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现状及其进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建设现状及其进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建设现状及其进展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283-02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已从扩大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阶段,而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其中核心和关键的问题。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采取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方式。所谓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是指通过对合作企业相关岗位需求、市场环境、发展前景等进行科学评估预测,在分析学校自身所具备的性质、教学特点、硬件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资源制定教学目标,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案来组织课程结构,保证课程开发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以下将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为例展开探讨。

一、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Web应用开发》这门课程在校企合作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

(一)学校作为主体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开发在学科课程和项目课程之间摇摆不定。许多学生觉得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在实际的工作中用处不大,这实际上是单纯理论知识与岗位实际能力的脱节,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在学科课程和项目课程之间的摇摆不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①课程开发工作主要由教学专家承担。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来自高校,传统的学科体系已经深深植根于他们的思想中,即使是在课程开发时也力求体现职业教育实际的需要,但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也会使职业教育偏重学科知识,导致课程内容脱离企业岗位的需求。②课程开发是系统的,技术性很强。比如,教师是否能准确把握一门课程的核心思想,严格遵照项目课程开发的具体要求编写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在设置专业岗位强化训练时是否能对岗位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进行准确判断;项目教学时,项目设计能否覆盖需求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环节如果有一处把握不好,课程开发就无法突破原有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

2.教师缺乏对项目课程的准确认识。很多教师对项目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项目课程就是技能训练,实际上项目课程并非将理论知识排斥在外,而是理论与实践的一体。要消除教师的这种误解,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真实的项目课程案例,使教师在理解课程开发结果的层面上真正认识到项目课程的意义所在,或者通过课程专家指导和教师自主学习等途径使教师提升课程开发能力、积极投入到课程开发中去。

3.课程开发进展缓慢。课程开发是个持续性的过程,由于大多数教师都忙于自己的日常教学,教学任务繁重,就出现了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课程开发和课程编制的现象,更没有时间去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尽管有些学校对参与课程开发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但结果却是初期热情高涨,逐步深入后具体的难题使得教师的积极性逐渐减退。

(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1.企业主动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不强。高职院校以职业教育为主体,沿用的是普通高校的办学思想,采用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企业专家的岗位优势难以得到发挥,工作经验难以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另外,除了少数企业因为个体动机愿意参与课程开发,大部分企业,尤其是还不够成熟的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参与课程开发的慈善动机,企业不能从现实的合作中获得利益,使得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2.校企合作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由于缺乏校企合作的互动机制和保障机制,学校教师单方面很难与企业合作,政府也未对校企合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来调节和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持久开展。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着重效益,偏重技术,如果不能达到预想的盈利目的,企业的动力就会减弱;而学校以教育为目的,考虑的是学生的专业学习、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培养,这样就产生了利益平衡的问题,如果课程开发与企业要求脱节,不能适应企业的实际利益需求,就会造成校企合作的不畅与短期性。

二、校企合作开发的原则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校企双方总结出以下开发原则。

1.以企业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高职课程建设需由企业提出课程建设的要求和整体构想,包括课程的目标、内容、师资等方面的建设要求。课程建设以企业为主导是校企合作中以企业为中心的必然要求。在课程建设中只有以企业为主导,企业才能提出实际的要求,人才培养才可能真正满足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课程建设必须以学校教师为主要力量,因为教师更加熟悉教育心理和教育教学规律,以“双师”素质教师作为主力军,负责将企业提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要求在课程中加以实现。

2.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的,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高职教育的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企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的,这是课程建设以企业为主导的必然结论。同时,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它要担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责任,因此知识和能力的传授要遵从认知理论,教师要对企业提出的课程建设要求进行转化,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入相关的教育元素,同时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使得课程既能满足企业需求又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3.以项目课程为基本形式。高职教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效果。项目课程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项目课程能有效加强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和贴近度,整合知识、能力与素质,使得课程建设能满足上述两个原则。

三、校企合作开发的内涵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是学校、企业、课程专家和政府之间的互动。

(一)课程开发主体间的互动

1.学校和企业的互动。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过程中,企业专家面向学校专业课教师发挥咨询作用。企业专家为学校专业教师提供的咨询作用主要体现在他们能为课程开发工作提供真实的岗位内容和必备的职业能力,并为课程内容需要的工作知识和工作经验等细节问题提供咨询。

《Web应用开发》这门课程采用了校企合作共建的模式,按照分工,学院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承担整个课程设计的任务,而企业专家主要承担岗位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工作,教师与企业人员组成研发团队,在人才需求和专业调研的基础上,掌握本门课程涉及企业岗位的工作内容、现状及发展前景。对于企业专家提供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双方进行了详细讨论,确定好了工作领域与课程的对应关系。确定课程的设计思路时,在深入挖掘本门课程对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内容的基础上完成课程设计的依据、课程目标定位等内容,然后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课程的内容,包括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在学院教师与企业人员组成研发团队的基础上,以承接具体开发项目的方式,开发项目课程教学资源,包括案例、任务单、实训指导书,继而形成教材、网络课程资源,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构建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2.学校与教育课程专家的互动。课程专家是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工作的指导者,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主要工作体现在:主持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会议,运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和技术指导教师进行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以及对课程开发产品进行检验。课程专家的课程开发能力制约着课程开发工作的整体进度和质量,影响课程开发的最终成果。

3.政府与学校和企业的互动。政府与学校和企业的互动主要是指在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开发过程中,政府提供的政策指导和激励机制。

(二)保障机制

为促进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互动模式的有效运行,学院为教师建立了充分的保障机制。

1.对教师充分的赋权机制。要实现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就要赋予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利,只有让教师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决策者和实施者,他们才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课程开发工作中去。

2.对教师有力的激励机制。课程开发工作需要教师具备持久的动力和热情,只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3.对教师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的缺失或不合理会严重挫伤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学院实施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将教师课程开发的工作量、工作绩效与评先选优、职称评定、奖金发放等方面紧密结合。

通过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课程开发,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和教学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真实的实践项目,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充分接触了社会,使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训练出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为就业做好了充分准备,实现了学校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对接,也对学院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将学生在校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与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联系起来,使学生具备行业所需的职业能力,更好的胜任岗位,企业也能够招聘到合适的人才,降低了员工培训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了竞争力,因此实现了校企合作双方利益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主体及角色[J].职教论坛,2007,(8):1.

[2]柴彦辉,刘春生.论十一五期间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区域政策取向[J].职教通讯,2006,(6):12-14.

[3]曾柳宁.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11,(4):24-25.

[4]伦红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的问题[J].机械职业教育,2011.

[5]周俊.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培植路径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8.

课程建设现状及其进展范文2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现状;发展取向

当今社会正处身于充满挑战与竞争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冶的建立,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全球化加速,国际间、区域间的合作加强,广阔的空间性、快速的时效性成为社会各个方面运转和前行的特点。置身于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从思想道德的修养上、从科学文化知识的储备上、从开拓进取的作为上、从体能和技能上积极提升素质,而学校教育对于一个人的素质修养状况所起到的作用正是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仅就学校的体育教学来说,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手段。我国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坚持贯彻党和国家所规定的教育方针,坚持“健康第一冶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对学生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加强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的修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事物总是处在不停发展变化中,满足现状的结果就是停滞不前,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仍需要开拓进取,这是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必须担负起来的责任,而发展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明确现状、解放思想、积极实践。

一、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现状

体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进步的过程中,体育教学的观念、模式和方法也经历了不断优化的过程,学校体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学校教育所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首先发起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发展中国家对基础教育改革也逐渐进入探索和实践的新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基础教育所推行的改革,都着力于课程改革并体现为:第一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具备的素质;第二,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第三,课程内容更加关注学生实践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第四,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就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课程改革说来,无疑也是体现出这样的理念和特征的。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改革进程,坚持“以学生为本冶的教育理念被提起、被明确、被强化。“以学生为本冶的教育理念凸显于打破学校的“应试教育冶模式,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冶,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将“以学生为本冶的学校教育理念聚焦于学校体育,表现为突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校的体育教学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激发和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关注学生的体育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和益处,在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获得心智、体能、勇气、毅力、创新、人际关系、社会认知等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学校体育观念的解放,体育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得学校体育更加有益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因而,“以学生为本冶的学校体育观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培养体育尖子,不是游戏活动,不是可有可无,不是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循规蹈矩,不是单纯的学校体育,而是体现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和高度负责任。

二、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其一素质教育打破了学校体育曾经的“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习生活冶的狭隘指导思想,发展并明确为“终身体育冶的理念。素质教育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引领下,学校体育更加面向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更加体现出学校体育服务于学生的需要和服务于社会需要的价值。其二学校体育不再封闭办学,囿于已经形成的教学现状和经验,而是在积极借鉴他人、他地区、他国更加先进的体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总结和反思学校体育现状,分析和总结经验,促进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家庭体育的良性互动,实现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其三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浓厚,体育教学更被重视,学生更乐于接受体育,学校体育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融合,与社会体育互动,学校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彰显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活力,对学生健康、科学、文明成长文明生活发挥着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四学校体育呈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各个方面对后援人力资源的需要相契合。学校体育理论研讨活跃、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不断涌现,学校体育教学的理论积淀丰富,更加重视对发展未来学校体育理论的探讨,前瞻性研究成果不断推出。

三、学校体育教课程建设的特征

其一体育课程改革的主旨。体育教学以赋予学生“三力冶为主旨,也即:身体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实践的能力。从教材到教学方案到教学活动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评价,都为有益于学生“健壮、健美、健康冶服务,不断探索学校体育课程群的建设,将学校体育课程构建得更加富有规律性、周延性和科学性,学校体育教学教材推陈出新、师资水平不断提升。其二体育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一是突出特色,即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各高校培养目标、整体培育方案、地域特点、师资及场地器材等条件相适应;二是分类设置,形式多样,出现了必修、选修、选项、俱乐部制、课内外结合学分制等多种类型的体育课;三是授课时间安排灵活机动。另外,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还较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身体和运动基础等实际,给学生提供了更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自由选择的机会。其三课程内涵的丰富与变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原来的大纲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新的课程标准在结构体系上更加规范,正逐步向发达国家的课程标准靠拢;其次是内容的变化,具体可概括为“两个强化,一个淡化冶,即强化了目标体系和考核体系,淡化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具体安排。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方面,还更多地强调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需要、体育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感受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价值观等,尤其是淡化了竞技体育的传统体系和理念,强调了体育的教育性特征。

四、结语

学校体育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观念和能力的教育,中职学校体育作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在中职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上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的情况下,无论从中职学校体育学科建设,还是从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来说,都需要认清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所应肩负好和履行好的责任,重视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积极发展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积极提高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江南.教学反思:高分与素质并重的学习方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2]熊勃,魏争光.论学校体育发展趋势及体育教学改革[J].商洛学院学报,2006,04.

[3]黎素婴.试析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及其应对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2,07.

课程建设现状及其进展范文3

关键词:草地保护学;课程建设;南方;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186-03

草地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之一,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草地是生态环境的载体,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拥有天然草原面积3.9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1.4%,可利用草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4.26%,占世界草地的13%。草地是我国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我国为世界第二大草地资源国。此外,我国人工草地栽培面积也在迅速扩大。我国草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说明草业在我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草业在我国是新兴的产业,在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诸如草地病虫害导致的草产品质量总体不高、产量普遍偏低,而目前草地病虫害管理的方法相对单一,技术水平较低,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存在环境安全、产品安全等问题。草地保护专业人才的缺乏,影响和限制了我国草产业的快速发展。

《草地保护学》是以保护草地免受病、虫、草、鼠害等危害为目标,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研究和探索经济有效的治理技术,确保草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草业科学专业的学生未来就业主要面向饲草生产、高尔夫球场及园林绿化等领域,从事这些领域的工作,都需要了解和掌握草地病虫害的相关知识。此外,国家把“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作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而草地保护人才正是草产业、畜产品安全生产的卫士,保证草产品的安全就是保障畜产品的安全。所以,草地保护应着力服务“四大安全”,即草业生产安全、草产品质量安全、草地农业生态安全和草业贸易安全。《草地保护学》课程也应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培养胜任草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人才。

近几年,扬州大学草业科学教研室分别从《草地保护学》的教材选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开展开放式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南方《草地保护学》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与实践,获得了较好成效。

一、教材使用与建设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所以做好教材的选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选用的教材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针对性。所选用的教材必须是近几年公开出版的,获的公认的教材。因此,在选用刘长仲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草地保护学》作为课程的主要教学蓝本的基础上,将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农业植物病理学》(李洪连和徐敬友主编)、《农业昆虫学》(洪晓月和丁锦华主编)以及甘肃农业大学主编的《草原啮齿动物学》作为主要参考书开展教学。刘长仲主编的《草地保护学》资料信息全面、论述经典,且每章后都附有该章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全书最后还附有所有参考文献,全面地收集了教学内容相关的主要著作和学术论文,以便于学生查阅、学习。另一方面,适量引入《草地保护学》的新科的研成果方面的内容,去除了一些过时或陈旧的内容,做到与时俱进。课程组还收集了大量授课多媒体材料作为辅助教学材料,如录像光盘“昆虫帝国”(英国广播公司制作)、植物病害诊断方法汇总视频等,备受学生欢迎。

配套使用的实验课教材是由本课程组教师根据南方草地病虫害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验室标本资源等情况自编的,并且每年修订编写一次,始终保持着内容的针对性、新颖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

教学内容必须要适应时代需要,增加教学新内容,以避免与生产实际脱节。以往各农业高校的草业科学专业开设的课程大部分为《草原保护学》,其教学内容以天然草地、草原的病、虫、鼠害及其防治为主要内容,适宜于北方高校使用,而南方由于没有草原,且天然草地很少,且多为草山草坡,与北方草原区别甚大,如果仍然开设《草原保护学》显然不符合实际生产情况。此外,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饲草、草坪种植也成为南方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人工栽培饲草、草坪植物的病虫害等内容在南方农业高校《草地保护学》教学的内容中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且要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并逐渐形成特色教学内容。

在《草地保护学》教学内容中,除保持病虫害诊断方法等作为重点内容外,还需进一步加强综合防治及各种防治技术方面的教学,尤其是生物防治技术,由于其具有不污染环境、不易产生抗药性、对其他生物安全等特点,在当前食品安全全民关注的时代背景下,正越来越受重视。因此,这部分内容应该在教学内容体系中重点突出,并将目前世界上新的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方法充实到当前教学内容中去。为了做到这点,本课程的授课教师经常查阅参考资料,了解世界最新的植保知识、科研成果,同时和植保系的专家经常沟通、了解。在教学中,对一些典型而难防治的重大病虫害,则采取研究性教学结合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制定防治方案后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对该类病虫害的诊断和防治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一)提倡合作式教学

合作式教学是指采用教学团队(分工明确、协调统一)来组织教学,譬如不同种类的病害、昆虫、杂草等可安排不同的老师讲授。一方面教师根据学术专长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利于学生掌握与课程教学各模块相关的最新学科科研进展,使教学知识更全面、更精深;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和不同风格的老师(讲授方法不同、阅历不同、认知程度不同、科研方向不同)交流、沟通、对话,学习到多个老师身上的优点。

(二)尝试参与式教学

大学授课有3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满堂灌式教学,学生不理解只能死记硬背。第二种境界是展示型教学,即通过演示、展示等形式来配合讲授。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理解性地学习,但仍没有改变“老师站着讲、学生坐着听”的局面,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僵化。第三种境界是参与式教学,某些时候可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讲课、老师点评,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这样学生课下就会查阅相关资料、认真思考、相互讨论,能够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自学能力逐步提高。课前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小专题(譬如生理性病害的诊断、化学防治的利与弊、生物天敌的利用问题等),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每次上课安排1~2位同学做5min左右的专题小报告,老师和学生进行点评、讨论后引出新课内容。通过上台汇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得到锻炼。一些任务可分小组安排,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大学阶段学习知识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加快网络化、多媒体化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传统板书教学的拓展和补充。多媒体网络化教学能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把单调、呆板的讲解趣味化、灵活化,能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减轻教师的负担。

《草地保护学》课程内容涉及草地植物病害症状、病原物形态等,如果只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必然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课件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点,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将大量高质量的草地植物病害症状、病原物形态特征、草地主要害虫以及草地有害啮齿动物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在课件中还会穿插教学短片以及病害发生、侵染过程的FLASH,使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能更生动、直观和形象地表达给学生,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扬州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的资助下,本课程组教师将网络课程引入课堂,将《草地保护学》课程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在《草地保护学》课程网络课堂中,主要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多媒体教学课件、课程资料图库(草地植物病害图库、草地植物昆虫图、草地啮齿动物图库和草地有毒植物图库)、授课录像、电子教案、在线作业、师生交流平台、实验课程、习题题解和参考资料等内容。学生可通过网络课堂的方式自学,学习在线课件、下载授课录像和实验课教学录像、网上做作业、网上提问、网上提交作业等。授课教师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上网更新内容,并在线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四、《草地保护学》实践教学的建设

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之前,扬州大学《草地保护学》实践教学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非常滞后,实验室数量较少,实验设备不足,标本更新也严重滞后,部分校内实践基地缺乏维护,校外实践基地不稳定等;其次,实践教学模式比较陈旧:主要采取“教师讲解―标本展示―学生模仿”的方式,整个实践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简单操作、验证,缺乏参与实践的学习热情;第三,实践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各个环节没有有机结合,缺乏系统连贯性,大多数教学内容局限于《草地保护学》实验指导书中常见病虫害的辨别,学生缺乏对未知病虫害的诊断能力;其四,实践教学考核不科学:实践教学环节成绩评价没有规范的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影响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教学。

(一)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草业科学专业的班级以个人“责任田”为单位,建立起个人校内实践基地。2014年,草业科学系在扬子津校区试验田专门划出10亩试验田作为校内草业科学本科生实践基地,以班级为单位,下设5~6个生产小组,每个生产小组根据专业课程需要,结合兴趣爱好,分别建立饲草生产试验田和草坪实践试验田,自主决定种植品种。从选种、整地、播种、田间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最后收割、产量和品质测定,全部由生产小组自主完成。在生产实验中遇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具体阐述的细节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提高了实践的兴趣,而且增强了今后在学习和科研中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此外,牧草标本园、牧草(草坪草)种质资源圃等校内实践基地在开放式实践基地构建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在校内还定时借用植保系的“昆虫展览馆”“植物医院”和“病虫标本馆”等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草地保护学》课程的实践教学。

此外,联系多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草业科学系根据学校有关要求和实践基地需要,在扬州周边地区的高尔夫球场、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扬州大学后勤集团公司、安徽秋实草业、南通天马马术俱乐部、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等单位建立实践基地,并建立双方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签订合作培养计划,为草业科学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条件。

(二)加强构建网上实践教学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实践教学的网上平台,能对实验过程涉及到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操作流程等有感性认识,实现以学生自主型实验学习目标为重点,构建基于网络条件下的实验教学信息资源库。包括:本课程基本情况和教学模式介绍区;在线病虫害诊断训练;操作流程观摩模拟学习区;草地植物病虫害识别与控制观摩仿真区;师生在线互动区;其四,在线考核区。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实现模拟展示多种化学保护实验情景及化学实验问题解答,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有毒、有害的“实验”,并组织他们对实验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形成自己的研究结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严谨性。

(三)构建科学的实践课程考核方法

传统的实践课程考核多为根据学生递交的书面实践报告、实践总结给出成绩,刻板而陈旧,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抄袭他人的实践报告和总结,且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大同小异,无法拉开成绩差距。因此,构建一套与实验教学环节、课程体系调整相适应的考核方法十分必要。本课程组根据《草地保护学》实践教学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考核体系,包括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标本制作、互动式专题讨论、实验报告等,以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以及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如,随机选取鲜活的实物标本,考查学生对生产中重要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能力;每阶段实践结束后,学生以团队的形式,以多媒体等方式展示实践成果等。在以上过程中,提升学习笔记、实验报告、讨论讲座、实践成果展示等的计分比例,突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

五、结语

草地保护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影响和限制了我国草产业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为培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并能胜任草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人才,有必要加强建设《草地保护学》等主干、基础专业课程。除了提高理论教学水平,更应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不仅由于实践教学是高校本科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及思考能力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保障。扬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通过对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更是加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通过不懈努力,《草地保护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教学效果得到督导、学院、学校有关部门以及实习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韩建国.草地学[M].第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8):105.

[2]庞丹波,李生宝,潘占兵.草地害虫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4,(18):138-144.

[3]刘长仲.草地保护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7):1-3.

[4]祁芳,李岗生,崔美香.植物保护现状及农业高等教育的应对策略[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3):101-103.

[5]朱丽梅.园艺植物保护教学改革的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2005,21(2):98-100.

[6]王靖,郑喜清,路慧,朱圣杰.植物生产类专业植物保护学教学建设与改革[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9):161-164.

课程建设现状及其进展范文4

1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概念和分类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是指有利于武术课程实施与生成的各种因素与条件。其既包括形成武术课程内容的要素来源,如武术学科方面的知识、技能、经验、身体练习、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武术培养目标等方面的要素,又包括了决定武术课程内容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如武术场地、器材、武术师资等。〔2〕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定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武术课程内容资源是指满足武术课程内容所需要的思想、知识、人力、物力、时间、场地器材设备、环境等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有密切联系的武术课程外部因素。从狭义上讲,武术课程内容资源是形成武术课程内容直接因素来源,包括武术教材内容的挖掘、可转化的格斗项目、可引进的地方传统武术、可创编的武术动作等。

辞海中对“开发”词条的注解使“用垦殖、开采等方法来充分利用荒地或天然资源。”〔3〕将这一注解引申,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就是根据体育课的需要把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提炼、转化为武术课程内容的过程。这里所言的开发,是一种广义的开发,对开发的理解是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还涵盖对引进资源的适应性改造以及借助外界事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学者李林根据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构成要素把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分为知识资源、经验资源、身体练习资源以及其它等。〔3〕因此,本人认为根据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构成要素把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分为武术知识资源、武术经验资源、武术身体练习资源以及其它等。武术知识资源包括武术运动概述、武术文化与武德教育、自卫防身基本理论与方法、动作术语与图解知识、太极拳健身原理、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介绍、武术类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等内容;武术的经验资源包括武术教师和学生的武术经验,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积极意义在于拓宽了课程资源的内涵,有利于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社会生活和现实生活经验的联系,使课程真正具有生活意义和价值;武术身体练习资源包括武术类运动的踢、打、摔、拿等基本技术动作,徒手单练组合或套路,器械单练组合或套路,徒手对练组合或套路等。

2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主体

所谓主体,就是“在活动或关系中起着主要作用的人”。长期以来,由于武术教材编写者、课程专家、理论工作者等所编制、开发的文本性材料及教学用具,经常被作为学校主要的课程内容资源,所以人们也就认为他们是开发课程内容资源的主体。但是随着教育与课程理念不断更新,教育与课程实践不断发展,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己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目前理论界一般认为,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除了包括原来的课程与教材的编制者、课程专家、理论工作者外,首先应该包括最重要的主体――教师,此外还应包括学校管理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等。〔4〕

武术教师是学校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主体。这是因为:第一,武术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经验,这是武术课程活动的重要素材,其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第二,学校武术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利用、去开发,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武术教学服务。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拓宽武术教师的视野,为武术教学准备更丰富的内容,帮助教师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促进师生、同事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交流。

学生是武术课程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学生的思想、情感、经验、知识、身体状况、体能情况等都是武术课程活动中的最基本的资源;学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者,他们创造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就是武术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是教师研究的资源对象。因此,学生也是武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5〕

综上所述,在武术教学中武术教师和学生是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主体,学校管理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家长等能否成为开发主体还要受活动的内容、方式及大背景的影响。

3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原则

武术课程内容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武术课程本身的学科特性,更重要的还要考虑学校和学生的武术需求。由于武术学科具有从简到繁、从基础到提高的逻辑体系,使得课程内容的选择受学习顺序的限制,而且由于运动素材多而宽泛,使武术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特征,给学校选择适合的武术课程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武术课程内容的开发必须考虑以下问题:(1)体现武术课程的学科特点、社会需要与学生需要的统一。(2)体现武术文化知识、运动技能的传递与武术技能、情感、武德的培养。(3)体现健康价值与学生兴趣相统一。(4)体现科学性、地域性、民族性及学校的差异性。〔6〕因此,提出以下高校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原则:

3.1 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原则

武术课程内容体系应符合当前高等武术教育的改革思路、改革目标,应体现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并与新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武术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保持一致,在内容选择上体现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指导思想,内容选择与课时分配要保证重点,突出师范特点,也可以吸收融合世界其它国家、民族的格斗类项目,不断充实和更新,体现继承与发展的时代特点。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也是要受社会的道德标准、法律制度和发展趋势的限制而呈现出正反和优劣之分的。如果是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资源我们就要开发它作为正面的课程资源,反之,我们就要开发那些呈现反面特性的资源作为负面的课程资源。

教育的终极关怀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一方面,社会只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社会是人的社会,应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离开了人,社会是没有意义的;另一方面,个人的发展是任何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只有通过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才能实现。”〔7〕所以,我们要进行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有效开发就应当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身体到心灵、从知识到能力、从行为到道德、等等。

3.2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学生的知识经验是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任何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都要以学生为本作为最终的落脚点。〔8〕但是以往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错误的估计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导致所设计的武术课程内容是竞技武术进课堂。现在要求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不再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而是把它们看作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使学生成为武术课程活动的主人。

3.3 教师自主开发的原则

国家、地方、学校都应对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实施负有重任,但教师却是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最终实施者,是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实施中最关键的一环。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最终是要开发出以学生为本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所以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也是最终要通过教师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应当享有充分的自,可以根据教学实践与学生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当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进行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并在课程与教学的实施进程中,不断的调适和加工各种武术课程内容资源,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3.4 开发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在信息时代进行新课程的改革,任何一个人、一个学校或一个地区所获得的信息,所开发的可资利用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都是十分有限的,开放与资源的共享是必然的趋势。因此,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出的一切文明成果,尽可能的开发和利用一切有益于武术课程与武术教学活动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价值得到最有效的实现。

开发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过程中,不能单纯为开发而开发,要注意使开发与实际利用结合起来,使开发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通过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进入武术课堂而发挥其作用与功能。〔9〕开发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武术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利用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就是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所以,开发与利用武术课程内容资源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开发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开发的目的。

3.5 科学创新的原则

由于武术是民族传统性武术项目,为适应新时期教学的新要求,武术课程建设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打破单纯套路教学的模式,针对目前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吸收当前国内外武术科研与教学成果,吸收相关学科新知识来丰富、发展、完善武术课程内容体系。武术课程内容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和深度,并随时补充武术运动发展及教学的新知识,同时要反映当代武术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应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分析评价能力的发展。

4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李林认为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方法主要有筛选、改造、整合、拓展和总结等,各种方法在内涵、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具体的运用步骤上都是不同的,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10〕田菁认为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包括引进、改造和创编三种方法。〔11〕

本人认为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包括筛选、引进、改造、整合、创编等方法。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途径有:

4.1 引进武术精品教材,在教学中深挖教材

武术教材是学校根据武术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的教学内容,它是武术主要的内容资源之一。武术方面的教材,可谓种类繁多,做好武术精品教材的筛选、建设、规范,鼓励教师积极编写、引进和使用先进教材。为了严把教学质量关,以免劣质教材流入课堂,武术教材的使用一直按国家教育部高教司的要求,选定的是国家统编的、获奖的武术教材,并配备了相应的参考书,同时在教学中,深挖教材,对教材经行二次开发,从而保证了武术课程教学用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4.2 现有武术项目的改造

要以整体健康观为指导对现有武术项目进行改造。如简化动作技术、精简套路内容、降低难度要求和融合其它格斗技术等。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及时通报武术教学、科研动态,鼓励和扶持武术课程专任教师撰写科研论文,发扬团队协作精神,积极组织申报各级各类武术教研项目,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竞争向上的态势。同时为了适应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可以吸收融合世界其它国家、民族的格斗类项目,不断充实和更新,体现继承与发展的时代特点。

4.3 引进本地特色的传统武术

将本地特色的传统武术引入学校体育课堂,这既可以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也符合学生的特点,应通过选择、加工等方式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我国幅员辽阔,许多民间传统武术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既各有特色又有良好的健身价值,在创编中可根据实际的情况加以开发和利用。

4.4 武术套路的创编和开发

创编和开发的指导思想要体现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选编内容要体现武术类运动的文化内涵,要重视武术类运动的教育性和健身的科学性,选编内容要能充分体现武术类运动的攻防技击特点,反映武术类运动的规律和新进展;同时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兴趣爱好,动作简单实用、易学易练,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4.5 课堂教学也是开发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主要途径〔12〕

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平台。一方面,武术教师在实践中所开发的各种武术课程内容资源,都可通过武术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来检验效果、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另一方面,有些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如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开发过程具有生成性和动态性特点,需要武术教师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领悟、探究、实践才能完成。

5 结论

5.1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就是根据体育课的需要把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提炼、转化为武术课程内容的过程。

5.2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学校体育资源情况、学生武术需求与兴趣,以及教师专业能力,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进行的一个持续和动态的体育课程内容开发和利用的过程。

5.3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以学生为本、教师自主开发、开发和利用相结合和科学创新的原则。

5.4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包括筛选、引进、改造、整合、创编等方法。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途径有:引进武术精品教材,在教学中深挖教材、现有武术项目的改造、引进本地传统特色的武术、武术套路的创编和开发、课堂教学也是开发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9〕〔10〕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

〔2〕辞海.词语分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2

〔3〕陈淑奇.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6.6.

〔4〕〔11〕田菁,刘振忠,郑颐乐.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81-83.

〔5〕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6.

〔6〕张惠红.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及其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D〕.福建:福津师范大学,2006.

〔7〕孟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现状及其开发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6):70-72.

〔8〕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55.

课程建设现状及其进展范文5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合作层次;合作方式;双赢

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培养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之路。高职会计专业作为一个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充足的会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有较强的操作技能。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实际适应能力,并且在企业教育中充分地积累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技能,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然而,经调研,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进展并不顺利,合作层面、合作方式等均需进一步的深入。

一、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存在校企合作“一头热”、合作层面浅、合作效果不明显的现状。

(一)企业校企合作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了培养企业需要的适用会计人才,学校需要利用企业的真实环境、实训条件、实习基地、专业师资等,既增强会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又可减少实习实训设备上的投入,还可以优化专业师资结构。此外,企业还可以为学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为教师实践锻炼提供支持,为学生就业提供指导与帮助。因此学校有与企业合作的强烈愿望。但在实际中,多数企业认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学校的事,与企业关系不大,即使不通过合作方式,企业同样可以招聘到所需人才,校企合作兴趣不大;再加之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学生在企业实习、学习不能够给企业创造相应的经济效益,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因此许多企业不愿意与学校开展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此外,会计工作涉及企业财务秘密、商业秘密、涉及钱、物等财产安全,从保密的角度企业也不愿意安排学生进行适应性实习。企业校企合作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是“一头热”。

(二)校企合作层面浅,合作效果不明显

目前,所有高职院校都在开展校企合作,大都是在学生实习就业方面的合作,很少涉及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合作停留在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等操作层面,校企合作并没有真正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得以实施。实习期间企业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责任,在校企合作中只起到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的作用,使合作形式表面化。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许多企业的实习安排流于形式的讲座、观摩,或拿出部分会计凭证、账簿让学生翻看,而不是让学生动手处理经济业务。这样一来,学生很难领会真正的会计部门运转流程、业务水平很难提高,这与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目的就相去甚远了。

二、深化校企合作的措施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石。为保障高职会计专业人才有效培养,必须深化校企合作。笔者认为,校企合作需从合作层面和合作方式上深入探究,要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共赢。

(一)校企合作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共同分析岗位任职要求,教学活动设计在满足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企业实际要求,从前期调研分析到方案编制再到审核定稿,合作企业都全过程参与。2.共同开发课程体系高职课程开发要遵行“能力为本,知识够用”的原则,而能力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来进行。在课程开发中,如何把握教材知识“必需、够用”,如何体现一定工作岗位的职业标准的需求,必须依靠行业、企业参与指导。课程开发离不开企业、行业的合作,高职院校应以开放的姿态向行业、企业取经,推进校企共建课程。高职会计专业应主动走向社会,校企合作共建课程,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到课程开发的全过程,包括进行会计岗位需求分析、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设置、课程实施保障等各个环节。3.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使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达到多赢。对学校来说,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设备和场地,改善办学条件;可利用基地的资源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培养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人才。对于企业,通过合作企业获得优质的人力资源;可以与学校优势互补,合作开展技术开发、流程再造以及员工培训;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应按“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思路进行建设。4.共同组建双师团队学校聘请行业优秀财务专家、企业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为技能名师或企业兼职教师,公司聘请学校的教师作管理顾问、培训讲师,校企共同打造双师教学团队。专任教师不仅培养在校学生,还要到企业对其员工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同时,企业兼职教师在企业从事生产活动,还要参与专业教学活动,负责教学工作以及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实习指导。5.共同推进学生就业为保证会计专业学生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学生从进校到毕业就业的各环节双方共同参与。新生入校时安排到企业参观,了解企业概况、企业文化和岗位工作,通过参与简单工作体验,使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有一个初步认识,为择业和就业做好心理准备。校内学习期间安排来自企业的兼职老师组织教学,将企业的先进生产、管理、服务的经验与案例引入教学中,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更加贴近,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校内仿真实训期间,聘请企业财务人员为实习指导老师,将会计岗位工作流程与实际操作带到学生实训中来,校内实训与实际工作对接,有利学生零距离就业。校外实习期间,由企业财务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扩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学生就业季节,校企共同举办企业招聘会,学生在企业、岗位和地域等方面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充分保证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创新校企合作方式

顶岗实训是当前校企合作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为保证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有效运行,还需要创新校企合作的方式,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校内仿真”式。指学校通过从各合作单位获得真账实习资料,经过一定处理,将真实业务转化为实训内容,按财务工作流程与方法组织实训,操作全过程仿真。2.“培训合作”式。合作单位按照自己的人才标准来培训学生,以满足自己选拔人才的需要,学生通过培训增加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从而增强其就业能力。与一般用人单位可采用这种方式。3.“来料加工”式。指学校与合作单位合作,由合作单位承接业务,学校完成业务。与会计事事务所可采取这种方式,由会计师事务联系的业务,学校承接,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业务,并实现实训目的。4.“筑巢引凤”式。由学校出场地、设备,合作单位来校设点办公,提供相关业务由单位业务人员指导学生开展业务处理和业务操作,学生在服务的同时达到实训目的,与记账公司可采用这种方式。5.“校办工厂”式。由学校申请成立校办公司,如设立财税咨询公司,对外开展记账,财税咨询、审计等业务,对内有计划安排学生实践,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企业的会计工作,亲自动手实战,训练学生会计职业经验。

(三)建立合作长效机制

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教育理念、价值取向的不同,在合作中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为保障校企合作规格有序进行,双方必须建立科学的运行与管理机制,建立合作长效机制。建立地方政府长效激励机制。争取地方政府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给予校企合作企业优惠政策,强化财政扶持、强化用地保障、实行地方税收优惠等建立吸引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建立行业督导机制。发挥会计行业(协会)中间纽带作用,指引与督导校企合作的深入进行。建立校企合作管理评价机制。建立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师资培训考核与评价机制,建制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吴兆方,陈光曙.高等职业教育“两高一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杜国用,隋冰加.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中国市场,2014(09).

课程建设现状及其进展范文6

关键词: 生物技术专业 目标定位 教学改革 综合院校

21世纪生物产业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近年来,高等院校尤其综合性大学纷纷设置生物技术专业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生物产业人才的需求,但是,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着明显的“生源需求导向”,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是“模糊的复合型”,在教学上倾向于重理论轻实践。上述问题的存在制约了生物技术专业整体的建设与发展。尤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目标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综合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教学改革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1.综合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目标

近年来,我国综合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在教学上更多地沿袭了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始终未能彻底摆脱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成为传统本科教育的“翻版”。因此,积极探索符合综合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1.1课程体系开发的思路和目标

课程体系建设中,要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广知识、强实践”的培养目标,向“多元整合型”方向发展,形成一种“多元整合”的课程观。主要改革思路是:注重生物技术与产业化管理相结合,增强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要改变传统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方式,开设以上游应用技术为背景的模块化专业课程,如生物制药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药物等;同时,增设以“下游工程”为背景的营销、物流、管理等经济管理类模块化专业课程。模块化专业课程的设置,能够让学生以行业需要为主线,将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构建相对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另外,还需开设关于生物技术前沿的讲座及与生物技术相关的法规、知识产权等弹性化课程,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生物技术及其相关产业管理的需要。

1.2实践教学建设的思路和目标

要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路,使生物技术教育向实践应用方向发展,实践教学建设就要紧紧围绕生物技术产业对“双料人才”培养的要求,按照认知实习模块、基本技能训练模块、技能强化综合训练三个模块的特点,构建由实验实习、专业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系列所组成的新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具体可重点考虑以下实践教学环节:(1)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分析检测;(2)生物技术应用性科学试验与技术推广工作;(3)生物技术产品的市场调查及前景预测;(4)生物技术产品的营销和物流管理;(5)生物技术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信息与技术资源管理与质量管理,等等。

1.3注重教师综合能力发展和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引导作用,专业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首先是学生将来从事本专业岗位的“榜样”,然后才是教育者,而只有“复合型”教师才能够胜任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工作。学校应该重视专业教师的全面发展,努力加强“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加教师“岗位”技术培训和进修,保证知识技能的不断更新;鼓励教师参加与岗位相对应的技术等级和技术水平考试;鼓励教师参与应用型课题的开发与研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复合型”队伍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校应把“复合型”师资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教师自己也要抛弃过去的简单理论教学的短期行为,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理论和应用的结合。这样教学才能有特色,教育质量才能有保证,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才是综合院校生物技术专业长远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2.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2.1人才层次定位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有层次和类别之分的。传统学科型教育在人才层次定位方面有自身的特点,学科型高等教育以学科建设和发展作为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培养目标突出“学术型”人才层次。但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这一目标要有改变,要以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围绕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展专业教学建设,培养目标突出“理论﹢应用型”人才层次。综合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时展的要求,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综合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层次定位应立足于培养高素质的理论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既不同于研究生阶段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又不同于高等、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操作型”人才。对于有兴趣、能力,愿意以后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相关工作的学生,要培养他们成为“学术型”人才,除了具备理论应用型专门人才知识体系,还要把握生物技术研究前沿和总体进展。

2.2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定位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重研究、轻应用”,不能形成“科研—商业化”的良性循环[1]。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大多不懂生物技术,同时专业的“学术型”人才又不懂市场开发。据权威人士估计,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中,“上游开发”仅比国际水平落后3—5年,而“下游工程”却至少相差15年以上[2]。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大批既熟悉生物科技知识,又熟悉产业化诸多环节的复合型“双料人才”。因此,学生在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还应学习法律、企业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工商管理专业类的知识,让在校学生具有复合型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综合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素质能力定位的依据是人才层次的定位。为了适应“上下游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广博的知识素质、较强的能力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了解、掌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外语、计算机、法律、管理和经济应用文写作基础;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3职业取向定位

有些综合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职业定位只针对某一单独的岗位,例如食品发酵领域。随着社会人才总量的不断增加,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为高层次生产或管理人员;对于一线操作任务,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企业多由高职或中职生来完成,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有限[5]。因此,职业取向定位的狭窄性,给学生的就业方向造成了一定的模糊性:在生物技能工作岗位竞争不过高职生和研究生,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岗位又没有明显优势。为了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就业灵活度,职业取向定位必须有明确的行业依托,即根据行业特点和要求,针对相关岗位确定职业岗位,例如,可以与农业、食品、药品、发酵、园艺、环保等行业或领域相结合。这种面向职业岗位的人才定位,既可避免人才培养目标上的“模糊不清”及“重理论带来的不适用”等不足,又能够培养出真正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并能够让学生以行业需要为主线,将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构建相对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另外,还需开设与生物技术相关的法规、知识产权等弹性化课程,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生物技术产业管理的需要。

3.南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教学改革的实践

南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自设立以来,经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通过不断探索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深化教学改革,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走向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现已成为定位较准确、特色较鲜明的专业。

3.1培养目标

根据对南通市,以及长三角地区的生物技术及相关行业人才需求情况调研,结合我校的专业优势和条件,我们对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层次、知识结构、素质能力和职业取向等方面都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具体而言,我校目前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符合南通市,以及长三角地区生物技术及相关产业需要、具备基本从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现代生化技术及产业化科学原理、工艺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化工、生物发酵、生物制药、药物分析、环境治理及保护、食品加工及制造等相关领域从事开发、生产、检测、营销、运输、仓储、配送、管理或科研辅助等工作的理论应用型专门人才。近年来,我校生物技术专业总体质量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从业单位反响良好,初步树立了生物技术专业在本行业中的名声。

3.2教学改革实践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既要考虑知识的衔接及其先后程序,又要符合教学规律、循序渐进规律、因材施教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既要通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实践实习的改革,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质量的专兼结合、校企互通的能工巧匠型教学团队。

3.2.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体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要尊重学生基本学习权益,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分成三大部分:职业基本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其中,专业拓展课程是我们今后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在专业拓展课程的设置上,结合我校为综合性院校的优势,我们鼓励学生选修以企业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概论和经济法等经济专业为主的其他学院的课程,或要求辅修取得这些与生物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的第二学位,完善生物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的知识体系。

3.2.2实践教学改革

目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明显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倾向。为此,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在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的同时,从实验的内容、方法和管理改革入手,强化实验的考核、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首先,增加投入,改善实践条件。尤其近几年来,我们利用生物学作为学校申博的支撑学科优势,积极争取国家和学校资金,来改善生物技术实验室的设备。我校现有的生物技术专业实验室存设备齐全,基本能够满足与生物科学相关实践实验教学的需要。

其次,借助外部资源,实行资源共享。生物技术专业属于高投入专业,实验设备等各项投资大,尤其是代表上游生物技术发展的基因工程领域学科的实验仪器特别昂贵,在现有办学体制下,对于一个地方教学研究型高等院校,短期内通过筹资方式解决实验室经费不足问题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在仪器购置和实验课程的设置方面并没有简单照搬研究型院校的实验室建设模式,而是整合学校内部及外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例如,有些大型精密仪器使用就是借助医学院实验室;与生物技术相关工程设备借助机械学院,借助校企合作平台,采用“共建共管共用”的运行机制,不断开辟新的校外实训基地并长效运作,现在我们已经与南通百奥制药有限公司,南通伊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海门联海生物和江苏赛奥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最后,合理调整实践教学计划。综合院校生物技术专业重点应突出理论应用技能培养,达到这一目的,应保证有一定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并能在生产实践中得以应用。为此,我们建立了实践见习,科研导师,毕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大二就开始,通过前一年年在校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适时到实践实习基地进行短期训练,大三时学生在前两年学校理论学习基础上,选择导师,参加导师的科研工作。在辅助导师的科研工作中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对生物技术专业的兴趣。大四的毕业实践,是我们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师提供研究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毕业论文研究课题,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大大提高了毕业实践的效率。在长达半年多的实践中,学生切实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这些实践练习,有效缩短了由学生转化为职业人的时间,使我校毕业生大多能较快进入状态,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4.展望

近年来,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上很多重大成果的出现,都与生物技术密切相关。国内的生物技术产业也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起飞阶段,要使科研成果以最快的速度转换为生产力,我国迫切需要大批既熟悉生物科技知识,又熟悉产业化诸多环节的复合型人才。虽然我国生命科学学科目前每年有四五万名毕业生,但是由于生物学科仍然采用传统意义的学科分科和专业分支,教育模式和知识结构并没有相应更新。“下游工程人才”培养的缺位,已成为制约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这就要求综合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应重新审视和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改革,让在校学生能够向复合型人才靠拢,以便更好地适应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对新类型、新能力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