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通信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通信的发展范文1
1利用油田企业通讯自身优势,坚持“三网合一“的发展道路
“三网合一”就是利用一个网络同时满足客户看电视、打电话、上网等多种需求,这种方式是现在普遍流行使用的一种技术,可有效降低建设、运营成本,避免重复的建设、维护,同时提高了网络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增加了企业收益。走“三网合一”的发展道路,要注意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统一规划管理,避免出现“三网合一”中容易出现的工作建设重复问题,避免资源浪费,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抓好团结,协同合作,提升整体服务水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新业务接入能力
石油通讯部门要大力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完善企业通讯系统。对企业一些通讯设备要定期进行升级改造,保证设备快速、安全、可靠的运行。对一些老化的线路设施要定期进行检查,保证线路正常使用,不能正常使用的要及时更换,避免出现故障,影响通讯。加快实现光缆接入,真正提高接入能力。总之各种系统设备要统一管理,提高运行速度,完善信息系统管理体系,以提高通讯的效率。
3改进企业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管理水平
现今需要提高石油通讯部门领导的管理水平,提升他们的科学决策能力,市场应变能力,改革创新的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等等。同时一定要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先进合理的现代化、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通讯部门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交流,统一管理,统一规范,避免重复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就会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才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结语
通信的发展范文2
关键词:卫星通信;发展;前景展望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与时俱进的时代,卫星通信技术有了大展身手的舞台。它的快速发展,不但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技术的发展,同时还带来了人类交往沟通的方式变化,让地球连成一个整体,使人类联系更加紧密顺畅。我们必须了解卫星通信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不断促进其发展,使卫星通信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今后更大有所为,有更大新的突破。
1卫星通信的发展进程
卫星通信的伟大构想由英国科学家阿瑟•克拉克提出,由美国于1964年8月率先完成试验,并转播了东京奥运会,这是早期试验阶段。60年代为实用阶段。先是第一代“国际通信卫星”发射,承揽一般通信和商务通信业务。后由苏联发射的通信卫星,已可提供传真、电视、广播和电话通信业务。进入70年代,卫星通信已应用于国家内部的通信领域。此时,还研发了可为海上运输提供通信服务的海事卫星通信系统。80年代为极速飞跃阶段,代表作是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问世。90年代,中、低轨道移动卫星通信进一步推进了世界信息化发展的脚步。到了21世纪,卫星通信在理论研究和再应用领域,都有了显著发展成果,比如GPS的出现。
2我国卫星通信的应用情况与不足
1972年,我国引进国外设备,租借国际第四代通信卫星,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四座大型地球站,这是中国卫星研究和使用的开端。
2.1卫星通信的应用情况
(1)应急通信应用。
(2)卫星电视广播应用。
(3)卫星宽带通信应用。
(4)传统的卫星固定通信应用。
(5)卫星移动通信应用。
2.2存在不足
我国卫星通信业务虽然发展较快,但在技术水平和应用规模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不足,且国产化水平还不普遍。不足主要有:(1)我国商用通信卫星转发器资源在规模和性能容量方面,与国外商用通信卫星还无法匹敌。(2)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尚未实现国产化,现使用的商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均来自国外。(3)由于用户对卫星通信了解欠缺以及卫星资源的成本过高的原因,卫星通信广播虽然潜在市场广阔,但开发还不够有效、充分。
3卫星通信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3.1卫星通信网络会更趋健全
受地面电信网限制是阻碍卫星通信技术广泛应用的罪魁祸首。在偏僻地区完整的通信网络并没有建立起来,致使使用卫星通信也无从谈起。在实际情况下,少于四颗卫星构成的卫星通信网络不具有稳定性,信号缺失、传输数据慢都是比较常见现象。
3.2多频段卫星通信网络趋于主流
卫星宽带通信中,传统的Ku频段和C频段的卫星在现代卫星宽带通信的需求面前已经无法包打天下,未来大容量、高速度成为主流这一问题会更加突出。这就对研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大新的卫星通信系统研发力度,建立多频段的卫星通信网络,才能使数据传输速度有效提高,使人类的生产生活真正从卫星通信系统发展中受益,这样人类生产生活质量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
3.3综合卫星服务趋于可能
目前卫星通信服务主要集中在地面及高空中,对海域的覆盖有所欠缺,因此,未来要在卫星通信的功能延伸以及使用范围拓展上下功夫,要开发功能更加全面、强大的卫星通信系统,使其不仅应用在特殊行业,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也要能被广泛的应用,从而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3.4接收终端设备的小型化与智能化发展迅速
目前,卫星通信接收终端设备的小型化与智能化方面发展发展迅速,一部分国家的通信卫星正向着小型化和微型化的方向发展,通过缩小通信卫星的体积可实现小卫星集群部署间接减小因为一个或少部分卫星遭到破坏而致使整个通信系统崩溃的可能性,同时,数量较多的小卫星也更加有利于信号的传输,减少通信成本。随着卫星通信频谱的不断拓展、数字网络技术和和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卫星通信的设备也会更加简便和有效。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卫星通信事业发展日新月异。它不仅已深深融入到人类生产生活中,同时也在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等众多领域中起着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未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需求,研发人员应对现实需求正确分析,客观查找不足,不断汲取先进经验,探索完善新技术,研究建立更加完善、科学的卫星通信系统,以促进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真正让卫星通信技术发挥出最大效果,为我们国家的发展贡献最大力量。
参考文献
[1]于甄忠.卫星通信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学,2014,12(5):235.
通信的发展范文3
关键词:移动通信;3G;4G
中图分类号:TN929文献标识码: A
一、第一代移动通信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最初的模拟、仅限语音的蜂窝电话标准,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
第一代移动通信主要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由于受到传输带宽的限制,不能进行移动通信的长途漫游,只能是一种区域性的移动通信系统。第一代移动通信有多种制式,我国主要采用的是TACS。第一代移动通信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互不兼容、保密性差、通话质量不高、不能提供数据业务和不能提供自动漫游等。
二、第二代移动通信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在1996年提出了GSM Phase 2+,目的在于扩展和改进GSM Phase 1及Phase 2中原定的业务和性能。它主要包括CMAEL(客户化应用移动网络增强逻辑),SO(支持最佳路由)、立即计费,GSM 900/1800双频段工作等内容,也包含了与全速率完全兼容的增强型话音编解码技术,使得话音质量得到了质的改进;半速率编解码器可使GSM系统的容量提高近一倍。在GSM Phase2+阶段中,采用更密集的频率复用、多复用、多重复用结构技术,引入智能天线技术、双频段等技术,有效地克服了随着业务量剧增所引发的GSM系统容量不足的缺陷;自适应语音编码(AMR)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系统通话质量;GPRS/EDGE技术的引入,使GSM与计算机通信/Internet有机相结合,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15 /384kbit/s,从而使GSM功能得到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尽管2G技术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但随着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频率资源己接近枯竭,语音质量不能达到用户满意的标准,数据通信速率太低,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满足移动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三、第三代移动通信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也称IMT2000。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单元将成为基本功能模块,支持话音和多媒体数据通信,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如WCDMA的传输速率在用户静止时最大为2Mbps,在用户高速移动时最大支持144Kbps,所占频带宽度 5MHz左右。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共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分支,共同组成一个IMT 2000家庭,成员间存在相互兼容的问题,因此已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通信和全球通信;再者,3G的频谱利用率还比较低,不能充分地利用宝贵的频谱资源; 3G支持的速率还不够高,如单载波只支持最大2Mbps的业务等等。这些不足点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需要,因此寻求一种既能解决现有问题,又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的新技术是必要的。
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主要是话音和中低速数据,码率为384 kb/ s (局域网可达2 Mb/ s) ,因而可传送比目前GSM (第二代移动通信)更高码率的信息。随着多媒体业务的发展, 2 Mb/ s的码率将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各种新的宽带业务的需要,因此国际上已开始研究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一步目标是10 Mb/ s以上。我们国内则尚未启动。因此需尽早开始研究其关键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有:宽带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频段、多址方法、无线接入技术、软件无线电的硬件和软件、多载波调制和OFDM技术、自适应天线阵、高效信道编码技术等。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特点:(1)具有全球范围设计的,与固定网络业务及用户互连,无线接口的类型尽可能少和高度兼容性;(2)具有与固定通信网络相比拟的高话音质量和高安全性;(3)具有在本地采用2Mb/s高速率接入和在广域网采用384kb/s接入速率的数据率分段使用功能;(4)具有在2GHz左右的高效频谱利用率,且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带宽;(5)移动终端可连接地面网和卫星网,可移动使用和固定使用,可与卫星业务共存和互连;(6)能够处理包括国际互联网和视频会议、高数据率通信和非对称数据传输的分组和电路交换业务;(7)支持分层小区结构,也支持包括用户向不同地点通信时浏览国际互联网的多种同步连接;(8)语音只占移动通信业务的一部分,大部分业务是非话数据和视频信息;(9)一个共用的基础设施,可支持同一地方的多个公共的和专用的运营公司;(10)具有根据数据量、服务质量和使用时间为收费参数,而不是以距离为收费参数的新收费机制。
四、第四代移动通信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的概念可称为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的超过2Mb/s的数据传输能力。它包括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宽带系统和交互式广播网络。 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比第三代标准具有更多的功能。第四代移动通信可以在不同的固定、无线平台和跨越不同的频带的网络中提供无线服务,可以在任何地方用宽带接入互联网,能够提供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此外,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集成多功能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是宽带接入IP系统。
4G系统中有两个基本目标:一是实现无线通信全球覆盖;二是提供无缝的高质量无线业务。目前正在构思中的4G通信具有以下特征:(1)网络频谱更宽。要想使4G通信达到100Mbps的传输速率,通信运营商必须在3G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改造,以便使4G网络在通信带宽上比3G网络的带宽高出许多。据研究,每个4G信道将占有100MHz的频谱,相当于W-CDMA 3G网络的20倍;(2)通信速度更快。人们研究4G通信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终端访问Internet的速率,因此,4G通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有更快的无线传输速率。据专家估计,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速率可以达到10M~20Mbps,最高可以达到100Mbps;(3)通信更加灵活。从严格意义上说,4G手机的功能已不能简单划归“电话机”的范畴,因为语音数据的传输只是4G移动电话的功能之一而已。而且4G手机从外观和式样上看将有更惊人的突破,可以想象的是,眼镜、手表、化妆盒、旅游鞋都有可能成为4G终端;(4)智能性更高。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智能性更高,不仅表现在 4G通信的终端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具有智能化,更重要的是4G手机可以实现许多目前还难以想象的功能;(5)兼容性更平滑。要使4G通信尽快地被人们接收,还应该考虑到让更多的用户在投资最少的情况下较为容易地过渡到4G通信。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4G通信系统应当具备全球漫游、接口开放、能跟多种网络互联、终端多样化以及能从3G平稳过渡等特点。
结语
总之,随着新问题、新要求的不断出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相应地调整、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纵观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规律和第四代通信技术的优点, 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人们将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自由自在地利用移动网络获取和传递信息。从而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将会发生更深刻的变化。
参考文献:
[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信的发展范文4
【关键词】3G 3G/WLAN 4G LTE
1 3G无线网络技术
1.1 3G技术标准概述
WCDMA技术来自欧洲等国家,其制定基础是3GPP,将GSM MAP视为核心网,将UTRAN视为无线接口的通信标准,目前已经发展至第三代;该技术的研发起步阶段时期,它便可在封闭空间中以不低于2Mbit/s以上的速度进行信息输送,在移动空间中以384Kbps/s的速度进行信息输送,最近几年,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从理论上来说,WCDMA最高传送速度可高大14.4Mbps,而在实际情况中,终端最高下行速度为7.2Mbps,上行速度为5.76Mbps;CDMA200是被ITU的IMT一2000标准接受的无限接口,CDMA2000给出了从2G至3G的发展策略;CDMA2000 lxEV―DV ,能够实现的上、下行信息速度分别是1.8 Mbps、3.1 Mbps;它还能够借助两个3.75 MHz的信道来提升速率;在我国,移动通信实行的标准是TD―SCDMA,该标准目前已经是第三代,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被其他国家接受的通信标准,它的核心技术是时分双工,智能天线,在此基础上,还吸收了SDMA的优点;降低了使用者之间受干扰的机率,频谱使用率得到了提升,它最大的传送速度不低于2Mbps。
1.2 技术标准的比较
WCDMA、CDMA2000、TD―SCDMA三者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也即它们都是以CDMA技术为基础的;且在静止情况下,支持不低于2Mbps的信息输送速度;不过,上述三个标准也有不同的地方,首先三者的核心技术不同,其次,三者的性能也存在差异。
2 WLAN的发展方向和特征
IEEE802.1l是1997年提出来的,它是世界上第一个WLAN技术标准,由IEEE制定;它也是之前被使用最普遍的标准,直到现在,发展了10多年,才涌现出IEEES02。l Ib/a/g/e/n等标准;如今,使用最普及的一个标准是IEEES02.1lg;到了2009年,IEEE 802.1ln标准开始出现,并且还是WLAN发展的新热点;IEEE802.11n和IEEE802.1Ia/b/g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速率、覆盖区域、兼容性上;就速率来说,因它的技术基础是MIM0和OFDM,保证了输送性能,提高了输送速率,平常速率108Mbps,最高速率可以实现600Mbps;就覆盖区域来说,它运用了天线技术,借助一定数量且独立的天线,组建成天线网,能够调节波束,确保信号稳定传输,降低受其他信号影响的机率,无线覆盖区域不再是几百米,而是几公里;就兼容性来说,它借助了无线电技术,创建了一个平台,该平台支持用户编程,不同系统基站能够借助该软件的操作来满足兼容要求;换句话说,802.11n不只是兼容性能优,不但能实现向前,还将WLAN和3G网络很好地融合在一起;WLAN具备以下几点优势:
(1)安装方便、便于携带;
(2)灵活性强;
(3)扩展性强等。
正因WLAN的这些优势,使得它在最近几年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它已经被普遍使用于各个领域及区域,如学校、机场等,加之,它还能够同PC机、手机等兼容,因此wLAN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3 3G与WLAN的融合发展
3.1 3G和WLAN之间具有互补性
3G和WLAN之间还是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尤其是性能,两者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就覆盖区域而言,3G是无线广域网的一种,覆盖区域遍及整个地区,甚至国家,而WLAN的覆盖区域相比3G,要小得多,大概只有几百米;就移动功能而言,3G能蚴迪挚缤移动的功能,而wLAN很难实现高速移动的功能;就业务特征而言,3G支持业务的对象是语音、数据.而WLAN支持业务的对象是高速数据;就网络创建而言,wLAN建网比3G要简单的多,且费用支出也要少很多;就接入带宽而言,WLAN要优于3G;从上文描述可知,两者都存在着优点和不足,但是两者的优点和不足,是能够实现互补的,从而便有了3G和WLAN的一体化网络,该网络将两者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将功能实现最大化。
3.2 4G/WLAN的一体化网络
无线局域网 (WLAN) 能与B-ISDN和ATM兼容,实现广带多媒体通信,形成综合广带通信网 (IBCN),通过IP进行通话。能全速移动用户能提供150Mb/s的高质量的影像服务,实现三维图像的高质量传输,无线用户之间可以进行三维虚拟现实通信。
能自适应资源分配,处理变化的业务流、信道条件不同的环境,有很强的自组织性和灵活性。能根据网络的动态和自动变化的信道条件,使低码率与高码率的用户能够共存,综合固定移动广播网络或其他的一些规则,实现对这些功能体积分布的控制。
支持交互式多媒体业务,如视频会议、无线因特网等,提供更广泛的服务和应用。4G系统可以自动管理、动态改变自己的结构以满足系统变化和发展的要求。用户可能使用各种各样的移动设备接入到4G系统中,各种不同的接入系统结合成一个公共的平台,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协作以满足不同的业务的要求,移动网络服务趋于多样化,最终会演变为社会上多行业、多部门、多系统与人们沟通的桥梁。
4 准4G技术LTE的出现及5G的愿景
LTE也被视为是准4G技术Ⅲ;其终极目标是:在频谱带宽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分别支持100Mbit/s的下行速率及50Mbit/s的上行速率,提高整个区域的网络性能,增大容量,能够为半径为100Kin的区域提供网络服务,满足高速移动使用者提出的不少于100kbit/s的接入要求,
5 结语
拓展无线技术的边界,让我们和世界始终保持互联,就像我们以开创性的贡献,将3G和4G融入今天的生活。Qualcomm 正全力推动着技术创新,让 5G 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祖国建.无线通信技术热点及发展趋势[J].山西科技,2012.
[2]李新建.浅析无线通信网络主要技术及发展前景[J].今日科苑,2011.
[3]曲阳.浅析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通信的发展范文5
关键词: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无线网络;发展趋势
一、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宽带无线系统一般由远端用户站(RT)、基站(BTS)、和网管系统(EMS)组成,基站负责对远端站点进行覆盖,并且提供与核心网络的多种业务接口技术。远端站由室外和室内单元组成,通常会采用口径很小的室外定向天线,网管设备(EMS)主要与基站相连,能实现对系统的性能监测、操作维护、软件下载等基本功能。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从所使用的频带上可分为两类,一个是高频段的LMDS系统,另一个是低频段的MMDS系统。LMDS系统的特色在于可用的带宽较大,但是可靠覆盖范围一般在5公里以内,适合商务热点地区的使用;MMDS系统的特色在于受雨衰影响小,全天候可靠覆盖范围在10公里以上,但是带宽较小,适合SME和SOHO用户使用。
二、宽带无线系统的应用
1.宽带无线技术
我国已经进行了2.5GHz、3.5GHz、5.8GHz、等无线接入频谱的规划。LMIS为本地多点分配系统,基本工作频段范围为10-40GHz。系统通过扇区或基站设备将ATM骨干网基带信号调制为射频信号发射出去,在其覆盖区域内的许多用户端设备接收信号并将其还原为基带信号,实现数据双向对称高带宽无线传输。可以提供语音、IP和桢中继业务。
MMDS是一种提供宽带业务的点对多点分布,频率在3.5GHz的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MMDS频段可应用于半径为几十公里的覆盖范围。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频段的无线接入问题,我国正在考虑3.3GHzTDD方式的无线接入频段的规划。在向下一代网络前进的过程中,全球无线移动通讯的发展呈现出6大趋势,即传送宽带化、应用个性化、接入多样化、网络数据化、系统互补化及有线无线一体化。
2.超宽带无线技术
超宽带无线技术(UWB)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它不采用载波,而是利用纳秒至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信号,因此其所占带宽非常的宽。目前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开放的频段是3.1-10.6GHz,故UWB系统发射的功率谱密度非常低,在传输同样的速率时功率消耗仅有传统技术的1/10-1/100,所以短距离UWB无线通信系统与其他窄带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共存。UWB其收发信机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低于全数字化;具有较好的隐蔽性、低截获率、保密性好等非常突出的优点,能很好地满足现代通信系统对于安全性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UWB信号定位精度及高,所以在透视成像雷达、人体医学成像、穿地探测雷达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三、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前景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能够提供更多的业务,它是随着数据业务迅猛发展而不断提高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有线通信系统相比有两个特殊点,即无线频谱资源有限和无线传输环境恶劣。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也是围绕着解决这两个难点而展开的。总结下来,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有以下几个关键的技术:
1.调制技术
调制技术的发展使得在单位带宽内所传输的数据速率越来越高,早期的宽带无线技术多采用QPSK和FSK调制;目前出现的系统已经普遍采用16QAM和64QAM调制技术,因为高效调制技术对解调信噪比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在点对多点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64QAM是目前最实用化的调制方式,256QAM或更高等级的调制一般多用于点对点传输系统。目前还出现了自适应调制技术,使得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可以根据当前的通信环境信噪比的情况自动设定调制方式,使系统更好的适应传输环境的变化,保持无线通信链路通畅。
2.天线技术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将会在今后的数据业务领域中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而频谱资源始终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增加频率的复用率,而扇区天线技术在这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复用效率要求扇区天线的主波束增益尽可能的均匀,旁瓣尽可能低。这些都对天线的设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目前在天线设计领域波束成型和智能天线的概念也被用到固定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来。
3.固定宽带技术
固定宽带技术就是利用宽带接入网络,借助设备产生无线互联信号,本身固定宽带技术在操作和服务上都有很大的优势。因此这项服务的应用也注定了会更加广泛,具体表现就是固定 IP 地址的使用。IP 的操作相对于更为简单,采用不同的网络,通过设置 IP 便可以建立网络互联。IP 协议的应用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固定 IP 来保证我们的用网安全。 IP 地址的使用对于我们创建和维护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时还是现在被社会认知的网络通信协议标准。基于无线互联通信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对于我们维护和谐的用网环境,加强对网络维护的需求也随之有了更高要求。
四、无线新技术发展的未来发展基础
无线技术的优化与协作突出表现在以下技术发展方向:网络的分层、异构和互操作,包括无线资源管理和干扰控制、感知无线电、异系统切换和互操作;业务融合与多样性 :包括传统固网和非移动网络业务与移动网络业务的融合,移动网络支持新的业务和新的用户类型 ;此外,要应对成千上百倍增长的高速数据业务,能够获得更多的频谱将是最为直接的方式。各个国家的政府都在积极研究利用3GHz、5GHz以及以上频段的规划问题。由于多种业务都在动态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业务希望能够使用低频段,而频率资源将成为日益稀缺的资源。
参考文献:
[1]张伟,李斌,刘云,赵成林. 60GHz 毫米波通信中上行链路混合波束赋形技术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11).
[2]刘蕾蕾,张念祖,洪 伟.超宽带信道的频域测量及校准[J].电波科学学报,2012(05).
[3]党梅梅,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现状.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2008
通信的发展范文6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发展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于20 世纪70 年代初就开始了光纤通信的基础研究,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增长,现代社会对通信的依赖越来越大,网络的生存性显得至关重要,通信发展和运行环境的变化对光纤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用户已经不满足已有的电话业务,需要传输高速数据,同时出现了交互式图像传输的要求,如VOD、居家办公和家庭银行等。这样, 就显得网络容量紧缺, 同时需要对网络进行改造。从现在起到2010 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形成新的光纤通信市场需求,像其他通信技术一样,光纤通信又一次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一、光纤通信网络技术及应用
(一)光弧子通信。
1、光弧子通信技术的起源及基本原理。
弧子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超短脉冲,或者说是一种在传播过程中形状、幅度和速度都维持不变的脉冲壮行波。光弧子脉冲能在光纤中保持传输。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有两种作用影响脉冲的传输,一种是光纤色散作用,光纤色散使光脉冲在时域上展宽,展宽到一定程度后将引起相邻脉冲的叠加,产生误码。另一种是光纤的非线性作用,这种作用将引起光脉冲在频域上展宽,在时域上压缩,也影响光通信。而光弧子是一种具有双曲正割形状的光脉冲,这种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是利用光线的群速度色散和非线性作用中的自相位调制两种影响达到平衡的情况下,从而能保持原来的形状传输。利用光弧子这种特性,可以实现超长距离、超大容量的光通信,它的传输容量比当今最好的通信系统高出1-2 个数量级,中继距离可达几百公里。
2、光弧子通信技术的新进展。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问世,损耗问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但是随着弧子脉冲源脉宽得越来越窄,色散作用越来越影响弧子的传输,于是对色散进行补偿成为一个紧要技术。现有两大补偿技术:一类是弱色散和局部色散补偿,另一类是周期性全局强色散补偿。实验证明,对工作在零色散波长处的单信道通信系统来说,光弧子通信系统的性能并不比工作常规系统更好。但是工作常规系统容易收到群色散的影响,从而对其传输速率有所限制,特别是在多信道系统中,这种影响又将限制其传输容量。而光弧子系统却可以将不同的波长的多信道复用到一根光纤中传输,因而,多信道光弧子通信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全光通信网。
1、全光网的概念。
随着通信网传输容量的增加,光纤通信技术也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全光网是指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信号传输与交换全部采用光波技术,即数据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传输过程都在光域内进行,而在其各网络节点的交换则使用高可靠、大容量和高度灵活的光交叉连接设备。在全光网中,由于没有电的处理,所以容许存在各种不同的协议和编码形式,使信号传输具有透明性。
2、全光网主要是由光网络层、电网络层构成。
全光通信中采用了光复用、光交换和其他的光处理技术,从而实现任何点与点之间的全程光信号的交互和传输。
3、全光网的特点。
(1)全光网以波长来选择路由,对传输码率、数据格式以及调制方式具有透明性的优点。
(2)全光网不但可以与现有的通信网络兼容,还可以支持未来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以及网络的升级。
(3)全光网络具备可扩展性,网络可同时扩展用户、容量和种类。
(4)全光网络还具备可重构性,可以根据通信容量的需求,实现恢复、建立和拆除光波长连接,即动态的改变网络结构,可为突发业务提供临时连接,从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5)由于全光网比现有的网络多了一个光网络层,而光网络层中有许多光器件,因此可靠性高,而维护费用降低。
二、高速光纤计算机网应用―――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环网
FDDI 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于1982 年制定的一个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质、高速、通用的令牌环状网标准。FDDI 网络可作为高速局域网,在小范围内连接高速计算机系统。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是国家教育和科研事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各发达国家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一般都建有相当规模的校园网。与一般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相比,校园网有很多特点:网络规模大,网络节点一般都有几百过数千个;应用环境多,因专业不同需要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物理位置分散,各子网分布在校园各教学楼内;网络设备复杂,没有系统性,组网难度较大;子网分割较多,应用相对独立;主干网覆盖范围大,带宽要求高;系统开放性强,能够不断吸收新的技术;需要提供远程通信能力,能连接公共数字网或因特网。综上,光纤通信技术会呈现以下几种发展趋势,即光纤通信向超高速TDM 系统发展,向超大容量超长距离WDM 系统发展,向融合的多业务节点发展,在城域网引入WDM 技术,实现光传送联网,研制新一代光纤产品, 以及IP over SDH 和IP over WDM。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通信产品市场。因此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有望建成世界最先进的光纤通信网络,实现跨越性的发展。
(作者: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通信工,大专学历,研究方向:铁道技术,任职于中铁二十一局电务电化公司新疆分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