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讯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移动通讯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移动通讯技术

移动通讯技术范文1

关键词:第四代通讯技术无线通信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着手研制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标准和产品。美国AT&T公司已经在实验室中研究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其目的是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的速率;大约五年后,这项技术即可面世。日本的DoCoMo移动通信公司也在进行第四代移动通信的研究,争取在2008年左右推出4G产品。爱立信公司宣布已开始着手研制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其研究机构负责人表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不仅可以将上网速度提高到超过3G技术的50倍,而且届时人类将首次实现三维图像的高质量传输。该公司预计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大约在2010年正式投入市场。我国目前对第四代移动通信技还处于探讨起步阶段,因此,对4G移动通信的研制工作显得十分迫切。

一、第四代移动通讯技术的概念

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可称为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的超过2Mb/s的数据传输能力。它包括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宽带系统和交互式广播网络。 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比第三代标准具有更多的功能。第四代移动通信可以在不同的固定、无线平台和跨越不同的频带的网络中提供无线服务,可以在任何地方用宽带接入互联网(包括卫星通信和平流层通信),能够提供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此外,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集成多功能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是宽带接入IP系统。

二、第四代移动通讯技术的主要指标:

1、数据速率从2Mb/s提高到100Mb/s,移动速率从步行到车速以上。

2、支持高速数据和高分辨率多媒体服务的需要。宽带局域网应能与B-ISDN和ATM兼容,实现宽带多媒体通信,形成综合宽带通信网。

3、对全速移动用户能够提供150Mb/s的高质量影像等多媒体业务。

三、第四代移动通讯技术的特点

1.具有很高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应该能够承载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因此要具备50-100Mbit/s的最大传输速率、非对称的上下行链路速率、地区的连续覆盖、QoS机制、很低的比特开销等功能;

2.灵活多样的业务功能。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应能使各类媒体、通信主机及网络之间进行“无缝”连接,使得用户能够自由的在各种网络环境间无缝漫游,并觉察不到业务质量上的变化,因此新的通信系统要具备媒体转换、网间移动管理及鉴权、Adhoc网络(自组网)、等功能;

3.开放的平台。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应在移动终端、业务节点及移动网络机制上具有“开放性”,使得用户能够自由的选择协议、应用和网络;

4.高度智能化的网络。未来的移动通信网将是一个高度自治、自适应的网络,具有很好的重构性、可变性、自组织性等,以便于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环境下的通信需求。

四、第四代移动通讯技术的关键技术

在4G移动通信中,下列关键技术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1.定位技术:定位是指移动终端位置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它主要分为基于移动终端定位、基于移动网络定位或者混合定位三种方式。在4G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可能在不同系统(平台)间进行移动通信。因此,对移动终端的定位和跟踪,是实现移动终端在不同系统(平台)间无缝连接和系统中高速率和高质量的移动通信的前提和保障。

2.切换技术:切换技术适用于移动终端在不同移动小区之间、不同频率之间通信或者信号降低信道选择等情况。切换技术是未来移动终端在众多通信系统、移动小区之间建立可靠移动通信的基础和重要技术。它主要有软切换和硬切换。在4G通信系统中,切换技术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并朝着软切换和硬切换相结合的方向发展。v *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4G移动通信系统中,软件将会变得非常繁杂。为此,专家们提议引入软件无线电技术,将其作为从第二代移动通信通向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桥梁。软件无线电技术能够将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尽可能地接近天线,即将 A/D和D/A转换器尽可能地靠近RF前端,利用DSP进行信道分离、调制解调和信道编译码等工作。它旨在建立一个无线电通信平台,在平台上运行各种软件系统,以实现多通路、多层次和多模式的无线通信。因此,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一个移动终端,就可以实现在不同系统和平台之间,畅通无阻的使用。目前比较成熟的软件无线电技术有参数控制软件无线电系统。

3.智能天线技术:智能天线具有抑制噪声、自动跟踪信号、智能化时空处理算法形成数字波束等功能。

4.无线电在光纤中的传输技术:在未来的通信系统中,光纤网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利用光纤传送宽带无线电信号,与其他传输媒介相比,损耗很小。还可以用光纤传送包含多种业务的高频(60GHz)无线电信号。因此,利用光纤传输无线电信号,成为研究的一个重点。

5. 网络协议与安全:未来移动网络包含许多类型的通信网络,采用以软件连接和控制为主的方法进行网络互连。因此,无线接口协议成为4G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网络的安全问题,随着网络的扩展,也需高度重视。

6.传输技术:主要研究在高速率(

7. 调制和信号传输技术:在高频段进行高速移动通信,将面临严重的选频衰落(frequency-selective fading)。为提高信号性能,研究和发展智能调制和解调技术,来有效抑制这种衰落。例如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自适应均衡器等。另一方面,采用TPC、RAKE扩频接收、跳频、FEC(如AQR和Turbo编码)等技术,来获取更好的信号能量噪声比(Eb/N0)。

结束语

随着新技术和人们的新需求不断出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做相应调整和进一步发展。纵观移动通信发展规律,我们相信,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率、高质量、大容量的多媒体服务,将使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参考文献

移动通讯技术范文2

[关键词] 企业 通讯运营商 移动总机 通讯平台

一、引言

当前,移动通讯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了千家万户,彻底颠覆了人们日常的通讯理念和习惯,全世界任何两个人之间的距离都被再次拉近。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深化,社会各行各业都急需要畅通的通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来全面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个人用户对个性化的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市场对该类业务的需求十分迫切。潜在的市场需求必定催生供应商间的竞争。近年来,通讯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竞争的结果在为用户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手机用户大量增加,ARPU值却在降低,于是所有运营商都开始或准备开始一个转变:由信息传递者向全业务提供商转变。

在通讯运营商的两类客户中,一类是个人用户:属于价格导向型,他们更多的是为价格所吸引,而并不十分关心业务;另一类是企业用户:属于业务导向型,企业用户更关注运营商为其提供的服务,而不仅仅是通信费用的高低,在价格相差不超过20%的前提下,用户更愿意选择能提供完善业务的运营商。

所以,对企业客户的争夺已成为各运营商的重中之重,一时间“企讯通”、“企业虚拟总机”、“企业新时空”、“企业直通车”、“网中网秘书台”等纷纷浮出水面,这类业务均是融合了多个单一业务功能的产品。只有融合的解决方案才能解决用户在多个层面的需求,单靠单一的技术或者单一的平台,是无法最有效、最经济的、最快速的实现通信助理丰富的功能。其中,利用移动通讯网络实现企业员工和客户间通讯的方式尤其受到企业欢迎,该业务将用户日常生活、工作与通信相关联的业务整合一起,随着功能的日益完善及丰富,整合资源共同开发、业务发展势在必行。

二、业务背景分析

1.企业面临问题

对一个企业老板来说,管理永远是企业的短板,企业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1) 通讯方式复杂:在人们感受到通讯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不便,每个人的名片上都印有:公司总机、办公分机、手机、传真、甚至家庭电话等一系列的号码,跟一个人联系竟需要记住或是至少保存这么多的号码,如果跟一个企业中的10个人都要联系,则需要记下20个以上的号码,对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人来说显得过于繁琐。企业希望自己的客户只要记得一个号码、以及员工的姓名即可与自己联系。(2)总机接通率低:据调查,考虑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企事业单位传统电话小总机的接通率(真正找到需要找的人视为接通)仅为26%,74%未接通的话务量给企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企业迫切希望将接通率提高到90%以上,至少在上班时间;(3)客户信息管理不足:即客户关系掌握在员工手中,老板无从得知,从而丧失宏观管理能力,人员的变动会造成客户的流失,同一公司员工手中客户容易重复,造成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内部竞争;(4)员工通讯费用管理:员工经常抱怨话费报销额度不足,而老板则认为员工话费并未都用于企业业务通讯;(5)客户联络管理:老板无从得知员工与重要客户的联络是否足够,有潜在合作意向的客户都有哪些等。所以能够解决上述企业管理问题的业务将比一个纯粹的通讯业务更受企业的欢迎。

2.通讯商面临的问题

对通讯运营商来说,扩大用户数量的同时,还要提升用户的业务使用率,才能保证用户的稳定和业务的不断发展。通讯商遇到的问题:(1)业务关联性不强、业务使用率低:由于资金、技术、网络资源等多方因素影响,前期所有针对企业的应用业务推出时间不同,功能和客户的覆盖面都很局限,目前这些业务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例如:用户使用“企业短信平台”、“企业电话会议”、“电子传真系统”时可能需要记住3个不同的号码、使用3个完全不同的业务界面,这也直接导致了业务使用率偏低;(2)业务推广复杂、效率不高:由于各业务分期分批推广,也导致了业务在推广时不得不每次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重复劳动;(3)没有综合多项功能的统一品牌:各业务没有形成统一品牌,也无法在客户中形成联通的品牌,造成向企业推广时,久缺合理的引导,给供需双方的交流、沟通增加了障碍。

由于上述几方面原因,造成了集团用户与通讯商的绑定性不足,离网没有门槛,从而需要通讯商进行反复客户争夺,加大了运营成本。

3.业务设计考虑

根据经济较发达地区为通讯运营商提供增值服务技术的公司对企业用户在通讯上的需求分析,结合移动通讯的网络现状和实际需求,从业务发展的总体性角度出发,企业移动总机业务的设计可从如下功能入手:

“企业移动总机系统”系统给用户提供的是一个面向集团用户的特殊语音服务,集团用户只要将企业内部的员工通讯录信息存储于平台,企业内部的员工便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电话号码呼叫并接通任意同事的通讯设备(如:办公电话、家庭电话、手机等),而不必去记住同事的具体电话号码,企业虚拟总机系统就好像是一个永不停顿的电话总机,帮助企业提高整体办公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商机。企业可以随时召开电话会议,同时又满足了用户隐藏个人用户电话号码、实现为企业配备秘书服务、实现企业电话会议等需求。

三、总体设计思路

移动通讯运营商可以建立统一的企业通讯服务平台(“移动总机”平台),借助该平台,为企业提供统一通讯门户,为每个企业分配一个移动号码作为其语音门户号码,使企业的各类通讯都可通过该平成,如图1所示:

平台建立后,企业通讯可实现如下变化:(1)基本通讯简单化:呼入呼出只要记一个总机号码即可,简单方便;(2)增强通讯统一化:改变电话会议、传真、秘书台等都有单独平台的混乱局面;(3)企业宣传个性化:企业可以方便地设置个性化的企业介绍语音;(4)通讯管理明了化:企业管理者可随时了解客户信息、客户联络信息等数据;

四、实现

1.系统规模计算

经济较以达地区的中小企业为数众多,“企业移动总机”业务广阔,业务开发的成功经验必定带来业务的迅速扩大,按第一年500家企业用户计算,系统规模约为96线(可以按32E1配置),按照每个企业每月通话1600次(呼入呼出各800次)计算,系统占用资源量如图2所示。

2.网络拓扑结构

企业移动总机网络拓朴结构如图3所示,本系统与外系统的接口主要包括:(1)受理模块与BOSS系统间的接口,通过地区通讯运营商(以广西移动通讯为例)内部数据网络,采用HTTP(或TCP/IP)协议实现,主要向BOSS系统提供客户信息;(2)业务系统接入设备与关口局间的接口,主要指SS7和E1接口,含2个SS7 link和32条语音中继;(3)与短信网关通过公网连接,采用CMPP2.0/CMPP3.0协议;(4)用户通过HTTP访问业务系统;(5)其软件接口如图4所示:

3.系统软件模块部署

系统软件功能实现需要各模块协同工作,系统软件模块部署如图5所示,图中各服务器可以根据操作系统进行合并,同一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可以任意合并。

各软件模块功能简介:

(1)语音识别:在收到IVR语音识别请求后,通过EXS程序从交换机获取语音流,然后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返回给IVR进行处理;(2)语音合成:在收到EXS的语音合成文本后,生成出语音文件,提供给Excel交换机用于放音;Tomcat、Web程序:完成Web功能,向用户提供通过Web进行内部管理功能;(3)BCL/BBL:应用服务程序,完成Web、IVR等的服务请求,保证数据一致性;(4)短信程序:通过公网与短信网关/短信中心相连,完成短信收发控制以及处理逻辑;(5)IVR/ICR/IPR/IFR:完成用户语音拨打接入后的业务流程控制功能,分别提供语音处理、会议处理、传真处理功能;(6)CCM:提供语音拨打的业务调度功能,完成媒体资源自动分配;(7)EXS:EXS交换机的Host程序,完成对Excel交换机的动作控制功能;(8)计费程序:完成计费功能,向计费系统提供话单文件或账单文件;(9)EXS交换机:完成语音交换功能。

五、优势分析

1.移动效益分析

移动总机业务可为通讯运营公司带来如下几方面效益:(1)畅通的推广渠道:将多项业务整合到一起,客户经理不需要再为一个新业务的推出而一次次拜访客户,节省人力成本。(2)快速的业务推出:移动总机是一个统一平台,提供了统一的接口,可随时加载其他业务,保证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领先竞争对手推出业务。(3)高效的业务使用率:统一平台尤其是管理功能的应用,使得用户能够在短时间(两到三个月)内形成使用习惯,使用业务的几率得到极大提高,解决以前企业应用经常出现的“增量不增收”的问题。(4)带动了弱势业务,如IDC业务;(5)树立通讯商在企业用户中的品牌,增强了对企业的黏合性。

以前集团用户与通讯商的绑定性不足,离网没有门槛,从而需要移动进行反复客户争夺,加大了运营成本。而移动总机产品是统一的通讯门户,渗透到了企业通讯、企业管理等多个方面,与企业的绑定性更强,流失率将降到最低。

2.企业效益分析

本业务对企业用户的效益,以及吸引企业用户的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解决通讯管理问题:对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说,对企业管理方面的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能够轻松实现对客户信息、通讯费用信息、客户联络信息等多方面信息的管理,是企业管理者梦寐以求的。(2)一站式信息服务:移动总机为企业提供所有与通讯相关的服务,解决企业以前需要找多家不同公司提供服务(如:总机电话、电话会议、传真可能提供商各不相同)所带来的人力、成本上的增加。(3)解决总机接通率低:国内企事业单位的传统电话小总机的接通率(真正找到需要找的人视为接通)仅为26%,74%未接通的话务量给企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企业迫切希望将接通率提高到90%以上,至少在上班时间。

六、结束语

企业移动总机平台的搭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有较成功案例,其业务服务功能也会因地区经济和企业需求而有所差异。该项技术在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推广尚属起步阶段,技术解决方案仍需求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广泛借鉴和交流。

参考文献:

[1]郑龙,罗鹏程,周经伦: 网络可靠性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信息, 2006,(01)

[2]吴忠:融合J2EE和Web Service的B2B企业EAI平台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06)

移动通讯技术范文3

[关键词]GIS;移动;配网;数字巡检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255-01

就当前大部分配电网来说,依旧存在着设备多、环境杂以及分布广等诸多不利因素,而想要在此情况下进一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必须要加强巡检管理。基于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现对配网巡检工作的消缺率、完成情况、计划安排等工作指标的信息化管理,而基于移动GIS的配网数字巡检系统正是顺应其发展事态的有利技术革新。

一、基于移动GIS的配网数字巡检系统设计

(一)移动计算环境

基于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的极大化发展,促进人们已经进入了当前的移动信息时代,而通信需要地点间固定连接的这种限制也已经不复存在,移动终端可以在以无线网络为主的情况下进行联网,随时随地移动的获得信息服务,该种计算环境具有移动性、灵活性、分布广泛性的特点,它就被称之为移动计算环境。

基于移动计算环境,形成了移动GIS这种图形信息平台,它将各种技术包括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GPRS(无线通讯设备)等进行综合。随着移动计算环境的发展,移动终端若装备了移动GIS,便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获取所需地理信息。

(二)建设思路

基于移动GIS的配网数字巡检系统设计,主要是遵循“3W1H”的工作思路,也就是:What(巡什么)、When(什么时候巡)、Who(谁巡)以及How(如何巡),其中贯彻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周期化、数字化、网格化以及标准化。该系统以信息化作为最关键技术手段,利用网格化实现对工作者与设备的责任管理,构建重要与重点设备的周期化、差异化巡视工作方案。该系统最关键的特点便在于一系列数字化的配网管理,可进一步促进配网数据准确性、及时性的提高,最大限度的避免事故发生率,缩短处理故障时间,从根本上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三)系统组成

基于移动GIS的配网数字巡检系统主要由任务管理工作包、数据分析工作包、标准巡视工作包、监控指挥中心、移动工作单元以及移动GIS数据平台六个部分组成。

(四)工作方式

基于移动GIS的配网数字巡检系统是通过对巡检任务的定制来简化移动任务的,与此同时,借助于GPRS通道与GIS中心服务器进行连接,这样来取得实时数据信息。

(五)技术架构

该系统在配网GIS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深一步拓展,图形开发平台则借助InterGraph实现,框架的开发基于NET构架,开发模式使用组件方式,与电力企业提出的即插即用要求相符。

(六)移动工作单元

该单元由移动GIS数据平台、GPS定位器以及GPRS传输通道构成,其中,GPS定位器的作用是向现场工作团队提供精准的导航信息,移动GIS数据平台则是提供巡检现场主要的工作数据,GPRS提供和监控指挥中心双向互动信息交换途径。

UMPC全称为Ultra-Mobile PC,也就是超移动个人电脑,属于移动工作单元最关键的硬件载体。该技术较之于传统的笔记本电脑来说,无论是便携性还是通讯能力都更好,特别是具备更好的无线连接技术,若装配上GPS导航器,便可以有效的进行导航、通信任务。

借助于移动工作单元,工作团队可以便捷的获得诸多实时信息,包括配网单线图、配网馈线负荷信息、各种参数与图纸资料、自己以及同伴的位置信息等等。另外,依据移动工作单元反馈回来的位置信息,监控指挥中心还可以对工作团队的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并直接传达工作任务,实时指挥配网巡视及抢修工作。

(七)移动GIS数据平台

通讯组件“移动GIS数据平台”,将数字化地理信息、电力设备图形、电网结构信息综合起来,可以非常直观的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将电网实时运行状况展现在人们面前。

移动GIS数据平台可以提供的功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巡检状态记录、巡检任务导航、配电网设备统计、供电范围级供电电源分析、配电线路切改、配网规划、负荷转供等等。

(八)标准巡视工作包

该工作包主要的任务在于解决“巡什么以及如何巡”。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经验表明,持续进行对设备状态的跟踪、记录,极大的有利于对设备鼓掌原因与故障发生临界值的分析,标准巡视工作包的设计理念,是在于将传统配网巡检所具备的“缺陷记录”方式,从根本上转变为“状态记录”的方式,也就是持续性、全程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管理与记录。

标准巡视工作包将设备的巡检数据主要归于两大类,其一为静态数据,其二为动态数据。其中静态数据表示在设备出厂与安装之后就客观存在着的,例如设备的规格、厂家、型号等各方面内容,静态数据无论是对于设备的资产评估还是对网架结构的改造都有巨大意义。另外,动态数据则是随着数据运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一类数据,同样也是在巡检中必须要重点记录、测量的一类数据。标准巡视工作包作为一种有效且重要的巡检手段,由系统从根本上提供巡检工作包的版本管理功能,专业的工程师依据故障发生率以及历史巡检结果,对当前状态进行描述,这样一来,标准巡视工作包便将其提高巡视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巡视的应用优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九)任务管理工作包

该工作包负责的任务则为“谁去巡、什么时候巡”。首先,在初始化阶段,巡检管理工作者在依据配网设备分布的情况下对工作网格进行划分,并制定相应的巡检计划、委派巡检人员;其次,在分析阶段,该工作包利用数据分析工作包,分析设备鼓掌、设备运行状态临界次数,对当前的危险设备安全等级进行确定,同时依据结果随时改变当前的巡检方案。

(十)数据分析工作包

该工作包作为软件高级功能包,负责设备故障分析、人力资源使用统计与分析、故障设备种类统计等工作,借助于数据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向任务管理工作包直接提供有关巡检任务、周期巡检计划的数据。

二.基于移动GIS配网数字巡检系统的特点

基于移动GIS配网数字巡检系统,从根本意义上颠覆了传统配网巡检的工作方式,实现了巡检到位的可视、可控性,在实时反馈的基础上,可以对现场状态做出实时判断,借助于GPS导航具有精准定位的功能,提高了巡检效率,避免了人为设备漏检发生,提高了准确性,可以实现对发生缺陷的及时处理,并能根据丰富的数据支持,相应的更改周期性巡检计划。总的来说,它能够为配网的巡检管理提供科学管理手段,具有推广的价值。

结语

基于移动GIS的配网数字巡检系统,彻底贯彻了现代配网巡检管理思想,融合了GPS、GPRS等各项技术,为配网设备的状态监控、安全隐患发现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且随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移动GIS的配网数字巡检系统也必将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本志.基于配网GIS的电力智能巡检系统设计与应用[J].北京测绘,2010,(3):64-66,92.

[2] 刘易斯.GIS技术在电力配网巡检系统中应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5,(6):74-74.

移动通讯技术范文4

【关键词】中国移动通信基站;整改判定方法;辐射超标

一、前言

移动事业发展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也方便了人们生活需求。但由于移动通讯基站的特点是对环境开放,造成了一定的电磁辐射污染。新闻媒体对此危害也做了大量报道,人们对移动通讯基站的存在越来越感到不安,投诉上访事件逐年增加,严重干扰了公众正常生活与社会稳定。通过对电磁辐射测试方法进行分析,指出移动通讯基站的整改建议及防治措施。

二、移动通讯基站现状及概述

移动通讯在我国迅猛发展,改善了我国通讯落后的状况,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由于面对开放环境,也造成了大幅度的环境污染。其中以放射性、辐射、震动噪音为主。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污染列为全球第四大污染。移动通讯基站遍布城乡各个角落,在媒体播放了相关电磁辐射的新闻后,个别家庭甚至用铁皮封锁门窗,也有人反应出各种疾病。在铁岭市还出现了破坏移动基站设施等不良现象。在丹东,有居民控告移动基站导致身患白血病等等。近几年,移动基站建设严重影响了公众生活和社会安定。但是移动基站到底会不会对人身体造成伤害,一直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面对蓬勃发展的移动技术,人们工作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享受移动带来的便利时,人们开始对电磁辐射与移动基站建设产生不同争议。破坏施工、与施工单位产生冲突等现象屡禁不止。许多移动基站在建设中被迫拆除。类似的问题阻碍了移动事业发展,影响了社会团结。

三、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影响

在不了解辐射的基础上,人们对辐射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其实人一直生活在电磁辐射之中。地球自身就是充满热辐射、电磁辐射的磁场,虽然电磁辐射随处可见,但绝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事物。当电磁辐射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会对人体有益。如增加微循环防止炎症发生等。但在一些特殊场合,电磁辐射就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电磁污染。移动通讯基站作为最重要的设施,虽然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但其危害远远低于正常危害强度。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移动信号电磁辐射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还不能与人体健康和电磁污染进行联系。由于不同年龄的人的承受能力不同,因此不是所有人都会因为电磁辐射影响身体健康。

四、移动通讯基站电磁辐射判定

为了保障公共健康,防止电磁污染,大力开发电磁技术,国家以两个技术标准出台了相应的管理指标。当电场强度小于12V/m或密度小于40μva/cm2时为正常安全标准。此时的电磁辐射强度完全小于电脑辐射与电视辐射。由于移动通讯基站天线与居民住所存在一定的距离,同时会在空中衰减。因此,当高度处在安全值以上时,不会对附近住户造成健康污染。

(一)移动通讯基站与辐射强度关系

通讯者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清晰的通话,是建立在移动基站与手机的无线信道传送之上的。为了确保通信质量,通信基站与手机之间利用计算机控制程序,自动调节电磁辐射功率以及动态信道的灵敏度,实现了局域切换、智能登记等功能。根据其通讯原理,BTS基站内的覆盖范围为700左右,距离通讯基站越远,信号强度越强。有实验证明,当手机与通讯基站距离700米是,信道功率为13W,而距离接近200米时,发射功率为0.1W[1]。由此可见,通讯基站的密度越高,电磁辐射的强度就越小,而在手机使用过程中,越接近通讯基站电磁辐射越小。

(二)移动通讯基站电磁辐射超标原因

首先,当基站内发射天线与建筑物距离较近时,发射天线主瓣正对建筑则功率值超标。如,当发射机功率为20W,基站网为900MHz的时候,扇区电磁波功率会超过国家规定的密度值。

其次,移动通讯基站建设不合理。在移动通讯基站建设过程中,为了避免临近基站的信号干扰,往往天线都会形成一定的俯角,如果角度不合理,就会造成电磁辐射污染[2]。如,当移动基站位于公寓顶,但会形成11°角且与对面居民楼距离接近15m时,检测结果会在9.6μva/cm2以上,超过工程项目规定的数值因此严重超标。

最后,本底电磁辐射超标。由于电磁检测以从何场强为主,如果基站是建设在电视台或寻呼台周边,都会显示电磁辐射超标。因此,在基站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对地理环境进行分析,在已经超标的地点,不适合建设移动通讯基站。

五、超标移动通信基站的整改方法

首先,以新带老,合理选择建设位置。运营商在选址阶段,要根据网络覆盖情况及信号覆盖情况,最大限度的避免信号叠加,淘汰老基站,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加强分析环境影响规划,避免对环境对公众造成电磁辐射污染。选址前应首先考虑基站周围是否有电磁辐射体和高层建筑,基站要尽量避免建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养老院等环境敏感地区[3]。

其次,合理假设天线。对于基站超标原因中发现,天线架设不合理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也会影响高层住户的身体健康,因此,天线假设要使用增高架,与楼体保持一定的距离[4]。

最后,认真遵守移动通讯建设项目中,环保理念与环保规定,尽量考虑人们心理承受能力。由于人精神因素和承受能力不同,因此在基站建设过程中,要设计合理的建设位置,避免影响群众生活,避免出现对立情绪。如,当基站天线安装在用户距离较近的位置时,即使数据小于国家标准,居民还是很难以接受。这就需要有关部门主动履行环保职责,公开监测数据打消居民顾虑[5]。加强宣传缓解矛盾,尊重公民知情权力,积极解释和宣传电磁辐射相关知识,环保部门要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确保运行商在建设过程中将电磁辐射范围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移动通讯基站电磁波基本处在安全范围之内,因此公众不必过于担心健康问题。只要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角度来分析了解电磁辐射,就会发现电磁辐射其实并不可怕。公众要相信移动通讯企业的郑重承诺,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常广亮,邹澎,孙汉卿.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测量系统设计[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1,02(05):121-123.

[2]李少婷.武汉市GSM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调查[J].辐射防护通讯,2010,06(06):1002-1004.

[3]张海鸥,潘超.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时空分布及衰减特征[J].电力环境保护,2011,09(12):22-24.

移动通讯技术范文5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护理;系统化训练移动技巧

本研究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5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探讨了系统化训练移动技巧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术后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5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单侧PFN术治疗。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中男16例, 女10例, 年龄55~81岁, 平均年龄(68.10±6.51)岁;住院时间20~38 d , 平均住院时间(29.3±10.4)d。对照组中男 18例, 女 8例, 年龄 56~85岁 , 平均年龄(70.20±6.29)岁;住院时间 15~35 d, 平均住院时间(27.1±10.5)d。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物理康复训练, 包括肌肉等长收缩、关节被动运动、坐位屈髋、屈膝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物理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训练移动技巧, 具体操作为:①上下床训练。如果患者能够站立, 则让其开始进行下床训练, 首先距离床沿30 cm左右, 取侧卧位, 用手支撑做起, 保持动作平稳缓慢, 坐在床边1~2 min后让患者在助步器上站稳扶好。然后让患者双手扶助步器坐在床上, 移动臀部和患肢, 保持动作平稳缓慢。②站立坐下训练。首先在助步器正前方放置带扶手的椅子, 该椅子的高度为46~50 cm, 让患者双手分别放在架上和椅面上, 分别在患足前1/3或1/2的地方让患足负重, 同时让健肢完全负重, 最后站立起来。之后用患侧手按住椅边坐下, 保持动作平稳缓慢。③行走训练。对四脚助行器的高度进行有效的调节, 保证患者健肢负重, 患肢不负重站立, 自然分开双足并站立, 双手握住助步器两端, 先后移动健肢和患肢, 将把手紧握在双手中, 以对身体重量进行有效的支撑, 前移重心, 重复锻炼该小步距离行走 。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转移能力以及运动能力等FIM评分明显偏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髋部骨折极易引发老年患者残疾和死亡。相关医学研究统计, 年龄>90岁的老年人中至少会经受一次髋部骨折的男女分别占总数的1/6和1/3, 其中50%左右的患者属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相关医学文献报道, 跌倒引发的首次股骨粗隆间骨折和再次骨折分别占总数的52.9%和72.1%。人体骨质量和肌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进而引发骨质疏松及不稳定的步态, 极大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最终引发脆性骨折。同时, 初次股骨粗隆间骨折后, 老年患者的活动量会在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受限等因素的影响下进一步减少, 进而降低身体素质, 引发骨质疏松。此外, 患者的步态及平衡功能极易在关节功能无法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失常[1]。系统化训练移动技巧能够帮助患者在起床、坐下、行走等过程中对身体及步态的平衡进行有效维持的技巧进行熟练的掌握, 从而促进术后跌倒风险的显著降低。

参考文献

移动通讯技术范文6

【关键词】GSM移动通讯 网络优化 实现途径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作为网络运营商,其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网络质量的高低将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众多网络运营商的必争之地。现阶段,大规模的网络建设和扩展的阶段已经呈现出放缓的趋势,运营商往往更多的关注在网络优化和完善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网络质量的提高,这是赢得客户市场的关键所在。因此强化对于GSM移动通讯网络的优化研究,将会对于移动通讯运营商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GSM移动通讯网络优化的研究背景

在最近的几年间,国内在GSM领域的发展速度迅速,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客户数量不断激增,这依然超出了专家的预测。基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移动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的规划不断实施,工程建设此起彼伏。迅速的增长,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这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情。但是,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工程上的重叠现象就会出现。现阶段的通讯网络呈现出速度快,周期短,用户量庞大的特点,但是网络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在技术使用,工程规划上都忽视了长期维护和网络优化的作用。由此导致现阶段的通讯网络质量不高,影响到工作运行的效率和水平。这就是现阶段通讯网路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

二、GSM移动通讯网络优化的含义和分类

(一)通讯网络优化的含义

所谓的通讯网络优化是指对于正常运行中的通讯网络进行相关属性的调查,分析数据,采集参数,合理预测,找到那些影响到通讯质量的因素,再结合工程技术手段对此类问题进行一一解决,以实现提高通讯网络质量,获得最佳网路效率。

(二)GSM移动通讯网络优化的分类

无论是是何种通讯系统,对其展开优化都是必须的。对于移动通讯系统来说,其使用者的位置是不确定的,无线信号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可能出现的通讯问题比较多,由此展开特定的网络优化是很有必要的。移动通讯系统的优化可以分为两种:其一,工程性质的优化过程,其主要是在系统运行之前和和扩容阶段完成的,其主要关注的是工程建设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和新设备使用上的试用性问题;其二就是维护性质的优化过程,其进行的过程是在系统运行中,主要关注的是因用户数量增加,外界环境影响下的系统问题。除此之外,在实践知识的不断积累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导致系统质量问题。但无论如何,其优化的过程将会不断提高网络的质量,使得系统运行更加高效。

三、GSM移动通讯网络优化的策略

在一般情况下,移动通讯网络的建设工程和维护过程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往往和固定网络是千差万别的。其中最明显要表现在移动通讯网络的可变性上,因为其所处的外在环境和内在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具有易变的特性,再加上大量的人工的调整,将会对于网络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网络优化的任务就是有效的找到这些潜在的影响因素,优化网络服务质量,提高排查故障的能力。基于此理论,我们可以根据上述的因素,进行如下的策略:

(一)强化对于通讯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测

所谓的网路监测,即对于全网的各个硬件,负荷性能的数据进行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对于降低其网络服务质量的故障要予以重视。争取问题处理在萌芽的状态之下。

(二)重视移动通讯参数的采集

参数采集,是网络优化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观念是,网络优化要在系统运行的状态下,对其展开详细的调查。基于这样的观念,我们就要重视在优化方案形成之前的准备工作,即对于设备的参数和属性进行全面了解,最好以此数据位基础建立相关的数据库,以便后期的查询。其中采集的对象主要涉及到有线部分的中继数,无线部分的基站数量,切换模型等。

(三)实行严格的数据分析和数据调整制度

在优化的过程中,对于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调整也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其包括的项目种类繁多,涉及面积广泛。主要有:NSS和BSS系统的话务数据, 无线计数器的采样,日常统计报告, 无线电覆盖数据和拨打数据,用户的反馈信息等。在此环节,需要使用分析计数器的数值来分析计数器参数,这是优化网路运行质量的关键。由此,需要实现严格的数据分析和数据调整制度,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是展开优化的基础想步骤。

(四)实时使用网路优化工具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通讯网络优化的工具也在不断的增多。在优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实时的使用网络优化的工具,以提高网络优化的整体效率。对于网络优化工具,可以分为两类:在硬件上表现为优化分析测试仪器,比如 信令分析仪、频谱仪、车载式路测工具等, 是采集数据的好工具。在软件部分的OM ,也为网络优化提供了全新的方式。

(五)建立健全网络预警预测机制

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网络优化预测模型,对于实施的方案做出实时的调整,以满足优化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GSM移动通讯网络优化涉及面积比较广泛,所需要做的各项工作比较繁琐。但是在对于网络优化的理解之后,基于实践不断的做出调整和预测,实现网络优化是可能的。主要要做到:首先,强化对于通讯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测;其二,重视移动通讯参数的采集;其三,实行严格的数据分析和数据调整制度;其四,实时使用网路优化工具;其五,建立健全网络预警预测机制。从这几个角度出发,将会有利于网络优化工作的展开。

参考文献:

[1]朱伟娟.基于GSM基站信息的移动台跟踪定位方法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

[2]石杨.基于GSM技术的MOTOVIP网络优化体系设计与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0

[3]徐野.GSM无线网络优化平台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