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黄河环境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保护黄河环境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保护黄河环境的建议

保护黄河环境的建议范文1

在近数十年的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因素综合影响下,黄河渔业资源明显下降,已表现出生命周期长的种类被生命周期短的取代、传统的大中型种类被庞杂的小型种类取代、优质种类被非经济种类取代,当地优质优势种类被低质种类取代,鱼类个体小型化、繁殖群体低龄化十分突出。在生产上原有的专业捕捞队纷纷解散,以打鱼为生的渔民也都转产。一些种类由过去的连续分布到现在的点状隔离分布,不少种类已呈濒危状态。黄河渔业资源减少已是不争事实,衰退趋势还在发展。

1.1环境因素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黄河上游来水量偏少,在黄河源头也出现了断流现象,河道、湖泊水位下降,产卵场萎缩,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些干支流以及在黄河干流下游出现了季节性断流,给鱼类种群的恢复和渔业资源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

1.2不合理的捕捞从整个黄河流域渔业资源上来看,在已开发的鱼类中,全都存在着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的情况,无论是干支流还是附属重要渔业水体,酷捕现象比较严重,现在就连以往不被重视的小型条鳅鱼类也被开发出来。在渔业生产上,使用非法捕捞方式,最大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捕捞强度激增,表现为对资源的过度捕捞。捕捞量远远超自然增殖量,是造成渔业资源衰退的一个直接的重要因素。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黄河沿岸一些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逐渐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在一些地区,将品尝黄河特有珍稀鱼类列入旅游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作为吸引游客的一种手段,更进一步加剧了偷捕、炸、电,甚至毒鱼的非法捕捞的进一步蔓延。

1.3水域污染黄河流域的工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利用率低,没有被利用的化肥随水流入湖泊水库,造成有机污染。在中下游地区,干支流沿河工矿企业密集,大量的污水排入黄河水体,水质恶化,污染严重,污染事故频发,污染物超标,超出了鱼类自身的承受力,影响了鱼类的繁殖、生长和发育,以至于不能生存,导致在一些水域绝迹或基本绝迹。湟水河、渭河等因污染许多传统的土著鱼类已多年不见。在南四湖因污染使得部分水体失去了渔业功能,不适宜渔业生产。水域污染已经成为制约黄河渔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1.4水利工程建设黄河上游已成为我国规划建设的重要水电基地和能源基地,龙羊峡以上黄河鄂陵湖出口至羊曲河段1360km,规划了16个梯级电站,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918km,规划25座大中型水电站。下游还有万家寒、三门峡、小浪底等工程。水电水利工程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一方面水库的建成增加了水面,利于发展渔业。但另一方面水库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状况,对喜流水尤其是在繁殖季节需要特定流水条件的鱼类影响很大。拦河坝阻断了洄游鱼类上下游洄游通道,严重影响了鱼类的自然增殖。三门峡大坝建成后,阻断了鳗鲡的洄游通道,鳗鲡在河南、陕西境内消失。青铜峡大坝建成后,北方铜鱼的年产量由原来的15t急剧下降,现数量十分稀少。东平湖的水利工程阻断了鲚、鳗鲡的洄游通道,在湖内几乎绝迹。随着水电水利工程的建设及运行,对渔业资源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

1.5外来物种影响为了水产养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引种较为活跃和频繁。一些外来种类的引进,为改善水产养殖结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丰富水产品市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有的在引进以后,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却十分有限。在黄河水域中,外来种数量也不少,有的作为优良品种人工直接引进的,有的是引种时无意带入,也有的是养殖过程中不慎逃逸的,有的因放生带入的。外来物种的引入,一方面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有可能带来潜在影响和危害。外来物种对黄河土著种类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方能做出客观的评价。

1.3电站冲沙黄河的泥沙含量较高,当泥沙量超过200kg/m3,就会出现窒息鱼类的“流鱼”现象,造成成鱼尤其是幼鱼的大量死亡。黄河干流宁夏到河南地区,在过去,每年都要出现“流鱼”现象,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汛期。然而建成后的水利水电工程因自身维护需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冲沙下泄,从而人为造成“流鱼”现象。国家也开始关注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对渔业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的影响。“流鱼”对渔业资源的危害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2保护对策与建议

2.1颁布实施规范性文件或法规长期以来,沿黄各级渔业部门在黄河流域渔业资源养护管理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条块分割、分头管理等问题,为此农业部成立了黄河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黄河流域渔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不仅仅是渔业部门自身的工作,还涉及环保、水利、航运、工商、林业等多个部门和行业。应就黄河流域渔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下发规范性文件或部颁文件,时机成熟时上升法规高度,从而为推动流域范围内统一组织实施各项资源养护管理措施,实现黄河渔业资源的整体性保护提供制度保障。

2.2开展环评工作,争取对渔业资源的补偿用于渔业资源养护根据《渔业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渔业部门要主动介入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特别加强涉渔工程的关注。青海省渔业部门也主动与有关单位沟通,承担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黄河拉西水电站、黄河苏只水电站、黄河积石峡水电站,大通河石头峡水电站的渔业环评工作,得到了环保部门和建设单位的认可,黄河苏只水电站和积石峡水电站在2007年都建成了黄河鱼类增殖站,成为黄河上游第一批建有鱼类增殖措施的水电水利工程,现已投入运行。甘肃、陕西渔业部门也介入了其境内水电站的环评工作。通过开展环评工作,科学地合理地提出渔业生态补偿措施和方案,用于渔业资源养护,减少工程建设的负面影响,确保遭受破坏和影响的渔业资源和生态得到相应的补偿和修复。妥善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不仅符合国家环保政策,更为经济建设服务,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建设发展的大局。

2.3建立保护区和救护中心黄河流域有191种鱼类,还有两栖类、爬行类、甲壳类等,这些物种构成了我国水产种质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种类为黄河特有种,不可替代。国家已经公布了一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在青海、甘肃、四川、宁夏、河南、内蒙、山东都建有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甘肃、陕西也建有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但从保护种类数量上来看,受到保护种类不多,还要继续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把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的水产种质资源的主要生长繁育区域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要保护好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还要相应建立救护中心,充分利用短缺稀少的自然群体,依靠人工饲养和繁育保存濒危动物,并在适当时机将放归于自然界,恢复种群。

2.4加强渔政队伍建设,组织联合执法为保护黄河渔业资源,维护生产者正当合法利益,打击非法破坏渔业资源行为,需要有过硬的渔政队伍。要加强渔政队伍的建设,完善执法装备的建设,也要加强渔政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执法能力和素质。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联合执法行动,建议由黄河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统一部署,组织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破坏渔业资源的嚣张气焰,提升渔政和渔业部门的形象,扩大影响力。

2.5开展全流域的休渔制度和长效机制各省都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采取实施封湖育鱼、制订禁渔期、划定禁渔区等多种方式保护黄河渔业资源。为进一步扩大保护范围,加大保护力度,有效养护黄河渔业资源,建议开展全流域的休渔,并建立起长效机制,每年都要做,而且要持续做,不仅能够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而且还能广泛唤起全社会对黄河流域渔业资源的高度重视,为黄河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和保护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2.6加大科技投入,开展黄河渔业资源调查黄河渔业资源的研究工作尽管有几十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研究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尤其是基础性研究还十分薄弱,黄河渔业资源及其保护的研究工作需要有长远的规划,要有超前的意识和责任感。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急剧的变化,黄河渔业资源的研究处于关键时期。保护好黄河渔业资源必须要有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做为支撑,所以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并要把黄河渔业资源研究工作纳入国家渔业发展规划中。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展过黄河水系渔业资源调查工作,近三十年过去了,黄河渔业资源及渔业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要任务先要开展黄河渔业资源本底调查。

保护黄河环境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湿地保护 调查与建议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也被誉为“鸟的乐园”和“物种基因库”。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了当前我市湿地保护工作的基本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下一步做好我市湿地保护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菏泽市湿地资源现状

我市是山东省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市之一,据2012年菏泽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全市湿地面积79968.14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53%。其中河流湿地类面积66951.85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83.72%;湖泊湿地类面积11.41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0.01%;沼泽湿地类面积173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0.22%;人工湿地类面积12831.88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16.05%。由于我市湿地环境典型独特,滩涂广阔,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成为众多野生动植物的生长栖息之地,尤其是珍稀濒危水鸟的重要越冬、繁殖、迁徙和停留地。据调查,全市共有鸟类200余种,分属17目、41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19种,省重点保护鸟类22种;兽类动物有19种,两栖类动物8种,爬行类动物10种。全市有湿地植物有69科227种,其中湿地野生植物有6种、湿地栽培植物有3种,分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

二、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湿地资源保护工作,把湿地保护摆在生态菏泽建设的突出位置,提出强化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生态修复,修复黄河故道,加快赵王河等湿地开发。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快湿地公园建设力度,对全市湿地资源实施抢救性保护。截至目前,全市已拥有湿地公园6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3处,分别是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曹县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单县浮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东明县庄子湖省级湿地公园、菏泽牡丹区万福河省级湿地公园和单县东舜河省级湿地公园。已经完成的湿地保护恢复项目1个,即单县黄河故道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项目;已获省发改委立项的湿地保护恢复项目1个,即单县黄河故道浮龙湖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有效保护,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我市湿地保护事业呈现出不断加强的态势,不仅维护了重要湿地的生态功能,促进了全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而且也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当前湿地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多年的湿地保护和建设,我市湿地生态系统在一定范围得到了恢复,湿地的各项功能和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修复和提高,有效地保护了湿地境内的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为生态菏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人口剧增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我市湿地保护的形势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掠夺性围垦造成湿地面积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开发建设用地需求增大,有的地方对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生态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缺乏全面认识,只顾短期经济利益,进行围垦造地,导致湿地被侵占甚至转为建设用地。

(2)保护宣传教育有待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是一项新兴事业,目前全社会还普遍缺乏湿地保护意识,对湿地的价值和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虽然开展了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宣传,但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形势的要求,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因此,宣传普及湿地知识,提高全民的湿地保护意识,仍是今后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3)缺乏湿地管理协调机制。湿地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牵涉面广、部门多,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工作。但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至今尚未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长期以来,不同部门因在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方面的目标不同,利益不同,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矛盾突出,影响了湿地的科学、有效的管理。目前,我市尚未建立湿地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统一的协调组织与机构,难以形成联合行动、分工协作的保护管理机制。

(4)湿地不同程度地受到威胁。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工业污水的大量排放,有许多湿地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湿地环境污染不仅使水质变坏,而且环境污染对湿地的威胁正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增大。污染湿地的因子主要包括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农药、化肥的面源污染等。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产品,影响到河流的水体质量,给湿地资源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我市河流、坑塘普遍受:到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染,水体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菏泽市赵王河公园、环城公园等因水质富营养化严重,导致蕨类水草及浮游生物泛滥成灾,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

(5)保护和建设资金短缺。湿地保护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具有超前性、渐进性的特征,投入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既要有阶段性投资,又要有长期的渐进性投入,还要有大手笔的重点项目投资。近年来,虽然国家重视湿地保护的建设和发展,但由于我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投入湿地保护的基础设施经费和管理经费都很少,所以无法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使得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举步维坚,湿地的监管职能和监管能力下降,不能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已批复的湿地恢复和湿地公园项目建设难以实施。湿地保护和开发的经费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湿地保护和利用的瓶颈。

四、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的建议

保护好湿地是生态菏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立足于市情和湿地保护工作现状,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按照积极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大湿地建设力度,加快建立有效的湿地保护管理机制,全面促进我市湿地持续、健康发展。

(1)提高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和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如科普讲座、制作专题片、环保志愿者等活动,广泛宣传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湿地保护意识。从科学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让人们了解和认识湿地与人类的关系,特别要加大警示宣传的力度,使湿地保护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形成全社会支持湿地保护事业的良好氛围。

(2)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和湿地公园建设。科学编制湿地资源保护和建设利用规划,加快推进湿地恢复和重建工作。要依照我市湿地保护工作的总体布局,统盘考虑、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对全市典型独特的湿地类型区和生态敏感区、脆弱区,要抢救性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小区,扩大湿地保护面积,使其自然恢复其生态功能。对生态退化和损失严重的区域,建立保护小区或湿地公园,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措施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和重建,恢复湿地受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要加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建设力度,推进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黄河故道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科学划定重点生态功能区,合理确定受保护范围。

2月3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菏政办字正〔2015〕14号),确定“省里自2015年起,将湿地资源动态变化考核纳入各级政府科学发展政绩考核范围。”根据全省湿地保护总体布局,我市共有23处湿地列入省级重点湿地保护工程,今后将采取抢救性保护、修复与治理、污染控制等人工适度干预措施进行重点保护。这23处湿地包括10处湿地保护工程、3处湿地恢复工程和10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10处湿地保护工程包括1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9处湿地公园。1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9处湿地公园包括:万福河省级湿地公园、鄄城雷泽湖湿地公园、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庄子湖省级湿地公园、单县黄河故道湿地自然保护区、浮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东舜河省级湿地公园、曹县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定陶县菏曹运河湿地公园。10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包括:牡丹区赵王河、安兴河、沙土镇生态湿地,定陶县新河湿地,单县东沟河湿地,成武县文亭湖北区,巨野县老洙水河湿地,郓城县宋金河湿地,东明县五里河湿地,曹县四季河湿地。

对已批准建设的6处国家和省级湿地公园,要按照建设规划进行实施。力争2020年以前,再新建一批省级或国家级湿地公园。同时,以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为基础,建立湿地资源及其生态功能效益监测网络,健全完善由相关利益方共同参与的监控机制和功能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对全市湿地进行持续测定和调控的能力。

(3)加强湿地资源环境综合整治。加大重要湿地内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加强生态公益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管理,减轻河湖淤积;对部分淤积的河流、湖泊进行清淤;加强对保护区周围污染源的类型、数量、范围、排污途径、总量等数据调查,有计划地治理已受污染的河流、湖泊,对排污超标的单位予以处罚并限令整改,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单位,坚决实行并、停、转、迁。应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自然湿地的监管,坚决依法制止、打击各种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确保湿地保护工作科学、健康、顺利开展,尽快扭转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局面。

(4)多渠道筹措湿地保护资金。湿地保护是公益性事业,国家和省应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投入,各级政府要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结合本地条件,出台湿地补偿和扶持政策,在经费上给予保障。同时,还要多方筹措湿地建设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合作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建设。要按照“谁保护、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积极投资湿地保护。要将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引入股份制、合作制、民营制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全面推动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社会化进程,争取社会各方共同参与。

(5)强化组织协调。林业部门是湿地保护的职能部门,但湿地保护管理还涉及发改、财政、水利、环保、城建、旅游等多个部门,需建立“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管理体制,通过定期召开湿地保护协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湿地建设和保护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政府要做好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形成齐抓共管的湿地保护互动机制。要建立湿地管理档案,对每一块湿地明确管理部门和单位,明确执法主体,同时建全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增强管理部门和单位责任感和积极性。

总之,通过加大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等措施,力争到2020年,使我市9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基本形成自然湿地保护网络体系;通过对我市重要区域湿地的恢复示范工程,使这些湿地的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同时,较大程度地提高我市湿地资源监测、管理、科研、宣教和合理利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温亚利.城市湿地理论初探[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保护黄河环境的建议范文3

稳定 对策建议

【论文摘要】:历史上黄河入海口流路是在三角洲的扇形范围内自然变迁的。随着长期的治河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河口流路的变化是可以人为地干预和控制的。1949年以后进行了三次人工改道,特别是在1976年改用清水沟流路是成功的。但是,随着黄河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进入河口地区的水量成大幅度减少趋势,致使河道向海域输沙的能力也大大减弱,逐渐导致尾闾河道不断萎缩,过流断面不断减少,拦门沙发育减慢甚至向海口内入侵。为此,长期稳定清水沟流路是河口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关系到黄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和黄河的长治久安,意义非常重大。对此,笔者就新时期如何稳定黄河口入海流路,拟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仅供同仁参考:

1坚持调水调沙,实现河口减淤疏浚

实践证明,黄河水利委员会通过8次调水调沙,对防洪、治河、减淤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是有很大的效益,特别是对黄河下游的河口河道来讲,起到了巨大的减淤疏浚作用。因此,调水调沙作为河流治理的工具是具有生命力的,效果是良好的,但是,在看到有利方面的同时,也应切实考虑和解决好对河口地区不利方面的问题:

1.1调水调沙的运用应解决多目标、多效应的协调和实现。通过调水调沙,在实现河道的减淤冲刷,保持水沙通畅下泄的同时,也应通盘考虑河口地区的防洪工程设施的防洪和能力,入海流路的稳定问题。这是稳定黄河入海流路的重要途径之一。

1.2就黄河口而言,其冲淤演变的方向和特性不紧紧受制于来水来沙条件,同时还要受到海洋动力条件的影响等,因此,在进行调水调沙运用时,还应考虑海洋动力等其它相关条件。这样才能对稳定黄河入海流路,使其发挥更大的功用。

1.3应加强水文、水情和河床演变趋势预报工作,对于稳定黄河入海流路,调水调沙是实行年度调节还是多年调节值得商傕。只有通过对水文、水情和河床演变趋势的科学预测,并结合考虑其他各种影响因素,才可能实现调水调沙的科学决策。

2提高河口防洪抗凌能力

河口的防洪抗凌能力是关系到能否稳定河口入海流路的又一重要问题。近年来黄河口的来水来沙量一直在减少。水少沙多使主槽淤积以及河口侵蚀基准面位置继续下移,河槽进一步萎缩,输沙能力进一步降低,致使河口段主槽平摊流量减少,同流量的水位抬高,过洪能力减小。由于水沙条件恶化,河道断面形态又出现了对防洪十分不利的二级悬河,滩地横比降增大,中常洪水也可使河势发生改变,形成横向流或者顺堤行洪,威胁堤防安全。所以,应进一步加固和完善堤防和河道工程,对黄河大堤进行加高加固,加快淤背区建设力度,使悬河变为地下河。同时选择适当河段,采取挖河疏浚、束水导流、护滩保槽、稳定河势等措施,从而达到减轻河口的防洪压力,稳定河口入海流路的目的。与此同时,冰凌也是造成不稳定黄河口入海流路的又一重要课题。来水量减少,封河水位低,开河时更易形成冰坝,因此,充分发挥水库防凌运用模式的作用,抬高封河水位和降低开河期的下泄流量。应采取在开河期要有实现分水防凌的条件,利用齐河北展宽工程、垦利南展宽工程和东平湖等都可以用于分水防凌措施。

3加强河口治理的科学研究,为稳定黄河入海流路提供理论支撑

众所周知,稳定黄河入海流路必须要有理论支撑。因此,加强河口的治理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由于黄河口演变规律错综复杂,受许多内在条件和外界因素制约和影响。为此,必须正视河口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这一基础工作。

就目前而言,一些急需的系列资料尚不具备,制约了河口治理方案的探索和改进。利津断面至入海口有112公里的距离,利津站的水文特征值难以代表河口段的河道情况,无法据此对河口冲淤变化做更为科学的分析。因此,有必要在丁字路口附近建立一个水文站,搜寻整理并分析入海口附近的水沙资料。其次搞好黄河河口河势、拦门沙等情况的观测及近海海域地形测量工作,大力开展黄河河口演变规律及综合治理措施的研究,为今后的河口治理工作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只有这样才是综合治理黄河河口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为了更有利于黄河河口的研究与治理工作,建议尽快启动“数字河口”工程建设。

4实现河口统一管理和依法管理

稳定黄河入海流路的重要环节,还得靠完善可行的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河口治理的各项工作由黄河河口管理局、胜利油田和东营市共同管理,工程投资也由三方筹集。多部门共同管理对河口综合治理与开发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如今,黄河河口治理将面临新的挑战,为了黄河三角洲和东营市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不允许有重大决策出现偏差。因此,黄河河口治理必须纳入统一的管理渠道,只有进行统一管理,才能保证河口治理的有序进行。但由于河口治理与黄河流域的整体治理密不可分,河口来水来沙量的调控是河口治理成败的关键,而黄河全流域水沙又是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同一调度的,因此建议,成立由黄委会牵头,地方政府、胜利油田以及海洋局、环保局等相关单位参加的河口管理体制。与此同时加大法治管理,实行以法治河,此举也是黄河河口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已有的相关法律对河口的一些特殊情况针对性不强,加之不完善、不具体。虽然在河道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方面都已有相应的法律依据,但有时在各法律之间又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操作难度大。建议尽快制定《黄河河口管理法》,实行黄河河口的法制管理,笔者相信,只有法律、法规作支撑,一定能够有效对河口的综合治理发挥重大的作用。

保护黄河环境的建议范文4

能源作物可根据其光合途径(C3、C4)、利用和转化物质的化学组成(糖料、淀粉、油料和木质纤维素)和其生长习性(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进行分类。本研究主要讨论能源作物对水土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分为木本能源作物、草本能源作物,后者又进一步分为一、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能源作物。与草本植物相比,木本植物扎根深,耗水量大;木本植物和多年生草本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比一年生、二年生植物强。

1.1能源作物种植对资源影响

1.1.1草原资源

草原是西、北部干旱地区维护生态平衡的主要植被,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发(2002)19号)。同时,草原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农业部《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中提出,草原与耕地、森林、海洋等自然资源一样,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累计开垦草原约2000万hm2,其中近一半已被撂荒成为裸地或沙地(草原规划)。因此,从保护草原资源角度,应禁止在草原上种植一年生能源作物,可种植多年生草本能源植物。事实上,2003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开垦草原。草原的功能是发展畜牧业、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草原法》第四十二条国家实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中划定基本草原:重要放牧场;割草地;用于畜牧业生产的人工草地、退耕还草地以及改良草地、草种基地;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具有特殊作用的草原;作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草原。尽管某些能源作物也能实现草原的部分功能,但能源作物规模化发展从本质上与草原的功能不同,因此,基本草原上应禁止种植任何种类的能源作物。

1.1.2水资源

在国民经济的行业中,农业历来是用水大户,灌溉用取水量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0%~70%。尽管甜高粱抗旱性较其他常见农作物强,如果仅依赖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充,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水要求,即使能勉强维持生命,也不能良好生长,需要灌溉才能达到产业化所需的产量。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在河西走廊中部的沙地种植甜高粱试验,灌溉耗水量达9700m3/hm2,相当于970mm降水,是干旱和半干旱区年降雨量的几倍。边际土地资源分布调查表明,一半以上的宜能边际地位于新疆和内蒙古干旱和半干旱区,可以种植能源作物甜高粱。由于天然降水不足,种植甜高粱要靠开采地下水和利用地表水,在内蒙古主要是黄河水。黄河是世界上开采水量最多的河系之一,2010年流域内总人口约11368万人,其中的半干旱区有1.1亿人口依靠其生活。同时黄河作为联结河源、上中下游及河口等湿地生态单元的“廊道”,是维持河流水生生物和洄游鱼类栖息、繁殖的重要基础。同时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黄河流域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流域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大规模从黄河取水,导致“黄河断流”,即黄河水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无法到达入海口。尽管黄河水利委员会通过制定严格的省级水利用法规,自1999年起,黄河水每年都可以到达入海口。然而,黄河的流量仍然低于生态需求所必需的水平。根据《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黄河流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之一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形成以黄淮海平原主产区、汾渭平原主产区、河套灌区主产区为主的全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干旱和半干地区的旱生植物在长期的进化与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了适应大气干旱与土壤干旱的机制。如沙拐枣(CalligonummongolicumTursz.)、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叶退化或叶片缩小,有效降低蒸腾;针茅(Stipaspp.)、蒿(Artemisia)等植物发达、但分布浅的根系能及时吸收降水后土壤表层水分;骆驼刺(AlhagisparsifoliaShap.)扎根深度可达30m,根系吸收范围超过地上部的几千倍。旱生植物的这些抗旱机制,使其在充分吸收地下水的同时,减少蒸腾耗水。中生木本植物蒸腾量大,仅靠大气降水不能满足其水分需求。北方干旱和半干旱草原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400mm以下,降水分布不均,部分地区低于50mm。中生木本植物作为能源植物大面积种植,如无人工灌溉,会大量消耗地下水,导致旱生植物死亡。农业部《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中就指出,由于不合理开采草原水资源,致使下游湖泊干涸,绿洲草原及其植被不断消失。农业部在《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中,根据我国草原的区域性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保护建设利用的需要,将我国草原划分为北方干旱和半干旱草原区、青藏高寒草原区、东北华北湿润半湿润草原区和南方草地区等4大区域。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草原区、青藏高寒草原区、东北华北湿润半湿润草原区,降水量不足支持森林,由于乔木类木本植物不但扎根深、而且耗水量大,大量消耗地下水,盲目种植会造成沙生植物死亡。在自然降水不足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灌溉水是除土地外限制粮食生产的另一决定因素,规模化种植大量消耗水资源的植物,包括“非粮”能源植物,即便“不与民争粮,不与粮争地”,也会通过“与粮争水”,影响粮食安全,更何况在这些地区,由于缺水,有时连农业用水都让位于首先满足人畜饮水。因此,从保护水资源,维持草原生态和草原的永续利用的角度,应该禁止在草原上集约化、规模化种植一年生能源作物,利用这类地区的荒草地种植能源植物应立足于包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在内的旱生植物。

1.2能源作物种植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草原地区降水量小、多风、蒸发量大。特别是土壤贫瘠的荒草地、沙地盐碱地,植被覆盖度低、植物生长缓慢、生态脆弱、土壤风蚀严重,是沙尘暴的主要原因。2007年农业部长期《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中指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草原不断退化,沙尘暴、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危害日益加剧。国外学者Larsen也指出我国北方正在形成一个大的沙尘暴侵蚀区(SandBowl)。2003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对水土流失严重、有沙化趋势、需要改善生态环境的已垦草原,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草;《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2)19号)也要求,实施已垦草原退耕还草。“对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水土流失严重的、有沙化趋势的已垦草原,实行退耕还草。”退耕还草重点放在江河源区、风沙源区、农牧交错带和对生态有重大影响的地区。条例强调“要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农牧民生产生活及地方经济发展,加快推进退耕还草工作。”

1.2.1植被覆盖

尽管荒草地、沙地等植被覆盖度较低,但土壤表面由地衣、苔藓细菌和土壤颗粒组成的土壤生物痂皮或沙壳,可以减少土壤风蚀。这层沙壳和土壤生物痂皮很脆弱,在人畜踩踏、机械碾压后破坏。一年生能源作物种植过程中,播种、收获会造成土壤扰动,破坏土壤表面的保护层和植被。《防沙治沙法》第十二条规定,“在规划期内不具备治理条件的以及因保护生态的需要不宜开发利用的连片沙化土地,应当规划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实行封禁保护”。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十八条指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地区,应当限制或者禁止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严格保护植物、沙壳、结皮、地衣等”。同时,集约化、规模化的能源作物种植中,施用除草剂会破坏原生植被;作物收获后土表。

1.2.2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入侵

在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所列出的6项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因中,生物能源发展占了4项,如能源作物大面积单作、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会导致生物物种栖息地破坏、入侵物种等。能源草有些已被列入入侵物种名录,如芒草(Miscanthus)类中的中国芒(Miscanthussinensis)、虉草(Phalarisarundinacea)、芦竹(Arundodonax)。这些禾本科(Gramineae)草为多年生植物,既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在局部地区快速蔓延,又可以通过种子远距离传播。它们可忍受各种恶劣的环境,包括土壤pH改变、土壤紧实、贫瘠、高温及干旱,进入农田会成为恶性杂草。为避免象草(Miscanthusgiganteus)在密苏里、俄亥俄、阿肯色州和宾夕法尼亚州成为入侵物种,美国农业部生物质作物资助项目(BiomassCropAssistanceProgram),规定在这些州种植象草,只能用不育品种伊利诺品系(“IllinoisClone”)的根状茎。此外,发展生物质燃料的热门树种,牧豆树(Prosopisjuliflora)为速生灌木,营养需求低,能在干旱和半干旱土地上良好生长。但一旦定殖,很难甚至不可能移除。放任其繁殖,牧豆树会发展成浓密的树丛,让原生种无立锥之地。能源作物大规模单作,土壤耕翻、无节制地施用杀虫剂、除草剂等也可能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1.2.3土壤退化

荒草地土壤养分含量低,集约化种植需大量施用化肥,但这类土壤由于有机质含量低、质地粗、土壤保肥性差又容易造成N、P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灌溉不当,会造成地下水位抬升,如地下水矿化度高,就可能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因此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在沙地、荒草地特别是已经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应禁止种植一年生能源作物。

2结论和建议

种植能源作物不应以威胁粮食安全、破坏草原资源、耗竭水、破坏或污染环境为代价。而规模集约化种植能源作物特别是一年生能源作物会占用破坏草原资源、消耗水资源,与畜牧业及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发展争地、争水。针对利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边际土地大规模种植能源植物可能出现的问题,建议国家出台相应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准入政策和技术规范,包括:

1)从保护草原资源出发,应禁止在基本草原上种植能源作物,改变草原用途。禁止开垦草原或荒草地,特别是在水土流失严重、有沙化趋势的土地上种植一年生能源作物。种植多年生草本能源作物,最好选用能草兼用型的物种,以兼顾能源与饲料之用。

2)在干旱和半干旱草原和荒草地种植多年生草本能源作物,需尽量选用本土植物物种,避免引入的能源植物在当地成为入侵物种。

3)研究制定详细的干旱和半干旱区能源作物种植技术规范,包括:能源作物种植应采取的防风固沙、节水灌溉、养分综合管理、保护性耕作、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并出台相应的经济刺激政策,鼓励企业和种植户自愿采用这些技术规范。

保护黄河环境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湿地;保护和恢复措施;滨海县

中图分类号:X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00902

1引言

1971年2月2日,《湿地公约》在伊朗的拉姆萨尔正式通过。从1997年开始,世界各地都把每年的这一天作为“世界湿地日”加以庆祝。

湿地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泥炭地、滩涂等,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海水区。湿地与森林、农田、草地等生态环境一样,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生产力很高的生态系统。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被科学家们称为“地球之肾”、“自然界重要的基因库”。滨海县湿地资源丰富,沿海浅水滩涂面积较大,也是丹顶鹤保护区的缓冲区,湿地保护工作十分重要。全县境内河流纵横分布,湿地范围广泛,集多种类型于一体,是全省湿地保护工作的重要区域。因此,面对该县现状,组织专职人员,开展科学调查,掌握全县湿地资源,制定保护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滨海县湿地的类型和分布

2.1调查范围和重点

滨海县位于东经119°37′~120°20′与北纬33°43′~34°23′之间,地处黄淮平原东南部,废黄河(中山河)和苏北灌溉总渠的下游入海处,东临黄海,南与射阳县毗邻,西南与阜宁县接壤,西界涟水县,北隔废黄河与响水县相望。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880 km2,东西最大直线距离55 km,南北最大直线距离47 km。本次调查范围主要是全县范围内面积8 hm2(含8 hm2)以上的近海与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 m以上、长度5 km以上的河流湿地。

2.2调查内容

本次湿地调查采用一般调查。对所有符合调查范围的湿地调查湿地类型、面积、分布(行政区、中心点坐标)、平均海拔、所属流域、水源补给状况、植被类型及面积、主要优势植物种、土地所有权、保护管理状况;河流湿地的流域级别等。

2.3调查方法

本次湿地调查组成专业调查人员,采用资料收集和外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调查方案的具体要求,依据收集的资料和外业调查的具体数据进行汇总。

3滨海县湿地概况

3.1自然环境

滨海县地处苏北黄淮冲积平原东北端,黄海西岸,地处由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气候区,为湿润的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较长,降水较充沛,雨热同季。

3.2湿地滩涂情况

滨海县淤泥质海岸的土壤来源于废黄河、淮河冲积表土,质地较细,养分丰富。泥质海滩由于黄河改道山东,目前,形成侵蚀性海岸。

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水系,较长的河流有53条,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29 km,主要流向由西向东,骨干河流有射阳河、通榆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废黄河(中山河)、北八滩渠、翻身河等,各自形成自已的水系,高低各别,引排分开。现有淡水面积106 km2,折合15.9万亩,其中河沟水面88566亩,自然池塘面积6.85万亩。境内海岸线总长度为44.6 km,潮上带21.02万亩,潮间带7.1万亩。

3.3主要生物资源

滨海县沿海由于受淮河水流和大陆径流的影响,海水盐度变化幅度大,一般在10‰~32‰左右,海水pH值一般在7.8~8.4之间,年积温为3600℃。自然灾害少,无赤潮,水质肥沃,饵料充足,为此,近海及其潮间带鱼、虾、贝、蟹等水产资源丰富。鱼类有海杂鱼、鲻鱼、银鱼、马鲛鱼、大鱼免鱼;虾类有周氏新对虾、蛤氏仿对虾、葛氏长臂虾、背片白对虾等;潮间带软体动物有文蛤、青蛤、四角蛤蜊、沙蚕、牡蛎、泥螺;蟹类有梭子蟹、大腿蟹、天津厚蟹、沈氏厚蟹、螃蛴等;另外,海蜇资源较为丰富,年产1000 t以上。

潮上带有茂盛的天然植被。纤维植物有芦苇、蒲草、大米草、大红叶草等,药用植物有何首乌、板兰根、丹参等。滨海县生活在淡水中的植物,主要有低等的细菌、藻类和高等的植物,低等植物如细菌、粘菌、真菌、青苔等,高等植物如苔藓、芦苇、菰、菱、睡莲、聚草、轮叶黑藻、苦草、紫背浮萍、金鱼藻、狸藻等。生活在水体中的浮游动物主要有原生动物、软体动物、腹足类及节肢动物的甲壳类和水生昆虫等。底栖生物种类较多,如微生物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白枕鹤、灰鹤、黑嘴鸥、黑脸琵鹭、大天鹅、小天鹅、小青脚鹬 、河麂等,是盐城市珍禽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自然湿地中的盐生植物十分丰富,据统计有50多种。

3.4受威胁状况和演变情况

植物: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造成了水生植物生长环境的恶化,生长面积明显减少。

动物:综观该区自然鱼类种群的变化,由于产卵条件的恶化,一些主要鱼类产量大大下降,已经或濒临灭绝。

目前过度的人工围垦、违法捕猎,以及越来越重的工业污染对天然生态湿地各项因子进行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保护沿海湿地的清洁,打击对湿地资源的非法利用,已成为该县沿海湿地保护工程建设的当务之急,这一问题已引起县政府的足够重视,并把他作为建设滨海生态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滨海县湿地保护管理现状

(1)淮河入海水道流域生态系统是由陆生体系直接转变为湿地体系,生态环境变化极其显著,因而在该流域建立湿地公园等湿地保护体系对研究该区域生态变化方向和保护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黄河故道水域、滩涂广阔,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鸟类众多,是黄河中下游平原人口稠密区交通发达地带遗存下来的较大的一块湿地,动植物的北方物种、南方物种分布种十分丰富,是冬候鸟的越冬北界,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和潜在的科研开发价值,对保护中原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滨海首乌采集、种植有约300年历史,是滨海历史上的特色土产之一。《本草纲目》记载:“首乌止心痛,益血气,黑髭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近代研究证明,首乌有降低血脂、减心率、增强机体抗寒能力、促进红细胞生成等作用,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显著的药用价值使开发和利用首乌的前景一片光明,但长期粗放式采、种导致现有野生首乌数量急剧减少,为保护首乌物种的基因多样性,野生首乌保护和开发利用刻不容缓。

从总体上,滨海县湿地正承受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环境压力,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恶化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正在增强。

湿地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天然湿地大面积减少;植被丧失,天然湿地淤积严重;湿地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巨大威胁。

5对策与建议

(1)滨海县省级淮河入海水道湿地建设包括利用生物技术,营造绿色通道及湿地防护林带,重建湿地植被,使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得到科学保存,自然景观原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区域内的保护管理能力;宣教中心建设,建设湿地展示园,强化对湿地保护的科普宣传;生态监测站建设,加强对该区域的各野生动植物的监测和预警能力;湿地事故预防和应急响应系统建设,提高区域内湿地体系抵御重大风险的能力。

(2)滨海县县级黄河故道湿地恢复与保护示范区建设包括利用生物技术,营造绿色通道及湿地防护林带,重建和恢复湿地植被,使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得到科学保存,自然景观原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区域内的保护管理能力;宣教中心建设,建设湿地展示园,强化对湿地保护的科普宣传;生态监测站建设,加强对该区域的各野生动植物的监测和预警能力;湿地事故预防和应急响应系统建设,提高区域内湿地体系抵御重大风险的能力。

(3)滨海县野生首乌保护与利用项目建设包括:野生首乌资源库建设,清查项目区内野生首乌数量等资源情况;首乌展示园建设,展示园选择在有种植首乌历史的滨海港镇;首乌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种苗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建立种苗的规格等一系列标准规范市场;生产信息服务网络与技术培训体系建设等。

6结语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地处江苏中部盐城市沿海,辖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和响水5县(市)的滩涂,海岸线长582 km。2008年,已成为太平洋西海岸面积最大、原始生态保持最好的海涂型湿地,也是中国最大的海岸带保护区,并加入了“东亚雁鸭类迁徙网络”。保护区生物地理位置位于古北界华北区黄淮平原亚区,北部与东洋界华北区接邻,动植物区系以温带为主。区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有植物450多种,鸟类395种,两栖爬行类45种,鱼类281种,哺乳类4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6种。是“鸟类的王国、动物的天堂、物种的基因库、天然的博物馆”。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对沿海淤长型海岸带及栖息其上的迁徙水鸟和其他众多稀有动物的保护和研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保护黄河环境的建议范文6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一直备受关注。日前,山东大学山东发展研究院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2013》,其副院长魏建作为本报告主要负责人对黄河三角洲的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作出具体诠释:“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园区实现规模效应,城市群推进城镇化,坚持生态优先、低碳节能等加快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的绿色发展模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已经成为引领山东科学发展的重要引擎”。

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区

特色产业园

据了解,黄三角地区将现代农业、石油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轻工纺织、现代物流及旅游五大高效生态产业作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2012年,黄三角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74.0亿元,同比增长11.8%;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4057个,同比增长13.1%,完成投资总额4650.4亿元,比2011年增长23.3%。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533.5亿、4457.0亿、2283.5亿元,增速分别为5.2%、12.6%、11.7%。

“一二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三产业占比逐年增加,但仍低于全省40%的平均水平,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魏建对黄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作出分析:品牌化做优第一产业,高端化推进第二产业,规模化拓展第三产业。

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载体,山东提出了从产业规模、产业集聚度、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快特色产业园,截止到2013年6月,全省共有8个特色园区被认定为第一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特色产业园。截至2012年底,仅滨州市50个重点特色产业园区入驻企业就达到823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16家。

低碳节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注重生态建设,低碳发展循环经济促使黄三角战略转型意义重大。”魏建介绍,黄三角能源消费结构单一,煤炭和原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98%以上,特别是煤炭消费占80%左右。东营市2012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性指标均完成省下达任务。2012年,乐陵市以8.96%的工业用电量负增长支撑了工业销售收入26.3%的增幅。

黄三角地区长期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对当地的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该地区注重结合产业集聚及结构调整,依据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华泰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东营市重点培育了30家循环经济型企业,滨州市重点培育23家循环经济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