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范文1
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医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01
随着各大医院医疗设备数量的迅速增长,医院原有的设备管理系统和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医疗工作的需求,医疗设备人员的工作内容已不是维修和维护那么简单。医疗设备系统应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建立一系列的信息化设备管理系统,实现设备修护申请、维修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设备检测等进行统计,为设备管理提出更科学的方案,同时也能对设备管理人员作出正确的评价。
一、医疗设备管理现状
(一)设备使用和维护监管力度不够
一些医院的医疗设备因长期搁置不用,而存在严重的锈蚀,污垢长期沉积在表面。一些小型的医疗设备,医疗人员使用过程中,不注意轻拿轻放,使用完没有及时放回原位,而是随意丢掷,使得医疗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存在安全隐患,减少了使用寿命,这些问题主要是设备管理人员工作中没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缺乏责任心。
(二)设备采购机制不完善
医院都考虑到了医疗设备对医疗事业发展的有极大的帮助,就开始大量采购,但缺乏完善的采购制度,医院各部门与采购部门人员缺乏沟通,就会造成采购过程中的随意性增大,盲目引进各种设备,甚至重复购置,不仅浪费了财力,重复购置的医疗器材长期搁置不用,也没有及时进行维护,导致器材长期搁置,不能投入到正常的医疗工作中。
(三)设备管理人员的缺乏和能力有限
在我国的医院中,有许多中小型医院,并没有完整的医疗设备管理人员,设备的日常维护只是由维修工和保安进行,没有专业的维修队伍。有的医院虽然有专门的设备管理人员,但管理人员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对医疗器材性能和维护方法不了解,维护时会对设备的性能造成危害,也没有强烈的责任感,满足不了对设备管理工作的需求。
(四)医疗设备更新滞后和忽视报废设备的管理
有时医院为了俭省成本,较少医院开支,对一些需要更新替换的设备仍是继续使用比较落后的设备,虽然也能使用,但其性能落后、技术存在偏差,不能为患者提供一个准确的诊断结果,限制医院的发展。而对于那些报废的医疗设备,就弃之不管,没有专门人员进行统计管理,就被丢弃在仓库,当做废品卖掉,比如那些一次性输液管和针头,直接当做垃圾扔掉,就会给一些黑心商造成可趁之机,二次消毒继续贩卖,给人们群众的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
二、医院管理中的医疗设备管理策略
(一)建立严格完善的设备管理方案
设备管理机构应制定设备维护方法和管理制度。设立一个设备维修档案,主要记录设备出现的故障问题、维修人员名单、维修时间、维修结果、维修费用等。再设立一个设备购置和使用情况档案,记录设备的购置时间,使用时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情况及更换零件的情况,这些档案都要归入档案,然后定期进行一次总结,总结结果要另行记载子啊档案中装档保存。
(二)建立科学完善的采购制度
医院要建立专门的采购机制,有专门人员进行采购工作,要求采购人员要及时与各部门的领导沟通协调,确定采购项目,然后制定采购计划,写一份采购申请书,得到医院审批。再有采购人员进行市场调查,进行性价比对比,必要时可以采取医疗设备竞标,确定性价比比较高的厂家。这样不仅可以规范医疗采购的进程,还可以增强医疗设备的实用性、经济性,做出科学合理的采购。
(三)及时更新医疗设备,加强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
制定严格的设备报废程序,首先要对报废的器材提出书面申请,待设备管理人员认真检查,做出一份书面报告,这些资料装入档案后,才能进行报废处理。其次对于已经报废的器材,要进行二次检查,对于器材设备上,还可以继续使用的零部件进行拆卸,重复使用有价值的零件。
(四)完善医疗设备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
国家和各级卫生部门,应设置相关的医疗卫生机构,制定出医学设备管理方法的规章制度,用法律的权威来规范医院医疗设备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医疗设备的正确高效地使用。不仅要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国家和各级卫生部门,尤其是医院有关部门,应把规章制度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保证制度能够贯彻执行在具体的工作中,要不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检测,对管理设备不合格的,要依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惩戒。
(五)制定一系列的医疗设备人员的考核方法,从而规范他们的行为
首先,对各类医疗设备基本操作方式的考核,对于医生、护士和设备管理人员都要进行操作考核,严格操作规章,采取理论和实操两种考核方法,评委进行打分,对于不合格的,要进行培训。其次,对医疗设备维护的考核,将医疗设备基本维修和保养方式作为主要考题,如对设备档案的记载、设备线路检修、外观检测、内部保养等这些知识。最后对设备在使用中的突况进行考核,如在使用中突然出现不运作,使用中突然坏掉等等这些突发状况,要进行严格的考核,这些情况在实际的医疗工作中都会出现,不能及时处理就会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必须进行考核。考核后的成绩将进入医疗工作者每季度或每年的考核最终成绩,以此来提高他们对医疗设备的重视度。
三、结语
随着医院各种医疗设备的增多,如何维护和维修医疗设备,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成为设备管理人员的一大难题,对设备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设备管理工作高效顺利地进行,满足患者对设备的医疗服务需求,满足医疗工作上的需求,对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鲁闽.医疗设备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5):84-86.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范文2
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困境
出路在现代化医院中,医疗设备是医疗、教学、科研的基础条件,是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也是彰显医院实力和影响力的手段之一。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级、各类医院的医疗设备总资产约占医院总资产的50%以上,一些超大规模的三甲医院的设备甚至占到全院总资产的70%~80%,并仍有上升的趋势[1]。然而在绝大数医院,尤其是省级以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和后勤混为一谈,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医疗技术直接挂钩的医疗设备管理几乎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既不得发挥临床医学工程的指导作用,又不得忽视本身与临床医疗安全与质量的重要关联。本文将综合多家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实践经验,探讨医疗设备管理的“困境之解”,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
1.医疗设备管理之“困”
1.1高素质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稀缺
在强调“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今天,医疗设备管理部门高素质专业人员的严重匮乏,是造成其困境的原因之首。多数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部门的领导均为从临床一线下来的医生或护士担任,尽管他们拥有丰富的设备使用经验.却缺乏专业的医疗设备管理知识,对当前医疗设备管理的法规政策理解不当,无法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不同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更不懂突发状况下设备故障的紧急修复。除此之外,高素质的专业维修人员同样稀缺。目前,各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人员普遍专业素养较低,多为普通电工或机械维修工出身,仅能对心电监护仪、注射泵等设备的简单故障进行维修。一旦故障复杂或是设备更加高精尖,比如检验设备、影像设备等,轻则简单粗暴地更换整个故障模块,重则全权交设备厂家处理。更有些地方医院则完全没有专业维修人员,对于心电监护仪等较小型的故障设备,如果厂家维修报价过高而无法接受,则直接弃置报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这种“有故障不会修”和“高价外请修设备”的现象进一步导致了临床医务人员对本院设备管理部门的轻视,更加阻碍了医疗设备管理部门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1.2严重疏忽设备的维护保养
多数医院的医疗设备只有在需要使用时才被想起,闲置时几乎是束之高阁。灰尘满布、锈迹斑斑的设备屡见不鲜。以除颤仪为例,平时使用率极低,但作为急救类设备,理应每日检查、充电、定期维护保养,而因管理上的忽视导致突发抢救时除颤仪没电无法正常使用的事件已在不少医院发生,依旧未能对管理部门及临床设备使用人员形成警醒。另一方面,医疗设备“能工作就不重视”的思想几乎贯彻医院管理人员及临床设备使用人员。有些医疗设备超负荷使用,个别设备甚至一天不间断运行,但相应的维护保养完全没有跟上,因而从客观上提高了故障率[2]。有些医院尽管安排了定期的维护保养计划,但限于维修人员水平较低和检测仪器缺乏,维护保养也几乎是流于形式,无法对设备的性能进行精确的检测。
1.3缺乏清晰的设备效益分析
多数医院的医疗设备效益分析仅停留在表面,单纯地以设备使用成本和收入作为判断其效益的标准,且没有将效益分析的数据作为采购设备的参考依据。事实上,设备效益还应考虑当年该设备使用科室的患者人次、手术台次、该科室整体效益等,比如在新出炉的“二胎”政策下,产科和新生儿科设备效益倍增是必然的;又或者当地其他医院某项技术水平提高,成为大量患者的首选,直接导致本院相应科室效益下降,其设备效益则不言而喻了。
2.医疗设备管理改善之策
2.1引进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提出引进高素质的设备管理和维修专业人才是必须的,但这不可能一蹴而就,医院也不可能立即大量引进。所以在一段时间内,高精尖的设备依然需要厂家来维修。那么,提高现有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的水平则是重中之重。第一,要充分调动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自我提高的积极性,积极主动的去提高专业知识,在科室内部定期组织业务学习,讨论遇到的问题和经验[3]。第二,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有序地安排人员外出参加相应的技术培训,逐步提高专业技能。第三,在购进设备时,可以要求厂家除了对临床设备使用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外,还必须对设备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维护、维修的培训。
2.2制度化强制保障设备维护保养
制度是保障医疗设备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准则。制定可行、完善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详尽计划每一类设备的维护保养安排,尽可能地配置设备性能检测仪器,有序地周期化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为设备故障做好预防。如在检测维护后及时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零配件,既保障了设备运行安全,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避免因设备故障而造成了经济损失等。同时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和设备使用科室安排专人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奖优罚劣,不走过场,将设备维护工作落到实处[4]。
2.3多部门联合推进设备效益分析
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应在每年1月份对上一年度的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该设备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此之前可先明确该年度需要进行效益分析的设备,应包括单价5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近三年新购进的单价10万元以上的设备。要求财务科、信息科以及设备使用科室配合提供相关数据,根据设备购进成本、人力成本、耗材费、折旧费、维修费、设备检查收入等进行评估计算[5]。另外,还需结合该设备使用科室的设备检查人次、手术台次等与上一周期的效益进行比较。要求设备效益较差的使用科室需提出整改措施,在下一年度改善设备的使用情况,提高设备效益,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可追踪其整改落实情况,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保障设备效益。而对于部分医院必须配备、确实使用率低下的设备,则可以仅考虑其社会效益。每年的设备效益分析数据,将为医院每年采购设备产生指导性作用,有助于科学化进行设备管理,增加医院整体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3.结语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范文3
根据国家公布的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的相关要求,同时新《医院财务制度》已于2012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其提出了新的目的和改革方向,以便更好地实现对医院的管理。为促成两者的紧密结合,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做出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医疗改革的大背景。笔者基于此提出对医院医疗设备内部控制完善的措施。
一、加强医疗设备的投资控制
医院高效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服务等各项工作离不开医疗设备的参与,医院医疗设备不仅为人民身体健康和发展卫生事业提供了基础保障,而且还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以及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为进一步推进医院的发展与强大,确保实现投资效益价值最大化,需要医院管理部门不断加强对医疗设备投资效益的审计评价和分析。现行医院常用设备投资立项审计评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审阅法和比较评估法。其设备投资立项审计评估的内容包括医院设备的医疗市场需求、技术水平状况、人员配套情况、资金来源安排以及设备的盈利预测,以此实现对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立项、预算、调整、审批以及执行等环节的有效控制。
二、对医院医疗设备的招标采购全程控制
有效的监督管理对于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内部控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的招标采购全程监督是治理医院商业贿赂的重要手段,基于医院设备的进购和管理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工作,其过程涉及到巨大的资金支出,若处理不好势必会给我国医院部门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不断加强对医院医疗设备的招标采购全程监督,其监督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医院是否全面深入地开展政府采购及招投标工作;第二,采购招标范围和规模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第三,是否在公开信息渠道公告;第四,相关技术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第五,评价过程是否具有公开性、公正性以及公平性。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以上几方面内容的全程监督,将有助于有效节约资金、树立社会正气,维护医院的形象和声誉,进而推进我国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对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进行效益控制
一般情况下,我国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审计分析方法包括:一是投资回收期法,是指医院根据收回医疗设备成本所需要的时间来进行的经济效益分析法;二是投资回收率法,是指医院医疗设备每年获得的净收入与投资总额的比例。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医院医疗设备的不断增多,其医疗设备使用不均衡现象日益突出。因此,这就需要我国医院构建起医疗设备调配中心,实现对医院医疗设备的统一管理,同时,医疗设备消耗材料使用状况也是我国现行医院迫切解决关注的问题之一,所以,医院部门应不断提高医疗设备材料的利用率,立足于患者安全性和治疗有效性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降低医疗设备材料的消耗成本。
四、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及处置控制
维修是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医院医疗设备而言,其维修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使用科室、设备名称、序列号、故障发生现象、故障部位、故障发生的时间、故障原因、排除故障的方法、所更换的零部件、维修单位、维修工程师以及维修所花费的费用等。因此,医院部门应定期的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医疗设备检修,通过对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和跟踪性维修,力求达到合理、高效以及经济的维修目的。另一方面是医院医疗设备处置内部控制,其控制内容主要包含五部分,即制度控制、申请控制、评估鉴定控制、审批控制以及报废管理控制等。实现以上五部分控制时,应切实保障严格遵循公平、公正以及公开性原则,进而保障各项工作得以有效控制。
五、医疗设备的成本管理控制
医院医疗设备的成本管理控制审计是一项重要的过程,首先要求医院建立起健全的医疗设备成本核算制度,并不断完善现行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其次是进一步明确医疗设备成本核算目标,加强其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充分发挥医疗设备成本管理应有的职能;最后是实行医院医疗成本核算过程中,注重将其与成本效益直接挂钩,进而实现医院医疗设备治疗效果价值最大化和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范文4
关键词:医疗设备;技术档案管理;管理水平;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不仅要承担救死扶伤等社会责任,还要考虑医院在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医学科学作为一门非常强大的应用技术科学,它不仅取决于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思维判断,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医疗设备的条件和测试性能。医疗设备科学化管理是现代医院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标志,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对医疗任务的顺利进行和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1-2]。
1 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分析
1.1医疗设备的盲目购置 购买医疗设备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更加缺乏必要的效益分析。由于医院的某些部门负责人缺乏责任感或受到利益的诱惑,就比较热衷设备的购买,既没有进行必要的科学论证,又没有对医院效益情况进行分析,就匆匆进入采购环节,导致购进的多数医疗设备出现闲置、效率低、质量劣质等问题,最终造成医院资金上一笔大浪费。
1.2健全管理制度的缺乏 目前,很多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仍然处在不规范模式下,缺乏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购买的新设备出现使用脱节。设备使用和设备管理的不当,造成这些设备出现损坏、闲置、丢弃等现象,使国有资产受到很严重的损失;另外,没有一套完整的建账手续,设备购进后没有及时的入账,设备报废后又没有及时的将其进行销账,再加上工作人员的不负责,出现长期不对帐的情况,造成帐实不符,以至于出现医院财务报表的内容严重失真。
2 医疗设备管理的主要范围
2.1制定合理的购置计划 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的现状,医院应该对那些有必要购买的医疗设备在机器类型、使用条件、安装环境、经济效益和售后维修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避免购进的医疗设备出现闲置和质量上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
2.2预防性的保养维修 医疗设备在发生故障之前,就应该进行检查维护,将设备故障消除于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在设备使用的全过程进行预防性的保养和维修,可减少设备故障,延长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维修费用。除此之外,还应制定详细的医疗设备的保养计划,按计划严格做好设备的外罩、机架、人机界面、电源系统、信号数据传输和信号转换、机电控制及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维护保养工作。
2.3加强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淘汰报废工作 贵重的医疗设备要安排专人保管,大型和精密仪器也应由专人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因人为使用和保管不当所造成的严重损失,要追其责任,并要求赔偿,以达到加强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责任心。医院要参照医疗设备的真实的经济寿命、技术寿命及使用寿命做好仪器的淘汰、报废工作,并及时购买新的医疗设备,以保障医院的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3 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性
3.1医疗设备保养及维修,技术水平的提高 首先,医院的高层领导要重视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要重视设备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尽可能的支持他们的工作,为其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作为医疗设备的维修人员要具有强大的责任心,维修人员的工作态度将直接影响着设备管理和维修的效果,加强医院维修技术员工的自身修养和思想教育,不仅可以降低设备仪器的故障发生率、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设备使用率,还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效率,减少维修时间和维修费用,从而有利于医院的增收节支。其次,维修队伍需要保障维修人员的稳定、需要合理的人才结构,这样有利于在维修中不断积累经验,在维修工作中,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医院要不定期组织维修人员外出进修,多参加一些培训、技术交流的讲座,力争培养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强大维修队伍,以保障医疗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最后,由于医疗设备维护工作的特殊性,不仅要求维修人员具有快速维修和熟练精准的技能,还必须保证能够随叫随到,因此维修人员要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要有克服工作中遇到所有困难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及时有效的完成医疗设备的各项检查维修工作。
3.2加强医疗设备使用率的管理 医疗设备的使用率是衡量仪器效能的重要标准,加强医疗设备的使用率管理是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加强医疗设备的使用率管理,可减少设备资金的占用比例,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更是医院仪器管理的最终目的。
医疗设备使用率计算方法如下:①按照设备实际使用时数加以计算,计算公式为:使用率=设备使用小时/设备核定小时×100%。②按照设备使用次数计算得出:S=(X1+X2+X3+..+Xn)/Tn,其中时间用Tn表示,月或周的使用次数是:X1..Xn,S则代表了使用平均数值,计算公式为:使用率=设备使用平均次数/设备核定次数×100%。
4 科学化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医疗设备的管理既可以理解为物的管理,也可以理解为人的管理,因此,调动医院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才是关键。首先,医院领导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管理和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贯彻全局工作和深化医院卫生改革的重要服务模式。树立管理先就要先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要深入到医疗设备使用和维修部门,及时了解真实情况,做好职责内的监督和检查;做好下属各部门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和现代医疗水平的发展,进行科学化管理,以保障医院建设更好的发展。
5 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措施
5.1编制相应的医疗设备购买计划。应当根据医院的整体发展和现状需求,既要考虑重点专科,又要兼顾到全面,结合医疗资源有限的特点,做到医疗设备的专管共用;做到合理的医疗资源的共享。另外,要考虑新购进的医疗设备的技术含量、先进程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对其进行合理控制,杜绝医疗设备的资源浪费。进行医疗设备采购计划的合理编制,对那些小型医疗设备的采购计划,经使用科申报给设备科,再经设备科的工作人员进行研究论证通过以后就可以进入购买环节。那些单价在5000元以下的医疗设备只需要设备科科长进行审批,而超出5000元的医疗设备必须经过设备科审核同意后,再由相关院领导审批,这样做可以防止医疗设备的盲目购置,避免不必要的购买设备带来的资金浪费。
5.2建立一套完整的医疗设备资产管理制度。具体做法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帐、物、卡并进行电脑式的管理,一式两份,分别交由设备科和使用科,对需要新购置的设备,要进行详细的资产评估和账务登记,做好每台设备仪器的生产厂家、型号、出厂编号、设备价格、设备编号、设备使用科室及购置时间,要做好全院的帐、物、卡至少每年认真核对一次的工作。
5.3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对医院的贵重或大型精密仪器需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具体内容包括:订货合同、提货单据、验收记录、产品说明书、安装和使用技术要求、检验报告、使用操作、操作规程、维护检修等有关资料。建立一式两份的技术档案管理卡,其中的"正本"存入设备管理部门的档案进行保管。专职维修人员拥有"副本"的保管权,用于设备仪器使用特征和维护检修的记录工作。设备维修记录有两种管理登记形式:一种是"维修副本"由专职维修人员进行管理;另一种将随"贵重精密仪器使用及维护检修"记录手册,由设备仪器保养的专人负责,用于记录设备仪器的交接使用以及定期维护检修[3-4]。
综上所述,医疗设备管理既艰辛,责任又重大,怎样将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做到位,直接关系到医院顺利发展,同时,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医疗设备技术不断的提升,促使医疗设备管理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做好医疗设备科学化管理工作,可充分发挥其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能够为医院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以达到提高医院整体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晓卿,李晖,梁明宏.加强医院计量器具档案管理势在必行[J].医学计量,2008,29(6):104.
[2]崔骊,崔亮,黄韬,等.建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保障医疗设备安全[J].中国医学装备,2011,9.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范文5
【摘要】医疗器械在医院中属于重要的设备财产,而且是意料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因此管理的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问题。在当前,许多医院在对于医疗器械设备的管理上总是有着一些疏忽,特别是在基层,那些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管理,更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笔者结合当前对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简要论述了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医疗管理 医疗设备管理 处理方法
作为医生,除了有精湛的医术之外,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是提高对疾病诊断率和治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医疗设备是开展医疗、教学、科研的必备条件,是提高诊疗水平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医疗设备对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和治愈率、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医院领导的重视。
而纵观当前的许多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的管理却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那些基层的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监管还处在一种不规范的状态中。在基层除乡镇卫生院有部分“B”超、X光机、红外线冷凝仪、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等常用器械外,几乎再没有什么大型的医疗器械。在乡、村医疗机构中使用最普遍的是一次性医疗器械中的注射器与输液器,因此,在基层医疗器械监管工作中,如何做好对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监管,避免和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维护人民身体健康,是摆在药监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结合自己的经历,简要分析了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医疗设备的采购都需要有严格的要求和规范性,因此选择好的厂家,就等于是选择了一种保障。而当前的许多医院,在采购医疗设备上边,存在着许多问题。大部分的基层医疗机构所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都是在不同的药品批发企业及医疗器械采购站之类的地方采购,这些经营企业对批发数量较少的采购者,找各种理由不提供有关资质证明,这种现象造成了药监部门在日常监督中对其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的供货渠道的合法性和产品的合格性无法准确判断。
除了采购上的问题之外,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针对那些一次性的医疗器械的销毁上边,许多基层医疗机构对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只是倒入垃圾堆或河流中,或是销售给一些非法收购人员,有的个别村卫生室甚至对一次性注射器消毒后重新使用等等,这些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这种二次污染是很危险的,让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收到了很严重的威胁。
再次,就是医护人员对医疗器械的管理知识上的匮乏。许多医务人员 许多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使用缺乏科学性,没有一点一次性医疗器械是无菌消毒器械,应按无菌要求操作的概念。在对一次性医疗器械的储存上,基层医疗机构把一次性医疗器械随意放置,造成一些一次性医疗器械外包装破损,使一些注射器、输液器严重受污染。
二、造成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问题的发生的呢?首先是医疗机构的原因。在基层的那些医疗机构,对于药品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知之者甚少,这些因素使医疗机构在使用管理医疗器械上既没有明确的质量管理制度,也没有专门的主管领导及科室。而更为严重的是医务人员在医疗器械存储和管理的知识上的匮乏,由于理论知识上的缺陷,导致了在实际管理中作出一些不当的违规的操作行为。
其次是在一次性医疗器械的销毁上,大多数的基层医疗机构对怎样科学正确的销毁一次性医疗器械的完整程序都不知道,只能做到其中的某一环节,达不到正确的无害化处理的效果。这是处理一次性医疗器械必须了解的重要的步骤,因为这关系到这些医疗器械所带来的后遗症。
再次,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法规上的不完善。一些处罚条款对基层小型医疗机构效益差、资金少,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数量很少的情况来讲,无法操作,只能给予警告处理,达不到处罚教育的目的。而对于不做医疗器械销毁记录或不按无害化处理的行为以及非法收购使用后的无菌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无处罚条款,使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整治。完善法律法规,是间接管理号医疗器械设备的重要手段。
三、如何做好医疗器械设备的管理
1.设备的选购上一定要严格。
购买设备不是儿戏,不是随便就可以的,这需要经过严格的考察和筛选,经过对比,选出最优的厂家,经过综合考虑确定可以购买后,则组织管理部门、采购部门、使用科室人员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做好科学论证和效益分析,决定购买设备的型号、规格、配置、种类和档次。货比三家,选择国内外信誉好,有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售后服务好的产家订购。首先,要通过制定法规或制度,要求各医疗器械经营商要主动向采购者提品合法、完整、有效的资质证明,以保证基层医疗机构采购一次性医疗器械的渠道合法性。其次,要求供货方与医疗机构医疗器械采购者签定质量协议。再次,医疗机构内部必须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2.加强医务人员理论知识的学习。
学习理论知识,让医务人员了解这是最重要的。可以通过宣传培训,使各级医疗机构的领导及医务人员从思想上充分认识依法使用、处理医疗器械的重要性,而且要从一次性医疗器械所具有的特殊性要求,增强大家对一次性医疗器械科学合理使用管理的自觉性。对于一次性医疗器械的处理,更要加强处理人员的理论知识。
3.修正法律法规,完善医疗设备管理。
调整当前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使其更加完备,这不只是对下边医务人员的要求,这样可以让国家卫生部门的管理更加完善。
总之,解决当前医院的医疗管理设备,是对医院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也是医生能够提高诊断率和治愈率的一个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袁红静.强化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医院科学化管理水平.中国现 代医生 2009年第31期.
[2] 叶性健,李书同.浅谈医疗器械监管中的盲点及对策[J].中 国药事,2004,18(9):534.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范文6
关键词:医疗设备 维修管理
1.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各级医院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较多,大致如下。
1.1侧重使用,忽视维修
目前,许多医院的各型医疗设备都比较齐全,也就产生了更多更复杂的设备维修问题。多数医院购置医疗设备仅侧重于科室的使用,尽管科室非常重视这些设备的规范操作和注意事项,却严重忽视了这些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工作。对于一些抢救治疗的大型医疗设备而言,购置厂家也许会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但多数设备购置后,科室人员只重视使用,却忽视了维修。长此以往,这些设备的参数和性能的准确性下降,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致使设备不仅无法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还极易产生各种隐患问题[2]。
1.2人员素质偏低,维修技术落后[3]
现如今,各级医院越来越重视医师、药师的学历和技术的高低,有时为了留住高学历或高职称的医师人员,医院往往开出丰厚的待遇,无疑出现了重医轻工的局面。长此以往一些高学历或高职称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因待遇等问题产生了不平衡,纷纷辞职或跳槽,致使医院现有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其次,医院现有的医疗设备技术人员往往都是年龄偏大的男技工,多数为中等学历,再或者是凭借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的人员工作,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相对有些局限和落后,缺少适应先进医疗设备技术的思考创新能力;再者,医院往往不愿将更大的投入放在医疗设备的维修上,因为这方面给医院带来效益可算是“隐形的”,这也就导致了维修工具破旧、检测设备不灵敏等后果。以上种种问题,不仅会造成医疗设备维修能力的薄弱不堪,还会给医院在设备维修费用方面造成严重的浪费。
1.3医疗设备维修方面的财力投入甚少
从医疗设备维修的资金投入方面来说,许多医院都没有独立专门的维修基金制度。如某些医院将器械科归入了药局,统称药械科;还有许多医院将医疗设备的采购基金和维修基金放在一起使用,实质还是以采购为主,维修方面的预算资金很难保证。表面看医院在医疗设备维修方面的资金节省不少,实质并非如此:第一,医院忽视了设备在使用寿命周期内的费用问题;第二,设备长期得不到维护和保养,使用寿命缩短,使用灵敏度降低,从而导致了频繁更换零部件甚至是整部设备的不必要开销;第三,某些大型抢救设备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有时需要求助于该设备的供应厂家,就会导致医疗设备在医院无法正常投入使用,使得科室的治疗工作中断,医院效益也会相应下降。
1.4管理制度不健全
许多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已经相对完善,例如监督制度、巡查制度、工作制度等,然而,医院往往忽略了医疗器械方面的维修管理制度,成为医院的一个“盲区”和“死角”。有些医院缺少完整的设备维修管理制度,还有些医院即使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也做不到及时更新和补充,仍就无法适应新进医疗设备的管理需求。
2.如何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针对以上医院出现的有关设备维修方面的问题,现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从而进一步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周期。
2.1加强计划管理
医院从购置设备开始,就应做好一系列的计划管理措施,做好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首先,对于大型抢救用的设备[4],医院不必吝惜昂贵保险费用,不仅应该按照国家要求定期进行检测维护,更应该有一份完整且正规的维护措施。对于其他设备也应该做到定时检查、定期保养,这样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周期,还能够充分保持其参数的准确性、操作的灵敏性以及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在充分了解该设备的组成配件和使用操作情况后,应同时购买一些相应的零部件备用,防止设备发生故障、维修时间过长、导致设备不可用,影响医院的经济收益。
2.2提高技术管理
首先,各级医院应避免重医轻工的不良现象,重视高学历或高职称的医学技术人员,做到一视同仁,提高医院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二,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还应使医疗设备人员不断趋于年轻化,不断引进“新鲜的血液”,在前辈们的经验带动下,逐步提高新型医疗设备及其先进的维修技术,建立一支年轻高技术型医疗队伍;第三,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熟悉各种新型医疗设备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相互交流经验和技术,真正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整体技术水平,真可谓是“技术人员一上场,设备维修有保障”。
2.3健全制度管理[5-6]
逐步建立健全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体制。①建立设备维修确认制度。维修人员应对各科室的设备保养、故障维修以及报废处理等,填写相应的设备维修记录,保证器材维修部门和各科室之间的协调管理。②建立设备巡查制度。定时下科室下临床,随时掌握各科室的设备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设备维修的预防性工作。③建立健全的维修资料库。维修人员每进行一次设备维修,都应认真做好相应完整的记录,包括: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解决方法、操作步骤、结果等等。这样对今后类似设备的维修获得了经验,还可以缩短类似故障的处理时间。
综上所述,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是医疗机构发展的关键,是各级医院得以正常运行的保障,是一门集计划、技术、经济和制度管理为一体的系统管理工程。医师的治疗往往离不开设备的诊断,而设备的维修更是离不开维修技术人员的管理,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才能利用最优的设备资源获取医院最大的治疗收益。
参考文献:
[1]杨耀模,种银宝,陈渝. 医疗设备维修的现状与对策[J]. 医疗设备信息,2006,21(11):69.
[2]梁华. 对医疗设备管理有关问题的认识[J]. 中国医院管理,2006,16(6):44-46
[3]张顺旺. 医疗设备管理维修人员结构现状分析[J]. 医疗卫生装备,2004,19(1):23-24
[4]张良才,阮兴云,何艳. 军队医院疗养院医疗设备装备配置上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 医疗装备,2007,20(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