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企业经济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企业经济现状范文1
【关键词】中小企业;资金管理;现状;改进措施
资金作为企业发展运行的血液,做好相应的资金管理工作,能够推动中小企业朝着做强、做大、做优的方向发展。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不断影响下,我国中小企业虽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生产业绩,但是,盈利空间也逐渐呈现缩小趋势。中小企业面对原料上涨、人民币汇率不断提升造成的不利影响,只有做好相应的资金管理工作,才能够避免出现停产或者倒闭等风险。粗放式的资金管理放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难以防范风险,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处置好。所以,做好企业资金管理工作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而言有着较大的积极作用。
一、中小企业资金管理现状
1.缺乏科学认识以及企业资金管理重视不够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难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重视,从而导致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将其与会计核算工作看成财务部门所需要执行的职能,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认为资金管理工作就是管理较为简单的银行收支。我国现代中小企业大都是通过银行短期借款及内部资金积累来实现发展。受到这种薄弱管理意识的影响以及财务管理知识的缺乏,导致中小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难以发挥核心以及主要职能,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很难主动对资金管理各种职能以及方法进行创新。
2.资金使用缺乏计划
很多中小企业在进行资金使用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导致资金管理工作难以进行较为规范的调控,没有建立并完善科学有效的资金管理体系\资金运作平台以及信息管理平台,导致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有效信息对发展资金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管理以及控制。
3.财务观念较为陈旧,投资决策容易失误
中小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对资金使用,大都较为随意,对于产品市场以及产品本身对资金特性缺乏认识和研究。企业领导阶层无法从根本上认识资金对企业创新的重要性,在高速发展的市场中,决策者难以对企业的发展同步考虑资金的需求,这就与企业发展的实际速度构成一对矛盾,从而导致企业发展缺乏完整科学的资金战略规划,盲目根据市场发展来进行战略计划,一旦出现任何资金项目发展的问题,将会导致中小企业丢失再次投资的良好机遇。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在进行融资工作时,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由于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财务制度较为残缺,从而导致信誉不断下降。
4.难以对资金投放和使用过程中风险进行控制
在现代企业资金各种投资活动中,很多领导都是根据自我经验来进行各种决策工作,很难将决策的可行性进行资金分析。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大都是通过固定资产的增加来完成对内投资工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领导缺乏对外投资的意识。中小企业大都通过借债来进行资金补充,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影响下,将大量的资金运用在存货、固定资产以及应收账款之上。中小企业一旦出现存货跌价或者销售不畅的问题,便会导致买材料以及发工资等活动难以进行,从而被迫陷入到破产或者各种被动的地位。
二、做好中小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中小企业的资金使用以及周转效率和速度,企业财务管理以及其他工作人员都要不断提升自我技能和素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尽自己的努力做好相关知识的学习工作,从根本上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通过自我完善和发展来弥补中小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缺陷。企业管理阶层要遵守财务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科学决策,从而减少资金浪费的现象,保证企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1.做好现金预算管理工作
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要秉承节约、收集业务需求、按制度与流程办事,从而确定资金的各项需求。这种需求一般都是通过资金预算活动来进行编制,整个预算工作包括现金支出、现金收入、合理利用结余资金等工作。对于长期资金预算进行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困难,可以转变为半年或者季度资金预算,从而更好地利用剩余资金。
2.对企业筹资方式进行合理确定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进行筹集,不同方式下筹措的资金使用时间、成本大小以及附加的各种限制条款都具有较大的不同。因此,企业在进行筹资活动中,要保证实际资金数量满足各个阶段的经营以及生产需求,综合考虑各种资金筹措方式企业所带来的财务风险以及资金成本。
3.做好资金安全管理工作
做好企业资金周转工作是保证现代中小企业得以生存的基础。企业在销售产品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订单收款在先,发货在后或者现金销售的方式。当出现赊销现象时,应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管理,尽可能缩短款项回收期限。尽量减少企业库存盘活资金,对于各类闲置、未使用以及不需要的各种固定资产,可以进行及时处理,从而减少坏账带来的各种损失。在资本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影响下,企业领导阶层要尽可能养成科学预见工作方式,通过缩短应收账款账期、及时处理闲置资产以及降低存货库存获取更多的流动资金,从而保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中小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好资金管理以及相关的财务工作,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经济发展效益,在实际生产活动中投入更多资金。只有做好资金管理工作,才能够保证中小企业各项投资以及运行活动的顺利进行,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经济现状范文2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精神激励;精神产品
现阶段国有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生存,最关键的是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本文是在对淮南市国有中小型企业精神激励方面的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思考,针对淮南市中小型企业在精神激励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粗浅的看法。
一、精神激励的概念和意义
1.精神激励的概念
精神激励是指企业以精神产品满足员工精神上的需求,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激励,精神激励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是精神激励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根据激励客体的精神需要,运用相关精神激励因素,通过一定的媒介,影响激励客体的精神结构,激发客体动机,并在动机驱使下使激励客体产生行为反应的过程。
2.神激励的意义
精神激励是在较高层次上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也较长。在物质激励不可能完全到位的情况下,有效的精神激励可缓解某些特定时期员工的内心不平衡。作为与物质激励相对应的概念,精神激励的效果更加长久,对企业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加强精神激励,可以弥补制度约束、物质分配难以调节的激励不足,为降低企业交易费用提供了基础。[1]
二、企业精神激励现状分析及对策
下面将以某药业企业为例,分析企业精神激励现状。
1.企业发展现状及规划
X企业总占地面积25525.4,总建筑面积28473。总资产11321万元,净资产6757万元,资产负债率为40.31%,其中固定资产净值7138万元。未来三年的发展战略及工作目标为:第一步实现淮南第一,第二步实现安徽省首位,第三步位列国内同行业先进。“十一•五”期内由目前的安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争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年龄结构
从表1可以看出,企业的年龄分布较为合理,以青壮年为主。
(2)学历层次
从表2来看中专及以下的员工共有369人,占员工总数的69%,学历层次偏低较为严重。
(3)职务分布
该企业一线员工比重较大,因为生产线员工是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表3可以看出企业的层级分布较为合理。
2.企业现有的精神激励方式分析
(1)企业的精神激励方式现状
该企业的主要精神激励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①每个员工在生日当天都会收到一张生日贺卡和餐厅专门制作的一份生日餐,在员工生日当天由人力资源部员工亲自送到其手中;每年的中秋节和春节,员工会收到月饼、两袋大米、两桶食用油等生活用品。②每两年会举行一次员工运动会,表现优异者可以获得丰富的奖品。③企业会不定期举行摄影比赛,征文大赛等,对表现优异者给予奖励。④企业每年底会根据企业利润,结合员工的出勤及绩效考核情况给员工发年终奖金。⑤企业会根据每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在每年初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并在年内逐一实施,包括内训和外训,内训主要是相关负责人以及表现优秀员工为受训人进行讲解和指导;外训包括参加社会培训以及到兄弟单位进行参观学习。⑥产品淡季,企业会不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拓展训练以及挑选优秀员工去外地旅游。⑦根据领导者的领导风格不同,对其下属进行的赞扬、批评以及授权都属于精神激励的方式之一。⑧企业会在每年底举行新年联欢晚会,并推荐多才多艺的员工去上级单位参与表演。⑨鼓励员工进行各种职称考试以及学业深造,企业会为其报销学习费用。
(2)精神激励实施优点和缺点
根据其实施方式,可以看出该企业的精神激励方式主要是以情感激励为主的,企业很关心员工的生活以及兴趣,同时注重开发和培训,有利于员工提高自身技能有更好的职业发展。[2]但企业采取的激励方法过于传统且所有员工不论工作做得好或者差都能享受到同等的待遇,因此不能产生明显的激励效果,具体可以将企业在精神激励方面的不足之处,概括为以下四点:
第一,企业管理理念落后,不注重企业精神的形成。企业管理层一味注重生产管理,对于员工激励,只注重表层现象,对员工的激励不到位。
第二,没有做到“以人为本”,责任意识不强。企业没有形成竞争氛围,员工之间没有竞争。当激励不能产生效果的时候,部分员工会丧失工作积极性,影响工作效率。
第三,精神激励方式过于传统,不够创新。长期对所有的员工采用统一的精神激励方式,员工对此麻痹,不能产生激励作用。
第四,企业管理层缺乏对精神产品生产的重视,采用精神产品激励员工的积极性的方法和艺术需要进一步提高[3]。
3.提高精神激励有效性的对策
国有中小型企业如果想要寻求更好的发展,需要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在积极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的同时去主动寻求高层次的发展,针对淮南市中小型企业的精神激励现状,应从以下几方面改进精神激励方式,提高激励的有效性:
(1)注重企业精神的铸就,形成企业核心价值观
企业精神反映了企业员工的共同追求和共同认识,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立场观点和精神支柱。各种激励方式能否发挥作用,以及作用的效果如何,说到底取决于员工的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是否能够统一。企业要形成为员工所接受的价值观并使员工将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果的激励。
(2)改进传统方式,建立多层次的精神激励模式
企业需要使精神激励方式多样化,危机、荣誉、使命、竞争、沟通、生存、兴趣和空间等能带给人们最强大的行动力。企业可以开发出多种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精神激励产品,如采用新的竞争机制、工作任务承诺、组建临时团队、让员工参与决策,适当的放权增加员工的责任感等。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精神激励制度,而且在制定精神激励机制时要考虑到个体差异[4]。
(3)重视目标激励,制订系统的精神激励措施
企业为员工设定合理可达到的目标能够激励员工采取有益的手段完成任务,同时能使企业充满活力,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企业应该制订详尽的精神激励方式组合,使精神激励和薪酬结构一样制度化,针对不同层级的员工制订不同的激励方式,精神激励要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公布出来后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并且要和考核制度相结合,不断地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5]。
(4)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对精神产品的生产和应用能力
精神激励的效果是企业精神文化产品的组成部分。企业的精神产品,简言之即企业文化的产物,许多人认为它仅仅体现在员工的精神风貌、文化素质上,或者更浅显的认为,企业的精神产品只是一台晚会或者一个员工运动会。其实,企业精神产品最终的表现形式是企业的产出和效益。相对企业的产品而言,精神产品是企业生产出的无形“产品”,企业在无形中把它传达给,让员工从心里上认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带来效益。在企业一定的物质性激励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精神产品的竞争。对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加大对精神产品的生产,学会如何把精神产品附加于企业的产品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振东.国有中小型企业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J].现代企业,2008(9):50-51.
[2]于国民.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的难点及对策[J].辽宁经济,2006(1):23.
[3]张鹤.精神薪酬[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5.
[4]姜丹,薛承会.企业科技人员激励因素强度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1(2):44-47
中小企业经济现状范文3
关键词: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产业链;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河北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7月11日
一、河北省中小企业集群现状分析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大量中小企业依托地区特有的社会文化与环境,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既竞争又合作,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已成为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并促进了河北省经济的巨大发展。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群数量与规模逐渐扩大。到2012年底,河北省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一共达到了370个,其中10亿~30亿元的114个,30亿~50亿元的62个,50亿~100亿元的56个,100亿元~1,000亿元的以上66个,1,000亿元以上的1个。产业集群增加值占全省民营经济比重达到1/3,占全省GDP比重达到了21.46%。县域产业集群增加值占县域GDP比重达到了26.1%。
(二)集群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从地理范围上看,河北省产业集群涉及石家庄、沧州、邢台、保定、邯郸、唐山、廊坊、衡水、张家口、秦皇岛、承德11个市区132个县,占全省县市总数的97.8%,已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从集群门类上看,河北省产业集群涉及皮革、板材、冶金、陶瓷、纺织、橡胶、汽车模具、玻璃、家具制造等21个产业门类。
(三)集群综合实力与贡献率不断增强。从综合实力来看,在2012年,河北省产品市场占有率10%~30%的产业集群有29个,30%~50%的产业集群有17个,50%以上的产业集群有15个,其中有23个产业集群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为全国第一。从贡献率来看,到2012年底,河北省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达到了22,384亿元,占全省民营经济的29.2%,完成增加值5,701.8亿元,占全省民营经济的32.3%,上交税金504.3亿元,占全省民营经济的21.5%,专门出货值821.6亿元,占全省民营经济的57.7%,并实现从业472.6万人。
(四)集群支撑平台的建设逐渐完善。截至目前,河北省共有省级产业集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57个,为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检测等技术服务或信息共享、人员引进与培训、融投资等其他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五)集群的产业网络建设基本形成。在河北省中小企业集群内部基本建成了专业化分工协作与竞争的产业网络,它是集群中的各种行为主体(如中小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研究机构、金融机构等)在资源利用与共享过程中产生的竞争与协作关系的非线性组织形式,它主要包括企业网络和社会网络两层网络。
企业网络处于产业网络的内部,以各类型中小企业等为节点,以基于产业链或价值链的经济技术等合作为纽带,处于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内核地位,可分为纵向网络与横向网络。其中,纵向网络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沿着产业链的上游与下游所形成的网络关系,主要包括各种原材料与辅料的供应商、大量的中小企业、分销商与客户。它们虽然在规模与实力上与大企业有差距,但凭借地理临近的独特优势,在合理与高度专业分工、技术互补、信息共享的基础上,生产商与供应商之间沟通方便、信息传递快,供应商能够及时把对原材料、零部件、生产设备等的详细要求传递给供应商,供应商根据生产商的意见定制化提供,双方效率均得到提高。横向网络是以集群内的同类型企业相互沟通与合作所形成供应商之间、生产企业之间、分销商之间的网络关系。它们通过原材料的相互供给或生产设备、技术等合作外包或者销售渠道共用等方式,达到协作共生、参与市场竞争的目的。
社会网络处于产业网络的外部,是以企业外服务组织为节点,通过基于知识共享、产业关联、社会制度额的社会职能与企业联系起来,为企业网络提供有效的各类服务,从而降低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融投资、信息追寻与甄别等成本,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河北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集群内产业链不完善。河北省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分工属于自发行为,未能有目的地结合产业集群的整体目标与特点进行科学有效地分工与合作,因此导致产业结构单一,产品同质化高,产业集群企业内耗严重,无法形成合力对抗外部竞争。同时,产业集群内中下企业大部分处于产业链的生产制造环节,而产业设计、品牌开发等其他环节相对缺乏,使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隔离,不能有效地相互沟通与合作,影响产业集群整体效应的发挥。
(二)集群内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价值较低。河北省各地区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各有特色,但从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来看,产业集群大多数企业以资源开发、加工制造为主,这些环节产品主要依靠资源或劳动力,附加值低,获取的市场利润不大;而在产品设计、品牌营销等依靠技术、知识的附加值高、市场利润大的产业链环节却缺乏,导致河北省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市场影响力以及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力不高,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集群整体创新能力不足。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大多是传统手工作坊出身,缺少核心技术,同时由于资本规模与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对人才引进、科研项目投入等都不够。同时,除衡水橡胶之外,大多数比如安平丝网、辛集皮革、玉田电子、高阳纺织、景县橡塑、昌黎干红等均分布在县域区域内,而作为集群创新主体的高等学校、科技机构均集中11个地级市之中,如石家庄、保定、秦皇岛等地级市,导致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与科研相关机构的联系不强。最终表现为河北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层次粗浅,竞争力弱。
(四)集群的可持续认识不够。在产业集群发展之初是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支持的,随着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对产业集群的认识也应随着规模和形势的变化而调整。但是由于河北省产业集群多数在县域区域内,政府对产业集群的认识严重滞后,导致政策上的引导作用越来越弱,而干预作用越来越强。政府在对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忽视了产业集群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忽视了市场机会与本地区的独特优势,加强了对规模与产量的重视,导致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过度开采与破坏,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五)集群内社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社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是集群产业发展的保证和必然要求。在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中,已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服务支撑机构,如河北省已认定两批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共157个,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服务,解决它们的技术瓶颈与发展瓶颈。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与众多的中小企业如何沟通、如何协助还是个问题,中小企业如何借助这个平台来解决实际问题还不太明朗。另外,其他中介服务机构,如金融机构、市场调研机构、行业协会等缺乏,一些服务功能还不健全,中小企业还无法利用这些中介服务机构为自己服务,利用率低。
三、河北省中小企业集群优化路径
河北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优化的基本思想,主要在于既要将不同产业链环节的相关企业加以整合,又要将集群内的政府、金融服务等相关机构加以整合,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体系。只有将产业链的相关组织建立成一个网络体系,使它们在目标与行动上达成统一,才能使中小企业集群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建立河北省中小企业集群产业链整合的网络体系,不仅需要市场规律,而且还需要结合各地区的具体特色与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金融支撑体系。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关键瓶颈是资金的紧缺,而融资方法除银行贷款外,几乎没有其他途径。因此,一方面降低银行贷款的程序与难度,银行应减少中间手续,降低内耗,灵活运用利率杠杆,有针对性地对待特殊企业,增加银行贷款总额,健全信贷机制,提高县域金融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政府应做好投融资企业的桥梁,使资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增加多种融资途径。
(二)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紧密相连。因此,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应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培育具有科技创新的中小企业茁壮成长,同时招商引资,引导和扶持具有科技创新的企业发展壮大;其次,以农产品市场为导向,加强农业技术创新,使农村经济科技化,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再次,广泛进行科普宣传,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和信息体系,提高农民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文化水平。
(三)建设人才支撑体系。解决河北省中小企业集群内缺乏人才的根本途径是要做到重视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因此,第一,建立一套相关竞争激励制度,留住人才;第二,善于培养人才,给其一个上升的舞台。重视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给员工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壮大企业人才队伍,方能更好地使用人才;第三,采用人才流动机制,发掘农村人才。善于吸纳来自国内外的各方面人才,采用人才流动机制,建立相关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城乡人才双向流动,给不同人才提供大小环境锻炼的平台。
(四)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河北省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需以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前提,因此一是政府、各类中介机构应扶持引导中小企业的成长,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支撑体系,同时延长产业链,增加合作与竞争,降低运营成本,扩大销售市场,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成长;二是当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应由“投资导向”向“创新导向”转移,政府及各类中介机构应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培训、创新、融资平台,使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升级,县域经济竞争力自然而然也就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五)建设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平台体系。中小企业要想进一步壮大与升级,关键技术是瓶颈。但对于单一企业而言,自身综合实力难以克服关键技术的障碍,而对于存在相同问题的其他企业而言,因利益冲突而不愿参与合作。因此,建设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已是当务之急。一是应由生产力促进中心遴选共性关键技术;二是克服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经费问题。由于关键技术的研发经费对于单个企业而言相对较高,国家各级政府及有实力的企业应各出一点,共同筹措,研发经费终会解决;三是解决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问题。随着企业的发展,一项关键技术得到解决,另一项关键技术瓶颈又会出现,由此可见,共性关键技术平台处于一直变动的状态。创新平台的建设方案应从各地区实际出发,选择符合自己的创新平台建设方案。
主要参考文献:
[1]方琳.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成长的知识分析和效率改进.经济研究导刊,2009.
[2]李凯,李世杰.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中小企业经济现状范文4
关键词:中小企业;筹资现状;对策;路径
一、中小企业及中小企业融资概述
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国内外学者都存在争议,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国家以及不同时期,中小企业的划分也不同。目前国内对于不同企业类型中小企业的定义也存在差异,而中小企业的员工少、规模小、资金缺乏以及管理不规范是中小企业普遍特征。不同行业对于中小企业员工人数的判定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对于销售额的差异较小,一般都是在30000万元以下的销售额为中小企业,而员工人数却是从200以下到3000以下不等。到2011年,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有所改变,而且中小企业的人员数量和生产额整体上存在小幅度的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发展,对中小企业的筹资金额也有所提高。
融资就是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民间集资等方法筹集所需要的资金的一种方法。自中小企业发展起,融资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在金融危机时期,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资金而被迫破产。近年来,由于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很多优惠政策。
二、中小企业筹资现状
传统的分析基本认为中小企业筹资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小企业的筹资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第二,内源筹资渠道一直是中小企业筹资的主要渠道;第三,中小企业筹资结构不稳定。为了更清晰的分析中小企业筹资现状,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筹资渠道多元化与形式单一化共生。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的筹资以银行信贷为外源筹资主体渠道为主,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主要以传统的融资结构为主,其自身性质并未改变,使得筹资形式出现单一化。在加上中小企业自身存在不稳定、不规范等问题,企业担保也存在问题,由于存在这些高风险,使得部分中小企业无法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银行的借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风险转移机制的影响,而回避中小企业的借贷行为。从而,中小企业筹资只能依赖民间筹资,使得形式更加单一,虽然筹资路径存在很多种,但是基本上都是走不通的,使得中小企业筹资渠道多元化与筹资形式单一性共生。
2.筹资方式多样化与结构不稳定并存。企业筹资渠道的增多,使得企业筹资方式也相应的增加。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筹资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在原有的内部筹资、银行信贷、政府财政支出等传统筹资方式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出风险投资、供应链筹资、租赁筹资等筹资方式,而一些上市中小企业则推行股票、债券发行等作为筹资方式。
对于企业筹集的资金主要有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使得企业可以通过投资者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银行贷款、租赁和民间集资等方式进行筹资。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营与运作存在不稳定性,因此许多资金机构对究竟要不要贷款存在疑义,虽然目前中小企业筹资方式较多,但许多资金机构对此却持规避态度。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基础较低,其经营运作也存在很大风险,因此许多资金机构考虑到这一点而在筹资方面给予回避。又由于很多中小企业信用观念较单薄,因此银行等资金机构在贷款之前必须投入人力和物力对中小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进行调查,导致中小企业和资金机构陷入两难的状态。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欠规范,企业对经营运作中风险准备也不足,管理水平较低,使得中小企业发展更加不稳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筹资结构主要是以内源筹资、银行信贷和民间筹资占较大比例的一种结构,而且其中商业银行贷款具有绝对支配地位。但考虑到中小企业的经营运作及风险问题,资金机构不愿对其长期贷款,而在短期内许多资金机构也会反复对中小企业的运营现状进行考核并进行贷款取舍,这直接导致中小企业筹资结构的不稳定。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中小企业内部原因。中小企业离不开规模小、职工人数少、资产少、管理不规范等特点,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相对而言较不稳定,投资的风险也较大,这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内部原因之一。下面具体来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
(1)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状况。中小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主要是指企业的运营能力、固定资产投入能力、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等状况,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财务问题所呈现的财务报表通常不太规范,存在被粉刷的可能,造成了财务状况的虚假问题,导致中小企业给投资者提供不完全信息的财务状况,从而反映给投资者不真实的财务状况。
(2)中小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中小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主要受企业内部员工人数较少的影响,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导致了企业内部出现较为不科学的管理方法,员工人数较少但又难以管理的主要原因在于员工的素质也较低,管理者没有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由于中小企业的工资收入较不稳定,普遍工资也较低,这样也导致了中小企业内部人才的缺失,从而造成了管理者的流失,加大了中小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
(3)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不完善直接导致了企业信用状况难以预测,评估信用度也难以进行,从而导致了投资者认为中小企业的信用度较差,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喜好,也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用度。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加大了中小企业资金缺乏的可能,进而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4)中小企业投资回报率问题。投资回报率是指投资的预期收益与投资额的比率,与此关系较为密切的还有投资与回报时间的问题。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的业绩较不稳定,无法较好的预见未来企业的绩效及盈利水平,导致投资回报率较不稳定,再加上资本回收的时间也更难以估计,经营状况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了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得不到保障,从而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5)中小企业市场化及信息化程度问题。由于受不规模经济的限制,中小企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而言较低,再加上中小企业本身就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导致了企业无法进行信息化管理,从而可知,中小企业市场化及信息化程度都较低,这也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从而使投资者不看好中小型企业,也阻碍了中小企业的筹资正常进行,进而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
2.中小企业外部原因。与中小企业内部原因相比,外部原因也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外部原因主要是指国家政府的宏观政策、市场供需的变化及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下面,具体来分析中小企业的外部原因。
(1)受银行等金融机构政策的影响。政府宏观金融政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就银行政策来说,当政策鼓励银行扩张信用时,企业就比较容易得到贷款,从而顺利开展经营活动;当政策要求银行紧缩银根时,企业就不但很难得到贷款,甚至还会因此陷入资金周转困难,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的困境。所以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十分重视政府金融宏观调控的信息,因为越早知道相关信息,就越有可能促进企业发展或者规避风险。
(2)政府政策的扶持及优惠政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不足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如国家选取温州金融改革促使香溢融通的股票价格三日上涨40%以上。在许多方面,政府对于中小企业仍有政策上的歧视,并没有给予其充分的政策扶持。同时,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现行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政策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尽管我国已经设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但仍然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
(3)资本货币市场的供需关系影响。资本及货币市场是资金交易的平台,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及货币市场获取资金,但是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其他投资者都十分重视资金的余缺及价格流动方向等,都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趋向,从而也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易问题。
(4)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较大,当国际金融环境不景气时,外商直接投资将会大幅度的减少,从而导致资金的获取渠道减少,增加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家的焦点问题之一,如何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上述分析的几点原因来剖析,寻找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方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中小企业虽然存在规模小、资金缺乏,但是存在较强的灵活性。缓解融资难的问题就要从自身出发,避免缺点对融资的影响,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自身员工的素质,进行诚信经营,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革,真正建立符合中小企业长远发展目标要求的体系。
2.加强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加强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也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尤其是资金财务管理,做好科学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务资源。吸收大型企业的管理精华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建立健全的会计体系,实行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管理。将资金成本降至最低,权衡收益与投资的关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3.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树立良好的中小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信用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基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内部发展不稳定,信用度不够高,从而对投资者产生较大的投资风险。从而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在立足长远利益的同时,积极恪守信用关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加强企业对外界的诚信度。建立担保机构也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方法之一。
4.求助银行机构和进行民间集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借助银行贷款的同时,中小企业也应开展民间集资的方法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双管齐下这样才能尽可能的获得更多的资金。政府也应开展民营银行或者民间互动金融机构,将部分储蓄转化为投资,这样就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更多的来源。目前,各大银行推出“易贷通”、“手机银行”、“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等多种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作为低成本的一种直接方式,中小企业集合中票可以增加企业债务的筹资来源,减少对银行等金融系统的依赖,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财务问题。
5.借助政府的扶持。政府政策及扶持策略也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之一。提供减免税收的政策,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等方面进行扶持,保证中小企业的贷款能力,减轻中小企业的经济负担,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例如温州的民间资金充裕,金融活动,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一部分的资金。为了加强和鼓励民间融资,国务院设立温州为金融改革的试验区,规范温州的民间融资,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与此同时增设专业资产管理机构。从而深化温州的金融机构改革,培育温州新型的地方特色资本市场等,深入细致的带领温州民间融资机构的发展。中小企业还可以设立贷款风险基金,努力获取政府政策的支持,促进中小企业融资。
总而言之,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仅要从企业自身出发,也要利用外界的有力条件。除了以上的一些方法外,还可以借助基金的方式进行融资,如新三板、创新基金等方式。建立第三方的股权投资协会也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法。目前,我国各地纷纷开始建立,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股权投资协会的建立,大大促进了中小企业的贷款服务。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利用资金,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张莉萍.中小企业筹资的制约因素探析[J].企业导报,2011,(21):27-28.
中小企业经济现状范文5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金融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影响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提高和作用的不断加强, 各国政府重视和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以促进本国经济振兴, 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的素质普遍偏低, 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能有效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把握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权, 推动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技术创新一般是指新技术的开发或应用, 包括产品技术创新、工艺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创新。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的长期跟踪研究, 中小企业的技术状况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1) 技术开发者。这类机构约占中小企业总数的1-3%。包括专门的研究开发机构和与高技术相关的工程咨询、技术咨询公司。这类机构通常规模较小、企业存续时间较短。(2) 技术领先使用者。这类机构约占中小企业总数的10-15%。其中部分公司本身具备有效的研究开发能力, 能够依靠本身的力量来实施或使用新技术;其他公司的研究开发能力则较弱, 主要依赖外界的技术支持。(3)技术跟随者。这类机构约占中小企业总数的80-85%,是中小企业的主要部分。这类机构相互之间在规模、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很大,绝大部分分布在低技术制造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成为支撑江苏GDP快速增长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其发展倍受关注,但融资困境一直是阻碍个私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绊脚石。本文通过分析江苏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其技术创新因素的基础上,寻找金融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一、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随着江苏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江苏的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日益扩大,遍及工业、农业、运输、科研、信息、文化、商业服务等诸多领域,新兴成长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私营经济较快增长的亮点。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年底,[1]全省个体私营企业总数230万户,其中私营企业50万家,注册资本7400多亿元,就业人数突破1000万人,上交税收增长幅度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个以上百分点。全省乡镇企业增加值总量达7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7%;实现利税总额2162亿元,增长27.9%;固定资产投入4000亿元以上,增长30%多。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数将达到33000个,销售收入将达到22000亿元,增长30%以上,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为88%;全部中小企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60%。在一些发展较好的市县,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地方财政和税收的主要来源。
中小企业是江苏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中小企业技,在此推动下,江苏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取得了较快发展,据省社科院的一项调研,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约占全省的2/5。近5年来江苏中小企业开发的市级以上新产品达1万多个,并出现以下特点:
(一)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2004年,我省各地科技局、国家级高新区管委会和有关单位积极加大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组织推荐力度。经科技部、财政部审查,我省有105个项目入选,获得7010万元的资金扶持。截止2004年,我省累计有629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累计获得45442万元的资助。
(二)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沃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效显著,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区企业达19366家,其中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870家;累计利用外资129.68亿美元;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850亿元、区内生产总值1338亿元、利税494亿元、财政收入193.7亿元、产品出口额254亿美元,技工贸总收入、区内生产总值、利税、财政收入、产品出口额分别比上年增长50.93%、25.87%、38.76%、16.75%和49.41%。
(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开始出现集群效应。即在某一区域内相同产业的企业高度集群,例如吴江的纺丝业、扬中的低压电器业、武进的灯具业、丹阳的眼镜业南通的绣品业等,充分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深化专业分工和社会协作,改进产品和服务,从而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由于地理接近,业务联系紧,信息交流快,市场上任何重大技术创新,集群内企业几乎都会同步吸纳消化这种创新成果,通过快速学习和模仿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升级。
但是,总体上江苏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仍然有待加强。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新产品产值中,中小企业只占46.8%,其中占企业总数90.62%的小企业新产品产值只占21.46%。这充分反映了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产品档次偏低,经济效益差的现状。据国家对365家小企业的1157种主导产品情况的分析产品的平均生命周期为12.73年比国有大中型企业的10.5年还高出2.23年。其中70年代之前投产的产品有293种占25.32%。若按产品水平划分达到80年代末期或90年代水平的产品有752种,占67%,其余1/3的产品处于80年代初期以前的水平[2]。因此加快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刻不容缓。
二、 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
中小企业因资金来源、技术人员、技术条件和外部环境等种种因素的制约, 使得他们在技术创新方面产生了许多障碍和种种困难, 寻找和研究这些制约因素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很大的意义。
(一)资金来源不足。资金不足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之一, 既包括市场融资的困难, 也包括政府支持的力度不够。从市场融资来看, 直接融资包括发行股票和公司债券, 间接融资是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目前, 我国比较活跃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 由于国家证监会对中小企业上市资格有严格的规定, 发行债券成本又很高,直接融资难度很大, 向国有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 正门难入, 边门交易成本很高, 其结果是很多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 实质上很难从资本市场或金融机构获得足够的资金, 只能凭借个人的积蓄或者很高的成本和风险从非正式的资金市场获取资金。
(二)技术设备落后,创新基础条件较差。统计数据显示,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中、小企业的人均固定资产分别为20.43万元8.65万元和5.00万元,小企业仅为大企业的1/4,大多数中小企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较为落后,技术含量低,资源浪费大,产品缺乏竞争力。由于资本少,融资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十分薄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由于没有资金更新设备或进行技术改造,全国超过半数的中小企业的,50%以上设备属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水平,其中,20%以上的企业停留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水平。[3]
(三)企业规模限制,抗风险能力不足。由于规模限制,中小企业的产品品种和设计都难以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即使是已经生产出的新产品,由于投资规模不足或是由于技术力量不足,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也常缺乏必要的保障,这些因素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方面的活动空间。虽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回报率一般高于大企业,但风险往往也更多些。原因之一是中小企业很难同时从事多种途径的替代研究,以相互补充,降低风险;之二是由于中小企业很难将技术成果大规模推向市场,获得投资回报;之三是中小企业还常常承担大企业无法承担的风险,消费者和企业往往依靠中小企业去探索那些潜在的市场,当然这些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通常是较大的。
(四)缺乏政府支持。尽管各级政府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已达成共识, 但由于其资金有限, 只能把有限的财力首先支持国有大型企业, 中小企业只能等待大企业没有涉足的行业和项目。即使如此,政府资助往往还有申请资格的严格审查, 而中小企业又很少或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政府部门所要求的各种表格、报告等各种工作, 真正能得到资助的中小企业屈指可数
(五)社会化服务体系缺乏和不完善。国外的资料和国内调查显示, 信息缺乏也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之一,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 更需要各种社会化服务, 如政府、有关组织和中介机构提供的技术和人才培训、信息交流、财务审计、咨询顾问等服务。
三、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
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市场、资金、人才是决定成败的三大关键性因素。大量的调研资料显示,资金不足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最大障碍。国内外经验表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仅仅依靠自身的积累来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是比较困难的,必须通过外部融资才能满足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中小企业尤其需要外部资金的支持。但是,实际上中小企业取得外部资金支持十分困难,例如,作为中国中小企业主体的乡镇企业,其工业产值占全国40-50%,但对其贷款不足全国信贷规模总量的10%。[4] 从理论上说,中小企业融资难有其客观原因:
中小企业经济现状范文6
1.缺乏内部资金的支持和优越的外部经营条件。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得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缺乏内部资金的支持。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所有权比较的传统和单一,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严重限制了中小企业对社会资本的吸收和有效利用,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再者,中小企业缺乏健全的信用担保制度,造成企业的贷款效率和额度都比较的低,外部经营条件较差,专业的法律咨询机构和管理机构缺乏,从而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2.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缺乏较高的综合素质。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发展起来。据调查显示,这些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中有一小部分具有高学历和高素质,但是其中一半以上的人是中低学历,这种文化素质上的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决策的科学性,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境。此外,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的经济管理体制和机构都比较的松散和凌乱,经济组织中的应变能力比较差,企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少,这些问题都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新形势下优化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策略
1.确立正确的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理念。正确的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对于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效用的高效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中小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管理理念要在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中充分的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经济管理理念转变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实现企业的发展。确立了中小企业发展的经济管理理念就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开发企业和员工的潜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健全中小企业的选人制度。人才是企业发展中的活跃因素和主观能动性力量,尤其是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人才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情况。因此,中小企业必须面向社会招聘优秀的经济管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经济管理人员的高效配置中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时要对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调整,根据企业的制度方面、企业的管理方式、企业所从事的产业以及企业发展的大小情况,来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调整,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此外,对企业的内部经济管理人员进行约束的时候要避免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要严格规范选人制度,在提高企业发展中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的同时,还能够为企业选择大量的优秀人才,从而提高企业发展的竞争力和内部凝聚力。
3.积极进行企业融资,寻求社会多方的支持。中小企业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内部资金缺乏的现状,就要打破传统的家族理论,对“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资金管理思想进行彻底的改变,积极的社会上进行企业融资,寻找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同时,还应该将社会各界能够利用的资金都投入到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去,提高中小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积极的和融资机构合作取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帮助企业稳健的发展。此外,中小企业在办理银行贷款的时候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得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积极主动的去寻找企业贷款时的担保人。
4.加强中小企业经济管理方面的执行力度。优化中小企业的经济管理,除了制定符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经济管理制度之外,还要加强中小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执行力度。比如通过薪酬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聘用制度以及绩效考核制度等来实现经济执行力度的加强。在经济管理制度执行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和适当的限制,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疏导和引导,在加强中小企业经济管理力度的同时,提高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5.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在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一支强大的、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十分的重要。中小企业要不断的提高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和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创新意识进行改善,帮助企业经营者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使之向着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发展,改变管理者和经营者的生产意识和知识结构。此外,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还要积极的学习和企业相关的政策法规,掌握各种管理和财务方面的资料,不断的完善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