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教师法律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教师法律素养范文1
一、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主体性不强,缺乏专业化意识
主体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的、能动的、自觉自为的态势。主体性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自主性、能动性、超越性。幼儿教师主体性是教师专业化的内在动力,这种主体性体现在教师的活动方案的设计能力、教育工作的主动性与独立性、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意识等很多方面。但整体上看,幼儿教师的主体性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首先是缺乏对幼儿教师职业的全面正确的认识。在民办幼儿教师中,有不少人对幼儿教师的定位还不高,认为这个行业没有特别的专业技能,接受问卷调查的25岁以下、26―35岁、36―45岁、46岁以上四个年龄组民办幼儿教师中,分别只有33%、42%、37%、3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专业工作,对专业的内涵、标准认识模糊,对教师专业化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深刻意义认识不清,没有意识到幼儿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没有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看轻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也就缺乏了自身发展的意识和动力。虽然这么多年来,幼儿教师的学历要求不断提高,教师一直处于学习之中,但有不少幼儿教师只是为了获得学历,对于新形势下自己从事幼儿教育到底需要增添哪些方面的知识,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却从不去思考,更谈不上去通过相关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因此,在保教工作上只求得过且过,不求精益求精,致使业务水平多年停滞不前。其次是缺乏专业化基本理念,导致专业发展的方向性不明确。调查表明,幼儿教师们对自身专业化的基本理念缺乏全面的了解,有相当部分幼儿教师对教师行业能不能成为一个专业,对做一个称职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结构,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什么,如何进行专业化等问题都不够了解。这就导致现实中教师对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方向不够明确,对学习的过程和途径没有系统的规划和安排,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发展目标。
二、职前幼儿教师教育质量不高,幼儿教师专业化基础薄弱
幼儿园教师多毕业于幼师和师范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受高校扩招,高中教育急剧膨胀,中专毕业不包分配,城市户口吸引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幼师和中师的发展愈来愈不景气,升格的升格,合并的合并,萎缩的萎缩,撤销的撤销,所剩无几。残留的中师和幼师也步履维艰,生源锐减,招生困难,生源素质差,所招学生基本上是初中毕业生中的“末流生”。这些师范生大多来自城市、县城,学习基础差。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使师范学校做出再大的努力,培养的毕业生的素质也会大打折扣,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承担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历史重任。这样势必导致幼儿教师队伍素质持续低下的恶性循环,将给幼儿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后果。
而从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来看,由于现行师范院校课程的设置没有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去确定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片面强调各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作用,忽视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师范院校学生发展的需要,课程的比例严重失调,学科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比例过大,而与一般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情境教学知识相对应的教育专业课程比例过小,班级管理、教育科研、教育评价、多媒体教学、教学实验等现代教师迫切需要加强的能力缺乏训练。
三、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不完善,造成民办园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早已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并已建立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制度推行的轨迹表明,各国师资建设都经历了一个从重数量到重质量,低标准、宽要求到高标准、严要求,从地方分散实施到全国逐步统一的发展过程。我国《教师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只有持有教师资格证书的公民方能从教。结合《教师资格条例》及其实施细则,2000年这一制度开始在全国推行实施。
1993年颁布《教师法》,开始建立教师资格制度,从当时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的现状出发,规定取得教师资格应具备相应的学历,幼儿教师只需具备中专学历即可。然而,由于现行法律对教师入职学历标准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已显滞后。从发达国家来看,美国早在1976年就有99%的中小学教师接受了四年高等教育;法国的中小学教师教育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培训学院承担。由此可以发现,如今这一学历标准已难以适应教师专业化要求;与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相脱离,取得教师资格的教师,不管以后获得何种等级的教师职务,都与教师资格再也没有联系;与教师在职学习、进修相脱离,不符合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造成我国幼儿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
四、低水平管理制约民办幼儿教师专业化
民办幼儿园由于举办者为个人,因而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成为必然。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者往往多采取以家长为中心的处理方式进行管理,这样的处理方式常常不是激化家长、幼儿、幼儿教师三者之间的矛盾就是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一味满足家长的虚荣心。如在语言学习中将英语放在母语语言的学习地位,早期智力开发等同于早期识字、记忆训练等等。这种非正常的“家园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往往造成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处于过多的两难处境。民办幼儿园之间的恶性竞争,幼儿园内部忽视教师专业态度与专业素养提升的管理使幼儿教师在实践中容易放弃其专业行为准则,实施不正确的教育方法,阻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生源紧张的幼儿园,一些幼儿教师甚至为招揽学生带领幼儿作商业宣传;生源充足的幼儿园,幼儿教师擅自收受家长红包、礼物;在教学中,没有良好的专业态度与专业素养的支撑。有的为了提高竞争力,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的压力极大,精神负担较重,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日益加剧。总之,忽视幼儿教师专业态度与专业素养的提升最终还会导致民办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崇高社会性认识逐渐淡化、模糊,成为制约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致命因素。另外,由于管理者自身不注重学习提高,管理水平低下,在自负盈亏自主办学的管理机制下,“以用为主”,并把市场作为索取人才惟一渠道,使民办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呈自我隔绝封闭状态,与外界联系沟通少,不能为教师提供教育资讯信息,也不能提供机会让教师外出观摩学习,不了解外界改革动态,对内又没有足够的能力指导教学研究,教研活动水平较低,直接导致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薄弱,这些对于幼儿教师整体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都有着不利的影响。
五、民办园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低,教师流动性较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谋生仍是教师劳动的第一要义,因此,当前教师队伍的稳定、壮大及其专业化建设,与教师的实际工资水平紧密相关。但多少年来教师的物质待遇都难以与其它的一些专业性职业相比,而人们往往正是从物质待遇上直观判断从业人员社会地位,以致教师成为“人人都说好,没人说做(当)老师好”的职业。据相关资料统计,民办幼儿教师大部分的月工资多在1000元以下。工资的现状与教师应获得的经济待遇差距甚大。这种状况与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身份极不相称,减弱了人们对教师职业的期待。其直接后果就是,民办园难以吸引和留住高质量的教师,高学历的优秀人才从教意识淡薄;间接后果表现为教师从教不满意度增加,纠缠于低工资待遇和弱社会地位而缺乏专业发展的计划与心理准备,无法持续学习以提升专业水准。
六、教师专业自受到限制,专业权力不落实
幼儿教师法律素养范文2
【关键词】学前教育;现状;教改途径
一、学前教育面临的现状
(一)增加了学前教育的普惠性资源。1.不断增强幼儿园的建设。尤其是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要多加强学前教育资源的建设。多建立幼儿园校区,方面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减少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2.制定出一定的奖励和补助措施。多让社会上的人员参与进来,举办多种渠道、多样化的形式下的幼儿园。共同为幼儿园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社会人士的资助,可以减少一定的上不起学的孩子们实现学习的梦想。3.对于幼儿教师多进行一些国家级别的培训,不断增强学前教育中教师队伍的建设,增强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自身素质提高了,就会给学生传递一定的正能量,传递知识,因此,这是很关键的。4.逐步构建学前教育的资金资助体制,针对一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孩子们以及残疾孩子们进行入校资金资助。各个地方普遍建立了学前教育的资金资助体制,已经资助了有困难的学生有400多万了。
(二)提升了学前教育的师资建设。截止到2015年,我国培育幼儿园教师的院校和一些中等师范院校已经达到了759所,学生规模也达到了60.2万人了,这说明我国将培养一大批具备幼儿专业素养的教师,为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奠定基础。
(三)制定出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了不断增强幼儿园的整体教学质量,我们加强了幼儿园的制度方面的建设,按照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教育部制定出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各个地方的幼儿园都按照这个指南进行,尤其是加强对于幼儿园存在的一些收费方面的管理,以及安全、卫生环境等方面的监督管理,确保幼儿园的各个方面的质量达到标准。其次,教育部也颁布了《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对于国办的幼儿园教师进行入编制度的建立,不断约束和充实教师队伍建设。
二、学前教育现存问题
第一,基于当前的政府对于学前教育的资金短缺问题投入并不是很大。在我国还有很多的幼儿园是不合格的,据相关的资料调查统计,在张家口市到2015年,还有1390家私办的幼儿园,我们将这些幼儿园称之为“山寨”或者是“黑园”,针对这些不合格的幼儿园,不管是教师的个人素质,还是幼儿园的管理体制,都是无法保证的。因此,对于这些不合格的幼儿园,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治理,一是可以加大对于不合格的幼儿园的园内设施进行治理,完善办学的各种条件,使其逐步达到标准。二是对于幼儿园要提供一定的标准,将实在难以治理的幼儿园消除,为此,国务院针对这个事情也提出了若干意见,在意见中已经有了很明确的规定,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经过治理,情况有所好转,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二,由于当前就学校的管理还没有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因此,学校的管理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我国一直把依法治理教育作为基本的教育方法,也制定出很多的法律规定,如《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但是由于这些法律自身就不是很完善,同时又由于学校的管理主要是依据行政主要制定和管理,因此,依法治理教育的格局并没有形成。还有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就带头不执行我国制定的教育法,如在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学校可以自主办学,对于一些民办的学校可以自己进行生源招录,但是地方政府却要进行干涉。这样的情况非常常见。尤其是在之前出台的一部《教师法》中,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不能比公务员的平均工资低,但是实际上,根本没有执行下去,可以说,这些现象就是依法治校面临的困境,作为管理部门和学校,很难运用法律的手段去要求和约束教师,因此,长久下来,教师的一些行为,就不能责备了,因为上级就没有做到位,师德就更不能苛求了。
三、学前教育中问题解决的措施
我们都知道学前教育是一个学生开启学习生涯的基础,因此在国民教育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要将学前教育发展好,必须坚持其公益性和普惠性,构建一个覆盖城市和乡村的,布局上非常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儿童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确保政策措施的落实。各个地方政府应该主动向社会人民大众进行承诺,建立社会监督的管理体制,将一些措施真正落在实处,让人民受益。
(二)各级政府要认识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学前教育具有公益性的属性,各级政府要对此承担一定的职责,把学前教育纳入到政府的公益事业当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主动作用。作为国务院等机构,也应该逐步加大对于学前教育工作的立法,规定出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等。
(三)要加大建立公办的幼儿园。国办和民营幼儿园相比,肯定国办的更加正规一些,因此要加大办学比例,多建立国办幼儿园,让每一位儿童都接受到好的教育。
(四)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针对学前教育经费,应该归纳进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当中去,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政府对于学前教育的资金支持力度。更加保障教育的顺利开展。还要改革收费制度,主要建设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主的管理体系,科学地进行办园成本的预算和统计,制定出一个合理的、统一的收费标准。杜绝出现乱收费的现象。综上所述,本文对学前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对的策略,希望在正确的领导之下,逐步完善我国的学前教育,争取每一位儿童都能够得到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贺锋.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现状及对策——以许昌学院学前教育(艺术方向)为例[J].世纪桥,2011,(07).
[2]徐跃东,赵海燕,李传英.我国学前教育公平研究述评[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5(02).
幼儿教师法律素养范文3
[关键词]幼儿教师;流失;原因;措施
据我国教育部2009年12月公布的专职幼儿教师数量统计显示,根据目前我国每年增加的适龄入学幼儿数量的需求,幼儿教师的缺口,每年高达30万之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由此可见,无论是满足适龄幼儿入学对幼儿教师的需求,还是完成《纲要》的目标要求,补足幼儿教师的缺口,稳定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质量已势在必行。
一、教师流失的涵义
国内,教师流失是指:教师脱离原单位而导致的教育资源的外流以及执教教师不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而引起的教育质量下滑等现象 [1]。
国外,按照教师流失的流向可以把教师流失分为三类:一是教师更换到同一地区的其他学校继续任教;二是教师更换到其他地区的其他学校任教;三是教师转行,彻底离开教师岗位 [2]。
在对浙江省幼儿教师流失情况的调研中笔者发现,在职专任幼儿教师中,完全脱离教师岗位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少,而有转园经历或转到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却占教师总数的一半左右,有转园经历及有转行意愿的幼儿教师在非在编教师中表现最为明显。
二、幼儿教师流失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因素
1.工资待遇偏低。教师的工资直接反映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能侧面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根据调查显示浙江省大部分非在编幼儿教师全年经济收入约在1万-3万左右,在编教师工资在近3万-7万左右。比较而言,非在编幼儿教师的工资收入不足在编教师工资收入的一半。当然,各个地区由于地方经济的原因,教师的工资补贴也会有些许差异,但总体的趋势变化不大。
另外,私立幼儿园中多为非在编教师,其工资水平普遍较低,缴纳的社会保障基金也是社会最低标准。而在编教师相对来说,不仅享受国家财政提供的养老保险,还有住房公积金的补贴。面对日益增长的房价、物价,这种收入的差距直接影响了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成为影响幼儿教师流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2.社会认可度低。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也就是说幼儿教育是一国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加强重视。目前人们已认识到幼儿教育在人一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也认识到幼教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仍不能理解幼儿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对幼儿教育及幼儿教师仍缺乏足够的了解与认识。幼儿园教师通常被认为就是带孩子、管理幼儿日常生活的职业,对幼师职业的评价很低,导致幼儿教师感到自己不被尊重、被轻视且未得到平等劳动应得的待遇,觉得工作没有价值,从而选择改行。
3.缺乏法律保障。《教师法》中规定:教师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而在我国只有学前教育没有立法,尽管某人大代表在提案中建议,国家教育部应尽早把学前教育立法纳入立法计划,但至今尚未落实。
幼儿教师,尤其是广大非在编教师及农村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医疗保险、进修培训等问题都得不到及时解决;另外,一些幼儿园为了节约成本,降低教师工资或聘用非幼教专业的代课教师取代合格的专业教师,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幼儿教师队伍及幼儿教育的质量。
(二)工作因素
1.工作压力大。《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不同年龄班的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混合班30人,学前班不超过40人。寄宿制幼儿园每班人数酌减。《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中明确规定,全日制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是1:6~1:7。其实在许多幼儿园无法按照规定要求去做,师幼比超标的现象已不足为奇。伴随着班级的人数增多,也会给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安全事故保障上带来更大的压力。
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带来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与期望。现今,幼儿教师除了做好日常带班教学等常规工作,还要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即有论文写作及课题申请的能力。对于新教师来说,写作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都很薄弱;对于老教师来说,已有知识经验比较丰富,但文笔好的人很少,其理论深度也有待加强。除此之外,教师还有许多文案工作要做,教师的精神压力大,从而导致教师流失。
2.工作环境不和谐。调查中反应比较集中的几个问题体现在:缺乏充分的教学自,教师评价和奖励制度欠公平合理,遇到困难和失误时缺乏帮助与谅解,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过于严格,管理者对教师经常缺乏赏识与肯定等。尤其是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幼儿园,教师加班司空见惯,而加班工资却很少甚至没有,久而久之教师容易厌倦工作。
(三)自身因素
1.职业倦怠现象明显。所谓职业倦怠,是指从业者因不能有效缓解由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工作压力,或深感付出与回报不对等而表现出的对所从事职业的消极态度和行为 [3]。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究其原因在于:一是感觉这份工作并不是当初想象中的那么有意义,二是在工作上的付出得不到大家的肯定,付出与所得不成正比……
2.自身学历层次较低。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相关统计分析,截至2000年,我国幼儿教师以普通高中或职高学历为主,到2006年,转变为以专科为主,但同时拥有高中学历的教师还占幼儿教师总人数的41.5%。相比较保育员的学历水平更不尽如人意,整体为初中或初中以下水平。
幼儿教师的学历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有着一定的联系。有些幼儿教师报考专业时也是迫于高考分数低,选择机会少,恰巧学前教育的入学门槛相对低,导致很多人不是因为真正热爱幼教事业才选择这个专业。另外,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已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大部分是娇生惯养长大的,为幼儿园的琐事工作所累,承受不了艰辛、吃不了苦,加上专业基本功和专业技能不扎实,又没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很容易会选择转向其他行业。
3.沟通合作能力欠缺。《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提到:幼儿教师需具备七大方面的能力,其中之一是沟通与合作能力。沟通与合作既包括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也包括与园长、同事及同行的沟通与合作。而现实生活中,有部分教师恰恰因为与同事、家长、领导、幼儿的关系不融洽而导致离职的倾向或行为。
三、稳定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议
(一)社会方面
1.改善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幼儿教师职业是一种典型的助人行业,但幼儿教师的劳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的谋生手段,是一种经济活动,如果个人生活现状无法满足,那么就会缺少提高工作质量的动力和激情。为了减少幼儿教师的流失状况,政府及幼儿园要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收入,特别要重视非在编教师、民办幼儿园教师、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对于加班、获奖及有特殊贡献的幼儿园教师,除工资外,幼儿园要实施一定的奖励政策,在工资收入上有所体现,提高教师的竞争力和工作热情。另外,要让幼儿教师的工资、职业培训、医疗及养老保险等有坚实的法律及制度保障。逐步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以促进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
2.增加幼儿教师编制名额。浙江省部分地区幼儿教师在编名额缺少已经是非常典型的现象。以绍兴县为例,截至2010年底,绍兴共有幼儿园专任教师1484名,全县共有123所幼儿园,其中在编幼儿教师176名,平均每个幼儿园不到两名有编制教师。在2012年招编考试中名额只有10个,而且不限户籍,对于本地的幼儿教师竞争压力就更大。另外有些地区一个幼儿教师一生只能考两次编制,如果落选,那么终身都不能再考取编制。这样的制度是非常不合理的。随着幼儿教师在园工作时间的增加,理论和技能会得到发展,有些非在编幼儿教师理论和技能甚至会强于在编幼儿教师,但是苦于没有机会,只能“寄人篱下”,所以增加适当的教师编也是保持教师稳定的方法之一。
3.提高幼儿教师职业认可度。正是因为大众对幼师缺乏认识,不能理解幼儿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特殊性和创造性,导致了对幼儿教师职业期望过低。基于此,一方面幼儿园应该加强对家长及社会的宣传力度,展现幼儿教师的良好形象,使社会公众加强对幼儿教师职业的了解,改变对幼儿教师职业形象的偏见和传统观念。作为家长,最好也能够参与到幼教过程中来,真正体验与感受幼儿教师工作的特点,进而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应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通过自身的学历晋升及培训、继续教育等途径提高自身职业素质,更深入地了解与理解幼儿各年龄阶段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使公众得到认可,幼儿教师是具有专业技术的职业,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肯定。
(二)工作方面
1.缩小师幼比率,减轻教师工作压力。首先,确定班级规模。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小班20―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的班级规模,浙江省明确了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的班师比,即每个班级的专业教师数量要达到1.5到2人,具体比例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寄宿制幼儿园专任教师比例可适当增加。对于生源较少的偏远地区等应保证每班至少有1名专任教师。在明确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能够保障民办园所等也能够与公办园同样的标准,控制班额及教师的师幼比例配给。
其次,幼儿园合理分配与协调教师的工作。在充分考虑教师的职责及能力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和工作量,减少教师不必要的会议、检查、评比等,让教师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与教学有关的事情上,让教师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教好孩子。
2.创设和谐的幼儿园工作环境。民主、宽松、团队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幼儿教师的主动性,降低职业倦怠感。幼儿园要创设一个舒适清新的自然环境,完善幼儿园教学设施,要努力营造宽容、开放的文化氛围和创设温馨的精神环境,不能让环境变得封闭、狭隘、充满矛盾,让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内工作的舒适、安心,有归属感和幸福感。
(三)自身方面
1.缓解情绪,平稳过渡职业倦怠期。首先,对于幼儿教师个人来说,首先要善于自我发展和自我调节,寻求职业带给自身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其次,幼儿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再次,提高心理素质,对幼儿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4]。教师可以多了解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可以应用于教学,另一方面也增强自身的心理适应能力,调理自己的情绪,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
2.提高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加强幼儿教师的职业培训和为幼儿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是提高其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及鼓励其学历提升等,不仅能提升幼儿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能为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向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在理论学习及实践交流过程中,幼儿教师能够不断接受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从而满足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
3.处理好人际关系。在对浙江省的一线幼儿园园长的访谈中了解到,幼儿教师基本的能力之一即沟通交流的能力。对幼儿,能够学会去倾听与理解,成为幼儿的支持者、观察者、引导者;对家长,发挥作为教师的主动作用,增强信任感,讲究谈话的技巧方法,给家长以足够的尊重,成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对同事,要善于合作,互相包容,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
幼儿由于身心发展都不够成熟,在很多地方需要成人的帮助,而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也是很迫切的,这都需要幼儿教师帮助答疑解惑。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直接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关注幼教事业,防止幼儿教师的流失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朱宾源.我国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研究―以河南省光山县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09.
[2]戴伟芬,李丹丹.芝加哥公立学校教师流失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07).
幼儿教师法律素养范文4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学能力;有效途径;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013-02
我国教育部面对现在的教学观点指出,一个国家今后的发展离不开孩子的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培育人才的基础,而人才的培养主要点在于教师。因此,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人才质量,关系到我国将来的发展,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成为我国现阶段教学的首要任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说道:“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育的发展不断地进步,幼儿园课程的不断改革,对教师也就有着更多的要求。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技巧;要求教师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懂得教书育人等等。在这么多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因此,幼儿园园长应该注意该问题,面对这些幼儿教师时,首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尽快掌握教学技巧、提高教学质量、能够快速地完成幼儿园交给他们的任务。根据我国现在的教学现象,本文总结出如何快速提升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目前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普遍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它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目前,大多数幼儿园面临班生数多的问题,给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制约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教学目标与幼儿需要的结合不够紧密。教师对教学活动核心目标把握不准,进而对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出现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重难点把握和内容的主次分不清的情况。在教育活动中幼儿吸收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够、教学环节的进度控制得不好、驾驭课堂能力差等等。如在科学教育活动《鸡蛋浮起来》的实验中,教师急于让幼儿说出实验结果,而忽视了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的表述。这些问题都是经常出现的,这样就会影响整个活动的教育效果。
2.对教材研究不透彻。教师的备课要备教材、备教学设计、备问题、备教具学具,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备幼儿,备幼儿的前期经验,备幼儿对问题的反应会是什么等。不备幼儿也是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上课准备的材料不够充分,只追求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新颖性,不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年龄特点,忽视活动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出现了“小学化”的现象。《幼儿园的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材选择要考虑是否适于本班幼儿的发展需要;是否适于本地区的资源、文化特点。只有灵活、创造性地选择教材,分析教材,才能提高自己组织教学的能力。
3.对幼儿缺少关爱、重教书轻育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关注教学环节而忽视了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活动中,教师经常提出问题后没给幼儿思考和回答的时间,也不关注幼儿的回答是什么,只是按照自己的环节设计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不能灵活地追随幼儿的表现,顺势提出引导的问题,将幼儿的思维转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环节中。缺乏关注、接纳幼儿不同意见、探究方式和发现,没有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地提出问题,没有尊重幼儿能力发展的差异性。
二、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育教学质量是幼儿教育工作的生命线,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幼儿教师,老师整体素质、理念的更新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如何为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专业成长环境,是幼儿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1.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是人类辛勤的园丁,他的职业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幼儿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了解相关法律,如《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洁身自好、在职守法、团结互助、认真教学、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准确了解自己教学方向,给自己制定一份详细的规划,积极向上地引导幼儿,告诉幼儿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不要把社会不良风气带进课堂,给幼儿带来消极影响,让幼儿对不必要的事情产生过多的兴趣。作为幼儿教师,一言一行很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影响。面对孩子时,我们要有积极向上的青春、斗志昂扬的信念、坚定不移的决心,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勇敢,为孩子树立更多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
2.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而作为幼儿教师,孩子的启蒙教师,更要把孩子的“门”领对了,让孩子今后可以自己走下去。“讲授在课堂,功夫在门外。”幼儿教师更应该在上课前将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合理地安排一些情景教学,教师准备些用到的道具,更加方便让幼儿自由地发挥。例如:在“帮助小白兔”的主题活动中,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在活动的期间,通过帮助小盲兔,激发幼儿乐于帮助他人的品质,培养幼儿具有爱心和同情心,同时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开始后,教师将幼儿带入活动场地,让他们站在“大森林”中,亲身地体验,并且积极地参与。接着,设计一些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情景,如:小盲兔寻找回家的路,表演过后让幼儿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幼儿带上墨镜,体验小盲兔的真实感受。教师在孩子进入故事中后,开始声情并茂地讲解小盲兔的故事;幼儿为小盲兔设计回家使需要的道具等。整个教育的过程,链接有序,环环相扣。设计时,有静有动、时快时慢。让幼儿的注意力紧紧地跟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走下去,活跃幼儿的思维,让幼儿从上课开始就保持愉快的心情。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灵活地运用讲故事、谈话、游戏、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幼儿语言表述、角色扮演、开拓思维,使他们集中注意力,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关注幼儿,了解幼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活泼好动的幼儿,幼儿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内心所想,积极引导,告诉幼儿怎样做是对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急躁,耐心地引导,不能伤害幼儿的自尊心。教学应该因人而异,激发幼儿的求知欲,给他们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认知的特点,因材施教,慢慢地引导,才可以取得好的教学成果,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幼儿教师在集中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师和幼儿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要注意随时与幼儿保持互动;要促进幼儿同伴间的互动与交流,教师要以关怀、尊重、接纳的态度与每个幼儿交往,关系热爱每个幼儿;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问题、困难与需要,并及时给予适宜的支持和引导,与幼儿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成为幼儿学习和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4.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幼儿园教研工作是以教师为主体,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首先,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为教师提供学研互动平台。倡导教师人人参与的互动式教研,以教研组成员走进课堂,教师走进教研活动中心的形式,在年段教研时教师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总结提炼成专题研讨,如:大班年段――评价环节是否必要?怎样组织才能发挥评价应有的作用?中班年段――怎样使活跃课堂与良好常规相一致?当孩子处于兴奋状态时,教师应如何更好地进行调控?小班年段――在主题活动中如何收集资料?如何体现资料的价值?等专题活动。开展教师自身的教研,同伴互动的教研,教师与教研组互动的教研,从而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内部动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其次,充分利用互相听课的形式,有效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采用听课、评课的方式,有效地落实教育研究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如:要求教师要坚持经常性下班级互相听课,听完课后开课教师要说明本活动的设计意图和教学思路,听课教师要依据设计者的意图和自己对本活动的理解,让听课老师互相对话交流,只有在交流中才会发现自身存在的缺点,更能取长补短。又如,每学期由教研组针对本园的实际和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或疑难问题,确定教研专题,以举行“人人一堂公开课”和“一课多研”的形式,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尊重教师教育个性的成长,在评课中,鼓励教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敢于提出质疑的困惑,为教师营造自主、宽松的教研氛围,使教师的各种观点在激情碰撞,迸发出教育行为的思想火花,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成长的教研平台,为老师的可持续发展务实根基。
教师是其自身教学能力发展的主体,只有教师具有不断学习的动机和需求,并且付诸行动,不断地自我学习,主动参与、实践,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自我反思、分析、总结,才有可能使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发展,成为幼儿教育事业的推动者。
参考文献:
[1]龚艳冰.高校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2):61-63.
[2]韩同伟,孙保苍.提高幼儿教师教学课程能力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4):68-70.
[3]徐振贤,徐玉清,姚成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J].石油教育,2000,95(4):18-21.
[4]孙彩霞,沈为民,提高幼儿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讲课比赛[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3):65-66.
幼儿教师法律素养范文5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原理博士,曾访学德国。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学前教育评价。曾主持包括“上海市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评价体系研究”在内的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发表多篇关于幼儿园质量评价的论文、译文,目前致力于探索评价幼儿学习的方法。
随着国家把满足家长托儿需求、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作为近期幼教工作的首要目标,许多地方开始增建学前教育机构。在此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难题就是教师的短缺。由于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还未完全成形,地方政府和幼儿园的决策者在招募教师时初显出三种不同的决策取向:草率应付取向、严格把关取向和持续发展取向。这些取向隐含着哪些对学前教育机构功能和教师专业素质养成的不同认识?在当前学前教育机构急需扩展、教师招募迫在眉睫的背景下,国家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实施,如何与“国十条”所强调的,“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相互协调,并在纠正各级决策者的观念和行为上发挥作用?笔者认为:如果没有其他的法令或制度相配合,制定教师专业标准的意义十分有限;发挥不同功能定位的教师专业标准要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
一、草率应付取向
这种取向在实践中表现出多种形态:不依任何素质标准随意招募人员做幼儿园教师,唯学历标准招募教师,直接让其他类型教育机构的教师转岗做幼儿教师而不加培训,或者只凭申请者短时间内学习几门专业课或象征性地通过几门课的考试即默认其为合格教师,[1]并不规定后续的培训要求。
这种取向背后隐含的是对于学前教育机构功能的简单化认识。有学者指出,许多地方的决策者仍将幼儿园视为替父母“看孩子”的地方,[2]教师自然被定位为“保姆”,似乎谁都能干。另有一些人认为,学前教育就是学校教育向下的延伸:曾在高一级学校任教过的人理所当然地能胜任内容更“简单”的幼儿园教学;有一定学历的人,哪怕未受过幼教专业训练,灌幼儿这“一小杯水”也一定“绰绰有余”。
这些认识与国内外对学前教育功能的定位都是不相符的,学前教育既不是单纯“照看孩子”,也不是小学教学工作的下移,它担负着保障和促进个体最初阶段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要承担起这一职责,幼儿教师就不仅要有一般的文化素养,具有包括音乐、美术在内的具体学科的知识能力,而且要对学龄前儿童的发展特征和需求有深刻的把握,具备给予幼儿适度照料的能力,基于恰当的期望而接纳幼儿不成熟表现、与幼儿建立有安全感的人际关系的能力,辨别幼儿非言语方式表现的学习行为、并加以指导的能力,与家庭密切合作的能力,等等。
未受过幼教专业训练的教师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已经揭示了其专业能力的不足,如,嫌幼儿好动、好表达、好提问而认为他们纪律差,要求幼儿长时间静坐;[3]强制幼儿学习不适合其年龄的内容;把幼儿因能力有限的犯错理解成故意捣蛋而严厉惩罚幼儿,等等。这些都有损于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甚至可能造成幼儿安全隐患或心理不适应问题。
有些决策者在招募教师时也许考虑到了这些专业素质的必要性,因此设计了专业课短期培训与考试,但却误认为这种特殊能力能够在短期内通过专业课课堂学习即可形成,这种认识也不得不被列入草率决策的行列。因为所有这些专业能力,均不可能在短期内脱离实践情境而养成,更不可能通过笔试得到切实的考查评价。实际上,对于幼儿行为、需求的非歪曲性理解,需要在长时间接触幼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掌握与幼儿交往规律、指导幼儿学习的恰当行为,也需要通过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在幼儿身上带来的结果而逐渐产生。
这些草率应付的决策,如果没有其他弥补性的政策措施,不仅会损害幼儿的利益,同时也会给那些被招募进来、未做好准备的教师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不利于他们做好迎接新职责的心理准备并寻找到未来专业发展的道路。这种专业认同感的薄弱比起能力上的欠缺,将会给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埋下更为深远的隐患。
检视现有与幼儿教师有关的法规条例,对教师任用的相关规定均缺乏“幼教专业性”。《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七条规定,幼儿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幼儿园教师资格,并符合该规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即“幼儿园工作人员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责,身体健康”,对幼儿教师基本的、底线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无明确规定。
《教师资格条例》也只是在其第十六条提及“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幼儿园、小学或者其他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和试讲,考查其教育、教学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可以要求申请人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这意味着通过面试和试讲即可考查出候选人的专业能力水平,对于补修幼教理论和实习课程也无强制规定。该条例第六条“教师资格条件”中的规定大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执行,即“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该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资格认定需提交的材料包括“身份证明、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体格检查证明、思想品德和有无犯罪记录的鉴定及证明材料”。可见,除了要求学历和通过考试认定的“教育、教学能力”之外,《教师资格条例》在“教师资格条件”中并没有明确给出“幼儿教育专业”特殊素质的底线要求。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第八条对“教育、教学能力”也只笼统地界定为“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普通话二级乙等以上、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纵观各地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中的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最多以音乐、舞蹈和美术的技能代表其“专业特性”。
在幼儿师范学校专业办学规范还不完备的条件下,“幼儿师范学校毕业或同等学力”也很难证明候选人受到了“专业的教育”。但在教师资格认定时,毕业证书却还是被认为是“天经地义”地符合标准的认定材料。不仅如此,《教师资格条例》的第五条又给上一级学校教师在幼儿园担任教师开了方便之门:“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是否要对现有法规幼教“专业性”的不足进行弥补,是值得考虑的。而且,值得高度注意的是,所有有关教师的法律、条例,通常都没有约束或惩戒办园者招募教师的草率行为的条款。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相关条款是否能得到幼儿园注册制度、工作规程等相关法规的认可,是否能得到广大家长和教育行政干部的理解和拥护,决定了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发挥规范教师队伍建设决策行为的作用,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避免成为“一纸空文”。
二、严格把关取向
与前一取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决策者在招募教师时,表现出“严格把关”的取向。他们在认定幼儿教师资格时,不唯学历是举,严格按照相关的条例规定,在教师资格考试的设计中既包括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的专业考试,还规定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非学前专业师范毕业生以及在职前培养中缺少实践环节的师范毕业生,都要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这种测试通常包括写书面教案、试讲(或说课)以及面试,考查候选人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基本教育素质”,并且与其他级别学校教师资格考试相区别,特别要求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加试音乐、美术和舞蹈3项。
在一些幼儿教师编制紧张的地区,还在资格考试之外出现了竞争性的“编制考试”,即使对于幼师专业毕业生或接受过较长时间专业培训的人也不能“免试准入”,实可谓“严把入口关”。
这些决策者在招募教师时的严谨负责态度虽值得钦佩,但教师资格制度建立的初衷,就是在保障教师质量的同时,将教师招募的范围扩展到幼师专业毕业生之外的其他专业人员中。而在当前幼儿教师待遇政策不明朗的背景下,这一行业似乎还无法吸引较多素质全面的外专业优秀人才踊跃参加幼儿教师入职资格考试。如何设计资格考试,才能不阻挡专业认同程度高、可能在幼儿教师职业道路上有所发展、只是目前素质尚不全面的人进入幼教行业,不影响幼教行业吸纳人才的开放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一方面,尽管前文笔者强调了“幼教专业素质”在教师资格认定中的必要性,但也不可走到另一极端,在职业门槛处即对候选人的这方面素质“高标准、严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对教师队伍素质的高期望需要时间和不懈的努力才能达成。另一方面,尽管前文批评了幼儿教师任用中忽视“专业素质”的倾向,但也不可就此认为正规幼儿师范专业毕业的候选人一定在所有素质方面都高于未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毕竟专业的幼儿教师除了需要本专业的素养,还需要较高水平的一般文化素养和专门学科素养。因此,人们没有必要在“高学历”与“幼教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高”之间作孰优孰劣的简单比较,它们之间没有可比性。
况且,仅仅1~2小时的书写教案、试讲和面试,不可能准确评价候选人是否真正有“爱心、耐心,善于与幼儿沟通”,从而把“热爱这一岗位、适合这一岗位的人选拔到幼教队伍中来”。[4]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资格考试中所规定的统一的、单一的标准、程序和量规,很难对教师的资质和发展进行准确的检测和评定”,[5]还容易引起人们对幼儿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创造性产生不恰当的低估。如果仅凭把教师资格考试设计得“滴水不漏”“严把入口关”,来指望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借此一劳永逸地完成建设师资队伍的任务,恐怕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一方面,由于求全责备而阻挡了一批有专业发展潜力的人才;另一方面,由于教师队伍中“资格证”拥有率高而简单地认为完成了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
针对这一倾向,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应考虑为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设计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提供相关指导,为他们指出各类候选人在各方面素质上所需要的“底线标准”,或者不同类型的候选人在其未受充分培训的那方面的“底线”素质,有效地避免“人才流失”。而确定“底线”素质的参照系,应是保障幼儿的安全、健康以及人格受到尊重,生存和发展等基本权利不受到损害,候选人必须在职业道德、专业素质方面能够做到这一点。
同时,标准还要另列“高素质幼儿教师的标准”,以引导各地的决策者意识到,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远不是像招聘有资格证的教师那么简单。
三、持续发展取向
从某些地方政府设计的转岗教师培训方案和某些接纳转岗教师或非幼教专业毕业生的幼儿园园长那里,人们可以看到这种决策取向。他们并不绝对地反对哪一渠道来的候选人,但也认真对待候选人的专业能力不足问题,并非通过一次性的选拔或短训来草率地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认真对待”体现出一种推进教师持续专业化发展的取向,表现为:认真评估这些新手素质结构中的长处与不足,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对新工作的不适应之处,帮助他们寻找未来专业发展的方向、规划专业发展的步骤;用接纳而不是歧视的态度对待这些非科班出身的新手,创设一个互助的人际氛围,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更容易与有经验的成熟教师进行交流,并给他们更长的时间从实践中学习和适应,不断观摩、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积累实践知识,在与群体的分工合作中弥补教师某方面能力的欠缺;在幼儿园中形成研讨真实问题和困难的日常机制和开放氛围,鼓励大家平等参与;鼓励他们不断从与幼儿的成功互动中认识自己的价值,形成更稳定的专业认同感。[6]
这种取向与当前关于教师知识的新理解不谋而合。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人,他们的知识形成和发展与学生、学校、社会、文化传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教师的实践知识往往是在行业圈中通过社会互动建构起来的,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资格制度,而且需要更加贴近教师实践的切实可行的支持系统和辅助措施”[7]。
基于这样的认识,当前在解决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时,决策者应该着眼于长远、综合地设计政策。首先,在幼儿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中既包含一些底线素质要求,也包含更长时间有指导的实习期,让候选人有更长的时间去展现自己真实的专业资质和实践能力,然后再对是否赋予其合格教师的资格作出公正的评判。其次,改革幼儿教师配备的相关政策和幼儿园的内部管理,支持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在这方面,一些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如,在新手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划定上,应随着其能力的增长而逐步扩展;在新手较多的幼儿园,适当降低生师比和班级人数,在新手教师的工作量分配上,应确保其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反思;在教师工作组合的安排上,鼓励教师团队合作,通过合作互补、扬长避短,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的质量。最后,教师在职培训的形式和内容应该能满足不同素质背景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管理者应特别重视教师在幼儿园工作情境中的研讨和反思,并促进不同幼儿园之间的业务交流。
在这方面,教师专业标准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为被称为“专业成长的第三条路径”[8]的“教师自我评价”提供支持,也为教师团体反思提供共同的平台。有些地区已经通过编制“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评价体系”在这方面作了尝试,[9]通过一些表现性指标和标准为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搭建了成长的阶梯。
必须注意的是,试图发挥这种作用的专业标准,不宜以硬性规定的法令式形式出现,更不宜简单地根据教师是否表现出标准所列的行为来考核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是形成行业遵循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规定动作”。毕竟,幼儿教师的工作远比践行标准复杂得多,人们所期待的教师队伍是有智慧、有判断力的。因此,国家在制定专业标准时,要努力帮助教师在专业标准、标准背后与儿童发展有关系的原理、教师和同事在现实中的行为现象这三者之间建立联系,使标准成为形成教师智慧的桥梁,而不是束缚教师手脚的绳索;同时必须立场鲜明地向运用者说明专业标准的用途。
参考文献:
[1]樊未晨,等.政府担责 幼儿园之梦就能圆?比钱更重要的是儿童教育观[N].中国青年报,2010-03-25.
[2]林文龙,郭少峰.七百中小学老师转岗幼儿园[N].新京报,2011-02-26.
[3]于红伟,王跃刚.当小学转岗教师进入幼儿园[J].学前教育(幼教版),2006(4).
[4]中国政府网.国务委员刘延东就发展学前教育工作提出三点意见[EB/OL].省略/wszb/zhibo419/content_1757325.htm,2010-12-01.
[5]陈向明.教师资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15).
[6]张士文.农村中心园转岗教师的指导[J].学前教育(幼教版),2010(5).
[7]陈向明.教师资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15).
[8]郑友训.第三条路径: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视点[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4).
幼儿教师法律素养范文6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那么教师的师德师风总结范文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最新2020年度师德工作总结范文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2020师德师风工作总结1经过一个月的师德师风学习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真正含义。作为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做到为人师表,以德育人。在此我就我个人在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做以下总结。
一、在思想方面:
我坚持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严格要求自我,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真正领会到,仅有热爱自我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才能为教育事业努力奋斗,才能尽职尽责地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育教学不仅仅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二、工作方面:
认真研究业务,不断加强学习,改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忙,发扬奉献精神。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自我充电,因材施教,尽职尽责、教书育人。一向以来我都认真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爱与职责是师德之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努力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
三、行为方面:
“身教”重与“言传”,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自我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职责。所以我时刻注重自我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还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向学生谈自我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经常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我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我不仅仅是他们的教师,并且是他们的知心挚友。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有时畏首畏尾,对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把握的不够好,所以解决学生的思想上的问题和应急问题时措施常常不能得心应手。
五、今后的改善方向:
提高自我的工作职责心,提高自我的品德,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业务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最终,我想说让我们把尊重和理解学生当成教育工作中的重点,把这种思想意识变为实际行动。从“多一句表扬,少一句批评”做起,从“不体罚学生”做起,从“带微笑走进课堂”作起,从“低下头来与学生交谈”做起,让尊重和理解落到实处,让和谐的师生关系落到实处。
2020师德师风工作总结2开学初,我市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了“强师风、铸师魂,争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师德教育活动,并将今年定为师德建设年。育人先树德,教师仅有树立好自身的形象,才能真心、真情、真意地去教育学生。
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使我懂得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职责性,并约束与规范了我日常的教学行为,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护法的人民教师。
学校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开展了团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从多层次、多角度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使我感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到我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当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自我应履行的职责。
经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思维天真,好动,好闹,工作烦燥之时,我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这种习惯当成“不懂事”,事后想来,这样的我是不应当的,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我的感觉和要求,优秀的学生人人喜爱,然而调皮的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副“放大镜”的眼去寻找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点”带面促进学生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克服自我的不良情绪,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去教育每位学生,要学会用优秀教师的品质激励自我。和优秀教师相比,我目前的思想境界还要不断提高。在教学方面首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使自我的教育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经过学校开展的师德师风学习,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不能光作为一种口号,要付出实际行动,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学会不断学习,以学习来丰富自我的学识,提高自身本事,业务水平;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要勤于钻研,倾心育人,要用心去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另外,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在服务学生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体而言,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学习中,先进教师的精神和行为荡涤了我的心灵,激励了我教书育人的热情,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让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所在,即工作是欢乐的,奉献是幸福的!
2020师德师风工作总结3经过这几天的业务学习,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现将自我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教师必须具备职业道德
作为教师,我们除了要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以外,还必须具备相关的职业道德。
首先,作为教师我们要爱岗敬业,仅有真心的喜欢这份工作我们才会用心的去做,才能做好。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兴趣是的教师”仅有对这份工作有兴趣,才会有热情,才会努力。所以要想干好这份工作,就先让自我真心的喜欢它。
其次,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关爱自我的学生,现代教学已经有权利教学转化为本事教育。作为教师我们要慈爱。这一点我以前就做的不够好,我会对学生大发脾气,会对他们大吼大叫,总是用一种权力去约束学生。学生犯了错误我就会很生气,严厉的批评他们。事后仔细想一想又觉得很后悔。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允许我们大人犯错误,也应当允许孩子犯错误。我们应当冷静的对待学生的错误,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学会尊重学生,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对学生要宽容,要给学生解释的机会,真正俘获学生的心。新的学期我打算改变自我的管理策略,做到三不“不生气,不大声说话,不盲目批评”,真正实现关爱教学,不依靠压力和权力来逼迫学生学习,要用关爱去打动学生,让他们从心里佩服教师,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相信我的努力会有所收获,我很期待,也很有信心。相信我的关爱教学必须能成功。
二、终身学习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教师更应当如此,我们要给学生新鲜的水,所以我们必须使自我成为源源不断的活水,我们就必须时刻学习。做一个成功的教学者,我们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我明白我们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时,我以为自我的学习生涯结束了,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我才发现自我的想法是错误的,工作也是一种学习,工作中更需要不断地学习。在这任教两年,我学到了不少知识,这些都是我在学校中学不到的。开学以后我将教五年,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要广泛阅读课外书,同时也要求教师自身首先要有丰富的课外阅读量。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除了完成必要地教学工作外,我还要很多阅读课外书,认真学习,随时给自我充充电。让自我不至于知识枯竭,不要让自我成为一潭死水。
三、学会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可能说出来大多数不会相信,他们会说,你就是教师,怎样还要学做教师呢以前我一向认为自我就是教师,只要上好课,批改好作业,辅导好学生就能够了。可是我这样认真做了这些以后,我发现只能给自我打70分。经过这次学习之后,我才明白自我一向不会做教师,如果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要想在教育事业上作出点成绩的话,我必须先学会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教师除了上课,批作业,辅导学生以外,还有许多工作,还有很多学问。
首先我们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坚信自我的学生就是的孩子,正确看待孩子智商的差异,对不一样的孩子采取不一样的教育方法。这样我们就不会为有的学生成绩差而大发脾气,我们就能够心平气和的看待差生。其次,我要认真分析自我的教学策略,要精讲精炼,上课的时候教师不要讲得太多,不要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依靠性,要教会学生思考,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本学期有很多略读课文,我打算把这些课文放手让学生去讲。锻炼学生的表达本事,也锻炼学生的勇气。还要让学生适时的批改作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此外,我还要时刻给学生增加自信,让他们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相信自信会创造奇迹。我要在教室里贴上这样的横幅“生命会因努力而精彩”。
四、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大多数的教师都认为教师这一职业注定不会幸福,每一天应对的是爱闯祸的孩子,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等着教师去解决,学生的学习也让教师时刻生气。我也是这样,我认为自我很累,每一天都在和学生生气,时刻都是面带怒容。听了陶教师的话以后,我收获很多,每一天生气不能够归咎于学生,这完全是因为我不够大度,不够宽容所致。
陶教师说:“宇宙浩渺无涯,人之生存其中异常是与人相识相处,都是一种天地机缘。所以,我们必须珍惜”我们和学生相识一场,是一种缘分,我们不要因为自我的一时冲动而破坏了这种完美的缘分。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优化自我的情绪,把自我的烦恼弱化,陶教师说的好:“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成为一个湖泊”我觉得自我以前就不会控制自我的情绪,心境不好时我会很不耐烦,致使学生不敢靠近我。妨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今后我要努力做一个湖泊,学会优化自我的情绪,时刻做学生眼中的欢乐的教师!
我班的成绩一向不是很好,我曾想到过要放弃,可是每当我看到那一张张纯真稚嫩的脸,我就不忍心放弃他们,听了陶教师的课以后,我更加坚定了,我决不放弃,哪怕我会再次失败,哪怕我会再一次失望,我也决不放弃他们,这是我作为教师最基本的道德。我和他们一齐努力,相信我们会取得提高,哪怕很小的提高我们也会很幸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新的学期我会和我的孩子们一齐加油,相信他们会让我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
2020师德师风工作总结4我们幼儿教师肩负着新世纪人才的奠基任务,每一位幼儿教师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起着深远的影响。现将师德师风工作总结如下:
一、爱幼儿,先热爱教育事业
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孩子”。
二、爱幼儿,要尊重和呵护他们
每一位幼儿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爱护。我们不能直接体罚幼儿或变相体罚幼儿。重视对每个孩子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与每一个幼儿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呵护、尊重每一个幼儿。
三、爱幼儿,努力做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把握时机做幼儿的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作为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带好幼儿。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
四、爱幼儿,以身作则影响幼儿
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喜欢模仿,这将给幼儿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同时,正确处理自己与家长的关系,在家园栏上相互探究幼儿发展的方法、措施。
这是我学习了师德师风的一些总结,我自己要从以上各方面努力,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
2020师德师风工作总结5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的立师之本,是教师事业成功的保障,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做“合格的教师”,仅仅是最基本的职业境界,而做“人师”才是事业境界。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
自从恩施市实小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以来,我始终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以《师德建设考核规定》严格规范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为人师表,兢兢业业地工作,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实小人。
一、师德就是榜样
我从网络上学习了《大爱无声铸师魂——谭千秋》,明白了千秋精神是一种恪尽职守的精神,千秋精神是一种大爱无疆的精神,千秋精神是一种勇于担当的精神,千秋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千秋精神更是师德的榜样。因此在工作中,我把千秋精神作为我师德建设的榜样。_年5月12日是个无法忘记的黑色日子,突如其来的灾难将许多幸福的家庭顷刻间推进苦难的深渊。灾难无情,人间有爱。5月13日,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我便参加了恩施新闻网组织的“爱心献灾区”活动,为灾区捐款500元,后来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爱心捐款活动,并积极缴纳特殊党费,还为灾区人民捐赠了衣物18件。我知道,这对灾区人民来说力量太小了,但是再大的困难,被13亿除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数;再小的奉献,用13亿乘都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当汶川地震波及到恩施时,我做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生命安全,我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冲上教学楼,对全年级逐班检查,连厕所都不放过,作到了不落下一个孩子,并和其他老师一起配合,把所有孩子带到了安全场所。这就是我在实践过程中对千秋精神地升华,它静静地闪耀着人格魅力的光辉。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我们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
二、积极进取,完善自我
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我始终把树立教师师德形象放在首位,以自身高尚的师德影响教育学生,做到态度和蔼有礼貌,避免态度生硬,因此在学生和家长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同时,努力学习教育理论,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服务奉献,争当先锋模范”为重点。长期坚持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系统学习了《教育法》《教师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能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言行,从不违反学校纪律和工作原则。注重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能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谦虚谨慎、尊重同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断充实自己。
回顾走过的教育教学历程,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抓好师德建设,教师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只有抓好师德建设,学校的整体工作才能不断迈上新台阶;只有抓好师德建设,学校才能实现“用爱用情用心做教育”。经过本年度的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敬业爱岗奉献”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