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体系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体系化建设范文1
关键词:旅游文化学;教学内容;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205-02
一、旅游文化学内容设置的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旅游文化学方面的教材比较多,如曹诗图,阚如良,曾文贵的《旅游文化与审美》、钟贤巍的《旅游文化学》、赵荣光,夏太生的《中国旅游文化》、华国梁的《中国旅游文化》、潘宝明的《中国旅游文化》、李光羽的《旅游文化精典》、郝长海、曹振华的《旅游文化学概论》和章海荣的《旅游文化学》等,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十余种。
此外,还编了一些区域性和专题性的教材。区域性的如蔡繁华《浙江省旅游文化》一书以浙江旅游客体文化为主题,从历史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特产文化、传统文艺等方面介绍了与旅游活动密切关联的各种文化现象,突出了各种文化的个性特征。庄志民的《旅游经济文化研究》则是一本从文化与经济结合视野中谈旅游的书。必须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旅游”,有其特定的含义。首先,它指的是旅游业,即作为“产业”门类的旅游,它与旅游经营管理者关系密切;其次,它是指作为赏心悦目活动过程的旅游,它与旅游者有着更多的联系。所以,日常生活中人们谈及的“旅游”两字,所涵盖的意义很丰富,是个多重指向交强的意义集合体,有时,这个意义集合体甚至隐含着内在深刻的矛盾性。旅游经营者追求可以理解的经济效益,而对于旅游者来说,社会效益更符合自身的利益。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彼此冲突的。显然,各位学者在旅游文化学的基本问题,特别是对旅游文化构成的认识上尚未达成其识。
二、笔者所在学院《旅游文化学》精品教材建设的经验
教材体例安排实用、恰当。基于《旅游文化学》课程的课程定位和教学大纲的设计要求,我们在安排《旅游文化学》教程体例上打破了依学科分类要求而设置的《旅游文化学》教材内容编排体例,将旅游生活中经常涉及的内容纳入教材。同时,根据我院不同专业、不同学时对教学内容需要的差异性,在教材内容上采取了分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共学和选学两部分的弹性设置方式。
教材内容应以基础知识为根基,同时注意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专业需要选择基础知识,通过基础知识内容满足根基的需要,通过选学内容实现相关能力的培养,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具有科学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站在企业用工需要和未来学生工作发展的角度,应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将如何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如何进行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鲜明体现在每一章节。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法律意识、风险意识,让学生具备一定未来独立创业的必备知识。
教材编写的结构体现教学目的和要求。教材编写结构应侧重提高读者注意力和兴趣。为此,我们在编写《旅游文化学》教程过程中,采用了以“本章涉及的主要问题“提示该章重点、难点,在每节通过具有一定连续性的特定案例引导、提出问题,在各章节中穿插相关资料和提出小问题的方式,增强教材的可读性,通过促进教学互动,更好地实现了各章节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材编写语言精练、表达生动活动。教材编写中,注意了适用者的非旅游专业性,注重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教学容量,满足培养学生必要的旅游素养和旅游实践技能的需要,应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具实践可能和技能性的旅游论述得较为详细,如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等,在纯旅游文化理论方面,如旅游文化基本理论等,则对其高度精简概括,做到了内容精练、重点突出。在案例的编写上,做到了连续而有针对性,应有所涉及知识点并要求覆盖所要重点教授教学内容。在语言表达上,做到了用语规范严谨、简明流畅。
三、笔者所在学院《旅游文化学》教材动态建设的实践与认识
思想上重视,组织上落实。1994年,教育部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我们《旅游文化学》教研室参与了教育部“高等农林院校本科生生物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课题,在课题实践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以前教材建设的滞后局面,决心以此为契机,将教材建设纳入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建设的主体。我们成立了常规化的“教材编辑委员会”,由骨干教师组成,落实责任制,根据编委会每位老师自己的专业特长分配一定章节,常年负责其内容的编写、资料的收集、新进展的跟踪,要求每2-3年更新一次内容。经过7年的运作,证明有较好的效果。
教材出版工作常规化与动态化,致力于缩短出版更新周期。缩短教材出版更新周期,是当前旅游管理科学类教材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从目前我国5~10年的周期水平缩短到3~5年是现实合理的。我校上世纪90年代末选用的马波主编《旅游文化学》(青岛大学出版社)教材;进入20世纪初我们采取了措施,目前使用周期在4~5年。这个周期不能是固定的,而是要做到动态化,根据学科的发展情况而定,需要时随时修订出版。由于计算机技术带动的电子版稿件的应用和出版技术的革命,快速定稿、排版、印刷已成为现实。我们的实践证明,如果平时注意按教材出版格式要求收集、保存教材文本资料和图文资料,修订出版一次教材周期可以大大缩短,从开始修订到印刷可以在2年内完成,甚至可以在1.5年内完成。
建立学科教材内容信息资料库,动态化跟踪本学科的新进展。目前,旅游管理科学具有进展迅速的特点,及时把学科的新成果、新知识在教材中有所反应,是时代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补充新知识外,必须把教材建设整合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平时注意建立学科教材信息资料库,随时收集补充国内外有关学科方面的新资料。根据教材出版要求,收集的资料随时在电脑中加工和保存成适当的文本格式或图表格式,这样可以随时与陕速实现教材的升级修订。我们在2007年出版《旅游文化学》教材时,由于保存了第一版的电子文本,平时注意收集资料,虽然第二版补充修订了较多内容,但在较短的时间就完成了修订工作。
课程体系化建设范文2
关键词:工作过程;网页设计;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由德国不莱梅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FelixRauner教授和他的同事提出。其内涵是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将“教学过程”转向为“工作过程”,将现有的学科体系转变为行动体系,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1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设计课程特征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一种变革式的改革,其在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组织、方法设计等方面不同于学科体系课程设计的特点。
1.1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设计课程目标定位
通过调研,社会企业对网页设计人才的职业岗位能力主要集中在项目开发、创意思维、动态网页制作、相关动画制作等方面。概括而言,网页设计课程定位于培养网页设计师以及高级网页设计师。其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与技能教学相结合的特点要求学习者要掌握网站开发的经验,包括网页设计思想、搜索引擎优化、域名管理、网站CMS系统、PHP/ASP编程等高级技术。
1.2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设计课程内容组织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组织是以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为基点,而非学科体系架构的系统化。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内容组织是以“平行结构”为主,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是由人的认知规律到职业工作顺序,呈现出一种“串行结构”;其次,按照工作过程序化知识,并不意味着对陈述性知识即理论知识的弱化,而是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有机的嵌入到工作工程当中,实现对过程知识的诠释和补充。课程内容基于工作过程而又高于工作工程,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使课程内容能尽可能地与工作过程一体化。因此,课程开发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和学院的实际,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其次,课程开发离不开周边的环境和背景,都有被“本土化”的倾向;三是以课程开发为基点,树品牌,创名牌,以品牌开拓市场,以名牌掌控市场,走有“区域特点、校本特色”的创新之路。
1.3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设计课程评价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课程的设计从目标的确定到选择内容,到活动的设计,以及计划的实施,不一定都能产生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必须结合行业、企业现状,最大限度的融入企业元素,力争教学效果校企共评对课程作适当的评价,这是完整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促进课程不断改进、完善,教育质量逐步提升的必要环节。
2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设计课程体系构建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设计课程体系是一项全方位、多渠道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目标定位、课程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不断优化。
2.1 网页设计课程目标定位与职业定向相结合
在传统社会中,社会生产发展缓慢,技术水平要求不高,职业岗位相对稳定,因而职业教育可直接面向生产实际需求,而当代社会职业岗位多样化,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以及技能的强度,职业变动频繁,教育开始从职业岗位逐渐扩展到职业生涯。因此,网页设计课程目标定位应充分关注行业或职业的各个方面,以“工作本位为导向”的同时更应考虑学生的长远需要,适应学生未来的职业定向。
2.2 网页设计课程内容组织与工作过程相衔接
网页设计的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职业岗位群的相关程度越大,就越能符合课程建设的标准,也越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课程设计人员应有工作本位学习的理念,以职业以及工作本位需要为依据探索如何组织课程内容来培养专业人才,选取符合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直接需要的经验和技能,最终实现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相衔接的格局。
2.3 网页设计课程组织结构与行业组织相对接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实体机构。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行业对接交流的一大特点,也是教育的创新点和突破口。网页设计课程组织结构要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加强与企业力量的联系,把优秀的行业资源以及企业人文精神引进课程,积极创设条件,构成学生与员工,课程与工作本位的互动交流,安排课程设置人员到基地或优秀企业考察实践,亲身体会,从而达到课程与工作本位交替结合的良好效果。学校需要通过实验室和实训中心的设立,或开设校办工厂与企业合作办学等方式保证课程的实施。
3 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强调对工作过程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的学习,符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实践表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网页设计课程体系构建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和岗证结合的教学模式来处理好工、学、岗、证四者之间的关系,使它们能更加稳妥地渗透于课程体系中。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江苏:职教通讯,2006(5):7-9.
课程体系化建设范文3
高职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着对应职业岗位不明晰、课程设置灵活性不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加强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一是坚持就业导向, 以能力本位构建课程体系;二是根据职业素养需要设置课程模块;三是围绕专业核心能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四是全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最后介绍了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职;电算化;课程;体系建设;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复合体”,10年的规范发展,已全面进入提升质量的新阶段。对于高职电算化专业,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必须从电算化课程体系建设入手。
一、高职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问题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以就业为导向明确专业定位;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堂内容;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确定课程设置;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作为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高职电算化专业,本科压缩版课程体系偏难偏高,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学习效率低;中职扩充版课程体系偏中偏低,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改革试验版课程体系喜忧参半,实践课程各自为政,衔接不够。
1、课程体系按课类构建,对应职业岗位不明晰
目前,我国高职电算化课程体系大多是按课类构建,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技能实训按课类组合,课程设置没有完全按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确定,课堂上讲授的知识与企业实际的会计处理脱节,实际上岗操作需要重新学习后才能进行。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没有凸显电算化专业技能,教学计划受学科教育的影响,沿袭本科课程体系,在专业内涵中找对应的电算化岗位。从表面上看,课程体系具有岗位针对性,但职业岗位的对应性不明晰,致使电算化教学没有有效渗透到各专业课程中,学生电算化理论知识薄弱,应用技能无法满足岗位工作需求。
2、课程设置灵活性不强,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
经济的发展,关天经济区的建设,会计相关岗位逐渐增加,EXCEL、ERP应用的广泛,专业拓展成为必然。虽然相当院校电算化专业都开设有选修课,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较差。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财务管理的迅速发展,学生计算机的驾驭能力已成强势,会计软件的主流技术已经转移,多数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仍以单机系统为主,学生的学习认识还比较肤浅,无法较快适应岗位工作。现行电算化实训,多数为分模块施行,没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手工处理流程与计算机处理流程的异同,没能更好地将现实企业会计业务运用财务软件进行完整的账务处理与分析。
3、实践教学环节仍显薄弱,学生的职业能力受限
电算化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大部分开设电算化专业的高职院校都设有电算化实验室,但真正满足教学要求的能力有限。首先,单一的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只是按实验的内容和步骤进行简单地实验模仿操作,仅使学生对整个实验的过程获得感性的认识或体验,现实经济业务的稍纵变化便让其无所适从,无法更好运用实践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思维。其次,会计实训教材所选虚拟企业会计业务仍是对某个理论知识点的强化训练,学生对现实企业经济业务的实际操作与判断能力训练仍显薄弱。最后,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学校设立的校外实训基地,无法真正接纳学生实训。实践环节的弱势,使得学生的职业能力受限,“学校所学和实际所做差别太大”,无法实现“零距离”上岗。
4、课程评价方法还比较单一,学生就业没有纳入评价体系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学生就业,学生的就业质量、就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课程设置及教学质量的优劣。各高职电算化专业课程评价缺乏其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特殊性,强调的仍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注重结果,较少考虑过程;注重理论,过少考虑能力,各高职院校普遍没有将学生就业纳入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健全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提高,最终达到高职院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1、坚持就业导向,对应职业岗位,以能力本位构建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对应职业岗位,能力本位,实现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性。我们力图依据人才需求,首先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着眼点,明确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的建设目标,构建高职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其次,围绕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以岗位工作任务设置课程内容,建设项目化课程体系,体现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的对应,实现学生从接受任务并独立完成,成果展示及评价提升的完整工作过程。开发与企业所需技能相适应的校企特色教材,“因材施教”,实现电算化人才与实际职业工作岗位的对接。
2、以职业活动为出发点,根据职业素养需要设置课程模块
适应会计及其相关岗位群就业岗位的需要,以职业活动为出发点,对会计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进行分解,构建以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为主,培养学生职业素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强调能力本位和知识的“必需、够用”。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主动调整与拓展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实现基础知识与专业课对口、专业知识与会计实务对口、实践技能与会计岗位对口,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3、以职业素质为基础,围绕专业核心能力,满足职业岗位(群)发展
高职电算化专业以职业素质为基础,理论教学以够用、适度为宜,围绕专业核心能力,融“教、学、做”于一体,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训课程密切联系岗位需要,满足职业岗位(群)发展需求。专业课程设置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的技能型课程特征,运用实践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既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备相关法律知识,拥有良好服务意识与合作精神等基本素质,又拥有较强会计核算能力和电算化操作等专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及职业适应性,提高职业能力。
4、健全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积极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健全各专业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鉴于电算化专业的特殊性,评价指标体系可分别制定校内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校外专业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多个不同的指标,并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纳入评价体系,建立完整的动态管理模式。考核尽可能设置硬性评价指标,以岗位需要为考核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能力),考试、考核采取答卷与口试、理论与操作、答辩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注重过程和能力,促进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提高,达到理论性和社会实践性的课程要求。
三、构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
1、本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分析与分解
高职电算化专业细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充分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特色,加强学生基本素养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课程体系。“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增强基本计算、会计核算、计算机操作和开拓等多方面能力。通过设置政治经济学、毛邓三概论等达标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通过设置出纳入门、会计基础操作等实务课程,使学生掌握运用会计核算基本技能,能够对货币资金结算、应收账款及坏账等进行会计核算;通过设置经济法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等课程,使学生谙熟税收法规及经济法规,掌握依法纳税,能进行一般的查账工作;熟悉相关学科领域,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开拓能力,适应各类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素质要求。
2、本专业课程体系分解计划
本专业具体培养计划有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与职业态度,强调知识与素质对接的基础课程,占总课时16.4%;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专业基础课程,占总课时17.5%;着重培养学生关键技术知识与技能,注重知识与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占总课时28.5%;着重培养学生的外延发展潜力的能力拓展课程占总课时9.9%。其中专业技能的教学采用相对集中的教学形式,分阶段完成;基本能力教学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与专业技术能力教学相呼应;实习实训包括会计基础操作强化训练、财务会计实务强化训练、成本会计实务强化训练、财务软件强化训练、校内综合实训岗位实习等课程,采取“分岗演练”、“单项模拟”、“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四步递进方式,手工账和计算机账“双轨”,最后的综合实践与毕业设计是升华与提炼,体现综合职业能力。
3、基于工作过程 “一体化”的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课程建设源于企业且高于企业。对电算化专业所对应的企业岗位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再对典型岗位(群)工作进行分解提炼,然后对技术和操作能力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进行梳理,形成综合职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转换课程,构建实践课程体系,最后组织实施教学。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开放式和递进式实践教学组织体系,创新“演、练、做”,实现“做中学,学中教”。即由单项岗位实训(会计基本技能―成本核算―财务管理与分析―电算化)―技能大赛(珠算点钞―会计知识技能―ERP技能)―考证强化(珠算等级―会计从业资格―初级电算化―助理会计师)―混岗综合实训(建账―核算―纳税―报告)―校外培训―校外顶岗实习,层层推进,由浅入深,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做到理实一体,课证融合。
【参考文献】
[1].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与实践[J]. 职教探索,2008.03.
课程体系化建设范文4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时代意义
1.应对当前复杂人地关系矛盾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高速增长下日趋明显的资源稀缺、环境污染问题。各种资源、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人地关系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所形成的巨大利润正逐步被高额的稀缺资源购买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所消耗。21世纪的中国,必须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战略,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要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要求、实施可持续理念与行动计划的人才队伍。“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基础理论。让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地观,是人文地理教育的重大使命。因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及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快速城市化及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涌现了诸如城镇化人口质量不高、城镇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适应、城镇体系发展不协调、土地利用粗放等一系列共性问题。对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小城市(镇),如何着手城市交通、住房、工程管线布局等城市实体空间规划问题的解决,成为当务之急;而对于那些已经走向城市化成熟阶段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在解决城市实体空间规划的同时,频频关注起“人地和谐”关系建设、区域协调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人文关怀等问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具备了从城市实体空间规划到“人地关系”人文哲学的多层次素质,拥有从宏观、中观城乡规划,高起点做好城市(镇)规划设计、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到微观项目规划(策划)的综合能力,能较好地满足我国现阶段快速城市化、城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
3.现代地理科学发展的必然需要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经过长期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一套成熟而完整的课程体系,与此同时,地理学科又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具有社会实践性和区域性的时代特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性强的学科特性,要求它在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同时,更应在丰富和发展地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能够与硕士、博士“人文地理学”专业进行较好对接,避免了原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对口不清晰,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不连贯等问题,对现代地理科学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的发展有着积极推动意义。
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能力要求
1.通用技能要求
通用技能是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所有专业大学生教育阶段均应具备的共性技能,包括资料收集与信息捕获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软件和外语应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2.专业基本技能要求
专业基本技能是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性技能,是对本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的基本要求。包括地理野外考察与综合分析能力、熟练掌握城乡规划基本规范的能力、计算机专题地图编制的能力、遥感技术运用及分析处理能力和GIS软件应用能力等。
3.专业创新技能要求
专业创新技能是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利用专业知识、通用技能和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包括城乡规划实务与图件综合设计与实践能力、科学研究、创新意识与协同攻关能力、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能力等。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1.课程体系设置基本原则
厚实理论基础的原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既应充分体现地理学的理论与前沿发展,又同时体现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在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如遥感、遥测、GIS技术,以及高等数学、计算机等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等方面有所体现。在专业理论基础的构建上应以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平台,充分融合规划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并及时将各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知识增添到理论课程体系当中。
拓宽实践口径的原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更注重于实践应用,因此,在其课程体系构建中,应根据本专业目录对学生通用技能、专业基本技能和创新技能的要求,相应开设课堂实验、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环节设计的社会关联性,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相结合,共同建立起课内实践环节、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实践课程体系,达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之目的,为社会输送具有一定操作能力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型人才。
凸显地方特色的原则。与原有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相比,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口径由宽变窄,实现了与硕士、博士阶段人文地理学专业的有机衔接。作为地理学科一个崭新的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必须在培养目标和特色方向定位上发挥其多学科综合的专业优势,解决原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面太宽,专业特色不鲜明的问题。应尽量规避其发散缺陷,注重向更深入、更收敛的方向发展,突出其综合性专业特点。在课程开设中,应避免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等相关专业主干课程的简单叠加,过于追求全面,导致课程门类多、衔接不当等问题。应顺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充分利用相关学科的优势资源和各院校教学科研条件,遴选出凸显地方特色的培养方向。
2.课程体系设置案例分析
广东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在教育部2012年新专业目录出台后,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与新专业目录归口对接的结果,其课程体系的设置既充分考虑了国家教育部2012年新专业目录的基本要求,又汲取了同类院校已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成功经验和相应教训,也结合了本校、本学院的实际情况。
课程体系化建设范文5
开发注重实践的常规课程
信息技术教育的主阵地仍然是常规课程,因为常规课程具有固定时间、固定课时的优势。但当前,信息技术常规课程的内容仍聚焦在传统的Office、网络搜索等基本信息技术技能上,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所在学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感兴趣、实用性强为出发点,开设了许多适合学生的信息技术校本常规课程。
例如,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摄影变得越来越便捷,笔者结合这一生活实际,开设了摄影实践系列课程。该课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模块:一是摄影理论课,主要讲授摄影理论基础。内容包括照相机的发展史,相机的成像原理,手持相机的正确方法,如何科学地设置光圈、快门以拍摄出理想的画面,如何用光和构图拍出不同艺术效果的照片。二是摄影实践课,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捕捉大自然的美。课程开设时正值初秋时节,笔者以“走进自然,感受秋天”为摄影主题,开展实践活动,走进美丽的“百花园”“百木园”进行摄影采风。拍摄之前,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确拍摄任务和要求:①设备要求,可以携带单片机、微单或者万元以下的单反相机,禁止携带手机或平板电脑作为照相设备;②小组合作,每个小组6~8人,至少配备3~4部相机,每位学生都要参与拍摄与被摄;③拍摄符合“走进自然,感受秋天”的主题摄影,学生可以从不同景别和构图的角度出发,分别拍摄风景或人物等摄影作品;④作业上交,每位学生挑选2~3张摄影作品,并为照片创意命名,然后将作品交到小组长处,小组内开展摄影作品赏析和评选,各组精选出5张优秀摄影作品在班级内展播。三是摄影作品的后期处理。学生拍摄的摄影作品,由于客观环境因素和摄影水平的影响,经常会有一些曝光、构图或其他的问题。针对这些实际问题,笔者开设了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课程,让学生学会如何借助Photoshop、美图秀秀等后期处理软件处理、美化摄影作品。
经过这三个模块的系列摄影课程,学生的摄影和后期图像处理的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学习之前大多数学生拍照时都是拿起相机随意拍摄,学习之后他们会从构图、用光等更加专业的角度先思考再拍摄。
又如,在讲授计算机硬件这一课程模块时,笔者结合学校已有的废旧计算机资源,开展了“打开机箱看一看”的实践课程,将学校已经报废、无法使用的计算机主机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在信息技术课上,笔者给每个小组各分配一台计算机主机,首先用演示和微视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为学生展示如何拆卸和组装计算机,然后让学生使用螺丝刀亲自动手开箱,先拧开每一个螺丝,再拆卸、认识CPU、硬盘、内存、显卡等每一个硬件,最后让学生逐一将这些部件组装起来。学生通过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法,近距离动手触摸计算机硬件,了解计算机的元器件。这样有利于他们加深理解计算机每一个硬件的功能和硬件的组成,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长远记忆。
在丰富常规课程的教学中,笔者还设计了各类信息技术竞赛。例如,针对起始年级学生,开展“指键如飞”打字比赛,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夯实学生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功;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了“古韵中国”“关爱家园”等平面设计作品大赛,这既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也渗透了热爱祖国、关爱环境等道德教育,提高了他们的道德素养。
开拓紧跟时代的创新课程
正如温州中学的谢作如老师所说,“技术是有趣的,是可以吸引学生的;技术是有用的,技术结合其他领域后,价值更高;技术是发展的,学校教育要让学生接触最新的技术”。笔者所在学校在常规课堂中实验性地开展了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前沿科技课程,包括3D模型设计课程和机器人基础课程。
在3D模型设计课程中,笔者选用低起点、易操作的3D ONE建模软件,从草图的绘制、二维图形转换为三维图形,到基本几何图形的设计,以及简单的抽壳和组合图形,让学生初步建立起三维立体空间意识,掌握基本模型的设计方法。在机器人基础课程中,笔者将虚拟软件搭建与实物搭建结合,让学生搭建诸如加速风扇、回力小车、投石车、陀螺发射器等简单机械,从中了解三角形的稳固性、齿轮加速、杠杆等机械原理。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与其他学科融合,使其了解更多关于物理、数学等学科的知识。
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笔者学校还开设了低起点、模块化的趣味类编程课程。例如,Scratch程序设计课程,它采用积木式编程模块,无需记忆复杂的程序代码,而且可以借助传感器实现程序与现实的互动。趣味类编程课程,能让学生初步感受计算思维,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更易于他们表达自己的创意。同时,笔者所在学校还结合现代媒体普及的生活实际,开设诸如EDIUS、会声会影等音视频剪辑的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音视频的录制、采集及剪辑的过程。学习之后,学生能自己剪辑录制的音视频,并能将这项技能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这些创新课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他们的科技视野。在创新课程中,教师还可以挖掘、发现对某一领域的学习有特长、有兴趣的学生,并将这些学生纳入到相应的信息社团,使他们可以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自己热爱的专业。
开设异彩纷呈的社团课程
相对国家及学校规定的常规课程而言,社团课程是一种自主性课程,它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施。同时,学生社团课程是以学生实践为主的,因此自主性和实践性是其最基本的特点。信息技术教师应结合自身特长,开展独具特色的信息科技社团活动,打造校园创客达人与校园明星。
笔者所在学校开设了能够彰显学生个性的微电影社团,内容包括前期写剧本、招募小演员、实际拍摄、后期剪辑等,在校园里掀起了微电影拍摄的热潮。这为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微电影社团每年都会在学校报告厅上映一部年度微电影作品。
学校还开设了培养学生发明创造意识的机器人社团,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科技学习,体验实际动手操作的乐趣。从机器人的拼装、编程到测试,学生无一不是自主设计开发,创意无限。学校机器人社团在2015年和2016年的吉林省机器人大赛中成为参与人数最多、参与项目最广泛的集体,并在2016年的世界机器人挑战赛中国选拔赛中获得多枚金牌。
学校还开设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趣味编程社团,为校园里众多热爱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学子提供了平台。编程社团是学校成立的第一批信息社团之一,其成员多年坚持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NOIP联赛,并多次名列前茅。
电脑与美术技术相结合的动漫社团为一些热爱电脑绘画的学生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动漫社团也连续多年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动漫赛项决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还开设了让学生感受信息前沿科技的3D创客社团和航模社团,这些社团在校园内已经初具规模,并深受学生喜爱。
课程体系化建设范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专业 工作过程 课程体系
课 题: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编号XJK016CZY042)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课程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笔者以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专业为例,论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开发方法、实施思路以及成效。
一、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专业行业背景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集团企业办学,所属三一集团为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专业是学院特色专业,该专业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学院所属企业的发展和需求,按照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来进行人才培养。
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专业经过七年高职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在专业建设和改革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该专业在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学习德国、加拿大等国先进的职教理念,创新专业建设思路,坚持服务就业的宗旨,通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建设,培养出了一大批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1.企业调研确定专业方向和就业岗位
学院寒暑假组织骨干教师形成调研团队,通过走访、座谈、问卷以及研讨会议等方式,对专业服务面向的部门进行调研,了解企业技术发展,做好专业技术定位,熟悉企业一线人才需求,做好培养规格定位,最后分析形成调研报告。表1是通过调研得到的专业技术定位和毕业生就业面向的岗位。
2.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热爱企业文化,掌握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能够熟练使用各种装配工具,运用工程机械通用装配技术及产品调试工艺方法,从事工程机械装配、调试、下线检测及设备维修、生产组织与管理,且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3.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思路
在专业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借鉴德国工作过程导向的思想,结合加拿大DACUM课程开发形式,通过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形成“1235”的专业课程体系。即围绕1个目的:培养企业招聘不到的;执行2个标准:专业技能鉴定标准和企业作业标准;完成3个转换:职业领域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面向5大岗位:装配钳工、维修钳工、下线检测、调试以及班组管理。
4.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
装配与调试专业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按照岗位群工作典型工作课程设置情境教学设计的步骤进行,采用三种方法,完成三个转换。
第一个转换:从实际工作到典型工作的转换。按照生产流程,将实际工作中各关联任务所需要的技能进行整合,形成具有职业特征、体现任务综合性、富有教学价值的理想工作,完成这些典型工作即能够胜任岗位工作要求。课程开发要对职业岗位群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分析,按照工作生产流程的顺序,将关联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进行合并重组,开发出典型工作作为课程开发的原始素材。所选典型工作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综合性、复杂性,源于工作现场却又高于实际工作,它是实际工作向一体化课程转换的桥梁,从而解决了一体化课程的来源问题。
依靠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要素和所需的知识、能力、素养,形成岗位群工作分析表,详见表2。重点明确专业面向的核心工作岗位和所需要的核心职业技能。
第二个转换:典型工作到课程的转换。按照从低端简单典型工作到高端复杂典型工作的顺序,完成专业技术课程设置与排序,体现单一到综合的能力形成规律。归纳总结每个典型工作需要的职业能力素养,是完成典型工作向课程转换的基础。教学内容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出发点,以完成任务过程中所需的知识点为依据,将各知识点串联后形成以完成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知识系统,其内部遵循工程机械产品装配与调试工位流转的流程,课程结构采用项目式教学。课程中的实践部分根据工作的需要设计,既有真实的职业特征,又有系统性的、以工作过程为依据的知识重构;课程与课程间能力的培养既具有连续性,又具有递进性,同时开设企业文化课程、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形成一整套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计详见表3。
第三个转换:从课程到学习情境转换。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学习情境中的基本单元是以完成某一任务设计的,将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所需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就构成了课程中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六个步骤来实施。学习目标是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为导向,教学过程是以专业对应的典型主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行动是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情境为导向。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实施
1.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均采用创设学习情境的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学习情境肩负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使命。学习情境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目标,以真实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
2.课程教学实施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强调职业工作的整体性,强调迁移能力、社会能力与专业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性。结合企业与学院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开发,打破了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路,形成以完成专业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独立获取资讯,分组制订计划,进行决策,并予以实施;教师参与学生互动,对学生整个过程进行引导,实施后进行评价;学生通过自学和实践,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经验系统。
3.教学保障
(1)硬件条件。校内上课地点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室,校外充分利用集团公司的资源优势,实施车间生产线式教学。
(2)软件条件。具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并且有丰富现场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在行动导向教学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核心要素。本专业以高水平“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依托集团公司平台,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师资队伍。
(3)教材编写。本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均采用自编方式,体现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
(4)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交流平台,通过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主讲讲师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拓展课程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加强教学沟通和反馈。
四、课程质量评价与反馈
1.教学评价
课程质量评价是通过收集教学系统各个方面的信息,并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及其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判定过程。本专业课程质量评价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别是学生评教、学习收获评价、行为变化评价和产生的效果。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运用情况以及为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2.分析反馈
根据企业对该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反馈,总结课程体系的缺点与不足,动态跟踪企I人才需求情况,对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实时优化调整,使该专业建设始终与企业发展同步,以达到学生、家长以及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最大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军利.浅析高职模具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
[2]章慧云,黄晓伟,章建群等.试论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开发[J].教育学术月刊,2011(4).
[3]徐涵.学习领域课程与项目课程的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