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建设规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矿安全建设规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矿安全建设规范

煤矿安全建设规范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逻辑结构;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TD712 文献标识码:A

1.总体设计原则

1.1 标准化和规范化原则。严格遵循国家电子政务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煤矿安全生产信息交换和安全监察的各项技术指导书,从业务、技术、运行管理等方面对项目的整体建设和实施进行设计,充分体现标准化和规范化。

1.2 安全性和易用性原则。在系统建设方案设计时,需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各种信息技术安全标准,结合行业内业务应用的特点,强化信息安全建设,严格遵循安全建设原则和策略,并针对不同层面的使用者的应用水平,充分考虑系统的易用性,保障本系统建成后的应用与推广。

1.3 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原则。系统结构要按照开放性和扩展性原则设计。系统将与示范企业、国家总局的系统相连接,要采用开放性、标准化的平台设计以尽可能地利用已有的设备、软件及信息资源;对于未来可能增添的新的子系统、新的用户对象都要留有业务接口和技术接口。

1.4 系统性和实效性原则。统筹规划、统一设计,保证整个系统的统一和数据的一致是非常重要的。系统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项服务工作,它的成败优劣必须从实际效果来衡量。因此,系统建设中必须坚持实效性原则。

1.5 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新理念、新体系、新技术互相推出,因此,在设计理念、技术体系、产品选用等方面要求先进性和成熟性的统一,以满足系统在很长的生命周期内有持续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1.6 经济性原则。工程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避免重复工作,力求减少浪费。

1.7 可靠性原则。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规模和功能易于扩充,系统配套具有升级能力。对网络带宽、接口数量、数据库容量都作一定的预留,并且可以通过设备在线升级、扩容等方式实现系统的扩展。

2.总体目标

本项目设计总目标为5个用户层,5个用户层分为吉林煤矿安全监察局、各监察分局、煤矿企业、中介机构、社会公众。4个系统平台为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日常办公平台、云计算平台和应急调度指挥平台。一个煤矿安全监察综合数据中心。通过以互联网、物联网为核心、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全部联入到该系统,起到实时的监控监察、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准确的事故风险分析作用。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杜绝或减少煤矿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通过云技术为基础,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煤矿基本信息、远程智能执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监察、应急管理、隐患及事故分析融为一体,实现与国家安监总局、吉林煤矿安全监察局及所属分局、试点煤矿企业之间包括视频信息和数据信息的对接目的。为吉林煤矿安全监察局实时了解和掌握吉林省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3.总体建设任务

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基于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统一架构、统一标准、统一认证,由数据接入层、服务层与业务应用层构成。全省建立一个煤矿安全信息化平台,通过数据分区、功能分区、权限分级为不同部门、不同级别、不同用户提供按需定制服务。数据接入层利用语音网关、视频网关、数据网关对煤矿矿端安全生产相关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可信稳定可靠的采集,动态获取其他相关信息,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设具备面向行业监管服务能力的数据获取、存储、清洗、融合、分析、能力的数据中心。

4.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4.1 系统总体架构图。本项目按照分层架构进行设计,5层包含用户层、业务应用层、应用支撑层、数据资源层和平台支撑层,两体系包含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运维保障体系。

4.2 系统网络架构图。整个系统依托互联网及电子政务外网建设,遵循数据完整性,分布式处理,互操作性,最优化,数据定位、数据的实际存储格式及存储数据所使用的方法对于用户是透明的,简单性,可扩展性,先进性等原则进行设计。

4.3 数据中心逻辑结构。数据中心主要由数据资源层、加工层、专题数据层、管理层和服务层组成。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安全保障管理贯穿其中。数据资源层:从矿端采集到的基础数据、监测数据,从第三方采集到的共享数据,数据中心自动产生的日志数据,应用系统产生的结果数据均归属该层。数据加工层:加工层利用矿端的原始数据及云应用产生的结果数据,通过数据抽取、数据转换、数据清洗、数据加载,进一步抽到数据专题库(数据仓库),为监察监管部门提供数据分析、监察决策等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来源。专题数据层:通过数据加工层处理后,从不同维度高度提炼的数据,将保存在该层中,供业务系统调用并向用户展示。管理层:管理层主要指明了数据的管理指标以及管理方法。服务层主要用于对外提供数据服务接口,供云应用、系统进行调用交互。资源管理:数据资源管理为数据资源规划提供辅助作用,并方便普通用户使用规划成果、维护规划的成果及数据的工具平台。信息安全保障管理:强调了数据中心建设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的必要性,并指明了提供安全保障能力的途径。

结论

本项目建设内容既是吉林煤矿安全远程监察工作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不但满足吉林煤监局的工作需要,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国家煤监局等相关监管监察机构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实现各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进一步提升本项目的应用效能,同时也更加丰富整个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成果。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建设规范范文2

关键词:煤矿;安全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安全文化更是煤矿安全工作的灵魂,是煤矿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形成的共识。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好于坏,关系着煤矿企业安全隐患及事故的多与少。

一、正确认识煤矿安全文化建设

1.推行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安全文化建设包括了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把人、机、环境有效地统一协调起来,达到人、机、环境的和谐。安全文化建设强调制度建设,有利于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

2.推行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水平发挥,降低技术装备在特殊环境下的应用短板。煤矿的安全管理,点多面广、战线长,安全管理难度大;地质灾害,安全威胁大;劳动用工的多样化,职工素质的参差不齐,安全意识的强弱不一,自主保安意识不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这就需要先从解决人的问题入手,靠人的主动管理来弥补。另外,技术装备的在特殊环境下应用的效率和效果难免有所降低,安全设施的有时不够完善。这也迫切需要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增强主动管理的安全意识和自律管理的安全观念,以精细严实的管理方式弥补技术装备的内在缺陷,从而有效地解决生产力水平不高、技术装备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3.推行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规范职工安全生产行为,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人不仅是安全管理的主体,而且是安全管理的客体。在安全生产――人、机、环境三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同时也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能否做到安全生产重要在于对人的管理。能否有效地消除隐患、事故,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取决于人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取决于员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意识与情感认同。而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培训教育,从而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

4.推行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层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安全管理由传统的经验型逐步向“以预防为主” 的科学管理迈进,依托安全管理理论创新和科技手段,使安全管理工作重心前移,由事后安全总结向安全预警管理转变,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提高现代煤矿安全新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树立员工新风尚、企业新形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深化建设安全文化

以灌输、培育“珍爱生命―― 让安全成为习惯”为宗旨,以规范员工安全行为为基础,以丰富完善管理机制为保证,以提升员工自主管理的意识、能力和效果为方向,深化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促进煤矿本质安全建设。

1.规范员工安全行为,培养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认真开好班前会,做好交接班工作。严格规范班前礼仪,一要规范频次,做到班班开展;二要规范程序。按照“点名诵安全核心理念和安全誓词―― 班前讲评―― 安排工作任务和安全重点―― 集体入井”的流程开展班前礼仪三要规范实施。班前礼仪的每项内容在实施中都要符合标准,做到动作规范、操作完整,保证效果。

2.渗透安全理念,牢固安全意识

要继续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阵地,加强安全理念的宣传灌输,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让员工能够深切感知安全文化,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安全理念和安全规律理解,进一步明安全之理、铸安全之魂。要结合实际,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文化实践活动,增强安全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让员工在实践中深化对安全理念的理解和认同,逐步实现自觉践行。要大力建设安全亲情文化,激发广大员工家属参与安全安全教育的热情和动力,调动各方力量关注安全、宣传安全、维护安全, 在亲人爱、同志情中感染、教育员工,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自觉做到安全生产。

3.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增强员工自主管理能力

实行工程质量档案管理。对各项工程实行档案管理,从工程立项、设计、施工到验收,所有资料和数据都要完整地以电子档案形式进行管理。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和纠纷时,以档案资料为依据,系统地从决策、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查找问题,准确认定责任者。实施工程质量档案管理,要建立完备的档案资料收集和管理办法、质量问题查找办法以及相应处理办法。

4.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煤矿安全建设规范范文3

[关键词]新形势;安全培训;煤矿;生产;重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123-01

安全问题向来是煤矿行业中引人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煤矿经济的发展,煤矿行业发展环境的新形势对煤矿安全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新要求带来了“安全培训”这个新课题。“安全培训”的重要意义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一、 煤矿生产行业新形势

(一)煤矿企业总体安全形势有了明显好转。

近年来,随着煤矿安全事故的频频曝光,各煤矿企业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普遍有所提高。大多数煤矿企业出于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在舆论的压力下采取了诸多措施,加强了安全建设。煤矿行业的总体安全形势有所好转[1]。

(二)仍存在诸多问题与隐患。

煤矿企业的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顶板事故、运输类事故、瓦斯类事故等方面。顶板事故的发生概率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支护手段。很多企业的支护手段停留在传统水平,不能及时与时俱进进行技术革新,必然会存在安全隐患。装备不足,安全措施不完善与警惕意识匮乏常是导致运输类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设备不能做到及时检修更新等也起重大破坏作用。

综合看来,尽管整体形势有所进步,仍存在很多煤矿企业缺乏法律意识,在生产过程中违法违章现场频繁出现,难以杜绝。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责任工作未能落实,企业自身监管与监察体系不完善,安全管理水平低[2]。部分企业太过急功近利,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不惜冒风险进行超能力生产。随着矿井深度的增加,对安全技术提供了更高的要求。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缺乏等等。

进入2014以来也发生过多起事故,如4月7日4时50分,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黎明实业有限公司下海子煤矿一采区工作面放炮引发透水事故,造成21人伤亡;4月21日0时30分许,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红土田煤矿井下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当班入井56人,事发后,安全升井42人;5月14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中煤大海则煤矿发生的溜灰管坠落事故,造成13人伤亡;6月11日贵州省六枝工矿集团公司新华煤矿一炮掘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0人伤亡。造成重大损失与人员伤亡。

以上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我国煤矿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很多类似的事故在早前已有发生,但由于企业未能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导致类似的悲剧重演。并且几乎以上每场案例的发生都与安全意识的淡薄有关。

二、加强安全培训的意义

(一)传统安全培训的缺失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近年煤矿事故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其大多属于责任事故,很多都是由于职工违章操作与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工作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也有很多是因为煤矿企业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煤矿企业自身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这反映出煤矿职工素质与煤矿行业的发展和社会整体需要存在脱节问题,也侧面反映了加强煤矿企业安全培训的急迫性与重要性。

(二)加强安全培训的积极意义与作用

加强企业安全培训,强化安全建设符合“以人为本”的国家建设理念,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长久健康发展,确保生产的高产高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安全培训,能够最大程度地,普遍而有效地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切实排除安全隐患,避免意外损失,对企业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对企业生产经营关系重大。

三、加强煤矿企业安全培训的策略

(一)针对自身企业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合理有效的安全培训计划

应尽量全面地向员工普及相关知识技术信息。例如炮采工作面生产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冒顶、片帮和爆破事故[3]。这就要求制定炮采工作安全培训计划时重点关注炮采工作面支护与顶板管理、安全出口、放顶安全作业和爆破安全作业等方面。在爆破时要注意必须使一次起爆的爆眼全部起爆,注意严格规范装药程序与封口质量等,才能保证安全,将事故隐患降至最低点。

(二) 完善安全培训内容,加强安全培训制度建设

员工需认真学习各种作业程序和操作规程,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增加排除危险的能力,掌握危险状况下的逃生以及求生常识,具备高度专业素质。要通过宣传与知识普及,切实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彻底杜绝员工的侥幸心理。有的员工会觉得事不关己,认为安全事故毕竟还是少数,自己不会那么倒霉,对相关的安全知识缺乏了解,对相应的理论学习提不起兴趣。又有的员工图省事怕麻烦,认为走相关规章程序过于繁琐,总想通过偷工减料减少工作量,从而埋下安全隐患。现实中因为员工的个人怠工态度与安全意识淡薄而造成重大损失事故数不胜数[4]。应该通过培训教育,让员工认识到这种心态的危险性与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

企业应注意安全培训教育人员的专业素质,选用专业素质较高且认真负责的教育人员,确保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培训过程中不能脱离实践,应在关注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保证培训成果,提高培训效率,确保每一位在职员工都能通过培训测试,确保每一位在职员工经过安全培训后素质有了切实提高。

(三)与时俱进,结合新环境、新形势与新问题进行培训

针对具体问题与行业生产安全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有计划的专项加强,重点研究解决方案与配套措施。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更多的问题暴露出来,更高的技术要求摆在煤矿企业面前。企业需要及时做到设备与技术的更新换代,针对新阶段制定新战略,对现有的安全制度及时调整与修正,并在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四)及时检验安全培训成果

企业应及时对培训成果进行监督与检验,及时进行成果反馈,督促安全培训工作有效落实。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对历年煤矿事件的案件分析解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出自身的不足并加以修补改正[5]。

结束语:

综上,通过对近年煤矿行业安全形势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整体状况的好转,但问题仍然存在。这就要求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与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文章通过多个角度,利用多个层次,对新形势下加强“安全培训”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性作出综合分析,进一步强调了安全问题对煤矿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B.登比,D.斯科菲尔德,王家臣,张瑞新,吴志山.虚拟现实在矿山人员安全培训中的作用(二)[J].国外金属矿山.2000(06).

[2] 徐栋.安全培训不可省――从山东魏桥铝水泄漏事故看企业安全培训的重要性[J].中国有色金属.2008(01).

[3] 邬长城,陈晋妤,方彬屹,傅贵.中国煤矿员工文化程度及对安全的影响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06).

煤矿安全建设规范范文4

【关键词】煤矿安全监管;机制;不足

1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于煤矿等资源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促进了煤矿产业的高速发展。然而与其他行业相比,煤矿生产的危险系数十分高,其工作环境复杂且充满不确定因素,一旦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极易造成严重后果,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基于此,各地方必须落实好相关安全监管工作,确保煤矿企业真正将“安全”贯彻到了生产的方方面面,切实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实现煤矿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我国煤矿安全监管工作意义

当前,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煤矿企业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大部分由可控因素造成,只有加强对煤矿企业进行监管,才能有效的进行事故的预防。煤矿安全监管是一个特殊的活动,其主体为政府、客体为煤矿企业,即:利用行政的力量达到维护国家、人民利益的目的。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专业技术性十分强,直接关乎人生命安全问题,但是由于在煤矿市场中,极易因为利益驱动,造成过度竞争,这不仅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更是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煤矿安全监管任务涵盖了生产的各个方面,如:安全建设、安全投入、安全技术、安全培训、安全责任追究以及脑洞保障等等方面。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自我国实行安全监管以来,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逐步下降,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通报显示,2016年,全国煤矿领域实现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全年共发生煤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9.3%、10%;较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7.1%、39.5%;百万吨死亡率同比下降3.7%。同时,2016年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16个重点省份和60家重点煤矿企业进行了不同时段安全大检查,北京、河北、江苏、安徽、福建、山东、广西、甘肃、青海、新疆兵团等10个省级单位没有发生较大以上事故。

3我国煤矿安全监管机制存在的不足之处

当前,我国现行煤矿安全监管机制依旧存在不少不足之处,在权利的制度约束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主要表现在我国法律中监督性的规范要少于管理性的规范,未能够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符的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在实际工作中依旧存在“轻事前、重事后”的问题,未能够切实做好安全预防工作,缺乏相关预防机制,早期部署不利,往往是在发生安全事故后才开始整改。根据我国现行安全建筑管理工作的记录日志调查发展,安全监管部门“以罚代管”问题严重,部分安全监管部门未能够采取有效监督管理措施,针对煤矿企业设施不符合标准、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仅仅是予以现金处罚、停产整顿的书面处罚,此种处罚方式往往效果不佳,当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高于经济处罚时,就会出现重复违法,一边出事故、一边生产的情况。部分小煤矿企业通过“拉关系”,与监管人员达成“合作”关系,这种金钱交易使得煤矿安全监督工作未能够依法落实。

4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机制完善分析

煤矿安全监管机制的完善是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落实的基础,也是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重要前提,下文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4.1完善煤矿安全监管运行机制

煤矿安全监管运行机制的有序运行,是实现监管效益充分发挥的关键所在。严格根据权利制约原则,构建煤矿企业经营权、安全生产指挥权分离的机制,以确保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地方政府向地方煤矿企业下派职业矿长、技术人员,地方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向煤矿企业派驻安全检查员,一方面有利于弥补煤矿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权力之间的制约,以实现安全监管工作的良好运行。职业矿长受委托行使对煤矿安全生产指挥权、管理权、监督权,在煤矿安全生产指挥体系内处在中心地位,对煤矿安全生产负总责;技术人员需经验丰富、专业性强,主要任务是开展矿井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技术培训等工作;安全检查员负责煤矿安全生产全程的监察,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此外,煤矿安全监管良好运行机制的构建也离不开安全知识宣传工作的支持,可通过安全教育手册的发放。学习,切实增强监管人员与旷工的安全意识,真正做到“天天讲安全、时时讲安全、思想上永不放松安全”。

4.2完善煤矿安全监管各项制度

(1)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必须落实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严格规范监管监察执法,安全监察机构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管工作检查指导,省局、分局要分别对辖区内产煤市、县级地方政府每年至少开展1次检查指导,对监管不力、事故多发的地区要约谈。要开展瓦斯治理、水害防治、规程对标、超能力、安全投入等5个专项监察,制定专项监察方案。(2)构建事故调查组组长负责制,完善煤矿安全事故的查处工作。针对煤矿安全事故,应构建事故调查组组长负责制,建立典型事故提级调查、挂牌督办、事故暴露问题整改督办等机制,健全事故调查分析技术支撑体系。对事故实行“一案双查”,既要严肃追究煤矿企业的责任,又要倒查地方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包括安全大检查、专项整治、淘汰退出等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对工作不力导致事故发生的,依法依规追究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相关人员责任。(3)健全地方煤矿安全监管执法体制。当前,严格监管执法依然是推动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有效手段。面对当前基层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力量薄弱、监管能力不足以等问题,必须进一步改革完善地方煤矿安全监管体制,尽加强基层煤矿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推进执法力量下沉,形成依靠严格规范执法刚性推动煤矿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的新动力。

4.3完善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协作机制

煤矿安全监管工作一直存在监管主体众多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各个监管主体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以获得更好的监管效果。可由监管局和地方政府进行牵头,组织各监管主体联合执法活动,如每季度开展一次,每次持续一周左右,主要是针对每季度联席会议所筛选的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或市政府季度重特大事故防范会议布置重点工作,开展联合执法,大力打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每次活动结束,牵头单位应进行专题总结,为后期工作开展提供借鉴。此外,每季度可召开一次安全生产监管联席会议,参加单位包括地方安全监察部门、各煤矿企业、地方政府等,总结本季度煤矿安全监管执法协作情况,分析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研究制定事故治理措施,安排部署下一季度监管执法协作工作。

4.4建立社会监管机制

煤矿安全监管工作不只是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的责任,也应是社会群众均需关注的问题,对此,应充分发挥媒体、群众监督的力量,由政府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电子信箱、网址,充分发动广大群众参与煤矿安全监督工作,建立“便利、安全、高效”的安全生产举报机制,规范举报受理工作制度,实行24h值班,切实做好登记整理、转送、调查核实、处理、结果反馈等工作。同时,必须严格保密制度,保障举报人合法权益,消除群众的顾虑,实施有奖举报,举报属实的,给予一定奖励,奖励举报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支出。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媒体报道的力量,通过媒体及时公布煤矿安全事故分析、责任追究情况。

5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是煤矿生产的第一要义,煤矿安全监管是确保各煤矿企业贯彻落实安全工作的重要基础,建立完善的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机制,可为各监管主体的工作开展提供依据,确保监管工作规范、有序,同时也为社会群众参与监管提供了途径,真正实现全方位监管,保障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作者:杨应江 单位:毕节市黔西县钟山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分局

参考文献

[1]徐礼余.关于引进煤矿安全监管“第三方”机制的探索与思考[J].煤矿安全,2014,45(7):230~232.

[2]刘言,袁湘涛,文世元.煤矿事故监管人员问责机制研究[J].煤矿安全,2015,46(6):238~240.

煤矿安全建设规范范文5

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全区煤炭工业转方式调结构,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深化年”活动,严格落实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积极推进煤矿机械装备水平提高,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水平,努力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加快建设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创造良好环境。

工作目标:

全区煤矿杜绝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实现安全生产年;

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确保生产矿井均达到省二级以上标准;

加强煤炭供给协调,保持全区煤炭供需平衡,提高煤炭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推进煤炭工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绿色开采,强化节能减排,壮大非煤产业,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创文明机关称号。

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务必保持清醒头脑,辩证分析,认清煤矿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克服盲目乐观和松懈麻痹思想,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警示高悬,言危求进、常抓不懈。

二、严格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在明确“两个主体”责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解安全工作领导责任、技术责任、监督责任和现场管理责任,强化责任意识,严格分级管理,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和总工程师技术责任,定期分析研究安全生产形势,着力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强化预防安全事故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做好对重大安全隐患及违法生产行为的检查和查处,落实对煤矿的安全目标责任考核。完善“三级监管体系”,充实驻矿督查员专职队伍,强化驻矿督查员的现场监管责任。

三、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严格执行《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和《省煤矿安全生产调度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深入开展达标创建活动。区局每季度、煤矿每月进行一次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区局将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质量标准化现场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促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上台阶。

四、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煤矿要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强化配套治理措施,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治理措施、责任、资金、期限、应急预案和监控“六落实”。煤矿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区县煤炭管理部门备案。完善安全隐患建档立案制度,实行分级管理,挂牌督办。深化专家查隐患制度落实;受老空水、高吊水威胁的矿井,要制定可行的疏排水方案,经区局审查把关,督促煤矿加大投入进行疏放排水,坚决消除水害隐患。全力推进区局和驻矿督查站跟进抓整改,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闭合工作机制。

五、积极推进煤矿装备水平提高。坚决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加快矿井装备升级改造进度,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认真落实国家四部委《关于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的指导意见》和省局《关于加强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以采煤、掘进、运输机械化为重点,强力推进煤矿机械化。区局将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组织专家对推行机械化的条件进行分析论证,逐矿研究制定推行机械化改造的方案。煤矿要加强调研论证,因矿制宜,细化分解目标,落实工作责任,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安全投入,能上综采的上综采,不能上综采的上普采,严格控制炮采,逐步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2011年底前,所有矿井实现机械运送人员上下井和远距离平巷人员运输。

六、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抓好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和评审备案工作,继续加强与气象、防汛等部门联系,健全防范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处置机制。煤矿应急预案要与本地政府预案保持衔接,并定期进行演练。配齐配强调度人员,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突出抓好“调度员10项应急处置权”和“三分钟通知到井下所有人员”规定落实。严格执行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规定,落实停产撤人情况逐级上报制度。加强相邻矿井的区域联防,定期交换图纸,及时互通生产情况,建立完善预警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机制。建立健全全区煤矿基本矿情、应急管理、矿井图纸等档案库,分级管理,定期更新,为紧急情况下应急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七、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23号、省煤炭局162号、《市煤炭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加强从业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新提拔任用矿长、总工程师等重要岗位人员,应征求区局意见,报市煤炭局备案。继续抓好“三项岗位人员”和班组长安全培训,着力抓好新工人的安全培训。加大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和培训机构的监管、考核,逐步推进教考分离。三级培训机构要安装视频监控并与市煤炭局联网,实现同步监控。强化实践教学,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煤矿专业人才储备,采取脱产培训、函授学习等方式,加快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和生产一线急需技能型人才培养。

八、加强区队班组建设。健全完善以安全为核心的区队班组管理制度,充实班组安全建设内容,把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区队班组,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保障程度。规范班组长任职资格,严格选拔任用程序,选好配强区队长、班组长,将班组长纳入后备干部管理。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明确班组长现场安全管理职责,坚持“正职抓安全、副职抓生产”。强化安全绩效考核,鼓励区队班组自主抓安全培训、自主抓现场管理、自主查处隐患和“三违”,提高班组自主管理能力。扎实开展金牌班组及班组长、优秀班组及班组长的评选表彰活动。

九、加大煤矿技术改造力度。通过矿井技术改造,优化生产环节,更新必要的配套装备,完善安全生产系统,改革采煤工艺和方法,加速机械化进程,提高煤矿技术装备水平和安全保障程度。根据资源赋存条件积极进行煤炭资源整合,提高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增强煤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技术改造项目要严格执行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组织生产。技术改造矿井要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技改进度,保证技术改造项目按期完成。技术改造矿井竣工验收与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同时进行,验收时必须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二级及以上标准。拟技改矿井必须加快手续办理进度,提高工作效率,专人靠上、盯上,尽快完成技改手续。

十、严格执行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依据《市煤炭管理办法》,制定市煤矿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制度,严格落实煤矿主要负责人(包括实际控制人)和领导班子成员带班下井制度,切实加强生产过程管理的领导责任。严格执行领导带班下井交接班制度,加强领导带班下井档案管理。实行领导干部下井挂牌制度,在矿井井口和调度室显著位置公示。每班公布矿领导下井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十一、加大煤矿安全执法稽查力度。严格监管,从严执法,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矿领导带班下井、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改造煤矿等作为执法检查的重点。加大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的执法稽查力度。加强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建立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对于执法督查不力、工作走过场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十二、积极推进煤炭工业转方式调结构。探索建立资源枯竭煤矿正常退出机制,加快由井下向地面转变的进程。加快推进绿色开采,减少煤矸石等废弃物的排放,有效保护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实现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积极加强节能减排,鼓励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煤矸石、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十三、加强煤炭经营监管。加强煤炭经营资格证动态管理,建立完善规范有序的煤炭经营企业进入和退出机制,合理布局煤炭经营企业。加强煤炭经营市场监管,会同工商、质检、环保、物价和税务等部门,开展煤炭质量专项执法检查和煤炭市场治理整顿专项活动,为煤炭经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煤矿安全建设规范范文6

关键词:矿井建设施工安全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煤炭等资源的开发,矿井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而矿井建设的安全成为了主要的重点,推进安全性矿井建设的是新时期矿井建设的目标和宗旨,是矿井建设在新时期的建设要求,要实现安全性的矿井建设水平,应当树立科学的安全管理观念,细化工作标准,规范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的安全投入,实现矿井建设的安全管理能力的全面加强,不断向安全性矿井建设的目标努力和迈进。

一矿井安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安全技术设备不完备

从硬件设施上来说,安全性矿井的建设在安全技术设备上的不足也是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安全技术和设备上的不足造成了安全隐患的潜藏和伸展,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安全技术和设备的不完备包括矿井建设时期的安全建设技术和安全设备、基础设施等的投入不充足,而且相应的安全施工技术达不到理想的预测和设计要求,可能造成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在矿井投入使用和生产过程中,由于很多装备存在着很明显的不适应性,而且不可靠,这样的现象常常给矿井的使用和生产带来阻碍,而且矿井中必要的抗灾害专用设备也是十分缺乏的,例如安全检测仪器等这样的安全检测设备也是不足的,而且常存在精度和稳定性差,不能够及时反映出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这也是危害产生的原因之一。

2、安全管理不规范

安全管理是矿井建设现场安全性的重要管理环节,管理不规范是目前矿井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环节上存在的不规范包括安全施工的管理没有根据具体操作严格要求,没有建立完善的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将施工流程和行为制度进行全面的规范,对施工人员的施工和行为规范进行相应的控制,安全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是安全性矿井建设存在的重大的管理上的不足。目前存在的安全管理上的不足除了管理不规范之外,还包括安全工作的细化做的不够充足,很多细节上的安全管理都没有进行严格的管控和落实到实处,导致安全隐患悄悄滋生。还有就是安全管理广为的划分和细则的制定不够健全,岗位和职责不明以及窜岗的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这些都是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管理上的不足就等同于安全意识上的不足,会给安全隐患的滋生提供生长的场所,安全管理上的不规范是新时期安全性矿井建设急待解决的问题。

3、安全意识不到位

安全意识不到位是目前矿井建设的普遍现象,安全第一原则常常被人们忽视,个人和企业在日常操作和行为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不足往往是导致安全隐患滋生和形成的最重要主观原因。常出现的现象是为了生产和效益常常将安全问题置于不顾,让安全为效益让路,放松安全管理常常带来安全隐患。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心不足是安全意识不到位的另一个表现,安全管理人员常常检查和教育工作不到位,没有严格按照规程和制度严格进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还有就是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现场作业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现场安全措施不足等原因都很可能造成必要的人员伤害。

二加强矿井安全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施工的安全投入

为了节约成本,获得更大的利益,矿井建设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不足也是常见现象,这也是导致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因,因此,加强施工的安全投入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一项长远的投资和收益。对于矿井建设现场施工的安全投入既包括安全设备和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包括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安全知识宣传的投入,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当然,要保证现场施工的安全性,建设项目质量和技术的投入也是十分重要的,施工现场应当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建设的施工工艺,并结合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技术支持,将质量、安全和技术形成统一的整体,加强施工质量和技术的投入即是安全的投入。

2、树立科学的安全管理理念

安全意识不足是安全和威胁滋长的摇篮,要全面克服安全隐患的存在,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安全管理观念。先进科学的安全管理理念是决定矿井安全建设的重要指导力量。矿井建设过程中,要将安全性矿井作为矿井建设的目标,全面实现安全建设的安全性成为矿井建设的宗旨和建设理念,在施工队伍中进行宣扬,促进安全意识和安全性施工建设理念在施工队伍中的形成。要摆正安全与施工效益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施工效益,但是安全才是矿井建设的第一宗旨。其次,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和安全投入的利益问题上要分清孰轻孰重,把握好安全的意义和长远利益,应当将安全生产、安全建设作为矿井建设的一项长期投资和收益来看待。

3、严抓细管施工过程控制

严抓细管是矿井建设质量管理经验, 也是精细化管理和创新施工过程的重要内容。矿井建设从主要领导到每一个科技人员、每一个员工都遵守的精细化管理理念, 严抓细管每一个施工工艺过程, 使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提高的积累和零缺陷,从而实现每一个工程项目质量提高的积累, 最终实现整个矿井总体工程质量的普遍提升。对此, 矿井建设严格按照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进行, 即针对井下掘进施工巷道的每个工艺过程进行重新优化组合。特别是对重点工程项目管理, 按照矿主要领导提出的施工工期总目标, 进行倒排工期, 按照工期, 压缩生产工艺时间, 并体现施工具体质量标准。

3.1严格规程措施

规程措施是针对具体的工程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和质量参数的具体确定, 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工程使用不同的技术措施和质量标准。由于技术措施得力, 质量数据标准化, 检查到位, 促进巷道施工质量的提高, 也实现了技术措施和质量标准的执行、落实在现场第一线,使动态质量标准数据在现场得到有效的落实。

3.2严抓矿建制度

现场管理, 首先体现在管理制度上, 抓矿井建设质量标准化建设。对此矿井建设筹备处实现了五项具体的管理制度, 来确保矿井施工巷道的质量标准化的提高。①建立巷道施工质量责任追究制度。③建立巷道质量的跟班控制制度。质量控制的优劣取决于现场制度的落实程度, 跟班就是技术管理人员从巷道施工的交接班开始, 与工人同上同下, 实行小班跟班八小时, 控制施工质量。④建立巷道施工质量责任承包制度, 要求筹备处生产技术部各级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分别承包矿井建设施工巷道的责任落实从而促进单位的质量意识和巷道承包责任人的责任落实。②建立施工巷道的动态检查制度。

三结语

总之,加强每一个施工过程、每一个工艺流程, 使其体现科学和优化, 从而达到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并以此实现煤矿企业安全、高效、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煤矿企业新井建设从勘探、设计、建井到投产,从而提高煤矿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 实现煤矿企业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金陵.深化“五优”矿井建设 实现安全科学发展[J]. 中州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