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范文1
1 确定核心过程,注重环节控制。
1.1 医疗服务过程是极为特殊的产品,诊疗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是以妇产儿为龙头的三级医院,选择《围产期医疗服务过程》、《住院医疗服务过程》、《门、急症医疗服务过程》、《护理医疗服务过程》和《危重症医疗服务过程》等为核心过程,采用院、职能部门、科室三级质量控制方法,对于急危重症、疑难病例的诊治及手术过程和使用新技术作为关键环节加以控制。
1.2 建立一系列管理制度,如:人员准入制度、新技术准入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会诊与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质量管理办公室对全院的质控工作进行季检查分析。临床科室主任根据本年度科室质控要点,改进工作流程,健全规章制度有效性的控制,这种PDCA环节控制方法,带动了人员、设备、环境标识等支持性管理过程的质量控制,加强了过程间支持与互补。核心过程的管理强调的是全过程、各环节、表格化管理及反馈追踪检查。
2 发挥院长查房和内审的导向作用,推动质量纠正及改进。
2.1 院长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质量查房、职能科室检查、科室自查。
2.2 由质量管理办公室组织,对科室的医疗、护理、医德医风、科室管理等方面,把质量管理体系与医疗行业标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检查,避免出现“两张皮”。
2.3 职能科室每月检查下属科室,随机抽查病例质量及三级查房情况。科主任汇报科室质量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职能科室汇报检查报告,质量管理办公室进行综合质量评价,提交院长办公会,提出质量改进计划。
3 质量管理办公室对其纠正的对策及结果进行跟踪检查及总结分析,及时与科室反馈
3.1 院长质量查房实施PDCA方法,对体系运行进行持续改进。良好的推动了科室的管理,加深了职工对标准的认识,也增强了PDCA循环的实用意义。
3.2 医院内审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内审是为了检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性、符合性及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实施纠正预防,审核时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正向和逆向、要素审核及部门审核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合格项目进行跟踪验证,检查是否真正完成PDCA循环,使内审达到不断改进、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发挥内审和院长质量查房的导向作用,推动其他程序及环节的改进和提高。
4 注重内部沟通,加强各“过程”间的支持与互补
内部沟通在体系策划和实施的运行中起重要作用,应将其作为重点环节控制,使过程与过程之间紧密嵌合。利用院长办公会、中层干部例会、后勤保障例会、护士长例会的不同形式进行不同层面的沟通,互通信息,改进不完善的相关过程,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严格控制医疗―护理、临床―医技、医疗―行政后勤、医院―患者等相关环节的质量接口,进行医技科室临床满意度监测、病人满意度监测及投诉专题会等多种方式,反馈患者信息,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体系运行要求。内部沟通是PDCA循环的平台和疏通渠道,通过内部沟通使PDCA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得以完整实施。
5 讨论
ISO9001标准的实施和运行,强调过程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模式,严格执行PDCA质量改进的闭环管理方法,弥补和完善了以往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不足。
5.1 将标准按PDCA模式实施,在每个阶段确定重点工作,并推动医院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使标准的质量要素有机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5.2 在内部审核时,正确地实施审核对审核结果的可信度至关重要。但是对审核发现的问题跟踪验证同样重要,没有有效的跟踪,审核将毫无意义。必须把审核和对审核发现的问题与跟踪结合起来,才能使审核方案有效。
5.3 受审核科室有责任向管理层反馈所采取措施的状态。对纠正措施的跟踪可以是一次单独的审核,或在下一次审核时进行。
5.4 不符合纠正的时间安排取决于拟采取措施的重要性或紧迫性。
5.5 采取纠正 纠正措施是消除导致不符合、缺陷或不期望情况的因素。消除因素将确保不会因同样的原因再次产生问题。为了确保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是适宜、充分和有效的,需要验证纠正措施是否得到了有效地实施和审查。可以通过下列检验单来验证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5.5.1人们是否意识到了变更及其背后的原因?
5.5.2是否进行了培训?
5.5.3是否修改了文件?
5.5.4是否定义了职责?
5.5.5如果顾客受到了影响,是否通知了顾客?
5.5.6是否对变更进行了持续地跟踪?通过采取纠正措施来真正解决问题。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范文2
摘要目的:探讨在保健科持续质量改进中实行PDCA循环管理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老年慢性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就诊时间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健康行为养成、服药依从性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健康行为养成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能有效促进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健康行为养成、服药依从性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达到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关键词 保健科;PDCA循环管理法;护理质量;护理;改进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3.053
PDCA循环管理法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于1954年提出,因此又称戴明循环,其实施过程分为P(计划)、D(实行)、C(检查)、A(处理)4个阶段,是一个不断循环、持续向上的螺旋改进过程[1-2]。保健科作为医疗基础服务机构,质量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其改进离不开循环管理的转动,可见PDCA循环管理法对保健科质量的持续改进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科老年慢性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3例,女27例。年龄55~82岁,平均(73.21±8.17)岁。患病类型为高血压病23例,糖尿病21例,其他慢性病16例。按患者就诊时间将其等分
作者单位:518172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人民医院
罗秀玲:女,本科,主管护师
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管理,如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疾病知识讲解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具体措施如下:
1.2.1计划(P)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分析我院保健科现存问题,找出引发问题的原因,提出完善和改进措施,同时依据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相关文件,构建保健科质量改进与管理计划。全科上下按层次对计划进行分析,明确自己的职能要则,确保计划能层层落实,人人担责。
1.2.2实施(D)依据制定的计划进行逐项落实,提高护理质量,优化护理服务。(1)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夯实基础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操作技能,优化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2)对护理人员采用弹性排班制,对高峰时间段和空闲时间段的人员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避免了人员浪费,缓解了高峰时段人员不足的矛盾。(3)加强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宣教工作。对收治患者提供专属护士跟踪服务,保健科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对护理人员的不良行为和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同时,保健科通过在健康中心组织健康知识大讲堂专题讲座,对慢性病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在服药、饮食、运动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指导。
1.2.3检查(C)成立由科主任、护士长、护士组成的监察小组,对护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对出现的质量缺陷问题进行观察、记录,及时将检查结果上报相关人员。
1.2.4处理(A)每周组织召开质量分析总结会议,对本周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并对监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护理计划进行修改和完善,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在循环过程中不断纠正误差,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1.3疗效判定标准(1)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健康行为养成、服药依从性情况。(2)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由医护人员向保健科相关患者或其家属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共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4个维度。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健康行为养成及服药依从性情况比较(表1)
2.2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情况比较(表2)
3讨论
保健科是帮助患者从医院治疗向家庭治疗过渡的医疗基础服务机构,其为患者提供集治疗和保健为一体的综合医疗服务。它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向患者提供医院治疗,另一方面在于向其传授医疗保健知识,进而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为其家庭治疗奠定基础[3-5]。保健科持续质量改进一直是科室的工作重点,但持续质量的改进不是一次就能达到最优,需要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优化护理质量,它是一个不断循环、持续前进的过程[6-7]。为此,我院将PDCA循环管理引入我科,依据计划、实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推进保健科的持续质量改进,通过制定计划、实行计划,检查计划实行中出现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修正计划,使保健工作在不断循环中持续改进。
本次研究通过对患者实行PDCA循环管理发现,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健康行为养成及服药依从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PDCA循环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另外通过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使护理质量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得到持续提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梅,刘林,许勤,等.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872-874.
[2]王丽娜,侯同秀,崔晓瑞.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2,2(7):152-153.
[3]朱锦莲.PDCA循环法在提高病区晨间护理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2(31):645-647.
[4]朱丽莉.PDCA循环法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1,4(11):520-521.
[5]杨安宇,沈天洁,吴莉莉,等.PDCA循环管理模式促进门诊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2(6):254-255.
[6]郑造乾,黄萍,袁雍,等.PDCA循环在医院处方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2,29(1):79-81.
[7]刘宝凤.基于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的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256-258.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范文3
【关键词】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等级医院评审;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338-01
现行的等级医院评审中护理管理与持续改进标准,从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上全面考核评价护理质量,注重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使护理质量评价内容发生改变,使护理质量得到一个整改、完善、规范、提高、总结、升华的过程。我院护理部2012年3月开始根据等级医院评审中护理质量评价标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810张,护理单元28个,护理人员541人,其中女性522人,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30.9岁,男性19人,职称:主任护师4人、副主任护师17人,主管护师90人,护师128人,护士302人,护理员51人。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的97.06%,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例>0.544。
1.2 方法
1.2.1 护理质量管理方法
1.2.1.1. 建立护理质量组织、完善护理质量体系 护理部按照医院评审标准,建立三级护理质量体制,成立质控领导小组和5个质控组,制定护理管理目标,工作计划,工作职责,完善质控组的工作职责,为了达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护理部的质控检查的方法与形式进行了总体部署。检查频次由每月一次综合检查改为每周和每个条款检查。为了这次等级医院评审,护理部认真整理相关资料,对以往工作再次梳理总结,发现了以往工作的不足,进一步体会到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的内涵,对今后的工作制度相对完善工作流程及整改措施。资料整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在实践中,我们确实在规范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精读了所涉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涉及的章、节、条、款内容。着眼相互学习,注重内涵建设和持续改进,多措并举,积极迎评,努力达到以评审促管理、以评审促改革、以评审促建设、以评审促发展的目的。实行检查、反馈、整改、落实、复查。形成PDCA循环,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1.2.1.2 强化护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注重护理过程管理 定期组织护士长学习和考核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护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质量标准、规章制度、护理操作常规、护理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同时加强护理质量的过程管理,要求各护理单元护士长按“五常法”加强对关键人物、关键环节、关键时间的督促检查〔1〕。护理部质控组采用追踪检查法、利用医院信息数据做统计评价、开展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等评审方法,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大家为了评审而改进、应付工作的态度,真正从护理环节的每一步加强管理,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不但对我院的硬件设施感动十分的信任,更加对我院的软件管理充满信心,让患者在我院就诊有“安全感”。 通过加强护理质控检查与随机岗位检查,按考评标准每月对护士长进行考评,加强护理质量的过程控制,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1.2.1.3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养,开展特色护理。按护士分层培训使用管理人才,由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每月进行护理知识等主题讲课,护理部每月对护士进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应急预案、护理并发症风险预案等进行培训考核,同时按护理质量标准,完善护理人员的“三基、三严”、急救理论、考核。鼓励护理人员参加高学历的学习,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1.2.1.4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改进护理工作流程 实行首问负责制,全院个护理单元第一个接触病人及家属的护士为第一责任人,责任护士注重热情接待,态度可蔼,耐心解答,做好环境介绍,病区的规章制度,责任医生、护士,基本的疾病健康教育。患者出院时责任护士进行出院指导,保存病人及家属的联系电话,建立了疾病咨询热线,为病人及家属发放了爱心联络卡,遇到问题和难处及时联络及时处理。除制定了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外,各护理单元还细化了专科护理工作流程如:新病人的治疗流程,静脉输液流程,氧气吸入流程,心电监护流程等等,进一步规范护士服务行为。
1.2.1.5 认真执行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护理部组织各质控组长和全院护士长认真学习医院评审标准, 对照标准把不够细化的标准重新制定护理质控评价标准,包括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3个方面,内容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安全护理、护理文书书写、病房管理、综合质控、病人的满意度等等。
2 体会
2.1.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三甲评审是挑战,是考验,也是机遇,我们借此次评审检查为契机,查漏补缺,不断改进护理管理,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围绕着“以病人为中心”,围绕着“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使科室工作效率及护理管理质量进一步提高。这也是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核心。
2.2强化护理人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意识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能自觉按照质量标准来说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注重护理的过程质量,体现了护理专业水平。
2.3 促进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及护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质量标准、规章制度、护理技术操作、护理工作流程、和各种应急预案的学习、培训、演练和考核,促进了我院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医院评审工作不仅仅是对工作结果的评审检查,更重要的是随着医改的进一步深入及对医院质量的持续关注,对过程的评价已经被提到了很重要的层面。因此,这次评审不再是流于形式的检查工作,更是总结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完善科室管理、医院管理甚至医疗管理体制,为今后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归根到底使患者和医护人员本身都能更加获益。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范文4
关键词:等级医院评审;就医质量;影响
医院评审作为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手段,已受到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与地区的高度重视[1]。我国卫生部于2011年4月印发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这是继1989~1998年第一周期医院等级评审结束之后开展新一轮的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新一轮评审标准是在全面总结过去医院评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医院评审理念与有效做法,强调由过去的各专业技术评价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系统性评价目标转换,重点关注医院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重点抓住患者安全的主线,更加关注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注重患者的安全和主观感受。我院2011年底启动新一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工作,历经近3年的创建、整改与自评,2015年通过江西省卫计委组织的医院评审现场评价工作,授牌成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可以说,等级医院的评审创建过程对患者就医质量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1 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保证患者就医安全
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系统性评价,用了一个章节关注患者安全相关内容,围绕“以患者为中心”这一理念,站在患者视角上评价医院质量安全管理的全过程[2]。医院在开展等级评审工作中,将实施“患者安全目标”作为提高患者就医质量的基本任务,从组织机构、建章立制、资源配置、培训考核、整改落实等方面下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绩。
1.1规范执行手卫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执行手卫生规范,是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患者就医质量根本保障。医院从院级、管理部门、临床科室三个层级开展工作。①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讨论并通过。②制定《手卫生实施规范》等制度规范,加强对全院人员的培训,定期考核监测,开展手卫生宣传月、手卫生知识技能竞赛等活动,实现全院执行手卫生规范。③设置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重点部门的水龙头全部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水池边配置必备的洗手设施,并张贴六步洗手法标准示意图;科学配置速干手消毒剂,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患者要求在床旁放置速干手消毒剂并挂上洗手标志。四是临床科室均设院感质控小组,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培训及抽查考核,提高手卫生知晓率、正确率及依从性。新一轮医院评审对手卫生规范带来的成效显著,见表1。
1.2落实“危急值”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临床医生及时知晓“危急值”,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取得最佳抢救机会挽救患者生命。创评前,医院危急值管理上有漏报、危急值流程粗放不智能等情况。通过创评中,医院修订了“危急值”报告制度,制定危急值报告登记表与危急值接报登记表,科学调整评估危急值项目及范围,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报告流程。医务人员知晓率和及时处理率有了明显的改善,实行无缝管理,建立全院性联动机制,有效提高了危急值报告和处置效率,见表2。
1.3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有效防范医疗风险 评审初期,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由各能部门分口管理,没有进行报告率、知晓率的汇总检查考核工作,对重大不安全事件的改进措施未进行效果评估。为规范这项工作的管理和落实,医院成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实行主动报告激励及非惩罚机制。经过院科两级开展专题培训、简化上报程序、实施配套奖励、定期督导检查等工作,我院不良事件上报例数明显提高,从2012年起步阶段的14例逐年提高,到2015年1~6月有301例。通过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全院人员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的意识和积极性在增强,对防范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4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患者跌倒、坠床和压疮等事件发生 医院建立患者安全质控指标,依托信息化管理对压疮、跌倒、坠床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同时采取了系列有效措施,防范跌倒、坠床等现象的发生。如走廊、卫生间设有防滑装置和警示标志,病床床头统一张贴标识卡,对特殊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提供语言提醒、搀扶等服务。成立压疮管理小组,组织压疮相关知识培训,制订《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对压疮规范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这些工作都是从开始的不够重视,没有进行系统性监测分析,到评审期间开展自查整改,运用管理工具进行根因分析,直至创评工作结束,医院患者跌倒、坠床和压疮等事件明显减少,各项指标得到持续改进。
2 创新服务优化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检
2.1实施“先看病、后付费”, 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我院于2012年6月在全省率先推行“先看病,后付费”服务模式。加强了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建立了急性创伤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为更多的患者开通生命绿色通道,确保患者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尽最大努力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新一轮评审工作开展以来至2015年上半年,通过“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在我院进行抢救治疗的患者累计达1400余人次,切实体现了医院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的举措和成效。
2.2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医。医院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就医服务质量。①提供预约诊疗服务,医院通过现场、互联网络、手机、微信等多种预约渠道,预约平台内数据实时共享,让患者来院后直接可以到诊间就医,减少了排队挂号等候的时间。②运用信息系统,优化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的医疗服务。开通就诊过程中各项医疗服务项目自助机结算模式,使用自助打印检验报告,采用门诊药物预配候取系统,设立便民门诊,启用门诊住院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等,缩短缴费排队时间,方便患者就医。③设置专门部门负责协助患者办理住院诊疗服务、特殊患者专人护送,通过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服务,让患者知晓出院后医疗护理的康复措施,真正体现“就医不难,健康有道”的服务理念。
3 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督导检查持续改进
医院坚持质量强院,不断增强为患者服务的能力,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了日常管理、考核和监督,在质量管理上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全员化。
3.1健全质量管理组织,定期督导提高质量。医院健全了院科三级质量管理组织,院长为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人,科主任为科室第一负责人,每月召开医疗质量与安全分析会,了解医疗环节中的隐患及突出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职能管理科室加大督查力度,每月确定主要质控指标,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科室进行改进。每季度编印《医院质量安全简报》,将医院各方面的质量指标进行汇总和分析,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3.2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加强培训确保落实。医院着手开展了规章制度的整理、修订、培训、落实工作。根据标准要求,完善了各项核心制度,制定了医疗技术准入授权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强化了高风险操作与手术安全管理。通过主诊医师负责制的科室管理模式,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全面启用结构化电子病历,电子病历设有常用医学短语选择功能、病历数据同步功能、自动提醒功能,一方面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保障了医疗质量安全。
3.3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依托院感信息化监测管理系统,统计医院感染基本监测指标值,为有效地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强化院感知识培训和考核;开展院感监测和风险评估;加强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的管理;严格落实主要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建立多部门联合管理机制,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宣教及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及由此造成感染的发生,见表3。
3.4加强药事管理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新一轮医院评审,药剂科加强了内部质控检查和对临床的督导工作,药剂质控小组每月对全科质量监控,严格现场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汇总分析,认真整改落实。坚持做到“阳光采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专人专库专账管理,定期督查,确保药品质量、使用、储存等安全。设立学雷锋用药咨询岗,药剂师破除一味发药的传统服务模式,主动走出窗口,零距离指导患者规范、正确、安全用药。如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对执行抗菌药物处方实行点评制度,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和监测,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管理政策与措施,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见图1。
图1
4 运用科学管理方法,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新一轮评审采取书面评价、医疗信息统计评价、现场评价和社会评价这四种方式[3],引入了国际医院认证JCI评价方法,引入以患者安全质量服务为核心的追踪方法[4],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质量持续改进具体实施方法纳入到标准的内涵中,。通过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反映医院整体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反映患者就医质量高低。实行数据科学管理,避免突击迎接评审,防止审后滑坡现象[5]。
最后,值得一提,通过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工作,医院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在不断提升,认真落实了患者安全,不仅从整体上提高了患者就医质量,也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创建工作只是过程,目的是持续改进、全面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萍萍,杨泉森,邬静艳.国内外医院评审经验对浙江省医院评审工作的启示[J].中国医院,2013,17(2):15-17.
[2]卫生部.关于印发《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Z].2011.
[3]江西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医院评审办法(试行)》的通知[Z].2012.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范文5
一、建立医院临床中医质控工作制度
(一)按照《XX中医院工作制度》和《XX中医院质控管理条例》,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院各项工作的质量控制,切实抓好质量管理工作。
(二)定期参加各科综合查房,对全院各科室进行工作质量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交质控委员会讨论处理。
(三)不定期检查各科室的医疗文件书写质量,不断提高医疗文件书写水平。
(四)每月将发现的问题提交质控委员会,将质控委员会研究讨论的处理意见以书面形式发至各有关科室,并提交财务科进行质控扣罚。
(五)将每月检查发现及处理的情况按季度汇总,以通报的形式发至各科室。
二、完善医院临床中医质控措施
一是明确全员参与的质控思路。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和医院自身的发展,结合中医药自身发展特点,要明确全员参与的全方位质控模式,全体员工人人参与质量管理,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绩效管理有机结合,形成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做到周讲评,月小结,季分析,使全员质量意识不断增强,在全院上下形成一种人人讲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同时,广泛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比武,强化年轻护士的教育培训,逐步推进专科护士培养,组织开展西学中班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增强各临床科中医药参与的意识和效果。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范文6
一、完善管理保安全
我科根据达标上等专家指导意见,逐条落实了整改措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各级医疗操作规程,做到服务规范化,操作规程化,质量标准化。妇产科是个高风险的医疗临床科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业务技能关系到两代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要在科室内切实建立起医疗安全责任制,从科主任、护士长具体落实到人。医疗安全天天抓,坚持每月专业知识、急救知识、技术操作培训,强化责任意识,急救意识。确保患者就医安全、防患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培训学习强队伍
我科在年将进一步加强妇产科队伍业务素质的培训,每月组织业务学习及考试,急救知识的培训,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提高产科应急能力,随时准备应对专科急救,做好建立精干的产科应急抢救小组,加强妇产科业务力量,要求科室人员积极参加上级医疗机构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开阔医务人员的知识面,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切实提高妇产科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服务考核促营销
要切实加强服务就必须有考核,要宣传营销没有后续好的服务反而是浪费资源,所以年人事科、服务部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促进这方面的工作,并利用达标升等之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我科在明年的工作中继续加强全体人员服务意识的教育,加强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为病员做实事,如继续为病员提供免费接送,病员有合理的需求尽可能提供帮助,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走进社区及家属区、附近医院、诊所、药店做好宣传工作,把科室的宣传资料及一些优费政策、科室电话、科室骨干电话送到他们手中,让他们有机会联系我们,并取得病员的信任。
四、全面建设树形像
医院计划年月日左右起动医院基础建设,我科积极配合医院,认真科学地做好新建产房的基建规划,解决产房布局流程不合理的问题,改造产科门诊和计划生育门诊,解决面积未达要求、业务用房不够、通道不规范的问题,建设成为一个科学的、规范的、符合院感要求的、现代的温馨的产房及病房。
五、专科突破有所长
寻找、培育、练就一技之长,专科突破是医院年一项重要工作,妇科在年要重点发展。
我科将重点发展妇科各种手术及检查手段,(阴道成形术、妇科微创手术、如经阴道子宫肌瘤剥除术、会阴整形术、慢性盆腔炎的综合治疗手段、各种宫颈病变的治疗等。),护理工作必须紧紧跟上新业务发展需要。
保持达标上等成果,持续改进相关八项工作,我科将继续保持上等达标成果,以达标上等的二甲标准继续做好各项工作,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工作:
六、科室管理
(一)组织管理
1、依法执业,我科认真落实执业医师法及护士管理条例,做到依法执业,无证医生及护士由具有医院执业资格的医师及护师带教,并做好各种医疗文书的审签。
2、科学规划,年将认真做好新建产房的规划,合理的布局及安排,新建产科将按照科学管理进行规划。为医院及科室长远发展做好合理规划。
3、组织架构。年,我科继续保持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小组、院感管理小组、带教小组、急救小组、科研小组,制定各管理小组职责及工作制度,并进行合理分工。
4、人力资源。
(1)我科的人力资源结构:保证主管护师1名、护师、护士11名,以满足临床护理需要。
(2)建立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我科实行职工双向选聘制,不合格的决不聘用,同时在分配上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一岗一薪、易岗易薪,把护理质量及服务态度与奖金挂钩,奖优罚劣,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3)人员培训:继续保持临床带教小组,分级分组针对性进行业务培训,每月组织业务学习,专科知识学习,技能操作培训及考核,急救知识及技术培训,做好传帮带工作,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水平。
(二)信息管理
1、年,我科人员积极参加区、市各级医疗机构组织的业务学习,开阔我们的视野,吸收医疗新的信息。
、区域协同医疗年我科将继续与龙潭寺医院建立了技术指导协作医疗,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建立了技术协作,及双向转诊机制。同时与周边的医疗机构、诊所、药店建立协作关系。
(三)物资管理
年我科要加强物资消耗管理,加强成本核算,合理利用资源,做到增收节资。
(四)医学教育科研,我科积极开展科研项目,保持原有的科研成果继续发展,同时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撰写科研论文。
(五)护理质量
1、基础质量
年,我科将结合上等达标与质量万里行的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整改,认真做好护理质量管理,做好病人的基本医疗服务,各项基础护理工作落实到位,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以保证患者最基本的就医安全。
、环节质量
①、年,我科继续保持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定期进行医疗质量检查考
核,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督促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操作常规,保持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②、科室用血。年,我科继续加强用血管理、严格按照用血管理要求进行规范管理,做到合理用血,及时登记,报废血液管理等,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
③、医院感染。我科继续保持院感管理小组,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制度,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考核,院感管理小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感质量检查,进行原因分析,及时反馈并进行整改,并认真按照医院编写的院感管理手册落实各项院感规范操作。
3、护理质量管理保障措施
(1)年,我科继续保持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考核,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督促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操作常规,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质控制度,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如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件的书写、急救物品管理、护理安全管理等,,每月进行护理质量考核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护士长、护理组长随时进行监督及时纠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突出的在晨会上进行通告,让护士知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3)、每月定期对各种物品及药品,急救车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过期物品及药品。以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4)、建立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组建了一组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参与护理质控,以保障护理工作质量。
(5)、实行以护士长护理组长为科室质控员的质控网络,逐步落实人人参与质量管理,实现全员质控的目标。
(6)、发挥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的作用,注重环节质控和重点问题的整改效果追踪。实行平时检查与每月检查相结合,重点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7)、加大落实、督促、检查力度,注意对护士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抓好质控管理,做到人人参与,共同把关,确保质量,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员的工作,全员参与护理管理,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
(8)、加强对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督查各工作质量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9)、加强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从护,保护病人及护士的自身合法权力。
(10)、每月进行基础护理操作培训,加强护理人员正规操作,并进行考核。及时发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11)、各班护士每班对医嘱进行查对,护士长每周进行大查对,以保证正确执行医嘱。
(1)、办公护士每日对护理文件书写进行检查,出院病历由办公护士初审,护士长最后复审后交病案室。
(13)、建立护理安全管理,每月进行护理安全知识培训,讲解院内院外护理问题,以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健全安全预警工作,及时查找护理安全隐患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4、护理各项指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90%
()、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0%
(3)、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4)、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0%
(5)、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达100%
(6)、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
(7)、年褥疮发生率为0(除难以避免性褥疮)
七、医疗服务
我科积极组织学习医院服务规范,强化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人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为病员排忧解难。
社会公益性
年我科将继续走进社区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社会公益性活动,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科普宣传,普及防病知识,不断提高公民健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