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

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范文1

【关键词】 德国双元制 行动导向法

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Berufsbildenden Schule),被视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它是以在企业培训为主,与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相结合。其中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最被广泛推广,它使职业教育进入一种新的概念与模式下运作,对世界职业教育与培训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1999年制定《框架教学计划》所决定的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行动导向型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目标、计划、实施、评价。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通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反映和体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运用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念和模式,结合中专职业模块的课程要求,笔者以外研社《饭店英语》一书,前厅服务一章中的客房预订任务为例子,进行了如下的课堂教学实践。

下面介绍案例“客房预定”行动型导向法的教学课堂案例操作步骤

(一)行动导向法之确定目标

目标是行动导向教学法顺利进行的指挥棒。根据本部分的内容,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现状和需要,确定本课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能用英语熟练地受理客人的当面预定、电话预定及团体预定的职业技能,

学生的任务是通过头脑风暴得出针对不同的情况正确熟练帮客人办理客房预订手续。

①明确客房预订通常有哪几种情况。

②明确每种情况下具体包含哪些步骤。

③明确每步骤具体形式是什么。

④从用词、造句、时态、语态等方面分析登记入住的语言表达。

(二)行动导向法之计划阶段

各组讨论确定如何介绍主题并展示任务。学生们有的用一段视频展示一星级酒店的前台及员工处理客人客房预订的工作情形;有的学生采用头脑风暴归纳出预定的三种情况:电话预订,当面预定,团体预定,然后开始分类别进行准备。

然后各组在听老师播放一段录音。帮助学生了解当面预定的对话内容,在这部分,学生可完成模仿语音语调的任务,对完成客房预订使用的英语初步认识。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补充新的为完成客房预订所需要的词汇及表达。

(三)行动导向法之实施阶段

这是一个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引下,学生主动探究摸索,独立自主寻求问题、发现问题、逐渐尝试完成任务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按照小组讨论——各组汇报——教师总结的模式,分两个层次进行。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以组为单位围绕第一个小任务——当面的客房预订,讨论办理客房预订的常见的词句,和相关步骤。学生讨论出来的结果可能不完整,不过教师以鼓励为主,不要急于补充内容。结合书本的提示,学生还是能找出大部分的重要的词汇和相关表达方式。语言方面如 book a room, make a reservation of , single room, double room , available, check if etc.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分工进行角色表演的准备。一人执笔,二人口述,二人表演。要求各小组做好文字资料和表演的准备工作,并告知以评价标准。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对讲台进行了一番布置,摆上电话,标志牌,鲜花,客人的行李包等,模拟前台创造一个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四)行动导向法之评价阶段

互评: 让其他每组推选出来的评委根据教师提供的评分标准,给上台表演的同学打分,分数最高组获“五星级酒店”的称呼。

自评:让学生就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自评。

a.概括出当面预定的基本程序

b.找出当面预定的关键要点

c.学习关键词汇的意义及用法

d.学习重要句型和规范的表达方式

e.解释相关的语法点,如将来时的用法

f.做练习

教学反思及结语

本文对行动导向法在中职饭店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在对有关理论和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口语教学实施行动导向法的实施个案,并把行动导向法应用于实践教学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但是在行动导向课堂中,教师是任务的设计者和管理者,怎样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设计出既让他们感兴趣又要体现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任务型教学活动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所以,身为教师,我们日益感到加强校企融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在学习德国双元制时,真正做到洋为中用。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刘润清.英语教育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范文2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探究性实验 教学实践

生物新课改明确提出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对于高中生物来说,这就需要通过开展以探究为核心的实验教学实现。探究式实验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科学探索过程,尝试模拟科学家在生活实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会搜集和加工所需资料,养成主动探索、大胆质疑、发散思考的习惯,进而培养自己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应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和观察证据,通过逻辑的推理和科学的想象提出问题、形成假设或作出某些预测,在问题与假设的基础上,设计探究方案,选择工具、仪器、设备更广泛地搜集证据,并通过分析数据验证假设或修改假设,最终形成探究结果。不仅如此,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也对探究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这对高校选拔具有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由于部分地区和学校未能及时扭转应试教育的思想,或由于课时所限,并没能有效展开探究性实验,这也就造成探究流于形式,形成“穿着新鞋走老路”的局面。故在此笔者首先谈谈自己的具体实践。

一、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具体实践

1.确立探究思想,唤醒创新意识。

长期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许多学生思想束缚乃至僵化,在学习过程中不会主动思考,更谈不上创新。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创新是科学家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自己也没有能力这样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这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唤醒并挖掘它们,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空间,让他们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比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中,在实验设计时,课本上给出的实验材料是洋葱鳞叶外表皮,实验试剂是30%的蔗糖溶液。如果照本宣科,学生自然就会墨守成规地接受,但没有任何思维的训练,当以后碰到独立设计实验的时候,就会对材料和试剂的选择无从下手,所以这里要让他们产生为什么这样选择的疑问,从而摆脱课本的束缚,真正地进行探究。故在此处通过这样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课本中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你能列举出其他合适的实验材料吗?你是如何确定所用的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的?大于细胞液浓度的蔗糖溶液都适合使用吗?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加以总结: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液泡有颜色,容易获得材料,容易制作装片;配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分别处理植物细胞,观察细胞在何浓度下开始发生质壁分离;浓度过高使植物细胞失水过度死亡,浓度相对较低则质壁分离速度慢,所以选择合适的浓度。这样一来学生便体验到跳出课本框框,真正独立探究的乐趣。

2.既要向学生提出问题,又要让学生提出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梯度的问题串,让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进行探究学习,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问题既要围绕科学探究的过程,又要培养发散迁移的能力。例如可以通过下列问题串,引导学生学习渗透作用:1.是否有水分子从长颈漏斗进入烧杯内?2.半透膜两侧水分子通过的数量一样吗?3.什么原因导致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多?4.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半透膜,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5.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液面会升高吗?6.如果有两瓶丢掉标签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则通过渗透装置如何鉴别?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就是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而所要观察的现象便是这里所指的情境,所以创设恰当的情境既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又能有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教师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动物细胞吸水的例子,然后给学生呈现渗透现象,即烧杯内装有清水,长颈漏斗内装有蔗糖溶液,长颈漏斗下面封一层半透膜,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长颈漏斗内液面升高的现象。然后将动物细胞及渗透装置放在一起,让学生在动物细胞吸水和长颈漏斗“吸水”这两个例子的对比中提出问题。学生在这样的对比情境中,很容易提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吗”等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又如将整个课堂看做一个大的情景,下课前可以这样问学生:“老师问了你们很多问题,你们这节课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的吗?”

3.重视查阅文献,提高搜集能力。

探究活动不能孤军奋战,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能看得更远,所以文献资料在探究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等环节都需要它的支持。例如提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吗”这一问题后,下一步就是要作出假设,但学生此时没有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背景,所以就顺理成章地告诉学生现在需要查阅一下渗透作用的相关资料,以便顺利作出假设,紧接着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渗透现象。这样一种设计方式打破了课本的原有布局,把原本要在这节课中先讲的渗透作用作为探究活动中的文献资料处理。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时会不由地思考:“有了这些知识能作出怎样的假设呢?”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探究活动的过程,而且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查阅文献的重要性。

当然查阅资料更多的是在课下进行。随着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将课题布置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搜索引擎充分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文献收集,在课堂教学前进行有效的组内和组间交流,最后由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

4.引导发散思维,鼓励课外探究。

一节课上能探究的问题毕竟有限,教师要激发学生积极的探索欲望,引导他们发散思维,对课堂上没解决的问题继续探究。例如本节课接近尾声的时候,教师强调:“本节课的探究内容已经完成,但探究活动并未结束,同学们能不能想到有什么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呢?”学生经过小组讨论提出各种很有价值的课题,有学生提出:“不成熟的植物细胞既然没有大液泡,那什么结构相当于半透膜呢?”还有学生的思路由定性走向了定量,提出“细胞液浓度的测量并应用于盐碱地改造”,等等。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另外可以成立课外兴趣小组,让他们在课外完成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从课上走到课下,从提出问题到亲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他们的创新价值,这样就能真正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教师应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地做好服务,为学生提供便利条件,如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实验场所等,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带学生进行参观、调查等社会实践,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培养出更多创新型的人才。

5.通过科研的艰辛,培养耐挫意识。

生物是一门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挖掘学科教育的人文价值,渗透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素养,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既要关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又要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发展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教师在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探究时,也要告诉学生:“独立进行探究活动毕竟不像教材中的实验那样来的现成,而是需要自己亲自设计每个环节,所以出现失败是很正常的,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是经历了成千上万次失败才最终成功的,我们不能只看到最后成功的光环,而忘记过程的艰辛,所以失败是成功之母,希望大家在探究过程中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要放弃,要坚定信念,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科学家的潜质。”

通过上述具体的实践,学生的探究欲望望愈发强烈,探究能力明显提高,而要让探究性实验长期更有效地进行下去,一线教师还要改变固有思维,不断学习充实,不断开拓创新,对已有的探究性实验加以改进,以便更满足教学需要,故笔者有以下思考。

二、对探究性实验加以改进的几点思考

1.立足课本,不断完善探究实验的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如果细节处理得当,就会使整个探究过程变得顺利很多,甚至决定实验能否成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摸索,不断对细节进行创新。例如《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中,如果用蔗糖溶液作为外界溶液,则原生质层不会出现P64图4-3中显示的均匀分离的现象。经过一系列探索研究,我们发现利用硝酸钾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便可以使原生质层均匀分离,不仅如此,而且经过一段时候还能自动复原,这样便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如《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中的真空渗水法,很少有学校将其作为学生实验开展,主要因为蚕豆叶片较难获得且效果不理想。有没有容易获得且效果好的实验材料呢?经过对各种校园植物的摸索,我们发现腊梅叶片经打孔、抽气、沉底后,在合适条件下5分钟~10分钟便可上浮,因而很适合本实验,这样便攻克了本实验的选材难关。

2.拓宽视野,跳出课本寻找适合于高中阶段的探究实验方法。

有些高中实验,由于方法所限,难以在一节实验课内完成,使得各校都不约而同地采用灌输式教学,这样一来一节探究性实验课便形同虚设。而如果善于从课本之外搜索资源,或许就能找到理想的方法。例如《探究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本节实验的进行需要在户外选择样方,这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很大局限,但高校中的《生态学实验》却能够启发我们解决这一困难。我们可以将户外实验搬到室内模拟进行,即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如下:1.准备一个1m2木盒(10格×10格),这就相当于整个样地,将木盒内100个小方格编号:00―99,每个小方格相当于一个样方;2.准备一包一定数量的黄豆,这就相当于待测种群,将其随机散布在木盒内;3.随机抽取样方,样方数量要充足;4.计数已抽取样方中的个体数量;5.计算每个样方内平均个体数,然后乘100,即为种群数量的估计值。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指导兴趣小组的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植物物种的多样性:1.将木盒内100个小方格编号:00―99;2.将混好的各色豆随机散布在木盒内,其中不同颜色的豆相当于不同植物种群;3.随机抽取样方20个;4.计数已抽取样方中的各种豆的数量;5.利用辛普森指数,计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这样一来,通过实验室模拟的方法开展探究实验,既能准确地体现实验原理,克服实际中的诸多不便,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充分思考,将现实问题模型化,并根据现有材料设计和实施探究活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并培养学生的探究思想和探究能力,又要积极主动地发展并完善现有探究实验的细节,让它们更适合高中教学实际。相信随着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日臻完善,学校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探究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卫华.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初探.考试周刊,2011:6.

[2]单维霞,姜菲.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几点做法.生物学教学,2008(1).

[3]张海芝.浅谈高中生物探究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交流,2011(3).

[4]邵理娜.高中生物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研究,2011(3):111.

[5]董尧.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研究.新课程,2011(5):11.

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范文3

关键词:教学案例 内涵 开发 应用

一.教学案例的内涵特征。案例是含有问题情境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从这一概述中可以看到,对事物的静态的缺乏过程把握的描述不能称之为案例;信手拈来的没有问题或疑难情景在内的事件不能称之为案例;没有客观真实基础、缺乏典型意义的事件也不能称之为案例。案例是承载理念的载体,是理念的外化形式,讲述的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典型的案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新课程的某一理念或理念的某一方面。

二.教学案例的结构。案例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引言、情境、反思等。

标题。案例总是有标题的,要借助标题反映事件的主题或形貌。一般地说,案例有两种确定标题的方式:一是用案例中的突出事件作为标题,二是把事件中包含的主题析离出来,作为案例的标题。

引言。引言主要描写一下事件的大致场景,隐晦地反映事件可能涉及到的主题。引言可以使读者对案例的事件和主题大致有些了解,可以起一个“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使读者有一种阅读上的“心理准备”。

背景。案例中的事件发生在一定的时空框架之中,依托一定的背景在案例的叙述中,对背景的交代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案例中问题解决方法的分析、评判离不开背景。

问题。案例区别于一般事例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在描述中要讲明问题的发生、发展、结局。这部分内容需要详尽地描述,在一定程度上,这部分内容是整个案例的主体。

反思与讨论。撰写案例的过程是对自己解决问题的心路历程进行再分析的过程,也是梳理相关经验和教训的过程。系统地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提升智慧、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

三.教学案例的开发途径

(1)撰写自己的教学案例。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独到的教学经历,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事件。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不断地把自己经典的教学故事撰写成案例,使自己比较模糊的教学思想清晰化,比较乏味的教学过程趣味化,使自己的教学反思经常化。

(2)调研收集同事的教学案例。我们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同事的教学事例,拓展事例的收集与整理渠道,并把教学事例改编成教学案例。我们发现青年教师的教学,尽管让我耳目一新,但确有值得商榷之处,老教师的教学,尽管有些陈旧,但确有值得推广的东西。广大教师的教案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都能改编成我们用以培训的典型案例,而且这些案例极具针对性。

(3)内化报刊上的案例。采用“报刊撷英”的方式收集案例,是教师得以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我们订阅了《人民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新课程教学案例》《小学各科教学(复印资料)(语文)》、《小学语文教学》《小学青年教师》《小学语文》《小学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师》等报刊,对报刊上的典型案例反复品读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在培训中有效地运用。

四.教学案例的应用

1.用于教师的自主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方式是教师的自主发展。所谓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激励自我更新,通过自主反思、自主专业结构剖析、自主专业发展计划与计划的拟订、自主专业发展计划实施与自主专业发展方向调控等实现自主专业发展和自主更新的目的。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通常是从教师对自己发展现状的反思开始的,没有教师的自我反思,就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多年的教育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案例不仅是对教学状况的真实记录,而且是对教学教学的反思。

2.用于校本培训。通俗地讲,校本培训是本校教师对本校教师的培训。基层学校的教师作为培训者的时候,长篇大论的“专题讲座”非其所长,而生动的、鲜活的案例培训方式则是培训者与被培训者都喜闻乐见的方式。我们创立了案例培训法的应用模式:引出话题——描述案例情境——分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果——评析见解。我们在采用基本模式的同时,还创造出许多变式,如:片断展示——经典解读、案例对比——优劣评析、案例反思——重新设计等,让模式彰显出了生命的活力。

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范文4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数学;案例

随着顾泠沅先生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的示范,教学案例作为一种新课程理念的载体出现在各大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并由此蓬勃展开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为主体的校本教学研究。那么,何为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又该如何选择,如何撰写,本文就这三个问题,简要说说自己的看法,抛砖引玉,以期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何为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沟通教育理论和教学实际的桥梁,是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是教育理论的“故乡”。如果我们在此必须要给教学案例下个定义的话,笔者认为,案例应该是对一件实际情境的描述,可以是事件,是故事,也或是疑惑。而教学案例,则应该是包含着一些教学知识、疑难问题、解题方法的教学情境。所谓教学案例,多半都发生的教学课堂之上。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个案例故事,既能反映教师典型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经验与教训的获得,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与保持,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及其解决办法等,又能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冲突,创造性的发现,经验与教训的获得,能力的提高等等。

二、教学案例该如何选择

教学案例是情境故事,但也不能只是故事,需要通过故事的描述,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心理活动、观念冲突、研究反思等,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方面,一定要精心地考虑,慎重地选择。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其一,教学案例应该选择一些容易实现的,避免在案例的设置上浪费太多的实践。要选择一些不容易解决的,其中充满内在矛盾,和相互冲突,看似很难解决的事件,激发学生求知欲;其二,作为教学案例的事件,必须要是以大量的细致的研究为基础的,能够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维活动;其三,教学案例的选择必须要符合教学任务的要求,倾向于对教学内容的归纳和分析,并能促进学生的个人内省的。

此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还应精心地设计一些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探索和师生交流合作的教学案例,这样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而且在师生的合作中,增强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

三、教学案例该如何撰写

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数学案例很多,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有相应的真实案例可供老师在课堂上应用,这时,教师就必须进行教学案例的撰写了。案例表达的形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格式。但是一般有以下基本结构:其一,案例主题。鲜明的主题对于一个案例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课堂教学核心理念,重点内容的体现。案例主题要具有时代性,能够充分地体现改革的精神;其二,案例背景。一个故事的发生都要有一定的发生环境和条件,交代清楚案例背景能够帮助学生摆脱情境的束缚,从而更好地理解,更深刻地探讨问题;其三,案例描述。故事是怎么发生的,教师要对故事的关键环节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暴露了什么样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处理。案例的描述不仅仅是对案例故事发生的简单叙述,其中包括了教师的心理活动、观念冲突、反思等等。此外,案例的描述应该是以一种有趣的,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讲述。

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范文5

关键词:岗位业务流程;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087-02

所谓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就是以企业生产中的实际业务岗位、实际操作流程、实际典型项目作为教学案例的素材和标准,通过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现,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的综合性教学资源。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主要培养汽车销售顾问、汽车售后服务、掌握汽车销售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汽车市场发展,最典型的特征是对汽车产品与服务需求已呈现出宽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特点。[1]面对汽车市场形势的变化,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只有积极应对,才能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基于产教融合,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以汽车后市场为切入点来推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将具有强大的创新力和生命力。基于此,本研究以汽车销售与汽车服务接待的企业生产实际为基础,探讨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构建思路、转化方法和基本架构。

一、案例库构建思路

职业技能教学案例的构建最佳来源应该是企业生产实际,基于如此环境培训出来的学员也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生产实际。因此,在构建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时应以汽车销售公司、汽车服务公司、汽车维修公司、汽车美容公司、保险公司、汽车租赁公司、汽车团购网站、汽车电商网站、二手车网站等企业平台的岗位操作、业务流程为对象,以销售和服务为重点。[2]

首先,调研与分析企业生产实际岗位,在此基础上明确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岗位群,确定典型业务情境与工作任务。通过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分析特定工作过程所包含的岗位知识、能力与素养,来进行“岗位业务企业案例”的反推,从而设计企业生产实际案例架构体系。然后,通过垂直分解、水平综合的方法将企业生产实际转化为教学案例,生成相应的教学案例架构体系。最后,将案例背景描述、案例配套资源(包括:视频、动画、图片、表格、文档)、相关知识和技能、企业案例指导、教学项目任务书进行有机整合,搭建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如图1所示。

二、案例库构建形式与内容

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就是以企业的岗位操作、业务流程为素材和标准,通过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现,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的综合性教学资源。

标准作业流程方面的业务以视频案例为主,比如:邀约客户接待、六方位绕车展示;而客户信息登记、网络营销、车辆上牌等业务则以图片、文本案例为主。再次,教学案例库中每个案例设置理论导入、案例设置目的、重点与难点、对实训环境要求、对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要求、对指导教师要求。[3]另外,教学案例库中的每个案例设置相关的问题供学生回答或练习,并根据案例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客户接待业务采取角色扮演模式,而试乘试驾、绕车检查、保险理赔等业务则采用项目驱动模式。

三、企业案例反推方法

首先,调研与分析企业生产实际岗位,在此基础上明确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岗位群,确定典型业务情境与工作任务。通过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分析特定工作过程所包含的岗位知识、能力与素养,来进行“岗位业务案例”的反推,从而设计企业生产实际案例架构体系。[4]

下面以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汽车销售与服务方向为例,按照“岗位业务案例”的思路,由项目组合作企业提供对应的典型生产实际项目(案例),然后由院校成员根据对应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对生产实际工作项目(案例)进行可教学化改造。

1.就业面向岗位。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汽车销售与服务方向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面向汽车销售、汽车服务、汽车维修等方面的公司企业所需要的销售顾问、服务顾问、配件专员等岗位,一般必须具备的汽车性能评价与整车销售、汽车维修业务接待、配件管理与销售、二手车评估与交易等专项能力,以及具备销售主管、服务主管、配件经理等岗位所需的相应拓展能力,并具备爱岗敬业与协作沟通等良好职业道德,成为“懂技术、精服务、善营销、会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5]

2.岗位核心业务。汽车销售与服务方向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为客户提供问式的专业汽车消费咨询和导购服务,对应的核心业务主要包括汽车客户开发、客户跟踪、销售导购、销售洽谈、销售成交,以及保险、上牌、装潢、交车、理赔、年检等业务的介绍、成交或代办等。[6]

3.业务典型案例。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企业案例库架构体系的设计面向职业岗位,由职业岗位分析并得到本专业职业岗位群中每一个岗位的核心业务。在此基础上,进行业务的组合或分解,得出本专业的典型案例。以汽车营销与服务方向的案例收集情况为例,通过“岗位业务案例”反推法生成的。

来自企业生产实际的案例并不适合拿来直接用于教学,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对其进行转化,使其成为满足教师讲授、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案例,使收集整理的企业生产实际案例发挥最大的价值。我们一般采用如下两种方法:(1)垂直分解法。对于比较综合、复杂的企业案例,首先要经过一系列的剪裁和编排处理,剪掉过于复杂的、教学目标之外的内容,使生产过程精简化,将裁剪后的案例分解成一个个小案例,将每一个小案例再经过教学设计成为教学案例。(2)水平综合法。水平组合是将同一类型、同一岗位或同一业务内容的小案例,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组合成为一个综合案例,例如,“车辆雹灾定损”和“汽车碰撞定损”都属于事故车辆定损问题,这两个案例就可以水平组合成一个“事故车辆定损”的案例。

以实践为主导,以应用为目的,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企业实践工程师与专业教师双向进行交流合作,工程师与校内老师共同从企业生产实际中提炼企业案例。[7]再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案例的适用性及学生自身的特点确定转化的教学案例。

四、结语

基于企业岗位业务流程开发、转化的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由于企业的全程参与,不仅构建了再现生产实际环境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高度仿真的实践环境中,同时,通过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巧妙融会贯通,使学生拓宽视野,增强解决题的能力。如能将企业生产实际的覆盖面进一步拓展,以及将岗位业务流程的提炼进一步细化,将会收获更全、更真的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

参考文献:

[1]方晓雄.高校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9):81-84.

[2]何彦虎.现代学徒制视域下企业生产实际型教学案例的教学实践以可编程控制器应用与实践课程为例[J].职业教育,2015,(10):46-49.

[3]刘连珂.铁路高职院校生产企业实际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222-223.

[4]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汽车蓝皮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5)[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丰田汽车公司.中国汽车技术发展报告(2014―2015)[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6]李治国,刘胜春,王冰.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M].长沙:湖南出版社,2012.

[7]王婀娜,舒尔茨.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之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

Based on the Post Business Process to Build Enterprise Production Practical Teaching Case Library

―Take the Automobile Marketing and Service Specialty as an Example

HUANG Ning

(Hunan Automobil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Zhuzhou,Hunan 412001,China)

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范文6

案例教学是一种典型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指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典型的管理事件或政策问题为学生提供背景资料,指出面临的困难和可供选择的方案,但不给出明确的答案,由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它强调教师在精心选择并具体描述案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最早运用于法学界、医学界,其后运用于管理学界,并在管理教育中得到普遍认可。在西方管理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已有近百年历史,比较成熟,并已建成世界三大案例研究中心(HaivajdvyFCCH)湘其他一些较为著名的案例资源库。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引入MBA教育时就比较全面地引入了案例教学法并将其大力推广。

案例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有关课程中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它以系统理论为基础,以案例讲述、分析、讨论、评价为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旅游领域的实战技术,成为学以致用的人才。这一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当前的旅游管理教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思维和学习能力,发展专业技能技巧,巩固专业思想,树立职业意识。但不能否认,案例教学在我国管理教育中的基础是比较薄弱的,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由于旅游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和转型的阶段,理论研究有很多滞后的领域,实际案例进入课堂教学有较多的局限,因而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表现出本土化特色的缺失,教师较多地采用国际上较为著名的案例进行教学,缺少针对性和适应性。对于这一局限,许多管理学者和教育专家已经提出明确的意见,即要加快案例教学的本土化发展。本文将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来探讨推进旅游管理教育中案例教学本土化进程的若干问题。

2.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含义

案例教学本土化主要指教学案例的本土化,即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源自本土、地方特色鲜明、符合国情的案例作为分析、讨论、评价的对象。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案例教学国际化,主要指在案例教学中借鉴国际上具有较高影响力和良好代表性的案例作为分析、讨论和评价的对象。国际化不是国外化,本土化也不是本地化、模仿化,二者实际上是案例教学法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本土化是案例教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本国、本地的行业发展趋势并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国际化是案例教学提升的重要手段。可以赋予学生国际视野,使其深入理解该行业的国际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案例教学的国际化正是以各具特色的本土化案例为基础的,对特定的国家而言,只有本土化发展成熟了才能促进本国教学案例进入国际间的交流,提高其教育教学资源的国际化竞争能力,同时也可提高有关企业、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3.案例教学本土化的意义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意义不仅体现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职业素质这一微观层面,还体现在传播企业管理思想,促进企业发展更为广泛的领域。就旅游管理专业而言,案例教学本土化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突破案例教学国际化的局限

虽然案例教学国际化有突出的优势,在案例信息组织、问题设计等方面较为成熟,教师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也有利于学生把握国际上旅游管理方面的经典经验和教训,但是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案例教学本身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过多地依靠国际化的案例将会降低其实际效用。国际化案例中的社会背景不同于我国的社会环境,因此从该案例中总结出来的管理思想、技能技巧未必符合中国企业的需要。以之为教学材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与实际需要的脱节,学生从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有可能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水土不服。其次,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这是引导学生充分讨论的前提条件。而教师获取国际化案例有关背景资料的途径相对较少,这就局限了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同时学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认知相对要肤浅一些,即使教师提供了相关信息资料,学生也难以形成感性认识,在信息获取方面明显处于劣势。信息的不对称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案例教学的质量。其三,案例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必须与社会发展同步,因而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国际化的案例从采写到引入我国,再到进入课堂的周期偏长,案例资源更新缓慢,其中包含的教学信息时效性、针对性和适应性相应降低。其四,国际化案例冲击了本土企业进入课堂的机会,不利于学生了解本土企业的发展,而国际化案例所涉及的企业往往又与学生今后的实际工作环境相隔甚远,不利于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职业意识。

推进案例教学本土化建设可以突破国际化案例的局限。首先我国旅游业和旅游企业的发展与转型为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为背景学习专业知识,教学双方都能获得较为丰富的背景资料,学生对特定事件容易产生共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容易被调动起来,案例教学的质量能够得以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国内代表性旅游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有助于巩固学生职业意识,优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对旅游行业、旅游企业的适应能力。

3. 2挖掘我国旅游企业的潜力

我国现代旅游业起步晚、发展快,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这样的快速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典型案例,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经典的教训,正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理论联系实践的良好切入点。发展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基础和关键是案例教学资源的本土化。旅游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以客观的立场来采写、评析、讨论案例,提炼旅游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可以给企业的生存发展注入更多的智力因素,挖掘企业的潜力,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良好的建议和意见,进而形成旅游管理教育和旅游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3. 3促进我国旅游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案例资源是人类文化财富的一个组成部分,案例教学的发展向我们展示了一条企业走向世界的全新道路,即通过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途径走向世界。各国经典成熟的案例可以通过有偿使用的方式在全球通用,这是目前全球各大案例研究中心通行的方法。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讲,这是一个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捷径。我国目前已有三大案例库研究中心,即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案例中心、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其中北京大学管理案例中心是欧洲案例信息中心(BCCH)的会员,其采写和收录的许多案例通过该中心向全球销售。加快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本土化发展可以加速我国优秀的旅游管理案例的积累,让更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企业案例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为国际市场了解我国旅游企业创造机会,也为我国旅游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4.当前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本土化的障碍

教学案例的选用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是否选择本土教学案例也是案例教学本土化的重要标志。尽管目前发展本土化案例的重要性已有目共睹,但除管理学科外其他专业的本土化建设还没有形成规模,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企业在2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大变化,涌现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但是由于案例教学理论研究和案例采写不足的局限,大量的具有借鉴意义的旅游管理事件还没有纳入专业教学内容体系中来,已经进入课堂的一部分旅游管理案例由于信息获取途径、采写水平的限制,多数还是初级案例的形式,案例的潜在价值还没有充分地发挥。

案例教学本土化建设需要教育界和企业界的联动,需要大量的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但是在目前的教育管理体系下,高校教师缺少走进企业调研、采写案例的动力,极大地局限了我国本土化案例的积累和推广。

5.推进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本土化进程的建议

5.1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深入旅游企业采写案例

我国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旅游企业本土化的教学案例,但从数量和层次上看远远不能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教学案例有使用周期,国外案例库的资源是滚动更新的,一个案例的寿命大约是2到3年。目前我国还没有建成专门的旅游管理学科案例库,多数已有的本土案例是以教材或教参的形式出现,更新速度慢,与旅游企业的发展步伐不匹配,所以要加快开发本土化教学案例资源。高校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开发本土化教学案例资源的理想队伍。而成功的案例采写除了需要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丰富的管理经验、职业技能等实践知识,这都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企业进行充分地锻炼。有关教学单位和部门应该建立激励机制(如将案例采写和案例教学实践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将案例采写纳入科研工作考核体系等)鼓励教师走进企业,积极参与实际工作,利用专业理论知识来采写案例,提炼有关旅游企业的管理经验或教训。

案例采写往往涉及到企业的一些内部信息,还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教育部门、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应该为教师提供支持,积极牵头与企业沟通联系,协调教学单位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消除企业的顾虑,使企业愿意公开自己的真实情况,接受客观中立的调研,为教师采写高质量的案例扫清障碍。

5. 2建立旅游管理本土化案例资源库

加大旅游管理案例采写和积累的力度可以保证本土化教学案例的来源,但真正持久地发展案例教学本土化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借鉴国际上管理教育案例库建设发展的成功经验,参照我国目前管理学科案例本土化建设的成果,旅游管理本土化案例资源开发应该及时建立案例资源库,将零散的旅游管理案例资源集中管理,以便于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案例更新。案例资源库提供的是案例资源集中管理和使用的平台,通过商业运作机制,向各有关的教育教学单位和企业培训机构有偿提供适用的教学案例,所获的经济利益反过来又可以投入到案例采编收录工作中,以确保案例能够滚动更新,保证案例资源库的生命力和时效性、适用性。专业的案例资源库建设和发展也可以为案例的质量提供保障,充分发挥旅游管理案例资源的教育价值。

5.3加强教师案例教学法的培训

案例教学过程是实现本土化案例资源价值转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本土化进程中,强化对教师案例教学方法的培训是确保实现案例教学本土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准备,其方法和技巧体现在课堂设计、课堂组织和教学评价反馈等多个环节中。案例教学方法培训应该使教师明确有关案例教学的下列内容:(1)案例教学的含义;(2)案例编写方法和选择标准;(3)教师导演角色和学生主演角色的定位;(4康例教学过程设计技巧;(5)案例展示介绍的方法;(6)课堂讨论的引导和组织方法;(7集例教学评价标准。上述培训内容应当融入高校的师资培训项目中,由有经验的案例教师进行培训,从而提高高校教师案例教学的整体水平。案例教学的设计、组织过程也是教师综合知识能力的展示过程,除了方法上的培训以外,教师还应主动地加强与旅游行业的联系,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案例、学习案例。有望建立起来的旅游管理案例资源库的管理机构其实在商业运作的过程中也可以作为案例教学的培训主体参与到案例教学方法的推广中来,通过教学方法培训和案例资源信息的培训来提高案例教学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发挥旅游管理本土化案例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