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凭和学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凭和学历范文1
激励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评价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它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如何把激励性评价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大胆尝试。
一、尊重个体差异,让评价成为学生向上攀登的阶梯
学生的发展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激励性评价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1、“沙里淘金”,消除自卑。适当、及时的鼓励性评价能对学生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而要达到这一点,教师要善于为落后学生或学生学习中暂时落后的方面创造种种成功的机会。通过教学评价,让学生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在评价时可以运用“低起点、小台阶、”的方法,鼓励学生满怀信心去争取成功。例如:我有一位学生,通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在同学心中,甚至在她的心目中,都认为自己是一个语言天赋极差的学生。为此,他上课几乎从不举手发言,与小组内同学合作表演他也很少参加,作文语句都写不通顺,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他都显得非常被动。直到学《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我参加了他们小组的活动。在课堂上他在小组伙伴的鼓励下,表演了课文的情境对话。表演中虽然表情、语调尚需加以提醒,但对他来说,已经相当不简单!当时我高兴地举起他的手说:“大家瞧,他今天表演得多棒呀!看来只要勇敢地尝试,就一定会有进步!”其他同学也发出了赞叹声。这时我从他的脸上看到了久违的成功的喜悦。接下来的语文课里我常能看到她自信的笑容,她学语文的兴趣也在逐日提高。所以只要教师提供激励学生发展的反馈信息,使“学困生”认识到自己的强项,就可以为学生今后如何发挥强项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也充分开发了儿童的发展潜能。
2、以“我”比“我”,激发自信。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同学们所关注的焦点往往是那些少数的优等生。而学习水平一般或是不太好的同学往往很难看到自己的长处与进步。如果能够引导他们以“我”比“我”,从纵向比较中,他们将会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增强前进的动力。如:课文朗读正确、流利,体会作者感情准确到位,遣词造句新颖独特,作业书写工整漂亮等等都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也可以通过填写随堂记录卡的方式进行评价。如:“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如果有,学生就可以在这栏后面画上一个笑脸的符号。使学生很清楚的看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不断地由小成功积为大成功,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信心,激发内在的学习主动性。
二、关注学习过程,让激励性评价成为开启艺术殿堂的金石
新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是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评价体系上也就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这种激励性的多方面、全方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大大地改善了课堂上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
1、评价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在学科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智育得到发展很重要。教学评价必须与学科教育目标和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因为这些内容是培养目标的一部分,是必须关注的,同时它们也是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积极参加讨论,是否愿意帮助他人,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是否有合作精神等,这样才能将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落到实处。
2、在学习过程中,评价学生的思维品质。评价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思维的正确性,还要从思维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思维的发散性等方面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往在课堂上,学生回答不可能每次都正确,这时,有些老师便常常以“对”或“不对”来评价,或者引导学生以“好”或“不好”来互相评价。至于好在哪里,又错在哪里,该怎么分析,学生无从知晓。在激励性评价体系中,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才是更有利的。
三、关注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让评价成为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
激励性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激励性评价提倡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同时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
首先,鼓励学生自评。进行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如:引导学生设计自评卡进行自我评定。
其次,鼓励生生互评。让其他学生在倾听与交流中进行比较和判断,可以提出疑问,请发言者解答。使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通过互动、讨论、碰撞后形成对评价结果的共识。经过生生互评,被评价者都会高高兴兴的接受对方的建议,也有少数学生坚持自己的看法,不断陈述自己的理由以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文凭和学历范文2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科学评价体系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对学且的评价方法也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因此,对学且进行素质综合评价就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科学的评价,可U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睡我,完善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郎全面发展。而且,通过对学生实施素质综合评价,百以促进教师素质和品德的提高,促使教师更加适垃素质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素质综合评价的过程中,彩不断地尝试和探索,积累了几点经验。
一、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是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实施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关键是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只有认清了素质教育及课程改革的形势,更新评价观念,认识到素质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是坚持彰育机会的人人平等,是对每个学生寄予成才希望,咳起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才能更好地去组织及实施素质教育综合评价,才能彻底丢掉以成绩论高低、以师生的主观印象为评价内容的评价方式,才能使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之路越走越宽,不断完善和提高。
二、转变家长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基础教育全方位的整体性改革。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家长历来所认可及重视的就是以学习的分数来衡量孩子的好坏,因此,要实行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取消对学习成绩的百分制而变为等级制,取消一次性评价而变为“形成性评价+综合性评价”,使家长转变观念。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够理解、支持、全面配合,我们的素质教育综合评价才能顺利进行。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女学生,她上课听讲认真,回答问题积极,各方面表现都非常积极,但由于她父亲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总认为只有考试成绩高才能证明自己孩子学习好,所以她背上了很重的思想包袱,以至于只要一有测试她就紧张,成绩总不太好。家长看到这种成绩总是怒不可遏,就暴打孩子,于是孩子就更加紧张,结果造成了恶性循环。针对这种情况,我找来了家长,先把孩子的优点给家长做了详细介绍,家长听了以后非常高兴,自然容易接受了我的建议,于是,我借机指出他的观念是造成孩子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家长听了我的分析,心悦诚服,认识到了自己观念的错误,转变了思想,改变了自己评价孩子的方法。孩子的思想负担减轻了,测试的成绩很快提高了。
评价实践中成功的案例让我看到了转变家长评价观念的实效性,因此,我更加努力探索转变家长观念的有效途径。为了转变学生家长的观念,我采取了开家长会、座谈会、辅导等形式引导家长学习、认识综合评价,并且注意正确、合理地使用家长评价,使家长支持、配合教师工作。实践证明,在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中,转变家长观念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长观念的变革,使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得以顺利进行。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评价中,学生也应该成为主体,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素质教育综合评价的各项指标都要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又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学生参与综合评价,能够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及自信心,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我努力使学生参与进来。
1.师生共同制定评价方案,选择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行之有效的方案。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制定的方案,才能更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更能针对学生的各个方面。
2.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我制定了学生自我评价表,要求学生每周及时对自己进行等级评价,以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一周来的学习、行为等方面及时进行反思,进行自我调整;对于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则由教师及同学帮助他进行自评。
总之,通过学生为主的方案制定、自评、互评,使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及时反思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促进了其各方面能力的不断发展。
四、采用激励性语言
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育语言应当是导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启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学生的素质综合评价,如果用富有情感、充满美和激励性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可起到为学生助跑、加油的作用。饱含真情,切中关键又恰到好处的评价,是滋润学生心田的春雨,是指引学生前进的航向灯,其潜在的功效不容低估。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班的孙月同学性格木呐,不善于表达。针对这种情况,我总是通过在她本子上写批语对她进行鼓励,说她的字写得漂亮,作业完成有进步,她就很高兴,便更加认真地听讲,成绩也有上升;于是,我又借此在班会课上夸她有了进步。在这种不断的鼓励表扬下,该同学不断努力学习,期末时她步人了班级前列。
的确,每个孩子都希望被人认可,一句积极性、赏识性的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识的倾向性和自主行为的调控力,甚至可能改变人的一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这样的事,今天,我们夸这个孩子的手洗的干净,明天他的手会更干净。因此,日常我总是随时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之处,及时地进行鼓励、表扬。从而使学生的进步越来越多,自我约束力也越来越强。
五、注重学生评价的纵向性和发展性
学生之间总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让学生和比他优秀的人相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但同时也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应以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为主,以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为辅,以充分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进步,让学生体验到“只要和自己比,每天都有新的进步,就很了不起”。让学生通过综合评价看到自身的成长、进步,看到老师的宽容和鼓励,找到自信心,从而不断进步,拉近与优秀学生之间的差距。
随着学生的年龄变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对评价方案、方式的需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各个时期的不同需要,随时改变我们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更为全面,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六、加强与学生、家长、科任老师的沟通
文凭和学历范文3
小学阶段,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学习古诗,在理解古诗意思、理解背景,吟诵古诗中走进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的基础上,进行改写,既可以加深感悟古诗美的意境,启迪想象,在眼前展开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且,它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古诗的改写呢?在进行“读经典学作文”课题研究的过程,我摸索出了一些经验:改写要在弄清改写的形式与要求基础上,把握原文的内容进行改写。因为改写不等于重写,它是以原文为基础,进行加工、再创造,绝不能抛弃原文而凭空设想和胡编乱造。改写,应该扣住诗意,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合理想象,把诗句展示的事物通过形、色、声等描绘出来,展示出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把事情的过程,通过言行举止,神情心理、外貌环境进行描绘,从而令过程具体,语言连贯、流畅,语气的前后协调。在教学的过程中,“读、议、演、说、写、评”结合,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先叙事而后借景抒情的古诗,孟浩然要到扬州去,李白在黄鹤楼上为他送行。情深意眷,依依不舍,何不把离别的惆怅化作力量?于是诗人即由起兴,即景运笔,衷心祝愿友人一路顺风。诗歌改写的重点在于“送”:一是途中谈送,二是江边别送,三是登楼目送远去。改写的点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样,写客“辞”己,并以“下”字紧承“辞”字,宛曲有致地传达出客人的愉快风发神情。“烟花三月下扬州”写出日暖花繁、岸柳如烟的盛景,暗含诗人对友人此行的艳慕,就写出了分别之际的欢愉情景。虽是挚友离别,却没有寻常的离愁别绪,这番情景很是别致。一个“尽”与“流”,借景写情,不仅写出了友人所乘船孑然远逝的情景,而且写出诗人凭栏目送的情景,此刻,诗人伫立在黄鹤楼上,久久地注视着那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茫茫水天相接之处的一片孤帆,他的心早已随船而去了。因此,望着浩渺的江水,诗人心中怅然若失,“唯见”一词把这种感受刻画的淋漓尽致。固然,“流”字的传情之笔,更是写出诗人的主观感觉,他此刻心驰神往,追随友人而去了。
这首诗文笔精湛,短短的几句却包含着深刻的意境和感情。在教学生改写这首古诗时,我设计了“读、议、演、说、写、评”六个环节,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1.读。读好古诗,在意境中去体会诗人之间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是非常必要的。读好古诗,我认为要读出韵味,读出情味,读出意味,读出品位。首先要读准字音,读懂词义;其次,要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意蕴。读,要采用不同手段调动朗读兴趣。听录音、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男女生赛读等均是激发学生朗读欲望的好形式。
2.议。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理解了诗歌的大致意思。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平时送别亲人、同学、朋友的画面,想象当时的心情,在小组内议一议,和诗人产生共鸣。
3.演。毕竟古人和我们现代人的送别场面有很大的差异,以学生的生活阅历,要想象当时的送别场景,深切体会诗人之间的深情厚谊还是有一些难度。结合李白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那年李白大概20多岁,而孟浩然40岁左右。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但两人志同道合,情谊深厚,是忘年之交),由我来扮演孟浩然,学生扮演李白,重现当时的送别场景,让他们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通过观察诗人的神态、动作和语言,很直观地感受到诗人之间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很快就体会到了文中的意境。
4.说。看了师生共同的表演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在刚才的送别场景中,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诗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说的同时,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为接下来改写古诗、合理构思作好了铺垫。
5.写。改写时,我引导学生扣住“送”的过程重点写,理清六要素――时间:烟花三月;地点:黄鹤楼;人物:李白与孟浩然;起因:孟浩然为什么与李白的相聚;经过:李白送孟浩然(路上――江边――登黄鹤楼);结果:抒感。再结合改写点:“辞”、“下”、“尽”与“流”串起情节,侧重想象描写。这样改写,诗的意境阔大,诗人的情深意挚就跃然纸上了!
文凭和学历范文4
关键词:学生心理 初中语文 教学水平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入手,都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水平、心理健康状况,教学方式、方法都必须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技能,教学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方法、方式来授课、来与学生互动、与学生交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学习、爱上学习,也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学习力的学生。
如何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去深入了解学生。从哪些方面来了解学生的心理?一般来讲,教师要清楚学生的知识水平,知道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以及他们的品德方面,也就是他们的情商发展状况。也就是从智商和情商两方面入手。
初中生,其年龄一般是12―14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处在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心理阶段,内心是既充满着独立性,又有依赖性,既有自觉性,又存在幼稚性,是一个错综矛盾的心理时期。
一、初中生心理特点
(一)活泼好动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特别是初一新生,他们刚刚从小学走进初中的大门,所以小学阶段的一些特点还比较明显。比如,一下课就冲出教室,相互追打,做课间游戏,在性别上男女也不分界限。表达需要特强烈,比如,上课教师提问时,就会发现主动举手争取发言的人很多,发言很踊跃,这是和高中阶段的学生有明显的区别,高中生心中知道答案,举手回答的相对来说并不那么积极、人数也相对来说少些。
(二)模仿性强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模仿性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在初中阶段,这一特点仍然表现得很强。比如,好的容易学,坏的也抑制不住要学,兴趣容易变化,一会喜欢文学,一会又爱好天文等容易改变。
(三)记忆力强
初中生正处于记忆力发展的顶峰时期,当然主要是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只要在这短时记忆的基础上稍加重复即可获得。初中学生的学习科目相对来说不是很多,所以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适当地引导学生去记忆一些必要的东西,去发挥他们的这一“特长”。
(四)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导
初中阶段是小学阶段与高中阶段的过渡,所以在初中阶段的前期,也就是初一,学生大多还弥留着小学阶段时的特点,而到了初三,学生经过这两年的学习成熟了许多,与高中阶段也有了相似之处。所以,初一的学生很乖,很听话。这一特点也决定了教师说什么学生就会执行什么,很容易受教师的影响、接受教师的教导。这也能从学生与教师很容易打成一片看出来。初二的学生虽然会有些叛逆,但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诲,即便心里有些不满也都会挂在嘴上,不会像高中生那样,放在心上。
(五)独立性强
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独立性发展很快,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与父母交流时,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很想表现出自己已经长大,是个成人了,想有自己的主见和行动,虽然很多时候这些行动,往往还是需要家长的帮忙。所以家长和教师要了解初中生的这一特点,多给学生一些成长的空间,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同时还要在适当的时候、恰当的时机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五点是初中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作为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才能因材施教,教育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如何选择教材、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如何引导学生都离不开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正确分析和把握。
二、初中语文教师应注意的几点
(一)先抓基础后抓稳定
基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语文教师要在初中一开始就要狠抓基础,包括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生活习惯的锻炼和交友的技巧等。初中学生的记忆力强、模仿性强以及易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和影响,教师就要让学生向着正确的方面发展,对有向负面发展的苗头教师一定要加以制止,争取把这个基础打好。基础打好了,就得让学生稳步发展,在知识的条理化上、系统化上、深度上发展,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学生产生分化,掉队。任何知识的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给学生这个过程,要在这个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一味地去放纵学生、一味地去要求学生,要在这个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复习、练习,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比较。
(二)注意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
虽然每位初中教师都知道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年龄段,但要从心理上去真正地认识到这一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还需要教师去摸索。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既不是小学生,不需要一一地去教,也不是高中生,不能一味地输入知识点。教师应对所教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语言上要口语化,要让学生听懂。还要特别注意这一阶段的学生的表达需要,要多给学生机会去发表意见,切忌教师“满堂灌”唱“独角戏”。
(三)信任学生、多表扬少批评
初中语文教师要信任学生。可能有些事情上学生做得还不够好,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支持学生。对他们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切忌轻易点名斥责,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四)做好家长工作
初中生既独立,又依赖的心理特点,在家庭里表现得尤为明显。家长引导得如果不及时、不恰当,极易出现所谓的“叛逆”,所以教师要与家长沟通,如何避免出现叛逆,一旦出现了应该如何去做才能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正常发展。对于独立性,家长要给足孩子空间和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去尝试、去思考、去做。
文凭和学历范文5
那么,如何使激励性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催化剂呢?
一、用一颗充满爱的心评价学生
罗素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影响是巨大的,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浓浓的爱,宽容的理解,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创造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气氛,这恰恰也体现了“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的真谛。所以教师应怀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对待学生,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对学生进行赞扬和肯定,并寄予鼓励、期待的语言,使表扬获得最大效应。因此,在评价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情感的影响,注重感情的投入,应用简短、恰当、真诚的话语对学生进行鼓励。比如,常听到教师对学生这样的评价:“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你的理解很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我非常欣赏你!”“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你懂得比老师还多!”大量的事实证明,教师对学生的赞扬与鼓励,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使他们拥有积极向上的品格,更有利于他们走向成功。这也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二、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
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对学生谩骂、挖苦的评价少了,对学生表扬、鼓励的多了,可有部分教师在评价时只是流于形式,评价的语言比较空泛,学生得不到发展。如“你真好!”“你真棒!”“你真行!”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准确而又得体,要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要能给学生提醒或纠正。如“你读得很正确,如果声音再响一点就更好了。”“读得真好听,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需要适当地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激励教育,关怀学生的人文发展。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的鼓励和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这样的评价才能有效地激励、点化学生,才能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评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持之以恒。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中肯的评价,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使学生在一次次的惊喜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三、用正确的价值取向评价学生
现在谈到激励,许多人都误认为就是要把学生往好的方面评价,不好也硬要找到好的方面,滥用表扬和鼓励。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时,一位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这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喜欢狐狸,很佩服狐狸,因为它太聪明了。”听完学生的发言,老师表扬道:“你的想法真特别,你很会思考,由此可见你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听了这位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心里很不是滋味,对于这位教师的教学评价,值得我们反思。在学生的是非观、价值取向明显出错时,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一味的表扬将会使学生丧失自我,会造成学生太过自信,一遇到挫折就承受不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其实批评也是一种激励,但批评时要注意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总之,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努力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学评价观,让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地想,自信地说,尽情地体验,构建一个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
文凭和学历范文6
听评课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必备职能,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形式。教师听评课的能力对学生素质的提升以及教学能力的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提升其听评课的能力,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成长。但是,在当前的听评课中很多教师仅仅是将其作为一种形式,教师对待听评课的态度存在着随意及局限性,这样就导致教师听评课的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对听评课的这种态度不仅不能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反而会让教师觉得是一种累赘,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一、通过听课的形式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听评课能力,就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进行随时的听课。教师有时在自己的课程中找不到自己讲课的问题,但是,在听课的过程当中却能够发现一些问题,也能够借鉴别的老师在课堂上一些成功的教学方式。在平时的听课过程中,听课的氛围比较轻松,讲课教师也能够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对这样的课进行评课时,讲课者和评课者能够轻松的交流。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极大的提升教师的听评课能力。
二、通过反思的方式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理念。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但是当前大部分教师都缺乏创新能力,不能够很好地认识自己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也不能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诊断。为此,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反思能力,在教育教学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尤其注重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内容记录下来,然后再反复观看,以便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听评课能力。反思的过程其实也是对教学过程进行诊断的过程,通过对教学进行诊断,能够更好的意识到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备课的过程中,通过对教材的了解以及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等,然后让所有的听课教师也参与研讨,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教师本身的听评课的能力。
三、多种备课形式相结合
为了更好的提升教师的听评课能力,可以在备课环节采用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的环节。在备课过程中先确定上课的类型和内容,然后再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形成系统的教学设计,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能够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以及在集体备课中提出的建议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能够将集体备课中相同的部分展现出来,差异的部分做为闪光点也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充分表现出集体备课的优势。其他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听讲课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在评课时采用先让讲课教师自评,然后是其他教师进行评价。在评课时注重对集体备课中的不足以及教师个人在教学过程表现的优点和不足。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明白,自己在听课的过程中具有明确的目的,听课的过程一方面是找出讲课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对于优点部分是自己找教学过程中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对于不足也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通过听课不但能够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还能够提升其评课的能力。
四、资源间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