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嫁接技术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嫁接技术方法范文1
一、节油的重要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里程数的快速增长,我国汽车数量以几何数量级快速增长。但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提高,使汽车的使用成本快速上升。由于全球能源危机导致油价上涨,因而如何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构建节约型社会,已成为一个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汽车驾驶员,节油成为降低成本的大事,如果我们能有一个良好的驾驶心态,从安全行车,节约燃油,降低成本的角度去工作,那么提高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要想降低驾驶成本,首先从节约做起。要想节油,就要提高驾驶技术和采取有效的节油方法,通过纠正不良的驾驶方法,以及正确的保养车辆,使汽车能在最节油的状态下行驶,驾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燃料消耗的多少,通过多年的驾驶经验,总结了几点方法,仅供参考。
二、汽车的保养技巧
1.尽量减轻车辆重量
车内不要放置过多无用的物件。统计显示,每增加1千克的负载会增加1%油耗,后箱中也不要放很多不常用的东西,这样的无谓负载会增加油耗。
2.不要过分改装车辆
爱车的人喜欢将自己车进行改装,加上导流板、防雨罩,尾翼等,这样可能会破坏原车的流线设计,增加风阻。有些喜欢将自己爱车装上灯光,显得十分漂亮,却加大汽车电力消耗,这些都会增加了油耗。
3.不能随意降低用油标号
高标号汽油是为了适应高压缩比的发动机而产生。高压缩比的车意味着更高的动力性和节能性,但前提是选用适配的燃料。要想省钱,只能在驾驶习惯、车辆维护等方面去动脑筋,决不能在汽油标号上做文章。相同的车型,该使用93号汽油而选90号,油耗会增加3%以上,而且会给爱车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4.易损耗配件应及时更换
汽车消耗品需要及时更换,如空气滤清器、汽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每行驶5 000公里以上配件都需要更换,因为空滤堵塞会引起进气量减少,导致油料燃烧不充分,降低燃油效率,而汽油滤清器的阻塞也会使发动机工作异常。
5.合理选用机油
发动机机油依照黏度分为冬用油和夏用油。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多级油在高温条件下仍然具有一定黏度,能够保持良好的作用,从而减少油耗。另外,使用多级油不仅能节省燃料,还能减少汽缸壁与活塞表面的结焦。
三、车辆的正确使用习惯
(1)缓慢驾驶:汽车一般用低档起步,然后缓慢加速,比起有些人起步猛加速,一脚将油门踏到底的方法,在达到同样中等车速时,燃油要省不少。这对于在城市行驶的汽车,特别是公交车,每天要起步几十次,甚至上百次,采用缓慢加速,节油量应是很可观的。
(2)使用经济车速:城市公交车辆在道路宽直、视线良好的道路条件下,应以不超过40公里/小时的速度,节气门开度为40%~50%的经济车速行驶。因为,汽车在经济车速时,是汽车磨损最小、油耗最低的状态,是最节油的。但在繁华路段、十字路口等,应减速慢行,确保安全。
(3)车辆缓加速时,要脚轻手快:脚轻手快是指脚踩油门要轻,而缓抬,手换挡要快而及时,不要拖档,更不要低速档,高速行驶。轻踩油门能节油主要是因为一般化油器中,有加速、加浓装置,若猛踩油门踏板,加速、加浓装置起作用而“额外”供油,致使耗油量增加。若猛抬油门,会因发动机转速突然下降而起牵助作用,抵消一部分行驶惯性,而使油耗增加。
驾驶员换档时,动作要准确、迅速、及时,不要拖泥带水,换档动作快,可缩短加速和换挡过程,避免发动机功率无谓损失。尤其是丘陵地带或陡坡上行驶时,换档的时间越短,汽车的动力性就发挥的越好,就越能节省燃油。
(4)根据车速和道路情况及时增、减档:汽车在用不同的档位行驶,油耗是不一样的。在同一道路条件和一定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而发动机的负荷越低,有效油耗率也就越高,而使用高速档时,结果正相反。所以,一般尽可能使用高速档行驶,少用中间档,不要长时间使用中、低档,但也不要在高速档勉强行驶。例如,在上长坡时,单靠高速档的惯性,不能冲到坡顶,在动力感不足、速度下降时,要及时地换入较低档位。如果勉强行驶,不但不省油,而且费油,将迫使发动机减速至不稳定的工作状态,随着发动机转速下降,使发动机动力急剧下降,油耗大增。同时,如果发动机较长时间处于大负荷、低转速的工况还会使发动机冷却效果不好,条件恶化,容易造成发动机磨损,给发动机带来不正常的损伤。
还应避免在低速档位高速行车。因为靠提高发动机转速提高车速的做法,不仅车速提高有限,而且会因发动机转速太高而使实际油耗大大增加,并使发动机过热,导致发动机的磨损加剧。由于低档高速和高档低速同样费油费车,都是档位选择不当造成。所以应依据车速变化及时变换行车档位,从而达到省车、省油的目的。
(5)正确使用制动:制动实质上是一种能量转化的过程,任何不必要的制动都意味着燃料的浪费。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少用制动,也是节油的一项有限措施。除紧急情况下,应尽量避免紧急制动。在通过交岔路口,转弯,下坡等复杂路段,应提前抬起油门,充分利用发动机牵阻作用,这样不仅可以省油,而且还能减少机件磨损。
参考文献:
[1]汽车驾驶研读[K].出版社.
[2]陕西省交通厅. 汽车指导驾驶员培训
教材[M].
[3]赵建友.汽车安全驾驶技术[M].北京:人
民交通出版社,1998.
嫁接技术方法范文2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加固技术;环境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 A
一、混凝土结构工程需要加固的原因
1、主观原因
(1)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混凝土设计的规范和标准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如果按照原来的设计标准进行施工,必然要进行相应的加固改造
(2)在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对一些基础的资料和方法掌握不准确,导致很大一部分建筑存在安全质量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施工方法、施工管理以及人为的偷工减料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建筑物因为质量问题需要加固。
2、客观原因
(1)一些原有的建筑物,随着使用功能的不断改变,结构老化后需要进行改造和加固。
(2)因为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例如:高湿酸碱环境、温差、冻融、地震等,很容易造成建筑物发生损坏变形,需要采用加固技术进行修补。二、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常用的几种方法1、加固法——加大截面法
在建筑施工中,比较传统的加固施工方法就是加大截面法。该方法是在原有构件表面新作钢筋混凝土或钢筋网砂浆层,用以增大原构件的截面面积,达到提供结构承载能力的目的。这种施工方法具有简单方便、施工面广的特点,适用于多数建筑的混凝土加固。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必须解决好新加部分与原有部分的协调一致。在近年来的实践中证明,加固结构在受力的过程中,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面会出现各种复杂的应力,其中剪力和拉力是最主要的表现。受力的薄弱环节通常是新旧面的结合部分,一旦界面开裂,将导致新旧两部分过早分离而单独受力,降低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直接影响加固补强的效果。研究新旧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建立新的计算理论和方法,改进新旧混凝土界面的粘结工艺做法,不仅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而且对推动建筑加固改造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植筋技术在加大截面法中的应用
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化学植筋作为一种后锚固连接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它是在已有混凝土构件或构件上,以适当的孔径和深度钻孔,然后用化学胶粘剂一锚固较,将带肋钢筋或长螺杆植入混凝土中,以达到与原结构构件可靠连接的目的。化学植筋是利用化学胶粘剂的粘结力和锁键作用使植筋与混凝土牢固粘结,使作用在植筋上的力通过化学胶粘剂传递到已有的结构上。工艺简单、锚固快捷、安全可靠是化学植筋优点,因而在结构加固、补强、新旧构件连接、补埋钢筋、后埋钢构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植筋的设计与施工
锚固较、锚筋、混凝土基材是植筋的主要材料。通常情况下,植筋破坏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植筋周围混凝土锥体在较大的边距和中距情况下遭到破坏;植筋与混凝土连接部位的粘结破坏;植筋拉断或者剪断;植筋周围混凝土劈裂在较小的边距情况下破坏。
植筋的工艺作法:工艺流程:钻孔清孔注入植筋料插筋养护现场拔拉试验钻孔。在施工的过程中,要认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相关的布置,对原有的钢筋要避开。2、加固施工法——直接粘贴碳纤维布
(1) cfrp加固材料
frp材料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抗拉强度高、自重小。过去一直应用于重要的航空航天设备。近年来在结构加固工程中不断应用frp材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钢材相比,frp材料在弹性模量方面与其很接近,但是抗拉度要比钢材好很多。在结构加固工程中,广泛运用frp材料意味着在达到相同的拉力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材料截面积及自重会比钢材的小很多。碳纤维、芳纶纤维、玻璃纤维等是运用比较广泛的frp材料。其中,强度和弹性模量最的是高碳纤维,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得也最为广泛。与碳纤维相关的加固产品市场最成熟,生产工艺也最完善。
(2) cfrp在建筑工程加固中的特点
cfrp具有质量轻的优点,因此,在加固结构中不会造成很大的负担。在目前的混凝土结构加固中碳纤维布的使用比较的普遍,单位面积的质量(g/m)为300左右,其厚度大约在在0.15mm。这样计算的话,在相同体积下钢材的质量是碳纤维布的质量的大约4倍。强度高,弹性模量高。普通碳纤维布的弹性模量为2.3×105,与钢材相当,但极限抗拉强度为3500mpa,是普通钢筋hrb335屈服强度的10倍。同时,它具有抗腐蚀能力强,耐久性好的优点。需要注意的是碳纤维布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酸碱盐等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因而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以及耐久性,这就为解决其他加固方法所遇到的化学腐蚀问题提供了条件。
碳纤维布使用面广泛,施工相对比较简单。质地柔软,可以任意剪裁,因而可以满足各种部位,各种几何尺寸的加固需求。粘贴碳纤维布占用的场地比较小,也不需要大型的机械进行操作,因而受到广泛的欢迎。当然frp材料也有自身的缺点,和普通高碳钢一样,碳纤维布的应力应变曲线基本上为直线,比较容易断裂,因而,我们用在加固的过程中,不能取用碳纤维布的极限抗拉强度,需要乘一个系数进行折减。纤维布的强度由于受到剥离破坏的影响使得自身的优点不能完全的发挥出来。提高粘贴质量可以在一定范围延缓剥离破坏的发生,但不能从根本上进行消除。剥离破坏产生时,碳纤维布的应力很低,一般只有极限应力的1/8,这就使得cfrp加固效果大大降低。如何更大程度的利用纤维强度,是目前cfrp加固研究的重点。粘钢和cfrp加固广泛的使用在梁板受弯加固中。它们都是使用结构胶将加固材料粘贴干构件表面,使加固材料与构件共同工作,从而提高构件的各方面性能。二者具有施工简单、快速,环境污染小,不影响生产活动和居民生活等优点。
3、与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配套使用的技术
托换技术、裂缝修补技术,碳化混凝土修复技术混凝土表层密封技术,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等是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配套使用的比较常见的使用技术。托换技术系托梁是一种综合性技术,和传统的方法相比,消耗的费用比较低,对生产和生活的不良影响比较小,但是对技术的要求很高,必须由专业熟练的施工工人来完成,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安全,这种技术由相部结构顶升与复位以及废弃构件拆除等技术组成,比较适合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如某建筑在建成后出现不均匀沉降,房屋向一侧倾斜的现象。在工程完工后,为了稳定建筑物,在另一侧增加了阳台,以达到两侧力的平衡,结果使得房屋又向增加荷载的一侧倾斜。为此,需要采用加固技术进行修补,在发生沉降的两侧设置树根桩,在沉降量大的一侧,树根桩起竖向支撑作用,在另一侧,树根桩起抗拔作用。树根桩与旧基础进行连接.钢筋接头满足规范要求。经过实践证明,改建筑物处于稳定状态,加固施工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三、总结
总之,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以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广泛应用,混凝土加固施工的方法将会更加的丰富,必将为建筑的质量安全做出应有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滕智明,朱金栓.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5-66.
[2]林文修,陈昌松.混凝土加固方法与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李全旺,赵树红.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试验分析.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嫁接技术方法范文3
【关键词】建筑;结构;加固;原因;技术
前言
当建筑物因为某种原因对满足某项功能的要求产生怀疑或不能满足某项功能的要求时,就应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和其中的某些构件、某一部分进行检测。当建筑的被检结构被判定存在安全隐患时,就需要对其进行拆除或加固处理。
一、建筑结构加固的原因
按照极限状态设计法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砌体结构,必须满足结构强度、刚度、耐久性的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结构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如:设计不当、设计规范要求提高或施工缺陷而造成的结构物承载力和刚度不足,甚至留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因建筑物改变用途导致其使用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出现了与设计初衷不一致的荷载分布和荷载大小,造成了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不能满足要求。由于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台风、水灾、冰雪和战争造成了结构物不同程度的损坏。
二、建筑结构加固技术
1、增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截面加固法即将混凝土包裹在构件外部,以增大构件配筋量和截面面积,从而使构件承载能力得到提高的一种加固方法。在我国,它是传统的加固方法之一,在砖混、混凝土结构的柱、墙、梁、板等构件上得到广泛应用。
增大截面加固法的主要特点是施工工艺简单适用面广,能增大构件的刚度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可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梁板柱的加固,也可用来修补开裂截面;其缺点是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期长,结合面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大大降低其承载力,另外对结构外观及房屋净空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该方法的技术特点是,在设计构造方面必须注意解决好新旧截面的整体工作共同受力问题加固结构在受力过程中,结合面会出现拉压弯剪等各种复杂应力,其中主要是拉力和剪力。
2、外加预应力加固法
采用外设预应力撑杆或拉杆对结构整体或构件进行加固的方法称之为外加预应力加固法。结构的承载能力因其降低结构原有应力水平、改变原结构的内力分布而得到间接提高。它的优点是:使用空间几乎不需要改变,应力滞后现象只要通过卸载、加固功能就能消除,从而使加固效果比较理想。其缺点在于锚固和预加力设备还有待完善,并有一定的风险存在。此法适用于采用一般方法加固效果不理想或无法加固的大型结构加固,及大跨度结构的加固。
3、改变传力路径法
改变传力路径法,是将结构的内力通过加设柱 、梁墙支撑等构件的方法,将作用在原构件上的力分担给新增构件以达到增加承载力的要求 。改变传力路径法的优点是在原构件损坏程度较大的情况下能对结构进行加固,安全性较高,缺点是对建筑功能影响较大,适用面较窄。
4、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是一种以角钢外包于构件四角,角钢之间用缀板连接的加固方法。外包钢加固法分干式和湿式两种情况。
(1)湿式外包钢法是在型钢与原构件之间用乳胶水泥或环氧树脂等粘结,使新旧材料之间有较好的协同工作能力,其整体性好,但湿作业工作量大;
(2)干式外包钢法是型钢与原构件之间无任何粘结,有时虽填以水泥砂浆,但并不能确保结合面剪力和拉力的有效传递,型钢与原构件不能整体工作,彼此只能单独受力。与湿式外包钢相比,干式外包钢施工更为简便,但承载力提高不如湿式外包钢有效。该法能在基本上不改变原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构件承载力,增大延性和刚度,适用于混凝土柱、梁、屋架和砖窗间墙以及烟囱等结构构件和构筑物的加固。外包钢加固法特别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增大截面尺寸,而又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的轴心和偏心受压构件的加固。
5、外部粘钢加固法
外部粘钢加固法是将钢板通过粘结剂,按加固设计要求,粘贴于混凝土或钢结构表面,使之共同工作。这种加固法的优点是取材容易,施工方便、快捷,能在几乎不改变构件的外观和使用空间的条件下,大大提高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和正常使用阶段的性能。
采用外部粘钢加固时,通常是将钢板粘于梁底受拉区,以提高梁的承载力,当在梁侧贴钢板时还可以提高梁斜截面承载力。目前,外部粘钢加固法主要用于承受静力作用的一般受弯构件及受拉构件的补强加固,要求环境温度不宜超过60e,相对湿度不宜大于70%,并要求无化学腐蚀。当工作条件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粘贴钢板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一般需要专业施工队伍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6、喷射混凝土技术加固法
喷射混凝土加固法是借助喷射机械,利用压缩空气将一定配合比的水泥石子砂及外加剂等拌和料,通过喷管喷射到被加固结构表面,在较短的时间内凝结硬化,达到增强的目的喷射混凝土一般使用高强混凝土外加速凝剂,可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耐久性喷射混凝土最早应用在地下结构的护壁施工,但随着喷射混凝土技术的逐步发展,喷射混凝土与混凝土砖石钢材都可以很好地黏结,可以在结合面传递应力并填补裂缝。
7、化学灌浆补强法
化学灌浆补强就是将一定化学材料配制成浆液,用压送设备将其灌入混凝土结构裂缝内,使其扩散、胶凝或固化,达到补强的目的。化学灌浆材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环氧树脂为主剂配制成的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它具有化学稳定性好、可以室温固化、收缩小、强度高、粘结力强等一系列优点,而且因为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粘结力和内聚力均大于混凝土的内聚力,能有效地修补混凝土的裂缝,恢复结构的整体性,目前是一种较好的补强固结化学灌浆材料,一般用于修补宽度为0.2mm~0.5mm的裂缝;另一种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剂配制的甲基丙烯酸酯类灌浆材料,它具有可灌性好的特点,能灌入0.05mm宽的细微裂缝中,一般用来修补缝宽在0.2mm以下的裂缝。化学灌浆补强法主要用来修补因出现裂缝而影响使用功能的结构, 如水池、水塔、水坝等,也可用来修补混凝土梁、板、柱等构件及因钢筋锈蚀而导致结构耐久性降低的构件。
8、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
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是一项比较新的应用外黏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加固方法,现在应用比较多的是将碳纤维片材用专用黏结胶(环氧树脂等)粘贴与构件收拉区表面,使其与被加固构件截面共同工作,以达到对结构进行加固增强的目的。该方法显著的特点是具有耐腐蚀潮湿,几乎不增加结构的自重轻质高强能适应混凝土截面弯曲的粘贴要求,在几乎不增加构件刚度和截面积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构件的抗震性能和变形能力。随着生产碳纤维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碳纤维的价格也在逐渐下降,该方法有着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结语
总之,当建筑物因为某种原因对满足某项功能的要求产生怀疑或不能满足某项功能的要求时,就应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和其中的某些构件、某一部分进行检测。当建筑的被检结构被判定存在安全隐患时,就需要对其进行拆除或加固处理。
参考文献:
[1] 童昌洪. 浅谈各种建筑结构的加固技术[J]. 民营科技, 2007,(07) .
[2] 李迎利,郑煜明,贺悦. 浅谈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30) .
[3]周希茂增大截面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支架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 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9
嫁接技术方法范文4
【关键词】混凝土 建筑结构加固方法技术要点 建筑物改造加固工程是按照:发现、提出问题―检测鉴定―加固设计―专业施工―正常使用5个步骤进行,加固后应使结构的强度、刚度、抗裂性、稳定性和耐久性满足使用要求。
一、既有建筑物改造加固的主要原因
分类 损坏原因 损坏现象
材料因素 水泥质量不合格或选择不当 1、水化热过大引起温度应力,导致混凝土开裂
2、含碱量过大遇膨胀性集料发生反应膨胀
砂、石质量不佳 1、泥量高,引起强度不足
2、海砂含盐量高引起钢锈
3、硬性集料引起膨胀损坏
设计因素 安全度不足和对环境作用估计不足 1、构件承载力不足使结构开裂或变形
2、意外载荷作用而破坏,如爆炸等
3、设计中出现错误
使用因素 1、经过一定使用期后,由于技术改造, 需要增加荷载或扩大柱网,改变使用功能
2、遭受水灾、风灾、火灾及地震等灾害,使结构构件遭到破坏
3、地基不均匀沉降
4、既有建筑物的抗震加固
施工因素 配料不准,搅拌不匀 1、混凝土强度不足
2、匀质性差
浇灌振捣不实或间隔时间太长,留有施工缝 1、混凝土不密实、蜂窝、孔洞
2、沿施工缝渗水
保养不好 1、初期养护不好而干裂或表面失水疏松
2、早期受冻
配筋偏差 1、钢筋位置不当,承载力下降
2、保护层不足
模板变形或漏浆 1、构件表面有麻面
2、结构尺寸不准
环境因素 冻融循环作用 冻害(开裂或表面损伤)
腐蚀介质作用 1、混凝土腐蚀损伤
2、钢筋锈蚀
碳化、海水、海风作用 1、混凝土腐蚀损伤
2、钢筋锈蚀
二、既有建筑物改造加固检测与评价
既有建筑结构状况的检测与评价是对其结构及构件的材料质量和工作性能方面所存在的缺损状况进行详细检测、试验、判断和评价的过程,其包含的项目内容大致上可分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结构材料缺损状况诊断,包括材料损坏程度检测,材料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测试及缺损原因的分析判断等;另一方面是结构整体性能、功能状况鉴定,包括结构承载能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的鉴定等。
1、混凝土强度测定
现场测定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是工程中经常要求测试的项目,目前测试方法主要有回弹法(即Schmidt锤法或表面硬度法)、超声波法、超声波一回弹综合法、贯入法、断裂法、拔拉法、拉脱法和取芯样试验法等,应结合具体工程选择合适的一种或几种方法测定。
2、构件材料缺损的检验
混凝土构件中常见的缺损有裂缝、碎裂、剥落、层离、蜂窝、空洞、环境侵蚀和钢筋锈蚀等。
3、钢筋锈蚀的评价技术
混凝土的密实度、渗水性、含水量、含氯盐量、碳化深度、保护层厚度不足和开裂等缺损,是导致钢筋锈蚀的诸多因素,反之,钢筋锈蚀膨胀又促使混凝土进一步破损。对钢筋锈蚀的评定技术可分为直接评定和间接评定两种。
4、可靠性评价
结构检测鉴定的目的是根据检测结果,依据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对结构构件进行验算、分析,找出薄弱环节评价其安全性和耐久性,提出改造加固建议。
三、既有建筑物改造加固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结构或构件经过检验和可靠性鉴定后,认为不满足使用要求时,就要进行加固处理。结构加固方案的选择和加固设计对加固改造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是加固改造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结构加固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时,应根据可靠性鉴定结果,根据原有结构的实际情况和加固改造的目的和加固后的使用要求,在对加固前后结构体系和结构构件受力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并充分考虑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施工场地条件,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加固方案,使其达到加固效果好,对使用功能影响小,技术可靠,施工方便,经济合理,外观整齐。加固设计重点和难点是节点处理,要通过合理构造设计,确保节点受力合理、可靠、连续。
加固施工是加固改造过程的主要环节,是实施加固设计、保证加固质量的关键,应考虑生产、生活与加固施工的相互影响。有限的施工场地、原有结构、构件的制约等对施工方法和施工质量都有影响。现场的施工操作应精细化,特别是节点处施工要求更高。由于大多数加固工程的施工只能在部分卸荷的情况下进行,且加固施工中对原结构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施工安全很重要,施工前必须做好安全支撑,避免发生意外。加固工程竣工后,应由使用单位或主管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收。
四、现有建筑物改造加固的方法
总得来说,混凝土结构加固主要可分为两大类: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他们各有自身特点和适应范围,加固方案选取时要综合分析工程的实际条件和功能要求,在诸多方法中选择适宜的方法和相应的技术。
(一)直接加固法
1、加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截面法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中最为常见,通过一定程度地增大构件截面尺寸、增加受力钢筋,从而提高结构构件承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它可适用于混凝土梁、柱、板、基础等多类构件。采用增大截面法的优点在于:施工技术成熟,对施工人员无特殊的专业要求,施工方便,质量易于控制,可靠性高,可有效提高结构构件抗力,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受压构件的稳定性。但该方法也一定程度的受到空间、使用功能等条件的限制,其缺点表现为一定程度上占据建筑物空间缩小正常使用面积,现场施工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时间较长,特别在使用过程中加固对生产、生活有一定影响,而且会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外观。2、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该方法适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存在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达不到要求的混凝土梁、柱等承重构件的加固。置换法就是要把原有的缺陷部位局部清除并用新的混凝土替代,其优点主要表现为构件加固后能恢复原貌,且不改变原有空间和建筑结构布置(建筑净空不受影响),但该方法也存在缺点和不适用性主要表现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清除旧混凝土的工作量大并需对周边有影响的原有结构进行必要的安全支撑。3、外包钢加固法 该法主要是利用钢板、角钢等钢型材将混凝土构件(主要用于梁柱构件)包裹起来,一般沿构件角部设置角钢,横向设缀板或箍板,形成构件周边钢构架,通过钢构架共同受力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适用于在允许少量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去大幅度提高构件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构件,一般主要有干式外包钢法和湿式外包钢法两种。其中干式外包钢法型钢与构件间无任何连接,承载力的提高相比湿式加固法小,目前实际工程上使用已不多;湿式外包钢法是应用环氧树脂、环氧水泥砂浆等粘结材料将钢材和原构件混凝土面层紧密连接,整体性较好,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明显提高,实际工程使用较多,这种加固施工方法施工简便、易操作,较为可靠,同时其对使用空间影响小、现场工作量也较小,施工时间较短,但存在用钢量较大的缺点,加固费用相对较高,另外该方法不宜在60℃以上高温场所且无防护的情况下使用。4、粘贴钢板加固法 粘贴钢板加固法是采用结构胶粘剂将钢板粘贴固定于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使钢板与加固混凝土构件形成结构整体,来达到提高结构承载能力的目的。该方法适用于建筑工程受弯、受拉构件的加固。该法有基本不改变原结构截面尺寸、施工工艺较为简单、工期短、技术可靠性高、工艺成熟且加固效果较好等优点,特别随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单位面积加固费用呈下降趋势,一般情况下,与其它加固方法相比,综合成本是合理的,是当前一种前景十分看好的加固方法。 5、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 纤维复合材主要包括碳纤维(CFRP)和玻璃纤维(GFRP)二种,而目前加固市场上主要采用碳纤维材料。碳纤维加固法是近年来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它通过将高强度碳纤维织物或预成型板材通过改性环氧树脂粘贴于被加固构件表面达到改善结构受力性能的目的。碳纤维布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并具有比钢材更好的抗疲劳性能,质量比钢材小很多,碳纤维材料具有优良的抗化学腐蚀能力和耐久性,且能适用各种复杂形状混凝土的粘贴要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加固,主要用于受拉和受弯构件承载力不足的加固,而用其进行缠绕约束作用时,也可用于受压构件的加固,可以有效增强被加固构件的延性,适用于结构抗震加固。在施工方面,粘贴后对原结构自重和构件尺寸没有影响,功效高,不需要大型施工机具。此外,还有用于混凝土受弯和大偏心受压构件的钢丝绳网片―聚合物砂浆外加层加固法;用于提高钢筋混凝土柱的位移延性的绕丝加固法。由于这二种加固法实际工程使用相对较少,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 (二)间接加固方法l、增加支承加固法 通过增设支撑点减小结构计算跨度、改变结构传力途径从而提高承载能力的加固方法被称为增加支承加固法;根据支承结构受力性能的区别分为刚性支点和弹性支点两种。该法适用于对使用条件和外观要求不高的建筑物,抢险工程的临时性支顶,具有受力明确、易于安装拆卸、简单可靠等优点;缺点表现为显著影响使用空间,对建筑物的原貌和部分使用功能造成一定损害。 2、预应力加固法 设置外预应力拉杆或撑杆并施加预应力使拉杆或撑杆受力,改变原结构应力分布,达到降低结构原有应力水平,提高结构承载能力的加固方法是预应力加固法。该法具有三重效果――改变结构应力分布、卸载和加固,对其它加固方法中常见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能较好地消除;因此在重型结构、大跨度构件或处于高应力、高应变状态下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中适用,但其缺点表现为:对原结构外观有一定影响,且在无防护的情况下,不宜用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大的结构,也不能用在60℃以上温度环境中。 各类加固方法都有其适用性,同一加固方法可以运用于不同构件类型,同一种构件类型也可采用不同的加固方法。甚至同一构件也可同时采用多种加固方法,如某根梁超筋需加高截面,同时再粘贴箍板解决斜载面抗剪。
针对上述加固方法配合使用的技术有裂缝修补技术、植筋技术、锚栓技术及钢筋阻锈技术等,改造加固时必须恰当正确地使用这些技术,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五、相关技术要点
1、加固设计时必须严格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进行承载力计算,不能随意估计。对受弯构件采用粘贴钢板及粘贴纤维加固后提高的承载力不应超过40%,且应控制不超过最大配筋率。
2、加固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做安全支撑方案设计并实施到位,特殊情况设计单位应参与确定支撑方案。
3、框架梁柱节点,柱、墙与基础连接节点加固设计与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加固质量,节点部位加固设计及施工均难度较大,且容易不被重视,处理不当给工程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因此设计单位必须结合工程实际,选择恰当的方法做好加固节点设计,满足结构构件传力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图纸要求精心施工,确保设计要求的实现。
4、粘贴钢板加固法钢板粘贴到位后是不允许再焊接的,因结构胶不耐高温,因此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必须保证无焊接。
5、加固用砼强度等级应至少比原结构构件高一个等级,一般应采用微膨胀混凝土较好。
6、为确保垂直方向加固混凝土与原构件混凝土的紧密结合,顶部采用斜模板是个好方法,但要注意斜模板顶面应至少高出结合面100mm,确保挤密结合面混凝土。
7、被加固构件的表面粉刷层必须凿除,且构件混凝土表面应做凿毛处理(粗糙处理)并清理干净。以确保加固后结构构件整体性。
8、为满足防火及耐久性要求,对外粘型钢、粘贴钢板、粘贴纤维表面应涂环氧树脂后粘粗砂,再粉20厚水泥砂浆保护。
9、加固施工时,原结构构件应最大程度地卸载,以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
10、为保证安全,加固施工时,相关区域应停止使用,无关人员撤离。
11、设计文件应明确改造加固设计合理使用年限。
12、在改造加固实践中,对某些内部隔墙较多的框架结构建筑物,可以考虑采用轻质隔墙替换原较重砌体隔墙的办法,经计算达到不需加固或减少加固工程量的目的。
13、承接建筑物检测鉴定、改造加固设计、施工的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规定的资质。除此之外,由于改造加固工程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难度和技术要求均高于新建工程,建设单位(业主)在选择单位时应重点考察是否具有相应的工程经验。这对确保改造加固质量至关重要。
六、结束语:
实践表明,由于新的基础理论的日臻完善和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对既有建筑物进行加固和改造,越来越显示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新的加固材料的研制是推动加固技术发展的动力。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检测鉴定技术的发展依赖于检验测试仪器的发展,加固技术的发展依赖于新材料的发展。由轻质、高强、抗腐蚀、耐高温的新材料构成的效果好、易施工的加固方法可推动加固材料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不断变化的使用要求,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对既有建筑的改造加固必将成为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
参考文献:
[1]卓尚木.钢筋混凝土结构事故分析与加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万墨林,韩继云.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3]卜良桃,王济川.建筑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4]张富春,林志伸,肖良钊等.建筑物的鉴定加固与改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5]袁广林.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与修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7(4)55―57.
[6 ]JGJ 125-99,危险房屋鉴定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 GB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8] GB50144-2008,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9] GB50367-2006,砼结构加固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0]卜良桃,周锡全.工程结构可靠性鉴定与加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嫁接技术方法范文5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方法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是由投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等各阶段组成的全过程控制,在设计阶段重视工程造价控制,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可使造价控制构成更合理、控制过程更主动。建筑工程造价完成于施工阶段,工程项目的人、财、物大量投入则始于设计阶段.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作用,把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审核施工图预算及施工阶段,重施工、轻设计的现象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本文分析在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意义和作用,探讨与之对应的策略及方法。
1.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意义和作用
1.1工程造价构成更合理,控制过程更主动
工程建设的投资计划主要是依据项目可行性论证及初步设计来编制的,在保证工艺要求、设计条件和相关标准的前提下,投入资金越少、建设工期越短,投资效益就越显著。在设计阶段编制设计概预算可以了解工程造价的构成,分析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并利用价值工程理论分析项目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与成本的匹配程度,调整项目功能与成本使其更趋于合理。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投资的影响情况如表1所示。显然,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设计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先导和依据,设计图纸一旦完成,工程的结构形式、装饰标准、材料和设备的选用等亦就确定了,工程的投资额则基本确定。在施工图付诸施工时,施工单位无权变更图纸。由于设计环节确定了工程造价,预算和结算只能计量而并不能改变工程造价,因此,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是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根本所在和投资控制的关键环节,这样可使造价控制工作更为主动。
1.2工程造价控制效果更显著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控制总体工程造价的第一关,只有严把工程造价管理的首要环节,才能为工程造价总体控制打好基础。在设计阶段将控制投资的理念根植于设计人员的头脑之中,可有效保证工程技术人员合理选择恰当的设计标准。同时,重视并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可使设计人员在满足设计任务书和相关标准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工艺技术、选用合适的结构形式以及材料与设备,充分体现工程造价管理的技术价值和经济效益。
由于体制和传统习惯等原因,工程设计专业技术人员往往更关注工程的使用功能,并力求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来实现项目所需的功能,而对工程项目的经济因素考虑较少。另外,工程造价人员与设计人员各行其事,缺乏必要的工作协调,设计人员只管施工图设计,造价人员则按照图纸计算工程造价.因此,在设计阶段就应吸收造价工程师参与全过程设计,使设计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合理的经济与技术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立足于事先控制,即主动控制,以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离。也就是说,工程造价控制要主动地影响投资决策、设计、发包和施工等造价控制的全过程。
2 .在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策略与方法
2.1发挥价值工程作用,提高设计产品的价值
价值工程是一门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科学,其目标是提高研究对象的价值,其核心是功能分析。价值的表达式为:价值=功能/成本。
价值工程作为一种成熟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已在许多国家的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虽然价值工程理论的应用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它在工程设计中对于控制项目投资所产生的价值和效益,特别是随着勘察、设计、施工一体化总承包制的推广,将会逐渐显示出它对控制项目投资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建筑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人、财、物投入,应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功能成本分析,让设计师通过与业主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充分沟通,充分考虑建造成本与寿命周期内维修费用的合理分配,并从研究对象的功能出发弄清哪些功能是必要的,在方案设计中做到使项目的功能结构更趋合理,可使工程项目的功能与成本之比达到最优。
2.2推行限额设计,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限额设计即按标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标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也就是将前一阶段审定的投资额作为下一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总体目标。限额设计的控制对象是影响工程设计静态投资(或基础价)的控制造价,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由“画了算”变为“算着画”。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并按照初设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使“肥梁”、“胖柱”、“密钢筋”、“深基础”等现象消失在设计阶段,以减少常见的“三超”(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问题。
实施限额设计时应把握好纵、横双向控制。一是要在初步设计中重视方案选择,按照审定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进一步落实其投资的可能性,将项目投资估算具体化;二是把施工图预算严格控制在批准的概算内并有所节约;三是在限额设计中树立动态管理,健全和加强设计单位对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内部的经济责任制,正确处理责、权、利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推行限额设计时,还要不断完善和改进设计工作,充分体现控制投资的重要性,克服长期以来重技术、轻经济的思想,树立设计人员的高度责任感,不盲目追求高标准、高水平,使建设标准根据客观条件充分体现经济、适用、美观的建设原则。
2.3积极推广标准设计
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设计,来源于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对降低工程造价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推广标准设计有利于较大幅度地降低工程造价,具体表现在:(1)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设计差错,缩短设计周期,可以使施工准备和定制预制构件等工作提前;(2)构件的标准设计,能使工艺定形,容易提高工人技术,且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统一配料、节约用料,有利于构配件的生产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2.4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和设计监理的推广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变更经常发生,但应尽可能地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采购或施工初期,以免造成重新采购、拆除等重大变更损失.设计变更要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如果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需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尚未发生,损失就有限;如果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如果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因此,应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地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要用先算帐后变更的办法来解决,并由多方人员共同参加技术经济论证,获得有关管理部门的批准后方可进行,从而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开展设计监理工作可打破设计单位自我控制的单一局面,设计阶段监理控制的重点应是质量控制和投资控制,同时要推行设计索赔制度,以保障工程设计的质量和经济性。另外,
可实行设计与建造总承包方式,设计、施工均由一个单位负责,使合同承包商在设计早期阶段介入项目,把施工工艺、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等因素均体现在设计文件中。这样,不但能减少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而且还可大大降低设计变更频数,使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得到保障,使固定价格合约的实现成为可能。
3. 工程分析
对某住宅楼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该住宅小区于2007年进行规划和单体设计。总用地面积64 483.3 m2 ,住宅用地45 430 m2 ,公建用地6 360 m2 ,道路用地4 450 m2 ,公共绿地2 310 m2 ;总建筑面积85 370 m2 ,其中住宅建筑面积79 070 m2 ,公建面积6 300 m2 ;规划22幢住宅楼,均为6层。建筑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高度为18.76 m2,工程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设计单位完成设计后,没有编制设计概算和经济分析,建设单位委托造价事务所进行标底编制。在开标前一天,造价事务所通知建设单位认为标底太高,超出同水平住宅楼的标准,同时,施工单位也向建设单位反映造价较高。当时,建筑市场住宅工程承包价为600~700元/m2 ,经济适用房的市场平均售价为1 200元/m2 ,而计算出的此住宅楼经济适用房的标底价为1 100元/m2 。建设单位得到结果后,马上停止招标工作,与造价事务所共同查找原因,发现标底计算没有问题。进而,与设计单位分析图纸,通过与同期的住宅楼相对比,找到了造价较高的原因(如表3所示)。
设计单位针对表3中影响工程造价的设计因素,对原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了必要的技术调整和变更,主要措施见表4,通过工程造价的重新核算及图纸变更,最后把标底降至720元/m 2,接近了同期住宅楼工程造价的基本水平。
4. 结语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是由投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等各阶段组成的全过程控制,当工程项目经过可行性论证、投资决策确立以后,设计阶段则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要想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投资,就应抓住工程设计这个关键阶段,立足事先控制和主动控制,以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离。通过该住宅楼经济适用房工程造价的分析,在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其效果更显著。在满足设计任务书要求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工艺技术、结构型式、材料与设备等设计策略和方法,会有不同的工程造价结果,有时其差额还会很大.只有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积极推行限额设计,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加强、推广设计监理,让设计人员懂经济、概预算人员懂技术,并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工程造价控制达到良性循环,使有限的建设资金得到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周述发,李清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嫁接技术方法范文6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内容与方法;施工阶段;施工方案控制;材料控制
中图分类号:TU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171-01
工程造价控制是一个动态的控制过程,它涉及到工程建设的诸多方面,施工阶段的控制只是其中间环节,但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是很大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自始自终贯穿于整个施工生产过程中,它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它需要管理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完成,实现工程成本最小化。
一、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在工程施工阶段,由于施工图纸设计已经完成,工程量已具体化,并完成了工程招标工作和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虽然这一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比较小,但是资源浪费的可能性则很大,所以在项目施工阶段管理中,应加强管理,有效地进行项目造价控制。
1.慎重选择施工队伍并加强施工队伍资质审查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人工费约占工程造价的12%左右。但由于劳动力来源不同,技术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要根据工程规模、技术要求,认真挑选施工单位。选用技术熟练的班组承包各工种的施工作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选择信誉好、有实力的分包队伍。施工队伍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工期,对工程的经济效益起决定性作用。
2.增强合同管理意识,完善合同条款,防范合同风险。
合同管理是控制和协调的依据,也是经济的法律手段,签订合理、可靠、严谨的合同,能有效防范合同方面的风险。合同条款越细致越好,要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工程索赔条件必须清楚列明,合同价款的调整也要明确规定。对于合同规定允许调整工程价款部分要及时处理,及时增补合同值,加强合同的动态管理,做到心中有数,并使监理人员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3.加强施工阶段施工方案的控制,降低施工成本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否先进、合理不仅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也会影响工程造价。由于工程开工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完成,不论在技术方面或者组织方面,通常都有许多方案供施工人员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案,其经济效果是不同的。管理人员应结合工程项目的性质、规模、工期、劳动力数量、机械装备程度、材料供应情况、运输条件、地质条件等各项具体的技术经济条件,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优化,提出改进意见,使方案更趋合理。施工方案应体现降低工程成本的措施,选用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4.加强施工阶段材料费用的控制,降低采购成本
加强材料、设备的采购供应,控制材料价格。材料费用是构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据测算,一般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60%~7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选用材料是否经济合理,对降低造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施工前,对工程所需材料不仅要进行货源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供货信息,尽量寻找货和价的最佳结合点,而且还要根据施工方案及有关技术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编制好需求计划,严格按照清单中的材料用量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保管制度,监理材料价格信息中心和材料价格监管机制,提高采购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保证货比三家,质优价廉地购买材料,减少工程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5.加强施工阶段材料和机械使用的控制,降低材料成本
要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材料消耗定额和工程进度安排用料,并对材料使用量上进行监督,防止浪费,合理使用资源。限额领料制度可采用定额控制和指标控制。定额控制指对于有消耗定额的材料,以消耗定额为依据,实行限额发料制度。指标控制指对于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则实行计划管理和按指标控制。为有效落实,应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另外,准确做好材料物资的收发计量检查和投料计量检查。计量器具要按期检验,校正,计量方法必须全面、准确。此外,还要加强对施工机械的控制,在工程施工中,主要施工机械利用率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施工进度;加强设备租赁计划管理,减少设备闲置;加强维修保养,避免造成设备停置;做好机上人员协调配合,提高机械台班产量,都可有效的对机械费加以控制。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在不影响工程总进度的前提下,对进度计划进行合理调整,以便提高主要施工机械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6.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合理安排工程工期
工期、质量和造价是工程建设的三大控制目标。对于一个工程,工程质量要求已达到规范要求,实施了严格的施工管理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在此基础上,再增加更多的资金投入,对提高质量的用途也不会很大。因此,在质量与造价的关系中,既不是质量越好,造价越高,也不是质量越差,造价越低,而是应严格按照现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高于或低于规范要求都将导致造价变化。正确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确定一套切合实际的衡量准则,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项目建设的具体目标,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体系,合理安排工程工期,势必降低工程成本。
7.加强工程变更的控制,提高索赔意识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因,常常会出现工程量、材料、施工进度等变化,导致工程费用也发生改变,因此,要加强这些变更的管理与控制。一旦发生设计变更,更要及时跟进发生变更的工程量计算、对比与原来的工程量,是否影响原来工程成本的计划、目标,如果超过时,要采取经济、技术、组织、合同等措施,确保工程成本目标、工程工期、其他费用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做好工程设计变更的有关经济、技术资料,为以后的工程结算提供有利的保障;严控现场签证管理,由于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一项经常性工作,许多工程由于现场签证的不严肃,引起工程造价失控。因此所有的现场签证必须经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代表、业主代表四方共同签字方为有效;签证内容必须与实际相符;签证的范围必须正确,切勿盲目签证。而索赔的控制也是对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手段。索赔工作是全部竣工结算的内容之一,施工单位应当重视索赔的理论和方法。加强合同管理,加强合同执行意识,提高索赔的管理水平,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结语
对于目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内容及方法远远不止上文所述,但是通过以上各方面的严格控制,从实践中可以较好地控制工程造价,有效的节约资金,能为工程竣工结算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为工程结算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获取大量的工程造价控制的数据,不断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