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信息化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司的信息化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司的信息化管理

公司的信息化管理范文1

关键词: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信息化

电力部门的营销管理在整个电力企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运作电力企业的核心力量。在中国市场的经济作用下,国内的电力企业的竞争力变得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大力发展销售管理规模,企业必须调整好销售管理规模中的每一个环节,将现代的信息化管理重新融入到管理规模当中,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市场中所需要电力的多少、掌握市场中的新数据,通过不断对电力营销管理需求的探索和改变,这样才能进一步的提升自我企业优势,将利益最大化的表现出来,从而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

1我国当前电力营销管理的发展现状

为了使我国的电力营销管理得到进一步的建设,在中国电力企业现发展的现阶段,我国的电力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如果想要在这方面有更大的提高就需要解决更多的问题,例如,电力企业的销售管理模式,这就需要许多领导层的企业高度的重视。第一点,从我国目前的电力发展管理来看,管理模式缺乏的不仅仅是创新型,还有信息化的管理观念,依旧以简单的供应关系进行批量的生产。其次,现代的信息化时代到来了,电力营销管理应该与信息化密切联系,方方面面都需要与人工智能进行有条件的结合,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电力营销管理还是有一些员工操作和计算需要人们进行,这就很难保证电力营销管理的有效开展,从而使一些经济效益降低。最后,我国当前的电力企业管理模式还并不建立健全,存在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更正,并且在技术方面,我国的先进技术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电力系统的保密工作也没有做到完全到位。在一些停电事故中,故障排除的有效解决方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

1.1信息化对供电公司电力营销产生的影响

(1)对供电公司营销制度产生影响。信息化的营销管理模式对于以前的管理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变化。当然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供电公司的营销模式是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营销手段也需要经过石材背景的冲击下进行变更。比较于传统的供电模式当中,现代信息化的管理更倾向于催缴电费,以及为顾客提供充足的电力。此外,信息化的管理也将对供电公司对供电服务进行了新的创新,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的这些网络上可以交纳费用的APP进行快捷的缴费。不再像从前需要到当地的供电局缴纳费用,这样缴纳费用的方式可以使用户们更加快捷的、方便的进行缴费,并且也可以保障供电公司的资金流通。(2)对供电公司营销行为产生影响。通过信息化进行大规模的营销,供电公司的电力营销策略也变得多样。供电公司可以对网络各个渠道充分了解用户的各种需求,能够实现电力的利用,充分将发挥供电系统的作用,此外,信息化的管理,不仅使供电公司营销行为策略进行了简练化的处理,更加精炼的,精确到每个电力工作的部门,从而进一步的细分,各个工作人员的任务,让其更加能够精准并方便的对用户进行服务,从而进一步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3)对供电公司营销环境产生影响。在许多信息化管理的当中,供电公司的营销环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户们可以通过手机,观看到自己剩余的电量多少,以及用户每月的消费情况,同时也可以在网上进行网络交费,使得用户更加方便快捷进行使用家用电器。

2电力营销管理的创新机制研究

2.1树立技术支撑的电力营销管理理念

在电力企业中,重要的生产力是先进的技术。所以说在管理电力营销时,企业必须要在观念根本上发生改变,树立好一个正确的电力营销管理理念,从实践当中的问题出发,正确的了解顾客所需要的东西,能够敏捷的掌握市场所需要电力的变化并做出有效应对方案,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出一个优秀的企业。同时电力企业应该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在满足顾客的电力基本需求方面上,应该将服务升级,全方位考虑顾客所需要的东西,借助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将其供电的力量提高到更深一面的层次,从而使电力企业管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2建立新型的电力营销管理体系

在信息化的时代到来时,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大,所以构建一个新的电力营销管理体系不可忽视,所以现代的电力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符合实际情况的制度,理应抛弃传统的电力营销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一个新型、符合实际的信息化电力营销管理模式,不断的进行市场调查,根据市场需求和住户们的要求进行有条件的供应。同时应该在实际操作当中,合理的改变自己的管理体系,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使自己的利益呈现出最大化的表现,从而将管理水平提高到另一个档次,进而加强了企业中的经济效益。

2.3规范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在运行信息化营销管理中,企业应该及时的将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交错率发生率减少到极致,并且将这些问题及时的进行整合处理,采取对应的措施,避免以后发生时手忙脚乱,然而这些问题几乎都牵扯到大的数据,如果只靠人工计算不仅出错率高,而且这更加能够出现新的问题,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对整个管理系统进行很好的监督,并且要合理的运用各种信息,利用有效的信息对某些数据进行小规模的处理,从而减少由于人们出错所带来的风险,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进一步的规范了电力营销管理系统。

2.4电力营销管理的智能服务战略

由于新时展,人们不仅仅停留在以前的需求服务,而且人们更强调的是,服务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因此,从业人员或者是领导都应该有服务意识。电力企业并非仅仅只向顾客提供电力需求,更重要的是向住户人员的生活提供快捷灵敏的帮助。

2.5加强对电力营销人员的培训

电力企业要加强对电力销售人员的技能培养,电力销售人员的技能培养可以增强企业中的营销利润。在企业电力营销人员的培养中,需要定期的给员工们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定期的让他们去学习先进的技术,从而增加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企业中的利润。电力销售人员要注意对待顾客的素质。例如,顾客们所不懂的地方,需要从业人员进行仔细的讲解,这时候就考验电力销售人员的素质了,,销售人员应该在顾客听不懂的地方进行细致的交流,让顾客们感受到从业销售人员的服务态度,这样才能更好的沟通到客户,通过对顾客的交流,也能够进一步的掌握其家庭用电情况,这样也使得电力部门对供电的需求量有一定的掌握,进而使得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公司的信息化管理范文2

关键词:电力公司 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化系统

一、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全称为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将IT技术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以先进的软件和高速、大容量的硬件为基础,通过集中式的信息库自动处理信息、员工参与服务、外联服务共享,使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电子化,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进员工服务模式的目的的过程。

2.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1)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信息化系统的硬件建设不完善。我国电力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是资金的缺乏。尽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实施能在以后的运营过程中降低企业的成本,但该系统不论是自行开发还是购买软件产品,都是一项重大的资产投资。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耗资大,此外还得对相关员工进行培训,以及软件后期的系统维护和升级等费用的开支,使得信息化系统的相关硬件设施不完善,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缺乏相应的设备以及人员的支持。

(2)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设计师,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销售专员,还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客服。据悉,有关专家曾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过如是的描述:很多人对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并不了解,但其实这一行业的专业性很高。从业者除了掌握这个行业的基本工作流程和模块之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沟通交流技巧,最好还能掌握几门外语。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门槛着实不低。中国有大概500多万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但是真正学过人力资源专业者数量大概只有20%左右。此外,由于电力企业高层管理者年纪偏大,观念上存在差异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不健全,导致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缺乏,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人力资源管理者缺乏IT技术的应用能力。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只是掌握了基本操作办公软件的能力和从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但其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却不高。因此,其能力的不足,严重地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进程,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迟迟未果。

二、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对策

1.完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

(1)提供资金的支持。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建设必须有足够的人力以及财力的支持,虽耗资巨大,但其带来的效益却是不可忽视的。因此,企业应当保证足够的资金来源,如可按照企业目前的发展以及盈利状况,制定相应的信息化建设计划,保证信息化体系所需要的各项设施逐步到位,无论是自行开发还是从外采购,其软件应当符合本电力公司的发展需要。从硬件设施上完善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

(2)重视人才的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核心问题是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体系的运用,能有效地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如职能的分工和组合、吸引和留住企业人才、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责任感、提升员工价值等方面。它强调的是企业员工作为一种可开发的资源来对待,企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开发、经营和管理。因此,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当转变观念,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2.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地位以及企业的日益重视,产生了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大量需求。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精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应该具有专业化的知识、更多的人际沟通知识和技巧,应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优良的心理素质,还包括持久的工作热情、顽强的意志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同时要加大培训力度,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专业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业务技能素质。此外还应适当地加强电力行业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及时掌握该行业的各方面动态,以便更好地做出管理决策。

在新的形势下,随着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和要求发生的重大变化,我们应当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建设,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输入高质优质人才,为电力企业的人才资源管理翻开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王艳河.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1,12

公司的信息化管理范文3

前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发展再走“适者生存”的道路已经落伍,“变者生存”才会成为市场的强者。企业信息化带来了企业管理的创新与升级,无数的企业实践证明信息化的实现对于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经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企业信息化综合水平与国外还存在的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企业表现明显。如何有效解决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助推企业发展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企业信息功能的认识

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做事方法和经营管理模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形成。比如电子商务、虚拟企业、动态联盟等接连出现,它们都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开来的。信息化建设无疑已经成为企业最先进的管理方法。通过机构重组、业务重组和管理重组把业务需求、生产制造和供应链有机的联合在了一起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进行整合经营的办法。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大意义

企业信息化管理据有较高的明确性和及时性,它对于实现企业决策的科学化、促进业务办理和管事程序的科学化以及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绩效的等重要作用。它不但使企业拥有了快捷的交流信息平台,而且为企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有诸多的企业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在国内成功的企业有Intel、思科、通用电气和华为、海尔、万科、TCL可看出,所以说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进入21世际的生存之本,是企业进入知识经济的通行证。

三、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有些企业中还存在对企业信息化认识不清的问题,仍然把销售和管理停在传统模式中,对信息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一无所知,有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即使不提高信息化建设也能把企业做好。有的虽然提高了信息化建设但是并未有效的运用信息化建设,导致信息化管理手段形同虚设,浪费严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相对来说有些昂贵,有的企业根本无力承担高额的费用,既是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也都效果甚小。有的企业投入了信息化设备但是软件的配套措施不到位,造成投资比例严重失衡,并未给企业管理造成较大改观,反而是资金浪费严重。有的企业虽然施行了信息化管理但是并没有或者比较缺乏相对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人才的缺失造成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缓慢。

四、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对策

1.取得领导重视,消除认识误区

企业的领导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的领导必须认识到信息化建设不是“面子”问题,不是赶潮流,而是对管理进行有效提升的工具。企业应当加大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投入。企业的信息化是个公司管理发生改变的过程,不是一撮而就的。在加强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避免产生以下错误认识。认为计算机就是普普通通的电脑,认为信息化管理就是简简单单的买几台电脑就可以,认为信息化管理是能够马上看见成效的,认为信息化管理能就绝管理上的一切问题等,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

2.加大资金投入,重视首期工作

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有力的证明了政府的引导对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政府应当不断完善信息化环境建设,为企业信息化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企业要根据需求进行科学投资,避免浪费。在进行资金投入过程中要做好方案,整体规划,分期实施。尤其是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以前必须做好调研工作,明确好企业的那些信息需要共享,那些信息需要保密,那些需要向外宣传和公布等,学习其它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真正的做到有的放矢。

3.建立一支专业过硬的队伍

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计算机人员对本单位业务流程不了解,就很难定位企业的软件需求。在计算机专业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管理人员要全面掌握计算机专业的新知识很难做到的。所以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护现有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效协调人与系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对内部控制和管理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做到对本单位的生产和管理任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做好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建议与意见。在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之前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计算机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培养出一支高水平和高素质的队伍。从中挑选优秀人员成为公司发展的骨干。

4.选择合适的管理软件

从目前来看,我们只针对中小企业而言,适合企业的管理软件应当具备以下特点。此软件应当具有较强的管理思想适合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人才的缺乏企业选择软件应当谨慎,做好选择方便、实用性的。另一方面应当是中小企业资金有限,要选择价格合适的软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满足需求变化和工作效率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如何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不断变化的应用需求,是所有针对中小企业的产品供应商需要考虑的,这就要求产品在系统设计上必须具备很高的灵活性,同时具有快速实施的特点。

公司的信息化管理范文4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

1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社会的快速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有力保证,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继续创新思维和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这样才可以让信息化技术和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同时快速健康的发展。

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的局限性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同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建筑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信息化管理模式。有些大型建筑企业还自行研发了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很多比较专业的管理软件逐渐应用到整个行业的日常信息管理当中,信息化管理已经开始普及。比如,企业现在都使用互联网来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使得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逐年提高。但是,我国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及应用有待加强

到目前为止,在工程建设领域使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共识,在一个项目的管理过程中是否使用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衡量工程项目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工程项目管理应该包含一个庞大的信息体系,它应该集成工程建设中所有的信息,包括业主、承包商以及监理部门等参建单位;包括项目组织、计划、财务、资源、控制等体系;包括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各阶段;包括地基基础、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工程进展各分项等。

为了更好的管理工程项目,不仅需要在建工程的数据,有时还需要调用储存在数据库中的已建工程历史数据,这些数据对项目规划、控制、报告和决策等都是最基本、最宝贵的资源。目前,我们的大部分系统主要应用在施工阶段,而且项目各阶段之间的信息和项目管理流程信息之间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比较困难,造成无论是项目参与方内部还是各项目参与方之间以及项目参与方与政府投资项目部门之间,都很难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极大地限制了工程项目相关人员在建设过程中对信息的参考与运用。因此,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有必要在信息的交互使用与共享方面在功能上进一步加强,实现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和集成化。

2.2 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

目前,信息化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国内各施工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参差不齐,也造成了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在应用上的欠缺,有必要在广度和深度上予以加强。目前,有一些大型企业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宣传网页,在较大规模的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中能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能够实现进度、对比分析、各分包队伍相关信息等的动态显示,初步实现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但是,还有很多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很大一部分工作还依靠手工,信息基础平台不健全,在实际工程管理中信息仍以单机版为主,没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自动传递。同时,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应不仅仅局限于目前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应在集成网络平台、无线技术等基础上多方面提高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3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措施

3.1 构建一体化信息系统

受建筑行业工作流程的影响,项目在立项和招标过程中采用大量的国家、地方、行业定额,这些内容管理体系庞杂,据计算量大,运用标准灵活,是各建筑企业必须遵守的内容,也是企业测算工程成本的主要依据。建筑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计划进度、资金会计、定额成本、质量安全、人员管理、物资设备、分包管理、变更设计等内容,这些内容是项目管理不可或缺的要素。作为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在研发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上述内容的影响,在工作流程再造和数据中心建立的过程中应突破各部门单一应用的局限,科学地将各项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各业务模块的联合监控,并能有效地协调项目部与各相关方的工作关系,形成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环境。

3.2搭建多层次管理平台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外涉及业主、监理、设计、地方政府和上级管理机关等多方利益关系人,涉及到合同管理、现场施工管理、财务管理、概预算管理、材料设备管理等多个环节。因此,工程项目信息化应充分考虑不同参与方的需求,建立一个涵盖施工现场管理、项目远程监控、项目多方协作、企业知识和情报管理等多层次的软件系统和网络信息平台,能够自动生成面向不同主体的数据,实现各种资源的信息化。

3.3加强信息管理人员培训

信息化进程的关键在于人员,我们在加强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同时,要重视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人员的培训体系与考核体系,以提高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首先,管理人员要进行信息化培训。只有通过有效培训,才能加强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极大提高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及实际操作水平,充分提高项目管理系统的利用效率。其次,要普遍提高全员素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求有大量的人力、劳动力的投入,而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是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基本的信息化知识,这对于推行信息化管理是十分不利的。只有普通提高了全员素质,才能更好地运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新材料、新技术,更好地利用信息化资源,才能真正推进信息化管理进程。

3.4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增强适应性

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受地质条件和气变化等环境影响因素比较大,市政工程、房建工程等受气候变化、城市允许施工时间、噪音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影响,这些都影响甚至决定工程进度、资源投入等,同时也增加成本预测的难度,降低了成本分析的准确性。因此,工程项信息化系统应具有施工参数设置功能,允许用户根据项目所处环境自定义相关参数,从而使系统的运行能够更加切合际,增加信息反馈的准确性;其次,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在确保项目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管理者最为关注的是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因此,系统应建立工程进度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完成的工程量,及时提供项目的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的实时对比,最终预测成本发展趋势和提出成本控制建议;再次,由于项目管理直接面对施工现场,系统的界面设计应当尽量简单、便捷,减少输入数据的工作量,增加输入数据的各种操作提示,设置防止误操作等功能。

4 结语

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是建筑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的根本和保障。我们只有从思想和认识上做出突破,才能够有效地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和各方的协同作业,不断提高管理的效率以及对业务的控制程度,为企业从粗放型管理到集约型管理的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公司的信息化管理范文5

关键词:集约化;供电公司;会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财务集约化、信息化的背景概述

财务集约化是企业集团提高财务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手段,是集约经营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内涵式的增长为基本特征,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来促进企业的发展,注重效率和效益。供电公司财务集约化围绕“五集中”、“六统一”对业务流程和标准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

近年来,财务信息化工作以支撑财务集约化管理为核心,以“财务业务横向融合、财务管理纵向集约”为目标,以巩固基础、完善功能、提升应用、推进集成为重点,全力提高财务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效性,全面建成“横向集成、纵向管控”的一体化财务信息工作平台,信息化成果突出,有力地支撑了公司业务发展,促进了公司财务管理水平及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随着供电公司体系变革不断推进,外部监管要求日益增强,财务信息化的支撑作用日益重要。

二、财务集约化、信息化背景下供电公司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供电公司内控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供电公司风险内控工作主要基于部门职能为主的业务垂直管理,跨部门、跨业务端到端的内部控制体系尚未全面建立,缺乏覆盖全公司统一的内控执行标准和评价标准,专业化的风险内控信息系统尚未全面建成。公司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会计从业者无法按照制度实行监督职能,使公司的监督机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会计集中核算的整体效率和水平需进一步提升。财务与业务横向融合程度不高,部分业务信息还未与财务集成联动,前端业务系统数据质量仍然制约着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薪酬、电价、工程、资产等业务管理报表部分信息不能自动取数,“一键式”报表覆盖范围和功能有待拓展;年度决算审计时间过紧,决算审计的监督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存在部分报表格式变动频繁,不利于连续、系统地开展财务分析的问题。

(三)标准流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需进一步优化。标准流程的业务覆盖不够全面,统一的跨部门流程尚未建立,部分标准流程的设计还需优化,存在节点多、流程长、效率低,或者设计、描述不够详尽等问题。标准流程的维护机制尚未建立,流程调整与标准流程库更新可能脱节。

(四)财务分析的效率、效果有待增强。基础数据薄弱,部分专业数据积累不足,部分信息不能跨业务联动互用,数据信息的相关性、易用性、时效性不足;体系创新性不够,分析内容偏重于传统的财务情况和成本分析,分析方法局限于历史比较、单位比较,各种成熟的未来趋势分析等模型应用不多;薪酬、电价、工程等财务分析深度、广度不足,前端业务信息的利用和加工不够,对公司投资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等专题分析不足。

三、财务集约化、信息化背景下加强供电公司会计管理的策略

(一)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建立会计核算办法动态调整和的机制是加强供电公司会计管理的基础,应根据国家会计准则、外部监管和公司业务变化等,建立会计核算办法的动态机制,及时各项补充规定和解释说明,增强会计核算办法适用性。其次应制定公司原始凭证规范化管理意见,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对重要的外部原始凭证进行电子扫描,对重要的内部原始凭证统一格式并固化到系统和流程中,提高原始凭证的传递效率,支撑重要原始凭证的追溯查询和在线审核。

(二)优化会计集中核算。研究按照业务属性为公司设置会计科目体系,满足外部监管机构的监管与披露要求,精简归并下级会计科目,将管理信息标准逐步从会计科目体系中剥离,净化会计科目。同时提高“一本账”结账的时效性,根据供电公司具体情况完善结账流程,通过制度规范来保证实现会计“一本账”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决策价值性,提高供电单位结账效率。将会计核算规则嵌入业务系统,简化会计记账过程,推进财务业务融合应用、进一步提升核算规范化、自动化水平。

(三)创新优化报表编审模式。固化报表格式以及勾稽、取数、运算关系,提高不同期间报表信息的可比性。健全信息披露机制,明确披露内容和审批程序,提高披露信息的针对性、合理性。强化日常财务审核,消除风险和问题的诱因,避免各类问题在决算审核过程中的集中呈现。

(四)持续优化财务管控标准流程。依托财务信息化建设,优化现有标准流程,细化部分管理流程,优化部分运转低效的流程,结合新增业务需求和功能需求变化更新部分流程,扩大覆盖范围,将衔接紧密的业务环节逐步融合进财务标准流程,确保标准流程适用性。创建财务管控标准流程手册,明确与标准流程相关的系统操作细节,建立标准流程与系统手册相互索引,便于标准流程更新、维护与使用。

四、结束语

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推进深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依靠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会计管理,通过提高经营要素质量、增加要素含量、要素集中投入以及调整要素组合方式等使财务集约化增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萍.浅谈如何加强电力企业会计核算[J].财经界,2012(22):17-18.

[2]段浩英.电力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8:120-121.

公司的信息化管理范文6

[关键词]一体化;R1;到位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040-01

一、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概述

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是指将X公司日常工作事务纳入信息化平台,创造数字化办公环境,通过该环境使各级工作人员快速、正确的掌握与其权限相关的全面信息,在操作层面实现了时间管理、痕迹管理、岗位管理、事务处理与绩效考核等功能。该系统将企业的制度、工作流程进行固化,实现了系统管理事务流程、事务流程管理工作人员行为的有机结合。

二、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1、系统支撑平台

ResourceOne(简称R1)是基于构件及服务技术的开发、整合、项目工程化管理的支撑平台,是集支撑快速应用开发、应用整合及分发管理、业务流程控制及管理、信息集成交换及业务协同于一体的完整信息化支撑平台。

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采用ResourceOne 中的R1 Framework作为界面集成,统一组织、人员管理,统一权限管理,个性化展现定制等功能,同时还是R1构件集成支撑环境的基础平台,其采用多种先进技术带来前所未有的用户体验。

界面集成: R1平台中将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与用户日常工作几种相关软件的界面统一集成到一个界面中,用户只需要一套身份验证就可以在他所拥有权限的各系统中进行无障碍的切换,为提高工作效率创造环境。统一组织、人员管理:R1平台为集成的系统提供了统一组织机构管理:在R1平台中为公司划分各个部门,并分配好每个部门的隶属关系。在人员管理方面,系统为每个人员分配唯一的编号UUID。系统管理管理员可在R1平台提供的界面设置部门与人员关系、人员岗位、联系方式等参数。一体化系统实施前,公司相关业务系统采用R1软件作为支撑平台,因R1平台具有统一组织、人员管理功能,所以在一体化实施系统中,无须对组织、人员进行收集、整理、建立的工作,为该系统的顺利开展大大减少了工作。

统一权限管理:应用系统必须使用权限管理子系统定义的权限模型。权限管理子系统对应用系统提供的权限控制支持。R1统一权限管理模块为一体化系统各个功能模块分配角色提供了平台。系统管理员在R1“角色分配”模块中,结合各层级用户所该具有的权限,为其分配相应的角色模块。

2、系统物理结构

针对X公司现在及其未来的业务发展的需要,系统硬件构成如下图所示,包含以下部分:

(1)业务系统数据库服务器

用于存储业务系统数据、客户信息、公司人员管理信息,为一体化系统搜集、整理数据提供依据。

(2)一体化系统数据库服务器

通过对用户和权限的管理,对系统用户的操作功能权限和业务权限进行控制,同时对应用服务器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添加、查询、修改和删除等功能。

(3)一体化系统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为用户提供和系统交互的界面,负责接收客户端请求,提交服务,并把结果生成反馈给用户。

(4)短信前置服务器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依照事务管理要求的及时性,在事务的发起处理过程中,根据事务流转,系统增加短信提醒功能,及时通知和提醒事务承办人员,保证事务的完成进度。

(5)外网应用服务器

通过外网应用服务器,为公司各级人员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访问一体化系统提供接口,实现了在终端进行事务的接收、分类、处理、评价、审核等各项工作,该系统工作结果直接反映到一体化系统中,从而实现真正的移动办公。

三、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功能

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由到位管理、事务管理、绩效考评、监督管理、金点子、营销论坛、远程培训等模块组成,以下主要介绍相关模块功能如下:

(一)到位管理

(1)说到位此模块俗称“一口清”。将各岗位人员本职岗位应了解和熟知的业务内容、任务目标设置问题,各岗位人员按照自己的实际业务进行答案填写。各岗位工作人员可根据此模块熟记业务内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各部门也可通过该模块,检验其岗位人员对业务知识的了解情况

(2)写到位

此模块俗称“两案例”。主要是指服务案例的撰写。各岗位工作人员将在日常工作中好的做法和思路在该模块进行发表,起到交流、分享经验的效果。通过“两案例”可以验证各岗位工作人员在业务工作处理过程中能否做到有的放矢以及促进整个工作团队共同进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做到位

此模块可以设置各岗位人员的岗位、岗位任务,并设定个人任务:每日必做、每周必做、每月必做、每年必做。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岗位任务的性质,定期发起计划任务,告知相应人员目前该做的事宜。

(二)事务管理

事务管理是实现了事务处理的过程化,痕迹化管理,从而使过程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提高各岗位人员工作效率。其分为必做事务和临时事务两种类型。必做事务是指各岗位人员在“到位管理”中“做到位”模块所设定的必做任务,由系统根据其所设定必做类型,通过调用计划任务,定期发起的工作事务;临时事务是指日常工作中,各岗位人员向其本人或者他人临时发起的工作事务。所有事务的发起,系统都会触发短信前置服务器,从而保障了事务处理的及时性。

事务管理分为以下几部分:

(1)发起事务:即提出要求。各岗位人员可以向公司其他人员或者自己发起事务,并规定事务办结时间。事务发起后,短信前置机发送短信告知事务承办人员有相关事务需要处理。通过此模块提高了事务处理的及时性。

(2)待办事务:接收、转办或退回要求本人完成的事务工作,针对接收的事务进行分类标识,确定事务的轻重缓急,事务处理人员可直接回复或者以附件方式回复事务发起人,并在事务处理完后填写回复信息。

(3)事务评价:对本人发起事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完成质量评价;

(4)事务审核:该模块是上级主管人员对下属人员对其完成的事务处理情况进行的评价审核。

(三)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通过事务处理情况,综合得出五必做事务得分和临时事务得分,再结合目标考核,最终生成绩效工资。具体模块功能如下:

(1)指标库管理:绩效管理员在考核周期开始阶段,将各岗位人员的目标考核指标录入系统,为人员考核提供依据。

(2)指标与周期维护:每考核周期结束时,绩效管理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维护指标库,做到考核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3)人员自评:考核周期结束时,各岗位人员通过对照指标库,根据自己工作完成情况开展自评,生成人员自评报表。

(4)绩效报表生成:系统综合五必做事务、临时事务、目标完成情况等生成考评结果

(5)部门领导审核:领导或者部门负责人,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审核下属人员的考评结果,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核修改。

(6)人劳绩效报表生成:系统根据绩效报表、绩效岗位、绩效基数等生成绩效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