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范文1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状况令人堪忧,我国农村的环境状况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改善的范围比较局限,治理的成效并不是很显著,仍然存在比较严峻的环境问题。

1.1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的严重农业污染

我国农村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都不高,对于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农药用量、方法都缺乏正确的了解和掌握,所以,在进行农作物的生产和种植时,认为多用农药、化肥就会得到农作物的高产量,因此滥用农药化肥,长期下去,再加上不进行有效的治理措施,会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破坏其生态平衡,尤其是对水资源和土壤造成的污染较为明显。另外,冬季大棚种植使用的塑料薄膜也会对农村土地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塑料属于有毒物质,并且极难降解,对于土地造成的危害也是极大的,降低了土壤的通透性,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从而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1.2生活垃圾堆放无序,得不到有效处理

农村的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得不到有效处理,同样会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我国农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与城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像城市那么严谨,大都比较随意。在农村,通常生活垃圾都是随地乱扔,生活废水随处排放,没有统一规定的垃圾堆放地点和指定的废水收集点,即使有也不能保证能够定期清理,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农村整体的环境卫生状况较差的现象。由于生活垃圾清理不及时,致使很多农村地区的河流被阻塞;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越积越多,若长时间不进行处理,垃圾腐烂产生刺鼻的有害气体,对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又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3禽类牲畜粪便处理不及时

在农村地区,几乎家家都会饲养家禽和牲畜,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的动物粪便,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就会散发出恶心的味道,同时招致蚊子与苍蝇,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环境卫生。随着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卫生状况越来越差,会对村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造成影响。

1.4化工污染严重

由于大量的化工企业进驻农村,化工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大,尤其是化工污水和化工废气的排放,这些废水废气通常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农村地区的水资源中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物质严重超标,空气中充斥着刺鼻的二氧化硫等化学气体,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

1.5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政府对于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缺乏重视,对于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资金支持力度也不够到位,因此,我国农村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严重不足,最终导致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的治理达不到预期的成效。

2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2.1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力度

在农村居民中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对其讲解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比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因此在农村居民中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极其必要,提高农村人口的环境保护意识,不但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对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起着促进的作用。

2.2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水平

要解决农村环境的污染问题,就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环保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关部门应对此作出预算,地方政府设立环保专项基金,从而进行环保设施的建设,农村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需要多部门协同作战,建立起城市乡村及工业农业联合的综合性环境保护治理体系,呼吁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到农村的环境治理及保护中来,对较大规模的环保工程,政府应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减免税费等政策积极地吸引民间资本、外资的共同参与,从而使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

2.3加大科研力度,寻找适合农村环保技术

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大科研力度,力求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提高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技术水平。出台相关的标准及技术指导,从而降低农业生产中,化肥以及农药的用量。同时相关部门,应大力支持农业科研部门对低毒低残留农药、兽药、复合缓释肥料、无污染的饲料、添加剂以及精确施肥技术的研发。从而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进而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2.4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环境的治理离不开相应的基础设施,因此,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具备基础的环境治理保护设施,比如对于垃圾的处理,农村地区也应该建立垃圾处理站,对于可以循环利用的垃圾,应该回收利用。加快农村环卫设施的建设,彻底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做好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垃圾回收等工作。在农村尽快实施垃圾清运制度,建设垃圾堆放池和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使生活垃圾在集中堆放的基础上进行无害化处理。大力推广农田秸秆、畜禽粪便制沼气技术,建立秸秆、人畜粪尿堆肥处理设施,使农田秸秆、人畜粪尿等有机固体废弃物既得到无害化处理,同时也能实现资源回收利用。

3结语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范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人口比重较大。所以,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农村建设密切相关。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此基础上,我国有必要加强新农村建设,以推动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带动国家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既影响新农村建设,又不利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采取有效保护对策。

一、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水污染现象十分严重。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村人口中约有3亿人未能引用符合标准的安全水,其中生态环境污染造成饮用水不达标的不安全人口占30%以上。由此可见,农村水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其次,土壤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土壤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条件,由于农药污染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比重较大。土壤污染直接导致农产品不符合安全标准,进而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例如:有关部门对典型区域土壤污染调查可知,蔬菜铅含量超标率高达60%,而稻米铅含量也超标46%。由此可见,土壤污染现象较为严重。最后,固体废弃物污染越来越严重。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垃圾量不断增多,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较多生态环境问题,亟需得到治理和保护。

二、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成因

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相对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许多污染较大的产业逐渐向农村转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污染大的产业负责人给予农民许多优惠条件,使农村实现招商引资,虽然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却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农村区域中,产业负责人考虑到国家对土地资源的管制问题,采取租赁方式进行;有的产业负责人完全不考虑国家环保等相关政策,而加大产业建设力度,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其次,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农药、化肥等化学品使用量过大,对土壤、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使农村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对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使用量居世界首位,远超于西方等发达国家,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污染严重,既危害生态环境,又不利于人们的生命健康。除此之外,超量化学品的使用,引发立体污染,不仅影响农村品质量,而且产生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最后,农村工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虽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使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了工业化发展进程,虽然带动了农村经济增长,但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是巨大的。例如:小型造纸厂、加工厂等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村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排放量,且治污能力不强,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三、加强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诸多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对生态平衡产生不良影响。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有关部门有必要加强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或意见,既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又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完善相关保护政策

随着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有关部门应完善相关保护政策,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依据。首先,保证相关保护政策与法律法规相适应,实现综合协调,适度对现有法律法规加以完善。其次,建立完善的预防体系,增强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制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制度,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落实。再次,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宣传,以明文形式规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生态环境破坏的危害性,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最后,建立或完善污染整治基金制度,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提供资金基础。

(二)加强政府管理

政府既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又在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政府必须采取措施以加强管理。首先,政府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建立或完善环境执法监管机制,奖惩分明,做到违法必究,确保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长效性、高效性。其次,完善综合决策机制。政府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中,应对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衡量指标,进而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最后,政府加强管理,建立或完善环境资源的补偿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将生态环境破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三)建立或完善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为更好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的问题,有关部门有必要建立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确保保护工作有效开展。首先,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合理确定监测指标,以加强对村民饮用水、畜禽养殖等农产品的监测,确保质量过关。其次,加强环境监督,对违法排污的造纸厂等小型工厂给予法律责任追究,坚决杜绝超标排污现象,加大执法力度。再次,加强对农村各企业的检查,对不符合规定或生产能力相对较弱的企业,应给与停产停建处理,确保小型企业兴建发展符合相关标准。最后,加强对农村自然环境的监测,避免生态环境破坏行为。

(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在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中,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首先,加强科技创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研发符合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针对农业生产污染问题而加强科学治理,实现土壤修复、水体等自然生态环境修复等,降低或避免农业生产活动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再次,针对农村污水、垃圾等生态环境问题而施以技术,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保障,尤其对于矿区的农村地区而言,有关部门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修复。最后,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农村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促进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环保适用技术。

四、结论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加强新农村建设是必然趋势。面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其成因的分析,进而提出有效对策加以保护,确保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农产品质量,而且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对其生态环境问题给予有效治理,确保新农村生态环境良好。

参考文献:

[1]高志彬.邢台市新农村建设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09:60-62.

[2]黄娟,秦国伟.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情况研究———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J].学理论,2010,28:20-21.

[3]张玉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J].品牌(理论版),2011,Z1:42-43.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范文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增长迅速,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迅速发展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的公路建设项目也是重点之一,那么本文通过现阶段农村的公路建设还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以及国家和政府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方面做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存在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对于国家建设新农村来说是必要做的一项工作,可是,公路的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一些不利伤害的问题也随即而来,比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植被、以及造成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都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发展重工业已经将生态环境问题忽略了一次,这次万不可重蹈覆辙,减少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应在保证农村公路建设顺利进行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1现阶段农村公路的建设工程

农村的发展状况在目前看来,公路的建设并不是很好,公路的密度是增多了,然而,由于地方拿出的财力并不足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导致建设好的公路欠缺质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等现象,这样的后果不但使公路建设得不到一定的成果,也使得生态环境又一次被破坏。另外,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主要就是农村庞大的种植业,而现如今对农村公路的不正当建设已经造成了农村土地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国家和政府有必要将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问题重视,从而布局完善的措施对农村公路进行建设。

2现阶段农村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2.1造成对土地使用的影响

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在农村公路的建设中,一定要先对土地的使用做好规划,避免对土地的浪费。对于公路的使用来说,建设的每一个建筑物都是对土地的占用,随着农村的公路密度越来越大,人们在关注到交通的便利的同时也应关注到对土地的占用。因此,对于土地来说,在建设前施工部门的相关人员应通过当地相对应的经济状况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来考虑对土地的占用面积的大小。

2.2造成对动植物的影响

在农村建设公路的时候,对森林或者农作物土地的开发是必要的,这就造成了农村绿色植被面积的减少。而森林里一般都栖息着很多小动物,对森林的一部分开发就会导致农村树木的数量减少,一方面不利于农村的绿化,一方面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破坏和损失。

2.3造成对水源的影响

在建设农村公路时,一些施工原料如沥青等其他高污染物由于下雨或者其他原因流入河流中,就会对农村的水环境带来毁灭性的伤害,进而可能会影响农村的生活环境;另外桥梁施工也会改变河道,施工完的废渣也会造成河流的堵塞。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周围水环境的污染,进一步还会对水中的生物带来毁灭。

2.4造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水土流失无疑会是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施工过程中,土地的地形被改变、植被的覆盖率减少、以及造成土壤一定程度上的松动,这些问题将造成雨季水土的大面积流失。还有施工完后对弃土的随意填堆都会造成水土流失。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破坏,使农村公路的建设得不偿失。

2.5造成对噪音的影响

施工期间各种设施会带来一定的噪音,例如装载机、推土机、挖掘机等机器,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他们产生的噪音给当地的居民和各类动物还有施工人员也带来了烦躁,造成了人们精神疲惫,使生活效率和工作效率下降。尤其是对公路附近的人们来说,造成的噪音程度更大,还可能会影响当地动物的生活习惯,导致其迁徙到别处,影响繁衍生息。

2.6造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农村公路建设时,最多的工程就是对土地的开发,在此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尘土扬尘对环境的污染,还有施工机械排气对当地的空气环境也会带来很大污染。

3农村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3.1减少对土地的使用

农村公路建设初期应选择好要建设的路线,结合项目所在的区域的生态环境,坚持节约用地、对农作物土地应尽量避免的原则,合理设置建设公路的地点,减少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力。在施工时,施工车辆应对当地农作物土地做到保护状态,利用原有的公道,避免临时开道,应施工机械大多都是大型机械,所以应注意做到避免对土地造成不好的影响。对于施工过程中取土和弃土的时候,应选在荒废的地方,而且要注意取弃要适度,不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平衡,而且施工完成后,应对工程用到的土地做以恢复。

3.2避免对水环境的污染

对于含有污染物的公路建设施工材料,存放地点应放在远离河流、水库等有水源的地方,以免被雨水冲刷进水源中,并做妥善处理,避免对放置的土地有很大的伤害;另外应对施工的机械经常性的做检查,避免机械出现漏油,另外应严格禁止施工人员将施工垃圾扔进河流中,对河流造成污染;还有项目施工组要将自己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妥善处理,不能造成当地的环境污染,避免排进居住附近水源中。

3.3降低水土流失的可能性要求

在施工中,对取土、弃土的地点有个严格的选定,施工时选择不影响农作为的地方,禁止施工时随意取弃。对于森林要在施工完毕后做到有取有还,将施工前因施工机械破坏的树木应给予再次种植,另外,对于施工机械造成的部分土地松动,应再做出加强措施,避免水土流失现象。因此,在建设农村公路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当地的生态环境,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避免妨碍农村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同时尊重当地的生活习惯,把影响降到最低。因此,在保证农村公路建设正常顺利进行的同时,做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也是相当重要的工作。

4结语

农村公路的建设是新农村发展的必要途径,总的来说,建设农村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分为以上几类,若操作措施不当将会不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在此,应提高整个公路施工项目组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但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行为上的限制,也要让他们知道对生态环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并体会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入其心;针对不同的施工区域,应施工前先了解当地的环境情况,保证对生态环境最小程度的影响,以及施工完毕后最大程度的恢复。因此说,建设农村公路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上,在保障最小程度影响当地居民生活的同时,完成农村公路建设,做好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宋洪远,金书秦,张灿强.强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33~41.

[2]陶玉,阎青,黄帅,刘岳定.公路建设项目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4(09):17~18.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范文4

 

无论是工业经济还是农村生活的水平,俨然都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不断发展和提高。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各种污染问题在农村地区层出不穷,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也日益恶化,当前所面临的环境保护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众多环境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更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基于此,关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必然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

 

一、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不可否认,“环境”无疑是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基础,良好的环境不仅能够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资源,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针对我国农村地区来说,农村居民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俨然更高。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无论是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还是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均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然而,也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之下,资源、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大,这在很多按程度上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

 

就目前我国农村环保工作的现状来看,虽然开发建设了众多蓝色工程,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并且各级政府也不断加大了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对农村环保科学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控制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局势下,相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明显处于相对欠缺的状态,这样的问题直接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存在很大缺陷。基于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手段,以此来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环境质量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原动力”。

 

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对策

 

(一)以科技开发为支点,推广切实可行的环保技术

 

毫无疑问,要想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们就必须对现代科技技术引起高度重视。只有充分借助了现代科技手段,我们才能够正确认识农村环境(如化肥、农药、畜禽养殖、农膜污染等)状况以及基本规律,从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具体来说:第一,加大对环境基础科学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最大程度的为环保事业提供智力保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对生态环境的开发和保护进行深入的探究,在对待水土流失、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上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治理。其次,要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大范围的宣传并推广退耕还草还林以及修复植被等技术,同时,也要重视开发病虫害的预防、多种植物共生等新型的技术,尽可能的提高农村生态环境对外界灾害的抵御能力。第二,通过筛选、评价和推广等环节,对最合适的环保技术进行可行性的确定和城市的污染处理水平相比较而言,在对农村环境污染的处理上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因为农村在设备的投入上承担能力远远小于城市,即便能够支撑起投入的资金,也会因为运营资金不足而中断。所以,在农村环境治理的问题上,我们要综合现实考虑,遵循操作性强的原则,争取利用最小的成本进行集中处理。第三,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技术的合理运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通过对秸秆的合理利用、对土壤污染的控制等一系列的技术,可以对广大农民朋友的日常施肥等活动进行一定的技术指导,从根本上减少因为农药中化学残留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在对污染物进行控制的同时,还要大力的推广例如废气处理新技术、生物监测技术等在内的污染处理新技术,在对新兴技术的研发和利用中,还要考虑到治理成本的支出,以缩小成本为目的,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加大科学技术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利用。第四,科研资源要倾向于农村环境保护技术。只有依靠科研资源的有力保障,才能促进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使得环保技术的竞争力得以不断的提高。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对环保技术的创新。

 

(二)加强环境保护监测

 

在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应当不断加强管理监督的力度。对农村实行一系列的排污制度,从源头上严格抓起,控制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另外,对废水、废气噪声污染等的防治以及对生态的保护等实行统一的监管活动。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监督生态建设以及生态修复工程。对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风景名胜区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还要注意对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监管。在对生态农业的建设工作中,保证各类生物的环境安全。对待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一定要实事求是的向上级进行报告,并及时的组织相关部门对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和整改。对生态环境实施全方位的网络监管活动,完善和强化环境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对各地区的生态环境以质量报告的形式传送给上级环境部门。同时建议实行评比制度,并树立积极地典范,将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农村发展的重点。

 

三、结语

 

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离不开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前提,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步。所以,只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范文5

关键词:经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7X(2014)01-0007-02

On the economic role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rural communities

Zhang Kun1,Lijing Zhen2

(1.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Unit Dingzhou City, Hebei 073000;2.Dingzhou Ci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Hebei 073000)

Abstract:The econom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t can break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prisoner's dilemma." Currently, due to the acceleration and the market, the government forces of urbanization, such as the penetration of the community, the economy of rural communities are in danger of loss, which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nomic loss is only a temporary phenomenon, it can be reconstructed in modern rural communities and regeneration, this reconstruction and regeneration, has followed the path of a value rationality and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combine.

Key words:Eeconomic; Rural communitie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我国目前农村中土地污染、水污染、垃圾问题等均十分严重,甚至出现整村“公害病”的现象。农村社区(村民利益共同体)应以经济为纽带,充分利用经济,“自我组织”与“自我管理”,保护好自己的碧水蓝天。经济在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意义重大,下文就经济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问题加以缕析。

1 经济是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

1.1 经济可以打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囚徒困境”生态环境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最大难题主要在“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拓扑论中的范例,用来说明信息不完全条件下放弃通过合作实现最优目标的现象。“囚徒困境”常用来解释公共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个体的理性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而经济是打破“囚徒困境”,促使人们合作的有效工具。

1.2 经济可以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经济可以促使人们遵守相关规则。市场机制在这方面就存在缺陷。在农村社区中,人们之间的互动较为频繁,互动频繁本身就是一种监督。

1.3 经济可以解决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利益冲突经济可以有效解决人们在资源环境利用中的利益冲突,降低摩擦成本。与政府管理相比,经济体现为身份承诺、信任、关系等非正式调控手段,依赖情感、默契、理解等维系关系。在小规模群体中,依赖经济调节,要比依赖正式手段的政府管理更有效率、更人性化与更有灵活性,同时能够减少摩擦成本,协调冲突。

1.4 经济可以抵御外来污染转嫁当前在我国农村社区,生态环境问题大部分是外界社会诱发与转嫁的。我国不少农村社区面临市场经济的冲击,仍然保护好了自身的生态环境,机理正源于此,反之则亦然。

2 经济流失是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经济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经济能否恒久甚至增值,取决于群体规模。群体规模太大,人们之间就形成了匿名性,匿名性使信任丧失,使规范失效,同时也难以保持良好的人际网络,经济也就难以形成与维持。反之,群体规模适中,人们之间保持很强的互动性,有利于经济恒久甚至增值。经济与社会结构状况是息息相关的。传统农村社区中人口相对同质,导致经济雄厚。

从以上可以看出,经济的形成与增值需要一定的条件,传统农村社区存在着良好的经济与以上条件关系很大。但是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政府力量等向社区渗透,农村社区中经济正面临流失的危险。社会结构的复杂,带来了利益需求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削弱了人们对社区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人们之间的信任与合作都会受到影响。

另外一种情况是外来污染摧毁了社区的生态环境。一些案例中,在面临着外来污染威胁之时,社区没有运用经济,进行抗争。尽管抗争不总是有效的,但也不乏成功的例子。

3 经济的重构与再生: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传统农村社区拥有良好的经济,对社区生态环境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在历史上,许多农村社区利用经济进行“自组织”,较好地保护了社区的生态环境。经济的运用,是农村生态环境得以合理保护的关键。但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经济在农村社区中有日益流失的危险。

现代农村社区经济重构的起点是工具理性,即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中,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理性选择的,也就是自私的理性人,为了私利得以实现,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中选择了合作,因为合作要比不合作有利,这是基于理性的判断。工具理性的合作是有可能的,即使在“囚徒困境”模式中,人们之间的合作也要比不合作有利。自私的理性人之间,只要满足一些条件,也完全可以打破“囚徒困境”。

当然,以上过程并不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还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如制度设计、组织建设等。良好的制度设计是生成与积累规范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时为社会网络的扩大提供了保障。组织建设是现代社区经济重构的土壤与基石。社区中各种组织(尤其是基于共同利益建构起来的组织),为社区居民交流提供了平台,大量的互动与情感付出,孕育了信任、强化了规范以及丰富扩大了人际网络,使经济得以积累与增值。

参考文献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范文6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生态建设

农村地区作为环境保护的新领域,为了充分的调整好农村的资金,利用整体的农村调控建设进行相应的分析,利用好农村的相应建设性的发展,结合农村周边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认真落实农村环境整治项目标准,指导整体的环境调控,创建出整体的环境标准模式。

1.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原因剖析

1.1存在问题

随着城镇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型工业也逐渐向其他的农村进行相应的发展,这样工业排出的废弃、废水等对农村的环境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由于农村的粪池的污染对土地日趋严重,养殖以及其他的农业产品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再加上垃圾的处理方面,主要是由于塑料业的、食品包装等有害垃圾的增多造成环境的污染。一些农村主要是重化肥轻有机肥等都是作为工业产品本身的一种污染。

1.2对策措施

(1)加强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农民环保意识不提高,农村的环境污染就得不到根治,因此,从宣传《环保法》着手,通过各种媒体和培训班,讲用会、表彰会等,不断提高他们环保意识,通过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促进他们树立起农产品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从而改善人们生存空间,提高生活质量。

(2)建章立制,强化污染监督和管理。必要的规章制度是确保农业农村环境不受污染的重要保证。要根据《环保法》,制订各地各村切实可行规范标准,把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真正落到实处。

(3)根治工业“三废”污染。为了解决工业“三废”对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首先要对现有“三废”污染源的厂矿企业加强管理,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彻底根治“三废”污染源。

(4)集中建设畜禽生态场。以一村或几个村为单位,集中建设畜禽生态养殖场。鼓励“公司出资办场”,农户进场养殖”的做法,不但大大地改善了农村环境,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5)兴建有机肥料厂。畜禽粪便是农业生产中宝贵的生产资源。由于近几年来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化肥使用的方便,淡化了畜禽粪便的利用,使肥料源变成污染源。要使污染源变成肥料源。

(6)制订激励政策,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出台奖励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和部门创品牌和争创“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的标志,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3多途径的环境保护策略

对已经出现污染的农村环境这样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充分的利用农村自身的环境自净能力进行保护,这样不仅能够促进整体的环境保护,还能加强农村环境的绿化效果,这样从基本的调控上来说,减少农村的农药的用量,加强对预测预报工作的整体的防护,还能搞好农业农村的综合的环境政治规划,最终将整体的环境控制付诸于行动。

以法治林,确保源头生态平衡。继续抓好造林、护林、封山育林等依法治林,严惩破坏山林资源和山区生态平均的犯罪行为;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提高山民生活水平,共同保护源头生态环境。

2.深化污染减排促进科学发展

2.1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思想统一到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省、市环保工作会议要求,将污染减排作为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抓手和工作重点,坚持将实施污染减排作为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作为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和突破口,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2.2重点任务

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服务,全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着力做好环评审批服务工作,加快审批速度,提高审批质量,对于申报国家投资、扩大内需的项目、涉及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投资项目和重点项目,要采取超常规的措施,特事特办、为争资上项提供优质服务。二是认真执行总量控制和“三同时”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过快增长。三是严肃查处违法建设项目,坚决采取部门联动措施,开展专项检查,对不审批就开工、不验收就投产的建设项目,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四是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切实做到建设之前有审批、建设过程中有检查、建成后有验收、运行中有监督。

2.3具体的措施

(1)加强整体的保护策略,推进农村的蓝天工程。

在污水的处理以及建设方面,加强整体的企业的技术调控,坚持民众与政府、企业联合,共同为农村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实施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控,加快城市化的调控步伐,这样不仅能够针对农村的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还能对整体的环境控制提供捷径。

(2)深入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巩固企业达标成果。

尤其是针对那些在农村建厂的企业,加强对储物的控制,实施日常的巡查已经不定时的核实,及爱情那个对这些企业的监管,降低污水的排放浓度,促进工业的污水整治工作的开展。

(3)强化农村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结合农村的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的整体工程的调控工作。这样不仅需要加强对整体的农村饮用水进行控制,还必须加强对水质质量检验,防止水源事故的发生,在另一方面加强对水源的管理,因地制宜的开发农村用水,减少污染。 [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