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形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经济形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经济形势

社会经济形势范文1

    【论文关键词】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意识形态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意识形态同样适用于辩证唯物主义社会观,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物质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意识形态能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主要特征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所谓实践性就是指它来源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能反过来指导实践,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从而引领人们的实践活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这种实践性反映其对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时,就是它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为龙头,通过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拓展产业链,发展各种特色产业,不断提升总体竞争实力。通过实施“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原崛起”等经济建设战略,不断增强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提高了全国的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实现了GDP数值的较快增长,但在一些经济高速增长地区出现了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贫富两极严重分化等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对资源过度依赖等问题制约着发展可持续。由此可见,仅仅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并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迫切需要解决可持续的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思想指导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创造性应用和发展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理论。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方式的改变,而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深层次变革,突出的表现是从经济开始,再逐步向社会和政治领域渗透。 

    二、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对经济建设作用 

    1.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导向作用 

    引领经济建设方向,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并为全体人民共有的。因为它是人民共同拥有的认知体系,所以它有助于人民彼此达成认识上的一致与行动上的统一。而处于党政地位的意识形态都是与对经济制度特别是对交换关系的正义或公平的判断联系在一起,目的在于说服人们相信现存的经济规则是与正义共存的。成功意识形态的制度变迁和经济改革会促进经济增长。社会意识形态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制度解释和价值支撑,使人们从内心认可经济建设中各种财产关系的合理性、交换关系的公平性以及分配关系的正当性,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各种规则的“认同感”,以减少体制在转轨及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摩擦费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机制,这种机制是由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决定的。 

    2.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动力 

    经济建设的客观进程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产生、发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十五规划以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重大飞跃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在本质上与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发展的互动性和价值的契合性。虽然国家处于全面经济振兴阶段,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临着重重困难,迫切要求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人民思想意识的更新和社会的不断变革对社会意识形态提出了全新考验。应对这些考验,需要各级党政组织从自身做起,为推进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社会意识形态不断解放思想,打破因循守旧、平凡干事的思维方式,在具体工作中敢闯、敢试、敢争;坚持开放创新,摒弃落后的体制机制,以敢于担当、追求卓越执政理念,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审视自我、谋划发展。并对全国总体格局进行了正确判断和分析,提出了新的理论概括。特别是在基本认清了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大势,总结过去经验,汲取历史教训,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 

    3.社会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之重点。在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更趋激烈,其中的文化产业竞争又是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载体。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内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文化看似无形,但对经济发展的引领、鼓舞、凝聚和保障作用是现实而且巨大的。 

    文化发展问题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以解决的。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既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事业受到高度重视,文化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化创新更加活跃,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从而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进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走过了30多年发展历程。30多年来,中国人民走出困境,夯实了发展基础,并积蓄起了强大的发展势能。而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跨越发展、推进全面转型的历史新阶段。新阶段更加突显的新特征、新任务是加速发展,释放后发优势,在这个“经济建设升级”跨越发展的进程中,“文化兴国”应势而生,深入挖掘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改造或摒弃那些原有的落后文化,加快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培育和弘扬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的“民族精神”,并使之成为引导、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社会经济形势范文2

一、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

(一)内部审计模式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较早出现了以农村经管部门(或称“经管站”)为审计主体,以村集体经济活动为审计对象的农村内部审计。这种模式主要是依据1992年5月农业部第11号令《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和部分省区制定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而设置。经过多年的发展,这种审计模式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至今仍被大量采用。另外有些农村地区出现以乡镇政府成员临时组成的审计机构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的模式(即“乡镇政府内部审计”),这种模式从其隶属关系和设置的形式来看,也属于内部审计性质,但由于受到经费和人员编制等因素的限制,在实践中这种模式比较少见。目前以“经管站”为审计主体的内部审计模式实质上就是让经管站既充当经营管理者又充当监督人,违背审计独立性原则,其审计结论严重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其次“经管站”日常经管工作繁重,必然冲击审计业务的开展。而乡镇政府内部审计成员由于是乡镇领导干部组成,其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很难适应“两型”社会的审计要求。

(二)国家审计机关派驻审计模式 国家审计机关派驻审计模式是在县(市)级审计机关下设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机构,其工作直接对县(市)级审计机关负责,性质属于国家审计。不足的是这种审计监督范围比较有限,与乡(镇)政府脱离,不能适时监督农村集体经济工作的开展,属于事后监督;其次审计工作过于偏重对经济案件的查处,忽略了其在乡镇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中的作用;然后由于县(市)级审计人员有限,导致审计工作覆盖面窄、连续性差,不能及时全面地反映乡(镇)的经济运行情况。而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范围较广,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农民承担费用、农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等。因此国家审计机关派驻审计模式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但其权威较大,独立性和审计专业性强,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三)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模式 出于探索和创新角度考虑,在一些乡镇(街道)出现委托注册会计师(简称CPA)进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这是农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得以实现的一种有益尝试。但这种模式暂时不适应农村集体经济这一特殊的领域。首先从委托理论角度看,由于农村集体经济与村“两委”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破坏了典型的CPA审计的三角关系,独立就失衡,有碍审计的开展;其次从成本上来看,委托方难以支付相对昂贵的CPA审计费用,或者觉得农村财务管理水平较低,乡镇(村)经济业务相对简单,没有必要请专业技术和独立性较高的CPA来进行审计;从操作层面来看,CPA审计农村集体经济虽然是一块新的领域,但由于没有具体相关准则或制度可供CPA参考,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审计的质量难以保证。

二、“两型社会”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创新

(一)农村集体经济综合审计模式的建立 为建设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权威性,根据2006年2月新修改《审计法》第十条 “审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其审计管辖范围内设立派出机构;派出机构根据审计机关的授权,依法进行审计工作”之规定,可以设想在各县(市)国家审计机关专门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综合审计中心”(具体机构体系设置如图1),该中心垂直隶属于县(市)国家机关,主要职责是对农村集体经济进行财务审计监督。其优势和相关要求表现在:

(1)审计主体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综合审计”中心是接受县(市)级审计机关的垂直领导,意味着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纳入国家审计体系范畴,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审计机关是实施新的审计模式的主体,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综合审计中心的层次和独立性得到提升,审计监督的力度得到加强。县(市)国家审计机关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综合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并授权该中心各部门和乡镇(街道)审计分中心直接履行对乡镇(街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日常审计任务。

(2)审计范围更加明晰。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任务重,执行难度大,针对性强,中心可根据审计业务需要设置相关部门:一是农村财政财务审计,根据实际情况对各乡镇的村级财务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二是农村专项资金审计,主要是对土地出让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村干部报酬补贴发放、救济(扶贫)资金、其他涉农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三是农村建设工程项目审计,集中对所有农村建设中达到一定资金规模的项目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四是农村资源环保审计,主要对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浪费情况和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专题审计,以达到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具体要求;五是农村经济责任审计,对乡镇(村)主要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以保证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该中心相应部门和分中心接受纪检监察室和司法部门的监管。

(3)相关审计准则和程序的制定要求。为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权威,保障整体审计质量,政府需尽快制定包括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准则、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审计程序规范、审计报告规范等相关审计准则或制度,使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有章可循。对于农村经济审计的基本程序可以从审计工作方案、发出审计通知书、实施就地审计、调查取证归纳问题、评审内部控制、出具审计报告、作出审计决定、复审异议等问题进行考虑。

(4)审计人员录用和队伍建设要求。新设立农村集体经济综合审计中心可根据授权的审计范围和任务,来设定审计岗位和编制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该中心负责人应由县审计机关任免,并向县审计机关报告工作;其他审计人员由县人事局、审计局向社会公开招考,择优录用。乡镇(街道)审计分中心机构人员编制由县级政府负责解决,可以是公务员编制或事业编制,所需经费由县财政纳入预算,统一提供。业绩考核和业务技能由县审计机关负责。

(二)倡导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充实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力量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采用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虽然存在诸多困惑,但在今后 “两型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市场化的逐步深化,特别是城郊结合的农村,其经济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农民民主意识会不断增强,政府审计出于成本效益考虑,可将部分业务委托给注册会计师审计。因此,在由国家审计机关为主导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之外,注册会计师审计将会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必要补充力量,这既是农村集体经济受托经济责任扩展的需要,也是注册会计师自身行业发展的契机。该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是作为社会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其审计结论的公信度较高;二是会计师事务所和委托人之间只是委托受托关系,不存在其他利害关系,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受审计准则的约束,其审计结果的公正性较强;三是注册会计师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计执业经验,能利用专业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审计执业过程规范,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结论,审计质量较高;四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受托审计,其业务范围不受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当前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审计环境的约束,农村集体经济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急需解决以下五个问题: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和鼓励将部分农村集体经济业务委托给注册会计师予以审计;二是政府尽快出台与完善有关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准则或制度,为注册会计师审计进入此领域提供法律依据;三是明确审计委托人范围,特别应明确全体村民以农村集体资产所有者身份充当审计委托人的地位;四是注册会计师应充分考虑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的风险,委派熟悉农村实际情况,通晓国家农村政策与法规、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工作;五是针对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问题,政府应科学引导,可以考虑给予承担了经济实力较弱乡镇(村)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相应比例补偿。

参考文献:

社会经济形势范文3

关键词 社会转型;竞技体育;运动员;教练员;师徒信任;角色预期;人际信任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4)04-0093-04

1 引言

竞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共同努力,因此在竞技体育中和谐的师徒关系是实现训练计划取得竞赛成绩的前提。然而近年来不断出现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师徒反目”现象,致使竞技体育领域中的“师徒”关系主题一度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竞技体育中的师徒关系趋于紧张折射出来的是社会信任的缺失和利益的失衡。在过去的十年之中发生在竞技体育领域之中的“师徒”信任危机屡见不鲜,由此而导致的“师徒”反目现象更是层出不穷。例如:长跑运动员孙英杰、艾冬梅与教练员王德显的“工资门”事件;王军霞等运动员与教练马俊仁之间的矛盾升级,最后导致“兵变”,“马家军”解体;2011年冬季项目短道速滑运动员王潆与领队王春露级教练员之间的矛盾升级,最终酿成打架事件;2012年游泳奥运冠军孙杨与教练员的“反目成仇”更是引发了中国竞技体育有关“师徒”关系的讨论。一系列的“师徒信任危机”不仅破坏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和谐,也影响了竞技训练的正常进行,更伤害了当事双方的身心,损坏了国家高水平运动训练领域的名誉。随着一系列竞技体育中不和谐的师徒关系的出现,有关竞技体育中的“师徒”关系方面的研究也开始展现(张晓龙,等.2007;朱浩,等.2008;解欣,等.2013)。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师徒关系”危机的深层次研究尚不多见(以“师徒关系”主题检索包含“体育”自2008―2013仅有四篇相关文献),因此对于竞技体育领域“师徒信任”方面的研究我们应继续探讨师徒关系的图景和背后影响逻辑,以期望能够为我国竞技体育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L省的中长跑队的部分一、二线队员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2年7―9月和2013年1―3月期间两次赴调查地点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具体调查方法包括:一是对运动员进行个案访谈,在运动队中进行参与式观察;二是对教练员进行个案访谈;三是对相关的家长进行个案访谈。访谈对象中涉及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年龄条件的受访者,但是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不同受访者的态度仍具有一定的共性。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重点聚焦于L省的运动队,调查结果仅对个案研究具有解释意义。

2.2 分析框架

本研究主要是基于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两种视角。“人际信任”是信任的最初形式,在社会分工尚不发达的传统社会,信任行为主要发生在人与人的交往之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际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信任已经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进而转向非人际信任。竞技体育中的“师徒”信任关系主要涉及教练员、运动员和竞赛成绩三个方面的因素,将这三个因素带入信任分析的一般性定义是“A相信B会做X”的一种三维关系,即A是信任者(运动员),B是信任对象(教练员),X是具体事件(哈丁,2004),即运动员相信教练员能够将自己训练成为优异的竞技选手,运动员的顺从和抵制的情绪取决于对教练员的信任与否。本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师徒信任背后的影响因素。

3 “师徒”关系的具体情境

3.1 L省中长跑队的“师徒”关系情景

3.1.1 L省中长跑队的具体情况

拥有“共和国长子”之称的L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经济文化中心,建国以来一直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L省一直有体育大省之称,L省的运动员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L省体育人才众多竞技成绩优异,运动员多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骄人战绩。在2013年在国内外的各项体育赛事中L省的运动员有12人在12个项目上获得世界冠军15次,19人在13个项目上获得亚洲冠军13次,243人在84个项目上获得全国冠军117次。在全国第十二届运动会上,L省共参加了31个大项,282个小项的比赛,共获得金牌56枚,奖牌总数高达145枚,总分居于第一位。中长跑和举重项目曾经是L省的优势项目,中长跑更实在上个世纪90年代挂起了一股“东北风”,培养了一大批国内的中长跑名将,当年L省的中长跑项目曾经包揽了诸多比赛的奖牌,在全国九运会上L省的运动员更是包揽了从800米到马拉松的全部金牌,以至于有些省份面对L省的中长跑优势而自叹不如,进而取消了本省中长跑项目。如今L省的中长跑项目的辉煌已经不在,由当年省体育局重点的项目开始沦落为一般项目,运动员的人数也在大幅下降,由当年拥有一流训练基地数百名运动员下降到几十人的队伍,这一切是由于竞技成绩的下滑导致的。目前L省的中长跑队在省运动职业技术学院训练,备战比赛时去训练基地或者高原参加训练,中长跑队拥有的一、二线队员之和不足百人。

社会经济形势范文4

【关键词】社会转型 德育价值 实现路径

党的十报告核心是推进改革,深入转型,德育变革势在必行。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越是在时代变革、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德育就越显得紧迫和重要,越能体现出其独特价值。在社会转型期探讨德育价值,解读德育价值,并探索德育价值实现的路径,对进一步论证德育的合理性,提高德育活动实效性,确立合理德育目标有重要意义。

社会转型期德育价值的向度解读

人的德育活动的生成性以及德育活动的创造性的本质可以体现为这样一个过程:认识价值—选择价值—追求价值—实现价值—享受价值。德育价值是人们社会需要和利益的反映,是在一定德育目标的驱动下,借助于相关事物的功能属性并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一定方式或行为实现的。认识价值的前提是价值存在,价值追求离不开目标设定,而价值实现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基于此,在社会转型期认识德育价值,有三个向度标识。功能向度,指向德育价值存在;目标向度,指向德育价值追求;实践向度,指向德育价值实现。

功能向度。价值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功能。日常生活中人们说某事物没有价值多指这种事物丧失了功能或不具有某种功能。德育价值是德育活动存在的前提,而进一步追寻德育价值为何存在,德育功能则是基本前提,即“什么有价值”的前提。德育功能和德育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能侧重表示某事物对对象产生的作用和效用。还有一种解释是德育功能就是德育能够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德育功能直指结果,发轫于客体具有的属性,具有客观性,而德育价值则是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的紧密结合,兼具主观和客观属性。如扫帚具有清扫功能,但如若我们的屋子非常干净则其清扫功能还是扫帚原有属性,然而其价值已不重要。

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但是当经济发展越过初级阶段,当主导价值观念被多元化背景冲淡,德育的育人功能被弱化、被边缘化,被淹没在各式各样的价值观念中。德育似乎偏离了人们预设中的方向而将“育才”功能凌驾于“育人”之上,导致实践中德育价值取向转向培养“经济人”和“工具人”。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认识开始分裂为“观念上的共识”和“现实中的共识”,德育最重要的功能是育德,这点已成为大众观念上的共识。但是现实中却仍然践行着功利主义德育价值观。观念共识和现实共识的落差和裂缝像两片上下咀嚼的嘴唇吞噬着德育应有的真正内涵。因此,当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观念共识和现实共识统一起来,确立德育的核心功能,也就昭示了德育价值的核心取向。

目标向度。目标的确立离不开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人们对事物的事实认识,二是价值观念的导向作用。人们在确立目标前首先要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如颜色、材料、功能属性等。但是事实认识只会告诉人们事物是什么,回答不了应该怎样做的问题。没有价值观念的理解和引导,也就没有具体的目标设定,更无所谓价值追求。德育目标是价值主体在德性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和个人需要的认识发展出来的一种精神追求,是对未然价值的构想和预测。德育目标是有待于实现的德育价值。

德育目标是德育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效果,是人对德育价值的主观追求和预期。目标的实现过程也就是价值的创造过程。德育目标的提出是德育活动的起点,也即德育价值创造的起点。德育如果丧失了对目标的设定和选择,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目标凝结着人们对价值的预期。目标的偏设将会导致实践活动的合理性受挫,从而出现价值“偏位”。从这一层意义上讲,对德育价值的考察与解读必须紧随着德育目标。同样,德育目标的设定假定着人们对德育价值的追求。离开价值论来谈论德育目标容易产生主观主义和命令主义,以对社会的设想或规定直接套上目标或者按照主观标准批量生产“学生”。正如学者李太平所说:“德育目标离开价值论的根基,也易于成为无根之萍,随社会风波或政治风向飘来飘去。”①德育目标预设着整个德育活动的价值趋向。德育目标的实现又是德育活动和德育创价活动的终点。德育活动的整个过程即是在德育目标的观照下进行的,德育价值的实现就是以实现德育目标为导向来协调、组织和调整主客体全部行动的过程。

实践向度。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②实践是人们各种行为和思想表达的总和。实践的过程也就是价值的生成过程,价值可以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但是只有与实践结合才能显现自身。价值的这种本性并不是自发地产生的,也不是事物或现象的自在属性,而是由于人类主体依据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实践活动以及实践基础上的精神活动创造的,因而它首先地和根本地存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

实践是德育价值社会性得以确证的唯一途径,也是其最根本的要求。孤立的事物是无法将自身的价值属性表现出来的。德育实践是德育主体和客体之间进行创价的桥梁。德育价值是德育工作的固有属性,德育实践是德育价值实现的应有之义,因而说实践是德育价值生成的现实根基。“实践”这个现实根基不稳,在其上面构建的德育价值大厦是无法抵挡外来冲击的,尤其是当代的信息化和多元化思潮。面对诸如功利主义、集体主义、个人主义、虚无主义、工具主义等各种“主义”,德育核心价值的社会性确认度开始降低。没有实践活动就没有价值产生,德育价值的好坏要通过德育实践来衡量,德育工作者都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但问题不是我们没有德育实践活动,而是实践活动没有创造预期的价值。那么,怎样在德育实践中实现应有的价值成为当下中国德育面临的重要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社会转型期德育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

价值是一种外显内隐的看法,价值实现的本质不是“从无到有”而是“由隐而显”。德育是成人教育,其最终而确定无疑的价值维度指向人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德育价值实现是德育实践的过程终点,其前提是德育对象将德育内容转化为自身品德,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并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德育的魅力和真谛就在于将知识转化为品德,在涵养人性、秉承人性的前提下,培养并唤醒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和政治意识。从此视角看,其价值实现路径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授”途径。道德、政治、法律等知识的传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通往美德之路的便捷速成的通道。德育者根据一定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制定一定的教学目标任务,采用多种不同手段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受教者进行引导,引起受教者的注意和兴趣,使其意识到要学习的内容,亲身信服并外化于行为。这种途径往往采取德育者主动传授受教者被动获得方式,为避免这条路径的不成功,德育者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不能强硬灌输,引起学生反感;二不能方式单一,造成实效性低;三不能远离生活、远离学生实际,使得德育机械化、形式化。

二是“感召”途径。此种途径源自受教者的主动意识和他人的感召力量,是主体依靠他人生动示范获得的一种价值判断倾向。最典型的是榜样示范,如当下正值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五十周年,雷锋精神在社会各界广为传唱。感召的力量不可小觑,在德育中如何有效利用好这条途径,一是教师的师风师德建设要日益提上日程。教师不仅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主体,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学校师德建设本身就是教育和谐环境构建中的重要一环。教师不光要教书育人,还要树德。二是在德育实践中要善用、会用榜样示范法,树典型、抓先进,同时要把握分寸和时机,注意高度,体现深度,不能过大过空过假从而使效果适得其反。

三是“经验”途径。人是一个成长中的存在,人不仅生来是人,而且能自我成就为善人或恶人。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价值判断与社会行为的价值判断越一致,他的行为越容易被社会所接受,其本人也越容易融入社会。因此培养一个人的价值观很重要。道德经验和生活体验是人伦理生长和意识成熟的必要途径,人经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亲身体验,不断获得道德感受,积累生活经验,也不断地生成、修正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充分利用好这条途径,德育工作者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培养教育对象的价值意识和价值判断能力,这是学习者获得价值经验最基础的前提,可以采用价值澄清、试错等教育方法;二要充分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受教者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自我成长的机会;三要使教育对象多参与社会实践,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并融入生活。使受教者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在生活中获得,在生活中体验。

(作者分别为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李太平:“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第89~93页。

社会经济形势范文5

关键词: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关联度

一、引言

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一个靠陆,一个向海,所经地区在我国周边外交战略中均占据重要位置。西北五省经济的发展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重要环节,陕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甘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青海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基地和重要支点,宁夏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新疆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金融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西北地区城市社会保障不完善,加上西北地区建立的农村社会保障网络的地区十分有限,尚有很多贫困人民未纳入社保障体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盛紫君(2011)认为社会保障的投入对经济有挤出效应和产出效应,一国的经济状况决定两者的平衡。刘苓玲,徐雷(2012)分区域讨论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Feldstein(1974)得出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分成资产替代效应和引致退休效应,最终影响结果是取决于两者效应的大小对比。父母对子女的关注度会增加储蓄的利他主义精神,通过刺激物资积累促进经济增长(Laitner,1988;Barro,1974)。赵怡(2007)采用计量经济学建模的方法, 选取相关因素分析社会保障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Giorgio和Carlotta(2000)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纵观已有文献,国内外学者均将社会保障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影响消费、投资、人力资本角度阐述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本文从社会保障的各部分入手研究我国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社会保障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数据和实证分析

(一)灰色关联模型

考虑到本文样本量较少、变量较多的特征,本文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各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量化比较。

1.对数据进行初始化

对于单位不一致、初值不同的时间序列,在计算关联系数前,应首先进行初始化。

2.关联系数

设有两列时间序列:

[X(0)(k)=X(0)(1),X(0)(2),...,X(0)(n)X(0)(k)=X(0)(1),X(0)(2),...,X(0)(n)](1)

关联系数为:

[η(k)=minminX(0)(k)-X(0)(k)+ρmaxmaxX(0)(k)-X(0)(k)X(0)(k)-X(0)(k)+ρmaxmaxX(0)(k)-X(0)(k)](2)

3.关联度

由[γ=1nk=1nη(k)],关联度值越接近于1,则两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就越强。

(二)数据的选取

本文使用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关于中国各地区的数据。由于数据缺失,本文使用二次移动平均法对青海省2008年的生育保险的数据进行了拟合预测,最终将这5个省份的数据合并得到综合指标(见表1)。

(三)社会保险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总体来看,五大社会保险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度(见表2)由大到小排序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基本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的主要部分,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养老保险支出与GDP的关联度为0.99,显著地高于其他险种。养老保险作用于经济发展的机制与其他险种不同,养老保险可以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可以促进消费,进而拉动经济的增长。医疗保险支出与GDP的关联度为0.86,明显低于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对于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医疗保险的投入不是十分匹配,存在提高的空间,这表明西北地区医疗保险制度缺乏效率,并不能与当前经济发展相适应。表明,当前西北地区失业保险水平适应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表2 2001年-2013年社会保险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度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在社会保障上的投入不能盲目增加,如何把握投入力度、投入方向能有效地刺激经济才是最重要的。养老保险依旧是社会保障的主力,加强改革农村养老保险体系,扩大养老保险在农村地区上的投入,以此来发挥养老保险对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在西北经济发展中,不断改革完善农村养老体系,充分发挥养老保险的经济增长效应;加强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体系改革,着重发展失业保险,以保障西北地区居民享有基本的失业津贴和基本的医疗服务。在西北经济发展中加强失业保险保障力度,财政加大对失业保险的投入,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加快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领域的改革,助力经济发展。有实证分析看出,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在西北地区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必须结合西北地区的地区特点,有效推进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改革,充分释放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对经济增长的关联作用。

参考文献:

[1]盛紫君.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理论研究及政策建议[J].现代商业,2011,07:210-211.

[2]刘苓玲,徐雷.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的区域差异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2,03:70-76.

[3]Feldstein,M.SocialSecurity,Induced Retirement,and Aggregate Capital Accumul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4,82(5):905-926.

[4]Laitner,J.Bequests,Gifts,and Social Security[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88,55(2),275-299.

[5]Barro,R.J.AreGovernment Bonds Net Weal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4,82(6),1095-1117.

社会经济形势范文6

关键词:社会保障水平;经济水平;适应性关系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18日

一、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够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离不开经济支撑,经济能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一切物质所需要素。比如像日本、美国这些发达国家,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十分健全,覆盖比较全面。在美国,居民遇到危机情况可以拨打911呼叫求救,短时间内公民的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是其他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难以达到的高度。在非洲、印度这些欠发达的国家,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够健全,总会有小孩因为饥饿失去生命,而政府却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可见,经济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能够使社会始终处于健康、协调发展过程中。中国的GDP总值比较可观,但人均生产总值比较低,根源就在于国人的贫富差距过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提高农村的整体消费水平,扩大市场内需,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此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老百姓住房难、看病难等问题,能够解决社会矛盾,稳定社会。整个社会达到相对和谐的状态,更能拉动经济的平稳增长。

二、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现状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水平有差别。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均高于乡村的生产总值,城市的人均消费总值也高于乡村的人均消费总值,相应的,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也普遍高于乡村,比如城市的环境有统一规划,有清洁人员负责城市环境的绿化与整洁。城市有公园,并配备相应的公共设施,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条件;而在农村,农民的垃圾通常是自己随处扔置、无人管理,也没有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对比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社会保障水平高低不同。

(二)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晚,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健全。比如,人们存在住房难、看病难等问题。一方面虽然公民的平均工资有所增长,但与此同时,物价也不断上涨,特别是房价的飞涨,很多人成了房奴、车奴;计划生育制度的实施,导致现在的80后和90后都要面临两个人赡养4个老人1个小孩的巨大生活压力,国家却没有相对健全的制度来缓解这种社会矛盾。在看病方面,很多公民表示“病不起”,一个轻微的感冒,到医院去做个检查、拿副药就要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更别说什么大病了。这说明我国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在就业方面,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很早以前一则闹得沸沸扬扬的关于“清华大学毕业生当屠夫卖猪肉”的新闻,还有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等新闻报道,这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也说明了我国在就业方面的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各方面的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

三、在当今经济形势下建立水平适度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根据城乡人民的收入状况、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调整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让社会保障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比如,城市居民的收入高,但物价也高,如果看似不断增加的工资只能勉强与不断上涨的物价持平,这样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就会加大,并不能过上和谐舒适的生活。根据经济的发展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求物价部门根据居民收入情况和消费情况对商品价格作出规划,防止因物价过高导致居民生活艰难的局面。

(二)构建城乡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一个庞大的生活群体,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社会财富再次统筹分配的作用,为农村居民和生活没有保障的居民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这样能够缩小城乡的贫富差距,构建社会和谐。比如,现在实施的田地补助保障措施,就是保障农民在自然灾害的意外情况下,尽管没有收入来源,但有政府的补贴来维持生活。又比如农村合作医疗的举措,就是为农村居民看病求医承担一部分费用,为他们的健康提供资金上的保障。

(三)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一方面要使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到农村及边远地区,让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这种社会保障福利。比如,山区的孩子上学难,政府应该派相关人员深入基层,详细了解山区的情况,根据当地的情况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山区建设学校等,让孩子接受教育。此外,也应该建立相关的教师志愿者保障制度,鼓励城市的年轻教师去山区支教,提高山区的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社会也应该建立全套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居民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享受到社会保障,比如从就业到住房、从医疗到养老等等,使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协调。

(四)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政府在合理的情况下,应该增加社会保障方面财力的支出。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文明和进步,更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保障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平衡和稳定是极为有利的。比如,现在最紧要的住房难和看病难的问题,政府可以加大这两方面的资金投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针对住房问题,可以推出经济适用房这些社会保障措施;针对看病难问题,可以发放医疗卡等社会保障措施。

四、结语

社会保障的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发展。政府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相应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更多的公民享受到更多的社会保障福利。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东.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