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诚信教育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诚信教育案例范文1
让农村的孩子知道如何去做一个诚信的人,是他们人生建筑的基础工程。在农村小学生的人生初级阶段,强化诚信教育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发挥家庭、社会、学校,特别是学校在农村小学生诚信观念塑造中的作用,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农村小学生诚信养成教育策略。
关键词
诚信教育;小学生;农村;策略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奠基阶段,也是一个人道德素质构筑的关键时期,对农村小学生来说亦不例外。采取有效的对策在小学阶段针对乡村小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刻不容缓,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挥家庭对乡村小学生诚信观念的塑造作用
(一)家长要以诚信家风影响子女
家风是形成孩子良好诚信品质不可缺少的因素。学生诚信养成的第一块沃土是耳濡目染的诚信家风。在人们的家庭生活中,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良好的言行,其诚实守信的品质,特别容易形成相互间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其诚信品质的形成,通常要依赖成长过程中长期的环境熏陶,其中家庭环境的熏陶最为重要。
(二)家长要有意识地塑造孩子的诚信品质
家长对孩子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塑造,来自家长的诚信教育,对于形成孩子诚信的道德品质具有“绘画涂底色”的基础作用。倘若家长也偏执地认为老实人吃亏,甚至教唆孩子耍圆滑世故,那么孩子的诚信一定会出现问题。因此,家长要经常向孩子传达待人以诚、成事以信的思想,强调为人诚实的重要性,要求子女答应别人的事情,必须要尽力做到。父母要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三)家长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权威的诚信榜样
家长要以对孩子一生负责的态度,于一言一行间,为孩子树立诚信榜样。权威性来源于坚持诚信原则的不可动摇性,要求家长以良好的道德品格感染孩子,令其受到良好的熏陶。家长不向孩子随意承诺,而一旦承诺就一定要兑现承诺。家长切忌对孩子实施一时的“策略小欺骗”,防止因小失大,给孩子的一生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否则悔之晚矣。
二、发挥社会在小学生诚信观念塑造中的作用
(一)各级部门要倡导诚信
实施诚信教育,乡村管理部门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各级部门要积极倡导诚信,并以身作则,做到言而有信,要取信于民。管理部门的诚信工作做得好,人们自然跟从。人人都以诚信为荣,小学生受到诚信氛围熏染,自然而然就能形成诚信的良好品质。
(二)建立诚信的管理机制
有关部门要令守信的行为得到应有保护,令失信行为受到应有惩罚,提升失信成本,增加失信损失,让继续失信者再无条件承担;要通过法制保障,加强对失信行为的强制处罚和追究,使失信的行为不仅受到法律的制裁,还要受到道德的严厉谴责,从而保护诚实守信者,给他们以应有的社会荣誉,以此让小学生在诚信光荣的乡村社会环境里健康成长。
(三)媒体舆论推崇和宣传诚信
小学生诚信培养也要发挥媒体的功能,发起崇尚诚信的舆论评论。发现诚信典型就力推,有诚信榜样就大力宣传,让诚信舆论形成浓烈氛围,使背离诚信的行为为人所不齿,使诚信行为受到尊崇和表彰。也就是说,让崇尚诚信的观念广播于社会。小学生在这样的舆论氛围里,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诚信品质的形成自然水到渠成。
三、发挥乡村学校在小学生诚信观念塑造中的作用
(一)学校要拥有良好校风学风
只在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里,正能量满满的校园诚信榜样才有可能存在。身边诚信人,身边诚信事,最能打动和影响小学生,因此,要倡导和强调在学习生活中,同学间借用东西,好借好还。一旦发现有学生诚信案例,学校和老师应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要从校园日常小事入手,推进校园诚信教育。事实上,校园无小事,教育无小事,只有在润物细无声的微细滋养里,诚信的树苗才会逐渐长成大树。
(二)建设诚信校风
诚信校风因其高质量,必然具备较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诚信校风是一种氛围、一种环境,能够令学生在诚信陶冶中砥砺德行,让诚信逐步内化为他们自身的素质。班级可以组织诚信主题演讲比赛或辩论会,让小学生做,也鼓励他们说。以诚信为探讨内容,乡村学校和教师要经常开展一些德育谈心活动,与学生积极交流。同时,课堂活动要注意寓教于乐,气氛畅达,注重环境美与心灵美的组合塑造,净化学生心灵,引导小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健全人格。
(三)学校的师风要优良
教师必须是表里如一,树立言出必行的榜样,决不可失信于小学生,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恶劣影响将贻害无穷。对法律法规,教师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教师要自觉遵从;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安排保持一致,为小学生真实地、健康地成长树立榜样。
总之,为了能让农村孩子将来能顺利融入社会,健康地成长,就要让他们从小知道诚信的重要。就是说,诚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作者:肖泽群 单位:贵州省习水县习酒镇中心小学中小学
参考文献
小学生诚信教育案例范文2
一、扎实推进“学生成长导师制、伙伴制”,全面构建“三全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本年度魏集镇中心小学继续把全面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学生成长伙伴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加强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积累经验,提高水平,使“两制”成为魏集镇小学德育可操作的整体模式。为了保证科学、扎实、有效的开展好这项工作,各学校要一如既往地将此项工作作为常规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要认真学好理论,吃透文件精神,狠抓环节落实不放松。学生成长导师制”、“学生成长伙伴制”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形成老师、家长、同伴、共同关心、指导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和学习的局面,在促进学生和谐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围绕一个“实”字,积极探索新途径、新办法,完善“学生成长导师制、伙伴制”以及新型的师生发展性评价体系,辛勤工作,不断促进“学生成长导师制、伙伴制”这种亲情化、个性化教育的深入实施,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镇德育工作整体水平作出贡献。
学期末将大力表彰“两制”工作中的先进集体与个人。利用《魏集镇小学教育简讯》办好“两制”专栏,随时将我镇“两制”工作开展情况、优秀案例、经验体会在通讯上。
二、继续以”四项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各种德育活动
1、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
明确中小学各学科民族精神教育的具体要求,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奠基。紧密结合第二十四个教师节、 国庆节等重要节日, “”、 “一二、九运动”等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以及党的17大召开、XX年北京奥运会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今年9月是第四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认真组织开展“校园交流开放日”活动,把“校园交流开放日”作为今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一个重点和亮点,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重要途径和载体。结合国防教育、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迎接国庆、弘扬奥运精神、宣传改革开放30周年的辉煌成果等为主题,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2、诚信教育
认真落实《徐州市教育系统诚信教育工作规划》,大力倡导教育诚信,充分树立诚信立校、诚信立教、诚信育人的思想,实现教育系统学风、教风、领导作风的根本好转,使广大教育工作者真正成为学生诚实守信的表率。把诚信教育纳入德育评优、安全文明校创建等活动之中。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组织诚信大讨论,梳理师生不诚信行为,培养学生诚信交往、诚信作业、诚信考试的良好习惯,使诚信教育规范化、制度化、长期化。
3、基础文明养成教育
以学习和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内容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始终不变的工作重点,更是本学期各学校的重点工作。各校要抓住新生入学的时机,继续强化《守则》和《规范》的宣传教育,在新学期一周之内要求每个学生能背诵《守则》,熟知和理解《规范》,利用班校会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学习,加深学生对《守则》和《规范》的全面掌握和理解。创造机会或充分利用“校信通”等把《守则》和《规范》宣传到家长中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学校内外基础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脱节。同时,各校要结合贯彻“学生成长导师制”和“学生成长伙伴制”将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和学校的常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要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依据新颁布的《守则》和《规范》,结合本校实际,根据各阶段学生的特点,制定更加详尽的中小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开展“文明班级”、“礼仪标兵”、“精神文明积极分子”等表彰活动,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最基础的小事情抓起,成系列一点一滴地积累,在校园中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懂礼仪的良好校风,切实提高我镇小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本年度将继续对各校进行贯彻日常行为规范明查、暗访等不同形式的检查。
4、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诚信教育案例范文3
关键词:改进 德育 方式 提高 实效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首先是学校处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学生的文化成绩仍是衡量教师的硬指标,而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只是一个软任务,这种一手硬,一手软的要求和管理,自然使得教师对德育教育重视不够,在思想上只重视分数,而不重视差生的转化,在教学活动中,只强调对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第二是家庭和社会的消极影响,常常对学校的德育教育产生副作用。家长中不乏忽视道德者。一种是溺爱型的家长,一味迁就子女的错误,不从主观上、自身上分析子女的错因,而总是责备老师,这自觉不自觉地助长了学生的主观主义思想,养成了学生目无组织、目无纪律的恶习。
第三是学校缺乏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奖惩不严明,使学生从思想上缺乏荣辱感。加之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造成的直接结果是恶者无所惧,而弱者无所依。
第四是学校虽有共青团、少先队组织,但没有开展实际的、有效的工作,只是在每年的“五四”和“六一”象征性地、大规模地、甚至是无原则地吸收新队员,新团员。共青团和少先队员应具备的条件、标准 、行为规范在学习生活中,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第五、学生学习负担太重,学习生活单调、枯燥、精神生活空虚,而且缺乏娱乐场所、娱乐时间和娱乐的内容。有的中小学生,就简单的模仿大人的行为抽烟、喝酒、搓麻将、下馆子、进网吧。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得不到满足,就铤而走险,误入歧途。
第六、由于受到电影、电视、流行歌曲及网络游戏的影响,校园中早恋现象严重,上至初中三年级,下至小学三年级,以兄妹相称的男女生大有人在,伴着多角恋爱现象的出现,校园中结伙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
以上这些,都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网络时代,针对家庭和社会给道德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从积极的方面来解决问题呢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爱国教育和理想教育相结合
我们中国是个大国,现实的国情是经济还不够发达、文化还相对落后。那么,我国新形势下的道德教育,也应强调国情,强调国家利益,强调中国特色、强调内容形式符合时代要求。目前我国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关键是缺少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少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相比,相差多远啊!因为他有“中华崛起”这个远大志向,因而终其一生,历尽艰难而百折不回。动机不同,它所产生的动力和持久性,也将大大的不同。
二、爱家教育与伦理教育相结合中国文化的特征,强调伦理道德
而中国国情的另一个特点是:道德教育面对的对象,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最显著的特点是:执拗、孤独、缺乏适应性。
针对这种特殊情况,我的做法是:在爱家教育中渗透伦理教育。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给各自的家长端一杯水,对自己的父母说一声“你辛苦了,谢谢!”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也表达对父母辛苦之情的感激。在“母亲节”,让学生唱一首给母亲的歌;在“三八节”让学生给母亲写一句心里话;在“父亲节”,以“我爱我家”为主题,开展专题讨论,让学生回忆,述说,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情,理解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义务和责任
三、诚信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新加坡强调:道德教育要个人、社会、国家兼顾法律与人情味兼顾,理想与现实兼行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坚持在每年的三月,结合社会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道德风尚进万家”,“诚实信用万里行”等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通过调查、了解、体会,以写文章、讲故事、做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诚实的理解。
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法制日报”、“今日安报”,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还经常邀请当地公安局或者派出所的人员到校进行法制报告,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辨析是非的能力,也提高了法律意识和遵守法纪的自觉性,提高了道德素养。
四、生理教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我们不能否认其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的特殊性。针对校园中早恋现象严重的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对学生进行生理教育和心理教育,让他们知道生理成熟和心理不够成熟的矛盾,让他们知道男女生生理结构上的不同,让他们明白青春期萌动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早恋是一种不良现象。
五、正面教育和侧面约束相结合
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传统不同,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也有所差异。新加坡提出: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道德教育与生活需要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吓唬相结合!日本、英国等国在道德教育中十分注重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这些事实,对于我们当前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德育实效,不是个很好的借鉴吗?
六、制度化教育与人性化教育相结合
小学生诚信教育案例范文4
本学期根据校本培训计划进行了校本培训,实现理论学习与教学研究相结合,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教师的责任意识,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提高了教师的师德修养和爱岗敬业精神。
我们还组织教师学习了有关文件和精神,充分发挥职能部门指导服务的意识,利用校园网、校报给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本学期教师所写的“三我”文章论文等发表或获奖达十余次。我校的校本培训经验还在全市交流,并得到领导同行的一致好评。
二、以创建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本学期我校共迎接了2次大型的创建工作,分别是“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镇江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我处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学习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广泛开展了诚信教育、文明礼貌教育,互助合作教育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检查考核,认真落实德育常规,加强了队伍建设,重视德育课题研究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我校学生的全面素质。
1、开展了“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活动,通过诗歌评选,推荐小标兵、主题队会、板报展览等活动,使每个队员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大大激励队员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决心。
2、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师生法制教育,本学期我校着重抓好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机制,多次召开班主任会议,强化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完善班主任工作月检查的力度和效度,每月召开一次例行校会,充分发挥晨会课的育人功能,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等。
3、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工作,本学期我校组织老师们分批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宣讲工作,完善了我校的心理咨询室,制订了学困生、暂差生帮扶措施,做好后进生、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4、以我校的人文精神和现代教育理念为引导,继续加强和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做到橱窗、画廊、板报及时更新,充分发挥其教育人的作用。
三、课堂教改,注重实效,进一步提高课改实施水平。
每学期教导处以教科研为龙头,继续深入开展“优化教学过程,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的系列课堂教改活动,通过“牢牢抓住科研先导,着力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不断探索师生的评价改革”几方面工作,不断提高我校课程实施的水平1、牢牢抓住科研先导,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
继续以科研为先导,依托课程改革,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1)加强理论学习,正确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尽快地掌握研究的方法,(2)积极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本学期共三次举行了全镇教研活动,每周进行一次备课组活动,各学科通过活动加强了学习,进行了学习讨论、交流运用和反思,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3)多次举行论文案例等评选,本学期我校共有近50篇或获奖。(4)课题研究为先导,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本学期我校共有7个课题,每个课题负责人相应地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共同探索探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我校的语文课题《校本课程课外阅读策略研究》课题组要求课题组成员每个月交一次教科研日记,每月交一次小结,每学期交一次案例评选这些举措既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本学期有六十余人次参加各级论文评比获一、二、三等奖,有十余人次在省、市级刊物。
2、着力打造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
本学期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到两个转变(加强理论学习指导,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加强课改实践指导,促使教学行为的转变)和“一个发展”(领导教师专业发展)。本学期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徒弟汇报课,课堂教学论坛,教学基本功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教师提高认识,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学期初,我校就制订学校教师分批、分级培养目标,建立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机制,一学期来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本学期共有十余人次在省、市级各类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并有近7位老师对外讲座、上课,拜师结队工作有了初步成效,一些教学新秀脱颖而出。
3、继续探索师生的评价改革
不断完善了以《学生成长记录册》为载体的学生的评价,积累了以往学习评价的经验,把工作做在平时,使学生评价真正符合新课标精神。
4、教改成果遍地开花
本学期乘着“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东风,我校的艺术教育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艺术成果硕果累累,我校的小合唱《太阳花》获全国比赛二等奖,国标舞多人次获省级一等奖,书画、钢琴、二胡等艺术类考级通过有几十人,扬中市小学体育运动会上。捷报频传,我校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共有近二十人次获单项第一名,教学方面,共有二十几人获镇江市“增华阁”作文大赛一二三等奖,近百余人在镇江市日记大赛中获奖,乐正龙主任还被评为镇江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本学期,黄雪梅校长和黄丽萍主任负责的两个省级课题顺利结题。
四、以服务于广大教师为己任,加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
本学期教导处以服务于广大教师为已任,做好学校行政与广大教师之间的衔接纽带作用,把具体工作抓在每月的教育教学常规检查上,强化指导,淡化检查,加强平时的指导和研讨工作,加强教导处的日常管理工作。
小学生诚信教育案例范文5
[关键词] 诚信缺失 共有产权 民主 法治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诚信( 东北叫忽悠)的现象屡见不鲜,从各种形式的造假到各种手段的违约,从生产流通领域到公共部门,从企业、居民到政府,失信行为像“流感”,波及到了社会各个层面。诚信缺失不仅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物质文明建设、而且意味着精神文明的倒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倒退到了只遵守丛林法则的野兽之间的关系。因此,分析我国当代诚信缺失的根源,对于重构我国的诚信体系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文献述评
对于我国现阶段诚信缺失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说法:第一,产权不明、或者产权不清晰。第二,政府失信和政府错位。第三,诚信文化环境缺乏。第四,诚信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对产权主体权利的尊重和保护,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违法不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第五,社会历史文化根源――传统文化的诚信关系侧重于人文环境之中,而不是体现在经济交往活动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计划经济下没有独立平等的不同经济主体间的契约诚信关系。第六,中国当代人的道德素质差――诚信意识淡薄、唯利是图。第七,诚信教育缺失和道德教育虚化。第八,我国失信的收益高于失信的成本。
可以说,上述各种说法涵盖了我们几乎能够想到的诚信缺失的一切原因,但这样面面俱到往往将我们对我国当前诚信危机的根源的探讨和对构建我国(健康的)诚信体系的努力引入歧途,甚至让我们迷失方向。我国目前的诚信环境缺乏、中国当代人的道德素质差的说法,却似是而非,这不过是我国目前诚信危机的一种表象而已;而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缺乏独立经济主体间的契约诚信关系的说法,更是将我们对当前诚信危机问题的分析引向了历史唯心主义,也无助于我们构建诚信体系。另外,诚信教育缺失和道德教育虚化的说法,同样有些似是而非,因为理性的人总是在既定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当造假、忽悠(比诚信)可以获得更多利益时,没有人会考虑这是否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的。试图用道德说教的方法来构建我国的诚信体系,似乎并不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是“经济人”、忘却了人与生俱来的趋利避害性、忘却了道德伦理之类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经济学的著名论断。而将“唯利是图”当作道德素质差的一种行为,更是经济学知识贫乏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表现。
至于我国失信的收益高于失信成本的说法,虽然说不上错,但这并没有给我们提供新知识,这是任何一个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的说法。作者比较赞同产权不清晰、政府错位和缺位以及诚信管理体系不健全的说法,但这仍不是作者试图探讨的我国诚信危机的根源。
二、案例分析
2006年,有位博士生经历了一件小事――给导师当助教(有报酬)。原本,学生给自己导师当助教,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什么好说的,但关键是有报酬,这自然涉及一些制度安排了。问题是,这个报酬既不是导师自己出、也不是导师的科研经费出,当然也不可能是哪个私人出,而是另有门道,总之是纳税人出。
半年过去了,助教的聘期也就完了,最后自然涉及到一个对助教工作的考核问题(此考核关系到助教报酬中的绩效工资)。那位仁兄偏是一个不识时务的人,而且偏又喜欢自作聪明,以为导师安排的工作都是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的,绩效不说是优至少也应该是良了,也就如实填报考核材料。结果是,发放绩效工资时,那位仁兄除了其中一月的绩效达到最低考核标准外,其他几个月的绩效成绩皆不达标(绩效工资自然为0了),再一看其他助教的绩效考核情况,几乎全是满分。他心中郁闷:难道这些兄弟姐妹们就比我做的事情多、完成得好?遂问有关人士绩效成绩达标的标准是什么。有关人员答曰:每周十六小时的工作量――即每周两个工作日的工作量――即每周40%的工作时间需要用在助教上。
那位博士觉得被忽悠了,而且还只有郁闷的份,有理无处说,也不好说什么。别人早有规定,你自己不去看,偏要当“瓜娃子”,有什么办法呢?同时,他也迷惑:那些绩效考核满分的兄弟姐妹们(这批助教原则上要求的都是博士研究生)还要做科研吗?如果说助教的工作与其科研一致,那倒好说,如果不一致呢?而据那位博士所讲,助教的工作大多是些杂事,与科研几乎不沾边。事实上,导师们也不可能安排那么多工作给自己的学生,因为,不管是对学生(博士研究生,可不是小学生)还是导师来说,科研永远是第一位的。
根据那位博士提供的信息,一个比较可靠的推论是:那些绩效成绩得满分的助教们大多是“假打”――谎报工作量、忽悠助教绩效考核的有关人员;而这些考核者呢,由于核实助教的实际工作量的信息费用极大(事实上也不可能核实),再加之,绩效工资又不是他(她)私人的钱,而是公家的钱,实际上是纳税人的钱(但纳税人对该项绩效工资的资金发放完全没有发言权的),所以,只要没有人追究(纳税人都不追究,谁又会来追求助教们在填报工作量时是不是撒谎了呢、考核工作人员是不是没有尽责呢)、自己不贪污挪用,管他助教们是不是在说谎、是不是在忽悠自己呢;而就算有上司来检查,我也可以拿出绩效考核表、管理助教的规章制度等等形式的资料来应对,当然,上司与他(她)的处境是一样的、也是不会真正地在意助教究竟做了多少工作量的(其导师在意呢,却又不由他来考核)。
撒谎、忽悠就这样有了市场需求,而且也为社会培养了“忽悠人才”。试想,要是还有下次,理性的那位仁兄还会“不识时务”、当“瓜娃子”吗?忽悠比诚实有利(忽悠,绩效工资可以得全额;而诚实却不行),理性的人当然是“人往利边行”了。到此为止,我们似乎可以对我国诚信缺失的根源问题作出回答了:共有产权及其派生的管理上的形式主义,就是说谎-忽悠流行的罪魁祸首。如果那些绩效工资是由考核人员的钱来支付,他(她)会容忍你助教的忽悠吗?他(她)会重形式而不重实质吗?但问题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产权处于公共领域呢?
三、对我国诚信缺失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产权处于公共领域,不外乎有以下三种可能的原因:第一,有些产权法律没有界定其归属;第二,法律界定的公有产权或共有产权;第三,经济产权与法律产权相分离,也就是法律产权的实现成本很高,以至于使部分权益不能得到实现,而留在了公共领域。这两种情况,在我国都是显而易见的。我国大量的国有资产以及庞大的财政资金就是就属于公有产权的形式。法律规定的个人权益受到了伤害却得不到(充分的)补偿,就是经济产权与法律产权严重分离的表现。
对于第一种情况,那是产权的初始界定的问题,在此不多言。对于第二种情况,有一个疑问需要回答:那就是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同样已有庞大的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却并没有出现我国目前的诚信危机呢、或者没有出现我国这么严重的形式主义呢?这说明我国的国有资产和公有资产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区别。区别在于西方发达国家是私有制社会,其国有资产是属于公民的、其公有资产是属于纳税人的,其纳税人和公民有效参与对国有资产和公有资产使用的监督程度要比我国的公民和纳税人要高。也就是说,西方发达国家的共有资产和公有资产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共有产权,而是具有部分共有属性的私有产权。可以说,我国公有资产和国有资产的使用和管理上盛行忽悠、作假,是与我国这些产权的共有程度高有关的。为什么我国的公民和纳税人有效参与国有资产和公有资产的使用监督的程度比较差呢?这是一个民主建设的问题。
我国诚信管理体系不健全、政府和司法部门违法不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可以说是经济产权与法律产权严重分离的关键,而诚信管理体系健全和有效与否又严重依赖于政府和司法部门能否严格遵守法律。而政府和司法部门能否严格遵守法律,又取决于这个社会的政治性质――是法制社会还是人治社会。当法律不能体现人人平等的时候、当权力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时候,这个社会也就失去了人们可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一切的诚信管理体系都是虚设,机会主义的撒谎-忽悠大行其道就成为必然。如果是法制社会,法律是所有国民的行为准则,谁要是侵犯了别人法律上的利益,法律就定然会给予足够的惩罚,以使其得不偿失,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共有产权存在;失信的成本就会大于其收益,理性的经济人就自然会选择诚信而不是失信。在各种强制规则的约束下,诚信从理性选择慢慢就会演变为习惯,久而久之,习惯也就成为了自然。
总之,我国诚信缺失的根源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纳税人对财税资金和公民对国有资产的使用缺少有效监督机制,二是我国的法治程度还比较差。简而言之,对于一个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富有的和谐社会来说,民主与法治是两根不可或缺的柱石。
参考文献:
[1]详见魏昕 博 阳:诚信危机――透视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小学生诚信教育案例范文6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总结中央8号文件印发以来我省中小学德育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部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工作,研究和探索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我省德育工作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达到新高度,切实发挥德育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动力、导向和保证作用。
刚才,我们为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案例进行了表彰,并为他们的代表颁奖,为省级示范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授牌。昨天还到大连沙河口中小学科技教育中心、甘井子区国防教育中心、大连二十四中学、金州区红星海学校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了我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的成果。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注重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把握德育工作的发展方向,不断开拓创新。
一、中小学德育工作简要回顾
(一)切实加强了中小学道德教育工作
一是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在德育工作中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进一步确立了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如锦州市以“生活德育・实践德育・体验德育・探究德育”行动研究为指导,深化课程改革,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丹东凤城六中创新德育管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让每个学生快乐幸福地成长。他们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德育课程,并严格执行课时标准,同时,积极把德育有机融入各学科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如大连金湾中学坚持“育人课程化、课程校本化、校本特色化”的工作思路,构建了“课程、生活”两大载体和“德育学科课程施教、德育渗透课程施教、德育活动课程施教”三种模式等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并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三是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启动了为期三年的规范行为、依法从教、爱岗敬业、优质施教、爱生奉献、幸福从教、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开展了中小学师德建设论坛和师德建设工作评估活动,万名校长承诺“规范办学,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签名活动。在教师培养培训中,始终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促进了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抚顺市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特别是全方位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德育工作队伍实现专业化、管理科学化,提高了德育实效性。从2007年起,省教育厅每年评选十佳中小学校长、十佳中小学班主任、十佳农村教师。今年我厅在全省评选了10名优秀校长、优秀农村教师,树立了教师、校长的形象,在全社会引起了良好反响。
四是开展了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先后组织全省广大中小学生进行了“爱祖国、爱家乡”和”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等系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生命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安全教育等多项专题教育活动。全省各地也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如沈阳市的传统文化教育、大连市的社会实验教育、本溪市的家庭教育、营口市的心理健康教育、铁岭和盘锦市的养成教育、鞍山钢都小学的“创建幸福小队”活动等,丰富了素质教育内容,创设了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推动了全省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二)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各地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了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努力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快乐地进步,健康地成长。如丹东市的校园文化现场会、阜新市“书香校园”评比活动、辽阳市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等,都从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入手,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一是加强校园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优化育人环境。全省已改造960所薄弱学校,建设了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940所,开展标准化学校建设,优化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育质量,缩小了城乡学校差距,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是推动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凝练学校办学特色,形成学校特色文化。开展校园艺术化工程建设,建设了一大批绿色校园和文明校园。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善的教学设施和安全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使广大中小学生身处其中并受到启发和感染,对他们自觉陶冶心灵、修养品格、主动去完善自我、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校内外教育相结合,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与管理
一是在我省“双高普九”建设过程中,提出了每个县(市、区)建设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要求。省教育厅出台了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中小学教育辅助机构的建设与管理意见。各地一方面建设、一方面开创性地工作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目前,我省已有98个县(市、区)至少建设了一个综合实践基地,按照学校管理,落实了教师编制,全区统一安排使用,使分散在各校的校本课程变成区县本课程。在素质教育基地的活动中,以课改为切入点、实践为突破点、融入为关键点、课程为着力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建立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从一个侧面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欢迎。大家昨天看到的甘井子区国防教育中心、沙河口区中小学科技活动中心,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是我们省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一张名片。2011年,我省有三个青少年活动中心被评为国家级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场所。今年我省评出了六个省级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场所。
二是在工作中注意与社会力量协同建设青少年活动场所,与省质量监督局等八个部门联合开展了中小学质量、爱粮节粮、节水和水土保持、档案、科普等社会实践基地的初评和申报工作,沈阳市档案馆、沈阳香雪面粉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等被评为全国档案、爱粮节粮、质量教育示范基地;与省文明办、省财政厅协作,全省已建成34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并开展活动。
三是与团省委、文明办等八部门联合对全省可向中小学生开放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普查,进一步推动全省各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环境教育基地等校外活动场所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首批将推出100个社会实践基地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
四是开展省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管理人员和骨干教育培训,提高校外教育工作队伍能力素质和管理水平。
通过努力,我省广大中小学校形成了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善的教学设施和安全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广大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马鹏飞孝老爱亲,名列全国十大真情人物,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
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情况不相适应的问题,如有的地方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过分强调升学率现象,还有的德育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再有就是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不完备,经费投入不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自卑、不自立、盲从、攀比;文明礼仪缺失,社会责任意识、公民意识淡薄;抗挫折能力差,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不强,不能友好相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冲突加大;缺少科学的学习态度,主动性、积极性不强等,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解决。
二、今后工作
(一)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不断提高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1.充分认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
2.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门课程。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要把各门课程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出来,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始终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始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过程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各级教研科研人员要加强研究和总结,打造出科学的教学样例,为全省的一线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
二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动形式,是中小学生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辽宁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上,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形成特色,尤其要突出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
三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中小学要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角一景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当前要特别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发优质校园网络资源,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网络道德,增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要高度重视各种流行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及时发现、研究中小学生的文化热点,积极引导,有效抵制不良文化。
四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班主任工作。中小学班主任要把班级工作中的各个工作细节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契机。在工作中注重关爱、理解、引导、教育,注重心理疏导,并尽可能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
五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管理工作。学校管理工作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求,既要注重主题教育活动,更要注重日常教育教学行为。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德育工作队伍能力素质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德育工作实践能力。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要选用和吸引更多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优秀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为他们成长创造条件。要建立班主任培训制度,对班主任进行岗前培训、岗位培训、技能训练,提供学习进修、工作经验交流机会,不断提高班主任专业化工作水平;要建立班主任工作激励机制,把班主任工作经历和业绩作为教师考核、评聘职称的重要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班主任待遇。
2.加强学校德育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团省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密切配合,发挥青少年活动场所教师、校外辅导员、“五老”人员以及身边道德模范等教育资源在学校德育工作的独特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3.加强家长队伍建设。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对加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工作都先后进行了部署,许多学校在探索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与学校共同做好德育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尚未建立家长委员会的中小学都应建立家长委员会,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动员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促进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加大了对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先后启动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保障和能力提升项目、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等,我省已相继开展了相关工作,我省教育系统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在省财政厅大力支持下,已逐步开始场所改造、能力提升和人员培训工作。今年以来,针对我省教育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学生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以便让我们的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学思并用、知行统一。
1.要抓住机遇,做好教育系统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能力提升工作。2011年以来,财务部、教育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先后召开专题会议,下发相关文件,对“十二五”期间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各市也要以基础教育强县区创建契机,要保证每个县区教育部门至少拥有一所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另外,各市至少还要有一所省级示范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上,我省已有3个项目申报成功,有条件的地级市要积极申报。
2.要充分发挥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中心的作用,用社会实践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必要的社会实践条件和保障。我们已经评选出6个省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下一步将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开展省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创建活动,为我省的广大中小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校外活动场所,不断满足中小学生多样化的校外活动需求。各市要切实发挥好校外活动场所作用,保证初中生每学年不少于20天、高中生不少于30天的校外实践活动时间,有条件的地区要探索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免费向学生开放。
3.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要根据学校校外活动的需要,及时调整活动内容,精心设计开发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活动项目,积极探索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直接参与中,树立劳动观念,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团队精神,磨炼意志品质,使更多的学生成为校外教育活动的受益者。
(四)加强领导,切实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保障
1.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中小学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把中小学德育工作纳入地区和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掌握中小学生思想状况,认真研究解决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增加德育工作投入,满足德育工作的经费需求。
2.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为中小学校、广大教师、班主任实施德育创造条件。一是要在基础教育强县(市、区)建设中,注重学校标准化建设,使每一所学校在硬件上达到省定标准,取消大校额学校,建设各具特色的校园环境。二是要实施小班化教育,中小学班额严格控制在45人以下,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要控制在25人~30人,为教师、班主任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创造条件。三是要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德育中要率先体现,要让学生主动去体验、总结,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四是要善于联合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加强与各级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团委等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为学生进一步进行社会实践、了解社会提供便利条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