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摘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风险摘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风险摘要

财务风险摘要范文1

关键词:财务风险;预警防控;应急处理

全球金融危机与国内周期性结构的调整使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空前复杂的经济形势,防范、化解好处置企业财务风险,保证资金链安全好现金流畅通,已是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而企业集团因成员单位多、产业跨度大、产业链长、管理层级多,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财务风险防控体系有效防控财务风险。

根据企业集团的特点,实际工作中,企业内部可以按以下几个方面为重点,着手构建财务风险防控体系:

一、提高控制财务风险的认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企业经营范围和规模逐步扩大,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加,宏观经济形势更加多变,提高财务风险控制认识、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通过财务风险控制可找出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促进企业完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好制约机制,提高风险敏感度,做到及时分析,准确评价和有效控制公司的财务风险。

通过财务风险控制可促进企业树立现金至上意识,正确分析,科学应对复杂经济形势,优化资本结构,保持资本的流动性。通过财务风险控制,促进企业增加收入,节支降耗,压缩应收财款与存货资金占用,及其他非生产性支出,以保障现金循环顺畅,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通过财务风险控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财务风险的征兆,及时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避免和挽回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经营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二、加强对控制财务风险的组织领导

企业应成立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开展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工作。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小组由企业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牵头,各责任部门负责人参加。财务风险控制小组应按以下四项原则开展工作: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集团型企业母公司应全面负责财务风险控制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工作。各所属公司分级负责管辖范围内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

(二)及早预警,及时处置。对财务风险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并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和化解,防止风险扩散和蔓延。

(三)各司其职,团结协作。企业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积极筹划落实各项防范、化解和处置财务风险的措施,相互协调,共同防范,化解和处置风险。

(四)防化结合,重在防范。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监测,督促企业各级财务风险责任部门及时提供相关信息,监控要做到及时有效,以提高应对各类突发性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控制财务风险日常管理

(一)强化现金管理

规范资金预算网络化申报及审批流程,加强付款审批和资金集中管理,确保企业资金链安全并实现良性运转。

(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坚持一切经营活动受控于预算管理,扩大预算控制范围,健全预算预警机制,规范预算调整行为,完善预算管理手段,强化预算过程控制,凡预算外资金一律不准支出。

(三)强化两金占用管理

除正常长期战略用户滚动结算外,其他用户一律不得赊销。严禁为确保开工组织生产,为确保销售进行赊销,对客户信用品质进行评价并建立信用档案,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客户的信用等级。在企业主管部门统一协调下,与司法机关配合开展法律清欠工作,主动采取财产保全和强制执行工作。做好存货管理工作,分析存货结构,分清正常储备及非正常储备。实行市场决定生产原则,以销定产,避免产品积压;严格追究产品残次责任人责任。

(四)严格成本费用控制

全面实施成本费用定额管理,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成本费用监控,以单耗管理为总抓手,做好主要产品成本控制工作。

四、做好控制财务风险的预警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控制财务风险的重要内容,决定着财务风险控制系统的运行质量。企业应对所属公司进行分类指导、重点监控、定期报告。通过分析财务风险形成过程,采用定性预警分析和定量预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切实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启动、早处理。

(一)分类指导,重点监控,定期报告

根据盈亏和现金流情况,集团型企业可将所属公司分为一般风险单位、较大风险单位、重大风险单位、特大风险单位四类进行财务风险控制。

通过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企业对较大、重大和特大风险单位进行重点监控。对于较大风险单位财务风险情况采取月度报告制度,对于重大和特大风险单位的财务风险情况采取每周报告制度。

(二)预警信息收集和传递

企业应以信息化系统为信息收集和传递的平台,及时掌握财务风险预警所需的各类资料,资料的来源应是开放式的。预警信息系统不仅包括预警资料的收集,还要包括对收集资料的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和防范、处置措施等信息诊断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消除财务危机的专家咨询系统。对收集、加工、分析和整理后的资料和措施建议等信息,要及时逐级汇总和上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小组。对需企业批准的事项应逐级进行上报和批复。

(三)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预警指标体系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采用定性指标主要包括: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出现负数、主要财务指标显示财务状况恶化和部分定量预警指标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监控。定量预警主要指标包括:限定速动比率、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等。各单位可结合单位实际,适当增加一定数量的定量预警指标,提高预警质量。

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参照国家行业标准对上述指标进行细分和量化,以满足财务风险预警的质量要求,确保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四)预警分析

预警分析人员首先通过预警分析快速排除影响小的财务风险,将分析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财务风险上。有重点地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根据财务风险成因,针对性的制订处置财务风险的应当措施。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出现重大异常之一的,企业应立即进行财务风险应急处理。

五、控制财务风险的应急处理

在财务风险应急处理过程中。应结合企业实际,制订出防止财务风险扩大的、具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推迟或减少付款、加速货款回收、扩大关联贸易、实施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寻求获得新的投资、售后回租资产、根据经济形势和市场预测情况,企业应对部分特大风险单位施行关、停、并、转。不能关停的按最经济产能安排生产和其他有利于增加现金流入和减少现金流出的措施。

六、财务风险应急处理的自我完善

财务风险摘要范文2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在我国社会经济制度不断改革的基础上,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财务管理都逐渐走向独立,从侧面反映出在医院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的愈发激烈。同时医院在运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医院必须深入探究自身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财务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财务风险带来损失。

一、医院财务风险概述

医院的财务风险是指医院在参与各种财务活动的时候,因为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财务收支情况与预期的财务收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医院产生较大经济损失的隐患。所提医院必须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且找到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采取合理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制定财务风险预防机制,最大程度的降低财务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二、医院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财务人员缺乏管理理念、缺乏风险意识

从目前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构成来看,很多管理人员不能做到专岗专职,很多财务管理人员忙于事务性工作。严重的缺乏风险意识。另外很多财务会计难以实现向管理会计转变,容易在财务管理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漏洞,诱发财务风险。其次,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有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的效率,很多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工作只为应付领导,没有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的意识,导致财务运行管理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最后,很多医院沿袭传统的医院财务管理模式,没有根据市场动态的变化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改革。

(二)负债经营,容易诱发医院财务风险

很多医院盲目建设发展,搞基建、买设备、扩张床位等,但是没有财政支持,只能通过货款扩建医院应该硬件规模,形成负债严重的格局。医院负有到期偿还本金的法定责任。如果医院用负债进行的发展建设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者整体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就会造成资本收益率大幅度下降,而且还会使医院经营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诱发医院财务风险。其次,医院发扬救死扶伤的宗旨,收治了大量“三无”人员,这类费用造成大量死账呆账,致使医院财务收支失衡,导致财务亏损,也是形成财务风险的一个因素。

三、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首先,医院应该选取具有专业财经、会计专业知识的人才担任财务的管理工作,保证其素质技能够使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工作。其次,医院要对在职的财务管理人员加强培训,不断的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应变能力,预警财务风险,避免医院重大的财务损失。

(二)优化医院的资本结构

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根据自己的经营需求开展相关的理财活动已经是普遍化的现象,所以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明确医院资金来源渠道和资本的结构,对资金结构编制的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医院也要加强普及财务理财管理的知识,为医院的财务管理提供安全保障。医院要明确自身的流动性资产,保持良好的资产流动性,提高医院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加强医院内部财务管理建设

现阶段,医院财务管理要根据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运行情况,建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并能够促进自身发展的内部财务管控。内部控制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医院结合内外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改善和创新,公开透明内部资金的收支明细,增强资金安排的合理性。以市场价值为导向,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事前监督,确保各项财政支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财务预算体系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医院应该完善财务预算体系,加强对内部财务的管理。以社会利益为立足点,建立健全自身的财务预算体系,保证其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科学有序的展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医院管理逐渐走向独立经营,医院的财务管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导致医院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隐患。医院必须对潜在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加强医院内部财务管理建设;优化医院的投资管理和资本结构;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财务风险预防机制,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最大程度的降低财务风险带来损失。

作者:申少君 单位:桂林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摘要范文3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简述

1.财务风险的内涵

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主要是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利润和预期利润之间出现差距,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的顺利开展。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重视度比较大,但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忽略财务风险的重要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方面遭受经济损失,不能达到本单位预期收益。纵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状况,其实际情况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有缺失与漏洞[1]。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它是非营利性的,没有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财务风险的管理工作更容易、更便捷。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特点

任何单位或组织在运营过程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而财务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变。本文总结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的特点,其一,可变性,即单位的财务风险根据时空、地域等因素的变迁发生质的改变。也就是说单位财务风险是视财务活动而定的,是瞬息万变的,能够根据外部环境、财务活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变幻和更新,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很强。其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发生时间等等,这些是行政事业单位预料不到的,在没有发生之前是很难预料到的,财务人员很难掌控和把握、其三,客观性。财务风险的发生不是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是独立在主观意识之外的,难以预测和改变,财务人员将财务风险降到最小化,不可能完全消除财务风险。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1.提高财务基础工作水平

财务基础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必要途径。财务人员的基础工作是决定会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石,也是考验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试验石。由此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个人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最新人士调查结果发现,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的人员大都年纪偏高,基础的专业知识匮乏,而且相对其他部门,人员变动和波动情况较小,严重阻碍财务人员整体水平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财会部门负责人要重视这一现象,并不断的加强财会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定期进行在职培训,或给予高校进修的名额,从本质上增加整体的财会队伍素养。同时还要转变财会人员处理财务风险的方式方法,降低财务风险的破坏率,选择精明能干、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来胜任工作,将工作简单化、专业化。

2.有效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范的直接措施就是行政单位依据自身情况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风险预体系。财务活动的运营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仔细研究自身财务运营的规律以及财务风险的规律,应依此规律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量化。例如预测财务风险可能发生的时间段或者影响程度。建立相应的预警体系,通过这套体系对财务风险的发生进行进一步的预估极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单个方面进行建议:其一,确定好财务风险的预警指标,最好能够将其量化,采用相应的模型来确定财务风险的发生率。其二,财务风险的预警指标和预警值要保持高度一致性,若与实际情况有出入,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更正,保持虚拟值和实际观测值的高度统一性。其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时要充分借助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因为财务数据往往以海量形式存在,依据信息技术有效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就能有效处理海量的财务数据[3]。

3.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

会计工作中的一项中最基础的工作就是会计预算,它在整个财务运营中充当者掌舵手的角色,控制的财务运营的方向。会计预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做好会计预算能够直接性降低财务运营中的各类风险。在财务运营的开始前做一个良好的会计预算能够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顺利进行,也能够在财务运营一开始就对运营中的风险有所把控,当财务运营中出现问题时也能够及时做出反应,降低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行政事业单位如要要更有效的去规避财务运营的风险就要不断的去完善预算管理体制,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工作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同时要着重于人才的选用,通过多渠道,多方向的招聘更多财务人才。并且在事业单位内部对财会人员进行定期工作考核,提选优秀人才。全面促进财务管理水平。

4.加大财务风险监督管理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监督包含了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所以在加强财务风险监督时不仅要从单位内部出发,还需要相关监督部门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力度;强化内部监督具体可以从加强财务管理里的内部制度,增设内部审计机制,定期做内部审计工作。从而将监督工作落实到各个财务人员身上,以此强化内部财务风险监督。而强化外部监督主要是针对相关监督部门,增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向目进行跟踪,并增加风险管理处理评估标准。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滥用违用的惩罚力度。简化相关的监督流程,对每个环节都要制定详细的监管、审查方式,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1]。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作用,实现内外监督结合的叠加效用,才能够最大化降低财务风险,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更有效益的行使其公共职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实现单位社会效益最大化,更好地实践公益性目标,健全完善有效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风险,减少风险带来的单位形象的损害。作为财会人员,要树立时刻警惕财务风险,树立财务风险意识,熟知财务管理的各个步骤和单位的经常往来业务,在风险预警机制的协助下,预测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以便更好的处理风险,应对紧急、危机状况。

参考文献:

[1]潘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策略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4):13-14.

[2]豆芳菲.浅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措施[J].中国市场,2015(10):133-134.

[3]钱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8):127-128.

财务风险摘要范文4

【关键词】财务风险,原因,对策

一、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1.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可能使企业面临威胁,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如国家政策变化、法律条文修改、利率波动、原材料市场变化等,都可能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

2.资本结构不合理。许多经营者认为,资金越多,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因而盲目扩大资金规模,忽视对资本结构控制。在市场不景气情况下,企业应收账款增多、利润减少,如果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有可能息税前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使企业面临财务危机。

3.市场风险机制不完善导致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大。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很多制度还不规范、不成熟。整个市场的风险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完善的市场风险机制应是:高风险的产业利润高,并且承担风险的企业的权利和责任非常明确。而现实的情况是有些风险高的产业利润并不比低风险产业利润高,有些承担风险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很不明确。

4.从业人员素质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来临时往往措手不及;有的企业财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纵容甚至参与违法事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5.风险管理系统不完善。我国很少有企业建立起规范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缺乏准确预测、衡量、跟踪、解决财务风险的方案和程序,企业无法准确预见和把握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与风险,从而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就是指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财务风险的这一特性,可以帮助人们主动去揭示引起财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从而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

2.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不确定性,也就没有了风险。对于不确定性的控制有助于财务风险的控制。

3.可度量性。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可以用数学尤其是概率统计等科学方法来进行度量。如果企业财务风险不能度量,对财务风险控制便是一句空话。

4.双重性。企业财务风险的双重性是指财务风险既有收益的一面,又有损失的一面。财务风险的这一特性对我们全面把握财务风险有很大帮助,既要看到财务风险的危害性,避免财务风险损失;同时也要加强对财务风险领域的探索和研究。

5.全面性。企业财务风险的这一特性对我们从全局出发有很大裨益,既要探寻各种财务活动中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表征及度量和控制方法,又要对企业财务风险整体进行全面管理。

三、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能力的措施

1.提高企业应变能力,防范外部环境变化造成的财务风险。

首先,要分析财务报表,随时准确把握企业财务状况。在作财务分析时,要重点分析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其次,要随时收集外部环境信息,准确把握企业发展的机遇及所面临的威胁。如央行一再提高利息率、存款准备金率,财务人员要仔细分析这些变化为企业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再次,准确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对于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企业可运用投资报酬率、内含报酬率、回收期等指标进行分析决策;对于所面临的威胁,要尽可能采取各种规避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企业可采取的防范措施有风险转移法和会计上的提取损失准备法。风险转移法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一是将某种特定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二是将资金转换成黄金或其他不易贬值的固定资产。保险转移即企业就某项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交纳保险费。企业可借助会计上对各风险事项进行评估并提取风险准备金做法。

2.改善资本结构。

为防范资本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财务风险,一要树立资本结构控制观念;二要参照国家要求、同行业平均水平、竞争对手情况建立企业资本结构控制标准,如一般生产性企业流动比率应控制在2左右,资产负债率应控制在40%—69%。

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为防范财务人员素质原因造成的财务风险,一要建立财务人员培训机制。要制定培训计划,为财务人员参加培训创造条件,对财务人员实行定期培训和定向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要制定培训考核制度,考核合格者上岗,不合格者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参加培训或予以解聘。二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应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不仅要控制与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有关的风险,还要控制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

4.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建立预警体系是进行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财务风险预警是要在财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以预防风险或为采取适当对策争取时间。财务风险预警对于预防或识别重大财务风险事件显得尤为重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具体步骤有:

财务风险摘要范文5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控体系;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保证财务运行过程中的相对安全,尽可能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财务操作安全的因素较多,因此在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其受到的影响因素也较多。加强对于主要影响因素的控制将有利于促进整个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进行。

一、制度性因素

由于企业发展的阶段和对于财务风险控制的认识不同,因此不同的企业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的制度也不相同。在我国,企业对于财务风险控制方面的制度建设相对薄弱。因此,制度的确实成为影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因素。

1 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的确实导致企业控制难度加大。企业缺乏必要的制度作为风险控制的约束性因素,必然使得财务风险控制无从下手或者缺乏必要的依据,从而导致财务风险控制难度加大,不利于财务人员及企业的监督管理。

2 财务风险控制的制度确实导致财务风险监督机制无法运行,从而严重影响财务运行安全。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确实导致财务风险控制系统缺乏必要的引擎支援以及后备力量约束,其结果必然是导致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的确实或者无法运行。监督系统的消失使得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处于混乱状态,各种财务运行风险相应增加,企业财务运营成本增高,发生财务运行事故比例增大。

3 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的缺失导致财务数据的失真和财务透明度降低,进而影响财务数据的可信度和实用度。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的缺失使得财务整体管理数据的可信性降低,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务风控监督,财务数据的透明度也大大降低。进而导致整个企业财务系统数据失真,影响企业的外部信誉度,导致企业在市场上的信誉度降低,阻碍企业发展。

建立符合企业状况和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防范要求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建立和健全财务风险控制内部监督机制将有利的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及机制的建立需要企业财务管理层及企业决策层不断提升自身在财务风险防范方面的认识和对于其基本知识的了解。

二、人员素质因素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影响着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强弱,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可以保证企业在财务运作过程中尽量规避及方案财务风险的发生,保障企业正常的财务运转秩序。由于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再加之我国在财务管理方面人才的短缺使得整体上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水平较低。企业财务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尤其是在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方面存在巨大的漏洞。这些漏洞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财务运行风险性的增加。

1 财务人员素质较低,尤其是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导致财务资金运行安全受到威胁。财务人员素质较低使得企业在财务运行过程中出现大量的威胁,其中资金运行威胁尤为严重。财务人员利用手中权力和工作便利,中饱私囊,严重威胁企业资金运行安全。由于财务人员素质问题导致的财务信息不透明及财务数据准确性降低在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企业资金运行的安全,使得企业资金运行安全受到威胁。

2 财务人员素质较低,导致财务风险控制意识薄弱,无法有效执行财务风险控制监督流程。由于财务风险控制意识薄弱,企业财务人员没有有意识的去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缺乏对于财务风险防范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导致整个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处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乏力的状况,这就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带来了巨大的隐形风险。

3 财务人员素质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的进程。财务人员素质较低,其专业水平必然难以满足企业不断发展中财务问题的处理以及应对变化的市场情况带来的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企业财务人员素质较低需要企业在进行财务人员配置时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建立内部培养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的财务人员成长机制,以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水平。此外,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加强对于高水平财务人员的引进,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加强引进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建立企业自身的财务人员梯队,保障财务人员的供给质量。

建立财务人员内部管理和内部晋升机制,在企业内部培养一批符合企业要求和具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尤其是具备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而提升整体财务人员素质水准。加强对于财务人员的日常风险防控培训和引导,树立其对于风险防控工具的利用水平;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专门督导人员,及时提醒和纠正其工作失误及问题,提升财务人员对于风险防范的控制意识。

三、结语

我国企业目前仍然处于发展和成长期,再加之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制度仍然不够完善,对于财务风险防范的意识还相对薄弱,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大。企业只有建立健全自身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增强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财务风险防控意识,加强财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中的漏洞和不足。规避企业财务风险防控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对于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防范和规避企业财务风险才能保证企业的监控稳定发展。

财务风险摘要范文6

关键词:财务风险;原因;措施;研究

一、前言

一般来讲,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是指事业单位因为各种因素影响不能够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因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存在于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任何环节,所以,财务风险的存在势必会给事业单位的经营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充分分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原因,有效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的管理,努力提高经营效益,这是十分必要的。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概念和特征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客观性是事业单位必然存在的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改变的,事业单位的经营策略转换,竞争对手的变换等都可能够导致事业单位产生财务上的风险,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不确定性主要是指风险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下,发生的几率是不确定的,风险发生的后果也是不确定的。因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所以事业单位需要在运营的过程中谨慎的对待风险,在不影响预期收益的情况下尽量的降低风险。复杂性主要是指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既有市场的原因,同时也有经营者的内部原因,不仅有可预测的原因,也有不可预测的原因。它涉及到了事业单位在运营的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

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产生的诸多原因

1.管理层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到位

因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特征,在事业单位的经营中不可避免会发生负债经营,发生财务上的风险。目前,我国的很多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者缺少相应的风险意识,对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够,单纯的认为利润就是事业单位的发展关键,认为只要事业单位取得较好的利润就能够不发生财务风险,这些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的现象是造成事业单位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另一个方面,事业单位的管理者缺乏大局意识,只是认为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局限在资金风险,并没有认识到经营风险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相关性,没有在事业单位的经营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风险控制。

2.事业单位财务决策不科学

目前来讲,我国的很多事业单位管理者在对事业单位财务决策时缺乏科学性,只是经验决策,认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就应该快,不习惯受到监督。以上这种情况导致了事业单位在资金的使用上不能够实行大额资金的集体研究,只是由事业单位管理者一个人决定,这种现象造成了事业单位资金极大的浪费,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极大的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偿还债务的能力,给事业单位带来极大的风险,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3.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缺乏风险的意识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是有财务活动,那么必然也就存在着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缺乏相应的风险意识,单纯的认为只要是管理好资金,就一定不会出现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浅薄是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4.事业单位面对的环境较为复杂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环境复杂多变是产生风险的外部原因。比如通货膨胀,使得资金供给持续的短缺,实物性资金相对的升值,资金的成本逐渐的升高;比如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在通过外贸、金融等对于我国实体的经济产生影响,对于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事业单位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分析

1.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在各类的风险管理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事业单位需要建立比较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注重流程上的管理,将财务风险管理纳入到事业单位的价值链当中,在事业单位的运营当中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强化各个部门对于风险的重视度,使事业单位的员工能够深刻的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地位,逐渐的将员工被动的执行转化为主动的维护控制,从而形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个风险管理的水平。

2.构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第一,应该建立涵盖全员、全方位及其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的各个要求都要融入到公司管理的流程当中去。第二,需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开展事业单位的风险预警体系,因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面临着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有着灵活性,对于风险比较高的事业单位应该设置比较低的报警点,相反,设置比较高的报警点。第三,需要健全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有效完善事业单位的风险评估体系,使得财务风险不仅能够及时的发现,还能够及时的解决,从而有利于事业单位风险管理的顺利实施。

3.提高事业单位管理者的风险意识

事业单位管理者的素质越高,就越能够更好的驾驭市场,管理风险就越小,这就更需要经营者得职业判断,对于事业单位的环境、方法等进行合理的估计,从而培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者得风险意识,及时的发现潜在的风险。此外,在采取规避风险的对策时,也必须要以事业单位科学的管理作为基础,对于管理者得要求越高,就越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险。

4.制定科学的风险政策,保持好的财务状况

事业单位的一些投资活动虽然能够使事业单位实现较好的经营业绩,但是会造成资金的紧张,并且影响到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这种情况的产生势必会造成财务危机。所以,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者需要实时监控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及时的制定科学的风险防范对策,同时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充分保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对于资金的需要。

五、小结

总而言之,财务风险管理是当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管理者需要充分的分析不同风险产生的原因,不断增强事业单位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使事业单位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原因分析及防范策略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26).

[2]海洋.浅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评估与防控措施[j].价值工程,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