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价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影艺术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影艺术价值

电影艺术价值范文1

[关键词]电影《黑天鹅》;舞蹈;艺术价值

在近几年的电影题材中,经常会出现把舞蹈融入电影的创作中,并凭借舞蹈独特的艺术魅力,以舞蹈为题材的电影吸引广大观众的喜爱。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电影《天鹅湖》在奥斯卡颁奖中获得了很高的荣誉,这也说明舞蹈题材的电影已经逐渐成为社会上的热门,并由于它富有个性化的视角和充满艺术气息的叙述方式获得了观众的认同。而电影《天鹅湖》就是一个典型的以舞蹈为题材的例子,并且获得了众多观众的青睐,本文对《天鹅湖》艺术价值进行深入的探析,以此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舞蹈在电影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一、电影《黑天鹅》

电影《黑天鹅》在2010年由美国的一位著名导演拍摄,电影中紧紧地围绕舞蹈而展开了一个惊悚的故事内容。电影的女主人公是一个专门从事芭蕾舞的演员,当时她发现了自己处在与另一个对手相互竞争的情境中,但由于演出时间的逼近,自己遭遇的麻烦也愈来愈多,同时她也不能完全确定自己的竞争对象是不是自己的一个幻象。电影《黑天鹅》是根据著名的舞剧《天鹅舞》改编而来的,电影的故事情节也从芭蕾舞剧的排练到演出这一过程为基本的线索,而选取于电影中的舞段不仅能满足观众的审美视角,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剧情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具有暗示、象征的作用。在电影《黑天鹅》的开场中,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就是芭蕾舞剧中的一段舞蹈,当时王子正前往打猎的途中,遇到了一个有魅力的公主,但奥杰塔公主身上却被施了魔咒,所以她在白天的时候是一只天鹅,只有在夜晚才能变回少女的原身。但她身上的这个魔咒只有在一个男子真正爱上她以后才能被消解。在影片中,创作者对这只天鹅未来的命运埋下了一个伏笔,于是影片就开始进入到舞蹈演员的常训练过程中。

在电影的情节中,多次出现了白天鹅变奏以及黑天鹅变奏的片段,电影还特别对黑天鹅挥鞭的镜头进行了特写,所以当女主人公独自在家中训练时,电影的画面中也将其投放到舞台上的表演。由于在黑天鹅的变奏中,这是最能考验一个舞者的基本功,而且也是女主人公自身最难以实现突破的部分,所以在电影中出现了在不同的阶段对同一个舞段的展现,这也集中反映了女主人公蜕变到成熟的人生历程。在影片的最后部分,女主人公终于实现了自我的超越,也终于做到了黑、白天鹅的统一。电影中选取观众较为熟悉的片段更容易激起观众与影片产生视觉和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也让观众在电影中体验到芭蕾舞剧中的舞段与现实生活中的表演,相同的舞段实现了相互的对比,从而使其更增添一种别样的韵味。

二、电影与舞蹈

电影是一种广泛的艺术表达形式,它能很好地反映各个时代的特性,而且还能实现电影和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从而创作出富有多样性的艺术作品,并借助屏幕呈现在观众的眼前,把电影中的主题内涵和思想情感直接地传达给观众。电影通常会和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相结合,这些艺术形式都是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对电影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描写,并促使电影中的情节画面能以完美的姿态展现出来。因此,电影可以认为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它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积极的与其他的艺术元素相融合,并且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艺术特性。而电影和舞蹈的结合则给予观众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赋予电影一种全新的生命力。电影中充满浪漫的舞蹈氛围不由得让人感到一种生命蓬勃的力量;而忧愁悲伤的舞蹈则让人在心底为之动容。一般来说,舞蹈本身蕴涵的情感内容要与电影的主题相一致,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人们的生活也是充满多样性的,所以电影的创作题材也要积极地从人们的生活中挖掘,而舞蹈就如同是一个个充满旺盛生命力的音符,表达了人们心中不一样的心情。

正因为舞蹈这一艺术元素的融入,也促使电影富有更加饱满和活跃的生命价值,从而使电影中充满更多的情趣。在早期的电影发展中,一般都是对人们的常生活中的情境进行部分的精炼,那时还没有出现把舞蹈与电影相结合。随着电影不断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多种艺术形式的产生,这些有效的元素都充分地被电影所用,电影的内涵也更加的丰富了,并带动了电影的飞跃。及至后来,电影中添加了美国百老汇中的一些情节,同时也出现了把音乐歌剧搬入电影的创作中,这时的电影也受到音乐剧的深远影响,并对一些歌舞进行改编,把歌舞和表演结合在一起。但最终音乐剧也受到舞蹈的限制,所以不能完全地植入到电影中。电影是一种立体的艺术表现,电影中的舞蹈则更加的生动,舞蹈在电影中所产生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它能有效的与剧情相衔接,并且能很好地辅助电影画面的构图,在电影中也起到烘托情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三、舞蹈对《黑天鹅》产生的艺术价值

突出舞蹈题材的特点

在电影的创作中,选取的舞蹈题材基本上都是与舞蹈自身的艺术特征相符合而展开的情节发展,在以舞蹈为题材的电影《黑天鹅》的电影作品中,都是根据舞剧的编排为电影情节的发展线索,并且展现了在挑选合适的舞蹈演员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舞蹈演员也会凭借自身超强的意志力来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并最终诠释了艺术的真谛。电影中主要展现舞者的训练历程,并对他整个舞蹈生涯的关注,从而展现作为舞蹈演员背后艰辛的生活故事。在电影《黑天鹅》中,创作者主要根据舞剧《天鹅湖》为故事的发展线索,并通过展现女主人公在生活中的两面性来表达出人性中也存在的两面性。为了很好的把握这种两面性,创作者也选取了白天鹅和黑天鹅作为两种相对应的角色,并根据剧情的设置与演员相结合。通过黑、白天鹅的艺术表达,在变化舞蹈风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对两面性的刻画。

刻画人物形象

在电影《黑天鹅》中,由于女主人公一人要担负起黑、白天鹅的演绎,所以对在这一压力下所面临的心理活动则着重的刻画,并最终在舞蹈艺术得到完美演绎的过程中得到展开。在影片中,女主人公在排练中需要纵身跃下,在这一动作中,她在心里仍然还有很多犹豫的地方,而且此时的她还无法恰当地把握白天鹅内心中的决绝姿态。选取的这一“跃湖”的舞段中,实际上是有象征性的作用,当时女主人公没有做到决绝主要是因为她还没有对黑天鹅这一角色的正确把握,所以进而她也不能理解白天鹅在当时情境中心里的想法。当影片在结尾部分描述的是演出的正式开始,此时对于女主人公来说,每一次在台上和台下的表演其实都是她心路历程的蜕变,在这一变化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她就像是黑天鹅的化身,但在实际上,她在内心中却十分的崇尚白天鹅的完美。电影中对“跃湖”这一舞段的展现,也实现了前后的鲜明对比,同时也表现出女主人公实现了自我的回归,纵身一跃不仅宣示了白天鹅生命的高度,也预示着舞者生命的结束,在这一处中很好地把女主人公的形象进行了塑造,也描写了她心理的变化过程。

调整电影的叙事节奏

在电影中,如果较为单一化的叙事节奏只会让观众的情绪中感觉到枯燥,而舞蹈在电影中的融入,则有效地避免了电影叙事节奏的单一化,并且也满足了观众内心中期待。电影中出现的舞段与舞剧不同,这是因为电影画面中出现的舞段是为鼓观众选取了观众视觉上的重点,此时观众并没有对舞段情节的自由选择力。所以创作者采用了镜头语言来展现对舞段的叙事,这样就突破了常规的叙事结构。舞蹈在电影中的作用是为了进一步地带动剧情的发展,例如影片中女主人公在进行最后一次的选拔赛中的排练时,电影的创作者则摘选了舞剧中王子遇到白天鹅的这一舞段来相互的映衬。在这一处中,如果只采用双人舞来展开电影情节的发展,那么就可能无法让观众充分地感受到,所以在这一处中,创作者把叙事节奏放缓了脚步,并留给了观众足够的时空来感受这一过程,并且也使电影中的叙事内容更加的自然化。

突出剧情的矛盾冲突

电影情节的发展一般都是通过矛盾的爆发到解决来进一步的推动故事的发展,而在以舞蹈为题材的电影中,影片中的主要矛盾集中在舞段之中,也是在随着舞段的演绎过程中把冲突化解。例如在电影《黑天鹅》中描述女主人公正面临困扰,使她感受到了极度的压抑感,这一纠结的内心情感无法让她进入到表演的角色之中,所以当女主人公在朋友带领下来到酒吧后,正是酒吧中的音乐节奏和充满激情的舞蹈促使她逃离了芭蕾的规则,并让自己的身心得到了完全的放松。经过了这一放松的过程后,也许在女主人公心中对舞蹈又增加了一层全新的理解。

四、结语

舞蹈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舞蹈亦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能让人在其中体会到愉悦的心情,最为关键的就是舞蹈者在通过肢体动作来营造一种美的感受,所以观众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也能随之一起感受到舞蹈的乐趣,并与舞蹈者产生心灵的共鸣。电影《黑天鹅》意在突出舞蹈演员为舞蹈艺术所付出的艰辛,舞台上翩翩起舞的姿态和栩栩如生的表演只是她们工作中的状态而已,而在私底下却经历了许多的困难和挫折。电影透过几场不同舞蹈的表演视角来抒发主人公的情感,无论是动作还是神情,都紧紧抓住了舞蹈的精髓,继而提升电影的质感和画面感。导演对电影题材的选择十分恰当,将人物性格和影片制作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了电影的流畅性。中国电影应该借鉴《黑天鹅》这类电影的艺术价值,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为中国电影开启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闻慧莲.探究舞蹈电影的主题表现与叙事性[J].电影文学,2009(21).

[2]赛亚平.电影中肢体语言的对话——看舞蹈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J].电影文学,2011(15).

[3]王雪飞.从歌舞电影看择舞与编排舞蹈的重要性[J].剧作家,2010(02).

[4]劳伦特·吉多,陈晨.律动的身体,律动的电影:舞蹈作为早期电影文化中的吸引力元素[J].电影艺术,2011(05).

电影艺术价值范文2

西方音乐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其风格、内涵、喻意等因素构成的整体感知使接受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共性认同,这种共性感知运用到电影中会产生非同寻常的艺术效果。选以恰当的音乐置于情节发展的关键点,除了填补剧情的场景需要,还会借助音乐自身的共性感知来暗示情节的发展走向、反面讽刺人物、预示结局等,进而为情节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催化作用,促使情节流畅自然的进行。这是其它音乐类型很难具备的一个功能,也是西方音乐在电影语境中产生的独特价值。在《教父Ⅲ》中,当麦克一家在歌剧院里观看儿子演出歌剧时,安迪为了想成为新的教父而正在蓄意一场谋杀,这时歌剧院里上演的剧目是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这是一部以仇杀为结尾的作品,音乐为即将发生的枪击事件提前做了铺垫。在音乐所铺设的背景中,情节的推进有力,无论是情绪上的渲染,还是内容上的契合,都使电影的叙事极富感染力和艺术说服力。库布里克导演的《发条橙》,是一部社会意义比较突出的作品。在这部充满了性暴力、黑色幽默和反讽意味的影片中,配乐均来自著名的西方音乐作品。音乐大气,富有表现力,同时还成为影片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参与和推动情节的进行节奏。尤其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的音乐多次出现在剧情的关键点上,引导情节发展。贝多芬的音乐在这里变成了抽象符号,影射一些根深蒂固的文化问题,象征着传统规范下的常年压抑。库布里克的电影向来善于探求高层次的哲学思维,给人广阔的视野和深刻的启迪。他一直倾情于使用西方音乐,有效地调动西方音乐积极深刻的因素,让其成为影视叙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凭借极高的音乐素养完成对音乐作品精准的把握,实现剧情中的绝妙运用。这些音乐作品以契合电影思想和追求的巨大力量存在于叙事中,成为颇为重要的因素响应和促进电影主旨高度和深度的建立。

二、西方音乐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了电影的内涵和品味

西方置身于西方文明的大舞台中,创作主体把对社会人生高度浓缩的体验和感悟物化于音符中,灿烂辉煌的艺术形式成为西方文化包容并蓄、博大精深的物质化载体。西方音乐闪耀着智慧和人性的光芒,体现着西方文明的累累硕果。很多电影在西方音乐作品的辉映下呈现出动人的魅力,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审美的西方音乐作品能“给视觉影像带来一种庄严肃穆、超凡脱俗的氛围,从而提升[6](P134)整部影片的层次。”使影片的主题更加深远,气质更加高雅。如《肖申克的救赎》中莫扎特著名的咏叹调《微风轻轻吹拂的时光》,天籁般的女声二重唱为影片包裹上无限美妙的光彩。美妙的旋律穿过监狱的铜墙铁壁自由柔美地回荡,“微风轻轻吹拂的时光,在朦胧的夜色里,松树沙沙叹息的地方。别的话不必多讲,不必多讲……”莫扎特的这段音乐诙谐、轻松、动听,两位女高音的重唱富有无限的美感和韵味。此曲流传性很广,是莫扎特非常有代表性的咏叹调之一,在听觉效果上极具征服感,可谓雅俗共赏。置于片中这样一个特定的场合播放,更具审美的震撼感,成为电影的神来之笔,为电影增辉无限。从情节上看,安迪邀大家一起欣赏音乐,这自由的感觉那怕只有一刹那,他也愿意不惜一切地去争取,通过音乐推近的这段人物特写,生动地塑造出安迪有思想、有学识、有文化、高素养的气质形象,他喜欢音乐、热爱生活、富有智慧、不同凡响。莫扎特这部以展现费加罗聪明机智来歌颂第三等级的佳作,用来映衬和塑造安迪这个人物的特点是再合适不过的。这段音乐既完成了情节发展过程中的完美支撑,又很大意义地提高了影片的格调和品味,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成为电影中最令人难忘的一段场景。再比如库布里克导演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首作品创意来源于哲学家尼采的同名著作。音乐在电影一开头就表现出恢弘的气势,富含深厚的哲理含义。尼采主张超人哲学,电影中呈现出的人,从猿到人,再到飞升宇宙之中的巨大进化转化,有着一种对尼采主题音乐的呼应。具有文化历史感的音乐使影片呈现出无限想象力,大大加深了电影的哲理性和深刻性,营造出影片扑朔迷离的科幻色彩。

三、西方音乐的自身魅力提升了电影的影响力和表现力

西方音乐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它具有丰满而立体的音乐表现力,深刻的音乐内涵,和谐美好的音乐形象,外在形式和内在思想的完美统一。体裁多样、题材丰富,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无比辉煌的影响力。西方音乐成为高层次精品文化的代表,既是各界文化精英喜爱的对象,也是大众人群景仰的目标。西方音乐极富影响力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影的影响力和表现力。罗伯特•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美丽人生》中,几次使用奥芬巴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船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段音乐是歌剧第二幕中的一段著名女声二重唱,以6/8拍荡漾的节奏描绘出威尼斯河上迷人的夜景。醉人心弦的音乐,交织着主人公圭多对妻子的爱意,映衬着他们伟大的爱情。大提琴低沉如诉的引子,小提琴飘忽的高音,柔美的歌声,美妙迷人的旋律都使电影置身于美妙多彩的世界,每一次出现都将电影渲染的浪漫至极。尤其在电影后半段,圭多一家身处纳粹集中营时,灰色恐怖的色调让人倍感压抑,然而当《船歌》这首见证他们夫妻爱情的美好音乐在广播里传出的时候,巨大的环境反差彰显出音乐无比动人的巨大魅力,音乐的美感俘获了观众的心,晕染着电影中的人物和故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经久不衰、耐人回味、优美典雅的西方经典音乐作品置身于电影中,它自身的美感、表现力、影响力通常会为电影锦上添花,提升电影的艺术感染力,使电影的叙述更生动,更富有活力和绚烂的色彩。

四、西方音乐在电影介质包裹下呈现出新的审美和传播

西方音乐在最早的现代视听艺术——电影诞生前,一直以独立的艺术形态存在,从音乐创作、音乐演出到音乐欣赏都有其非常完备的体系。电影的诞生打破了艺术世界的传统格局,将西方音乐在内的多门艺术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多元化的综合发展。当西方音乐作为视听艺术的成员之一和其他艺术形式交织在一起时,转变为新的角色和新的定位,它的审美和传播自然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处于电影语境中的西方音乐审美

西方音乐是一种超越国家、民族、地区的局限,为世界各民族所接受,并共同参与创造的音乐文化,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深厚的文化感和巨大的表现力。在面对独立形态的西方音乐时,欣赏者更多关注于音乐自身的特点,包括音乐的旋律、和声、配器、情绪、内容等。这是一种欣赏主体有一定心理期待、主观性、有意识的“倾听”。但是当西方音乐出现在电影剧情中时,“人们在这里打破了以往各种聆听音乐的习惯,在新时空营造的环境中,在接[7](P191)受故事情节的同时感受到音乐的感染力。”这种感受被动且不独立,和剧情联系在一起,与画面契合在一个审美层面被同时接受和感知。出现在电影艺术语境中的西方音乐,它的内容、情绪、音乐感受都和电影中人物的生活、性格、命运息息相关。电影为影片中的音乐审美提供了大量非音乐性因素,使音乐的审美变得有依据。不仅包括音乐本身所体现出来的概括性的情感内容,而且还包括外在于音乐的某些因素。在故事情节的引导下,对音乐的理解进入一个新的经验中。电影提供的特定氛围和背景使音乐的表达具有一定倾向性,音乐的内涵一点点被影片的内容填充起来。所以西方音乐和电影的结合不仅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具有奇妙的化学反应,这也就是为什么同一首音乐作品置于不同的电影情境中,会带给人们不一样的审美感受。“音乐的抽象性能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就像一种化学药剂一样,它在不同的环境、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不同的化[8](P63)学反应。”电影改变了西方音乐独立的审美,使其审美和电影的相关因素建立起一定的依赖关系。

(二)西方音乐在电影中的传播

在电影中西方音乐时常留下它多姿的身影。西方音乐深厚的文化气息浸染和包裹了电影这个现代时尚同时又最贴近大众的艺术,有些人因为电影喜欢上西方音乐,有些人因为西方音乐更热爱电影。在诞生之初,电影需要借助已经发展趋向成熟的古典音乐为其敲开受众的大门,之后当其逐渐成熟并越来越有影响力的时候,它又为西方音乐的传播增加力量。对于西方音乐的传播,除了现场演奏演唱、乐谱传播、唱片传播等形式之外,其它综合艺术形式诸如电影,客观上也成为音乐传播颇有影响力的媒介和手段。众所周知,西方音乐虽然超越时空在历史上经久不衰,具有无法超越的美,但西方音乐带有的“贵族”属性,即对它的学习和理解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审美经验,使得它的传播群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社会普及程度不高。尤其在进入近代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突破和发展,流行音乐很快成为大众的宠儿,审美对象更为平民化。而西方音乐相反越来越以“高深”“难懂”“严肃”的印象被束之高阁,与大众之间产生一种距离感。当西方音乐出现在电影中时,对观众戏内戏外的界限是一种模糊,这种感知是没有期待和预设的,大众与西方音乐的距离被跨越了,无意间进入西方音乐的传播世界。在特定场景、特定情绪的推动下,原本“远”的音乐一下“近”在耳际,原本高深莫测的音乐也因电影的相关释解,变得容易接受与理解。如前文提到的那首《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具有强烈的哲学意味,晦涩难懂,远不如《乡村骑士》间奏曲、贝多芬的《欢乐颂》为人熟知,流传性并不广。然而这首作品在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中》妥贴、流畅、自然、神奇的应用,不仅恰当地衬托出了影片的意蕴和风格,把观众带入超越镜头画面的深层表达中,而且实现了自身广泛的传播。相当大一部分人因为这部电影认识和了解了这首音乐作品,可以说这部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成就了这首音乐。被设计于电影中的西方音乐依靠电影这个大众化的传播平台,进行了趋于生活化的艺术传播,在受众群中产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较之西方音乐独立形态的传播力度大大提高。“当音乐由电影作为载体,进行潜移默化的传播[9](P146)后,电影音乐的下意识审美转化为有意识审美。”这种传播没有停留在浅层,而是不断深入和扩大,由此电影为西方音乐增添了新的生命力,也让它原本的神韵和内涵获得了一次新生,有了另一段生命。

五、结语

电影艺术价值范文3

一、渲染背景气氛

电影主要是通过画面向人们展示其主题思想,而有音乐衬托的电影画面更加生动。随着电影中音乐元素的添加,电影配乐技术迅速发展,到今天音乐与电影的结合已经达到辉煌的时期,音乐为电影带来了魔力,让观众在音乐所营造的电影世界里享受到美好的画面与无限的想象。音乐对电影的衬托作用主要体现在其营造的背景气氛,有效地弥补画面所不能充分表达的东西,主要体现在:

1.渲染环境气氛

电影中的音乐基本上会有一条基线,围绕整部电影的主题所表达的一种感情设置一个基调,也可以成为大背景音乐。另外,根据需要烘托的局部氛围,用不同曲调的乐谱进行衬托。不同题材的电影,其背景音乐也有着显著的不同,一般战争题材的历史剧采用沉重、厚实的音乐做背景,而青春昂扬的励志类电影则会采用青春、明快的曲调来渲染。无论是采用什么形式的音乐,其主要目的在于塑造和烘托整个电影的环境气氛,在电影的情节与观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视听和感情的桥梁,充分展示出影片所要表达的东西,呈现给观众最本质最美好的作品。

2.渲染时代气氛

不同时代的电影需要不同时代的音乐来搭配。电影自身的产生和发展史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音乐的发展也不例外。电影史有着深深的社会烙印和时代的特征,在电影发展的初期,尤其是有声电影产生之后,当时的电影配乐技术还比较落后,根据当时时代的特征和需要,编排革命需要的激扬、奋进的曲子搭配在电影中。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电影穿插的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也非常丰富,极大扩展了电影的内容表达方式。尤其是现代电影往往在音乐上狠下功夫,用音乐提升整个电影的品质。一部电影作品通常会编配多个不同的音乐形式,或忧伤、或舒缓、或激扬、或感慨,犹如人生经历的酸甜苦辣,在人们内心引起感情的共鸣。同时演绎现代人的生活,反映这个时代的主题精神。

二、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心理

电影画面主要是通过人物表演呈现给观众,这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展示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音乐所表达的东西所采用的方式是不同的,抽象的音乐通过人们的听力与想象力,勾画出更加生动的人物形象,另外通过不同的音调进行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充分显示出人物在情节变化中的性格和思想变化。人物形象是电影中的灵魂和主线,主要是通过发生在人身上的事和变化进行主旨的表达,因此,在绝大多数的电影中,人物伴随音乐的出场或者情景的变换,其思想或者感彩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著名电影《泰坦尼克号》中,不同场景的音乐刻画了人物不同的心理变化,在男女主角甜蜜地依偎在甲板上时,优美、甜蜜的音乐表达出两人内心无限的甜美和对爱情的珍惜。在影片的最后,意外发生时,悲戚的音乐在此时显得那么无助、哀伤,所有的情绪此刻集聚在一起,犹如世界停止呼吸,时针停止转动,人是多么渺小,只能在悲伤的音乐中想象和留恋男女主角之间的珍贵爱情。尤其是经典电影,往往听到电影中的音乐,自然而然会联想到电影中动人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犹如在脑海中放映。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内心思想的表达方式是难以用语言表达或展示出来的,正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跟随音乐的旋律能使人联想到电影,想象出电影中的人物与情节,这就是音乐带给电影的力量,音乐的烙印深深地刻在电影的发展史中。电影音乐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即抒情作用。通过抒情曲调在电影中的穿插,表达人物内心的各种情绪,刻画人物内心无法用肢体和言语所表达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留给观众无限的遐想,为电影增添空间感。音乐能够刻画出人物丰富的内心感情,增强影片感彩的浓厚感,并在故事与人物之间形成一种天然的连接,推动故事的发生和发展,在观众看来,不再单纯是一部作品,而是社会现实生活的某一个角落。电影之所以被称之为艺术,正是由于其反映社会现实而又高于现实,超越现实需要艺术性手段进行雕饰,而音乐是其艺术性手段之一。

三、连接分镜头,组合电影整体

电影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高于现实生活,是社会关系的艺术表现。但与社会现实生活不同的是,电影是由许多个分镜头通过隐形的线索组成的,电影的主题即为这条隐形的线索。但电影的各个分镜头并不是简单地组合成一个整体,简单相连的电影镜头是干瘪的、索然无味,甚至是无厘头的,需要音乐将分镜头连接在一起,这是音乐的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电影所拍摄到的镜头的空间是狭窄的,需要扩充空间感、立体感。音乐是无约束的,可以弥补画面的局限,甚至有些电影跨越相当长的时代,从古至今,音乐在此过程当中发挥了重要的连接和贯穿作用。著名的电影《集结号》,主要的一条主线是由号来连接的,音乐在其中也是以号开始,每个时代需要各自时代的音符。品味其中的音乐让人回到那个记忆久远的年代,品味那个时代独有的韵味。作曲家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其手下创作出会跳跃的音符,抓住每个人心灵底处最后那一根弦,仿佛听到遥远年代的召唤,跟随那音乐穿越时空,身临那些或曲折、或平和的电影情节中。虽然每个画面是独立串成的,但此时却插上了音乐的翅膀,连接为一个整体,生动、活跃起来。

电影艺术价值范文4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支护用品;应用;发展趋势

概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微电子技术向传统机械工程渗透而形成的融合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一体的新兴综合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顺应了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辽源矿业(集团)梅河煤矿支护修配厂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进支护用品的加工工艺,实现了产品的高效、安全、机械化生产的目标。

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矿用U型卡缆制作加工的应用

1.1 U型卡缆的作用

矿用U型卡缆与U型支架配合主要用于矿井巷道、矿井巷道二次支护、以及穿山隧道的支撑支护等用途。U型钢支架卡缆是U型钢支架提供的一种可靠的连接紧固件,作为U型钢支架的定位,要求高受力大,安全稳定,坚固耐久。U型钢支架连接安全可靠,能提高巷道使用寿命,降低巷道的维修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1.2 U型卡缆的制作要求

1.2.1卡缆板材料为不低于U型支架型钢机械性能的Q345低碳钢;

1.2.2成形后的卡缆板厚度允许误差为±0.5mm,宽度允许误差为±0.2mm。螺栓孔距允许偏差为±1mm。

1.3 U型卡缆改进前加工工艺

卡缆的方法包括下料、热压成型、上钻床打孔、攻丝、组装工艺。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1.3.1选料。板采用16M或20M 钢板,U型螺栓采用Q235圆钢;

1.3.2下料。板采用16厚板,用剪板机25U、29U、36U各型技术要求尺寸剪板下料;螺栓采用无齿锯切割。

1.3.3热轧成型。将钢板使用焦炭加热到1000―1200℃,100吨液压机热轧成型;

1.3.4钻孔攻丝。在板上两面分别打一个∮27的孔,螺栓用滚丝机滚丝,液压机冷压成型。

1.3.5组装。板与螺栓组装后配上M24螺母。

缺点:①职工劳动强度大,焦炭加热成本高,职工高温作业;

②整张16mm板,剪板材料浪费多;

③螺栓无齿锯切割,卡缆板两端钻孔,工作效率低,加工成本高。

1.4 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进U型卡缆加工工艺

采用中频感应加热设备代替焦炭加热,中频加热设备其控制系统将控制和保护功能模块化(主控制器)、有故障记忆功能、有应急遥控功能(遥控器)、操作箱液晶屏与开关箱显示仪表同步显示、开关箱与操作箱之间的通讯采用动力载波技术,仅用两芯通讯电缆便可实现,通讯电缆采用快速插头连接方式。应用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原理,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内磁力线通过金属材质时,使锅炉体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物质,并且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卡缆制作的温度。采用回水控制大功率散热器进行散热,可将回收的热源充分利用提高热效率而且适应各种恶劣环境。设计制作热压成型胎具,100吨四柱液压机将卡缆板热轧钻孔一同成型,保证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实现了标准生产。

优点:①改善工作环境,免除职工劳动强度;

②板料厂家定尺加工,避免了材料浪费;

③螺栓无齿锯切割改为80吨冲床冲断,卡缆板压型和钻孔一式成型;

④生产效率提高两倍,降低加工成本。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树脂锚固剂加工工艺中的应用

2.1树脂锚固剂

树脂锚固剂是用作锚杆和柔性锚杆(锚索)的锚固介质,为煤矿和隧道的顶板和侧帮提供支护。我国树脂锚固剂的开发应用是从1975年开始的,现已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特色和一定的工业性生产规模。树脂锚固剂的应用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除采用普通药卷式树脂锚杆锚固,还同时采用高强树脂锚杆锚固和树脂注浆技术,使树脂锚固剂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

2.2树脂锚固剂原始加工工艺

支护修配厂所采用的锚固剂原始加工固化剂工艺,装入灌装机由空气压缩机加压至0.8Mpa,由管路式出料口出料装入子母袋的子袋里,树脂胶泥也是装入灌装机由空气压缩机加压至0.8Mpa,由管路式出料口出料装进子母袋的母袋里。装好的子母袋经过打扣包装,一支药卷装好,完全是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所有的生产环节全部靠人工来进行,所带来的是高能耗、污染大、人员多、产量低、质量不可靠等。这样就给现场的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

2.3树脂锚固剂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进后的工艺

由于煤炭市场低迷,支护修配厂已经不能花费巨额资金为支护修配厂购买全自动化树脂锚固剂生产线。为了解决各矿井对锚固剂越来越多的需求,所以只能对现有的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解决原始工艺的存在的各种问题,解决生产难题。支护厂工程师及技术能手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树脂胶泥(黑药)和固化剂(白药)出料环节进行工艺改进,根据灌装原理,出料口安装按重量定量定速出料设备,参照国外先进灌装机技术进行改造,加装定量灌装机,其结构简单合理,精确度高,操作简便,人性化设计符合生产的技术要求。空气压缩机加压至0.4-0.6MPa,灌装速度5-20次/分,灌装精度≤±1% 。

改进后的优点:

①灌装保证定量出料,保证产品的质量标准;

②生产效率提高3倍,争创1.5倍的经济效益;

③改善工作环境,避免污染,降低生产劳动强度;

④保证生产需求,节约百万巨额资金的投入。

3.结束语

电影艺术价值范文5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信患;艺术;价值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大众艺术形式,自1896年第一部电影引进中国以来,中国电影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不少西方电影尤其是英美电影不断涌进中国。面对这些外语电影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其翻译成中文,而片名的翻译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吸引观众的往往首先是片名,因而电影片名的翻译就显得极为重要。起画龙点睛作用的片名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一、电影片名翻译要做到信息传达真实

电影片名的翻译要忠实于源语的内容,又要兼顾译语的审美范式,做到形神兼备。片名更是一部成功影片的关键部分。几个简单的词却凝聚着整部作品的内涵。成功的电影译名应忠实地传达源语蕴涵的文化信息和表达主题。

首先。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必须将原文。即原片名放在首位。电影翻译要做到忠实于原片名,灵活对应,而不要脱离原片名,自己臆造。否则,即使译名昕起来动人心弦,也不是好的翻译。如有些人将11lat Thing You Do译为《挡不住的奇迹》,Eye for aIl V.ye译为《逍遥法外》,TinCup译为《千万风情》,Where Sleeping Dogs Lie译为《桃色女人香》甚至将The Scarlet Letter的最新电影版也改译为《真爱一生》。这些片名的翻译,看上去既雅俗共赏,又简洁有力,似乎是理想的译名。然而,一旦对照原文,就不难看出。这些译名基本和原文关系不大,结果就是把意译作为放纵的乱译,抛开原题,改头换面,使原片名所表达的意境和韵味失去了应有的味道,破坏了创作者的艺术理念和审美情趣。

其次,电影片名的信息传达关键要体现在它能够反映电影主题这个方面上来。翻译必须要做到能告诉观众这个电影是关于什么的,是人还是事。比如,从电影《星球大战》的名字中,我们知道这部电影是关于星球之间的战争。而《公民凯恩》则告诉我们这是一部关于某个人的电影。也就是说译文所承载的信息量应该尽量与原文一致。然而有很多电影片名的翻译并没能遵守这一最基本的原则。因此,片名翻译要忠实地传递与原片内容相关的信息,做到翻译标题形式与原片内容的统一,也就是所谓的实现信息价值的对等。如果片名的翻译故弄玄虚,随意臆造,必将使一部内容独具匠心的电影走向失败。因此,切合原片的内容。反映原片的主题。突出原片的风格的译名是翻译的首要追求。如The Graduate《毕业生》,China town《人街;中国城》,True Lies《真实的谎言》等,无不是遵循了这一原则,也是恰如其分的翻译。事实证明以上的翻译片名也受到了中国影迷的青睐。但有些翻译着实让人费解,甚至不知所云。例如,有人把True Lies翻译成《魔鬼大帝》,这样的片名与影片的主题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甚至会使观众对影片产生错误的心理预期。

最后,为了实现传达信息真实,我们应当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来翻译电影片名。因为直译能传达原片名的字面意思,而意译可以补充原片名的隐含之义.以最大限度地反映原片名的信息量,增强译名的艺术感染力及主题表达力度。如:Ghost《人鬼情未了》,这部美国电影讲述一个阴阳相隔的爱情故事,片名如直译为《鬼》,会给人_种阴森恐怖的感觉。现译名“鬼”是直译,再添加意译’“人”和“情未了”,提示该片的情节和内容,是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的代表作。此外警匪片《生死时速》(speed),惊险片《石破天惊》(The Rock),爱情片Water-100 Bfidge《魂断蓝桥》等都采用了直译加意译,都取得了良好的翻译效果。

二、电影片名翻译的审美艺术

随着对外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的英语电影被引入我国。电影片名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好的片名不仅言简意赅,揭示剧情内涵,而且还会给人以美感,激发观众的丰富联想,希望能一睹为快。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既要忠实于英语影片的内容,又要符合汉语文化特征、审美情趣,达到形神兼备,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首先,翻译是寻求两种语言文本之间对等关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了翻译的创造性.而一切创造性的东西都有美的特征和内涵。美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和原则的科学。而语言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支,其内涵与形式无疑都有美的特质,也就是说语言艺术与美学之间是有共性的。由于翻译是门关于语言的学问,所以说与美学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翻译的本质就是要追求和再现两种文化的融合对接。每种文化都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内涵,这就要求译者要从美的真谛去领悟和把握,这样才能使译文更加准确,使两种文化能融合得更加完美自然。翻译美学就是运用美学特别是从语言艺术美的范畴来衡量翻译过程中语言转换的规律性问题.要在翻译过程中追求信、达、雅,使三者达到最大限度的和谐统一。

其次,电影片名翻译要追求较高的审美价值。翻译电影片名时。应重点考虑译名的审美价值。尽可能地保持原片中能引起想象和联想的比喻和词组。让观众自己去领会其中的美感,实现审美价值。如: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浮生若梦》,ALive《劫后余生》,Rebecca《蝴蝶梦》等翻译充分考虑到汉语语言的特点,又结合了英语语言的特色,让人读起来不但朗朗上口,而且铿锵有力,富于表现力。但如果将以上片名分别译为《你无法带走》《普通人》《丽贝卡》,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原片的内容,但整体上失去了其审美价值。

再次,片名翻译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语音、形态和修辞几个方面。也就是译者用另一种语言来诠释原文中的音韵美、形态美.不仅达意而且传神。但是由于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中英片名在音韵、修辞方面有很大差异。这给翻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英语是一个依靠重音和语调的语言,而汉语则是划分音节有声调的语言,英语片名中常常出现头韵和尾韵,从而产生发音上的重复。《绝代佳人》和《理智与情感》都采用了头韵的方法,而《当哈里遇见萨利》则采用了尾韵。而汉语则偏爱重复同一个字,产生在结构和音韵上的重复。另外,大部分修辞方式都能够灵活地在中英文之间转换。《纯真年代》中反讽的意味,《真实的谎言》采用的矛盾修辞法,通过直译都很容易被中国观众所理解。通过语音和修辞等手法传递了美,体现了翻译中的审美艺术。

电影艺术价值范文6

首先最为关键的是基础领域当中的信任度问题。舒华英认为,应提高用户对无线支付的信任度,以及用户对服务商、对商家,商家对用户、银行对商家的信任度。当然,这其中包含了法律法规问题、社会道德问题。

第二个亟需解决的是数据分析经验问题。传统的电子商务企业(如阿里巴巴)利用数据挖掘对移动电子商务用户的行为分析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在这个领域,运营商应当研究、积累并借鉴相当的数据分析经验和能力。

第三是商务模型问题。目前,商家、支付运营商、移动运营商、银行之间的手续费、通讯费、信息费的传输和管理模式仍比较陈旧。在未来个性化社会中,无论是产品短缺经济条件下,还是产品供应充足经济条件下,信息化手段都将使产品交换面临更多模式。

最后一方面问题集中于适应中国用户使用习惯方面。在应用领域当中,形式单一的应用无法满足未来用户对运营商的要求。中国用户有自己的使用习惯,如对短信更钟爱,不爱用手机发邮件等。针对这些特征,运营商需要研究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设备提供、内容提供、服务提供等多方面来适应用户并加以引导。

舒华英指出,针对这些问题,运营商必须运用移动商务的核心价值顺势解决电子商务的“壁垒”。

所谓“移动商务的核心价值”,舒华英认为有三点。一是渠道本身的价值,二是无线网络的价值,三是移动的价值。舒华英认为,移动商务和固定电子商务有很大不同。它能随人的移动商务活动而移动,这种特性包含了服务的内含价值,决定了运营商和用户的关系。

针对以上四方面问题,舒华英提出了具体建议。他认为,在信任度问题上,运营商应当加强自身的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信用评级,无线网络的安全性维护也是解决用户信用度问题的手段。

对于数据挖掘,舒华英认为,运营商的优势在于强大的用户资源。在自身用户需求的分析基础上,如果能挖掘用户商务行为的习惯性特征,运营商将能在移动商务上一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