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与信息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安全与信息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安全与信息管理

信息安全与信息管理范文1

关键词: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保障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如今档案管理也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传统的纸质形态档案已经落后,新型的数字媒体类信息存档已经广泛存在于社会当中。信息数字媒体一体化,并且储存密度大。便于接收,接收速率快,这些都是将档案进行数字化媒体转换存储的优点,并且电子档案,易于传送与收纳储存。不过由此也产生一些隐患。数据容易被黑客攻击更改,若硬盘丢失,还将造成很大的难以承担的后果。电子档案使用是未来社会,档案储存的必经之路。因此在电子档案发展的初期,就应当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管理。

1影响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

1.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外界环境对于载体的影响;一类为载体自身的随时间的老化。一般来说自然环境对于载体的伤害是不可修复的。并且载体自身的材料所限,在使用一定年限过后需要更换储存工具。这一切都是自然因素所带来的。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的问题。

1.2技术因素

在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当中。技术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首先一份档案安全管理,便是重中之重。它能够保障用户在使用时,信息的合法性与安全性。还必须保证不受外来黑客病毒的影响使信息的内容未被更改。其次,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技术的发展会,与时俱进,新旧版本的数字媒体的不兼容会导致信息的缺失遗漏,甚至损坏等现象。

1.3管理因素

有了技术支持对于信息管理的安全保障。在电子档案的存储当中,信息管理扮演着“大脑”的角色。在电子信息管理当中组织者和管理者共同完成的工作才是信息储存的基石工作,对于技术的提升,这些都是组织者和管理者的一种手段。只有科学的进行电子档案制度的规范改革,才能保证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

1.4人的因素

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等都是不可控的因素,而管理因素和人为因素机,均由人为操作。因此在电子档案存储安全因素当中,人为因素占着较大的比重。在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中,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的重视程度以及技术设备的安全等级的了解程度都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了解电子档案安全制度的管理人员心怀不轨,那么将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在电子档案信息管理当中,人为因素是最为脆弱的一环。对于管理人员挑选应当再三斟酌。不过,研究人员对于电子档案信息技术的提升与了解创新对于信息安全也会产生一些良好的作用。

2电子档案管理改进创新对策

2.1制定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对于电子档案的建立以及保存之中,还存在着许多环节,这些环节都存在,这使信息遗失或损坏的风险。为将此类风险降至最低,应当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完善相应的电子档案存储制度,并且对于管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规范和测评。还应当建立相应的网络安全制度,来保证电子档案信息不被病毒和黑客所攻击。

2.2统一电子档案管理软件

将电子档案存储管理模式定性要求。制定出相应的各个模版。再将模版推广于应用市场。定期开展对于电子档案存储的培训工作。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讲解指导,让整个部门和公司的档案全部统一化便于管理。

2.3提高电子档案的保存质量

电子文件的保存必须注意,“灵魂”和“肉体”的时刻保护。电子文件的储存介质,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应当做好相应的防磁,防潮,防机械损坏等。是电子文件的肉体,保证良好的健康状况。对于它的“灵魂”———文件信息。应当注意防病毒黑客,建立专门的档案库,配置专业的安全防护技术性较高的档案机房与设备。还需要注意对于文件信息的及时备份,检查更新,文件保存档案软件的兼容模式等。

2.4加强电子档案的安全

(1)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在电子档案存储中备份技术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安全手段。这样的话在面对电子病毒风暴时,可有效地安全储存。以面对不同的隐藏风险。(2)要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加强对于档案库的入口保密工作,多重验证方式及防火墙等,均可实现保护作用,以此确保档案库的监督秩序。(3)对重要文件采用“双重“归档法。对于一些重要文件采取双存法:纸质,电子同存。例如签署类文件等也能保证以后的真实有效性。部分纸质文件(例如:发票)需原件保存,但电子也可备用。

2.5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素质

档案管理的电子数字媒体化,是档案管理朝着现代化发展前进的一次。不过,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相当之多。因此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必须提高。合格的管理人员应当熟练的掌握计算机技术,并且大致了解自己所管理的电子档案的内容信息。运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进行权限设置,避免权力过大导致档案出错。单位在引进管理人员是应当同时注意他们应当是计算机使用技术与管理档案技术的兼备。纵观全局,档案管理的工作者应该与时具进,随时学习,吸纳新型的档案存储技术,确保档案存储与时代的脚步一同前进。并且应当不断地开发针对性的方案去处理不同的档案存储,来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档案存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说之便是“史书”因此应当给予相当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卫育.推进城建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打造城市建设信息数据库[J].城建档案,2013(03).

信息安全与信息管理范文2

【关键词】信息安全 管理 控制 构建

1 企业信息安全的现状

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大多数企业在信息安全建设上逐步添加了上网行为管理、内网安全管理等新的安全设备,但信息安全防护理念还停留在防的阶段,信息安全策略都是在安全事件发生后再补救,导致了企业信息防范的主动性和意识不高,信息安全防护水平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企业IT运维环境和企业发展的需求。

2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构建原则

企业信息化安全建设的目标是在保障企业数字化成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构建企业信息安全体系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 建立企业完善的信息化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制定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来保障信息安全制度的落实以及企业信息化安全体系的不断完善。基本企业信息安全管理过程包括:分析企业数字化资产评估和风险分析、规划信息系统动态安全模型、建立可靠严谨的执行策略、选用安全可靠的的防护产品等。

2.2 提高企业员工自身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

在企业信息化系统安全管理中,防护设备和防护策略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企业员工的行为也是维护企业数字化成果不可忽略的组成。所以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安全管理时,绝对不能忽视对人的行为规范和绩效管理。在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安全前,应制定企业员工信息安全行为规范,有效地实现企业信息系统和数字化成果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保证企业信息安全。其次阶段递进的培训信息安全人才也是保障企业数字化成果的重要措施。企业对员工进行逐次的安全培训,强化企业员工对信息安全的概念,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的行为符合整个企业信息安全的防范要求。

2.3 及时优化更新企业信息安全防护技术

当企业对自身信息安全做出了一套整体完善的防护规划时,就应当考虑采用何种安全防护技术来支撑整个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对于安全防护技术来说可以分为身份识别、网络隔离、网络安全扫描、实时监控与入侵发现、安全备份恢复等。比如身份识别的目的在于防止非企业人员访问企业资源,并且可以根据员工级别分配人员访问权限,达到企业敏感信息的安全保障。

3 企业信息安全体系部署的建议

根据企业信息安全建设架构,在满足终端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安全防护体系时,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3.1 实施终端安全,规范终端用户行为

在企业信息安全事件中,数字化成果泄漏是属于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行为。企业信息安全体系建立前,企业员工对自己的个人行为不规范,造成了员工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实现信息外漏。比如通过U盘等存储介质拷贝或者通过聊天软件传递企业的核心数字化成果。对于这类高危的行为,我们在建设安全防护体系时,仅仅靠上网行为管理控制是不能完全杜绝的。应该当用户接入企业信息化平台前,就对用户的终端系统进行安全规范检查,符合企业制定的终端安全要求后再接入企业内网。同时配合上网行为管理的策略对员工的上网行为进行审计,使得企业员工的操作行为符合企业制定的上网行为规范,从终端用户提升企业的防护水平。

3.2 建设安全完善的VPN接入平台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考虑总部和分支机构的信息化需要,必然会采用VPN方式来解决企业的需求。不论是采用SSL VPN还是IPSecVPN,VPN加密传输都是通用的选择。对于分支机构可以考虑专用的VPN设备和总部进行IPSec连接,这种方式更安全可靠稳定。对于移动终端的接入可以考虑SSL VPN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做好对于移动终端的身份认证识别。其实我们在设备采购时,可以要求设备商做好多种接入方式的需求,并且帮助企业搭建认证方式。这将有利于企业日常维护,提升企业信息系统的VPN接入水平。

3.3 优化企业网络的隔离性和控制性

在规划企业网络安全边际时,要面对多个部门和分支结构,合理的规划安全网络边际将是关键。企业的网络体系可以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各体系之间的相互隔离和访问策略是防止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的重要环节。在企业多样化网络环境的背景下,根据企业安全优先级及面临的风险程度,做出适合企业信息安全的防护策略和访问控制策略。根据相应防护设备进行深层次的安全防护,真正实现OSI的L2~L7层的安全防护。

3.4 实现企业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统一管理

为企业信息安全构建统一的安全防护体系,重要的优势就是能实现对全网安全设备及安全事件的统一管理,做到对整个网络安全事件的“可视、可控和可管”。企业采购的各种安全设备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安全日志,如果单靠相关人员的识别日志既费时效率又低。而且不同安全厂商的日志报表还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当安全事件发生时,企业管理员很难实现对信息安全的统一分析和管理。所以在企业在构建信息安全体系时,就必须要考虑安全设备日志之间的统一化,设定相应的访问控制和安全策略实现日志的归类分析。这样才能做到对全网安全事件的“可视、可控和可管”。

4 结束语

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就是保护企业的数字化成果的安全和完整。企业在实施信息安全防护过程中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工作。我们需要在前期做好详尽的安全防护规划,实施过程中根据不断出现的情况及时调整安全策略和访问控制,保证备份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同时全体企业员工一起遵守企业制定的信息安全防护管理规定,这样才能为企业的信息安全提供生命力和主动性,真正为企业的核心业务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郝宏志.企业信息管理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蒋培静.欧美国家如何培养网络安全意识[J].中国教育网络,2008(7):48-49.

作者简介

常胜(1982-),男,回族,天津市人。现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与服务器规划部署。

信息安全与信息管理范文3

【关键词】企业 信息安全管理 对策

信息安全管理是指通过保证信息资产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来保护和维护企业所有信息资产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是完整的企业组织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制定信息安全政策、风险评估、控制目标与方式选择、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对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等一系列工作。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且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依赖也日益明显,使得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众多企业的关注焦点。

企业的许多信息,包括一些战略规划的重要信息,均以电子文件形式存储,而这些信息在存储、处理以及传输过程中都有可能被非法截取、恶意破坏以及篡改,损失难以想象。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在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信息安全管理是确保信息系统顺利运行的有力武器。通过建立信息安全体系及相应的规范机制,如加强对人员的管理、提升人员安全意识、促进软件和操作系统的操作及建设相关网络等,就可以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安全系统,促进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平稳、快速和健康的发展。

一 目前信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隐患

1.信息管理的安全意识方面

在传统的企业生产中,企业所应具有的基本生产要素主要有设备、原材料、人员和制度几个方面。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从而也成为企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根据以往经验来看,企业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表现在对企业信息的安全保护很不到位,这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所以,企业必须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的保护,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来保证企业的信息安全。

2.缺乏统一的安全体系规划和安全防范机制

目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十分普遍,原因在于眼于局部而忽视整体。企业只是在网络中安装了一些安全设备,却未形成统一的安全策略及相关规划方案。企业在建设信息化的过程中通常采取先开展业务,后关注安全的策略,使得安全的管理远远落后于开展业务发展。而由于缺少整体性的规划,使得企业在问题已经出现时才去弥补,对于安全建设只能用“亡羊补牢”来形容。

3.信息安全产品本身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企业通常在建设信息安全系统的过程中就采用了一些保证信息安全的产品。但并不是说使用了相关安全产品信息系统就安全了,因为计算机系统所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除了是由信息安全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漏洞引起的之外,人员在使用信息安全产品的过程中所造成的操作失误及用户配置的错误也会对其产生影响。所以企业不仅要重视安全产品自身的问题,也要重视系统的操作与应用过程。

4.资金投入不够,缺乏安全技术人才

要想建构起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企业不仅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同时要引进一批高端的IT人才,组建一支专业建设信息安全的团队。但遗憾的是,很多企业并未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在资金投入方面很是不足,比如说,使用的电子邮箱和杀毒软件等往往都是免费的,也没有构建防火墙,这使得企业的信息安全得不到充分地保障。此外,虽然一些企业投资引进了一些硬件设施,但对软件的重视不足,表现为投入的滞后性,从而阻碍了硬件设施发挥应有的功能。

还有一个问题,大部分企业在加强信息安全建设的过程中,通常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搭建网络平台及硬件的选择上了,却忽视了对人才的引入和培养。具体表现在许多企业缺乏信息技术人才,而相关专业人才更是不足。按照要求,一个信息系统的运作应该由几个技术人才相互配合、共同操作,但实际上却恰恰相反,企业中的一个信息管理人员往往负责大量的操作,不仅要负责配置系统,还要负责管理系统的安全,导致对安全的设置和监督由一个人负责,任务繁重。

二 加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途径

1.注重人员安全管理,提升信息安全意识

具体的操作人员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因为他们不仅要建设和应用计算机系统,而且也信息管理的对象。所以在信息安全系统的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人员的安全管理,做到这一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要建立一个安全的组织结构,对安全职能加以确认,审查人员的安全状况,和安全人员签订相关的保密合同,加强离职人员的安全管理等。

企业要对员工加强有关信息安全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保障企业的信息安全是每个职工应尽的义务。信息安全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意识,所以仅从技术层面是无法保证企业的信息安全的。加强安全教育要企业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普及互联网和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并增强其防范能力,使整体员工都有一种为企业信息安全负责的意识。其次通过定期举行有关信息安全的报告和讲座等,使企业自上而下都形成安全意识并铭记于心。通过上述两种途径可以使企业的信息安全工作顺利的开展。

2.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防范体系

对于企业中信息安全的管理机制及防护规范的发展和完善,可以使企业中的那些至关重要的信息得到很好的保护。即使信息系统遭到入侵也能够保证企业业务的顺利进行,可以极大地降低企业的损失。

第一,提高安全系统的应急能力,这就要求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应急管理机制,并制定应急预案。

第二,企业要建立起一个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的平台,在网络内外部署相关的信息安全设施,比如要加强网络的安全性管理,在网络中设置一些控制访问的策略,并对网络的安全使用加以规范,具体来说就是要安装避免病毒入侵的软件,对网络经常进行检测,提高防火墙的性能等。

第三,建立机制对信息安全进行集中化管理。如数据安全控制和加密密钥的集中化管理,前者可以做到自上而下的全面执行企业的安全防范策略,后者可以降低人为原因导致的数据安全的风险,并可以保证不与其他的加密策略发生冲突,实现兼容。

第四,企业还要重视对于异地数据的备份工作及当遇到意外情况时可以实现信息恢复的机制设计,因为这可以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第五,重视风险评估工作。这要求企业在平时要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定期的评估,以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3.健全用户权限和上网管理制度

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建立并完善用户浏览的权限及网上管理的制度设计,并使之得到严格地执行。同时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业务系统的完善要不断对其补充和修正。

首先,对用户权限的管理加以完善。这就要求企业改变以往把每个员工都当成管理员可以随意浏览信息的状况,要将每个员工的权限加以明确并保证最小,减少他们对信息系统的操作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系统的安全。

其次,要限制员工的上网行为。在信息化时代,要想控制众多员工上网的行为,就必须要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来实现。此外,要严格检测和控制那些从外部传来的文件,防止它们给企业内部的网络带来病毒。

4.进一步健全、监管第三方服务体系

由于对信息安全的担忧和对服务质量的怀疑,大部分企业都不愿意采取第三方提供的服务体系。在企业中,信息安全工作至关重要,如果不小心泄露了企业的重要资料,就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政府应发挥作用加强有关第三方的法律法规建设并制定行业标准,排除企业对第三方的疑虑。企业应加强与第三方的合作,双方共同努力建设起符合企业特点的信息安全体系,使得企业的信息安全能够获得最有力的保证。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监察职位,主要负责监督、检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并直接向企业总经理负责。因其“第三者”的角色,可更加客观、公正对企业信息安全以及业务流程进行监察,及时发现信息安全隐患。

5.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完善软件硬件建设

要想顺利建成企业的信息安全体系,大量的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应投入足够的资金来购买相应的设备,如相关软件和服务器等,同时企业也可以采取外包的形式。

首先,在加强硬件设施方面,企业可以应用加密系统来保护有关的口令、文档及网内的重要数据。这样我们就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在网上传输数据。加密管理有三种类型,即端点、节点和链路加密,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其中进行选择。特别是在控制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就应渗透信息安全保护机制,从根本上预防信息安全隐患。

其次,加强软件建设,最主要的就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具体来说就是要对有关信息管理的各种软件定期加以更新,保证数据库和终端的操作系统的版本保持一致,这不仅有利于加强管理,而且可以提高系统的防御功能

此外,要做到经常性的数据备份,选用高强度口令保护账号安全,针对不同账号设定不同密令,经常更新杀毒软件及补丁以及在局域网与互联网之间安装防火墙,并周期性的对文件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已感染病毒的文件以及信息丢失的现象。

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加以创新。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并对逐步构建起相对完善、高效、可靠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定期对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和信息安全管理水平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信息安全与信息管理范文4

      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是国家电网为了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我们就应不断的加强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进而不断的研究智能变电站建设的信息安全管理方法,以此来有效的保障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而对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不仅要求其占地面积少、检修维护成本低,而且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数字化特点,进而能够实时的调整电网的运行方式,进而有效的降低电能的损耗,从而有效的促进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目标的完成。 

1 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和系统分析 

通过对智能变电站概念和系统分析的认识与了解,我们可更高效的研究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管理办法,进而不断的降低变电站电能的损耗,以此来有效的节约用电资源。下面,就针对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和系统分析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1.1 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及架构分析 

随着数字化变电站的不断发展,其就逐渐发展成为了智能变电站。因此,智能变电站主要就是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而建立的,进而再结合相应的智能电网的需求,以此来有效的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行充实,进而有效的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功能。其中,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以高速的网络信息平台为一定的信息传输基础,进而自行的完成相应的信息采集、测量以及控制和保护等功能,以此来有效的实现对用电量的控制和调节功能,进而不断的降低电能的损耗,以此来有效的节约电能资源。而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主要可分为三层,即: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因此,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就具有分层分布式的特点。 

1.2 智能变电站的信息系统分析 

智能变电站可有效的对电网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而信息系统在智能变电站中的运用,可有效的提高数据的采集效率,进而不断的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智能变电站的信息系统主要特征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以及互动化和整合资源等几大特征,进而不断的对电网的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和处理,以此来有效的降低电能的损耗,从而不断的降低电能资源。 

2 智能变电站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智能变电站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认识与了解,我们可更高效的构建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而不断的保护电网所传输的数据。下面,就针对智能变电站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2.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和要求 

2.1.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增大,建立一定的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对于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以及不断的提升变电站信息安全管理水平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就应不断的构建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而不断的增强电网组织抵御灾难性事件的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1.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 

为了有效的构建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体系,我们就应首先确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进而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信息系统以及数据传输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进行评估,从而有效的降低资产存在的风险。此外,我们还应不断的构建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框架,进而当出现一定的信息安全事故时,我们可及时对其进行解决, 

2.2 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2.2.1 基本原则 

智能变电站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有效的确保电网与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进而不断的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可控性以及能控性,进而有效的提升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水平。因此,在构建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时,我们就应遵循相应的原则,即:遵循相应的信息系统安全登记保护制度,针对不同的业务类型,我们应进行安全区域的划分,以此来有效的对电网的信息安全进行保护。 

2.2.2 安全职责 

在构建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时,不仅要遵循一定的构建原则,而且还应遵循一定的安全原则,进而才能有效的加强对电网的信息安全管理。因此,在构建相应的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管理时,我们应首先不断的落实网络与信息系统有关的法规和政策,进而制定相应的电力二次管理制度,以此来有效的对智能变电站的信息系统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与检查,进而不断的降低信息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此外,相应的业务应用部门还应不断的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方案,进而当电网出现相应的事故时,可对其进行及时的维护和运行,以此来有效的促进电网的正常运行,进而不断的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2.2.3 技术措施 

为了有效的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我们就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此来有效的提高电网运行的高效性。因此,我们就应设置相应的防盗监控报警系统或安排专人进行值守,以此来有效的控制电网运行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从而有效的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此外,为了有效的提高电网信息安全性,我们还应采取部署防火墙的措施,来加强对病毒的防范,进而不断的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此外,我们还可不断的深化信息内外网边界的安全防护,进而有效的提高电网的隔离性能和效率。为了有效的增强电网信息的安全性,我们还可不断的加强信息内网远程接入边界的安全防护,进而不断的提高信息的安全性,以此来有效的促进电网的正常运行,从而有效的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信息安全与信息管理范文5

关键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系统管理水平;思路与机制

现代企业信息系统在取得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故障,这些安全问题存在于信息系统运行的各个阶段,比如在规划阶段缺乏对于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保护意识,就会直接影响到设计阶段安全方案的有效实行。其次在正式上线运行之后,缺乏对安全测试机制的设置以及各项等级测评和运行环境测试的忽略,将对企业整体信息系统造成危害。因此我们必须从信息系统规划的整个生命周期出发,不断加强安全等级保护意识。

1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的提升思路

(1)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现状。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智能化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工作高效性的不断追求,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取得飞速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信息安全等级相关措施的设置仍存在着一定缺陷,主要体现在首先企业信息系统在规划设计阶段过于侧重专业应用功能的效能发挥和实际应用,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和等级设置的巨大作用,因此在具体的设计方案上也就缺少相关配套安全措施的同步规划设计。其次就体现在测试和正式上线运行阶段,没有建立十分完善的安全性测试机制,因此关于一系列的测评环节也就失去了具体的实际意义。关于恶意软件代码的审查、源代码的后门查询认证以及相关关系统漏洞的查找和运行等级测评等安全隐患环节,都难以实现正常环节下的系统维护。以上关于企业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故障,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必须通过安全等级设置和维护不断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为实现信息网络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安全保障[1]。

(2)提升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具体思路。众所周知企业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开发、测试、实施和应用上线与上架以及运行维护等环节,而要想不断提升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水平,就必须将其五个工作阶段,也就是定级、备案、安全建设和整改信息、安全等级测评以及信息安全检查融入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还要根据目前信息系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设置安全等级保护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隐患,为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首先是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阶段,技术人员要从企业具体实际情况出发,计算相应的信息安全等级开发和维护的费用清单,为后续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维护提供物质上的保障。还要对相应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管理的整体体系和工作任务以及具体流程进行宏观上的规划,为后续的等级设计和系统维护提供保障。接下来是设计阶段,系统建设部门要根据公司的具体要求组织设计方案,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对于需要设置安全等级保护的系统来说,在定级之后系统建设部门人员要对系统运维和开发单位进行合理组织,科学设计安全等级保护总体方案和相关的运行维护规划。在开发阶段,系统建设部门作为用户方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来进行等级设置和运行维护。在具体过程中要绝对使用正版合格的操作系统、并严格检测强口令和系统测试的合格证明,从而有效保证信息安全和等级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在测试阶段,主要侧重于对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工作和安全测评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在这一过程中仍然涉及对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遵守和行业标准的执行,在必要条件下要向当地公安机关进行备案。接下来是安全等级保护的实施和上线运行阶段,在工作过程中系统介绍部门要合理敦促有关机构和部门合理维护等级保护管理工作的进行,对测评整改的工作成果进行合理验收。并且还要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安全等级工作对信息系统整体的安全维护和故障排查,为实现企业信息管理的科学性提供基础的智力保障[2]。最后是关于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阶段,运维阶段是安全等级保护的关键输出阶段,要本着“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对相关的安全隐患进行分配和整改。此外对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中的关键环节,也就是数据备份、安全隐患分析排查等要分配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跟踪,确保企业运行的长远性。

2设置安全等级保护管理下的信息系统工作机制

首先是信息安全考评机制的设置,这一环节的工作过程指的是由信息职能部门对公司的各项信息专业工作进行合理的检查和考核,根据具体的安全等级分配实施效果和开展情况,对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进行反馈和整改,这样就建立了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监督和评估制度,更有利于企业合理的绩效分配和长远的发展。其次是信息安全等级的协同机制,这个主要通过建立明确的信息化领导小组来协调实现。通过具体文件来明确信息安全工作的职责和具体环节的任务分配,不断明确信息系统测评和评估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通过协调配合不断建立完善的安全整改方案,并交由相关部门进行落实。最后是例会机制,通过开展定期例会的形式来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探讨,集中开展相关的信息保护提升会议,为最大程度上改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故障问题提供解决方案[3]。

3结束语

安全等级管理需要相关的工作机制来进行维持和保障,比如相应的例会机制、协同机制和考评机制就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等级保护的整体水平。通过过程渗透和机制维护,不但加固了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而且还有助于企业整体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从而为企业经济收益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提供了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 周寅晴,欧阳资春.浅谈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的实施管理[J].数字通信世界,2018(8):155-156.

[2] 王丙飞.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北京:电子科技大学,2017.

信息安全与信息管理范文6

论文关键词:档案;信息化;保密;原则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电力企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科研等方面的应用,企业大量档案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应用和存储,对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的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网络在企业管理中快速、高效、方便等优势的同时,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保密工作的措施和方法,是电力企业党政综合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的一个新课题。企业管理实践证明,只有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才能保障电力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

一、新形势下,企业档案信息管理仍不失其保密原则

1.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呈现出来的新特征

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其实,档案管理绝不是今日才有,它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过去档案管理是政府部门即所谓“官家”的职责,近代工业革命以来,档案管理才逐渐走进企业。在现代化工业建设中,档案管理的重要地位越发突显,成为整个企业管理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往,档案通常是纸质的文件形式,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档案管理步入了信息化管理状态,即将文字(图表、图纸、照片等)档案转化为数字化状态,经过发达的信息传播媒体,直接用以查阅、利用和存储。毫无疑义,这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新特征是时代的巨大进步,自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

2.走出档案管理的神秘化并不是完全的公开化

在一个很长的时期,档案管理被罩上一层神秘化的色彩,成为一般人不可逾越的禁区,保守档案的机密更成为档案管理人员天经地义的职责。改革开放后,尤其是随着各项新兴技术的飞跃发展,档案管理也经历了开拓性的转变,其宗旨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档案,让档案活起来用起来,为企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为广大职工服务,这就使得档案信息诀别神秘化,而在一定程度上公开化。从现实看来,档案信息的公开范围越来越广泛,以往只可让少数人知道的档案信息,现在可以挂在网上,一点键盘,尽可知晓。如政府下发的文件,通过网站一般都可以查阅到。过去中央的涉农“1号文件”也被定为“秘密”,只发到县团级,致使意在给农民实惠的文件,农民却看不到,现在则是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是,档案管理工作毕竟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任何企业的档案信息管理,都不会达到完全公开的程度,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要做到内外有别。在档案信息的公开和保密两者的关系上,应当从传统上保密主导下的公开,迈向公开主导下的保密。特别是涉及到敏感性的商业机密的档案信息,更是有着严格的保密规定,泄密不仅是工作的失职,严重状态的还要根据具体情节追究其法律责任。

3.党政综合管理部门做好档案信息保密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电力企业从机构设置上划分,档案管理一般归口于党政综合管理部门。基于此,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是企业的神经中枢,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类信息的集散地,是保证企业各个系统正常运行的指挥部,是开展各项接待服务工作的窗口,也是做好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前哨阵地。每一名工作人员在完成正常工作业务的同时,也肩负着重要的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当然,做好档案信息保密工作同样是“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企业党政领导的具体安排下,以党政综合管理部门为主导,做到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如此才能取得行之有效的结果。

二、深刻认识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1.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当今时代下,电力是社会和经济运行的总开关,没有电,一切就会迅速陷入全面瘫痪。2008年初,南方数省所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把中国“煤电运”这种资源依赖性的弱点暴露无遗,充分体现出缺了电就没有正常的社会生活。在现代化战争中摧毁电网就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这绝非危言耸听。因此,电力行业始终是国内外敌对势力窥视的重点,近年来,针对电力企业的档案信息安全攻击的案例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增强档案信息安全保密的自觉性,时刻保持警惕性。

2.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保守商业秘密

多年以来,电力行业始终不渝地进行体制改革,电力企业作为竞争的主体逐步走向市场,以此来焕发企业的生命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优胜劣汰,而竞争的手段是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的,其中千方百计地获取竞争对手的信息则是其中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电力企业的国内外竞争对手出于各方面的考虑,特别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利用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漏洞及失误,窃取电力企业的一些商业信息。事实证明,保护档案信息安全就是保护自己企业的利益。 转贴于

3.保护知识产权及技术创新成果需要保护档案信息安全

众所周知,电力企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拥有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先进的科研设施。结合电力安全运行和规划建设,每年都要开发研制一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科研成果,并形成一定数量的知识产权。通过信息网络,某些竞争对手可以获得电力企业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信息,使电力企业的某些核心技术泄密或为对手掌握。保护档案信息安全,坚持档案信息的保密原则,就是保护企业的技术领先地位与核心竞争力。

4.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局面必须坚持档案信息的保密原则

当我们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机遇期时,同样也进入了各类矛盾的凸显期,电力企业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电力企业经营中一些不宜公开的档案信息,如果通过网络外泄,很容易被外界误读,更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添枝加叶,乃至加以歪曲妖化,给电力企业造成不良的甚至是恶劣的影响。如电力行业具有自然垄断的属性,近来来社会对垄断企业的攻击越发强烈,如果不加强档案信息管理,势必为攻击者制造事端而推波助澜。实际上,这样的例子绝非鲜见。电力企业也需要维护其和谐稳定的局面,为此必须在档案信息前严格把关,防止某些档案信息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

三、党政综合管理部门如何加强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

1.增强对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作为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国家保密政策法规和上级有关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部署,学习时事政治,把握国际和国内形势,把握行业改革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的规律,增强忧患意识,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信息网络窃取电力信息保持高度警惕。增强责任意识,把做好电力企业党政综合部门档案信息安全工作,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维护企业形象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研究档案信息化条件下做好保密工作的规律,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应对和解决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安全工作遇到的新课题,推动档案信息安全工作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建设“三集五大”体系和“一强三优”目标的新要求。

2.逐步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

电力企业要根据党政综合部门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建立健全各类保密制度,对原有的保密制度进行必要的修订,保留其合理合法的部分,淘汰其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部分,总之要消除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空白地带。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安全的责任体系,把档案信息安全工作列入企业经营者(集团)经营责任制的考核目标,根据履行责任情况进行奖惩,加强对涉外人员的档案信息安全的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力度,做好对外接待工作中的档案信息安全工作。加强对档案信息安全制度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检查,加大对违反制度造成后果的当事人的问责。

3.采取技术手段防止企业档案信息泄密事件的发生

落实“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技管并重、保障发展”的方针,规范和加强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档案信息和信息设备的保密管理。重点做好涉密档案信息系统、涉密计算机、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涉密电子文档及涉密载体销毁等环节上的保密管理。真正做到“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作为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要加强企业档案信息网站信息的管理。对的信息事先严格把关,防止包含企业商业机密、知识产权的信息上网,防止对本企业和用户造成不良影响的信息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