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范文1
按照《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定义,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这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高校网络课程在组成结构上应尽量适应网络化学习模式的要求,实现学习资源共享、多向协同互动、自主学习、实时反馈转变。其内容应该包括“教、学、考”三方面,这既是教师的课件也是学生的学件,还应当体现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支持和学习效果的追踪和监控能力。
高校网络课程构建的学习环境是多媒体化、接近真实知识实体、自主和协作式的,它能够利用网络的资源开放性、时空灵活性和信息实时性来进行课程知识的传授。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相比,网络课程教学在学习资源信息量更为丰富、传递更为快捷、便于贮存和整理,既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为学生营造探索与创造的空间,又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平台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协作化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高校网络课程的开发是发挥高校网络教学优势的关键环节。教师们应当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课程实际和学生实际,结合传统教育积累下来的一些好的经验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
1.网络课程开发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学习是一个帮助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组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知识探究的过程。相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网络课程教学缺少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在网络课件的开发制作过程中,更应当注意将教师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贯穿其中,并且提供交流平台,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研究以及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过去的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
2.技术是桥梁,课程开发的过程是赋予技术灵魂的过程。长期以来,在课件尤其是高校网络课件制作过程中有时过分追求技术的新和奇,结果造成课件开发成本昂贵,学生注意力被色彩、特效所吸引,而思维和情感活动则被压抑,这样的课件一方面应用价值不大,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师们望而却步。实际上,技术只是用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利用技术的关键是赋予技术灵魂。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计算机技术、视听技术是为了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营造模拟环境,尤其是网络学习方式,学生更多的是通过自主操作获得学习资源,推进学习进度,如果技术使用过于复杂,又不适合学生学习思维发展和演进,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事倍功半。
3.做好前期分析和相关准备。高校网络课程虽然具有自身许多优势,但是,在网络课程开发之前,教师应当进行充分的前期分析和相关准备。首先是选题,并不是所有课程和内容都适合进行网络教学,尤其是那些逻辑推理、抽象思维要求较高的内容;其次是教学资源准备,既要避免无米之炊的窘境,又要避免造成信息泛滥。另外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人工智能还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作用,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更多地进行换位思考,要符合学生认知需要和规律。
4.网络课程开发过程中对细节问题也应有足够的重视。网络课程有别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主要特征是其交互性和开放性,因此在网络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有更多的细节应当引起教师们的注意。首先是学习导航策略要保持一致,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页面链接要方便学生进入学习,减少信息干扰,避免或者减少学生信息迷航的可能。其次是学习界面的设计,在协调美观的总体原则下,学习界面的色调应保持相对一致,并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呈现主要信息时要淡化和弱化次要信息。网络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从选题到教学设计,从开发制作到教学评价,需要我们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认知能力的状况,结合传统教学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意,并通过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来革新我们的教学手段,更新教学观念。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范文2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要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学科的整合存在很多困难。《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开课时间一般是一学期,短短的一学期之内要让学生完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做到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学科的有机整合,困难很多。二是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方面做得不够。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面对的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利用网络的能力。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构建丰富的学习环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
基于以上问题,为满足大多数同学进一步学习和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需求,我们设计和制作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程。
一、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该网络课程在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基本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包括以下几个含义:(1)网络课程的内容是开放的。课程内容应该体现各知识领域的相互关联性,能够及时更新和调整,能够反映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2)课程资源是开放的。网络课程的资源要满足学习者从不同角度学习知识和拓展知识,资源内容可以根据教学和学习需要随时调整和更新。(3)教学活动过程是开放的。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参与教学活动,既可以同步学习,也能异步学习,还能根据需要进行作业和讨论等活动。
2、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原则
网络学习应该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学习者营造自主探索学习的空间。学习者可以根据学习需要和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进度、选择学习内容等。学习者通过自学知识、参与讨论、自我评价等活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利用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在网络课程中通过公告栏、答疑系统、论坛、E-mail等方式实现人际交互;还可以通过导航菜单的设计、内容的设计、信息反馈的设计、搜索界面的设计等实现人机交互功能。从上面可以看出,网络课程的一个优势就在于为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两种学习策略的同时实现提供了可能。
3、便利性原则
网络课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习者,尽量为学习者创造便利的学习条件。如:结构上清晰的导航设计,简单有效地链接;交互界面生动形象;内容上基础知识与拓展知识相结合,层层深入等等。
4、可评价原则
网络课程必须为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提供有效的评价和反馈,通过反馈信息学习者可以灵活调整学习进度和学习计划,以进一步修改学习。通过评价,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程的系统结构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根据网络课程的定义,本网络课程的系统结构如下:
首页:主要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基本性质、基本特点和本课程总的学习目标。
课程内容:本模块实现授课和备课两种功能,包括电子文本、教学资料、教师备课三部分内容。电子文本给学习者提供了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都包含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测试题和相关资源(图片、文本、动画、视频等)。进入教学资料模块,可以方便地浏览和下载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各种资料:教师电子教案、相关实验教案和有关教程。同时,该模块中提供了资料检索功能,学习者可以分类检索查看相关资料。由于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都是不断发展的,要使制作的网络课程能够反复使用,具有永恒的生命力,那么网络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应该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该网络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了这一点,设计了教师备课模块。该模块只有教师能够注册,教师可以提交在本地制作的电子教案、电子教材、课件及其它相关资料,也可以方便地对各种资料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相关资源:丰富的学习资源是构建自主探索学习环境的主要内容。网络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广泛的易于获取的信息。但是这些资源是分散的、无序的,不能直接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为了给学习者提供更便捷的网络资源,设计制作了相关资源模块。本模块包含资源首页、学术论文、下载中心、网址资源、课件素材几部分内容。学术论文主要给学习者提供教育信息化的专业文章、文献信息、国家政策、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论文等;网址资源主要给学习者提供一些与本课程学习相关的网址,为学生进一步拓展学习提供资源。为便于学习者方便快速地搜索到所需的资源,同时提供资源检索功能;下载中心包括学科课件和相关软件(authorware、flash、photoshop、几何画板等)。考虑到教育技术公共课面向的是中文、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专业的学生,在这里提供了各个学科的课件,同时提供了制作课件需要的相关软件的下载;课件素材部分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学科课件素材。
在线测试:学习评价是网络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学习者的自学活动中,评价不仅能够检验学习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励学习热情。学生在利用网络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能够系统地学习本课程知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深化,这样既能拓展知识面,还能培养信息素养。所以,网络课程的学习既有一定的预成性目标即完成课程任务,又有一些向特定情境引发的不可预定的生成性目标,如信息意识的增强、信息技能的提高等。因此,对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应该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在线测试模块提供了每一单元相应的测试题,内容主要涉及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学生学习完本单元的知识后,可以马上进行测试,检查和巩固所学知识,获得反馈信息,从而进一步修改下一步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策略。为了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程还采取以下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作了评价:一是把学生在论坛中的发贴、回帖、参与讨论的次数等进行积分,通过这个积分对学生进行量化评价;二是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做出评价;三是根据上传的优秀作品对学生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作出评价。
作品展示:包含优秀作品和在线作业两部分内容。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完成很多作品。比如,学完摄影这部分内容后,可以去拍摄照片;学完authorware之后,可以设计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学完photoshop之后,可以创作处理图片等等。优秀作品就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园地。为了充分体现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精神,鼓励学习者在这里上传优秀作品进行交流。当然,在这里规定了作品的上传格式、类别等,作品上传之后通过列表可以查看相关信息。作业、批阅作业是网络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因为网络教学中师生在空间上是分离的,教师对学习者的学习程度不可能掌握得很透彻,所以更需要通过作业方式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利用在线作业系统,教师可以布置作业、批阅作业,学习者可以给教师发送完成的作业。
协作交流:网络课程的设计应该坚持以学习者为主体,营造一种有助于学习者探索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学习者利用网络课程自主学习,进行知识重构的重要形式就是协作交流。《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公共课网络课程通过答疑系统和论坛实现人际交互。学习者可以方便地通过论坛和同伴讨论学习;也可以进入答疑系统和教师实时交流,还可以直接给教师发E-mail。
三、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程开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明确网络课程的定位
网络课程在设计和开发之前,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网络课程是为哪一类学习对象开发的,开发的目的是什么。定位好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设计。因为对于不同的学习对象来讲,学习目标的制定是不同的;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是不一样的。
2、加强实践性和应用性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这门课的网络课程来说不能做成纸质教材的翻版,要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可以从很多方面体现出来:网络课程系统结构的设计、内容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等。应该尽可能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应用知识,同时又增长知识培养能力。
3、课程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与提高信息素养相结合
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一个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在对该网络课程的目标进行定位的时候,要把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融于其中,把学习者信息素养的提高和课程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相结合。
4、坚持网络课程建设的开放性
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网络课程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和收集的反馈信息,可以适时地调整网络课程的系统结构和具体内容。这就要求设计的网络课程具有开放性,能够根据具体需要灵活方便地修改。
作者单位:段元美,鲁东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部电教中心;王华丽,德州学院教务处;张世臣,德州市第一中学电教中心
参考文献:
[1]唐清安等.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25-170.
[2]蒋家傅.网络课程的特性、构建原则及其构建模式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4,(3):45-48.
[3]冯秀琪,赵可云. 梅瑞尔首要教学原理及网络课程的评价[J].开放教育研究,2005,(5):67-71.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范文3
当前,远程教学系统的建设已成为各学科教学改革与研究的热点。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远程教育即网络教育是远程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网络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目标的新途径,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应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更加解放思想,加快网络建设,注重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尽快实现网络教育。本文主要介绍了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通过网络教学加以实现的方法和过程。通常的液压系统课程设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校里进行,但是这套软件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在线设计,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向老师反馈设计成果,并与老师进行交流,从而在形式上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络教育,液压系统,组合机床,课程设计,回路
:18000多字的机械专业本科论文,但结合计算机知识做的论文
有中英文摘要、目录、参考文献
400元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范文4
关键词:远程教育;网络课程;虚拟现实;仿真
众所周知,网络教育有三大基础:硬件、软件和网络教育资源。随着Internet技术及其向宽带、高速、多媒体化方向的快速发展,硬件、软件方面的优势将逐渐弱化,教育资源的优势必将越来越重要,最终将决定网络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而网络课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网络使教与学活动产生了时空的分离,教师不再是直接的教育者,教育目标通过网络课程来实现,教学活动围绕着网络课程展开。因此开发适用于网络教育的高质量的课程成了我国发展网络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一、国内外网络课程发展概况
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已悄然向第三阶段网络教学(Web-BasedInstruction,即WBI)过渡,教学的网络化和多媒化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而Internet(互联网)的迅速普及、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利用网络教学手段进行远程教育成为可能。
美国各院校比较重视教学资源建设,网上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其资源建设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公司的力量进行制作,其一是学校教师搞好资源的教学设计,由媒体公司进行制作,如印第安娜大学、夏威夷大学等;其二是众多的信息技术公司为了公司自身的发展,为进行技术人才培养,无意识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建立了丰富的具有教育职能的网站,制作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其三是美国许多大学都设有网络教育学院,主要的教学形式是网络教学,其教学资源是由学院组织,根据课程设置建设的。美国教学资源的形式有用于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也有配合学校教学的素材库,也有一题一论的多媒体课件配合课堂教学或用于学生自学。虽然美国人在资源制作方面形式比较随意,但他们认为开发网络课程极为重要。
我国早在2000年5月,为了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加快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步伐,教育部启动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此工程共立项320个,经过几年的研制开发大部分已经完成。这批项目的研发集中了国内高校的优秀教育资源,体现了“名师、名校、名课程”的建设原则,因而代表了我国网络课程的最高水平。
网络课程以其灵活的、开放的、基于资源的特点使得它在继续教育、素质教育及职业教育方面都将有很大的优势。虽然有人对网络教育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认为网络课程不能有效地刺激学生去学习,但是不断增长的学生需求和网络所提供的开放的学习机会是网络课程的优势所在。网络课程在将来的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
1、资源渐趋丰富,服务形式更多样据统计,美国目前已有450多所大学建立了网上虚拟学校,开设了200多个专业,学生数量达10多万人。将来的网上课程门类齐全,有自主学习课程、成人教育课程、学位和非学位课程、学科教育课程。提供的服务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学生可以网上快速地检索出自己所需要的课程节目信息或学习资料。
2、以内容为中心的设计转向以学习环境和活动为中心的设计,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课程强调课程的内容设计,而以Web为基础的教学不应是传统课程内容的照搬。今后网络课程的设计应结合Web的具体特点,是以Email答疑、电子论坛、计算机视频会议等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设计。
3、以Web的低级应用设计转向Web高级应用的设计,随着Web技术和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网络课程的开发必将从信息传播的低级应用阶段转向Web高级应用。目前出现的一些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这种平台的设计开发为基于Web的课程在制作、管理和应用上都迈进了一个新的台阶,是Web应用于课程教学的必然趋势所在。
二、网络课程的开发方法
网络课程是实现远程教育教学的基本单元,是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表现的某专业或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网络课程的教学包括网上学习、讨论、作业、练习、辅导、答疑、实验、考试等教学环节。因此,网络课程的开发不同一般的教学课件的制作,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按照软件工程的思路与方法进行开发。本章重点阐述网络课程的设计流程、开发方法及网络课程与支撑平台的融合。
(一)网络课程的开发原则与制作流程
网络课程的开发原则
网络课程应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应遵循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的原则。
(1)开放性是指网络课程的体系和内容能够让教师方便地进行调整和更换;
(2)交互性是指网络课程不仅要有人机交互,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要通过网络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教与学的交互;
(3)共享性是指网络课程要通过链接等多种方式引入丰富的动态学习资源;
(4)协作性是指网络课程可以让教师、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竞争等形式完成一个确定的学习任务;
(5)自主性是指网络课程能供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
(二)网络课程的制作流程
网络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经过认真的论证与规划。它的设计制作流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软件开发,有其独特的一面。经过开发实践总结出如图1所示的网络课程开发流程图。
从流程图上可以看出,开发过程包括两条主线,一条线是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另一条线是网络课程教学软件的开发过程。他们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存在着依托和交叉并行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教学设计应该在先,软件开发在后。在实际运作中发现,这样工作的效率太低,不利于两组专业人员的协作与沟通。
整个开发流程中,教学设计是关键,是龙头。没有好的教学设计,素材再丰富、界面再漂亮也没有用。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把好这一关,要由学科专家牵头,教育专家和软件专家协同完成。此外,素材的收集与制作的工作量最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项目运作前,一定要作好软硬环境的建设,否则将大大影响工期。
(三)项目的划分
项目化设计思想来源于现代软件设计工程],使软件开发如同搭积木一样方便。对网络课程开发也同样适合采用项目化设计,它具有以下优点:
1、项目化便于任务分工、便于资源的管理按项目进行任务分解,使任务更加明确,减少了任务交叉和不必要的沟通环节。课程资源也按项目进行划分和管理,减少了资源的冗余,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2、项目化有利于标准统一、风格一致各项目按统一的标准和格式进行设计,使课程集成更加容易,减少了错误率。
3、项目化有利于课程的更新、扩充和调试,易于维护项目之间相对独立,对某个项目进行更新或修改不会影响其他项目。同样地,要添加新内容或新功能,也仅是简单地增加项目就可以了。特别是对于网络课程来讲,教师根据学习对象的具体情况想动态地调整内容,也仅是项目之间的重新组合而已。
项目划分的方法根据课程的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从网络课程功能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来划分项目。
1、功能项目除了通用教学平台提供的功能以外,本课程还设计了其他一些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功能项目:知识点搜索项目、虚拟实验项目、自测练习项目和研究性协作学习项目。功能项目可以根据课程性质不同由课程开发者自主选择,但注意不要与平台项目冲突或重复。
2、教学内容项目文字教材章、节划分的依据主要是知识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网络课程的单元、项目划分考因素:
(1)根据知识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将内容相对独立、完整的部分作为一个基本项目。
(2)适当照顾课堂教学的学时安排。目前各学校一般是以2-3学时为一个教学单元进行安排,因此一个项目最好包含几个完整的教学单元为宜。
(3)项目划分要便于不同专业性质、不同的总教学时数的学生使用同一门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的任课教师通过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的管理,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开发的网络课程的项目进行取舍、组装定制成为适合他自己的课程。让更多的人来使用开发成果、给使用者(教师、学生)更大的自由度。
(4)网络课程内容必须是项目化的。不仅从用户界面来看要做到项目化,而且文件夹和文件结构也要做到项目化。每个项目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夹,每一个项目有自己的索引页面。只在项目内部使用的媒体素材文件应当位于该文件夹内部。
(5)在项目内部文件之间,按照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提供链接,项目与项目之间一般不直接链接指向。因为这种随意的链接跳转容易误导初学者,使学生在复杂的教学内容面前犹如走迷宫,不能够较好地把握当前的学习位置、学习目标、教学要求,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教学平台与网络课程的融合
网络课程要依靠教学平台来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通用教学平台实际上已经为网络课程提供了比较完备的教学环境,例如,作业、考试、讨论、答疑等等。因此,在网络课程的开发中不必重复开发这些功能项目,而要考虑如何利用这些功能项目,为之提供策略、资源和必要的补充。
为了保证网络课程在任何平台上都能正常运行,一般做成与平台无关,即课程与平台之间只有一个接口。但是,若想在课程设计中实现一些特殊要求时,就很不灵活了。
三、结论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网络课程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网络课程的制作流程、项目的划分原则与方法及通用教学平台与网络课程的融合。网络课程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严格按照项目规划和制作流程来运作。课程的项目化既有利于任务分工和资源的管理,又有利于课程的更新、扩充、调试和维护,使课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网络课程需要一个展示的舞台,即教学平台。要熟悉教学平台的功能和特点,保证协调一致,不要做重复性工作,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接口信息对平台的功能做必要的完善和补充。
参考文献:
1马磊.Internet远程教学对职业教育的影响.继续工程教育.2000,(4)
2胡跃荣.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特征及其评价.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6)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范文5
【关键词】 课程 网络课程 教学设计及理论 网络课程设计 网络课程开发 网络课程案例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络的普及,如何让我们的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需求?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网络远程教育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网络远程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无地域限制、无时空限制的新型的教育方式,而网络课程则是网络远程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通过它把信息传递出去。要想设计开发优质的网络课程,首先必须先理清以下几个与网络课程相关的概念。
一.课程与网络课程
1.什么是课程
课程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培养目标所需的全部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总和。按照这个定义,教学中的“全部教学内容”包括讲课、自学、实验、辅导、答疑、作业、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所涉及的内容,而且还应该包括与这些教材内容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源,尤其是网上资源;“教学计划”指预先为讲课、自学、实验、辅导、答疑、作业、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拟定、设计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其中,教学内容是指课堂学习、课外学习、自主学习;教学计划是指教与学活动的总体规划和过程。
根据上述关于课程的描述,不难看出,课程不能等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课程表、课件、教材,也不能等同于教学系统,它们的内涵是不同的,要把它们区别开来。
2.什么是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也可以这样描述:网络课程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按照这个定义,网络课程包括四个要素: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习活动和网络环境。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是文字教材的翻版,也不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网络版或网络课件。网络课程可以由多个网络课件和数据库、资源库、试题库组成,它不仅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动画、模型、文本、图形、图像等反映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内容,而且可以通过依托的教学平台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教学内容包含教学资源,所以网络课程通常应当包括教学资源在内,只涉及教材本身的网络课程不是理想的网络课程。但是,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为了便于分工或并行运作的需要,有时也把教学资源独立出来,甚至将它与网络课程并列,称作“网络课程与网络资源开发”,这种区分只是开发的需要,网络课程本身应当包括网络资源。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正如前面所述,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来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网络教育的功能主要由网络课程来实现。因此设计和开发优质的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的根本保障。
在设计开发网络课程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即教学规律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多媒体、手段一体化设计的原则;突出课程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原则;开放互性原则;充分利用资源的原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服务的原则;技术设计为教学服务的原则。
1.网络课程的设计
网络课程的设计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结构设计、导航设计、交互设计、控制设计、反馈设计和学习活动设计等。其中,导航设计、交互设计、控制设计、反馈设计包含在界面设计中;学习活动设计包括实时讲座、实时答疑、分组讨论、布置作业、作业讲评、协作解决问题、探索式解决问题等。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最后分析评价其结果的决策过程与操作过程。它是教学目的的具体预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前导和定向功能,直接决定着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优化与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突出网络学习的自主性,强调学习资源的支持,注重基于网络的学习情境创设和教与学策略设计。
(2)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是网络课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包括功能结构设计和知识结构设计。其中,功能结构设计是为了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体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而知识结构设计应以有利于体现教学内容的组织的层次体系,有利于实现个别化学习而进行。知识内容的组织可以是线性结构、树状结构或超媒体结构。
(3)交互设计
交互是指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人和学习资源、同伴及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它包括两种学习方式,一种是人和学习资源之间的“人机”交互,由人来自主选择和控制学习的内容及进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索性学习并最终实现意义建构;另一种就是网络间的“人际”交互,表现为通过网络进行的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它支持协作学习、讨论学习、探究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在进行交互设计时,可以通过热字、热区、超文本链接、热物体、时间限制、事件响应、菜单等来实现。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功能模块有不同的交互实现方式,譬如在教学模块中,超文本、热字、热区等就比较常用,而在测试模块中,时间限制、事件响应就比较常用。
(4)控制设计
控制是实现交互的必要手段,是网络学习中人与学习资源、学习系统、学习环境的交互操作。控制包括学习者的控制、网络课程开发者的控制和学习过程的控制。
(5)导航控制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范文6
(图1)网络工程实施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网络产品的开发设计。网络产品的开发设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硬件产品或设备的开发设计,需要熟悉网络硬件知识的研发型人才。开发设计完成之后,进行测试和实验;实验测试成功之后,才能进入产品的生产制造环节。二类,是针对新的应用开发设计相应的网络协议和网络应用,这需要熟悉Internet网络协议和网络编程技术的软件研发型人才。(2)网络的规划建设。单位或企业需要建设全新的网络或在原有的网络基础上,根据发展扩展网络规模,添加或更换网络设备,此时需要具有网络规划和组网知识、网络设备及系统的调试安装的工程型人才。图1网络工程的全阶段(3)网络的应用维护。网络软硬件都调试成功之后,若要保证正常运行,必须由具备网络系统维护和管理能力,以及熟悉网络性能评价和测试工具的专业网络管理人才。综上所述,结合网络工程从研发到生产,从设备组网到系统调试,从网络管理到网络应用开发,在整个网络工程的生命周期中,提炼出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和知识要求,经过总结得出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具备以下五种能力:(1)网络硬件设备研发能力;(2)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能力;(3)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建设能力;(4)网络系统管理维护与评估能力;(5)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
2理论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以上归纳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具备的五种能力,分析了这五种专业能力所包含的内涵以及具备这些能力后,学生所能胜任的工作岗位:(1)网络硬件设备研发能力:培养学生在网络技术、网络产品及硬件方面的创新研究和设计开发能力,以满足科研单位和设备厂家网络硬件设计工程师岗位需求;(2)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在网络新技术、新产品的系统软件方面的创新研究和设计能力,以满足科研单位和网络设备厂家的系统软件设计工程师工作岗位需求;(3)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建设能力:培养学生在网络工程规划、技术方案设计与评估、组网工程实施等方面的能力,以满足系统集成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工作岗位需求;(4)网络系统管理维护与评估能力:培养学生在网络系统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满足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员工作岗位需求;(5)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培养学生在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方面的能力,以满足行业软件公司软件工程师工作岗位需求;为了达到不同的能力培养要求,分模块设置了对应的理论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详见表1)。
3实践课程体系设计
面向应用的培养目标,除了环环相扣的理论课程模块设计以外,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尤其至关重要。学生踏入社会之前,企事业单位所要求的工作经验,只能靠在校期间的实践课程来锻炼熟悉。因此设计了以下四个实践教学环节:(1)课内实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课知识点多,概念和名词繁杂,基本理论抽象,是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的基本特点。要想让学生能够对大量的知识点和基本理论充分理解,单靠教师的课堂讲解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借助相关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利用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达到对概念和理论的充分理解。这要求网络工程的所有专业课,实验设置需占到总课时的1/3,才能保证学生通过实践很好地理解理论。例如讲授TCP的三次握手,学生很难充分理解实际网络建立TCP连接时是如何实现的。如果在实验课上,让学生通过嗅探软件,打开一个网络链接,抓到对应的TCP数据包,分析包里的TCP首部字段,就可以很形象地看到TCP的三次握手究竟是如何实现的。(2)课程设计课内实验只能起到对一门课程的某个知识点的实践练习,若想做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就需要为一些核心课程设置课程设计。这就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给出设计任务书和要求,通过1-2周的课程设计,完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作品,比如一个网站。同时要求学生写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需求分析、设计工具的选择、设计流程分析、整体设计、模块设计、实现,直到测试、结论。通过课程设计,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选用参考书,查阅手册及文献资料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表2列出不同课程模块对应的课程设计:表2不同能力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课程设计(3)网络工程综合训练课程设计是对一门课程涉及的知识和内容进行一个相对综合的设计,当学完所有的课程后,若想对整体专业知识进行一个综合的训练和评价,就需要在在大四的上学期,安排1-2个月的网络工程综合训练。工程综合训练是在传统的金工实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课程模块,选择相应的综合训练项目。假设学生选择的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建设课程模块,那么需要选择组网工程综合训练项目。在整个工程综合训练过程中,首先安排专人对学生进行模拟面试,面试通过后,正式进入工程综合训练。接下来的时间,从指导老师到学生,角色转变为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承担人,按照公司化的模式进行管理。最后进行项目验收,并给出对学生的表现给出评价和分数。(4)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网络工程综合训练虽然可以全面考察学生独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但是毕竟是模拟,不是真刀实枪地在现实的企业中实践。因此整个大学实践训练的最后环节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一般由指导老师推荐或学生通过自己去联系实习单位。学生通过在实习单位里1-3个月的现场实习,将之前所学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参与完成公司的某一项目,并将个人承担的子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和内容,最终形成毕业设计作品,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参加毕业设计答辩。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