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知识库建设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知识库建设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知识库建设方案

医疗知识库建设方案范文1

1.1事实(Facts)

作为整个信息链的起点,事实就是事物在人类视野(感观/逻辑)中的原始映像[1]。事实是事情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事情和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2]。事实也是人类知识的起源,人类全部知识的最初信息基础就是事实。

1.2数据(Data)

通常认为,数据是对事物纯粹的、客观的记录,是原始的未经解读的数字、文字、图像、符号、声音、计算机代码等[3]。而数据本身缺乏关联和目的性,但当数据结合一定的背景、规则、意义之后,就会形成信息。

1.3信息(Information)

作为整个信息链中的中心链环的信息,它的下游是面向物理属性的,上游是面向认知属性的。“信息”既有物理属性也有认知属性,因此成为“信息链”的代表称谓。

1.4知识(Knowledge)

知识来自于信息,信息只有同接收者的个人经验、信息与知识准备结合,也就是同接收者的个人背景融合才能转化为知识,它比数据或信息更接近行动。知识必须经过学习或研究以及从信息中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等加工才能够获得[4]。

1.5情报(Intelligence)

情报是为实现主体某种特定目的,有意识地对有关的事实、数据、信息、知识等要素进行加工后得到的产物。情报既包含有信息的成分,也包含有知识的成分。从信息层面看,情报所包含的信息是与人类社会有关的;从知识层面看,情报是与知识的利用价值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情报是知识的子集。1.6智慧(Wisdom)智慧是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人类基于已有的知识,是针对物质世界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对比、演绎,找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智慧是属于知识层面的,是人类大脑运用知识活动的产物———即运作和应用知识的知识。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但有智慧一定有知识。知识只有转化为智慧,才能显示出其真正的价值。

1.7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智慧之间的关系

数据是客观事实的记录,信息是有意义的事实和数据,知识是系统化的信息,情报是进入人类社会交流系统的运动着的知识,智慧是运用信息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由事实(Facts)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情报(Intelligence)智慧(Wisdom)层层递进,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信息链,见图1[5]。

2医学信息学的相关概念

2.1国外医学信息学定义的三种导向

2.1.1以信息技术为导向定义侧重于技术和工具,即通常强调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技术。“临床计算”、“医学中的计算机”、“医学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在医学中的应用”等认识比较常见[6]。

2.1.2以角色、任务或面向领域为导向定义侧重于组织内部信息人员的角色。例如,护理信息学、牙医信息学等通过医学信息学分支学科来定义。

2.1.3以概念为导向定义侧重于如数据、信息和知识这些概念在医学领域中的特定内涵。从总体上来看,国外医学信息学的定义是朝着形成基于数据、信息、知识的医学信息学定义方向发展的。

2.2中国医学信息学定义的两种倾向

2.2.1基于字面拆分后的概念解析

第一种拆分是将“医学信息学”拆分为“医学”+“信息学”(medicalinformatics)———偏重于方法论层面。把“医学信息学”定义为信息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同时确定医学信息学的范围是“医学”和“信息学”之交叉。前者指其应用领域,后者指其方法学。第二种拆分是将“医学信息学”拆分为“医学信息”+“学”(medicalinformationscience)———侧重于学科体系层面(即理论与技术方法统一的学科体系)。把医学信息学定义为研究“医学信息”的一门科学,即研究医学领域中的信息现象和信息规律的一门科学。

2.2.3基于国外医学信息学定义的翻译与重组

此类定义大多为将国外医学信息学的定义翻译成不同形式的汉语语言并且进行重组,与国外对医学信息学的定义无太大区别。

3医学信息学研究中的信息链

3.1“数据信息”链

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对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当下全球大量的公共卫生信息、电子病历信息、用药信息、住院信息、图像信息、管理信息、基因信息、医学知识库信息以及实验室数据等构成了医疗卫生大数据[7]。随着信息技术与卫生及生物医学日益紧密的结合,大数据对卫生及生物医学的研究与应用也将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大数据便成为信息技术与卫生及生物医学领域共同面对的挑战。大数据在医疗行业可应用于临床、研发、公共卫生和创新商业模式等领域,在健康领域的终极应用是疾病诊断和预测性治疗。虽然医疗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如火如荼,但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数据的存储、数据的整合、数据的挖掘利用和保护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也就需要我们在利用医疗大数据的同时,变革数据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积极探索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等等各种措施,利用创新的方法和模式,发挥大数据在医院行政管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卫生信息服务和疾病的控制预防中的作用和价值。

3.2“信息知识”链

这一环节主要关注医学知识库的建立。数据库是计算机应用系统中的一种专门管理数据资源的系统,它有文字、符号、图形、图像、数字及声音等多种形式。而知识库是知识工程中结构化、易操作、易利用、有组织的知识集群,是针对某一(或某些)领域问题求解的需要,采用某种(或若干)知识表示方式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组织、管理和使用的互相联系的知识集合区别与联系[8]。知识库的概念来自两个不同的领域,一个是人工智能及其分支———知识工程领域,另一个是传统的数据库领域。人工智能和数据库两项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促成了知识库系统的产生和发展。建立医学知识库,需要一支多学科人才的专业队伍,并且要能够适应数字化医疗向智慧化医疗的转变需要,构建大型的一站式通用智能医学知识库。建立知识库,要以本体为建设思路和方法,不仅要构建西医学科的知识库,更要构建中医学科知识库,且重视与“大数据”医疗的整合,更好地利用临床信息,将有用的信息知识化。

3.3“知识智慧”链

这一环节的着重点在于智慧医疗的实现。2008年,IBM首先提出了“智慧医疗”的概念。早期的智慧医疗强调物联网的作用,设想把物联网技术充分应用到医疗领域中,以实现医疗的信息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科学诊断以及公共卫生预防。而未来的智慧医疗将是以卫生信息化和信息共享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以个性化、智能化医疗服务为核心的医疗服务体系[9]。智慧医疗包括了智慧医院、区域医疗、家庭自助健康监护等多种服务方式,它将成为未来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潮流。智慧医疗可以创建一个更加合理的医疗产业链,并且使用户体会到更加智能化和协调化的医疗服务[10]。

4医学信息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4.1学科体系的协同融合,加速了生物医学信息学的形成与发展

医学信息学(MedicalInformatics,MI)和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BI)虽然产生背景不同,但是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之后,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边界趋于模糊,互相渗透和结合的趋势明显。其目的就是要提供新的生物医学知识的开发和共享框架。正是两者的协同融合加速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生物医学信息学(BiomedicalInformatics,BMI)。可以预见的是,基于相同的学科理论基础和彼此交叉融合的研究内容,生物医学信息学一定是医学信息学和生物信息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4.2学科研究向促进“转化研究”的方向发展

首先,在信息链的研究视角下,医学信息学的发展会更加注重信息链中的要素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链环转化;其次,在医疗领域,医学信息学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将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成果快速、可靠地转化为现实可用的临床解决方案。同时,医学信息学出现了新的分支学科,即转化医学信息学。转化医学信息学通常被认为是以转化医学中的相关信息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信息科学、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服务于转化医学的研究,其目的是促进基础医学研究成果顺利向临床应用转化[11]。转化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医学信息的标准化和医学数据的组织与存储等。它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加快基础研究变为临床应用,有力地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

4.3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4.3.1个性化

个性化意味着卫生信息管理和卫生信息服务以用户为中心,围绕每个用户的状态、需求乃至兴趣爱好来采集信息或提供信息服务。可以设想,在未来每个患者都将拥有自己的个人健康中心。

4.3.2智能化

智能化意味着通过对既有信息的分析,挖掘其中的规律,利用获得的规律来处理新的信息,并给用户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4.4新技术支撑和引领着医学信息学的未来发展

在未来发展中,许多崭新的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远程医疗(Telemedicine):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与医疗技术结合。移动医疗(MobileHealth):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来提供医疗服务。健康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利用物联网进行健康和疾病的管理。健康云(Healthcloud):以SaaS的方式向医院和医疗机构提供医院管理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方面的服务。医疗大数据(Medicalbigdata):大数据技术与医疗行业结合,充分开发利用医疗数据蕴含的信息与价值。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建立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间更为直接便捷的联系。智慧医疗(Wisemedical):使用物联网技术打造健康档案和医疗信息平台,实现患者与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和医疗设备的互动。

4.5我国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医学信息学最近几年发展很快,但学科研究体系不够完善和成熟、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比较薄弱、标准设置滞后、系统规划和人才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医学信息学的健康发展。

4.5.1亟需解决学科正名和专业名称规范化问题

医学信息学在国内的学科地位的确很尴尬,主要表现在国内的三大学科体系(目录),即“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国家标准的学科分类与代码”(简称国标法)、“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简称教育法)中均没有“医学信息学”的类名。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确立“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名称及其在学科体系中的位置。医学信息教育在国内看似很火爆,其实是乱象丛生。此前教育部只批了中南大学、南通大学、徐州医学院的医学信息学专业,但国内很多学校都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后面加括号注明“医学信息学方向”,然后对外宣称是医学信息学专业。与此类似的还有一种叫“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显然这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因此,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宏观指导与调控力度,规范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建设与专业教育。首先,在学科及专业目录上设立独立的“医学信息学”,既不要让“医学信息学”依托(附)于其他学科/专业,也不需要在别的学科/专业后面的括号内出现“医学信息学”。根据教育部2012年9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建议将“医学信息学”纳入到“特设专业”中的“1010医学技术类”。其次,成立全国医学信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指委),规范指导医学信息学的专业教育。再次,协调指导“医学信息”类的学术组织,整合医学信息学的学术研究力量和研究队伍,指引医学信息学的健康发展。

4.5.2加强学科课程的设置和培养目标的确立

我国医学信息学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比较落后,学科的课程体系不完善且专业教材缺乏,不同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差别很大,体现不出学科的重要性和交叉复杂性。故要求科学合理地加强学科的课程设置,正确处理好计算机科学、医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关系,参照国外已有的教学方案并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去充实教学计划,扩宽教学范畴,使整个医学信息学的教育更加合理。4.5.3实现专业教育体系化,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由于没有认识到医学信息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医学信息学地位不高,所以学科的科研投入、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都面临难题,教材和师资的缺乏也导致了专业教育规范化和体系化不足。为此,要深刻认识到医学信息学教育的意义,推动专业教育向规范化和体系化迈进。医学信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需要大批的高水平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在专业教育中实现,只有通过规范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信息学人才,培养医学信息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和对在岗人员进行进修培训,才能适应医学信息学的快速发展。

5结语

医疗知识库建设方案范文2

(1)通用性:由于各地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情况和信息化发展程度存在差异,系统建设应该以丰富的知识库和先进的技术为基础,设计出灵活、适应性较强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业务模型。

(2)科学性:对于通过调研得到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业务流程进行必要的优化,使其符合科学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技术发展潮流的要求。

(3)动态性:业务数据和模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系统应能够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业务的变化而调整,且应该留有与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等外部系统互通的接口,成为社区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4)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业务模型的构建必须以用户的基本需求为导向,有实用价值和适用性。

2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本研究在文献查阅、现场调研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设计了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评估、绩效反馈、结果应用、模型库管理及系统管理。

3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详解

3.1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功能是绩效管理系统的起点,该模块可以反映卫生管理部门当年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引导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相关政策朝着共同的目标发展。该模块包括绩效计划类型、计划录入、计划调整、计划查询及计划分析五个模块,按照考核周期的不同分为年计划、季计划、月计划及重点计划。

3.2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功能是绩效管理系统的核心,用于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情况进行考核与评分,应具有数据审核、自动评分及绩效查询等功能。

(1)数据审核:系统会对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进行自动审核,审核规则包括记录完整性、记录重复性、数据类型、数据项阈值及数据逻辑等方面的校验;

(2)自动评分:系统可以通过输入的调查信息或从其他业务系统接口自动获取数据,按照事先设定的考核指标体系,计算出被评价单位的综合得分,并显示出每个机构的最好和最差项目,并按照综合得分的高低和慢性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双向转诊率及群众满意度等重点指标对同类机构进行排序;

(3)绩效查询:绩效查询可按时间、指标进行查询,可通过曲线图、饼状图、柱状图等多种表现形式来呈现。同时系统也提供自定义查询方式,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3.3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功能用以发现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出深层次的管理问题,督促行政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达到改善绩效的目的。该部分包括绩效标准评分、绩效预警及统计分析。

(1)绩效标准评分功能采集和存储了一定范围内的绩效数据,可以计算、分析该地区一定时期内的绩效基准,为制定绩效管理标准提供循证支持;

(2)统计分析功能主要包括排序汇总、历史数据纵向比较、机构之间横向比较、指标偏离分析及报表生成等;

(3)绩效预警功能主要是根据绩效指标的各月完成值来计算各指标的完成情况,并按时间过半、目标过半的原则对年度目标执行情况进行预警,可用“红”“黄”“绿”灯进行直接表示,其中红灯表示指标未按期完成,黄灯用于警告管理人员已接近截止时间,绿灯表示指标已按期完成。

3.4绩效反馈

绩效反馈功能可以支持卫生管理部门和其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方便上级及时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主要包括结果反馈和交流互动两个子模块。

(1)结果反馈,包括月度、季度及年度考核结果,支持实时动态反馈方式,即各类考核结果生效后,自动反馈到相关机构;

(2)交流互动,便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基层的想法上传给上级管理机构,以实现有效沟通。

3.5结果应用

结果应用功能以业务数据、绩效得分及绩效反馈等方面的信息为基础,使各种信息资源得到最优分配和充分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结果应用功能具体包括经费测算、查询分析及图形显示。

(1)经费测算,可以提取机构的基本情况数据、绩效得分数据及业务数据等,借助经费测算模型得出经费拨付额度,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2)查询分析,上级部门及机构管理者能够通过该模块来查询机构基本情况、人员基本情况、工作量及服务质量等的一系列考核指标。

3.6模型库管理

3.6.1考核方案知识库

考核方案知识库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指标管理、体系管理、方案测算及体系生成。

(1)指标管理,主要实现指标维护功能,包括对考核方案知识库里的指标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及查询等操作;

(2)体系管理,主要是针对指标体系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及查询等操作,其中增加指标体系包括指标抽取、指标权重计算和方法集的构建三个步骤;

(3)方案测算,通过导入历史数据计算出不同地区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同一地区的绩效得分,测试方案的代表性和区分度;

(4)体系生成,指标库提供核心指标、备选指标及扩展指标,适应具体考核方案的变化,每次绩效考核的考核指标、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权重都可灵活定义,即通过项目改变、权重系数改变等方法,以考核方案库中事先设定的指标体系为模板,根据使用者的需求组合成多种新的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调查表。

3.6.2评分基准库

目前,大多数绩效考核指标的得分是按经验进行设置的,缺乏数据的支撑,因此设计评分基准库的主要目的是为绩效考核树立一个标杆。绩效考核评分基准库包括历史数据库和预测模型。

(1)历史数据库,历年的相关数据资料是制定评分标准的依据,将其存放在历史数据库中,以供分析利用。数据的存放应根据绩效考核指标区分维度,根据不同指标维度的特点对收集的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各个维度的数据结构应保持统一,能够实现分类检索且容易访问。数据库应保持持续更新,为评分基准的制定提供最新的依据。

(2)预测模型,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建立评分标准。通过创建计算程序,从数据库中抽取出各个指标的历史数据,运用适当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指标评分的基准,同时可对历史数据的变化趋势给予可视化展示,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3.6.3经费测算模型库

经费测算模型库的主要目的是结合绩效考核结果,预测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成本,为卫生行政部门向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拨付经费提供支持。经费测算模型库主要划分为三部分,即公共参数设置、经费拨付测算及统计分析。

(1)公共参数设置,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需要录入统一的参数,主要包括年度拟拨付总额,机构管理、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的比例系数、难度系数、质量系数,标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标准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等。

(2)经费拨付测算,根据选取的测算模型及计算方法测算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费情况。

(3)统计分析,查询历史经费测算指标和数据,并以图形方式与历史经费测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3.7系统管理

3.7.1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可以支持在线数据采集、本地数据上传及软件接口数据导入三种数据获取方式,对其他非在线数据可通过系统界面进行人工录入或通过其他软件导入。数据可分为基本数据和绩效数据,其中基本数据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属性数据,如服务区面积、服务人口数、年龄结构及固定资产等;绩效数据指能反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业绩的数据,包括公共卫生数据和基本医疗服务数据。

3.7.2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包括权限管理、角色管理和组管理3个子模块。

(1)权限管理,对不同用户设置系统资源(功能菜单项、按钮及输入控件等)的使用或访问权限。用户可以拥有一定范围的权限,分为领导用户、专家用户、工作人员用户等。

(2)角色管理,对拥有相似权限的用户进行分类管理,定义角色的概念,如系统管理员、超级管理员、用户及访客等角色。

(3)组管理,为更好地管理用户,对用户进行分组归类,实行多级指标配置,分级用户授权。如一级指标包括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及机构管理;二级指标是一级指标的分项指标;三级指标是绩效考核的操作指标。系统根据用户权限的不同实行分级授权,专家用户可对一、二、三级指标进行调整和修改操作,而工作人员只能对三级指标进行修改操作。

4讨论

医疗知识库建设方案范文3

数字化医院是以实体医院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网络应用软件以及基于应用软件的医疗服务系统建立的,以解答与人们健康相关问题为目的的新型综合医院模式[1]。近年来,数字化医院的迅猛发展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当前临床护理面临比较严峻的问题是护理人才的严重紧缺急需医学教育规模的扩大,而专业水平不高及护理理念陈旧亟待教育模式的转变[2]。目前,网络教学、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教学已在个别院校建立了的某些医学专业或课程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已显示出其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具有优越性。

1数字化医院在我国护理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在医学教育中,数字化医院是基于计算机集成网络、利用新型人机交互设备介入产生的多维性、适人性、综合性网络虚拟现实建立的一种系统化医学模拟培训场所。它既实现多学科的专科性和综合性教学,使教育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又能实现院校间合作,节约和共享教学资源;作为实现院校和医院、社区之间联系与合作的虚拟平台,使学校教育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缩短护生向护士转变的历程,解决了护士的继续教育问题。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学府,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医学模拟中心(Medical Simulation Center, MSC)”――即数字化医院(Digital Hospital)已成为系统性规划和建设医学模拟培训场所的主要潮流[3]。

我国在1995年启动金卫网建设,金卫网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虚拟护理中心、虚拟医疗中心和虚拟药学中心等,人们可查询医学知识,并享受到医疗咨询服务[4]。目前国内多家院校和网站建立的虚拟医院主要提供医学信息、服务咨询、题库等服务。近来,护理教育学者尝试将数字化平台直接应用于教学过程,如第二军医大学应用CPR-D技能培训系统(专业版)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及考核,并将虚拟系统和模拟人结合起来进行急救技能的单项技能训练(BLS)、团队复苏训练(ACLS);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Blackboard数字化学习平台应用于手术护理教学[5];大连医科大学利用Uecourse平台建立《组织学与胚胎学》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6];这些针对单项护理技能或课程的虚拟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更是围绕“护理学核心课程”进行改革建立了“护理实践中心管理系统”平台(http://nursingfudaneducn)[7]。开放式护理教学模式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对护理技能的自主学习和反复学习,但是如何在实现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本土化的基础上,建设更好的适用于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旨在提高护理人才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平台仍是国内护理教育研究的焦点和改革热点。

2数字化医院护理教学平台的探索性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本院于2012年逐步构建了初具规模的数字化模拟医院护理教学平台,并已投入使用,具体构建策略包括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21综合课程改革当前虚拟现实模拟临床案例中专门针对护理专业的内容较少,且由于国情和习惯的不同,与我国目前临床常规用药和治疗方案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国外的教材和技术需要消化吸收后实现本土化。在广东省教育科研项目的资助和学院的全力支持下,建立以系主任为组长、护理学专业专职教师为成员的数字化医院教学平台建设小组,任务包括综合课程改革、平台建设与管理、数据库的管理与医院、师资队伍的培训等几个方面。其中,综合课程改革是以我国现有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在引进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和课程体系设置的同时拥有临床专家和教育专家、富有丰富数字化技术和经验的同行共同参与,综合分析整合各项资料,编写出一套更适合我国当前护理人才培养的先进护理学专业教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数字化医院护理教学平台建设的基本方案。

22数字化医院信息平台建设为满足平时学校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要求,以及更好地实现与临床实习/工作的无缝衔接,数字化医院信息平台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221数字化教学模块包括课堂教学PPT、精品课程、电子教材、作业、答疑、试题库、互动讨论、智能知识库以及前沿相关知识库,并具有远程功能,既可以实现学生随时性学习、连续性学习和开拓性学习,又方便与教师在网络环境中及时指导和交流。

222实验教学模块将虚拟技术和高端模拟人相连接,可以进行单项护理技能的教学,还可以对病例模拟进行仿真演练,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临床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223虚拟医院应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一个类似于动画游戏的模拟真实医院和诊疗程序的虚拟医院,包括模拟不同的发病场景和完整的医院部门设置,重点突出护理专业人才所需技能,如现场急救、护理文书书写、健康评估和护理诊断、护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等。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病例进入学习,并可提供及时指导和信息反馈。

224科学研究模块连接学校图书馆电子图书数据库,方便师生进行资料的查询和利用;师生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科研成果,展示学术报告、专题讲座、专项实验和学科前沿,及时把握学科研究动态,并可进行交流与讨论,实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目的。具体的构建策略如下:①充分利用学校计算机房,建成覆盖全院的网络并与因特网联通,实现本院网络中心和课室多媒体设施等的信息化建设,并可方便学生使用自己的电脑和手机等设备进行自主学习;②针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临床购买有效的、可操作的医学教学软件,实现利用理论指导、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信息化教学,实现管理的信息化;购买和建立护理专业适用的集数字图书馆、电子文献数据库、国内外医学网站、管理用基础数据库、医疗资源库、电子病例库、考试题库等常用数据库,更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效果评价;③与专业软件公司合作,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将与护理教学有关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素材恰当地结合起来,制作成高级动画游戏进行教学,实现各种病症及治疗、护理效果的仿真再现,为学习者提供现实仿真环境、仿真病例、病情变化、紧急处理等关键技术,达到医疗护理的模拟技术操作可执行,并能通过信息反馈技术检验操作的准确性。④加强与母校和其他具有高等护理专业的院校以及实践教学基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23师资队伍的培养通过培训、外派学习和临床进修等多种形式加强专职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从而掌握前沿的护理动态和临床常见病例的常规护理方案,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设立专门岗位实现专业人员对系统的维护。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化时代医学理论、医疗方法、多媒体应用、网络操作、系统维护等技术。成立以系主任为领导、专职教师和实验员为成员的教学小组,共同商讨确定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并明确职责,按照内容划分版块确定总负责人和分管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具体教学任务。

24相关制度的建立制定一套完善的促进数字化平台建设和维持良好运作的管理制度。例如,对专职任课教师参加培训的强制性措施,考核合格者才能进行任教;对师生积极进行数字化教学改革和积极参加资源库建设等的鼓励措施;院系对数字化平台建设和运转投入的经费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制度。

医疗知识库建设方案范文4

开创国内麻针手术先河,成功实施亚洲首例老年人同种异体肺移植手术……这是上海市肺科医院过去的成就。现在,医院的胸外科手术量和腔镜手术量均位居全国首位,连续两年位列“中国医院最佳专科排行榜”普胸外科全国前三……

谈及如今的成就,掌舵人费苛异常低调。他告诉《中国医院院长》,追求卓越一贯是肺科医院发展的传统,他和他的团队更要再接再厉,让肺科医院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做出更多贡献。

搭建多学科合作平台

“十二五”是医院飞跃发展的一段重要时期。费苛带领全院员工瞄准国内领先位置,着手打造专科系中的“东方明珠”。

医疗技术代表了一所医院的硬实力。对此,医院设立了“医疗新技术扶持基金”,开展“新技术奖”“临床成果奖”的评选,鼓励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开发和引入国际领先的医疗技术。与此同时,医院建立并完善学科评估制度,通过自评、互评、函评和会评四个阶段评估,将现有学科分为A、B1、B2和C四级梯度。通过四阶段测评,找出各学科存在的问题或短板,为学科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全面提升医院医疗水平的同时,医院以疾病为导向,整合优势学科,成立了结核病、疑难肺部疾病、肺癌与职业病临床研究中心,搭建多学科合作平台。

面对多学科合作的平台模式,费苛信心十足。“目前国际上愈发强调疾病的多学科、个体化治疗,多学科合作诊疗的确比传统的单打独斗诊疗方式更能全面、精准地掌握患者疾病情况,从而给予每一位患者个体化的最优诊疗方案。另一方面,从临床科研的角度看,多学科联合攻关重大及重点项目也是发展趋势,更容易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取得实效。”

明确的目标以及科学的管理为医院带来了丰硕的成果。通过结核病临床研究中心建设,医院始终保持结核病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在复治肺结核诊疗新方案、耐多药结核病综合治疗措施及气管结核介入新技术应用等重要领域开展了技术攻关;利用肺癌临床研究中心平台,开展了肺癌分子标志物检测,运用先进手段达到术前精确诊断分期,逐步实现肺癌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

“B2B2B”平台为科研添后劲

在费苛眼中,临床与科研决定着医院的实力,提升临床水平的同时,他带领医院打造以专业研究为特色的科研平台。为了提升全院医务人员的科研意识、科研水平,医院的中心实验室经过前期整合成为重要的公共研究平台,面向院内科研人员免费开放。

当行业内在谈论临床与科研孰重孰轻时,费苛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长期以来,医院学科实力的衡量标准进入了唯科研论的误区,过分看重SCI和课题项目。为了提高学科的科研成绩,许多医院都会建立实验室,并招聘专职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这偏离了医院建设的根本宗旨。但是,作为解决患者疑难杂症的主要阵地,医院的科研应该始终围绕临床,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实现临床向科研向临床的转化,也就是常说的‘B2B2B’(From Bedside to Bench to Bedside)。”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2011年,医院与同济大学合作建立“上海市肺科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以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为平台,不断推进临床与基础研究的交叉与整合,重点加强耐多药结核病、肺癌、间质病等相关研究工作。目前,医院已经成立了免疫信号转导组,肿瘤干细胞与免疫治疗组,分子遗传与免疫组,细胞基因工程、肿瘤疫苗与免疫细胞治疗组四个课题组。成立两年来,中心已成功申请了3项专利,并获得1项十二五重大专项子课题、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中1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就是为了在临床和科研间搭建桥梁,让科研服务临床、让临床支撑科研,充分发挥医院病例样本丰富的优势,实现在学科科研实力显著增强的同时,科研成果也为患者所用的双赢局面,避免为了科研而科研。”费苛如是说道。

走精细化、科学化之路

提升医疗水平的同时,费苛还将医院建设瞄准了国际水平,以“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为抓手,以“管理服务学科、服务临床、服务患者”为目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效能。

质量管理是医院发展的“生命之本”。对此,医院全面布局风险管理质控体系:着重加强高风险重点科室和手术、侵入性操作等重点环节的监管,实施外科手术、介入手术分级管理和动态管理,推行气管镜分级培训与考核管理,完善医院感染三级质控管理体系,建立护理高风险因素的评估、预报和监控流程……

与此同时,医院全面推进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工作和临床知识库建设,在建立了临床路径三级管理体系的同时,建立了单病种、检查检验项目、合理用药、医保、危急值、知情同意书等多个知识库,为医生临床决策提供依据。“十二五”至今,医院的临床路径覆盖率已达100%,出院患者覆盖率达90%,平均入径率达96.2%,入径后完成率达95.2%。借助临床路径管理,医疗质量有了进一步保障。

在建设“移动化数字医院”的过程中,医院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为核心,完善和深化临床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临床路径管理、移动医疗、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智能化电子病历平台、医技检查申请及报告电子化……,数字化医院建设更好地助力医院质量管理。

医疗知识库建设方案范文5

关键词 体检信息系统 数字化医院 系统设计和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0背景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独立的体检信息系统在医院已无法满足体检中心的日常需要,这对系统提出新的要求:与医院信息系统、检验系统、医学影像系统、收费系统等进行无缝对接。这些要求保证体检中心乃至整个机构高效运转、医疗服务效率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我院完成了新的体检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该系统以体检中心的全面自动化为设计目标,对客户的体检信息进行档案化管理,从而实现数字化体检管理。

1系统特点

1.1系统流程条码化管理

系统采用条码管理客户体检记录,方便工作人员迅速录入体检结果,缩短了体检时间。条码化管理来自于检验系统的标本管理,一个标本对应一个条码,工作人员只需扫描条码,即可调取病人的信息,提高效率,杜绝差错。

1.2灵活的体检套餐设置

根据体检客户的类型设置不同的套餐。体检客户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套餐,并可根据个人意愿增减项目,套餐中所有的项目都与收费系统的条目相对应。

1.3集体体检自动分组

对于参加体检的团体,操作员可根据团体提供的人员基本信息批量导入体检系统,并根据体检人员的性别、年龄、婚姻状态等个人信息自动分配套餐,进行登记划价。

1.4提供多种体检知识库

知识库涉及体检结果、体检诊断、体检建议等,医生可根据客户体检情况选择知识库中相应的条目,提高了相关检查科室生成报告的速度和质量。体检知识库可大大减少体检医生出体检报告的时间,对大多数体检结果,医生只要点击鼠标几次,就能完成一份体检报告。

2系统功能设置

2.1登记维护模块

在该模块下设有客户信息注册、单位信息维护等涉及注册建档的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的设计,完成建档工作。个人还是团体参加体检,都可自动分配体检流水号,生成条码和打印体检指引单。

2.2分检工作站

该模块是体检中心各分检科室数据录入模块,在大量客户同时到检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扫描条码迅速调出客户体检记录。分检工作站与医学影像系统及检验信息系统做到无缝关联,分检医师可直接调阅相关科室检查和检验结果。数据录入是字典录入方式,医师事先维护好各类体检结果信息,并可建立一些成型的体检结果模板,在体检时除了如身高、体重等少数数值型结果需要键盘录入外,其余项目是通过直接点选的方式导入各种体检结果。

2.3总检工作站

该模块是体检系统的总检模块,体检结果和总检编辑窗口可自由切换;在总检编辑窗口汇总了各分检科室的诊断小结,总检医师通过点选相应条目即可形成总检结论和建议信息。同时,如果总检医师对分检结果有疑问的,可直接打回分检结果,或者自行调阅相关科室的检验检查结果,力求做到结果无误。

总检医生提交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个人、团体体检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报告封面、总检诊断及意见、分科结果、检验报告等内容,对于异常值将用特殊标志提示。

2.4健康评估工具

该模块通过计算客户体检数据,得出客户目前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未来5-10年可能患的一些主要疾病的概率,如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糖尿病、肺癌等;同时针对这些危险因素生成客户的健康评估、饮食指导和运动健身与减肥报告等。

2.5数据对比工具

该模块实现对客户历史体检数据的纵向对比,可以在体检项目库中灵活选择对比项目,最后生成一张对比指标报告表,该表清晰地显示出各对比指标的变化趋势,供体检医师制定治疗或预防方案时参考。

2.6查询统计模块

该模块统计汇总各类体检信息,包括单位或个人体检信息、各类病种的统计信息、体检科室的工作量统计和收入统计信息、医学统计信息等分模块,查询可为临床科研的数据统计需求提供支持。

2.7系统设置维护

该模块是系统各类字典和一些基础信息的设置维护模块,其中设置类模块包括体检科目设置、体检项目设置、套餐项目设置、报告打印设置、收费项目对照等。维护类模块包括体检项目结果维护、诊断信息维护、知识库维护、报告信息维护、操作人员权限维护等分支模块。

3系统应用效果

3.1提高了医护工作效率和体检结果质量

医护工作者从复杂的登记统计工作中解放出来。现在只需要一名护理人员负责体检的预约申请工作即可,其余人员可以将精力投人到为体检客户进行检查、护理的工作中去。体检报告单及汇总意见同样清楚易辨,减少了病人对医师书写方面的投诉和询问。

3.2与医院HIS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体检系统作为门急诊系统的一部分,与中心数据库及医院其他系统均有数据接口进行数据交换。同时,使用参检人员的身份证号进行体检的预约申请,体检结果自动返回到中心数据库中,给客户参考历史数据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有利用于保留完整的客户历年体检资料,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服务。

体检信息系统在盐城市中医院使用一年半以来,受到了医护人员和体检客户的一致好评,使体检中心预约体检人员量激增。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健康体检系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医疗知识库建设方案范文6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医疗系统 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医疗的过程中一直都在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医院想要进行医疗系统的创建与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在医疗系统中不仅创建了决策支持系统,还通过相对系统的应用,对其数据库和知识库进行了一个访问,对决策提供一个有效的依据,形成了各数据库相互衔接的处理系统,这种系统不仅为医护人员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同时还加大了决策效率的提升,更好的为决策提供了相当庞大的数据。计算机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受到了关注,如何充分发挥计算机在医疗领域的特此那个成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计算机在医疗系统中应用的特征

与过去传统的技术相互比较,计算机一直被认为是廉价的、信息发展较大和及时有效的互动等特点,也正因为如此,才和过去的医疗系统有着较大的差异。医疗系统需要计算机所具有的及时互动的特征,这一特征消除了传统医疗服务里单向发送的流通、信息的反馈的不及时、等缺点。

计算机在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就是将这些缺点加以整合,更有效地为医疗系统提供服务,让患者和医疗人员能够更直接的接触,让两者之间的交流更顺畅,形成一种一对一的医疗模式,主动提升了患者对医疗的了解,让他们更有效地参与到其中。

二、计算机在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现如今的医疗系统已经成为医院的基本医疗功能之一,艺轩需要它来进行协调,建立一个可以集推广、服务和医疗于一体的信息观念渠道,方便更有效地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寻求一个属于医院信息资源支配的权利,获得更高的效益。

2.1如何应用计算机来提升医护人员和病患之间的沟通

医患纠纷在现今社会成为普遍现象,如何防止这一现象的的发生,计算机又如何有效的让医护人员与病患得到更好的沟通。个性化的需求能使病患在某种心理想要成为主动地一方,他们会主动地在网上兑取相关内容进行查找,有效的创建一个属于患者沟通的一个信息平台,建立清晰的患者资料库,安排定时的回访,及时将患者反馈回来的信息存档,让患者在网上进行互动交流。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和患者建立一个长久的合作关系,及时掌握患者的康复状态,在病患与医院之间发展一种长期有效的关系,从而获得一个好口碑。

2.2提高医院医疗的效率,增强医疗的研究

由于病患的自我形象、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所不同,医院针对医患人员所实施的医务人员的不尽相同,在医疗系统的模式下,需要有计划的对其进行制定,根据患者的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从而给医疗方案的定价、渠道、服务及医疗策略的订制提供一个有力的依据,所以医院的医疗研究尤为重要。

结合网络西面的大容联信息,并对此进行分类的整理以及归纳,使其成为整个医疗计划个亿完美执行下去的重要依据,只有更好的对患者进行调研才能定制出更完善的医疗系统策略。

2.3计算机要跟进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

如今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数字化的年代了,各种视频信号、音频的信号还有数据信号都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纵观世界,计算机的应用其实早就已经融入到我们的医疗系统中了,通过可携带方式接收的终端、电脑、手机等接受的装置,让患者能够更有效地接收到他们所要了解的,关于他们并不知道的治疗的信息。

患者通过接触,可以对医疗方案进行更具深入的分析了解,医院通过计算机在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对病患的情况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更好的分析了他们的需求,让医院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各领域都在积极采用计算机技术来突破自我,医疗系统更是必不可少,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医疗领域可以有效地减少传统医疗带来的一些弊端,使医疗系统得到完善,加大提升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并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加以改善,从而对社会实行最大化的效益。在未来的工作中,计算机多占的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同时对于医疗领域的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陈超,徐元杰,郭代红,刘皈阳. 计算机技术在医疗机构药品安全性监测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药房,2014,05:46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