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课程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课程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课程计划

幼儿课程计划范文1

1、在课程目标上,以“儿童发展为本”为主旨,服从于使每个幼儿全面地、和谐地、富有个性地发展的先前教育总目标,并将这一目标蕴涵于实现幼儿园课程的一切活动之中。

2、在课程内容上,建构式课程的基本原则是:选择对儿童发展有利、适合幼儿学习的有意义的主题内容,充分地让幼儿主动建构。

3、在实践的方法和策略上,建构式课程首先进行多种教育活动的整合,即主题线索、区角活动、日常生活多项活动的有机整合,五大领域联结整合;其次,建构式课程的主体是教师和幼儿。其三,建构式课程注重学习过程、注重生成、注重互动、注重合作,但不轻视学习结果、教师的预设和幼儿的独立活动,而是让过程和结果、生成和预设、互动与主动、独立和合作辨证地统一起来,使幼儿和教师共同成长,都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和创造者。

二、课程的内容

大班第一学期建构式课程教学计划

大班幼儿发展目标

健康

(一)身体健康,能较好地适应环境。

(二)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积极主动、愉快。

(三)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逐步形成自我保护和安全的意识,知道一些避免危险和意外伤害的方法,能主动遵守必要的规则。

(五)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动作灵活。

(六)能独立地、创造地运用各种器械锻炼身体,有良好的整理习惯。

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_nbsp; 语言

(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

(二)能集中注意力地倾听他人讲话,理解讲话内容。

(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四)喜欢欣赏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能有感情地朗诵和讲述并乐意创编,对书籍、阅读和书写感兴趣。

(五)会说普通话。

科学

(一)能积极、主动、较长时间地参加科学活动,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能主动运用各种感官探究问题,寻求答案。

(三)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四)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五)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和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社会

(一)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二)能积极与人交往,学习和同伴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三)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规则。

(四)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五)热爱和尊敬周围的人,有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艺术

(一)对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爱并有初步的感受力。

(二)积极主动地参加艺术活动,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作活动。

主题(一):悠悠华夏情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长江、黄河是中国的象征,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火箭卫星,“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聪明的中国人”,这些都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留下了痕迹。

中华健儿奋勇拼搏,勇夺金牌,领奖台上,一次次国歌的奏响,国旗的升起,都让孩子们欢呼、跳跃,他们用那稚嫩的童声一同颂唱,对于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孩子们从生活的点滴中了解了中国的国粹_mdash;_mdash;京剧,萌发了设计京剧脸谱的欲望;在2004雅典奥运的激情影响下,积极为2008北京奥运设计属于孩子们的标志;在活动的不断深入中了解了我国的悠久历史,了解了少数民族的魅力,激起对民族服饰的无限向往…………

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孩子们的发现越来越多,惊奇越来越多,感受也越来越深。

此活动从十月正式开展

第一周:

1、语言:月亮船

2、社会:聪明的中国人

3、打击乐:大中国(一)(二)

4、诗歌:天安门

5、绘画:未来的世界(一)(二)

6、计算:学习2的加、减

幼儿课程计划范文2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化;资源;搜集;利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4-0078-01

幼儿园中的很多游戏,其实质是体育锻炼。在平常的游戏环节中,可以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在阳光下尽情奔跑,挥洒汗水,沉浸在快乐中,享受游戏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资源的搜集与利用。

一、用儿歌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语言能力对每个孩子都很重要,语言是孩子进行沟通和了解社会的工具,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游戏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孩子能够在游戏中逐渐学会表达和交流的方法。儿歌趣味性强并且朗朗上口,孩子在背儿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和其他孩子进行交流,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语速等等。利用儿歌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并且没有脱离课堂游戏化的本质,是对游戏资源的一种合理利用。

二、促进孩子和同伴的交流

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个同学进行合作才能完成。比如“找东南西北”这类游戏,单独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同时,在游戏中有着约定俗成的规则,孩子必须按照规则进行游戏。不同的孩子对于规则有着不同的理解,因而不可避免地在游戏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需要孩子进行相互交流,友好协商,共同理解规则,使游戏可以继续进行下去。在这样的游戏中,孩子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与其他人合作与沟通,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这也是对资源进行利用的一种方式。

三、游戏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民间传统游戏包含着一代又一代人智慧的积淀,它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比如,在放风筝的过程中,可以和孩子说说风筝的起源、象征的意义,并且可以带孩子去亲手制作风筝,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再如“跳竹杆”“老鹰捉小鸡”“跳绳”“扔沙包”“木头人”,还有棋类游戏如“跳棋”“五子棋”“军旗”,在进行这些民间传统游戏时,孩子可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荣誉感。因此,在课堂中进行游戏化教学至关重要。

四、游戏在课堂中的整合

游戏在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中是最基本的形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状态。有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融入到游戏当中,有的孩子会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这时,教师就应该带动这样的孩子融入到集体当中。游戏能够反映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游戏中,学生不会有任何防备,会表现出最真实的自己。这时,教师可以好好地进行观察,对每个学生进行最细致的评估。对学生而言,幼儿园是学习的开始。虽然幼儿园教的是最基础的知识,但这个时候的教育会影响孩子以后对学习的兴趣。因此,从幼儿园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而游戏的趣味性,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乐意融入课堂,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课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幼儿园的学生心理还处于一个非常脆弱的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教师不应该对学生进行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当学生在游戏中做错事时,不应该立马去批评教育,而是应该适当鼓励与引导,让学生知道教师和其他小伙伴都很欣赏他,这对于自信心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游戏的搜集与创新

如果很多时候只有那么几个重复的游戏,就很难有所创新,很难持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平时教师要重视游戏资源的搜集与整理。不过,个别教师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花费太多时间去寻找其他适合学生的游戏,导致课堂从一开始的有趣到最后的枯燥乏味。有时候,也是因为教师自己不会使用网络来搜索游戏资料。如今信息技术发展这么快,好好利用网络资源,就能使课堂游戏化更为轻松。游戏也不一定要沿用传统方式,有时也可以尝试进行创新和创造,在游戏的过程中一步步进行改进。课堂是传授知识的平台,幼儿园也是一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地创新性地使用游戏,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每个教师教的学生不同,因此,应对的方法也不同。这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班上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创新策略,使课堂游戏化的效果达到最大。

六、结束语

当然,游戏的使用要有一个度,不能过度。如果整堂课都完全进行游戏的话,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进行传授,学生的关注点也会转移,精力很难集中到学习上。如何在课堂中巧妙地使用游戏,是每个教师都要思考的重点课题。而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资源的搜集和利用显得极为重要,它关乎着课堂效率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要重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资源的搜集和利用,同样的,相应的创新和改变也是必要的。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让幼儿教师关注这些资源的搜集和利用,推动幼儿园可持续发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田晓娜.教师基本功全书[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9.

[2]马雪琴,马富成.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师教育问题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05).

幼儿课程计划范文3

关键词:建筑学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054-02

探索适合时展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建筑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从建筑学整个课程体系出发,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在教学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如何优化建筑学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值得研究与探讨。

一、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1.与一年级设计初步课程衔接的障碍。如一年级构成教学和设计教学存在脱节的现象。学生到了二年级的具体建筑设计时,开始由视觉思考转向对功能、环境、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并面临多种环境因素的限制和更多设计矛盾的介入,难以将构成手法有效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

2.题目设置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现有教学题目设置以“建筑类型”的划分为基础,每一道题目都要求面面俱到,共性内容在设计过程中相互重叠,从功能关系图到平、立、剖面图,都是从图到图的学习训练过程,强调绘图表现与成果表达,忽视设计思维过程。题目设置缺乏针对性,重点不突出,对一些关键问题与重点问题难以深入。

3.教学中对于建筑的基本问题及重点问题强调不够。具体体现为: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对建筑空间及形式的生成与制约的作用强调不够;环境对建筑空间、形式生成的限定缺乏必要的关联性;对材料、材质、建造方式与所形成的空间的关系及其细部的处理在方案中较少考虑,职业化训练特点不明显;虽然设计的类型、规模在变化,但设计深度没有深化,设计内容“扁平化”。

4.阶段教学没有起到培养学生设计思维和过程化控制的作用。目前的设计教学经过“一草、二草、仪草、正式图”四个阶段,完成方案从萌芽,深化到完善。在实际操作中,阶段的要求和成果没有明显区别和针对性,各阶段强调的重点不突出,没有真正起到引导学生建立理性设计思维过程和过程化控制的作用。

5.成果考核方式不全面。当前建筑设计教学通常依据学生最终提交的设计图纸进行成绩考核,造成注重结果,轻视过程的现象,评价方式也不够全面。

二、建筑学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优化探讨

1.优化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下的教学组织。①明确在二年级教学总目标下的分目标。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内容必须在总教学目标下展开,总目标由一套思路清晰、重点难点突出、先易后难、先分解再综合、环环相扣的分目标实现。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分目标得以实现,这使学生初步掌握设计方法,具备综合运用能力。②科学的合理的优化教学组织。采用长、短、快相结合的系列课题教学法,按照教学规律,合理安排学时,安排长、短、快系列课程设计,合理调节专业学习的节奏。将布置任务、集中授课、专题讲授、学生研讨、过程辅导、阶段讲评讨论、最终评图与观摩等环节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实现教学组织科学的合理的优化。

2.优化基于“问题型”教学的题目设置。建筑设计教学是以学生研究性学习为主,表现为连续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筑设计课程中引入“问题型”互动式教学,建立以问题类型为主,以建筑功能类型为辅的教学模式,建筑类型成为解决问题的载体。①“问题”的确定。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如空间、环境、建构及设计方法等都可能成为教学研究的“问题”,各题目给出一个重点问题,加以重点强化训练。各设计题目所强调的重点问题串联起来,成为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的基本与重点问题。这种“问题型”教学使学生抓住主要矛盾,在有限时间内掌握建筑设计的关键问题。②解决问题的途径。强调设计练习中的过程性把握,根据理性的设计思维过程,科学设计一系列设计阶段,通过阶段性逐步深化的方式将每一设计题目科学地进行分解,每一个阶段重点解决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强调方法与可操作性,减少“悟”的成分,形成一套理性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3.优化与一年级课程有效衔接的教学方法。一年级是建筑设计的准备与启蒙,二年级要完成从设计初步到设计入门的转变。两个年级设计课程关系极为紧密,都是建筑设计的基础阶段。①强调限定条件的控制。建筑具有具体的功能、环境与建构特点,这些特点就形成了对建筑的限定。教学中可强化一些限定条件,如环境限定、空间限定、构成要素限定及结构方式限定等多种限定条件,使设计练习能够从各种限定中入手并获取出发点。②强化逻辑思维中的感性因素。探索建筑设计不再从环境的限制或功能的需要等理性分析出发,而是从语言和文字这些学生极为熟悉的表达方式切入的教学方法。可拟写有关空间场景的剧本,在头脑中形成空间意向。有了故事与主题,师生的探讨有了依据和方向,而建议也有了说服力,与此同时,更让学生体会到了设计的人性化,激发了他们对设计的热爱。这正是改变学生入手困难的有效途径。③突出模型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目前设计教学往往以草图为媒介进行操作,倾向于二维设计,缺乏感性意识。采用将工作模型贯穿于设计全过程的教学方法。在操作上,强调体块、结构与建筑模型三种模型操作方式。体块模型用于研究建筑体块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构模型用于研究空间结构、组织层次及要素间的关系;建筑模型用于空间与形式之间的研究。借助不同模型进行设计是使学生建立起空间与建造概念必不可少的手段。④整合一二年级教学内容,建构建筑设计基础平台。整合一二年级教学内容,加强各年级、各阶段教学的衔接与连续。优化题目设置与教学组织,加强各教学环节的关联性,建构建筑设计基础平台,完成一、二年级由启蒙到设计入门——一个初步而完整的学习的循环。

4.优化设计作业评价方法。评价形式从以往单纯由任课教师在期末给出结论性的评价成绩,改为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分别由学生之间互评、任课教师评价、其他年级教师评价和校外专家评价的多重评价体系;评价内容研究从单一的图纸评价,转变为对调研报告、专题训练成果、设计的各个阶段性成果、学生答辩的多元化评价。增加“观摩交流”环节,对设计成果进行展示,并抽取优秀学生做公开宣讲,为师生间的交流与学习提供平台,也为成果的客观评价提供保证。

5.优化基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手段。(1)构建网络交流学习平台。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数字技术,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可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互联网络来辅助教学,运用网络辅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①建立以优秀设计作品与设计资料库为主的学习网站,提供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画面生动的建筑设计方案库,电子教案和多媒体演示系统,以及交互式的学习手段,形成互动、友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对建筑设计的理解和掌握。②开设网上学习讨论板。学生可以就学习的经验、感想、体会与困惑畅所欲言,老师也可参与进来,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进行交流与探讨。(2)创建教学资料信息库。开展以教材资源、多媒体资源、案例资源、建筑实例资源等教学素材资源库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薛滨夏,周立军,于戈.从真实到概念-“建筑设计基础”课教学中空间意识培养[J].建筑学报,2011,(6):29-31.

[2]陈秋光.整体中的片断——关于建筑设计入门教学裸程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新建筑,2009,(5):101-103.

[3]朱怿.引入长周期课题,深化教学设计——以长、短周期课题组织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初步构想[J].华中建筑,2010,(5):188-190.

幼儿课程计划范文4

方法:将在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于我院的儿科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将活动过程中的护理相关工作所需时间或护理存在的漏洞、受到护理儿童以及家属的满意度与进行优质护理之前护理相关工作进行对比,以此分析我院护理工作,找出我院儿科护理存在的不足之处,达成优化护理的效果。

结果:在儿科进行优质护理之后,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相关的活动的时间得到减少,同时失误率也大幅减少,达到了令人更加满意的护理质量(P

结论:在儿科进行优质护理之后,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降低护理过程中所需时间和失误率,增进满意度。

关键词:儿科基础护理 优质护理 护理质量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43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77-01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因此对于护理的要求也在增加,为了适应这种要求,护理人员就必须转变传统护理观念,医院也需要改进护理模式[1,2]。所以我院于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在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将活动过程中的护理相关工作所需时间或护理存在的漏洞等方面与进行优质护理之前护理相关工作所需时间或护理存在的漏洞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此促进我院护理工作的发展。在优化儿科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我院儿科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儿科部门共设有40张床位,以及儿科护士16人。本次主要对我院儿科基础护理的流程进行研究,其中研究对象包括护理人员的交接班工作、检查结果、药物准备及注射等环节。首先需要分析梳理我院儿科护理环节,找到需要改进的环节,并对此进行分析改进。

1.2 优化方法。优化交接班过程:将护士依照她们所负责的床位为基础进行分组,然后以此排出护士交接班表,优化前的排班方法依照时间顺序,依次是早班、下午班、晚班、休息,即APN班,在优化排班后,优化交接班,加强交接班管理[3]。每组护士都会有组长进行管理,同时整理好交接表,做好交接工作。

优化药物准备及注射工作:药物准备工作需要组长向主治医生进行询问后进行准备,同时交接班后需要对所需要的药品进行核对,而液体注射则需要夜间值班护士核对注射液后,在第二天进行药物配制工作。

优化护士护理理念与方法:对护士进行优化儿科基础护理的培训,使得护士在病患儿入院初就对病患儿进行安抚,对儿童的家属进行沟通,缓解家长焦虑不安的心情;同时要求护士及时主动的巡查病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患者病情的变化[4]。

1.3 观察指标[5]。分别对采取优化儿科基础护理流程前后的护理工作所需时间、护理工作存在的失误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对比项目有对儿童进行输液所需要的时间、进行交接班所需要的时间、药物准备存在的漏洞、检查回报表存在的漏洞和交接工作存在的漏洞。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在儿科进行优质护理之后,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的时间得到减少,同时失误率也大幅减少,患者更加满意,具体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2.1 工作时间对比。优化儿科基础护理之前对儿童进行输液所需要的时间是(40.5±7.8)min,在优化儿科基础护理之后对儿童行输液所需要的时间是(26.5±5.8)min;优化儿科基础护理之前进行交接班所需要的时间是(42.5±5.3)min,在优化儿科基础护理之后进行交接班所需要的时间是(32.6±4.8)min。具体见表1。

2.2 各项工作失误对比。选取我院儿科在采取优化儿科基础护理前后进行药物准备、检查回报表和交接工作等护理流程分别40例,然后对优化前后进行药物准备、检查回报表和交接工作出现的失误进行统计对比,可以发现优化后失误率大幅减少,优化儿科基础护理前,在药物准备、检查回报表和交接工作上分别存在的较多的漏洞,而在优化儿科基础护理后,在药物准备、检查回报表和交接工作上存在的漏洞则很少甚至没有。具体见表2。

3 讨论

通过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我院儿科在优化儿科基础护理流程前后的各项护理环节所需时间以及儿科基础护理工作中发生的失误对比,就可以发现,优化儿科基础护理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我院儿科护理质量,优化护理的过程,增进医患的和谐关系。所以我们有必要努力推进儿科创建优化护理的工作,努力达到为病患儿提供更好护理的目的[6-8]。同时,由于优化基础护理在对患者的康复中有较好的效果,对我院护理工作也有很大提高,所以这也为在我院其他科室采取优化基础护理流程提供了借鉴。

本文研究表明优化后输液时间明显减少(T=9.9788,P

综上所述,在儿科进行优质护理之后,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降低护理过程中所需时间和失误率,增加了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周新风,张红光,吕美英,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疗前沿,2010(16):89~90

[2] 李智英,郑志惠,黄燕梅.流程优化在三聚氰胺中毒儿童筛查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08(11):218-219

[3] 王丽波,林平,李玲.手术流程时间延迟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8):124-126

[4] Badger,F.,Plumridge,G.,Hewison,A. et al.An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the Gold Standards Framework on collaboration in end-of-life care in nursing homes.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12,49(5):586-595

[5] 何晓君,金玉梅.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1):99-101

[6] 张静.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131

幼儿课程计划范文5

京翰教育综合介绍

招生对象: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

辅导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政治 奥数(奥数辅导请不要在电话中谈,可以说思维数学或者数学提升)

上课地点:多个校区就近选择,欢迎拨打免费电话,由专业老师帮您推荐最优校区

校区分布:朝阳区、大兴区、东城区、丰台区、海淀区、怀柔区、石景山区、西城区

免费课程咨询热线:400 006 6911 转分机 58261

如何拨打:先拨打前十位分机,听到语音提示后,再输入后五位分机号,就可以直接和机构老师沟通。

具体地址:

北京人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39

北京公主坟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0

北京城建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1

北京劲松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2

北京朝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3

北京亚运村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5

北京北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6

北京宣武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7

北京四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8

北京中关村教学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9

北京马家堡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0

北京团结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1

北京雍和宫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2

北京方庄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3

北京崇文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4

北京世纪金源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5

北京牡丹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6

北京人大附小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7

北京学院路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8

北京东直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9

北京精学望京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60

北京交道口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61

部分课程简介:

【高二化学一对一辅导课程】

在完成了基础化学的学习后,这个阶段,要学习《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两本教材。课程辅导突出重要知识点的把握,引导学生形成化学思维。

重点掌握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平衡移动、等效平衡及图像分析、总结复习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

把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PH值的计算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离子平衡综合、原电池、电解池、电化学应用等知识点。

--教学心得

对于成绩差的学生:

结合生活经验,渗透化学原理,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在生活生产中广泛的用途。

帮助学生掌握化学规律与技巧。

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采用“理解、归类、对比、联想、口诀、谐音”等多种记忆方法结合。

对于成绩需要拔高的学生:

让学生从学科学习方法去把握化学试题,形成各类题型的解型思路。

幼儿课程计划范文6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国家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提升至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学前教育改革终于从文本走向了行动。而发展学前教育的关键就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因此,国家投入专项资金启动了“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这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过去的三年时间里,我的教育生活与三年行动计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不仅参加了“国培计划”,也有幸将自己的教育经验在“国培”中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在不断学习与反思背后,我深刻认识到,三年行动计划正悄然改变着我实施课程的方式,提升着课程实施的质量。

一是澄清课程实施的基本观念。幼儿园课程应该回归儿童生活世界,承认并尊重儿童生命成长的现实需要。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往往忽略儿童的生活经验,总是根据教师的意愿、家长的意愿制定课程计划,有的课程儿童毫无兴趣,有的课程甚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因此教学效果不佳。只有通过幼儿的生活来实施的课程,才能让幼儿觉得亲切、激发幼儿的兴趣。因此,幼儿课程回归生活,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在课程理念上做到以儿童为中心。结合这样的思考,我们对“家乡多么美”这一主题活动中的内容进行修订与充实,最终形成了“好个重庆城”的主题活动,将课程内容与幼儿生活经验紧密相联,让幼儿在“食在有趣”“山城之美”“乡音浓浓”等次级主题活动中感受家乡的文化,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是完善课程实施的方式。在几年的学习之中,我接触到诸多成熟优秀的幼儿课程模式。从瑞吉欧教育模式到HighScope课程体系,从光谱课程到主题活动课程,每一种课程模式都带给我新的思考,我尝试将这些课程中可以借鉴的方法运用在自己实施课程的过程之中。综合几种优秀的课程模式不难发现,每一种课程都尊重孩子的兴趣与经验,采用了主题网络的方式,循序渐进地丰富幼儿的经验,建构较为完整的经验,促进幼儿的发展。在环保主题活动“青青草的心语”中,我借鉴了瑞吉欧教育模式中方案教学的方法,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孩子们自己调查身边的环境问题,通过图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最终以主题画展的形式宣传环保,让每个孩子心中都埋下一颗爱护环境的种子。

三是以教育生态学为立足点充分挖掘利用课程资源。儿童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不是与社会隔离的,也不是只在幼教机构中进行的。我们必须以生态学的视野重新审视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多个要素,家长、社区作为课程资源应当予以重视和利用。在国培学习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谈到了这一点。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我开始挖掘资源,让家长参与到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过程之中。班级先后开启了“故事家长”“家长义教”系列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教学活动,让医生妈妈讲解疾病预防的小知识,让交警爸爸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交通安全规则,家长委员会也充分发挥作用,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