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托管早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托管早教范文1
而早对教企业来说,其产品组合决定了其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决定了其自身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来设定产品组合呢?早教企业的产品组合有哪些必须考虑的要素呢?
一个企业设定其自身的产品组合,首要的是要考虑自身的现状,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能够提供什么的问题:
1.
自身处于何种阶段?是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还是刚刚起步?如果有了一定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样的?
2.
过去自身的优势产品是什么?其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课程对婴儿的效果如何?家长是如何评判的?
3.
已有的课程与服务设置与家长的诉求之间有什么必然关联?
4.
从实际需求与自身发展来看,下一阶段需要充实的课程是什么?需要增加的课程是什么?
5.
如果需要新增课程,是否有足够的准备?课件、教师、课程开发如何安排?
这些问题得到明确答案后,需要对整个早教内容进行横向梳理比较,明确本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在整个行业所能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中的情况。早教行业共有七大类产品,每一类产品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个企业的专攻方向:
第一类产品:教育产品与服务。此类产品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其内部的理论和纠纷就已经十分难缠。比如,是以音乐教育为主,还是以智力开发为主,抑或以感统训练为主,都会成为难以决断的问题。
第二类产品:婴儿托管服务。对于中高端客户而言,由于时间紧张,希望能够找到安全照料孩子的地方。之所以如此,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给老人带孩子,担心老人把孩子带坏,或者不能和现代社会接轨、合拍;二是保姆服务实在是让人不能放心。因此,这个领域的中高端市场非常大。
第三类产品:婴儿健康顾问服务。现在的独生子政策导致很多家长生孩子的时候对孩子是很陌生的,不知道如何面对婴儿的一系列问题。现有的妇幼保健院和街道社区的对应机构并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医院也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因此婴儿健康顾问在如下方面有很大市场:婴儿配餐、婴儿保健。但这一市场目前仍然处于萌发状态。
第四类产品:亲子关系服务。这类服务往往和第一类的教育产品与服务搅和在一起。实际上完全是两回事。亲子关系服务的重点是教会家长如何观察、引导、呵护孩子,如何与孩子形成良性互动。因此,其重点是父母;其内容往往是很多理论、案例、活动,比如亲子瑜伽、亲子互动游戏等等。其卖点在于现场的气氛与感受,而非完全依靠内容。说这类产品是会议营销一点不为过。
第五类产品:婴儿特殊问题纠正服务。一些儿童的特殊问题,如偏食、自闭、狂躁等生理和心理、行为上的问题,既是医学问题,又是教育问题,也是生活环境问题。因此此类问题比较难以解决。此类服务目前已有零星的开展,但因为效果无法控制、基础研究部过关和人才等问题一直难有大的飞跃,市场化工作推进很慢。
第六类产品:婴儿教育用品服务。这一类产品与服务目前市场上非常多,但质量不敢苟同,目前市场集中度也不高。
第七类产品:父母保育服务。这一类服务属于顾问式的,很难形成很高的经济效益,但其需求也是非常现实的。
而且,这棋类产品对企业的能力要求完全不同。这些能力要求分布在如下方面:
1.
硬件设施要求不同。教育产品服务主要是教室的布置和教具投入,而托管服务则涉及到厨房、卫生、安全、保育、保健等等。其他类似。
2.
软件要求完全不同。这不仅仅是内容不同,涉及到的理论不同,更重要的是对员工素质和服务方式的要求完全不同。比如亲子关系要解决亲子感情与互动的问题,往往主要的对象是父母;婴儿托管与教育产品则主要面对婴儿,父母只是决策者。因此这两类产品与服务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完全不一样。
3.
不同产品对应着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从而家长在做消费决策的时候起行为特征也不同。婴儿用品服务与婴儿托管服务之间在消费心理上简直的天壤之别。
4.
最后,因为产品特性和软硬件要求不同,其产品与服务的成本也不同,导致其消费层次也有天壤之别。比如婴儿托管服务绝对属于高端人群的专利,而亲子关系服务则不一定,游走在不同的阶层之间。
虽然每一类产品都可以成为一个非常专业的方向,从而支撑起一个企业的盈利模式来,但从实践的效果来看,除了婴儿教育用品以外,早教企业如果仅仅局限在某一类产品上则其存活率不高。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特定消费层面的儿童数量在一定区域内很小。我国现在的出生率约为1.5‰,一直三周岁的婴儿的比例在4.5‰左右。在这么狭窄的人群中,再进行细分,寻找合适的目标消费人群,则其群体规模更小。在这么小的范围内如果企业需要存活,只有两条路:单位价格飙升,但这会导致市场范围更小;适当多元化,分摊成本。
因此,早教企业设定自身的产品体系的时候,必然要在这七大类产品中将做合理的组合。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思考。
第二个层面的思考涉及到这七大类产品内部的分类问题。
即便以教育产品/服务体系为例,至少有如下的子类:
1.
智力开发类课程。
2.
综合素质培养类课程。
3.
音乐类课程。
4.
综合才艺类课程。
5.
绘画类课程。
6.
国学类课程。
7.
语言类课程,包括汉语与外语。
8.
感统类课程。
这里的问题还在于,因为婴儿年龄太小,在2周岁以下的时候基本是无意识的状态,2-3周岁也是意识不很明显的状态。上述任何一类课程的教育形式都与幼儿园的课程形式完全不同,带有综合的特征。比如音乐课程,和智力、听觉、触角的培养都有关系。如何处理专业与综合的矛盾,也是产品组合是必须明确的原则。
那么,在选定某几大类产品的组合之后,还要在子类上做好选择。
因此,我们可以明确早教企业产品组合的规则:
其一,大类兼容规则。从服务内容和软硬件设施上都能够有平顺的过渡,这样的组合能够形成相互支援的体系。比如从婴儿委托管理向才艺类课程过渡是很容易的。
其二,子类优选原则。以教育产品和服务为例,其下至少有8类课程体系。将这些课程全部搞出来是不现实的,大而全不如小而强。可以优选几项。
其三,明确主打产品和辅助产品。一定要主业明确。早教市场与其他市场的最大不同特点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会将就,只要条件允许就会选择最好的。因此,没有一个家族会认同一个企业是全能的说法。
幼儿托管早教范文2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幼儿发展为本,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以“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为原则,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学前教育规模与内涵同步发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基本满足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
二、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1、区现有托幼园所91所,其中:幼儿园76所,托儿所15所。公办幼儿园21所(含教育办园4所、部队办园4所、集体办园2所、事业单位办园11所),占28%,民办幼儿园55所,占72%。全区共有在园幼儿8833人。公办幼儿园幼儿数为3472人,占全区在园幼儿数的39%。
按照幼儿园等级分类:其中省、市级示范园5所占7%,一级园9所占12%、二级园36所占47%、三级园4所占5%、未评级22所占29%;小区配套幼儿园28所占37%,其中:公办园1所、集体办园1所、民办园26所;全区连锁幼儿园13所;经初步统计全区有10余所未经教育部门注册审批的亲子园、早教班、培训学校、托管班等非法举办全日制幼儿园。
2、区适龄幼儿人数8785人,分布于3岁2751人、3—4周岁2927人、4—5周岁3107人,其中:学前一年2884人、二年2821人、三年3128人,幼儿入园率学前三年分别都是100%。
3、幼儿园园长119人、教师900人(其中: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268人,120人属不在编教师)。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609人,占68%;研究生毕业22人、本科毕业292人、专科毕业503人、高中阶段毕业83人。其中,幼教专业毕业772人,占86%。
4.政府投入是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区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逐年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保证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福利,为集体幼儿园退休人员缴纳取暖费,为幼教市级骨干教师发放住房补贴。年以来,每年下拨4万元作为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年达28万元。年,区教育局投入10万元,建立学前教育网站和两所政府办幼儿园网站;年区政府拨专款建立幼教名师工作室,并投入90万元用于教师幼儿园内部改造翻新;2007年投入85万元用于教师幼儿园、第二教师幼儿园的改造;年投入50万元对教师三园进行维护;并在全市率先增加公办幼儿园资源,解决了区办集体幼儿园经费来源,仅用于教师工资就增加了320多万元;年区政府再次投入600余万元,建成全省首家公办婴幼儿早教指导中心,并且投入150万元又对教师三园进行了改造和维护;年投入学前的人员经费1373万元、办公经费452万元、专项经费及基建维护200万元,全年各项费用支出已达2000多万元。
5、未来三年,区的幼儿教育将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今后三年区共有1.5万余名学龄前儿童,需要接受正规的幼儿教育。当前,现有的优质公办、民办幼儿园都面临着入园紧张的局面,尤其是低价优质的政府办园更是让老百姓感到“一位难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前教育公建配套相对滞后。“十一五”期间我区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学前教育公建配套建设速度与规模无法有效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全区50%的幼儿园存在生均占地面积或生均建筑面积不达标现象。
2、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目前,我区21所公办幼儿园除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外,其余均离省级城市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有一定的距离。许多个体幼儿园和托儿所办学条件、教学质量不能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3、部分自收自支的公办幼儿园,一方面在坚守规范的管理,一方面要不断应对物价上涨、人力、物力费用大幅度提高,因低廉的托保费收入导致入不敷出,运营困难,连聘用人员都举步维艰,大大限制了幼儿园的进一步发展。
4、民办幼儿园教师身份的不明确,社会地位不高,不同性质幼儿园管理质量的参差不齐,也造成了幼儿教师师资不稳定。幼儿教师不能达到同工同酬,福利待遇差别较大,尤其是与其他行业教师相比,不能享受应有的权益,导致幼儿教师人才缺乏,在职教师工作浮躁、人员流动较大,势必对学前教育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5、保教质量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虽然区的保教质量在稳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升,但不同类型的民办幼儿园中教师素质的差距比较大,不能够真正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区域间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办园质量不够均衡。
6、我区已提前普及学前3—6岁幼儿教育,而0—3岁婴幼儿教育比较薄弱,入托率很低,大多数处于散居状态。突破0—3岁婴幼儿教育瓶颈,让更多的学前儿童得到适时教育,还需要政府的扶持与推动,才能较好而稳健的步入正轨。
三、工作目标总体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合理规划区学前教育资源。未来三年内,公办幼儿园将增加14所,公办幼儿园总数达到35所,占全区幼儿园的40%;改扩建现有公办幼儿园10所;新增公办幼儿学位数3728个,公办幼儿学位数达到7200人,占全区幼儿在园数的60%;完善0-3岁早教服务体系,为0-3岁婴幼儿每年提供8次免费的科学早期教育指导,0-6岁儿童及看护人员接受科学育儿指导覆盖率达98%以上;严格执行开办民办幼儿园的准入制度,对民办幼儿园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到年100%的大中型幼儿园办园条件要达到《省城市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
年度目标
(一)年度工作目标
全区入园率100%;新建1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小区配套幼儿园3所,全区公办幼儿园达到24所,占全区幼儿园的比例提高到30%;公办幼儿学位数增加到4072人,占全区幼儿在园数的40%;实现47所幼儿园基本达到《省城市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达标率达到60%;进一步完善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机制,持证上岗。政府以购买服务的形式,由教育局等有关部门负责早教指导服务的管理工作,以区早教指导中心为龙头开展早教指导服务及研究工作,在全区各街道、社区选择2-3个具有一定资质的幼儿园设立早教指导站,为适龄儿童及其看护者每年提供8次免费指导服务。
(二)2012年度工作目标
全区入园率100%;新增政府办幼儿园3所、小区配套幼儿园2所,全区公办幼儿园达到29所,占全区幼儿园的36%;改扩建现有公办幼儿园5所;公办幼儿学位数增加到5520人,占全区幼儿在园数的50%;实现57所幼儿园基本达到《省城市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达标率达到70%。
(二)年度工作目标
全区入园率100%;婴幼儿入托率达50%以上;新增政府办幼儿园3所、小区配套幼儿园3所,全区公办幼儿园达到35所,占全区幼儿园的40%;改扩建现有公办幼儿园5所;公办幼儿学位数增加到7200人,占全区幼儿在园数的60%;进一步完善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机制,95%以上专任教师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其中40%以上达到本科学历;新建、公建配套、迁建、改建、扩建幼儿园必须达到《省城市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实现全区80%幼儿园达到办园基本标准;集中建设一批面向社会需求,高质量、有特色的学前教育办学机构,形成多元发展、优势互补的学前教育办学体系。
四、工作任务
(一)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满足百姓入园需求
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增建政府办幼儿园6所;接收小区配套幼儿园8所,改扩建现有公办幼儿园10所,按照省颁标准装备创建质优价廉、群众欢迎的公办幼儿园。
2、开办公办民助非营利性质幼儿园,政府提权所属的办园场所,由懂教育、会管理的社会经营者办园,其场所租金返补到经营者以保证托保费价格合理。
3、整合社区资源,积极倡导街道、社区及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创办普惠性公办幼儿园,政府一次性给予适当补贴。
(二)优化教育资源,打造标准化托幼教育机构
根据标准化幼儿园在三年内达到80%的要求,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敦促未达到《省城市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的幼儿园加大投入及改建力度。
(三)拓宽渠道,提升学前教育工作的软实力
1.建设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师资及管理人员队伍。加大培训投入,开展人员分层培训。充分发挥示范园、名园的辐射作用,实施以强带弱、资源共享的培训策略,建立教师培训网络管理系统,保障学前师资和管理人员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2.创编区学前教育期刊《蓓蕾》。将相关政策法规、培训交流、育儿心得等融为一体,宣传三年行动计划相关举措。
3、全力构建0-3岁早教指导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自主发展项目,以区早期教育幼儿园为龙头,成立由优秀幼师组成的早教志愿团,为社区免费送教,最大限度地提升0-3岁婴幼儿的受教育率。
4、让学前教育惠及低保家庭。从年3月起,为辖区低保户家庭子女入公办幼儿园免入托费;对低保户家庭子女入辖区民办幼儿园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补贴,确保低保家庭适龄儿童“有园上”、“上得起”。
(四)强化常规管理,促进学前教育规范发展
树立“管理科学化、设施标准化、师资优良化、园所全覆盖化”的管理目标,牢固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努力提高学前教育的管理水平。
1、健全学前教育管理网络,规范学前教育办园行为。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与指导,健全幼儿园收费和质量监管制度,规范办园行为,定期对保教质量进行督导和检查。
2、完善幼儿园分等定级评估制度。按照分级负责、分等评估、动态管理的原则,认真做好幼儿园等级评估工作,把等级评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幼儿成长、教师发展、质量提升上面来。
3、深入开展幼儿园课程改革,将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转化为科学的教育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在关注幼儿的习惯、兴趣、情感、态度,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坚决防止和抵制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抵制各种违背学前教育规律的商业活动进入幼儿园,同时引导幼儿园努力培育办园特色、促进内涵发展。
4、加大投入,落实学前教师的合法权益和应有待遇。年底之前,为全区合同制幼教职工解决“五险一金”问题。
5、推动学前教育法规建设,依法加强学前教育管理。积极开展调研,从早教服务、师资培训、园所管理、打击非法经营等各个方面与相关部门统筹协调,分析事业发展中的问题,通过法规和政府的依法管理予以完善。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明确学前教育工作职责
坚持实行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要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区政府是本区域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主体,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统筹协调,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区域统筹、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加强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服务和管理。
(二)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机制
政府主导,增加投入。区政府逐年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用于扩大公办幼儿园数量和规模,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1、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在未来三年,不断增加公办幼儿园所的生均经费补贴;以每年10%的增幅增加区域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用于改善办园条件、开展教师培训,由硬件环境改造逐步向软件建设上倾斜
2、增加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结合我区学前教育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配足公办学前教育机构职工,建立正常的幼教师资补充机制,满足学前教育正常教学的需要。
3、保障幼儿教师合法权益。完善落实幼儿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年起,逐步理顺合同制幼儿教师的社会待遇,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4、每年按照辖区在园幼儿总数5%的比例对低保、军烈属、重大疾病、单亲等困难家庭的子女进行资助,采取市区两级财政分担的策略,对其实行每月每人补贴400元托保费的政策。
5、加强师资培训。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保教能力。建立学前教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形成师范院校、相关教育与培训机构、幼儿园联合培养保教人员的多元化格局;采取挂职锻炼等形式,建立后备园长培训机制。年投入50万元用于幼教系统人员培训,今后2年将逐渐增加培训投入。
(三)完善管理体制,确保学前教育稳步发展
不断深化办园体制改革,依法落实和规范幼儿园的办园自,激发办园活力,形成办园特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1、扩大和整合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进一步办好一批方向端正、管理严格、教育质量优良、具有良好社会信誉的公办幼儿园,发挥其骨干和示范引领作用。
2、加强对民办园的扶持、引导和管理力度。对民办园的办学理念进行科学引导,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审批、登记,强化对民办园的管理制度,提升民办园的办学水平。保障民办幼儿园合法权益,在审批登记、分类评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
3、加大对无证办园的整治力度。对目前存在的无证办园进行全面排查、加强指导、督促整改。整改期间,要保证幼儿正常接受学前教育,经整改达到相应标准的,适时为其颁发办园许可证;未达到标准和要求的,要依法予以取缔,并妥善分流和安置在园幼儿。
幼儿托管早教范文3
一、深悉政策动向,主动迎接经济新常态
以实现“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目标、提升公司的经营能力为宗旨,坚定发展方向,充分运用各项政策,优化办学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全面实行降本增效举措,努力构建教育公司运营发展新常态。
1、有效研究政策,争取改革发展红利。继续有效研究政府对学前教育及服务业的扶持性政策,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协调,重点参与政府购买的社会化公共服务项目,争取到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扶持等各类政策补贴272万元。
2、实行降本增效举措,减少关联交易影响。2019年下半年,集团公司调整管理模式减少了教育公司关联交易159万元。教育公司积极应对企业转型发展中的困难,实行了降本增效举措。一是鼓励A类职工退休再返聘,减少人工成本。二是在伙食费中开支人工、水、电费等相关费用,减少生产成本。三是降低机关集中管控费用。通过以上举措减少各项成本支出,降低关联交易缺口影响。
3、提升管理质量,保收托量稳步提升。根据《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南》精神,要求各园加强日常监督与指导,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并落实在孩子的发展上,将精细化管理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规范教师的施教行为,强化落实常规教育活动,充分展现青青幼儿世界品牌园的品牌价值。同时,完善《教育公司幼儿基本信息资料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制度确定职工子女身份,将173名幼儿划转为非职工子女,确保保教费用的“应收尽收”。通过提升品牌价值,强化制度落实,2019年1-9月平均在册幼儿数同比增长23名,实现了保教费收入的增涨。
4、严格依规办学,实现非保收入增长。在国家有关政策允许范围内,对各园选修班、名师班实行了申报管理、质量控制、费用审批管理。严格遵循“教学时间以外,家长自愿参加”的原则,采取由校外专业培训机构开办各类课外班,调整中、高端园的课程结构为基础课+选修课的模式,按照审批标准收取选修课费用,促非保教收入增涨。
二、铸造专业化品质,全面提升品牌价值
强化职工品牌认同感和质量意识,固化不同层级园所特色,提升品牌教育服务价值。
1、丰富品牌内涵,强化核心竞争力。将“五优”活动作为强化园所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通过突出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质量观,提升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执行力,彰显园所人文环境、文化特色,丰富了幼儿园品牌核心内涵,增强了市场核心竞争力。2019年,在市教育局开展的幼儿园“优秀团队、优美环境、优质活动”评选中,教育公司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的好成绩。通过获奖园所的引领,以点带面,使教育公司各园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
2、固化园本特色,提升市场覆盖率。各园通过将办园理念与特色课程相结合,彰显园所特色,满足市场多层面需求的同时,完成青青幼儿世界“三大手册”的编写与出版,明确了各园共同性课程与特色性课程之间的关系,完善了园本化特色课程体系,固化了现有各园特色课程差异化管理模式,通过教师职业化、教育品牌化、服务标准化、沟通信息化等多种方式,将品牌特色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满足了市场多元化需求。
3、锻造服务品质,彰显品牌价值。完善和规范质量管理体系,运用教育公司自身资源,举办园际间的一日常规、教学研讨、环境创设等教研观摩和评比等活动,让职工持续学习、提升品牌教育服务技能。珈因早教的婴儿泳育、等课程方案的研发和实施正在同步开展,目前,此类课程共有学员百余人。通过听课、试教等方式改进亲子教师的培训方法,提升教育品质。2019年,共培训亲子教师15人次。大方广完善课程构架,加强研课、督课工作,强化课后反思与交流,并创新了微信测试及微信展示的学习效果反馈方式,有效加强了与用户的交流沟通,提升了服务价值。
三、践行实效性管理,优化企业运营模式
建立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系是企业健康运营、发展的有力保障。
1、固化制度引领,夯实监管基础。健全科学化制度体系,坚持用制度管人管财管事。以“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为目标,以责任意识为根本,以风险管控为先导,组织各部门对教育公司的12类百余项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并将制度汇编成册。其中,重点对企业经营行为相关制度、“三重一大”、 工程管理等管理流程进行梳理,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加大了各项敏感关键领域的监管力度。
2、加大“三项制度”改革。在两级公司审批计划内,通过执行“以事择人、以岗定位、考用一致”的干部公开选拔机制,进行内部挖潜调整、外部引进,盘活存量,调整岗位。2019年,完善教育公司市场部工作职能,将懂经营、善管理,有市场拓展头脑的6名经营管理人员充实到市场拓展部门及单位。出台《教育公司员工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科学、规范的员工绩效管理体系,促进各类人员绩效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推动教育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实施年度经营承包全成本核算,将激励与考核机制向一线推进、向员工末端传导。
3、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需求为本、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统筹推进;质量为先、注重实效”的原则,分层分类、系统推进了全员培训工作。2019年开展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两个层次1263人次的培训,其中:公司批准计划培训17人次,计划执行率达100%,完成年度培训计划100%;计划外培训25人次,为满足市场多元化教育需求的提供了人才保障。
四、强化核心竞争力,延展企业转型张力
认真研究行业发展趋势,紧紧围绕适应市场、加快外拓市场步伐构建新机制,全力推进“三大品牌”外拓市场。
1、建立市场营销模式,助推产业扩张。建立市场拓展部,对收集的拓展信息进行项目实地考查和项目可行性论证,2019年,市场部共收集、走访、考察、市场信息24条。将外拓市场指标按板块分类分解到科室、部门、基层单位、个人,做到人人身上的指标。建立新项目激励机制,完善项目负责制、推行营销薪酬,充分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将项目拓展指标与激励机制结合起来,鼓励职工提供真实准确的外部拓展幼儿园相关信息,并依信息的可行性和项目落实情况进行奖励,营造了全员拓市场的良好氛围。2019年3月,汉口分园开园;2019年4月,教育公司与东湖高新区签订公办委托管理幼儿园办学协议,成功拓展东湖高新武钢幼儿园;2019年5月,培训(咨询)中心与武汉铁机之家签订合同,成功进驻洪山区盛世家园。
2、强化市场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在武汉公交807、810、811三线六车了、早教品牌车身广告,这是品牌首次以车身广告形式向社会推广,公交开行的区域中高端目标市场基础好,将为教育公司带来较大的市场机会。在强化对外宣传的同时,青青幼儿世界园所通过开展体育节、艺术节、童话节、传统文化节、科技节等各具特色活动,为幼儿搭建了展示个性才能的平台,提升了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珈因早教组织开展了“五一劳动节点赞换亲子课”、 武钢妇幼孕产妇讲座、亲子“同舞台 共表演”专场演出等活动,展示了品牌教育理念、专业化的育儿课程及教育成果,通过给予用户良好的体验,充分挖掘市场潜能,引导市场对早期教育的需求。大方广运用主动服务式营销、网络营销、特色营销等手段,对现有的原色美术、启睿教育和红舞鞋三大板块进行多元化经营模式运作,以点带面,缔结多维立体协同营销网络,对市场需求进行多层掌控、广泛覆盖的同时,强化品牌市场宣传,引导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提升了数字机器人、少儿英语、美术、拉丁舞等各类专业培训班学员量,满足了社会多元化的教育培训需求。
3、聚焦母婴产业,延展品牌服务链。对宜昌市25家月子会所、月子护理中心、母婴馆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价格体系、技术支撑、合作与加盟等情况进行调研,初步形成了《关于月子会所市场行情的调查报告》,同时,通过网络收集了国内一线城市母婴行业知名企业相关资料。下一步,教育公司将重点与有合作意向的母婴机构进行接洽,延展教育公司市场服务空间。
五、提升服务用户水平,凝聚企业发展合力
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服务标准,关注服务细节、提升服务品质等,家长满意度持续攀升。
1、关注用户需求,提升服务品质。教育公司将用户满意测评作为推动教育公司市场化发展的重要依据,组织用户从园所管理、日常教学、课程设计、家园沟通、园所维修采买服务等方面全方位的对园所进行测评,最大限度为家长提供畅通意见和建议渠道。2019年共收集、反馈和落实用户意见和建议14余条,满足了用户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2、关注社会公共事件,加强安全管控。教育公司一贯坚持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快速反应”的原则,在学习其它单位优势的基础上,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规范完善各类安全、应急管理制度9项10条。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严把食品采买关,严禁“三无”食品和假冒伪劣、有毒有害、过期变质及其他不合格食品及食品原料进入幼儿园,执行食品验收、购销台账登记、食品卫生“五·四”制,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管理、监督、检查和落实,杜绝一切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强化园所门禁管理,继续严格按照市教育局“不出园,不对外”的原则开展园所活动,严格遵守凭“接送卡”入园接送幼儿制度的同时,增强教师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紧急避险和保护幼儿的能力。严防“手足口”,进一步规范晨检工作,为各园配备一次性口罩、棉签、碘伏、温度计等,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通过组织教职工宣传、学习、演练,提升了安全意识及应对风险、防范事故的能力和快速应急反应、实战的能力,使幼儿、职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得到保障。2019年教育公司安全事故为零。
幼儿托管早教范文4
早在6月初就有很多家长问园长:今年开不开暑期班呢?园长说:“不开了,老师们也要休息和充电。”好吧,理解,那我们就自已开暑期班试试吧!
暑期在家,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在早教中心和幼儿园,孩子只能被动地听老师传授知识,而我的理想是,创设一个混龄班,让儿子笑笑体验做弟弟与哥哥的感觉!
通过在网上征集志同道合的妈妈,到7月份放暑假时,已经有3、4位妈妈加入到我们的拼学计划中了,恰好分成一周三档:NONO妈周三、周四休息,可以带孩子,99妈周一周三有事,格格妈除周二周四外都有空,而我则每天都需要有人帮我照顾笑笑俩小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整合各位妈妈的时间,轮流组织和照顾孩子。
第一个星期是适应期,孩子们忙着探索各位小朋友家里的玩具。我们无需介入,让孩子们尽情玩耍,要做的只是观察、安抚妈妈不在身边的小朋友,让他们在这个小集体中不感到害怕或孤单。第二个星期,我们开始设计一些小游戏、手工活动,或者当一位妈妈在做饭时,另一位妈妈给孩子们讲故事,引导他们画画、唱歌、跳舞……有时妈妈们还会把小区里其他小朋友们叫来,让他们有更大的交往空间。
这样的暑期班让孩子们乐在其中,饭菜比平时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更安稳了!笑笑每天都问我:“今天要到哪位小朋友家去玩呢?”“今天我要做小主人,在家里招待小客人啦!”他渐渐体会出,身为主人要让客人们尽兴,也慢慢意识到,对于比他小的弟弟妹妹,做哥哥的就应该爱护和谦让。就这样,每天在不同的家中做客,面对着不同性情的小朋友,体验不同的游戏方式,笑笑似乎长大了许多。
而更开心的是我们这群妈妈。平时一个人24小时面对孩子,宝贝缺少玩伴,粘人得紧,有时真有些身心疲惫。自从试着“拼学”以后,我们真是轻松了许多,不用追着喂食,逼着睡眠,也不用花很多的时间与孩子玩,还能与妈妈们聊聊天,学一些厨艺,交流一下育儿心得,俗话说,三个妈妈,必有吾师呢!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太阳花
――走近宁波第一所家庭式亲子图书馆
崔华芳老师是一位全职妈妈,六年来,她将孩子的成长过程当成案例著书立说,至今已经陆续编著了20多本书,远销台湾地区和韩国,是一名关注儿童成长、热心幼儿教育事业的聪慧母亲。女儿出生后,她一直在寻找一个对孩子有益、家庭付出相对较少的早教机构,但动辄上万的费用让她望而却步,由此萌生了联合同样热心的妈妈们,自己开设一家绘本馆的念头。
就这样,宁波第一家致力于推广早期阅读和亲子阅读为使命的机构――太阳花绘本馆诞生了。太阳花是一家专门为孕妈妈及0~12岁的儿童开设的家庭式亲子图书馆,目前收藏有2500册图书,除了图书借阅、阅读推荐和咨询服务以外,太阳花还会定期举办故事会、妈妈沙龙、创意绘本教学、童话剧场、家庭教育指导等活动,为广大儿童及家长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场所。在太阳花,馆藏图书既有来自创始人的采购、出版社的赠送,还有来自图书漂流、会员二手书捐赠等途径;在太阳花,孩子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翻阅图书,也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阅读交流;在太阳花,故事会的主讲人也许是某位孩子的热心妈妈,也许是幼教专家、著名作者、童书推荐人……如今,越来越多怀抱同样理念和热忱的妈妈们加入到太阳花的队伍中,这里成为了家长和孩子都流连忘返、寓教于乐的亲子天地。为什么一个拼学式、面向普通家庭的绘本馆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也许,我们能从太阳花的一次绘本活动中领略一二――
这个周末,太阳花举行了《眼镜兔子》绘本故事活动。故事开始前,主讲人崔华芳老师首先和孩子们从生肖知识开始讲起,这时,胡珏小朋友自告奋勇,竟然把十二生肖全部背了下来,获得了小朋友们的一致掌声。于是崔老师顺势和小朋友讲了几个生活中熟悉的、与兔子有关的故事,比如守株待兔、龟兔赛跑、咕咚来了等。听罢故事,小朋友们的热情都被调动起来了,皮皮很大方地站起来,给大家唱了《小兔子乖乖》的儿歌,唱完一遍还不肯坐下,非要再唱一遍。趁着大家兴致正浓,崔老师正式开始讲《眼镜兔子》的故事了,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解,孩子们似乎都被带入了眼镜兔子的世界,听得目不转睛。故事结束后,崔老师组织小朋友们讨论了近视眼的坏处,顺带对这个故事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幼儿托管早教范文5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教学策略
一、拟定人才培养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做了一些调整。总目标是就业和升学。1.就业班学生在取得相关资格证(毕业证、幼儿教师资格证、保育员资格证、育婴师资格证)的条件下从事幼儿园、托管班、育婴早教中心、艺术培训学校等育人工作。学生要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从事婴幼儿保教工作、管理工作等初级应用型岗位;必须有相对应的通识基础文化知识,还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说、唱、弹、跳、画、做),同时应该具有再学习、再强化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良好的教师职业品德素养。2.升学班学生要通过高职院校的基础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入学考试才能成为高一级学校的学生。根据现在的人才培养总目标,我们梳理出行业、学校对学生舞蹈方面的要求:(1)能够从幼儿发展实践出发,具备科学的舞蹈理论知识与扎实的实践基础技能。(2)能够达到高一级院校舞蹈考试的基本要求。选择适合的舞蹈教学内容是舞蹈人才培养的关键之一。首先,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舞蹈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幼儿舞相关知识与技能)。因此,我们把舞蹈概述、五大民族民间舞(藏、蒙、傣、维、汉)及幼儿舞(幼儿基本舞蹈训练、幼儿基本舞步、学习优秀幼儿舞蹈作品、练习独立创作幼儿舞)及幼儿园舞蹈教学(幼儿园大中小班的舞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对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的把握等各方面技能,以及掌握幼儿舞蹈教学原则与方法)作为中职学前教育的必学内容。其次,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幼儿园文艺活动组织技能。再次,学生会整合运用各种资源,包括儿整合《儿童发展指南》《儿童文学》《音乐》《美术》《计算机应用》等。最后,学生通过对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方面的鉴赏,提高艺术修养。本课程学习目标、内容的确立为解决学生的基本体态,培养学生灵活、协调的舞姿,掌握从事幼儿教育所需的舞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等提供依据。
二、依据目标方案,确定课程形式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培养目标,我们以舞蹈课为主,辅之活动课、选修课等其他课堂形式落实人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以舞蹈理论、形体训练、民族民间舞、幼儿舞创编与教学为主,以舞蹈名作赏析为辅。舞蹈本身特点决定了舞蹈教学的渐进性与持续性。舞蹈教学过程需要一个长期的、整体的、系统的、科学的理论实践体系支持。根据学生年龄差异和能力水平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课程。通过科学严谨的课程研究,设置适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该年龄段学生的课程形式,有利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我们将课程形式设置为课堂集中教学、选修课教学、集训课教学。首先,根据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初级目标和大多数学生现有水平,采用舞蹈课集中教学的课程形式对全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基本功和形体训练,以及民族民间舞组合,幼儿舞蹈创编方法等初级应用型知识技能训练。这种集中教学的课程模式照顾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为学生实现基本学习目标奠定基础。其次,针对学生中一些舞蹈兴趣爱好者,我们以选修课的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选修课的开设,对喜爱舞蹈的学生进行拓展拔高训练,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最后是针对升学学生开展舞蹈集训课,通过密集的、高强度的针对性舞蹈艺考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专业素质,从而达到升学目的。
幼儿托管早教范文6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教育规划纲要,依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和《北京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等文件要求和北京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实际需要,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建立和完善了学前教育督导和监测制度,正式启动学前教育专项督导工作。
2012年5月,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北京市教委,依据《北京市区县学前教育工作督导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对东城区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试点。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在实践中验证督导思想、内容、方法设计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二是试点先行,为全市各区县学前教育督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开好头,起好步。督导组主要通过深入东城区听取汇报、召开区政府相关部门、教委相关科室、不同类型幼儿园园长代表参加的三个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实地考察街道和不同类型的幼儿园、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查看文档资料等方法,全面了解东城区学前教育工作发展情况。结合《北京市东城区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监测统计表》和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工作满意度入户调查的数据资料,对东城区学前教育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撰写专项督导反馈报告,最终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反馈给东城区政府,圆满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取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效地服务和促进了东城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督导室对东城区学前教育的督导工作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实效。
一是帮助东城区全面总结了学前教育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成绩和经验,在服务发展上有实效。首先,区政府将“缓解入园难问题”列入政府折子工程和实事项目,并将落实学前教育发展职责的情况列入相关部门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及年度考核范围,转变管理理念,强化过程管理,保障学前教育发展。第二,区政府在园所建设、资源配置上立足调动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第三,东城区在学前教育发展上注重提高保教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监管体系、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体系,家长对学前教育工作满意度逐年上升。
二是帮助东城区客观分析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在建言献策上有实效。针对园所建设还不能完全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建议区政府要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加强资源配置与需求的前瞻性研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调动各方力量,积极推进园所建设年度目标任务的落实,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针对有些类型幼儿园的办园条件相对薄弱等方面情况,建议区政府继续深化经费投入机制的研究,进一步加大对街道幼儿园经费投入的力度,促进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协调发展;针对《行动计划》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园所建设未能全面完成预期目标任务的情况,建议区政府要加强《行动计划》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及时调整、完善,保障《行动计划》有效落实。
三是促进东城区建立边查边改,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的工作机制,在加强薄弱环节上有实效。在落实《行动计划》过程中,东城区建立了由区政府办牵头、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其他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相互配合,教育督导部门发挥督促、协调、指导和服务作用的自查、自评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了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促进学前教育建设和发展的合力,有效推动东城区学前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试点,探索积累了适应学前教育的督导策略和方法
在市区两级政府制定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过程中,开展学前教育专项督导,跟踪督导区县政府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这种过程性督导中,我们探索积累了适应学前教育的督导策略和方法:注重督前沟通,形成市区两级督导思想、理念共识,为区县自查、自评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服务;注重发挥区县主体作用,着眼于调动区县在自评和督评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督导过程中调研,着力在帮助区县总结发现经验,提出有效建议;注重督后及时交流反馈,着力在与区县平等合作,深入研讨,共同谋划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准确定位,牢固树立为促进区县学前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的教育督导宗旨,把服务发展和合作督导的理念贯彻于督导工作始终。督导对象定位为各区县政府,督导形式定位为专项督导。在设计专项督导的指导思想时,突出以引导区县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为出发点,以督促、指导区县政府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职责和任务为重点,着力关注发展学前教育布局规划的有效实施,着力关注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的有效缓解,着力关注学前教育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与落实。在专项督导过程中,探索运用发展性督导评价思想、合作性督导评价模式,突出区县政府在专项督导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双方的平等合作,共同研究、分析、寻找区县学前教育新的发展点,为促进区县政府加快学前教育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二是科学监测,把握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在学前教育专项督导过程中,我们制发了《关于做好北京市区县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监测统计工作的通知》(京教督【2012】3号)和《北京市区县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监测统计表》(京统函(【2012】73号),通过建立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年度监测台帐,持续统计分析体现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信息,跟踪监测学前教育发展状况,为学前教育决策提供有效支撑信息。同时,运用好社会评价机制,通过北京市区县教育工作满意度入户调查,增设学前教育工作的调查指标,及时掌握社会对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的反馈信息,在区县学前教育专项督导过程中,充分运用各区县学前教育满意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全面把握学前教育发展状况。
三是聚焦重点,准确把握学前教育专项督导的内容和导向。在设计专项督导内容时,突出学前教育外延式发展的基本要求,兼顾内涵发展的重点要求。专项督导内容涉及组织领导、园所建设、经费投入、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和发展水平六大方面,并细化为32个二级指标。突出重点,结构简明清晰,整个指标体系力求突出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工作要求,督促、指导区县政府有效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在专项督导过程中,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的导向:①北京市制定的学前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在区县的落实情况;②区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③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扩大和发展的情况;④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和教育资源综合利用的情况;⑤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入园、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无证幼儿园的分类治理和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培训等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情况。
四是着力建设,突出学前教育督导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完善学前教育督导工作。组建了以线联平主任为组长,关国珍副主任为执行组长,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综合处专兼职督学、市教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市教科院早期教育研究所研究人员、特约教育督导员和市人大、市教育学会、市教科院、北师大有关专家组成的专业化督导队伍。注重在督导调研、督导文件和工具的研制、专项督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更新督导理念,创新督导方法,提升督导能力,促进督导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同时,通过督导试点来检验、完善《北京市区县学前教育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和《北京市区县学前教育工作督导评价指标体系(试行)》是否科学合理、导向正确;检验测评工具是否科学合理、操作性强;检验评价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实效性强,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督导工作。
督导与调研相结合,几个需要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第一,需要加强学前教育的法制建设,依法保障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尽快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健全和完善学前教育管理和经费投入的体制与长效机制,为社会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稳定非教育部门举办的幼儿园,依法保障学前教育资源不再流失。
第二,需要市区两级政府进一步加强资源配置与需求的前瞻性研究。需要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努力,系统做好适龄儿童人口现状调查和未来变化预测,尤其是外来适龄儿童人口数量和分布的现状和变化预测;进一步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调动各方力量,破解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难点问题,积极推进园所建设年度目标任务的落实;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关注解决办园条件的不均衡问题,促进区域、城乡、园所之间的均衡发展。
第三,需要市区两级政府继续加强《行动计划》落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及时调整、完善,保障《行动计划》有效落实。
链接 区县学前教育动态
东城区:构建“覆盖全区、布局均衡、优质多样、特色鲜明”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东城区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分布、变化趋势,以扩大学前教育规模,缓解“入园难”问题为切入点,努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公办园为基础、公办民办并举,各类型园所协调发展的办园格局;积极构建“覆盖全区、布局均衡、优质多样、特色鲜明”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该区2011年设立1个亿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用于统筹各类型园所发展与建设。根据园所布局制定整体规划,对2011年度7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的基建工程、设备购置、人员配备及招生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同步推进。增加新生学位700个左右。同时,通过内部挖潜扩大学位300个左右,总计增加学位近1000个。2012年,正在继续推进5所改扩建幼儿园建设。
在扩大园所数量的同时,东城区积极探索名园办分园、小幼衔接园、品牌输出园及托管街道园的四元模式,开拓多种形式办园新途径,最大限度地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同时,充分调动各类园所的积极性,稳定非教育部门办园数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011年相继开展了市立园年度综合质量评价、单位园自主发展评价及民办园年度考核工作,促进各类型园所均衡发展;市级立项课题《幼小衔接一体化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在部分小学和幼儿园中稳步推进;召开6次园本教研工作现场会和园本课程实践研讨会,深化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强化教育特色,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全面提升保教质量;深入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区教委与计生委合作,建构“跨部门联动、多资源整合”早教进社区的新模式。
搭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高位平台。选派干部赴东北师范大学参加首批国家级园长培训、赴新疆支教;开展市区两级幼儿教师“半日评优”活动及市级骨干教师现场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开展不同层级干部教师的专业培训及研修活动。
丰台区:多措并举,创新机制,
破解幼儿入园难题
第一,加大统筹力度,增加园所数量。根据统计,2011-2013年,丰台区年均达到入园年龄的本市户籍幼儿有8700名左右。区内每年可提供学位约1.2万余个,户籍儿童入园率基本能达到95%。但因外来人口因素,每年尚有部分学位缺口。为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求,区政府力争未来三年新增25所幼儿园。主要做法:一是新建一批幼儿园。新建小区配套园原则上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鼓励各街道建设1所街道中心园,各乡镇建设1-2所乡镇中心园,力争全区公办园数量达到70%以上。二是改建一批幼儿园。在学前儿童密集地区,通过合并改造学校或改造学校闲置教室,开办优质幼儿园分园或小学附属幼儿园,缓解特殊地区入园难问题。三是鼓励建设一批优质民办幼儿园,落实北京市有关“小规模办园”政策。2011年以来,共审批3所民办园、3所小规模办园,4所民办幼儿园正在受理审核,积极破解入园难问题。2011年就新增了15所幼儿园。
第二,开展内部挖潜,扩大园所容量。全区现有各级各类独立幼儿园125所,其中公办园84所占67.2%,民办园41所占30.8%。在园幼儿3万多名,本市户籍幼儿占69.3%。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在籍人口、城区外迁人口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入园压力较大。丰台区坚持整合优化资源,挖掘潜力增加学位,努力解决入园问题:一是采取一园多址方式,通过优质园举办分园,增加园所学位数量,如丰台一幼从一园三址发展到一园五址;二是采取小学办附属园方式,增设了丰台一小远洋分校、王佐学校、南宫中心小学等6所附属学校幼儿园,盘活闲置教育资源;三是通过扩大班级容量,在遵循幼儿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班级幼儿人数,扩大183个班级学位数量,满足幼儿入园需求。
第三,健全评价体系,提高总体质量。一是建立保教质量评价监管体系、学前教育指导网络体系,形成学前教育发展服务体系,推动园所优质、健康发展。二是加强质量管理。加强园所视导、管理,以考核、验收、培训、评比为手段,不断提高保育、教育质量。三是开展优质园创建。鼓励争创优质园,指导4-5所幼儿园所争创市级示范园,培育一级一类幼儿园15所,一级一类幼儿园比例突破50%,大力提高办园质量。四是建立奖励机制,扶持部门园、街乡园、企业园、民办园上级上类,逐步提高全区园所整体质量,实现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石景山区:改革创新,精细管理,
开辟区域特色发展之路
建立“高校—区域—幼儿园”合作模式。2010年区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石景山区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借力高校资源,发挥教育行政部门作用,组建“领导小组—专家团队—核心小组—行动小组”研究机构,33所幼儿园成为绿色教育项目实验园,形成“高校—区域—幼儿园”合作共建模式。在7位北师大学前教育专家引领下,形成5大领域学科研究共同体,通过调研现状、制定方案、组织培训、指导实践等途径,初步形成绿色活动课程框架,促成“品牌园引领—全区域跟进”的发展态势。
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办园质量。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注重精细化的过程管理,不断提升办园质量,编写《石景山区幼儿园科学管理手册》。一是运用目标管理手段,引领园所建立明晰的目标体系,制定系统的长、中、短期工作计划。二是将管理智慧融入制度建设,要求幼儿园在建立17项重点制度外,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促进自主发展的制度体系。三是注重常规管理的精细化,提高园长检查工作效益,实施5级24项档案管理。各园所加强过程性管理与指导,园长检查工作目的明确、分析深入、建议可行,以幼儿一日生活质量折射管理细节;发挥档案资料信息资源作用,提高收集、分类、目录建立等各环节的科学性,为教育教学提供服务。
大兴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一是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根据《新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从2011年起,由区财政每学年投入约1800万元承担了公办园合同工的基本工资、保险费用和工资补助,实现了合同工工资及待遇问题的突破,为公办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幼儿园的发展解决了根本问题。严格落实幼儿园岗位设置工作、大兴区非义务教育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和大兴区非义务教育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将教师的创新实践和工作成效纳入教师职务晋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形成以师德为核心、绩效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教师考评机制,促进了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更好发展。
二是采用幼师与非幼师相结合的方法补充师资。2011年共招聘了152名幼儿教师(其中学前教育专业56人);2012年共招聘了129名幼儿教师(其中学前教育专业48人)。同时,该区根据公办园实际情况,制定幼儿园合同工招聘标准及流程,2011年和2012年分别完成全区900名和990余名公办园合同工的招聘,及时充实我区公办园保教队伍。
三是不断创新幼儿教师队伍补充与建设机制。该区在招聘指标向幼儿园大幅倾斜的基础上,2011年,与北京汇佳职业学院签订三年幼教师资培养协议,每年定向培养40名幼儿教师,为本区幼儿园输送专业化教师。
昌平区:典型引路,
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昌平区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条主线,按照“打造昌平教育品牌,创建一流城市教育”的要求,不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度,促进整体办园水平提升。
一是参加市级示范园评选和上级工作。教工幼儿园、机关幼儿园、工业幼儿园先后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北京市示范幼儿园。2009至2011年,政法大学幼儿园等9所幼儿园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加强镇中心园管理,已有91%的镇中心园纳入级类管理,提高了农村学前教育质量。
二是开展“昌平区示范幼儿园”评选活动。北海昌房等16所幼儿园先后被认定为昌平区示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