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场经济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场经济的理解

市场经济的理解范文1

论文关键词:市场经济,指数经济,创业,创新

以“指数”形态集聚的经济发展,是随着块状经济在空间上的规模化发展而发展的,因此,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随着块状经济的大规模发展,早在上上个世纪欧美一些国家的政府和经济学家就已经开始从事经济指数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了(比如说至今仍然在全世界范围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道·琼斯指数,1884年开始编制)。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逐步成为最为基本的资源配置制度,在东南沿海一些区域,市场经济更是发展得相对充分和成熟,块状经济成熟为区域经济的一种重要载体。由此我国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一些区域,也就表现出一些与发达国家共同的,属于市场经济较高历史阶段上所表现出来的发展特点和经济规律,即由“指数经济”集聚的经济发展的基本特性。事实上,在浙江、江苏和广东三省,市场经济已经跨越了“商品经济”和“价格经济”两个历史阶段,“指数经济”正以一种强劲的势头,发挥出其作为市场经济最新成长阶段所具有的不可抗拒的“生产力”[1]。

一、“指数经济”:浙江、江苏和广东三省市场经济的最新发展

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最为充分的区域,江、浙、粤三省的市场经济已经跨越了“商品经济”和“价格经济”两个历史阶段,“指数经济”闪亮登场,并且成为其继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领先优势的社会基础。

浙江省的指数经济型态首先是由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策动的。在商务部相关领导的直接领导下,2006年10月22日,第一期“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隆重登场。“义乌指数”包括价格、景气及其相关单项三种指数,它由200多名指数采集员每天对市场内3832个代表品的单价和成交量,每月对定点商位的库存、商品毛利率、资金流动、商户信心等数据进行采集,采样范围覆盖了小商品城篁园市场、宾王市场、国际商贸城等3个专业市场,20多条专业街,4300多个商位,涵盖了17大类68中类100小类1006细类的商品。所有数据信息输入预定的软件系统,通过既定的程序运算,最终得出周、月的价格和景气等系列指数[2]。此外,作为我国的指数大省,浙江省还有另外三个指数,分别是余姚“中国塑料价格指数”、绍兴“中国柯桥纺织指数”和海宁“中国经编指数”。其中“余姚指数”由“中国塑料仓单价格指数”和“中国塑料现货价格指数”构成,用以反映塑料价格的指数[3];“绍兴指数”则用以全面反映中国轻纺城纺织品内外贸易销售价格变化趋势和绍兴县轻纺城产业发展状况及景气程度的由一整套指数构成的指数体系,它由价格指数、景气指数、外贸指数以及订单指数四部分构成[4];“海宁指数”包括产品指数和企业50指数两个指数,用以反映经编类产品价格的指数[5]

广东省和江苏省在指数经济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深圳“华强北中国电子市场价格指数”是广东省指数经济的典型代表。“深圳指数”由一个综合指数、四个板块指数(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手机、数码产品和IT产品等)和50项分类产品指数组成。指数的产生严格遵循“价格指数设计、数据采集与处理、指数分析处理系统、指数、指数运维管理”等六大理念系统构建,通过华强北电子市场价格指数网、华强北中国电子市场价格指数大厅、华强北商业街多个LED大屏幕及多家媒体,每周一公开[6]。江苏省的指数经济由由“盛泽指数”为代表。2007年11月24日,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为“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的按下水晶球。“盛泽指数”主要反映盛泽及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上化纤面料、化纤原料价格、丝绸纺织品价格变动以及相关企业景气波动,主要由价格指数景气指数、盛泽50指数和流量指数四大模块组成。其中化纤面料、化纤原料价格指数按天,丝绸纺织品价格指数按周,丝绸、化纤、市场景气指数以及反映盛泽地区50家最大规模织造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变动的盛泽50指数,都按月[7]。

以这些专业市场指数为代表的指数经济的成功运作,显示出浙、粤、苏三省市场经济发展显然已经有别于其他区域,“指数经济”已经成为上述三省进一步领先于其他省市的一种重要的软实力。

二、“指数经济”:市场经济成长的历史新阶段

相对于其他省市来说,浙、粤和苏三省出现的“指数经济”现象显然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现象,因为“指数经济”的形成至少在原有的市场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中注入了全新的内容。

(一)“指数经济”的概念

从上述几个专业市场指数成就的区域发展中可以看出,“指数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这个历史阶段上,资源的配置不仅超越了资源本身的约束,也超越了使用的约束,转而服从于一个现代资讯体系的协调和指挥,由此组合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消费过程。这个现代意义上的资讯体系,就是基于一定规模、一定领先程度的专业市场而形成的“指数体系”。通过专业市场指数,掌握产品定价话语权,从而形成更大范围内、更高层面上的资源整合。因此,由这种指数资讯体系组合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就形成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最新历史阶段——“指数经济”。

也正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这种“指数经济”对实体经济过程的良性推进作用,才在现实意义上成就了浙、粤苏三省经济社会的强势发展,甚至自然也就奠定了三省经济社会进一步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指数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指数经济”所以能够对实体经济产生良性的推进作用,是因为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高级型态,它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掌握产品定价的话语权,进而形成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上的资源整合与创新。

从经济史的角度来看,最早的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原始社会,生产的目的是直接单一的生存需要,而且任何需要都是依靠自身的劳动去获取,没有任何交换的现象。但随着生产力的水平的发展,人们的劳动产品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了剩余,同时,生产力发展的另一重要结果是分工,从最开始的畜牧业和农业分工,到后来发生的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分工的出现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为人们在长期从事自己所在领域的劳动时,日积月累的经验,让一些人在自己从事的领域中比另外一些人更加的熟练,亦既生产效率更高,当然也就意味着在一些别的领域中比别人生产效率更低,这样导致的结果便是,一些人在某种产品上有剩余,而在另外一些产品上则存在不足,甚至是完全没有的,这种不均衡的现象是物物交换的基础。在氏族公社时期,一开始的物物交换是局限于氏族内部,然后逐渐突破范围,氏族之间的交换也出现了,由此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事实上,随着氏族公社制度的瓦解,这种不均衡的现象更加普遍化了,再加上原本就存在的不同氏族由于地域关系而形成的分工状态,“市场经济”的时代也具有了更加广大的社会基础。

由于交换的制度基础——市场制度的作用程度和作用方式的差异,在此前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可以划分为“商品经济”和“价格经济”两个阶段。在商品经济阶段,很多的交换是偶然发生的,并没有一个主观的计划性,更为重要的是在此阶段,商品交换还仅仅是单纯的物物交换,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交易媒介——货币还没有出现,随着商品交换的逐渐扩大和分工,以及商品经济重要的交换媒介——商人的出现,产生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这是商品经济的较高阶段。

在商品交换正常化促使产生了固定充当交换媒介的货币之后,商品经济也就进入了价格经济的时代。所谓价格经济,是指价格是资源配置的准则和基础,一切物品的交换是以价格为依据的。这样有了价格这个数字化的标签,让商品的交换变得简单,大大促进了商品的交易,同时又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在价格经济阶段,人们生产的目的已经绝对不再是为了单纯满足自身的需要了,更多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润了,许多单纯为生产产品并通过销售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专业作坊和工厂应运而生。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注入了许多人的主观目的性和计划性,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都有了预先的安排和计划,在人为的这种主观能动性操作下,为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货币的出现让商品交易的范围大大扩大了,整个生产和交换过程就不再完全局限于“原产地”的范畴,经济活动的半径因为规模化生产而达成的“块状经济”和“专业市场”的极化效应而几何阶数地扩展了,这也是浙江省义乌市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8]由此可见,只有进步到“价格经济”,市场经济才算真正地嵌入于我们人类的经济生活。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人类的经济历史长河中,相对于“商品经济”来说,“价格经济”尽管在时间上相对短暂,甚至完全不成比例,但是其人类经济生活的贡献却非常巨大,它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物质享受,是“商品经济”难以企及的。

这种时间与财富的反向效应在“指数经济”上进一步扩张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股票指数的出现,指数的概念第一次进入现实的经济生活,但有了指数并不等于进入了指数经济,“指数经济”的实质是对专业市场优势的进一步强化和固化,而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就是通过其掌握产品定价话语权形成对更大范围内、更高层面上资源的内向式集聚。在这里,作为“价格经济”经济基础的块状经济与专业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继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其程度已经大大降低了,整个经济过程的核心环节已经由“生产制造”过渡到“非制造环节”,也即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格局是“一点在里,两头在外”,也就是说,上述的7个环节我们基本上只是占据着“生产制造”这样一个低端的环节,而其他6个高端的环节则都被西方发达国家所占据,由此造成了郎咸平所谓的“两只秃鹰现象”:“这两只冷血秃鹰,一只名为产业资本,另一只叫做金融资本。它们联手占据着整个产业链的高端,而将大量低附加值的制造部分丢在中国”,“这两只秃鹰从高空冷冷地看着你慢慢流血的身体,一旦你露出弱点和疲惫,它们就会一啸而下,把你吃得干干净净,尸骨无存”,“在它们强有力的控制之下,中国制造业每次通过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辛辛苦苦创造1美元价值,同时就要为美国创造9美元的财富。

我们越拼命地流血制造,它们就越加富有,而这两只秃鹰的控制力量也就更强”。要改变这种书面,唯一的路径是继续稳定地占据着“1”的生产制造环节,然后逐渐由“1”而“6”的过渡和超越。[9]“指数经济”的实质就在于奠定了一种经济基础,由此可以稳步实现这种由“1”而“6”的过渡和超越战略。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是一个连续性的历史过程,商品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早期形态,为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但是因为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其无论在规模上还是程度上都是非常有限的。在价格经济阶段,由于交易范围的不断扩大,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人的主观目的性和计划性,形成了浙江经济中块状经济与专业市场的强势发展;“价格经济”的低端品性只有通过“指数经济”,实现经济过程的“非制造环节”转移和过渡,才能最终实现整个经济过程的高端品性。

三、浙江省对“指数经济”战略作用的主观利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价格经济”的阶段性推动作用使得浙江省经济发展具有了全国领先的地位。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一个问题是,浙江省的“价格经济”更多地延续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格局,更多地具有低端的品性,因此各种各样“成长的烦恼”严重地困扰着浙江省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然而,比较幸运的是,“指数经济”在浙江省的率先形成显然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提供了大好的契机,事实上,浙江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双创战略”已经在无形中比较有效地把握住了这种大好的契机。

(一)拓展“草根经济”的创业空间

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是浙江省“草根经济”最为核心的力量,也是浙江省能够建设成为“市场大省”最为重要的社会基础。这些中小企业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之所以能够占有如此大的份额,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超低的价格,也就是所谓的薄利多销,一个挂件几分钱,一个发夹几毛钱。这种经济模式在表面上看来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其支付的代价也是非常大的,激励的市场恶性竞争严重地影响了整体的生存环境。然而在“指数经济”的背景下,由于定价权的回归,各种商品可以以更为合理的价格交易,或者说是更为有利于卖方的价格成交,这大大化解了浙江省各大专业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买方垄断困境,由此压低价格的“买方”因素逐渐趋向弱化,最终形成相对比较稳定并且有所提高的交易价格。在价格得到相对提高并且稳定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必然得到改善。

在此情况下,草根经济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一种的横向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因为价格的稳定和相对提高将吸引越来越多的草根力量加入到创业队伍中去,进而形成了更为广泛的的草根基础。由此也就自然地实现了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业富民”的发展战略。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草根经济的横向发展趋势,注定了其不可能形成一种纵向的发展过程,也即一个草根性质的企业因为其核心竞争力的缺失,不会因为价格的稳定并且有所提高而发展成为大企业,因为在此情况下,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会被很多人模仿,从而大大减弱了其成为大企业的机会和条件。由此可知,一个“草根企业”不可能仅仅因为具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就可以成长为“大树企业”,“小草”成长为“大树”的关键因素不在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而是在于核心竞争力发生飞跃,特别是由低价的横向扩展升华为创新性的纵向突破。

(二)强化“大树经济”的创新动力

与“草根企业”的发展路径有所不同,在“指数经济”的背景下,大型企业,特别是其中一些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则可以通过纵向的发展战略,也既通过加强研发能力,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性产品,这样也契合了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新强省”发展战略。

义乌小商品市场、绍兴轻纺城等通过指数的而成为各自领域的世界交易中心,通过观察其指数的变动,可以看出国内乃至全球相关产品的价格运行趋势,这让其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大大提高。同时,指数的,可以引导企业的战略决策,如当指数走低时,企业应该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状况,产品是否已经变得不再那样受欢迎,从而应该开发出更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这样的局面必然有利于研发能力的加强,最终会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权威地位,成为市场标准的制定者。因此,指数经济为大型企业带来的好处在于提供了稳定的市场环境,形成了更加有利的新产品研发,直至奠定制定产品标准的市场环境,从而最终奠定其产品研发及其标准制定的核心竞争优势。当一个企业从事新产品研发,甚至拥有制定市场标准的权利时,其所面对的是一种高端市场,这样的一种情况,决定了它拥有“撇脂定价”的特权,通过这种特权制定有利于自身的“垄断高价”,这种价格特权所获得的“垄断利润”能力又反过来促使企业具有更大的决心和能力研发新产品,也具有更强的心态和资格制定产品标准,最终推动这些大型企业达到企业的最高境界,也即达到与“草根经济”相对应的“大树经济”。

当然,这种新产品研发和标准制定是最为典型的创新行为,而且是最高层次的自主性的技术创新行为。因此“指数经济”可以推动大型企业更强的创新动机和能力,也就是说,“指数经济”是推动浙江省委省政府“创新强省”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的运行机制。

(三)与“双创战略”形成叠加效应

不难看出,这样两种企业的两种发展路径综合起来,就构成了“指数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最为巨大的提升作用。草根经济的横向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树的社会基础和经济推力,而大树经济的纵向突破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力并提高了经济发展的品质,这两种力量结合起来,决定了浙江省区域经济可以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可持续地强势发展。

这种以“草根经济”的横向扩展和“大树经济”的纵向突破核心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无疑是与浙江省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双创战略”相吻合的,草根经济可以“创业富民”、巨木经济则是“创新强省”。因此,在“指数经济”的引导下,浙江省的“双创战略”可以在“草根经济”的横向扩展和“巨木经济”的纵向突破过程中得到完全实现。

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为发展背景的饰品行业的良性循环,是在“指数经济”引导下实践浙江省委省政府“双创战略”的典型案例。据有关媒体报道,目前义乌拥有饰品生产企业近5000家,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从业人员15万人,2006年行业销售额120亿元,其中出口额80亿元,出口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饰品行业之所以可以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以“草根经济”的横向推动力与“巨木经济”的纵向拉动力有机结合。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中,作为饰品行业龙头企业的新光公司以新产品研发和产品标准的制定为核心竞争力,其每天一百多个新品种的饰品研发能力决定了它始终能够占据饰品的高端市场,由此通过“撇脂定价”战略(在众多饰品企业的产品以几块钱来定价的情况下,新光公司的饰品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甚至有上千元单价的出口定单)而获得企业发展的利润空间,最终奠定其在饰品市场中的全球主导地位。与其有所不同,大量的一般企业则作为饰品行业的“草根”而存在,因为超强的模仿能力而奠定其所具有的超低价格的核心竞争力(也正是因为如此,新光公司研发的新产品往往也只有一两个星期的市场发展空间),由此奠定饰品行业的繁荣发展。在这里,“草根经济”和“大树经济”是一个共生共长的生态联系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为了优化这种共生共长的生态联系链的成长环境,只要在形式上能够避开新光公司的知识产权范围,新光公司在主观上并不刻意打击其他饰品企业对其产品的模仿甚至抄袭),其中,新光集团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市场中的高端地位,而大批量中小企业主的创业激情则支撑了饰品行业的强势发展,由此构成了饰品行业在义乌小商品市场中创业、市场、创新、繁荣四大元素之间的良性循环体系,而这四大元素也就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双创战略”不可或缺的实现路径[10]。

参考文献

1 王 枫,田 萍. 中国指数高调登场[J].华人时代,2008(2):48-51.

2 蒋剑辉,苏为华. “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解读[J]. 中国统计,2007(1):18-19.

3 浙江推出中国塑料价格指数[EB/OL]./cnstock.com/newspaper/2006-11/07/content_1618890.htm.

4 何 焱.中国纺织指数出炉[J]. 中国纺织,2007(5):140-142.

5 浙江指数经济添新翼,海宁经编指数[EB/OL]./zhxww.net/zhnews400/zh1/zhejiangnews/200810/20081015163326.htm.

6 华强北·中国电子市场价格指数”亮相高交会[N]. 世界电子元器件,2007,11:115.

7 冉 霞. “盛泽指数”引来关注潮[N]. 江苏纺织,2008,3.12&19.

8 黄中伟. 产业集群的市场结构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2):27-31.

市场经济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经济结构;货币及其变动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1001803

利率市场化的初级定义指的是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中的融资水平,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我国自从开始实施利率市场化以来,进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作为金融自由化的重要指标,不仅对利率市场和货币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对市场中的每一个投资者的利益发挥中介作用,在对推动利率市场化与我国经济结构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1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利率市场化将会成为推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条件。

1.1现阶段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分析

我国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和管理能力以及风险管理能力,在过去的几年中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通过在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在海外的上市,已经初步具备了条件,而贷款利率的浮动。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来对贷款定价,债券市场也有专门的市场风险评级,各种理财产品也从自身的特点出发等一系列的发展为我国监管机构在利率风险的管理上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我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初步形成。我国银行已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引导银行业市场、债券市场的基准利率水平。沿海城市的同业拆借Shibor基准利率基本成熟,现如今已经成为金融交易的基准。另外一方面对于政府在2015年三次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这样不但增强了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能力,又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贷款困难的问题,并且逐步放开了对外币利率品种的管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头作用。

1.2与我国经济结构的联系

从需求结构来看,我国每年最终消费率和世界水平相比仍然很低,所以我国不仅是消费大国,而且还是人口大国,世界主要经济体对投资的程度也比我国经济的增长水平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中拥有较高国民储蓄的国家,这也是我国保持经济增长较快的重要条件之一,而我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是扩大消费需求,则成为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投资需求的发展速度快于消费需求,从而导致需求结构失衡、消费率过低,我国不得不依靠外需来“稀释”过剩的产能,而这也会引起经济风险的扩散和转移。从消费倾向来看:利率在进行平稳缓慢的变动时对于消费者倾向没有太多的影响,反而言之,却对实际的储蓄量有很大的影响,经典学派认为:即使提高了利率减少的一定是实际总储蓄量,虽然调高利率可以使人们进行更多储蓄,这样会妨碍到投资所以说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益率有密切的联系。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唯一目的,所以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也有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还会调高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来看,国家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呈递减状态,政府应该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探索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全面化解产能过剩,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的新变化,科学的进行宏观调控。我国鼓励外资融入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极大程度上也使得国外资金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入我国,这种举措有利于促进我国增加就业、拉动经济的内增长。从现阶段来看,我国2015年上半年CPI多个月在1.2%到1.5%区间内小幅波动,就业好于预期目标。但是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新旧动力的转换也在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将会针对形势变化准确调整,进一步推进结构性改革和促进结构调整,通过拓展需求形成稳定的经增长。

2利率市场化中出现的问题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具有渐进式特征。我国的利率管理一直实行严格的行政管理,虽然一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长期发展看来,与我国的经济结构存在着许多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中出现存款限制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结构是贫富差距大,房产泡沫已经接近极限,第三产业走势低迷,随着利率利率市场化的出现,出现了金融抑制程度高、经济金融化程度低的现象,金融资产结构不能实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利率市场化中还存在短期利率产品不足等问题。对于银行来说,由于银行有存款上限的限制,所以在最近十几年中,我国经历了多个实际为负利率的时期,这对于我国消费的增长,甚至经济结构的发展的转型都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在此期间,我国包括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券等在内的债券在一、二级资本市场利率已经实现市场化,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债券回购、票据转贴等在内的货币市场,同时也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所以最近几年来,银行存款流失,贷款和存款相比压力增加等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居民的财富配置行为在不断改变,银行不得不以理财产品等表外高收益率产品吸引存款。这也说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动力不仅来自于社会其他领域的需求,更是来自于银行本身的内在需求。其次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制度极度缺乏应有的地位,利率既不是储蓄收入来源的主要的对象。也不是投资者分割的杠杆,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明确,预算的软约束是投资无利率弹性的根本原因,而对于利率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储蓄、投资对利率弹性缺乏相应的制度基础。

2.2经济结构中出现的货币问题

当前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利率的改革涉及到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在推进利率改革时,必须同步推进国有经济和地方融资形势的改革,在资本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我国的存款利率也是相当高的。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时,国有经济和地方融资平台融资形势的改革必须要同步进行,伴随着2014年我国经济的下滑,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应当适当放缓改革的步伐,而且改革是主要的两点难点,一是我国是高速发展的国家,高度重视发展资金需求量较大,贷款需求很强,如果利率上调,贷款利率提高又会对经济有影响;二是我国是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由于地方干部换得快,地方融资平台的“软约束”的问题比较突出。在201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取得7%的增长成果,无论是在生产还是在消费中近几个月都出现了好转的趋势。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要求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富有弹性,从操作层面来看,利率市场化使得外汇干预的有效性下降,我国金融体系相对封闭,政策对于外汇市场的干预较多,但外汇的不断流入货币当局依靠发行央行票据来对冲由此产生的流动性。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大规模央行票据的发行对国外利率明显提升,另一方面是中美利差持续为负增加了冲销干预成本。

2.3应在发展过程中与经济结构相适宜

国有企业经营实际上还没有走出困境。基于国有企业在经济转轨期的特殊地位,作为公有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既是国有资产的载体,又是大部分产业工人就业的承受者。因此,改革的决策者对国有企业改革应当持谨慎的态度,这就让国有企业承担起有损效率的社会责任,事实上,许多的国有企业经营已经非常困难,在经济上已经没有继续经营下去的能力,选择退出市场或者接受破产已经是最适合经济合理性的出路,大量的微利或亏损国有企业的生存依靠国家,通过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对其实施救助和补贴性金融的支持。利率市场化的出现对于传统的国有企业来说将是致命性的打击。从海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历来看,利率市场化后,利率在一定时期内必定升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货币资金的有限性决定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水平的升高是不可避免的。利率水平的升高,虽然有利于货币资金流向效益好、收益高的企业和行业,同时促进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同时又加大了投资成本,特别是对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更大,这样就会抑制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利率水平的升高,可能引起国际逐利资本的超量涌入,会对人民币构成升值压力,人民币较大幅度升值,抑制出口或导致出口增幅下滑,从而给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经济增长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利率水平的提高对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十分明显,居民的消费与储蓄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储蓄与利率正相关,消费与利率负相关。我国居民储蓄对利率的下调不是很敏感,这就导致了利率的下调不能相应地减少储蓄和增加这一问题的存在。

2.4对国有企业的冲击十分严重

利率市场化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明确国有企业的融资问题。利率市场化意味着信贷投向的决定权和信贷的定价权等。商业银行经营在坚持“三性原则”的前提下,必然选择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和项目作为信贷投向。而大量企业存在失去信贷支持的危机;二是国有企业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受到严重的挑战。在低利率管制的条件下,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以补贴性金融支持,利率市场化之后,由于利率水平的升高,亏损的企业在财务状况上更是变的严峻,生存都将会难以为继,在经营效益较好的国有企业也将有可能陷入财务困难的危机中。如果国有企业没有合理的退出通道,国有企业问题就会更加突出,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要与国有企业改革配套进行。

3利率市场化与经济结构的对策

3.1从银行改革中发展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银行行业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不但为参与者创造新的商业环境,也向银行的赢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全面的挑战,对行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加速影响银行行业间的优胜劣汰,国有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第二,利率市场化完成后,银行业的结构将会变得更加集中。第三,形成竞争机制,促使银行从单一的只靠利息差转变为收入的多元化,提升银行的长期营利能力,改革的过程中还伴随着其他金融改革,如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将利率的定价机制转移给市场,在加大银行经营风险的同时,也将可能对储户资金的安全保证造成影响,为保障存款人的权益,美国、法国等国家在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前都建立了相应的存款保险制度,这一制度的功能是通过国家保险机构向面临危机的银行提供流动性的援助,也可以向破产银行的储户提供一定限度的补偿。

3.2发挥利率作为经济杠杆作用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新常态“,要严格控制社会信用总量。加强宏观经济的调控,社会信用的出现,极大程度上为发展经济做出了贡献,但是我国现在还处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初级阶段,全社会对社会信用的服务相对有限,在需求和供给都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限制发展信用体系,控制社会信用量的发展也可以使市场经济的转型起到关键作用。逐步发挥价格型工具的作用为实现货币政策的转型,首先要加快利率市场化的金融改革,建立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促进市场竞争;充分发挥价格政策的最大化,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提供条件,政府应该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价格监管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方法,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创造有力的条件。谨慎使用利率市场化等的金融工具。我国未来的经济走势将会通过多种渠道对经济结构产生影响,而利率市场化的出现将会扩大央行对资金的使用,将进一步侧重市场需求,实现资金平衡,发挥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货币增速处于较高的水平,不能放开脚步追随其他国家的脚步,要谨慎使用金融工具进行调节,从而使得经济稳步发展。从国际经验中,为有效引导货币市场短期利率一方面可以通过大规模公开市场操作来进行另一方面也可借助存贷款机制所建立的利率市场化。

3.3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

应从居民、金融市场、企业、央行和金融机构的内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加速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进程,提升国有企业对利率的弹性,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改革消费支出体制、使其市场化,成为利率市场化的个体微观基础,建立起以市场化为基础的见解宏观调控,减少行政干预,放松对利率的管制。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深入进行的一个标志是利率市场化,它不但可以促进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居民的金融意识而且还能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选择,加强企业间的相互竞争,从而打破垄断。我国现阶段处于转型的经济环境中,我国将会打破相对封闭的金融体系,从国际市场来看,国际间的激烈竞争将迫使银行提高自生的市场化效率,国内市场中,投资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的选择,利率进一步提升的提升刺激资本的流入,冲销成本逐步上涨。

4总结

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利率的升高对需求扩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制度的改革。一是加强央行的整体调控的能力,完善市场调控机制,使中央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后,完全有能力运用相应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在社会经济的可承受的限度内控制利率水平;二是加快投资体制的改革,消除不合适的投资壁垒,提高社会投资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三是努力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从而塑造成为消费需求的动力;四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使居民自愿消费。

参考文献

[1]黄湃.我国利率市场化与若干经济问题[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4).

[2]王虹.我国经济结构的现状及调整新思路[J].学理论,2013,(9).

[3]余胤.利率市场化对非金融企业的影响[J].我国统计,2006,(5).

市场经济的理解范文3

“把不懂的业务全部包出去,我们只做我们熟悉的。”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管理思潮。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显然先知先觉地注意到了这种趋势,他曾指出“在10-15年之内,任何企业中仅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任何不提供向高级发展的机会和活动、业务也应该采用外包形式”。于是,人力资源外包公司首先迅速在海外蔓延。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外包的概念以及人力资源外包服务逐渐被我国的企业接受并认可。

然而,人力资源外包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人力资源外包经历了从萌芽期到主导期,从不成熟到逐步完善的阶段。

1979年,作为中国人力资源外包行业的第一家企业――FESCO在北京成立,标志着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正式在我国作为一个行业出现。在随后整个的80年代,人力资源外包在中国以类似人力资源派遣的“提供中方雇员”方式为中国人力资源外包行业积累着宝贵的经验,为后来人力资源外包行业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到了90年代,人力资源外包行业进入起步期。这一时期,“提供中方雇员”继续发展;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相继出现,人才也开始小范围流动,各地人才交流中心和职业介绍中心开始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提供基于人事档案的劳动用工手续的服务,人事事务外包终于揭开了它的面纱。此外,由于外资企业进入和先进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引进,我国部分企业从人事管理概念转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特别是一些发展快速的高科技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打造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一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专家,这些人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纷纷成立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公司,开始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市场形成。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力资源外包行业进入发展期,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先行一步,不但向规范化、专业性发展,还出现了市场细分,人事事务外包由于众多跨国企业在华业务的发展、分支机构和人数的增多,纷纷开始由其在华总部牵头,将其人事事务统一外包出去。此后,规范化、专业性、市场细分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开始遍地开花。

市场经济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有效性;经济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2日

在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汇率环境复杂的背景下,本着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目的,我国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利率市场化是渐进式的货币市场利率、银行贷款利率、国债发行利率、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银行存款利率的依次配合调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可以加快金融机构的升级,增加其收益能力;另一方面还便于相关部门在金融监管方面采取更加强有力的举措。然而,利率市场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利用其所带来正面作用的同时,也要理性地思考由此所产生的一些负面作用,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化增长。同时,还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努力处理好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

一、利率市场化概况

我国并非是出现利率市场化最早的国家,这一现象的出现往往伴随着经济发展呈上行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往来也逐渐增多,经济学领域对利率市场化的研究路径也逐渐趋于多元化,研究资源也更加丰富,成为后续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保障。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对我国财政政策的影响主要侧重于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阶段,货币政策框架也正处于由数量型向价格型逐步演进的过程中,所以利率市场化可谓是应运而生,同时与利率双轨制相比较而言,利率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趋避性的,很难进行有效的抑制。

利率市场化的出现与经济发展模式有紧密联系,随着现行应用机制的变化,在每一阶段的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都要适时变更应用模式,从而实现当前经济结构与货币政策的最优效应。不仅如此,在随后的实施过程中但凡出现有关银行同领域内的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票据市场转贴现利率、国债利率、外币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表征,在接下来的实施阶段务必要在第一时间对政策模式实施变更,如此才能确保政策落实的科学性和规范化。

二、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鉴于利率在发展过程中多样性的变化,在之后的干预环节务必要尽快对干预路径加以审视,下面是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简要分析。

(一)改善现有的利率结构。利率结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利率在发展过程中多样性的变化,在之后的干预环节务必要认真领会利率市场发展模式的硬性规则,尽快对干预路径加以审视,找准结构发展动态,从而进一步提高利率的应用准则。在当前的存款流程里,依然会出现存款利率小于1甚至为负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严重制约了货币政策的应用模式,所以为了对此加以修正与完善,针对利率市场发展路径的合理转变要强调高效和高质量,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体现出传统应用模式的优势。不仅如此,利率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信贷金的制约,这在无形中为日后的发展路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金融市场。在货币政策的最后处理环节,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经济发展指挥棒的角色。鉴于利率在发展过程中多样性的变化,务必要在第一时间对货币的种类、资本的使用和拆借市场实行合理的研讨,实现当前控制模式的最优化状态,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模式的最优化状态。另外,在价格数据全范围处理环节,拆借市场的主要力量尚不能确定,交易数额较低的现象也时有出现,银行也显得力不从心,这无疑对市场发展的大环境产生了负面的作用。健全的金融体系对商业银行资金把控而言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所以务必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传导模式的实践方面,如此才能显现出日后一系列设计模式的作用。

(三)利率市场化推迟了货币政策的效力周期。鉴于利率在发展过程中多样性的变化,务必要在第一时间对控制模式实施D变,从而适应现行发展模式的需要,如此才能显现出日后一系列设计模式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设计操作中利率市场化的发生对货币传统的效力周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鉴于利率在发展过程中多样性的变化,一旦发生推迟货币政策的现象,就需要在第一时间对应用模式实施变更,从而显现出日后干扰模式的优势。不仅如此,利率市场化以后,相关的利率决策流程更为复杂,这无疑延长了货币政策的周期,从而也制约了货币政策落实效率的提高。

三、利率市场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市场经济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电力市场环境;电网规划;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电网规划主要是满足社会的电力分配,优化电源配置,深入分析负荷增长,确定电网规划。由于电力市场的约束,促使电网规划发生本质性变化,电网规划完全成为电力企业的独立任务,逐步将社会效益作为电网规划的主要目标。最大化发挥电网规划的效益,提出可靠的规划思路,决定电网规划的发展,更加适应现代电力市场的压力。

一、电力市场下电网规划思路

1、经济与安全并存

电网规划初期,比较注重电网安全,忽视经济因素在电网规划中的重要性,电网规划的目的是促使电力企业稳定于电力市场中,占据市场地位,利用固定的投资,获取大规模效益。同步市场发展,电网规划中需要同时渗透经济、安全两方面,有利于提出最优质的规划方案。完善电网规划思路,保障电网规划方案满足社会市场的电容需要,提高电网安全能力,避免出现电网故障,抑制电网发展。例如:某电力公司的电网规划,权衡安全与经济因素,在保障电网安全规划的基础上,尽量降低经济成本,有效分配该工程电网经济项目,避免阻碍供电发展,影响该公司盈利,该公司制定电网规划计划,定期研究电网规划的运行情况,分析是否存有不到位的规划因素。

2、遵循电网变化原则

电力市场变革后,对电网规划提出诸多要求,充实电网规划的内容,特别是在负荷方面,分析负荷内在规律,确保电网规划符合电力市场的变动需要[3]。负荷是电网规划的主体因素,由于负荷具有不确定的特点,必须明确负荷与电网规划的关系,尽量避免未知因素的影响,提高电网规划的效益水平,完善处理电价与电网规划的相互作用,构建电网规划方案。例如:某地区由于经济产业比较多,工业用电规模较大,该地区电力公司在规划电网运行时,充分考虑地区电力条件、电荷供应量以及负荷等多项因素,提出可靠的规划方案,合理分配电源,提高电源分配的能力,保障地区电网效益。

3、合理分配电力资源

电力资源是电网规划的一部分,在实际规划中,树立资源合理分配意识,明确分配思路。全方位分析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力资源,实现灵活的电网规划,实际电网规划受到多方因素影响,不能适应各项规划条件,所以在电网规划思路中,渗透开放特点。电力资源分配是电网规划的最终目的,某电力企业在对待资源分配上,实行多方案优化选择的方式,根据电网运行特点,提出多项规划思路,重点分析电网规划的利弊,采纳最优方案。

4、明确规划指标

电网规划思路不仅要完善处理好电力系统的资源工作,更要明确规划指标,降低电网规划的难度。利用定量分析的方式,稳定指标基础,明确指标内容。处理好电网指标后,才可发挥电网规划的效益性,避免电网规划中出现问题,影响整体电网规划的效益。

二、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规划现在存在的问题

1、城市电网规划基础数据记录不完备

在对城市电网进行规划前,要对城市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这时以前的城市电力规划数据就变得十分重要,它是调查研究的基础。然而这些数据有着实时更新的特点,导致了以前的数据收集不足,这样就给调查带了很大的难度。如果根据这些并不完备的数据进行研究并进行新的规划,就会给这个项目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而这些不能被及时发现的安全隐患很有可能就会在未来的某一时段造成巨大安全事故,给人民财产能造成重大损失。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城市电网规划是失败的。

2、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在对电网进行规划建设和改造的时候没有较好的对数据进行整理的工具,也没有将较为系统的分析体系建立起来,对电网建设和改造工作造成影响。另外,电网在管理中的观念和模式需要改进和更新,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环境、不同行业特点来进行差异化设计、建设,不然就会使得电网的整体出现上下分层,抵御自然条件能力不强,不能将大电网功能全面发挥出来。

3、专项规划不能和电网建设需求相适应

在规划之中会涉及到城市形态以及用地和结构等方面,受政府因素影响较大。但是,和城市中的建设规划相比,电网规划的专业性更强。一般来说,电网规划之中的全部内容无法在专项规划之中得以包含,这就导致规划预测和具体工作两者之间差距比较大,影响了电网的规划与建设,在以后改造之中没有较好的指导性和连续性。

三、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规划问题的解决措施

1、对原有数据进行有效的备份以便采集和分析

在对城市电网进行规划前要进行有效的调查研究,数据就变得很重要。为了进行有效的数据收集,我们可以在原有的数据收集系统基础上增加数据备份系统,时间设定可以是十年,也可以是二十年,这样就给以后的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以后的调查研究也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设计出更加趋于科学合理的城市电网规划。这些调查包括城市的年用电量最大用电负荷、分区负荷量、城市发展目标、电网及设备现状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或预测。这些数据的收集及预测能够为城市的电网规划提供准确有力的依据。

2、建立相应的监管系统并进行完善

不论是电网规划,还是电网建设和改造,必须要建立在法律、行业标准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地采用各相关的信息系统。因此,要想确保电网在建设和改造中的内容,就必须要将监管信息系统建立起来并不断进行完善。工作人员要借助多方力量获得支持,在建设和改造中要得到政府的相关支持与帮助,并争取各种有利政策,从而确保电网建设模式不断向多元化发展,确保用电的稳定可靠性。

3、与城市建设同步做好规划

站位要高,大局为重,综合考虑全局利益与长远利益,对电网以及城市配套建设统一做好规划。在对其进行规划时,要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实现规划的同步性,在对建设规划方案进行审核时,要对电网规划方案做好审核工作,保证两者能够在同一时间进行审核与。站在法律的角度,这样能够对电网规划方案进行保护,保证其可行性,另外,还能保证两者之间的同步和和谐,使两者之间实现协调发展,确保其融合。

4、加大用电宣传力度,使公众参与、支持电网的建设和改造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要设置专门的宣传机构,对加大自身绿色能源、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宣传与报道。针对电网规划建设,要做好宣传报道,突出其重点,并结合一些事例形象加以表达。只有这样,政府部门以及人民群众才会对这一项目进行关注和重视,给予相关的支持配合,并能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这样做,使得人们群众能够对电力事业进行关注,同时也给规划实施做好铺垫,使人们在电力建设中没有了抵触心理,对电网建设和实施进行了有效的推动,并能营造和谐的供用电环境。在对其进行规划时,要使得城市(镇)规划和电网规划同步进行,也就是实现同步编制以及同步审批和同步执行,确保两者之间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避免交叉、重复建设。

5、加强电网规划整改,改善电网效率

(1)调整网络结构,改善运营方式

网络结构设计不合理对于故障复电及设备检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运营方式不合理,也易引起电站移址等工作实施不便。对此电力企业应充分的认识到调整网络结构,改善运营方式等措施对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的作用与意义。在某些程度上来说,电网规划的运行中调整网络结构,改善运营方式占据了大量的工作量,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以被列为我国电网规划的重要课题。

(2)加强电网规划的可靠性

电力运营中可靠性相当重要,若电力

企业的电力运营没有可靠性,将对国民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的损失。对此,改善电网规划的可靠性非常重要。就目前而言,电力企业供电的可靠性仍有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重视。例如提高安全用电的宣传,制定科学的防护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及检修水平,利用先进器械实现电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等,只有在多个部门通力合作的条件下,才能有效的改善电网规划的可靠性。

(3)引进高端设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较传统电网规划相比,目前我国的智能化电网规划涉及范围更广阔。首先不再局限在电力部门内部,其业务逐渐贯彻了多个部门;其次实现了电力信息的全方位集成,以及高速双向的平等通讯;最后可进行分布式处理。由此可见,智能化电网规划与传统电网规划相比具备明显的优势。对此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规划应朝着智能化不断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电力企业电网规划的实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获得的良好的成绩,但仍掩盖不了在实际电网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电网及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营,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困扰。目前,我国电力市场仍处于发展过程中,符合国家电力市场要求的电网规划体系仍在设计当中,对此,我们应不断深入的对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为今后的电网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雷敏.探讨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规划的若干问题[J].通讯世界,2013(21).

市场经济的理解范文6

我是*油漆涂料市场副经理,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和同事对我的信任,给我这次汇报一年来工作的机会。今年1月通过竞聘,担任xxxxxxx油漆市场副经理,一年来在公司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关心、帮助下,使我很快的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完成了从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向管理人员过渡的过程。作为分管油漆市场消防保卫及后勤保障工作的副经理,本人积极领导所分管的部门开展工作,努力协调好上下、左右、内外的关系版权所有,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努力营造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有纪律、又有情趣的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现将一年来的工作进行如下汇报: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消防安全工作

油漆市场作为重点防火单位,消防工作一直是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市场工作万无一失,我带领消防人员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进行全面细致的消防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消防隐患立即整改,决不估息迁就。二是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工作。对全体员工及市场业户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学习《油漆涂料市场的消防预案》,并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如何报火警及火场逃生常识等。同时我们还组织员工及业户现场观摩市消防局举行的型消防演习,使员工和业户真正从思想上树立起消防安全意识,认识到消防安全重要性。三是与业户签订《消防安全责任》,建立《装修审批验收制度》及《摊位装修管理办法》,设装修审批专管员,在装修材料、用火,用电等事项进行严格的把关,设置消防班的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监护,保证了市场防火安全。

2、后勤保障工作

市场的后勤保障工作主要是由供暖、供电、保洁工作组成。供暖工作方面,要求我们的水暖技术人员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为工作原则,对市场的供暖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了市场水暖设施的正常运行。

供电工作方面,要求员工始终以业户至上为服务宗旨,以供电及时、维修迅速、安全高效为工作原则,保证市场的正常供电。在市场成立初期,用最短时间更换照明设施238个,在确保市场正常供电的同时,变更了照明功率为公司节约了资金,整个作业期间无任何安全事故。在消防设备检查中发现手动报警器未接线形同空设,厅c区、d区电容器柜不工作等,由于我们发现及时,整改到位,排除了多处重隐患,确保了市场设备安全运行。

保洁工作方面,市场内的环境卫生达到了“内外无死角,地面无脚印”的高标准,多次受到了上级领导及外商的表扬。此外,还涌现了保洁员刘惠兰和赵玉琴在打扫厕所工作期间,不怕脏、不怕累为业户从便池捞手机并拒收客户给予金钱,关玲在厅内捡到一块手表等助人为乐等好人好事,至今共收到表扬信三封。她们在工作中不仅受到顾客及业户的高度评价,同时也为市场赢得了荣誉。

3、强化停车场管理工作

针对市场门前机动车乱停乱放的现象,我们投入量人力、物力对停车场进行了全新规划,并派专人进行管理,保证了车辆按位停放,分区停放,有效的解决了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使市场的整体形象有了明显的改观。

4、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一是定期召开工作交流会。消防班员工都是刚参加工作、走入社会的年轻人,为了让他们更快的适应集体生活和工作环境,培养他们与人协作的到-/-精神,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我就经常组织他们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让他们谈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以及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哪些问题无法解决,通过这样的交流会拉近了我和员工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对我更加信任与尊敬,也使我们能更好的配合开展各项工作。

二是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加强考核工作力度。为进一步加强考核工作,我们规范了各部门的职能和人员的岗位职责做到上墙公示,量化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能、工作业绩和行为规范,细化了考核内容,如《消防员岗位考核细则》、《电工岗位考核细则》、《水暖工考核细则》、《更夫考核细则》、《保洁员考核细则》、《车辆管理员考核细则》,严格了考核标准,实行公平、公开、公证的考核工作,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进取性,在工作中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版权所有

三是力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对员工进行了语言表达能力、社交礼仪、消防安全知识、岗位技能及安全生产的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使广员工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精神面貌、仪表形象和服务态度等方面都有了很的转变和提高,更加强了员工的团队精神与凝聚力。

5、加强基础建设工作

作为新兴的市场,各项基础性工作亟待完善,今年建立了消防档案、消防预案、消防设备设施档案。

二、思想作风建设情况

1、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领导干部岗位不同于普通员工,它要求具备更新的知识和更高的自身素质。为达到这一要求,我十分注重各方面的学习:一是向本学。工作之余,我总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向本学习,认真阅读《细节决定成败》、《领导艺术》等籍。二是向领导学。在工作上在与上级领导的接触中,我亲身感受了各位领导的人格魅力、领导风范和工作艺术,使我受益匪浅,收获甚丰。三是向同事学。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觉得,身边的每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师,正是不断地虚心向他们求教,我自身的素质和工作能力才得以不断提高。工作一年来,我个人无论是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都有了很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