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纠纷的防范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纠纷的防范方法范文1
1 健康体检中发生医疗纠纷的危险因素
1.1 医务人员风险意识相对淡薄 疗养院的工作性质有别于治疗性医院,大量的时间是在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和康复锻炼工作,这些工作与临床一线相比,医疗缺陷发生的可能性很低,因而导致疗养院医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体检工作中就容易出现麻痹思想,对体检中发现的问题解释不全面或过于武断,是发生医疗纠纷的隐患。
1.2 专业技术水平相对偏低 长期从事疗养康复工作的医务人员,比较深入地掌握了维护健康与疾病康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接触真正意义的疾病相对较少,在平时也缺少这方面的训练和学习,因而在临床疾病诊治能力、阅片能力以及辅诊结果分析能力方面相对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保证体检结论的客观和准确,这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
1.3 健康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们的健康体检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还停留在“来了就检,检完就走”的层面,对体检信息没有进行全面分析和保存,更没有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历年来的体检资料没有体现连续性管理。这一状况导致了体检结论有时无法查阅,同时也不能对受检者进行前瞻性健康预测,也有可能导致医疗纠纷。
2 健康体检中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2.1 对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学习教育 在医患关系中,医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在医务人员中开展针对性学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系统教育和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和形象化教育相结合,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用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教育、感染医务工作者,促使医务人员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不断强化风险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性。
2.2 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能力 通过组织“三基”训练和岗位练兵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讲座,到外单位参观学习等方法弥补疗养院医务人员临床业务能力薄弱的状况,提高体检质量。目前许多疗养院辖治疗性医院或疗区,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健康体检的开展和质量,依托这一有利条件,能够实现集体阅片、集体分析体检结果,做到结论准确、客观,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疗纠纷的防范方法范文2
市场经济是法律经济,增强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明确医患关系的法律地位及医疗纠纷的法律责任,对有效防范与处理医疗纠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严格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的同时,还必须遵守有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守有关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规章制度是管理科学的结晶,各行各业都有规章制度,临床医疗也不例外,而且因临床工作的复杂多变,其规章制度更详细、更全面。这对于保证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意义重大。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护理工作中法律意识却十分薄弱,特别在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抢救任务繁重,潜在的法律纠纷就极易发生。因此,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需要迫切提高,应学会应用相关的法律知识约束自己,强化护理安全意识,确保病人生命安全,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病历书写上,要将自己书写、制作的医疗执业依据病案,视为法律上的证据,将来既要为自己维权用,也可以为患者、其他法律部门作为诉讼证据用。床护理记单是记录护士治疗、护理及病人病情变化等各项工作,要反映病人的真实情况,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责任心不强,且缺乏对法律意识的认知,易造成护理记录错记、漏记,使护理记录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病人的病情变化,出现护理记录与医生病程记录不一致,这种记录上的不一致造成病人及家属对病案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一旦病人病情发生变化就极易产生纠纷。
慎对自己的处方权、出具医学证明权。无论是开具处方,还是给病人开诊断证明、病假证明等,都要以自己执业诊查中了解到的医学信息和相关理论知识为根据。要坚持法制和岗位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提高法律意识,做到严格依法执业,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医疗纠纷的防范方法范文3
【关键词】急诊;医疗纠纷;原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347-01
急诊科是说明医院综合水平的标准和抢救场所,由于情况紧急,症状严重,病种多样,情况多样,意外多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急诊科向来是大型综合性医院风险较高的科室。根据统计,综合性医院发生在急诊科的医疗纠纷比例高达整体10%~30%。所谓医疗纠纷,指的是医患双方对诊断治疗、护理情况等不能达成一致,以至向医院行政部门或司法机关提讼的医疗方面的争议事件[1]。病人多、环境噪杂,病情紧急、病种复杂,陪同人员及患者情绪焦躁,心情沉重,对各种意外都极其敏感,这些原因极易导致医疗纠纷和投诉。因此,认真分析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及讨论有效的对策,对医院建设和完善医疗服务和提高护理质量都是非常有益的。本文对某医院急诊科30例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讨论防范对策。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30例医疗纠纷中,涉及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60.7±10.4)岁;疾病类别:心血管系统疾病11例,呼吸系统疾病5例,内分泌代谢疾病3例,神经系统疾病2例,创伤2例,泌尿系统疾病4例,病因不明或其他3例;涉及纠纷的医生,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35.4岁。
1.2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医疗纠纷患者资料、调查患方对医疗过程中的不满、医方的意见,分析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
2 结果
3 0例医疗纠纷中主要原因中前5位分别是急诊科医生急救技术不熟练或因知识不足造成漏诊、误诊;医务人员医生有章不循;患方医疗知识欠缺或病情特殊等患方原因;沟通不充分;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这五种原因所占比例高达94.4%
表1 30例医疗纠纷原因构成
3 讨论
3.1 发生急诊科医疗纠纷主要原因
3.1.1 生急救技术不熟练或因知识不足造成漏诊、误诊
急诊科患者常因紧急状况来就诊,具有病情多危急、且预见性低、病种广泛、情况复杂等特点。而急诊科的医师绝大多数不能固定,多是由其他各临床科室抽调而来,且存在一定数量的医师没有经过急诊专科培训,综合医学知识不足,抢救技能不够扎实,,基本操作不合格,导致发生误诊、漏诊现象。这是引起医疗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组中有10例医患纠纷是由于此原因造成,所占比例高达33.3%。
3.1.2 医务人员医生有章不循
急诊患者的救治关键在于 “快”,有时不可以按照常规门诊的处理方式来处理急诊患者。但在急诊救治的整个过程中还是应该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常见的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包括病历记录不全面,病例修改,未严格落实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等等。本组有6例患者由于对医生违反规章制度不满造成医疗纠纷,占总数的20%。
3.1.3 患方医疗知识欠缺或病情特殊等患方原因
有些医疗纠纷错处在于患者或患者家属。患方往往对救治期望过高,且因其医学知识严重缺乏,通常指用自己的常识判断,常具有片面性,局限性。对于突发的危急情况认识不够,预见性差,接受度低,在这种情况下,若医生在达不到患方的要求时,患方常常情绪激动,这极易引起医疗纠纷。还有些个例,家属拒绝尸体解剖,造成无法明确死亡原因,家属因此对医生不满,引起纠纷。还有的患者认知有误,认为医生就是要收红包才会认真看病,抱着这种对医生厌恶的负面情绪前来就诊,给医生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和精神压力,导致医生不能正常诊断和医治。本组有5例患者由于患方原因造成医疗纠纷,占总数的16.7%。本组有4例患者由于沟通不充分造成医疗纠纷,占总数的13.3%。
3.1.4 沟通不充分
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医生与护士有效沟通不足。护士在对患者病情并未充分了解的情况下随意与患者谈论病情,病情出现变化而未及时与医生沟通,且无法预见与患者发生纠纷的可能。另外,有些护士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因责任心不强而导致护理记录与病情发展不一致,出现纠纷后医护的说法不一致等等都会导致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第二,医生对患者及患者及患者家属解释不够耐心,不详尽,过度使用专业术语,使患方不能充分了解病情,又时也会忽视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和情感,没有及时告知患者检查、治疗方案存在的医疗风险。有些医生甚至对患方报喜不报忧,这及易导致在患者病情恶化时,家属难以接受。美国的相关研究表明,发生医疗纠纷最多的医生并非引起医疗技术最差而是由于其沟通技巧最差[2]。
3.1.5 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
医务人员常因责任感不强,工作不认真,不细致,导致观察病情不详细,或由于一时疏忽导致某种药物或仪器准备不足,影响抢救,导致患方不满。有些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佳,态度生硬;对患者的咨询,不能做到耐心解释,甚至以对方不懂医疗知识为由训斥患方,引起纠纷。
3.2 防范对策
3.2.1 强化急诊的岗前培训以及普及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急诊医生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应对急诊人员统一培训。除了强化急诊科医生岗前培训外,还应抽调各科医生组成固定的急诊科医生,这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关键,专业水平整体提高才可减少因知识不足造成漏诊、误诊,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其次,要经常性的学习急诊规章制度、并进行法律法规培训,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与病人沟通。
3.2.2 落实各项医疗制度
急诊科因患者常常病情紧急,往往有医生不大重视病情记录,致使自己确实采取过的救治行为因没有文字凭证而导致医疗纠纷后败诉。此外,处方,化验单等单据的书写应详尽准确,采取多人核对的方式减少错误率,减少因此类错误引起的医疗纠纷。要将医疗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告知患者及家属,在其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一步采取治疗措施。
3.2.3 制定应对医疗纠纷的预案
医院应配以专人解决医疗纠纷问题及防范措施的落实。应深挖可能存在的隐患,防患于未然。当出现纠纷时,应首先与患者做好充分沟通,达成谅解,尽量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不能化解,则要彻底调查产生纠纷原因并提出处理方案。要以法律和事实为基础,维护患者,同时也要维护急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3.2.4 重视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沟通
这不仅仅要求医务人员及时详尽的将病人病情解释给患方,同时要考虑到患方的地域差异,文化水平,以求得到患者及家属最大程度的理解。其次要学会应对各种不同的病人,始终保持冷静,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平和的口吻接待每一位病人。
总之,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是所有医院面对的挑战。从30例医疗纠纷发生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急诊科应从强化急诊科的岗前培训以及普及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各项医疗制度以及制定应对医疗纠纷的预案等方面做好防范医疗纠纷的工作。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应从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开始。
参考文献
医疗纠纷的防范方法范文4
[关键词] 医疗纠纷;监狱;问卷调查;分析;管理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a)-139-04
Analyses and discussions on questionnaire survey about the present medical dispute in prison
WANG Xudong1, ZHONG Xinfeng1*, LIU Jianjun2
(1.The Judiciary Constabulary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435,China;2.The Yangjiang Prison's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 Yangjiang52993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itial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 about the present Medical Dispute in Prison and investigating an effective way to it's management in future from questionnaire survey about the hospitals of Prison in China. Methods:We selected hospitals of Pris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all cases of the present Medical Dispute in Prison and their recent management, and separately mad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ates. Results:1. There was 20 hospitals of Prison finishing the questionnaire, and we collected 22 cases and “5-question” was answered entirely. 2. Criminal death (including “sudden death”) was the main Cause of Medical Dispute of Prison, and there were two noteworthy phenomena, because of family members doubting cause of death while requesting judicial expertise, and family members or Criminals demanding compensation but being an action little (separately being 95.8%, 31.8%, 68.1% and 4.5%;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 Medical dispute; Prison; Questionnaire survey; Analysis; Management
近年来,随着我国监狱事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监狱医疗纠纷也日益表现突出。于2008年全国第六届监管医学理论研讨会期间,河南省豫东监狱赵毅等和云南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杨星都对此作了研究报告[1~2],其成果对监狱医疗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目前,我国监狱系统多单位合作的相关研究较少。为初步了解近年监狱医疗纠纷的特点与探讨其未来有效的管理途径,笔者对全省监狱医院问卷调查分析与思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2009年度广东省监狱学会监管医学专业委员会课题,其主办单位为广东省司法警察医院,由广东省司法警察医院院长王旭东担任课题组组长,选择全省监狱医院和近年我省监狱医疗纠纷的相关资料。
1.2 调查方法
问卷为本课题组组长王旭东、主要成员钟新锋和刘建军共同设计,由全省监狱医院的课题研究者(临床医生)按照要求严格填写。其中,主要内容为各例监狱医疗纠纷的相关资料与“5个问题”(5-question;具体为:①当前监狱医疗纠纷管理有困难;②未来监狱医疗纠纷管理应改革;③监狱系统购买医疗责任保险有必要;④购买罪犯基本医疗保险有必要;⑤成立“监狱医疗纠纷管理委员会”有必要)。调查在2009年进行。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数据以百分数表示,使用Chi-square Test进行分析,P
2 结果
2.1 各监狱医院的答卷情况
共有20个监狱医院于规定时间内按照要求完成了问卷。其中,收回22例近年监狱医疗纠纷的相关资料;对“5个问题”的答卷率为100%,同时对上述问题均附答了主要的理由或观点。
2.2 近年监狱医疗纠纷的主要情况
见表1。罪犯死亡(包括“猝死”)是引发监狱医疗纠纷的最主要的原因,其中存在因死者家属怀疑死因而启动司法鉴定程序与家属或罪犯常有向监狱要求补偿而不常诉讼的现象(分别为95.5%、31.8%、68.1%与4.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全部监狱医疗纠纷中死者或罪犯主要来源于农村,且文化程度多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分别为68.2%与72.7%,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对“5个问题”的作答情况
见表3。对“5个问题”,各答卷监狱医院均持有正面的态度(分别为100%、100%、90%、65%和9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对“5个问题”,各答卷监狱医院主要的理由或观点分别汇总,并概述如下:
2.3.1 认为“当前监狱医疗纠纷管理有困难” 内容集中表现在:部分监狱医院工作人员防范监狱医疗纠纷的意识不强,监狱医院专业设备与技术能力相对较低,罪犯心理、健康与疾病复杂,罪犯保健与治疗涉及医学、管理、法律、政策与社会等问题,此外就是缺乏完善的监狱医疗纠纷管理机构与制度。
2.3.2 认为“未来监狱医疗纠纷管理应改革” 内容集中表现在:在现有国家法律框架与监狱疾病管理模式下不断拓展监管医学的服务内涵,尽快使监狱医院人才引进、设备更新与技术提高,还有就是建议省监狱管理局整合监狱系统优势的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完善的监狱医疗纠纷管理机构与制度。
2.3.3 认为“监狱系统购买医疗责任保险有必要” 内容表现在:既是监狱系统“从优待医”的表现,又可借助第三方进一步管理监狱医疗纠纷;但由于该保险本身的特点在监狱中的意义有待探讨。
2.3.4 认为“购买罪犯基本医疗保险有必要”内容集中表现在:实现全民医疗保险是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增强的表现,对深化国家或监狱医疗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监狱条件具备可为罪犯购买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险;可是当前正值国家推行医疗保险的初级阶段,为罪犯购买医疗保险属于一个全新的领域。
2.3.5 认为“成立‘监狱医疗纠纷管理委员会’有必要” 内容集中表现在:整合各种专业技术力量,既能弥补个别监狱资源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又可科学、专业、有效地管理监狱医疗纠纷与监狱医疗纠纷的相关资料;但其可能面临的考验也不言而喻。
3 讨论
监狱医疗纠纷,作为一种发生在监管环境下特殊的医疗纠纷,目前由于其所涉及的医患关系、对象地位、法律适用、社会因素和管理途径等均存在一定思考的空间,因此如何正确应对与防范监狱医疗纠纷正在考验着监狱相关工作人员的智慧与能力[1-8]。
笔者通过对近年监狱医疗纠纷的相关资料调查发现,其一,罪犯死亡(包括“猝死”)是引发监狱医疗纠纷的最主要的原因,其中存在因死者家属怀疑死因而启动司法鉴定程序与家属或罪犯常有向监狱索赔而不常诉讼的现象。也就是说,当前监狱医疗纠纷与罪犯死亡(包括“猝死”)有密切联系,“有罪犯死亡(包括“猝死”),就有必要做好应对监狱医疗纠纷的准备”。一旦罪犯死亡(包括“猝死”),死者家属或其人、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等立即介入,甚至社会媒体也参与了讨论与“调查”,根据法律与医学的需要有可能启动司法鉴定或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由此可知当前监狱在管理监狱医疗纠纷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都是不言而喻的。于监狱医疗纠纷中,死者家属或罪犯与监狱的争议焦点往往是“事件中的金额问题”,如何做到合法与有效地使用“专项资金”,值得监狱系统探讨与规范。这些与基层医院医疗纠纷重要原因是患者死亡和省公立医院医疗纠纷超过90%以上通过双方协商予以解决相类似[3-4]。其二,未发现“监狱医闹”,究其原因是因为监狱的特殊性,但不能没有因为监狱医疗纠纷处理不当而可能引发“监狱医患冲突”或“监狱突发事件”的意识。这点与于社会医院医疗纠纷中“医闹”日益增加不同[6]。于长远来看,完善“监狱医疗纠纷应急管理”是有意义的,因为它与“监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有联系,必要时可参考其“监狱应急管理救援基础、监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监狱应急预案编制、监狱应急响应行动和监狱现场急救措施”[9],拟定具体的管理措施。此外,至问卷完成之日两组不同原因监狱医疗纠纷分别还有3例与1例监狱医疗纠纷尚未结束,其影响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早前已通过双方协商未果而正在或建议选择法律途径最终予以解决;于监狱医疗纠纷中,死者或罪犯来源于农村与受教育偏少可能产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笔者通过对监狱医院调查发现,于当前监狱医疗纠纷的应对与防范中形成的“在省监狱管理局的领导下,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协助,当事监狱执行的模式”(简称,“初级模式”)存在较大的困难,很有必有探讨在未来监狱医疗纠纷的管理中实行“由省监狱管理局领导、省‘监狱医疗纠纷管理委员会’(Management Committee of Medical Dispute in Prisons,MCMDP)执行、当事监狱协助和必要的第三方应邀参与的模式”(简称,“高级模式”)的可能性。其中,新成立的省“监狱医疗纠纷管理委员会”职能为:其一,简称“应对职能”,即在发生纠纷时专人、专职、专业负责落实具体纠纷的应对;其二,简称“防范职能”,即在没有纠纷时专人、专职、专业负责监狱医疗纠纷的信息汇总、防范教育与学术交流等。而第三方,可以来自保险公司(如果“监狱系统为相关工作人员购买了医疗责任保险”)或其合作单位、患者所在地方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其他合适社会机构或人士。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这一模式省监狱管理局可以更好地整合监狱系统的优势资源,甚至可以考虑拓展省监狱学会监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和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等的服务范围。此外,随着国家或监狱医疗改革的深入,如监狱条件具备,为罪犯购买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险,对未来监狱医疗纠纷管理的意义,也显而易见。
总之,当前因发生监狱医疗纠纷的背景、原因、表现、应对与防范十分复杂而使监狱卫生管理与临床工作面临着压力与挑战,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科学的、专业的、有效的管理势在必行。
(参加本课题研究者的工作单位:广东省司法警察医院(广州 510435)王旭东、钟新锋,广东省阳江监狱医院(阳江 529935)刘建军、刘晨辉,广东省英德监狱医院(清远 513000)胡雄飞、周利民,广东省怀集监狱医院(肇庆 526434)梁石达、余洁武,广东省清远监狱医院(清远 511895)刘春林、徐进强,广东省北江监狱医院(512032)杨丛毓、郭剑,广东省连平监狱医院(河源 517139)刘其生、赖权,广东省茂名监狱医院(茂名 525100)李起森,广东省四会监狱医院(肇庆 526237)薛江,广东省高明监狱医院(佛山 528533)廖振荣、刘良生,广东省揭阳监狱医院(揭阳 515557)戴涛、陈植贤,广东省乐昌监狱医院(韶关 512208)付永祥、陈海胜,广东省女子监狱医院(广州 510545)陈优康,广东省阳春监狱医院(阳江 529615)杨建南、严朝富、何月计,广东省东莞监狱医院(东莞 523295)王贵、汤金荣,广东省坪石监狱医院(韶关 512233)吴奋强、阳晓燕,广东省番禺监狱医院(广州 511430)李国勇,广东省韶关监狱医院(韶关 512145)罗梁雄,广东省深圳监狱医院(深圳 518118)陈荣源,广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医院(广州 510435)刘跃彬,广东省武江监狱医院(512027)梁群庆、钟宇凯。其中,本论文主笔作者为王旭东与钟新锋。)
(本研究得到了广东省司法警察医院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李智杰在统计学数据处理时的指导和信息技术科副科长钟武缨在问卷传收中的帮助,一并志谢。)
[参考文献]
[1]赵毅,吴海林,唐皓.监管医疗纠纷的表现、成因及对策浅析[C].全国第六届监管医学研讨会,郑州,2008.
[2]杨星.强化教育规范管理采取措施防范纠纷[C].全国第六届监管医学研讨会,郑州,2008.
[3]罗小燕,廖勇彬,吴素贞,等.江门市71例医疗纠纷成因及预防对策[J].现代医院,2007,7(6):118-120.
[4]胡鹏飞,陈少贤,彭晓明,等.广东省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变化趋势与解决途径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2):13-15.
[5]周继华,柯 旭,马廉颇.不构成医疗事故也可能承担民事侵权责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3):238-240.
[6]马亚楠,何钦成.“医闹”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3):38-39.
[7]邓小虹,周东海,袁申元.化解医疗纠纷的最佳途径[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7-57.
[8]姚国会,荐非,张镇宇.《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监狱医疗关系的适用性探讨[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12(3):180-182.
医疗纠纷的防范方法范文5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809-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不断增加,处理难度加大,媒体曝光频发,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如何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剖析了近几年来该地区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1 医疗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
1.1 医德医风存在问题 一些医务人员医德水准不高,服务意识差,行业作风存在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服务态度冷漠、出现生、冷、硬、顶、推等不良现象,对患者缺乏应有的尊重;二是由于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的问题,个别医务人员未认真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引发医疗差错和事故,出现如打错针,发错药,开错刀、诊断错等;三是医生工作作风散漫,岗位意识不强,出现串岗脱岗现象,甚至因随意脱岗延误患者诊疗;
1.2 医疗质量存在问题 一是由于医院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的有限,诊疗技术较为落后,遇到一些少见病或复杂病例,容易误诊或漏诊,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二是医务人员对患者病程演变认识不足,以致误诊误治;三是医疗设备的故障所造成的医疗过失;四是院内交叉感染以及不可预见的医疗意外;五是医患双方认知上存在差异,双方由于对疾病、治疗方案认知上的差异可引起纠纷。六是患者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而引发医疗纠纷。
1.3医护人员与患者缺乏应有的沟通 部分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语气生硬,言行不谨慎,说话不注意技巧, 工作不讲究方法,缺乏耐心,细心,难以获得患者的理解及信任。
1.4 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 患者到医院就诊,标志着医院与患者建立了合同关系。患者作为特殊的消费者,他所购买的产品就是他们所需的医疗护理服务,但是有些医务工作者往往意识不到这点,存在被动、推诿、疏忽大意及泄漏患者隐私等现象,导致患者不满,引发医疗纠纷。
1.5 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过高 由于医学科学的局限性,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导致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过高,认为只要人进了医院就等于买了“健康保险”,要求“医到病除”,立杆见影;一旦疾病诊疗中没有达到患者所要求的预期效果,患者就会对医院表现出愤怒、怀疑,进而引发医疗纠纷。
1.6 媒体舆论误导 媒体对医疗事故进行报道时,应当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但是,在一些医疗事件报道中,多数媒体却片面地为患者说话,传递给社会公众一些错误信息,造成患者对医院过于戒备、不信任,医患关系过于紧张,助长了不依法处理医疗纠纷的不良风气。
1.7 医疗护理记录缺陷 医疗护理记录缺陷是造成纠纷的隐患,在法庭上将给医院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医护人员在做文书的记录时,一定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2 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2.1 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和医疗质量管理培训
员工培训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基础工作,是员工掌握医疗质量管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防范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要开展质量教育,强化医师业务培训与技术考核,狠抓对各级各类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训练和岗位培训,注重内涵建设,挖潜增效,探索建立岗位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不断增强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端正质控心态,教育医护员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真诚服务,尽职尽责,杜绝生、冷、硬、顶、推等不良现象,切实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2.2 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建立健全医患沟通制度,着重从细节入手,加大对知情同意书签署及实际告知情况的监督,保证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演变进展及治疗情况的有效了解,打消其疑惑对抗心理,是确保医疗安全的有效途径。
2.3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注重环节质量控制
要全面落实医疗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实施医疗质量的动态过程管理。严格落实十三项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加强基础质量管理,注重环节质量控制,实行医疗缺陷责任追究制,有效防范医疗纠纷,切实保障医疗安全。
2.4 正确引导媒体舆论
媒体对医疗事故进行报道时,应当客观公正地传递信息,实事求是,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新闻媒体对医院要多正面宣传,要让全社会了解医疗行业的特殊性,高风险性,少一些负面的宣传,在对一些纠纷未弄清原因之前不要轻易报道,以免给医务人员和医院造成较大的压力,否则每个医生都是采取自卫性医疗,势必阻碍医学的发展。
2.5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作为解决医疗纠纷的一条新思路,它是指医院在发生医疗纠纷后,通过处于中立的第三方介入,由第三方在医院和患者之间进行沟通,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这相对于传统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有着较明显的优势。近两年来,鄂州市已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委员会,由“第三方”出面进行调解,不仅避免了纠纷愈演愈烈,而且及时、有效的化解了纠纷和矛盾。
参考文献:
[1]杨建民 .基层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实用医学杂志,2007,4,(14):1453-1454
[2]傅瑞.试论医疗纠纷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6,5,(17):20-21
医疗纠纷的防范方法范文6
【关键词】科主任;防范;医疗纠纷
近年来,医疗侵权诉讼的数量急剧上升,医患矛盾不断升级,暴力冲突时有发生,医疗纠纷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尤其是手术科室专业性强,风险高,容易产生医疗纠纷。一旦产生医疗纠纷,将影响所在科室甚至医院的日常工作,也给当事人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科主任作为科室的行政与业务负责人,上要对院长负责、下要面对科室职工,有义务与责任在防范、协调、处理科室内的各种医疗纠纷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保护医患双方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以维护科室的正常工作秩序。医疗纠纷虽发生在医院,但终归于某一科室,直接或间接与医务人员有着某种联系。所以科主任在防范医疗纠纷中起着重要作用。下面就科主任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一、在日常医疗工作中
1.1科主任要有高尚的医德:医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指导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活动的行医准则。科主任既为行政领导又为学术带头人,在医疗安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为此科主任要加强自身修养面,具备高尚的医德,成为全科医务人员学习的楷模。在实践中发现,如果科主任医德高尚,整个科室风气就好,相反就会一团糟。
1.2遵守法律、法规:落实与医疗安全有关的各种制度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必须严格落实与医疗安全有关的各种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术前讨论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医嘱查对制度》等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不仅对医疗行为起到直接的约束作用,还有助于良好的工作作风的形成和巩固。对于保证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3科主任效应:科主任知识渊博,技术精湛,是本学科、本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在病人中声誉较高,不仅对全科病人的诊断、治疗掌握全面,而且科主任本身及医术对病人及家属的影响,对防范医疗纠纷都会起积极作用。在医疗工作中,科主任查房往往只查疑难危重病人,忽略“轻”病人。疑难危重病人若出事,患者及家属往往能够理解,因为科主任很重视,患者及家属会认为:科主任都治不了的病,说明病情严重。“轻”病人一旦出事,患者及家属就会不依不饶,医疗纠纷多发生在“轻”病人,所以科主任查房要全面,有重点。
1.4设立科室质控小组,确保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医院的质控小组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抽查,难免会有疏漏。
科室质控小组可以结合本科室特点,有针对性地主动查找不足。要制定适合本科室的整改措施,积极改进,在诊疗工作中互相弥补漏洞,丰富治疗方案,预防医疗差错。科主任要利用每一个机会增强全科人员的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的意识。
1.5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充分履行告知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明确规定了患者的权利,其中,知情同意权是重要的一项。患者有权利知道医生对自己采取的诊治方法,并对方法的有效性、成功率及并发症有获知的权利。在医务人员充分告知的前提下来决定是同意还是拒绝。另外,为保证患者能充分行使知情同意的权利,《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本人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的同意并签字”。《执业医师法》也对违反有关告知规定而产生严重后果的行为,制定相应的处罚条款。所以,忽略患者的知情同意和选择权将会导致医疗纠纷,甚至法律纠纷。
1.6制订适合科室管理的配套奖惩措施。激励与处罚是管理的两项重要职能,科室管理应以激励为主,调动科室人员的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激励更是一门艺术,如何使医护人员热爱本职岗位,具有持久的积极性,使保障医疗安全成为自觉的行动,这就需要科室管理者掌握必要的激励方式,并研究不同的激励方式作用于不同人的刺激量和激励效果。另外,作为激励机制的必要补充,合理地使用处罚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的不可缺少的方式。处罚与激励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体现出科室管理的公平与公正。
二、当出现纠纷苗头时
2.1科主任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尽量把医患纠纷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不要急于承诺,待事情搞清楚后再找患者及家属沟通、解释。
2.2对第一时间解决不了的纠纷,要妥善保管好相关资料,包括病历资料、实物、现场等。
3当纠纷出现后
3.1及时组织讨论:大多数医疗纠纷都是在科室处理不当或失败后,患者及家属才会到机关来投诉。科室质控小组和科主任要及时组织讨论,讨论内容包括是否有过错或过失,提出初步解决方案。