20%+C4×10%+C5×5%

四、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在国家奖学金评审中的应用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采用差额评审,专家评审委员会根据个人答辩和综合能力展示打分确定。2015年、2016年采用本研究提出的研究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初选出的国家奖学金答辩候选人,专家打分结果和测评得分吻合度较高(2015年吻合度0.84,2016年吻合度0.92),而2012至2014年未使用本测评体系的吻合度仅为0.77左右。根据结果对比,可以间接反映出本测评体系能比较客观地反映研究生不同培养阶段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裴劲松,张影强.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理论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9):24-27.

[2]虞丽娟,孟宪明.大学生才质模糊评价系统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7):4-8.

[3]易晓喻,张照青.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4):54-57.

[4]张云华,等.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5):64-67.

Study of Comprehensive 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Different Stages of Master Students

REN Feng,ZHANG Bing,WANG Qing-fe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BUCT,Beijing 100029,China)

个人综合能力素质范文4

一、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加强高职教育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应以对学生今后的人生目标指导为切入点,进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特性和潜在优势,能对自身价值进行准确定位,从而避免在入行过程中出现盲目选择的现象。

(一)加强高职教育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结合自身特点掌握知识与能力,提高素质,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自我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二)加强高职教育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利于加强与行业的衔接,缩短职业适应期,综合能力培养应建立在行业需求的基础之上,根据行业、人才市场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设计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立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训双轮驱动的教育教学机制,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有效缩短学生步入社会的职业适应期。

(三)加强高职教育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合理安排时间,增强学生及行业需求,更加客观科学地设计自己的人生规划,合理安排在校的学习时间、学习资源,增强学习效能,实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实现大学生的成功就业与职业、事业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加强对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可以使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择业观,正确定位。

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部分学生政治观念模糊,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趋向于实用主义,重功利讲实惠,缺乏长远打算、远大理想、抱负和社会责任感,因而没有强大的动力。缺乏奉献精神,在优越的环境下养成了只讲索取、不懂懂奉献的习惯,导致敬业精神匮乏、社会诚信形象不佳。缺乏正确开展社会交往的能力,有的学生自私心强,唯我独尊,性格孤僻,自制能力差,不善于交往,缺乏宽容与合作精神。缺乏自理、自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专业素质不高,实干能力欠缺,被动应付现象突出,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高职教育的实际,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学校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已是人才培养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养,锻炼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一)注重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有无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然后采用生动的方法教学,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以有利于锻炼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注重多讲多练,培养自主能力。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自学为主,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课前,教师应根据教学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堂上,教师应精讲,让学生多练;课后,让学生围绕案例和现实问题加以复习。这样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也能够很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注重互动教学,培养思维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更应该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机会,采取多种互动方式,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各抒己见,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注重实践教学,培养操作能力。高职教育应加强实习实训教学,使学生有较多的动手机会,以切实培养的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此,高职教育教师创新教育观念,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加强指导,展示教学成果;搞好实训基地建设,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个人综合能力素质范文5

【关键字】能本管理 高职院校 优秀拔尖人才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compound talents with speciality are needed by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have the sense of capacity-orientation. They integrate social resources to cultivate outstanding talents from omni-direction, multi-level and three-dimension. They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ies and rais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They provide strong support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by dispatching the outstanding talents.

【Key words】capacity-oriented management high vocational college outstanding talents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职院校培养优秀拔尖人才必须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营造以能力为本位的育人环境,将优秀拔尖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切实把大爱育人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之中,大力培养造就“一专多能”的优秀拔尖人才。

一、基于“能本管理”的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必然性

1、实施“能本管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求每个人都发挥其最大的能力来从事各项工作,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1]市场竞争实质上是能力竞争,离开能力,人在市场经济中就缺乏竞争的前提。因而高职院校培养优秀拔尖人才就必须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理念,实行对学生综合能力管理为核心内容的“能本管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冒尖,具备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职优秀拔尖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2、实施“能本管理”是高职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的优秀人才为目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自己所特有的作用。高职院校越来越趋向于社会化,培养出来的学生直接输送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学生就成为社会与高校之间的衔接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愈显重要,他与各地方经济、社会、科教发展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2]。

3、实施“能本管理”有助于学生实现自身价值。能本管理是以人的能力为本位,通过各类平台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挖掘每个人的内在潜能,实现个人能力价值的最大化。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搭建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依靠个人的能力改变自身生活、生存环境,依靠个人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拔尖人才。

二、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能力培养不够全面。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新产业群的不断出现,企业不仅需要员工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更加注重员工的综合能力。能本管理中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3]。近年来高职院校在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上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认为学生的操作技能能够胜任职业岗位要求,忽视了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进而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限制了学生的持续发展空间。

2、个性发挥不够明显。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侧重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强调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取得的重要性,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大批量生产”,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性格、兴趣、爱好和职业倾向,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挥。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培养优秀拔尖人才不仅培养学生应该掌握的专业技能,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只有充分发挥个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3、评价机制不够科学。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过于单一,采取“知识本位”的考试评价方式将学生卷面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使得对学生的评价偏离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评价机制不科学将会使学生习惯于这种理论知识考试模式下的惰性思维,遮蔽对自身综合能力提高的关注,同时也背离了高职院校培养“一专多能”优秀拔尖人才的目标。

4、双师队伍不够专业。高职院校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冒尖,具备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职优秀拔尖人才,能否建立一支以提高技能为核心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度是其中最重要的关键要素之一。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的匮乏使得高职教育本科化,或使高职教育成为本科压缩型。与西方国家超过50%的高素质双师型团队相比,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仅占15%,这种师资现状必然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高技能高素质优秀拔尖人才的功能。

三、构建以“能本管理”为核心的高职院校优秀人才培养机制

1、依据市场需求,优化专业结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按照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应密切关注社会高新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前景,充分开发校内和企业教育资源,使教育融于产业、经济和社会中,使培养出来的优秀拔尖人才能在自己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内开展技术创新及其成果的转化工作。

2、突出专业能力,构建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在教学设计上,凸显以任务为引领、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注重教师指导、学生中心,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依据学情进行差异化、分层次教学;教学方法上可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和授课内容的差异性,选择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实战演练等递进式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替代穿透的“填鸭式”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制定项目实施的时间,选择合作伙伴,并通过大量的调查实践,自己尝试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自由碰撞的场所、实践创新的场所。教学途径方面,学院应提供优秀拔尖人才更多的培养途径,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学术讲坛、技能大赛、第二课堂、校中厂、厂中校等各种平台培养人才。

3、加强师资建设,促进素能提高。高职院校培养优秀拔尖人才需要打造一支德能兼备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其队伍构成应凸显多元化:既可是来自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高级技师,也可选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院兼职,还可选聘一部分政府机关、科研院所的高端管理、学术型人才进行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拓宽学生视野。此外,学院应在职称晋升、进修培训、遴选任用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鼓励并选配优秀的年轻教师到企业一线去挂职锤炼,积极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并以校企合作为纽带,努力将挂职单位变成能力锻炼的提升基地、科研的实践基地、成果的转化基地,这既能固化校企合作的纽带,又能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开发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条件基础。

4、重视个性发展,提高综合能力。构建大学生成长档案,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目标,加强指导,注重学生个性的发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如帮助引导学生组织策划各类主题班会,让学生主动走上讲台做报告等等,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平台积极探索和创新,有序地组织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创新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如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展演讲、诵读和辩论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组织“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创业大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让学生在正确方向的引导下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5、重构考核体系,优化能力评价。一是考核内容综合化,要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单项技能、专业综合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综合考量,科学设置权重,既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的掌握;二是评价方式多样化,根据学生不同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学生的规范评价与差异化评价相结合,逐步淡化分数意识,建立起对学生的“等级+特长”的考核体系[5]。

总之,“能本管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把“能力”作为培养优秀拔尖人才最重要的因素,引领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我们要积极探索在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中如何更好的创造条件、构建平台,充分发挥能本管理的先进性,努力营造以能为本的育人环境,不断开创高职院校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郭艳.能本管理与高校人才培养[J].工会论坛,2011(3):116-117.

2、袁仁贵.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6-7.

3、吴建设.能力本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35-36.

4、姚慧.关于能力本位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2004(3):72-73.

个人综合能力素质范文6

一、引言

目前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既要具备综合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职业素质),更要具备专业核心能力(推销能力、营销调研能力、销售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尽管很多高校的培养目标提出是打造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调研、推销与商务谈判、销售管理、营销管理与诊断、营销策划、品牌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营销应用型人才。但是在实际培养中,学生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面临着执行瓶颈,一方面培养方案设置不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知识培养与能力培养教学脱节,课程培养进程无法针对学生基础循序渐进。

目前关于营销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一)单纯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研究:陈伟(2005)提出新形势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结构,通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的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强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等途径,培养和锻炼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市场竞争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要。但是并没有提出二者的如何整合。

(二)单纯的课程建设研究:李轶敏(2003)依据应用型的要求,提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课程体系的如何建设,忽略了学生应用能力的逐级深化。

以上的研究仅是就课程建设或者应用能力的培养,并没有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基础,将单门理论到综合理论、单项能力到综合能力、理论到能力之间进行整合,优化培养过程。

《促销策略》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而且对理论和实践的能力提高要求极高,本文基于这一研究背景,提出设置多维能力的“梯级递进式”的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模式,主要解决营销专业学生的促销课程的单项和综合理论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等多维能力的提高。

二、《促销策略》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

(一)构建梯级递进式的多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模式

本文认为真正解决目前高校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应用能力培养中的瓶颈,需要通过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梯级递进式的应用型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模式和构建教学改革模式在市场营销专业《促销策略》课程的应用模式,从而最终解决营销专业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瓶颈。

《促销策略》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包括:SP工具应用方法(包括免费SP策略、优惠SP策略、竞赛SP策略、网上SP策略和组合SP策略);SP活动策划;制造商和通路的SP工具设计;SP绩效评价与控制。需要达到的实践能力包括单项SP工具运用能力和SP活动策划综合能力。但是在目前教学中学生无法将知识和能力融会贯通,单项理论知识无法上升综合理论知识、单项能力无法达到综合能力、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之间互相割裂,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需要将单项理论课程教学后进行综合理论知识的训练和测试,并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单项能力实践测试和综合销售大赛,将企业的如何组织进货、如何调研市场容量、利润核算、推销技巧、销售促进工具运用等各个环节在本次实践中得到真正的体验,实现多维能力的梯级递进式的提高,具体的模式见图1:

(二)构建教学改革模式在市场营销专业《促销策略》课程的应用模式

将梯级递进模式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市场营销专业《促销策略》课程的单项理论到综合理论、单项能力到综合能力培养的横向整合;单项理论到单项能力、综合理论到综合能力、单门理论到综合能力培养的纵向整合,最终达到学生从自身基础逐级深入提高专业的应用型能力,达到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1、突破教学培养的单维视角,整合教学人力和课程资源

本文提出的教学改革模式不仅仅是从某一单项理论的教学改革出发,更重要的是突破单维的视角,从整体培养的角度考虑教学的侧重点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侧重点合理分布教学任务量,更要建立模块化训练,并将模块之间进行理论与能力的整合,达到知识与能力的贯穿,同时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评。

(1)合理分布教学任务量。在《促销策略》课程教学中,根据理论的重要程度对总课时量进行合理分布:销售促进策略导论(10%课时);SP各工具(60%课时):免费SP策略(10%课时)、优惠SP策略(10%课时)、竞赛SP策略(10%课时)、网上SP策略(10%课时)和组合SP策略(20%课时);制造商和通路的SP工具设计(5%课时);SP活动策划及绩效评估(20%课时);课业点评(5%课时)。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链接式模块训练。在理论授课的同时进行模拟训练,训练可以成为教与学的协调器,把课堂内外紧密连接起来。针对SP工具的教学进度以任务书的形式提前安排学生测验任务,采用分类别的模块式教学,具体分为两大模块:SP各工具和方法单元测验和SP活动策划,第一模块采用以个人为单位独立化完成,实行在市场上搜集各类工具进行归类并评析;第二模块采用企业全真岗位模拟化管理,以组为单位,采用企业化管理建制,学生充分进行角色体验的同时,实行实践对抗,将市场规则引进课堂,通过市场规则真正实现学生对预测市场容量、合理安排进存货、SP工具运用、销售管理、短期促销活动策划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3)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达到全方位考评学生多维能力的培养效果。对整个理论与实训的培养效果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完全实行企业化的奖惩制度与考评,建立科学化的岗位职责与任务的目标定量化评分体制,最终达到单项理论到综合理论、单项能力到综合能力培养的横向整合和单项理论到单项能力、综合理论到综合能力、单门理论到综合能力培养的纵向整合,学生在逐步递进式的学习中得到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升华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