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五步教学法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五步教学法案例范文1
关键词:病案分析法;病理学教学;应用研究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的一门学科,是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间的桥梁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既需要加强学生的理论水平的教学,要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如何处理好这一关系成为病理学教学的关键因素。我院就采用病案分析法进行护理专业病理学授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在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护理6、7 班为研究对象,其中,6 班45 人,7 班47 人,2 组同时间进行病理学课程的教学,任课老师由同一老师担任。2 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传统的授课方法,讲解必要的名词解释,进行有关疾病病因、病理等的推断与视频教学。观察组予以以病案分析法为主线,先用一病例导出授课的主要内容。与学生展开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1.3 评定观察。
分别从考试成绩以及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进行比较分析。考试均采用100 分制,单项选择题30 道,每道1 分,多项选择题10道,每道2 分,问答题2 道,每道10 分,病案分析2 道,每道15 分。考试时间均定为90 min。另外,关于问卷调查参照文献[1]为准,以认可与不认可进行调查,调查后均予以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ASS13.0进行相关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从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分析。经过分析后得出,两组在能激发学习兴趣、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增强记忆,促进理解、能促进自学能力、有助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促进协助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方面无显著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表1 两组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分析(人)
2.2 从两个班级的平均理论考试成绩分析对照组的平均成绩为65.8±2.5 分,观察组的平均理论成绩为83.7±1.3 分,两组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病案分析法[2]指的是以临床案例为载体,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推理和判断,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其具有生动、直观、易懂、便于记忆的优点。通过对临床病案的分析讨论,可以将病理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相联系;通过分析病例可以提高学生的处理问题能力,可以增强其面对困难时的自信心,有效地把素质教育全面贯穿在病理教学中;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临床实际情境的差距;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临床教学中出现的两难问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逐渐提高学生处理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能力;甚至可以体验从业情境中医患关系处理的现实意义以及增加课堂趣味性。
病案分析教学法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实践训练式”专场讨论法,多在单元结束后进行,其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单元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单元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等;二是“理论引导式”非专场讨论法,主要是穿插在各课堂教学中进行,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本研究中看出,采用病案分析教学法教学的班级平均理论水平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班级,且病案分析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习兴趣、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增强记忆,促进理解、能促进自学能力、有助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另外,在运用中需要强调两个问题,其一是病案必须与教学内容相符合,要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相联系,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其二是病案要难易适中,由简到繁,由典型到一般,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兴奋、轻松、愉快的感觉中,敏锐感知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讨论病案时,不要过多的涉猎临床内容,对辅助检查需做好说明,避免学生花大量时间去查阅。
综上所述,病理学的教学必须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的病案分析内容的考查,这有利于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有利于学生为以后学习临床课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